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傳法師:金剛經深義(禪修版) 4  


金剛經深義(禪修版)(4)

空海(惟傳法師)

現在開始講述【金剛經】。在大乘佛法地區,【金剛經】這一部經的地位,相信大家都能夠清楚知道,可以說是沒有任何一部經的地位超過【金剛經】,它所受到的重視以及普遍率,更是沒有其他經典所能比擬,是所盛行的經典之中,地位最高、最受重視。其次就是【心經】,因為經文很簡短、背誦容易,以經典所敘述的境界來講,【心經】與【金剛經】是到達最高、而可以相提並論的經典。但是,【心經】所敘述的,純粹是四果阿羅漢的境界,【金剛經】則是敘述三果邁向四果、以及四果的境界,兩部經所著重的內容,還是有些不同。雖然經文裡面是稱「菩薩」,其實只是名相、名稱不一樣而已,【金剛經】是證到三果到四果、以及四果的阿羅漢,講述的內容很深、且重要,問題是我們要如何才能做到?讓我們逐步探討。

在大乘佛教地區,很多人在註解【金剛經】這一部經,由於這一部經的主旨是要破除一切相、破除一切執著,如果沒有歷經實修實證,你是做不到的;如果沒有做到,只是用頭腦在依文解字,用推理、理解在註解【金剛經】,不管你的學問多好、多高,不管你是大學問家、大佛學家、大法師、大法王……都一樣,沒有真正斷除我慢、自我消失,無法真正解析【金剛經】的深義,因為它就是要破除「自我」,敘述「無我」的世界-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算證到三果,還沒辦法真正做到「無我」,尚有「五上分結」未斷除,深層的「自我」還是緊抓不放,仍然無法正確解讀【金剛經】,何況只用頭腦在理解、在推理,就著作很多的論著解釋【金剛經】,著作厚厚的一本「金剛經大全」、「金剛經集結」……,結果呢?都是用頭腦在解讀、解析,後人在看這些論書也是一樣,都被帶入抽象的佛學名相裡面,在那裡鑽研、在那裡推敲而已。

所以,要真正理解【金剛經】深義,一定要透過實修實證;如果沒有歷經實修實證,切莫註解【金剛經】,這樣容易「以盲引盲」。【金剛經】是要掃除一切文字、語言名相,結果你又在語言、經典文字堆裡面,以這一部經來解釋那一部經,再用那一部經來註解……,不管怎麼註解,都沒辦法正確解讀【金剛經】的深義,因為【金剛經】是實修實證、破除諸相,來到「無字天書」的世界,佛陀最初的講經說法也是一樣,都是直接切入實修實證,不是依文解字。

有的人會認為「離經一字,等同魔說」,某些祖師、上師、大師,都特彆強調不可離開經典,離經一字去說法,就等同魔說;然而又有與此很鮮明對比的「若依文解字,三世佛冤」,這兩種有什麼不同?前面是『依文解字,等同魔說』,這樣的人是停留在語言文字堆,停留在語言名相、空洞抽象的世界裡面,還是停留在迷信型、信仰型的層次,沒有經過實修實證,才會這樣強調。後面「依文解字,三世佛冤」,這樣的人是來自實修實證,真正體會到法的核心。所謂「依文解字」,好像每個字都看得懂、都會,但是解釋、講述出來的,形成「三世佛冤」,在冤枉佛陀、扭曲佛陀的本意,你都不知道啊!

雖然有一部經的經文,也是幫助我們尋寶的寶藏圖,本來可以沒有,但是因為眾生不容易找到寶,不容易上到涅槃彼岸,於是不得已就要宣講出來,後人又集結出這樣的參考地圖,告訴大家何才能安全上到彼岸。所謂《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的意思,「金剛」是形容非常堅固,以世間法來講,它是至寶,身價非常高;如果以比較白話來講,就是現代的鑽石,如同鑽石的堅硬,身價也如同鑽石的昂貴,形容這一部經是至高無上,非常崇高、非常重要。「般若」就是智慧。「金剛般若」就是至高智慧、最高的智慧。「波羅密」就是到彼岸。「經典」就是一個尋寶圖、一個指南,也是一個指月的手指。經名整個綜合起來,意即最高智慧到彼岸的寶藏圖;再比較白話的解釋,就是這一部「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能夠開發我們最高、無上的智慧,幫助你快速又安全到達彼岸的聖典。

法會因由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現起請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以前在聽聞人家講經說法,光是「經名」與「如是我聞」四個字,有些大法師就可以講述一兩個小時,我覺得常常像是在拖拖拉拉,都只是在作文章而已,其實「如是我聞」是佛教經典集結的一個印證,就像蓋一個保證說「是我阿難親自從佛陀聽聞來,佛陀確實講過的一些話」,本來只是一個證明,作為一項保證用的,如同一隻「官印」。在此,有一些真言想講,卻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批判、攻擊、圍剿;我若不講出真話,佛教界還是一直停留、倒退回到迷信、信仰的層面,很多的資料都似是而非,讓大家都無從查考,包括「如是我聞」四個字,本來是很具有權威性,然而就是因為太具有權威性,是一項很重要的官符、印章,如果使用在正確的用途上,是具有保證的作用,但是如果官印被拿去偷蓋、偷刻、偽造了呢?就像別人偷刻你的印章,去做保證、去做背書,後果如何呢?

