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鍾茂森博士: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


時間:2012/5/22 作者:果梵

【正道莊嚴故。得正智慧。常現在前。】

『正道』就是指三十七道品裡面最後一科「八正道」,所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定、正念、正命」,這總共是八條。這八條前面每一條都有個正字,所以正是很重要。什麼才是叫正?一定在佛法裡面有個絕對的標準,什麼是正?符合自性的那就是正。不符合自性的,與自性相違背的,那叫邪。你從自性的角度上去分,你就明了了。比如說十善業道,自性的性德,符合十善業道的,那是正,與十善業道相違背的,那是邪。

我們來看八正道裡面第一條,正見,正見就是指正確的見解。在註解裡面講,叫「明見四諦,無有錯謬故」,這是講正見表現在對於四聖諦非常明了,不會有差錯。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苦和集就是講的世間的因果,苦是果,集是因,集什麼?集這些惡業,十惡業,集這些貪瞋痴慢疑,集這些煩惱。造這些因就得苦的果,在三界六道裡面輪迴受苦。「滅道」是講出世間的因果,滅是果,滅什麼?滅煩惱,證涅盤,涅盤是梵語,就是指沒有煩惱的這個境界。怎麼樣才能夠滅煩惱?要修道。所以這裡講的就是因果,世出世間的因果我們都能明了,這叫做正見;不相信因果,那就是邪見。

八正道里的第二條是正思惟。正思惟《教乘法數》上面解釋說是「以正思惟,發動四諦觀故」。這一條是講我們的思想,思惟就是思想,思想要正,怎麼樣正?首先思想裡面是跟十善業道相應,這才能正,像經上講的,「常念、思惟、觀察善法」。念念與十善業道相應,苦集滅道的四諦你就能夠明了,這是我們的意業很善,能夠純善。

底下八正道里第三講的是口業,是正語。正語是指「以無漏智常攝口業,住於善語故」。這是講有了純善的意業,正思惟,自然你就會有純善的口業,口裡不會作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的這些惡業。用你的智慧,無漏智就是沒有煩惱的智慧,它不像世間的那種聰明,世間的聰明智慧裡頭有煩惱,它夾雜著貪瞋痴慢。你說那些學者,他很有智慧,大科學家他也很有智慧,可是他沒有斷他的貪心,他還想出名,還想圖利。或者是沒有斷他的瞋心,別人如果批評他,或者是看不起他的成果,他就不高興,瞋心。他沒有斷我慢,因為自己出了名,傲慢。這些都是有漏的智慧,那叫世智辯聰。無漏智是建立在十善業這個根本上面的智慧,所以他能夠攝住自己的口業,講出的話就叫善語,住於善語。所以這講的是口業。

我們在這裡學習講經,這是講的聖賢的教誨,上台講法等於是代佛宣化,這是口業里最善的,能夠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當然學講經要懂得,關鍵不是在你講得怎麼樣,如果是講得好,但是沒有去落實,自己沒做到,你不能得到真正的益處。久而久之反而會生煩惱,貢高我慢都會現前。所以通過學講經要知道,首先要自度,我們學習這個經教,自己講給自己聽的,然後才講給大家聽。所以你看師父提倡這個方法,在攝影棚里講,這個好,攝影棚裡面一個人也沒有,就我一個人在講,對著攝影機里講,眼前沒有一個聽眾。這樣子講給自己聽,對面坐著的在電視機里那是自己,對自己講要隨文入觀。講到十善業,我就做到十善業,講到六度,我就做到六度。講一條做一條,明白一點做到一點,這樣子才能夠真正變成功德。所以,這是用正語來做自度度他的事業。

現在的時間到了,我們八正道還沒講完。休息五分鐘之後我們來繼續學習。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剛才「正思惟」是指意業,意業決定要符合十善業道才能正,所以不貪、不瞋、不痴才能是正思惟。正語要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語、不綺語,才屬於正語。這裡講的正業要做到身的三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正業,這裡也包括我們所造作的事情不能夠有害於眾生,不能有害於社會。比如說現在這世界很多的這些災難,天災人禍很多,環境受到污染、破壞。我們要懂得愛惜環境,愛惜資源,這是正業。正業當然首先念頭要有利益眾生的念頭,自然所做的是正業。比如說現在全球都是水資源缺乏,香港這個地方也是淡水要靠大陸供應,所以淡水資源我們不能夠浪費。另外紙張,紙張是木材做的,木材來自於森林的砍伐,我們如果浪費紙張就等於破壞自然環境。現在很多江河泛濫,都是因為森林面積縮小而導致,水土鬆散了,所以容易造成河水泛濫。這邊香港佛陀教育協會這一點做得好,這邊的常住、義工用的紙張都是循環使用。比如說一張紙,這一面用完了,那一面還是空白的,一定會把那一面也用上。或者剪成一條條,作為電話記錄紙,或者記事的,或者釘成小本子,這都是愛惜資源,惜福。

