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素食護生: 健康

6種你不知道的特殊型高血壓


時間:2015/9/27 作者:悟悠

高血壓是腦血管病的首要危險因素。其引起腦血管病的機制,主要是加速腦動脈硬化。那麼有效地控制血壓,可明顯的降低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認識特殊類型的高血壓便是控制血壓的大前提。

高血壓通常指在安靜狀態下、坐位右上臂血壓大於或等於140/90毫米汞柱。隨著監測手段的不斷更新,現已證實:在醫院中偶爾測得的基礎的、靜態的血壓並不能全面反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血壓水平。隨著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的日益普及,醫生們發現了6種常見但容易被忽視的特殊類型高血壓。

白大衣高血壓

在研究高血壓的過程中,人們發現部分患者僅在診室內測量的血壓升高,而在診室以外的地方血壓正常,這一現象被稱為「白大衣高血壓」,又稱「診所高血壓」。如果在診室外血壓也高於正常,但診室內更高,則稱為「白大衣效應」。

應對策略:總的說來,「白大衣高血壓」危險性不大,一般無需用藥,但要經常隨訪。特別是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應當在家裡多測血壓,最好每年做一次動態血壓監測。已經出現靶器官損害的患者,應接受適當的藥物治療,並進行積極的生活方式干預,主要包括戒菸、減重、限鹽、平衡膳食、消除緊張、保證睡眠,並及時糾正血糖、血脂異常。

隱匿性高血壓

隱匿性高血壓又稱「逆白大衣高血壓」或被掩蓋的高血壓,是指診室內測量的血壓正常,而動態血壓監測發現白晝平均血壓水平升高(>135/85毫米汞柱)。這類患者表現為對日常生活中的應激狀況或運動有較強的升壓反應。多見於男性、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代謝綜合徵患者,以及診所測血壓在正常高值者。

應對策略:若有難以解釋的明顯靶器官損害,如鼻出血、眼底出血、心力衰竭等,應高度懷疑是否為隱匿性高血壓,並及時做動態血壓監測。隱匿性高血壓預後較差,可能被忽視,因此應實施積極降壓治療。

夜間高血壓

正常人群和多數輕度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具有晝夜節律變化的特點,即在夜間睡眠時下降,清晨醒來時上升,表現為上午血壓較高,下午至夜間逐漸降低。在動態血壓監測上,主要表現為夜間血壓均值與白晝血壓均值相比下降<10%,稱為「勺型血壓」。如果夜間血壓不降或下降減少,稱為「非勺型血壓」,又稱為夜間高血壓。也有人認為,不管晝夜血壓變化情況,只要夜間收縮壓均值>125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均值>75毫米汞柱時,就稱為夜間高血壓。

應對策略:在控制白晝血壓的同時,有效地控制夜間血壓。藥物治療應個體化,儘量選擇長效降壓藥或晚間加服一次中效藥物。同時,還應督促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清晨高血壓

清醒前後出現的血壓上升高峰稱為血壓晨峰。部分高血壓患者的清晨血壓上升速度較快,被稱為清晨高血壓。

應對策略:首先是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老年高血壓患者早晨起床時,動作宜慢,活動量宜小,最好不要太早做晨練。其次,應儘量選用作用較強、持續時間較長且較平穩的降壓藥,每天清晨醒後即刻服藥一次。某些β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對抑制血壓晨峰有一定作用。若經上述治療後,依然存在明顯的晨峰現象,可以將給藥時間改為臨睡前,並加用長效α受體阻滯劑(如多沙唑嗪控釋片),以有效遏制清晨的交感活性增強。

臥位高血壓伴體位性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在老年人中很常見。有些老年人在剛起立時或長時間站立後,血壓下降,感覺頭暈,嚴重時可導致暈厥;而在臥位時,血壓可能非常高,夜間血壓則更高。

應對策略:避免長時間站立,改變體位時動作儘量放緩,使用彈力長襪是比較有效的輔助治療手段。

運動性高血壓

運動性高血壓是在一定的運動負荷下,在運動過程中或剛剛結束時,血壓反應性升高的一種現象。運動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運動時收縮壓>20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較運動前上升1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

應對策略:出現運動性高血壓時,應積極尋找是否存在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如吸菸、肥胖、糖代謝異常、血脂異常等,並及時進行干預。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