在佛教界,如果有人拿此官印去運用,若是善意的欺騙,還無可厚非;如果是另有私心的企圖,想鞏固自己隸屬宗派的思想體系,如此蓋印下去,開去的支票卻無法兌現,又由誰來承擔呢?這是攸關整個佛教界、整個佛教徒,如果盜用此官印,只為了要鞏固你的宗派思想體系,結果造成「像法」、「相似法」陸續出來,把佛教的真精髓漸漸的淡化、淡化,正法就會漸漸喪失掉,真正走入「末法時期」。所以,我們做事情要真實、真誠、負責,修行也一定要實實在在,講話、做事情要能夠負責,所開出來的支票要能夠兌現,不要說出一堆大話,卻留下很多的債務讓後人去承擔、收爛攤子,這是不負責的。編寫任何書籍、經典、文章,我會署名以示負責,比如《阿含解脫道次第》,就是署名「空海」、「郭永進」,以示負責。很多方面也只能點到為止,我們要實實在在,所編寫的論注,我們要自行負責。如果引據哪一部經典、引用誰的說法,一樣都是要負責。

舉個實際的例子,我在五、六歲時期,經歷過一段滿恐慌的日子,因為當時是小孩子,不知道什麼原因,聽說官方要來查封家裡的房子,由於父親當年幫我們母子蓋好一棟房子不到一年,就有官方要來查封,過著隨時都沒有房子住的恐慌時日,當時是小孩子不知道原委,到後來漸漸長大,才知道其中錯綜複雜的原因。當年我的祖父是88歲,在我九歲的時候,他高齡九十歲才往生,當年祖父還在世的時候,因為他的女兒、也就是我的姑媽,滿聰明伶俐,喜愛做生意,於是偷拿祖父的印章去做擔保,由於祖父不認識字,而祖父的財產、田地,尚未正式分割給家父及叔伯,當遭逢姑媽生意失敗,官方要查封祖父的所有財產,我們整個家族全部都連累,雖然後來房子是有保住,但是祖父所留下來的田地,全部都被查封、拍賣。這樣就是做事不負責、不敢承擔,留下很多債務讓後人承擔,留下很多的痛苦讓別人去承受。

佛教裡面講說修行要來到「所作已作」,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負責,不可遺留債務讓別人承擔、受苦,具有這樣因果的正確觀念,做事、講話都會實實在在,不會隨便開空頭支票,自己量力能夠做多少,就承諾多少,支票一開出去,就是人格保證、人格擔保,就是可以兌現。要成為「真人」,就要實實在在的做事,意即邁向「真人」的初步,「真人」就是真正真誠、真實,沒有虛偽、沒有虛假。

大家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佛教現有的所有經典,都不是佛陀親自編寫出來的,佛陀是有講法、有宣說法,但是當時還沒有文字,都還在初萌芽的階段而已,幾乎都沒有用文字在記述,所有的經典都不是佛陀親自撰寫,是後來的佛弟子慢慢編輯出來的,而編輯經典又有時間的次第,有些經典是在佛陀80歲大般涅槃之後,這些追隨佛陀的弟子,覺得佛陀已經走了,如果不擷集佛陀所講過的一些法要、法義,未來很容易就流失掉了,因此那些德高望重、有證量的阿羅漢,就集結更多有證量的修行人,大家一起來討論、一起來公認,公開討論佛陀是否有這樣講過,由於阿難最後25年都是跟隨佛陀,佛陀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前面二十幾年都像是獨行俠,大家千萬不要以為佛陀很風風光光,不是啦!

佛陀,人間真正的佛陀,他是常獨行、常獨步,到後半時期才有阿難做他的侍者,因為阿難親近、聽聞佛陀的講法也最多,加上阿難的記性很好,於是就讓阿難背誦出來,佛陀在哪裡怎麼樣講、是不是這樣呢?……如果佛陀在甲地講法,阿難背誦出來,再經過甲地的人印證佛陀是不是這樣講呢?阿難有沒有說錯呢?如果沒有錯,佛陀真是這樣講,而且其他人也理解這是真的,是佛陀講的法音、法義,證實沒有錯誤!經過大家的公認、公證、確認,佛陀確實有這樣講過,當然未必是從頭到尾一字不變,而確實是有講出這樣的大綱、大義。因為以前是靠背誦,就像我空海從剛才一直講到現在,聽者也不可能全部一字不漏的背誦出來,一定只是背重點、精華、原則,因此最初、最早期集結出來的經典-【阿含經】,裡面都是這麼精簡。

歷史上、國內外,經過大家的考證,以及公開討論、承認的經典,所謂第一次的結集,就是南傳的「相應部」,意即北傳的「雜阿含」,當初也不是一年就編輯完成,而是歷經一二十年、廿卅年,才慢慢編輯出「雜阿含」,後面的「中阿含」、「長阿含」與「增一阿含」,都是再經歷過一百多年,將近兩百年的慢慢結集,才完成「四部阿含」。在這兩百年的期間,早期第一代的弟子早就涅槃了、不存在了,而是來到第三代、第四代。比如靈泉禪寺從開山到現在102年,我的正式法號是惟傳,在這裡的輩分算是第五代,現在我的剃度師、住持是第四代。當年佛教經過一兩百年,已經是歷經幾代之後,大家一樣陸陸續續的結集,經過公開的討論,第一次與第二次的公開結集之後,所編輯、結集出來的,就是「四部阿含」,也就是南傳的【大藏經】,大乘經典其他的所有經典,當時都還沒有出現。

後來又歷經佛教各種部派漸漸分裂,由於每一個部派所著重的方向都不一樣,於是慢慢、慢慢分裂,進入到部派佛教時代,此時距離佛滅後大約150年到300年之間,此時的部派大致區分為「大眾部」與「上座部」,還沒有所謂的「大乘」,更沒有所謂的大乘經典。「菩薩」的名稱,也是佛滅後幾百年才出現,因為後來有「大乘」的系統,才有「菩薩」的名稱,以前是沒有。「菩薩」只是對在家人的一種稱呼,比如「你們這些在家菩薩要好好種福田,要好好修……」這是一種鼓勵,「菩薩」是對在家人的一個稱呼與鼓勵,就像說「各位善知識啊!你們要好好努力啊!……」人家稱呼你是「善知識」,不要自認為就是善知識……,這樣就不對了。所以,最初大致分類為「大眾部」與「上座部」,兩者偏重在不同之處,這是屬於佛教史方面,大家若有興趣,印老對這方面有相當詳細的解析,大家可以參考,現在沒有時間做深度的解析,只能概略講述。