還有,現在我們科技發達了,製造出很多產品都危害自然環境。譬如說塑膠,塑膠這東西你放置一萬年它都不會腐爛,它很難融入自然資源的再循環,所以儘量要減少用塑膠的產品。譬如說去買東西用的塑膠袋,用那些塑膠的碗筷,這些塑膠要知道其實它不環保。很多人買東西的時候提一個那種痲織的袋子,這是他有愛心,他愛護自然環境,修的是正業。從這些生活小例裡面,我們來體會如何去用心,念念都關心社會,關心眾生,身體所造作的自然就是正業。

第五,八正道第五是指「正精進」。註解上講,「勤修正諦,趣涅盤故」,這裡講精進,一定是在正諦上精進。「諦」就是真理,所以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與真理相應。什麼是真理?自性之理,最起碼的就是十善業道。沿著十善業道去修,沿著佛法所教導的這些方法去修行,最後的果報就是涅盤。所以涅盤是果,勤修正諦是因。什麼是涅盤?涅盤是梵語,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寂滅,寂滅的境界就是一念不生的境界,就是沒有妄念。這個人跟真心住在一起,這是涅盤境界。我們求生淨土,淨土就是寂滅境界,在淨土裡面,一個妄念都不生。一個妄念都不生不是說他什麼念頭都沒有,那不是成了石頭一樣?他還是有。有什麼?他的念就是念佛,念自性佛,念念與菩提相應,念念在菩提道上增長,直至成佛。所以我們要修行,在那裡精進?在起心動念上精進,把自己的惡念轉成善念,這是第一步。然後把善念都得舍掉,這叫淨念,又不思善,又不思惡,這一點大概可能初學的人覺得很為難。那最好的方法教你念一句阿彌陀佛,你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不思善不思惡,這叫淨念。一直念下去,心地純淨,心淨則國土淨,所以極樂世界是你淨心所現的境界。這叫做正精進。

底下第六條是「正定」。正定註解上講,「正住於理,決定不移故」,這是講念頭安住在正理上,也就是說安住在佛所教導的這些教誨上面。十善業道是佛教給我們的,我們的心要安住在十善業上面,決定不移不捨,真正做到念念讓這個善念增長,不令毫分的不善間雜在裡面。還有念佛也是佛教給我們的,學淨土的人要懂得把念安住在佛號上面,念念不移,這叫做正定。念念不移,這叫做念佛三昧。所以修學淨土法門,十善業道是助修,念佛是正修,正助這兩條腿都得走。助修就是幫助你修你的念佛的,不起心不動念就安住在佛號上了,一起心動念,就是十善業道。真的像《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裡面,俞淨意公他修成功,他真正做到了「淨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相隨」,這是他得到正定。

底下講的是第七條「正念」,正念註解上講說「念正助道,心不動失故」。這個層次又高了,念頭純一,真正做到純淨純善。這是剛才講的「念正助道」,落實到我們修學淨土法門來講,正修就是念佛,助修修十善業道。所以大家不要認為十善業道還是夾雜,不是,它是幫助你念佛。如果我們心地不能做到純善,還夾雜著不善,念頭就很難純一,心地很難清淨。所以《觀無量壽經》裡面教導我們要真正修佛因,要做到三福,第一福裡面就講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心這樣才能得到正念,它就不會動了,真正做到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六根不再造惡業,從惡業里回頭,住於善念,從染念回頭,住於淨念,絕對不會失掉淨念,這是正念現前。

底下第八條是「正命」。正命,這是一般我們說活在世上你得養活自己的生命,養活自己的生命就要懂得怎麼樣調理自己,讓自己身心健康。註解上講說「常知止足,住於清淨正命故」。這條是講,我們要得到身體的健康長壽,遠離疾病,要怎麼做?常知止足,知止知足。知足好理解,知足就不貪,知足常樂,所以心地總是快樂,身體當然健康;心裡老有貪瞋痴,身體都不會健康。還要懂得知止,止在什麼?止於至善,止於至善就是本經所說的常念、思惟、觀察十善業道。能夠「常念」,這是心地善,「常思惟」,這是思想善,「常觀察」,這是行為善,都與善法相應。住於清淨正命,純善的心是跟清淨自性相應,你住在什麼地方?住在自性的清淨心中,這叫做正命。當然正命的意思也包括我們現前謀生的行為,就是我們選擇行業也要懂得用十善業道,所做的絕對是利益社會,利益眾生。這裡是講怎麼樣調養我們的身體身命,總之一個就是心地純淨純善,身體就健康長壽。

這裡就跟大家簡要的介紹八正道,所以這三十七道品,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三十七個條目,佛法修行都是要建立在十善業道基礎上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