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3/2/22

公案趣話

公案,原指官府判決是非的案例,禪宗借用以指前輩祖師的言行範例。佛教公案故事極多,如拈花微笑、菩提本無樹、磨磚成鏡、南泉斬貓、吃茶去等等。它們既是佛祖修證境界的體現,也是禪師教化門徒、傳佛心印的一種方便,不僅寓含深刻禪機,充分體現了禪宗的特點,而且具有豐富的辯證法和歷史文化內涵。黃檗希運在《傳法心要》上說:「既是大丈夫,應看個公案!」可見禪宗「公案」一詞早在唐末即已出現,但「公案」大量套用於禪僧的參禪活動,還是在五代至兩宋。而隨著禪宗的發展和文人騷客與禪僧的廣泛交往,禪宗「公案」對我國各個時代的社會文化生活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並留下許多逸聞佳話。

1、拈花微笑相傳印度教的最高神「梵天」有一次恭請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上登壇講法,一時間眾神畢集,仙樂齊鳴,釋迦佛在弟子們的簇擁下走上法壇坐定。這時,梵天恭敬地走到佛的面前,請佛說法,並呈上一枝貴重的金色波羅花。釋迦佛接過這枝花,儀態安詳而莊重,眾神與佛弟子則翹首以盼,整個靈鷲山霎時間安靜下來。可釋迦佛卻一句話也未講,只見他慢慢地舉起手來,手上只是擎著那枝金燦燦的波羅花,大眾的眼神則隨著那枝花從左移到右,從上移到下,用心揣度而不解其意,相顧愕然。 這時,站在佛下首的一位叫做摩訶迦葉的老比丘破顏含笑,那笑容中蘊含著無限的深意。這情景馬上被佛看到了,他開口說:「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與摩訶迦葉。」靈鷲山頓時沸騰起來,大家紛紛議論著剛才發生的這件奇特而神秘的事。 從靈鷲山回來後,釋迦佛就將摩訶迦葉帶到多子塔前,並在自己的旁邊為迦葉安排了座位,讓眾僧將自己和迦葉圍在當中,然後將自己的金襴袈裟和缽做為信物交給迦葉,語重心長地說:「我把正法眼藏傳付給你,你要護持,再傳付將來,不要讓它斷絕了。」這就是禪宗的「衣缽真傳」。從此,迦葉成了禪宗西天第一代祖師。宇宙的真相不可以具體的相狀去類比,無法用語言來描述,是絕對的、離相的,究竟的佛法也是如此,只可用解脫了煩惱的清淨、無分別之心去體證。所以釋迦佛的拈花示眾,正是在無言說法。迦葉尊者不是向外揣度,而是迴光返照自心,冥契佛意,於是釋迦佛立即予以印可,並委付「正法眼藏」大法,這就叫做「以心印心」。至於後來的衣缽相授,只不過是順應世法聊作信物罷了。 這是禪宗一則著名的公案故事,禪宗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法門相標榜,即導源於此。

2、廓然無聖達摩是西天二十八祖,我國禪宗初祖。他於公元520年泛海東來,到達廣州,梁武帝遣使持詔迎至當時的首都建業(今南京)。梁武帝不無自得地問道:「我自即位以來,寫經、造寺、度僧無數,功德如何?」達摩說:「沒有功德可言!」梁武帝道:「怎麼能說沒有功德呢?」 達摩說:「這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

梁武帝問:「什麼是真功德?」達摩說:「真正功德是淨智妙圓,體自空寂。這樣的功德不是用世俗的方法求得的。」梁武帝又問:「什麼是聖諦第一義?」達摩答:「廓然無聖!」梁武帝問:「坐在我對面的是誰?」達摩答:「不知道!」梁武帝不能領悟。達摩知機緣不契,遂北上「一葦渡江」,赴嵩山面壁,一坐九年。以後傳法於二祖慧可。佛教認為,一切有為之法都是無常、虛幻的,真正的功德是修習無為之法,以契合於無相無念之實相,獲得圓融明淨的智慧。其體性空寂,遍虛空界,無大小、染淨、聖凡之別。達摩祖師恰是從聖諦第一義上作答,以破除梁武帝耽著於有為的執著之心,可惜梁武帝不能領會,當面錯過聖僧的點撥。

3、將心來安話說菩提達摩在嵩山上的石洞中面壁禪定,連鳥在他頭上築了巢都不知道。當地的老百姓都說他是個奇人。這事讓洛陽一位名叫神光的和尚知道了,他修行精勤,卻苦於無明師指點,於是翻山越嶺來拜謁達摩,請求開示。可是達摩只是面壁靜坐,對眼前這個求道之人不加理睬。神光倒有一種性格,越不理睬,就越要在洞外站下去。不知過了多少天,一日,陰雲密布,紛紛揚揚下起大雪來,北風肆虐著,卷著雪花,直向神光的身上撲來,可神光還是站立在洞外不動。大雪埋沒了他的腿,染白了他的衣服。達摩看到這裡,才張口說道:「你站在雪中,想求什麼事?」神光說:「望大師慈悲,開甘露之門,廣度群生。」達摩說;「諸佛無上妙道,需要曠劫精勤,行難行之路,忍難忍之事,就這樣還無法得到。你以輕心慢心,想得到真乘,徒勞無益。」神光聽了,就從衣中摸出一把鋒利的匕首,喀的一下,砍斷自己的一隻胳膊,放在達摩面前,忍著鑽心的疼痛,一句話不說。達摩知道神光是個法器,就說:「諸佛求道,為法忘形,你砍斷自己的胳膊,想求什麼呢?」神光說:「我心不安,請師父為我安心。」達摩說:「把你的心拿來,我替你安。」神光說:「我到處找心,卻了不可得。」達摩說:「好了,我把你的心安好了。」神光恍然醒悟,如醍醐灌頂,法喜充滿,從此就在達摩手下為徒。達摩很器重這個弟子,替他改名叫「慧可」,以後便將衣缽傳付給他。由此慧可成為中國禪宗的第二祖。這就是著名的二祖斷臂求法公案,古人的宗教熱忱令人嘆服。那麼在這則公案里,達摩祖師安的是什麼「心」呢?既不是肉團之心,也不是四處攀緣的識心、妄心,而是不可以形拘、不為物累的靈明不昧的真心。禪宗所謂的明心見性,即是明此心,見自心中本具之佛性。

4、皮肉骨髓公元536年,達摩祖師感覺自己應該離去了,就把所有的門徒召集起來,對他們說:「時候到了,你們應該說說自己的心得。」道副說:「依徒弟看來,我們應該不執著於文字,也不捨棄文字,要把文字當作一種求道的工具來使用。」達摩說:「你得到了我的皮。」

尼總持說:「據我了解的,就像慶喜看到了阿閦佛國,一見便不再見。」達摩說:「你得到了我的肉。」道育說:「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本來是空的。色、受、想、行、識五蘊也非實有。依我所見,整個世界不存在一法。」達摩說:「你得到了我的骨。」最後,慧可向達摩行了個禮,然後站在那裡一動不動。達摩說:「你得到了我的髓。」佛教的「第一義諦」,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法華經》說:「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慧可的作禮與迦葉的笑而不語,有異曲同工之妙。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