最初大致分類為「上座部」與「大眾部」,「上座部」後來又慢慢分裂為好幾個部派,「大眾部」也一樣慢慢地分裂好幾個宗,於是慢慢再演變,因為「大眾部」與「上座部」很多的理念、觀念不一樣,結果這兩個大部派由於時空的隔閡、理念的不同,結果慢慢的漸行漸遠、又分裂了。「大眾部」是在距離佛陀涅槃三百多年、四百年左右,才改稱為「大乘」,已經是是佛陀涅槃三百年、四百年後的名稱。當有了部派之後,大乘部派才慢慢再集結一些經典,最初結集的大乘經典就是「般若系統」,這些般若系統經典,很多是非常好的,它的好就在於把原來各部派所信奉、所公認的原始佛法-【阿含經】裡面很多的深義,由於一般人不容易了解、無法體證到,因此這些祖師大德非常慈悲,於是透過他們的證量,把【阿含經】很多深義,做更深入而具體的解析,讓後人比較容易了解。

所以,初期的大乘般若經典,完全是依據【阿含經】,加以演繹、加以推廣,加以深入的申論,讓大家更清楚、更了解,這些都是出自善意,都是相當好。印老一樣滿推崇初期大乘般若系統的經典,因為這是屬於大乘佛教地區,慢慢拓展出來的經典。然而南傳地區因為是抱持著最初第一次與第二次結集出來的【四部阿含】,因為在阿育王時代,大家就已經是各分東西,到各處去弘法去了,像緬甸、泰國跟斯里蘭卡的體系,就不知道大乘後來陸陸續續編輯的經典,因此在南傳的經典找不到佛陀涅槃三、四百年之後,大乘所編輯出來的這些經典,南傳地區是沒有、他們也不知道,南傳地區就不知道有【阿彌陀經】,也沒有這些經典。但是,我們不能以一般學者的立場,認為大乘非佛說,就一概予以否認。大乘佛教所重視的般若系統經典,雖然南傳地區裡面沒有,卻是非常重要的佛法核心、佛法靈魂,如果沒有大乘般若的靈魂核心,所抱持的只是一些空殼子,就像是木乃伊。

如果沒有回到大乘的般若系統,沒有契入到【金剛經】、【心經】敘述的境界,只是停留在有為法的世界裡面,會成為自以為修行很高、很厲害的修行人、修行匠,成為很有名的修行的聖人,但卻未必是真正的解脫者,佛陀所講的無為、無我、無私的真人。空海是出生在大乘佛教地區,我從1971年開始比較有系統接觸佛法,從1971到1987年,都是在大乘佛教的經典裡面,整個思想體系都是接受大乘佛教的薰陶,當時卻很困惑於【金剛經】裡面「應如是降伏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要如何才能做到呢?所謂應該要這麼做、應該要做到這樣,但是我卻更重視一個問題,我怎麼樣才能做到呢?雖然讀了【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但是我還是沒辦法做到,就不斷尋尋覓覓、尋尋覓覓,一定要透過實修實證,一定要親證、要做到,於是這樣不斷陸續在找尋。

由於不斷在找尋,從佛學院到研究所,才發現以往被大乘佛教所冷落、所批判的【阿含經】,竟然是如此重要,而且實在、實際,於是從1987年開始、到1999年,這十幾年之間,一路在原始佛法的聞、思、修、證方面下工夫。在1988年到1990年期間,很有一種為原始佛法打抱的不平心態,認為要來到真實、智慧型的佛教,【阿含經】是整個佛教的修行教理,最原始、最重要、最純真、最單純、最樸實的經典,以及修行的方法,是佛教所有經典裡面最高的位置,是佛教所有經典裡面的【聖經】,今天在北傳地區竟然是如此被打壓、被冷落、被瞧不起,真正佛陀所親自調教的聲聞弟子,阿羅漢、有修有證的人,卻被如此在打壓、排斥、攻擊……,當時了解這些實相之後,真的是有一股為這些聖者、為佛陀叫屈、抱不平的心態。

當年在佛學院,曾經與國內一位赫赫有名的佛教大學者,提到有關【阿含經】、阿羅漢方面,他認為是小乘的、不了義,與他起了一些見諍、諍辯,我跟他講說:「身為佛教徒,不可如此毀謗佛陀所講這些最珍貴的經典,不可以這樣本末顛倒,弄不清事實,而你是赫赫有名的大學者……」當時他很不高興,後來還是心平氣和再跟他溝通、互動。雖然當時我很想倡導、弘揚原始佛法,也到南傳、泰國地區去參訪佛使比丘,那時候佛使比丘還健在,參加他們所帶領的禪修,後來又去參訪泰國很有名、很重視實修實證的阿姜查道場,回來之後有很多的感慨。別人的優點,我們北傳地區卻關起門不聞不問,然後還自以為「大」,難怪太虛大師講過我們大乘地區的人很容易有的一個毛病,就是口說大乘經,而心卻是小乘、小乘行。

這也是佛學院啟蒙我的老法師,跟我所講的一些感慨、感言,他本來是要保送我到斯里蘭卡、南傳去留學,但是後來我考量因緣不成熟,於是就沒有去成。當年這位老法師雖然年紀七十幾歲,卻是有國際眼光、國際視野,因為在民國七十年代,他是常常被派到國外參加佛教的國際會議,外國來訪的僧團,他也常常有所接觸,因此具有國際性眼光,常常勉勵我要有超越大小乘的胸襟去了解、去觀察,不要光只是去看到一些皮毛、學到一些皮毛;他也很贊同太虛大師的宗教改革,希望我能夠以超然立場看待雙方的優點,當年受到他的啟蒙、也獲益很大。他講說太虛大師也說我們大乘地區常常是口說大乘經,都是用嘴巴在講,實際卻是在人我是非、名利堆裡面鑽營,才是真正的小乘人。不要拿著大乘經,就自認為是大乘人;在念大乘經,就自認是大乘的人……,不是這樣啊!而是有沒有真正做到,否則只是拿著大乘經典,往自己臉上貼金,鞏固自己是大乘人,然後打壓、排斥別人,這樣就很糟糕,反而展現出心量狹窄的小乘人。

