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淨空法師《地藏經講義》
天王殿當中供養一尊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的造像,現在習慣上都造布袋和尚的像。布袋和尚是宋朝人,南宋初年時候的人,在南宋歷史上出了一個名族英雄—岳飛,中國人差不多提到岳飛都知道。布袋和尚跟岳飛是同時代的人,出現在浙江奉化。這個人很奇特,也沒有人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他從哪裡來的,沒有人知道。就在奉化這一個地區,在那裡游化。人長得很胖,肥肥胖胖的,每天拿一個大布袋到處化緣,不管人家給他什麼,都往布袋裡頭一放,他背著就走了,所以大家就叫他做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因此就出名了。他在圓寂的時候,向大家說出身分,他自己說,他是彌勒菩薩再來的。說完之後他就走了,無疾而終,不是說了還不走。現在有很多人說他是什麼菩薩、佛再來的,說了又不走;布袋和尚說了就走。以後我們曉得他是彌勒菩薩化身,從此之後中國造彌勒菩薩的像,都造布袋和尚的像。
布袋和尚笑口常開,真正是教我們常生歡喜心,教我們皆大歡喜。他那個形像為人演說,他表演給人看,那個顯示最明顯的,真的就是常生歡喜心,所以有人稱他作歡喜佛。他表示的是生平等心,呈喜悅相。平等心從哪裡看?任何人供養他的東西,無論貴賤一律平等,都裝在袋子裡頭;大布袋裝的東西顯示平等,沒有分別。呈喜悅相是他的形象,見到善人歡喜,見到惡人也歡喜,見好事歡喜,見壞事也歡喜,示現清淨平等給我們看。傳記裡面有記載,有一次有人在路上碰到他,問他怎麼樣修行?他老人家把布袋往地下一放,兩個手展開;就表示這個,他也沒有說話。人家看這個樣子,懂得了。這是什麼?放下。懂得放下,放下之後怎麼辦?他老人家把布袋給拿起來,背著就走了,一句話不說。放下之後就是提起,走就是了。所以叫放得下,提得起。放下是什麼?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提起是什麼?上求佛法,下化眾生。彌勒菩薩教我們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