事實上,本來就沒有大、小乘之分,也沒有大、小乘經典的分別,只有我們個人的心態,一直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鞏固自我、展現自我的厲害?抑或真正是為究竟解脫而來?真正有大慈大悲憫眾生之心?真正有無我、無私的心?如果你是真正為解脫而來,真正展現無我、無私,就是菩薩行者,就是大乘的行者。如果抱著一部經典,或是抱著某些經典,然後自以為「大」,藉以瞧不起別人、看不起別人,在打壓別人、貶低別人,這樣都是落入在自我、我慢的世界裡面鑽研,只要你有自我、只要你有我慢,一直在鞏固自我、鞏固我慢,你的視野、你的世界就會越狹窄,才是落入小乘的心態。因此,我們不要從經典來區分,實際要從我們的體悟、體證、證量展現來講。如果是真正展現大乘行者證量的人,不會標榜自己是大乘行者;如果真正展現無我、無私,不會對外一直強調自己及做事是無我、無私。如果真正心量很大,實際做出來就好,不會跟人家強調:「耶!你要知道我的心量很大喔!……」不會這樣的。

真正的大、小乘,端視你有沒有實際做出來?真正在做的人,不會強調自己是大乘;而一直強調自己是大乘的人,通常只是用嘴巴在講,佛教要你真正做到、真正做出來。空海是出生在大乘佛教地區,在中間有十幾年時間,是浸泡在原始佛法、南傳地區,直到1999年,由於一些因緣的促成,體會到真的沒有所謂的大小乘之分、沒有南北傳之別。因此,大家不用把空海(惟傳)定義為原始佛法或是大乘,或是其他什麼……,不必定義那些;對我而言,沒有大小乘之分,沒有南傳之別,大家本來就是在一體世界裡面,而且真正的真理是沒有大小乘之分,真正的真理實相是沒有宗派之別,真正的真理是超越種族、超越國界,真正的真理是超越任何宗派、超越任何宗教,就如同太陽不屬於任何宗派、不屬於任何宗教,地球也不管你是屬於任何宗派、任何宗教,大家同樣是坐在一個地球上面,真理實相是沒有宗派、沒有宗教之分,這些觀念我們要先具有,再慢慢探討【金剛經】的經文,才能夠體悟到裡面的深義,才不會造成「扶得東來西又歪」。

以前是講「一時」,一方面由於以前的鐘表還不發達,每個地區所用的時間記錄都不一致,沒有所謂的公認標準時間。另外,真正的法界、大自然是沒有「時間相」,在《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課程有講,「時間」是人類為了溝通起見,所設定的一些方便法。於是講經說法的人就講「一時」就好了,大家就不會爭論時間點,而造成無法統一。意即佛陀在哪個地方、某個時間,是有講過這些內容,至於什麼時候?大家不必太在乎。

「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大乘佛教在後來所編輯的經典,比較喜歡用「佛陀跟一千兩百五十人」的比丘一起講經說法,然而這只是經典的一個模式,未必真是如此,這只是一個代表。另外,印度他們也有很多特有的表達方式,包括說「八萬四千」,不是真的「八萬四千個」,只是他們的語言形容詞而已,表示說很多、很多,千萬不要在計算著實際的數目。包括我們稱讚佛陀卅二相、八十種好,本來都只是一種形容詞,形容修行人的自在、法相莊嚴,但是後人卻卡死在語言名相上面。有謂佛陀有「三十二相」,有哪些相啊?就一一設法找出來,一一的記錄、一一的尋找,結果就越找越離譜。包括「八十種好」,哪八十種好?只要一般眾生具有的,佛陀就不可以具有,佛陀一定要跟一般眾生不同,大家都被語言、文字名相卡住了,結果落入其中之後,於是慢慢再收集、再找尋、再編輯……,然後一條一條的貼上去,把人間真實的佛陀,慢慢裝上金身,漸漸失去了真實的面目。

貼金身」的過程,是每一位佛教徒都有責任,在座的各位也常常在幫佛陀貼金身啊!不要以為都是別人,你們也都有啊!當你在追逐、抓取偶像,就是在貼金身。如果有人到過泰國參訪,他們有一種佛像可以讓信徒貼上金箔紙,一尊好端端的佛像,結果被眾生一直貼上金箔紙,可以看嗎?當然這是一個比喻。再推論到把人間真實的佛陀,往佛陀的臉上一直貼上金箔紙,用好多的金縷衣,往佛陀身上一直添加、添加,讓後來的佛教徒無法看到真實的佛陀,一方面把佛陀神格化,標榜佛陀是如何偉大、厲害,因為眾生「愛膨風」,結果把這股習氣又吹到佛陀身上,佛陀的身體就越來越龐大,不是佛陀本身要「膨風」,而是眾生在跟其他宗教比較,就像小孩都喜歡炫耀自己的爸爸多好、多厲害、多高……!自己的媽媽多好、多漂亮……。當你在向他人炫耀,同樣也炫耀我們的佛陀、我們的教主,是多麼的厲害、多麼的崇高、多麼的偉大……!你們是要「膨風」,就把這股氣又灌到佛陀的身上,結果佛陀被眾生灌了太多氣,又貼上很多的鋁箔紙、金縷衣,於是真實的佛陀就漸漸喪失,當你灌進越多風、越多氣,佛陀就越飄、越飄、越遠、越遠、越遠……。

於是人間真實的佛陀就在地球上消失了,只留下一些信仰、想像,一個理想中、思想中、信仰中,很莊嚴、很神聖的……一個佛陀形象。原來的本意是很好,問題是所做出來的,卻讓佛法的真精髓喪失,也讓真正人間佛陀的原貌漸漸消失,很可惜!但是,沒關係!今天我們就回來看看真實的佛陀。第一段經文所要講的,就是記錄真實的佛陀是如何過生活,大家的身心要放空、要柔軟,你們的素質提升越高,我才能夠講出真話,否則我就不敢講出很多真話。大家要「歸零」,身心要柔軟、素質越提升,打開我們的心胸視野,不要存有一些框框、知見,否則我就沒辦法講出真理實相,期勉大家繼續用功、好好淨化。

對於經典方面的判斷,空海的建議是不要從外表、形象、架勢方面來分辨,切勿因為貼上「如是我聞」,或是註明某某經,就認為是不可動搖、至高無上的經典,這樣會停留在迷信與信仰的層面,無法真正了悟真理實相,因為有很多在敘述宇宙人生真理的聖典,未必冠上某某經的名稱,也不一定要冠上「如是我聞」,才是在敘述真理實相。再者,就算冠上「如是我聞」、某某經的名稱,未必全部是佛陀所講的,也未必是在敘述宇宙人生的真理實相,有很多是在詮釋「方便法」。

經典大致歸納為兩大類,一種是敘述「無上甚深微妙法」,超越語言、文字、名相的實相,這些經典是屬於第一義諦、究竟法,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現世出離苦海、解脫自在,不管有沒有冠上某某經的名稱,只要能夠真正幫助我們這一生這一世解脫自在,就是屬於「究竟法」。第二大類是協助心智還很弱小的眾生,鼓勵你成長,修善根、福德、因緣,就是屬於「方便法」。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點,經典是敘述究竟法、還是方便法?很重要的檢驗標準就是這些經典所敘述的內容,是不是符合「三法印」?非常重要。「三法印」是佛陀求真求證過的宇宙法則、真理、實相,是佛陀親證到,中國人一樣也有人親證到,老子就是,佛陀自己也講過,世間的智慧者他們一樣也可以親證到。如果是真理實相,一定是超越時空,只要你的身、你的心夠寧靜,一樣都可以體證到。

空海一路成長的過程,也是抱持著求真求證的精神去檢驗,到現在為止,發現佛陀所講的「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寂靜,真的是真實不虛,不管從哪個角度去考驗、去檢驗、去求證,都沒有發現虛偽、虛假,越求真、越求證,越發現他們的智慧之高,令我佩服人間竟然有如此的高等智慧出現。對我而言,佛陀與老子都是具有人間非常高的智慧,我都是以平等心來尊重他們。因此,大家要用「三法印」來檢驗經典,所講的是究竟法、還是方便法?有些經典會提到佛教的一些名相,然而卻與「無常」、「無我」法印是有所出入,有些經典是方便,要接引初基的學佛者。

有很多人不了解【阿含經】的重要,道聽塗說把【阿含經】界定為小乘,完全是錯誤的觀念,真是本末顛倒。佛教的所有經典,總源頭就在【四部阿含】,是記錄佛陀講經說法幾十年的主要核心內容,算是最重要、也是比較龐雜,是整個佛陀一生的言行錄,因此【阿含經】是有講「有為法」,有方法、有次第、有步驟,也宣說真理實相,以及最深奧的「涅槃、無為、空」。但是現在流傳、留存的【阿含經】,以及南傳的經典裡面,「涅槃,無為、空」方面,記錄比較少,加上因為來到「涅槃,無為、空」,是要超越所有的「有為法」,超越所有的經典名相,是屬於佛教的精髓、精華、核心,屬於活生生的一部分,不管再怎麼記錄,不管再怎麼記載,活生生的這一部分,沒辦法記載於經典裡面,語言、文字有它的局限性,無法把活生生的這一部分留存下來。

當年佛陀在世,帶領大家修行,修證得很快,第一代、第二代都能夠保存原貌,修行解脫的風氣很快;但是間隔一兩百年之後,解脫道慢慢模糊了,又形成經典文字之後,只能夠留下一些名相,留下一些記載,都是人類頭腦裡面的抽象名相、語言表達的方式,真正活生生的那一部分精髓核心,在任何經典都無法記載,很多就是要來到「以心印心」的階段,就是要透過善知識,來協助我們、指引我們,就像在國內或是國外帶領一些學員禪修,我們走到森林中,告訴他們要好好體會活生生的佛法,有的學員很快就能夠體悟到,有的學員會講說:「老師!你說無常法印,奇怪!我怎麼都看不到無常法印?」我問他:「你所走過的路上,有沒有很多的落葉?」他說:「有啊!」這麼多的落葉被你踩在腳底下,你還體會不到什麼叫作「無常法印」嗎?!如果是恆常不變,那些樹葉不會掉下來。

就如同活生生的蝴蝶,不管你再怎麼敘述,都沒辦法描述在大自然中飛舞的蝴蠂,寫出「蝴蝶」這兩個字,或是用英文寫下butterfly,一樣無法真正描述在大自然中飛舞的蝴蝶,你所能夠留存下來的只是名相。早期的佛弟子,是很認真、很如實、很真實,要把佛陀所講過的精華、精義,儘量保存下來,但是不管你再怎麼精準,再怎麼努力、用功、用心,就是沒辦法把核心留存下來,這一部份就非常容易喪失掉。初期的大乘般若經典,設法把不可言說的「無上甚深微妙法」詮釋出來,明知不可說,還是要儘量說,因為核心喪失掉,我們所學的,只是學一些拳架的形相、模式而已,太極拳高手打出行雲流水的招式,裡面是很有力道,你也依樣畫葫蘆在比劃,不管再怎麼比畫,就是學不到精髓、核心。

同樣的,佛陀出去托缽、走路,然後回來洗腳,好像很簡單、很自然,你也跟著佛陀的屁股後面,出去托缽好幾年,阿難跟了廿五年,還是學不到核心,因此佛法的精華、精髓、核心,這些大乘的祖師大德,就是設法要把不可言說的部份描述出來。老子所做的,也正是把那不可說的,設法宣說出來,但是當儘量要宣講出來,於是不得不說,還是落入言說;不得不寫,還是落入文字。一旦有言說,一旦有文字,眾生又被語言、文字卡死。所以,不管【金剛經】、【心經】的境界描述得多好、多真實,大家還是聽一聽、讀一讀、念一念,真正體悟到、體證到的,還是少之又少,就像【金剛經】、【心經】般若系統方面,南傳地區沒有記載,他們很排斥這些經典,這樣也變成是他們的損失。然而,雖然北傳地區有在誦讀這些經典,若是沒有腳踏實地實修,則【金剛經】所敘述的境界,用講的都比較快啦!你能夠做到嗎?你做得到嗎?

如果我們做不到、就不要說,要真正做到才算。【金剛經】敘述的境界都是非常高,如果沒有次第方法,縱使再讀誦千百萬遍,還是沒辦法了解,只要你按照次第步驟逐步深入,就可修、可證、可達,體會到裡面真正所講的。記得在大專時期,勉勵自己「要能夠看到字與字之間的空白」,要能夠看懂弦外之音,真正的深義不是在文字上,是要把文字篩選掉。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到了中午之前,快接近吃中飯的時候,佛陀「著衣持缽」,一樣穿著袈裟持缽,到舍衛大城去乞食。佛陀要吃飯、吃東西,仍然是向眾生乞食、向世間乞食,佛陀要喝一口水,都要向法界、向世間、向眾生乞食,不是後來傳說那麼玄的「佛陀法力無邊,佛陀吃飯是假的,是表演給你們看而已,佛陀是不必吃飯的……」真實佛陀的肚子也會飢餓,餓了!不是靠自己的修行神通力就能夠解決,不管你的神通力多麼高深,也變化不出一碗飯;不管你的神通力多麼厲害,不可能無中生有變出一杯水。佛陀本身是法力無邊,但是現實的東西就是變不出來,還是要出去托缽,還是要出去化緣,還是要去請眾生供養一些食物、飲水,於是他就到城中。

在北傳地區,我們有很多的福報,大家太好命了,像我今天也有著衣、持缽、乞食,但卻是直接到齋堂,這些菩薩把飯菜煮好放著,我們再舀這些飯菜來吃,很少真正去乞討食物。如果能夠以乞討食物的心態來食用,身段就會更柔軟,未必要有乞食的形式,但是不能沒有向眾生、世間乞討食物之心,否則自認是修行人受人供養,是理所當然,「我的修行很高、境界很高,接受你的供養是理所當然!我是福田,你們來布施,我是慈悲你們,讓你們種種福田……」這些都是「我慢」在展現。

真的!我們的一碗飯、一口飯、一杯水,都是世間的眾生在供養,都是法界在供養,有這種正確的體會,我慢要消失就很快,而且會生起真正的感恩之心,有此乞討、乞食之心,我們是知恩、感恩、報恩,以回饋的心將我們所了悟的真理實相回饋給眾生。當你是真正以回饋的心在講經說法,裡面不會有我慢,而且也才不會有名利心。很多人的講經說法,就認為我是、我能,我很厲害啊!我懂很多啊!我講經說法,你們來布施、供養,這是應該啊!我法布施給你們,你們來布施一些,好像理所當然、應該……,這是錯誤的,是三輪都不空。【金剛經】是講三輪體空,如果有「我布施法給你們」的心態,這樣是錯誤的。如果以一種感恩、回饋的心在講經說法、回饋世間,裡面就沒有那些我慢,這些微細的心態,大家要慢慢去覺察到。

當佛陀乞討食物之後回到住處,「飯食訖」吃過飯之後,把衣缽收好,再來「洗足已,敷座而坐」,因為吃飯之後就要進入禪堂,可能有些人要請教問題,或是講經說法。這裡有提到「洗足」洗腳,在座的出家眾有學原始佛法、南傳的不少,因此你們穿著的長襪就比較少,大部分北傳地區的出家眾,都還有穿著長襪的習慣。在北傳地區,如果在一般寺院裡面的出家眾打赤腳,人家都會認為是不威嚴、不懂禮貌。

回到原始佛陀時代,修行人大部分都是在大自然、森林中修行為主,平常大部分都是打赤腳,包括出去托缽也都是赤腳,而且他們認為打赤腳才是禮貌,如果出去托缽穿著鞋子,除非腳有病痛、有病變、有問題,才穿鞋子,原則上都是不穿鞋子。我個人平常也是可以不穿鞋子,就儘量不穿,像我剛才過來禪堂之前,一樣要去洗腳。赤腳有赤腳的好處,一方面腳底可以按摩,更重要是我們的腳可以跟大地緊密結合,可以實際去接觸大地,一方面對身體比較健康,觸受也會更明顯,體會我們跟大自然的密切關係,鼓勵各位:如果情況可以,就打赤腳經行,用你的腳、皮膚去接觸地面,你的覺受會更明顯,而且去體會我們跟大地的密切關係,你的體悟會更深。像我現在還是有穿襪子,因為要入境隨俗,現在是在北傳地區,如果各位可以容許我不穿鞋子、不穿襪子,這樣我可以不用穿襪子。如果我們沒有相當的默契,會認為太不威嚴、太散亂、太散漫。【金剛經】就是要破除這些「人我相」。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因為長老須菩提的智慧比較高,想要請教佛陀講一些更深的法義、法要,讓眾生也能夠聽聞、分享,他就「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偏袒右肩」是南傳比丘的穿著方式,只是當時的一種制度,像今天泰國的南傳比丘,一樣會露出右肩,台灣地區也有不少人去學習南傳這些法,回來之後認為要把右肩露出來,才表示是在學南傳的……。如果執著在外表方面,表示只是去學一個外表,不是說不可以,而是精髓、核心更重要,不是外表、外相,右肩有沒有露出來?可有可無啦!以空海而言,我是覺得只要穿著不失體面、不會邋遢,可以簡便一點,方便做事、工作,這樣就好了!因為當我到南傳地區去參訪,他們穿著南傳的袈裟,常常要一隻手抓著袈裟的一邊,或是要用綁著,否則會分開,我是覺得這樣也是一種障礙。

我是覺得穿著簡便一點,以「出世間法」,或是否出離三界,最主要是心方面,至於身方面是隨緣方便,因為是佛陀當時大家的一種制度,形成這樣一種公認,我們就予以尊重,但是我們要學習精髓核心,而不是只學到外相儀表而已。對不起!我的講經說法比較不按照傳統方式,這樣又會搬出框框講了一大堆,大家還是聽不到核心,我是希望把外殼、外相暫時擱一邊,也就是「正直舍方便」,直接契入無上道,契入佛法的核心。

這時候長老須菩提就「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就向佛陀說:「希有!世尊!」所謂「希有」,有人曾經跟我開玩笑說:「老師啊!你真是「稀有動物」,因為在地球上好像快絕種了……」當然是一些玩笑話。「希有」表示:佛陀啊!你實在太珍貴了,智慧在這世間實在是少人能夠相比擬,「希有!世尊!」都是在讚嘆佛陀。「如來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一方面尊敬佛陀,一方面對佛陀說:「佛陀啊!我們體會到你真的都是心心念念為眾生、心懷天下眾生,不斷希望眾生能夠解脫自在,我們可以感受你的慈悲心,有些真正想要修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也就是一般眾生髮大願『佛道無上誓願成』,有相當大的魄力要修行、解脫、成佛,請問佛陀:他們『應云何住?』應該具備什麼心態呢?『云何降伏其心?』應該如何才能夠降服『貪、嗔、痴、我慢』十個結呢?」。

這些想要發「佛道無上誓願成」,想要究竟解脫的「善男子、善女人」,他們發了「無上正等正覺」之心,「應云何住?」應該具備何種心態?「云何降伏其心?」如何才能夠真正降服「貪、嗔、痴、我慢」十個結呢?佛陀就說:「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我個人是覺得這句話,可能是後來補充進去的,佛陀不會這樣講說:「嗯!不錯!如你所說的,我佛陀真的是很慈悲……」。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陀告訴大家:你們今天就「諦聽」,「諦聽」是要來到有「未到地定」,或是初禪的心靈品質,你的心要寧靜,以純淨的心來聽聞,不是用耳朵聆聽,因為耳朵有兩個孔,它會從這邊進去,從那邊跑出去。聽完了、下座之後,你又忘了;聽了之後,沒有什麼感受、沒什麼震撼,就是沒有用心靈在聆聽。如果要聽聞很深的法義,要用你的心靈來聽聞,必須要有禪定的品質,在禪修期間的體悟會更快、會更深。「汝今諦聽,當為汝說」讓我向你們講述「無上甚深微妙法」,這些「善男人、善女人」,如果你們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要如此這般這般去降伏,前面只是講一個概略,你們好好專心聆聽,如此這般去做,你們就可以做到。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世尊啊!我們真的很喜歡、很渴望聽聞這些「無上甚深微妙法」。

大乘正宗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摩訶」就是很大,意即大菩薩)。

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總括一句就是所有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一段經文已經開始進入深義了。「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注意「應」字,你們應該要這樣做,應該要具備這樣的心態,講「應」是因為這時候這些「菩薩摩訶薩」他們還沒有做到,尚未做到「無人相、無我相」,是針對三果要邁向四果,至少要有二果的基礎,針對二果、三果要邁向四果根基的人來講,你們應該具備有的心態。什麼樣的心態呢?對於所有一切的眾生,不管他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是「若有色、若無色、有想、無想」所有一切眾生,我們都要有「眾生無邊誓願度」大慈大悲的心愿。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具有大慈大悲的心愿救度一切眾生,當我們在講經說法的開始,發「佛道無上誓願成」、「眾生無邊誓願度」,不要把「眾生」簡短的定義為只有「人」才算是,那些貓、狗、鳥……它們也都是眾生,而且那些花、那些草也都是「眾生」,山河大地也都是眾生,意即此處所講的「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所謂「若無想」,不只是講「無想天」的人,包括你認為的無情眾生、山河大地,包括樹木都是,因此不要把「眾生」界定得很狹窄,這裡是泛指整個法界的所有一切眾生,懷有「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願,就是「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我都願意協助他們來到「無餘涅槃」究竟解脫,只要他們願意,我願意協助這些眾生來到究竟解脫。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如果你真正做到度化了很多眾生,但是你的內心卻沒有「我度了很多眾生」的我慢心態,表示已經能夠來到「三輪體空」的做。我們不指涉任何宗教,很多的宗教師把度眾生當作是直銷事業,或是像「老鼠會」一樣在抓人頭、抓會員,要救度越多的人,「喔!你今天度了幾個人?才三個人?人家是五個人,他的成績比較好,人家那邊比較多、比較高……」變成以拉人頭來較量,都是不正確。再者,你有這一種「我接引多少人,我度化多少人……」的心態,然後計算「我的成績多少,我的弟子有多少……」都是不正確的心態,因為裡面會有我是、我能、我慢,應該具備怎麼樣的心態呢?大慈大悲的大願力要去度化眾生,如果沒有真正做到,後面這些就免談啊!你只是在發空願、空口說白話而已。你是真正具有一種願力,而且是真正去做了,然後又沒有得失心態,沒有「我度化多少,我能夠度化多少人,我攝眾多少人,我的門下有多少人……」都沒有這些心態,這是何等崇高!但是,很不容易做到。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者,即非菩薩」如果還執著「我相」,「看我多厲害啊!我多麼有名!我口若懸河、辯才無礙,我攝化眾生的能力很強……」「我相」都出來了,「我慢」都在裡面,就是有「我相」,「喔!我今天度了很多人,我今年的成績很好……」就是「人相」,自認為度了很多人;有「眾生相」覺得自己度化了很多眾生,你比別人高、比別人厲害,都是「眾生相」。「壽者相」就是時間相、生命相,在「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課程裡面有講到,要來到沒有「壽者相」,如果還具有這四種相「即非菩薩」,如果要這樣定義,誰有資格稱為「菩薩」呢?真正做到「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才可以稱為「菩薩」。佛陀說:如果沒有做到這四個條件,就沒有資格稱為「菩薩」。

真正有資格被稱為「菩薩」的,證到三果的人都還做不到,雖然可以成為赫赫有名的宗教大師,但是裡面還是有「我慢」,裡面還是有聖人偶像、聖人形象,你不是「無人相、無我相」,依照這裡所定義的高標準來講,真正能夠成為菩薩的,只有四果阿羅漢。因為真正要做到沒有這四種相的人,必須要來到「無我」。真正體證「無我」的人,只有阿羅漢;證到三果的人,可以斷除前面的種種結,但是還做不到後面的「五上分結」,三果的人可以理解「無我」,但是還沒辦法真正做到「無我」。真正要做到「無我」,就是要把十個結後面的「五上分結」,真正全部的超越、斷除,十個結全部都解開、全部斷盡,「無明」全部破除,就是四果阿羅漢的世界。如果還有這些相,就不能稱為「菩薩」。

妙行無住第四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佛陀說整個宇宙虛空,就是佛教裡面所講的天文知識,「虛空不可思量」法界、宇宙無邊無際,兩千多年前,佛陀就已經提出這些觀念了,天文學家近一、二十年來,透過哈伯太空望遠鏡才證實這方面,宇宙無邊無際啊!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前面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破除「人我相」,然而對於法執方面同樣不容易破除,於是佛陀勉勵大家對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不要執著各種現象、各種法門,對於各種法來到「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要執著外表形象,「不住聲、香、味、觸、法」是指心靈感受方面,不要執著外表、外相,也不要執著心靈的感受,來到無我相、無我、無我所,意即「三輪體空」的布施。對於法方面還是一樣不可執著,要來到實相。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為什麼呢?如果能夠「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真正「三輪體空」的布施,所做的福德是「不可思量」,就像虛空無邊無際,無法衡量的廣大無邊,後面兩段是在形容虛空的無量無邊,非常廣大!做到「三輪體空」的布施,所得的福德就像虛空無量無邊,這是一個形容詞,佛陀希望大家「無住相布施」,意即「三輪體空」的布施,這樣的功德就會無量無邊。「菩薩但應如所教而住」應該像我教導你們的「三輪體空」去布施。但是,又有一個問題來了,佛陀說要「三輪體空」的布施,功德無量!如果我們做什麼事情,又強調自己是「三輪體空」的做,是「無人相」、「無我相」,一直貪著無量無邊的功德,去實行「三輪體空」的布施,這時候的「三輪體空」,又變成是「三輪不空」,又在貪著殊勝廣大無邊的功德,又在較量啊!

人家說「有相的布施」是功德很有限,而自認為是「無相的布施」,功德才很高啊!因此就強調自己是「無相布施」、「無相念佛」,「我是無相……、我是無相……」所謂「無相」是要真正做出來,真正用你的證量展現出來,不是用嘴巴講講,而刻意要去塑造「無相」,這樣是有為法、有造作,因此「三輪體空」不是用訓練出來的,而是真正這樣去做、這樣去做到。佛陀說「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也說不要住於色相,不要住於聲、香、味、觸、法,有人會說「這些我懂啊!我知道、我聽過啦!空海也講過啦!但是我要怎麼樣才能做到,真正來到「無我」的世界?怎麼真正做到「三輪體空」?怎麼真正做到『無所住又能生其心』?……」。

【金剛經】是宣講一個大原則、大方向,應該這樣、應該這樣做,至於細則的具體怎麼做到呢?請看《阿含解脫道次第》系列課程(哈哈!)這也是事實喔!修行的次第、步驟,在《阿含解脫道次第》課程中,都已經整理出來了,當你一步一腳印去做,就能夠體證到後面的「涅槃、無為、空」;如果沒有很認真去做,無法真正來到「無我」的世界,十個結、我慢、貪嗔痴,一定要斷除盡淨。如何斷除呢?「四念處」就是最好的方法。

如理實見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這一段經文非常重要,真的是非常深!

正信希有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當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這一段經文非常重要。「可以身相見如來嗎?」須菩提就回答說:「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為什麼呢?「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陀告訴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為什麼不能從「身相得見如來」?第一,一位真正有內涵、有智慧的人,他的內心不空虛,內心是很安祥、很快樂、很自在,不需多餘的外表裝扮、掩飾,物質方面的欲望都很淡薄,因此他的外相、外表看起來,反而是樸實無華,有時候像是「一元槌槌」(鄉土樸實),外表看起來不會有什麼特殊,不會以亮麗的外表來吸引你,除非你也有相同的內涵、智慧,或是類似內涵、智慧的一個真人。

一般著重亮麗外表、外相莊嚴的人,是在告訴你:他的內心是空虛的,因此需要外表的裝扮讓他有所依、裝扮身心。因此,越著重外表、外相的人,表示他的內心越空虛,智慧沒有開發,也不知道究竟歸依處在哪裡,必須透過一些外表裝飾,減低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由於一般眾生也是處在如此的世界,沒有到達解脫自在,內心還是很苦、還是不安,多少會著重一些外表、外相,因此就會以外相取人,變成是錯誤的評估,於是就會去找不正確的善知識,做錯誤的評估,然後自己卻不知道。佛陀就叮嚀我們:不可從外相來看一個人有沒有智慧,不可從外相來看一個人有沒有修行。

如果一個人從外表、外相方面,讓你一看就覺得很莊嚴、很有修行,表示這個人的境界、功夫都還很差,除非你也能夠反璞歸真,才能夠看到「真人」。能夠反璞歸真,心靈頻率來到樸實、無華,就會跟「真人」相逢。所以,佛陀叮嚀我們不要從外表、外相來看,否則你的論斷往往都是錯誤的,佛陀在【四十二章經】裡面有提到「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羅漢果已,方可信汝意」為什麼呢?只要貪、嗔、痴還沒有止息之前,都是從「自我」出發去界定,「自我」是有好惡、是非、好壞……的標準,都是從「自我」的好惡標準出發去界定,所界定出來的就不是實相,就不是「如實觀」,很多的偏頗、很多的偏差,但是你卻不知道,因此你會不知不覺、也不以為然,結果被「自我」的意識所欺騙而不知道。

為什麼修行、解脫之路,最大的敵人是我們自己?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們自己的觀念知見?我們常常是錯誤的觀念知見,卻被這些知見所誤導而不知道,因此佛陀就叮嚀我們:不要從外表、外相來衡量,因為那是很膚淺的判斷。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呢?什麼叫作「相」?什麼叫作「取相」?就像我們拿著照相機,覺得風景很不錯,然後camera開關一按,拍下一張相片,把這個相、風景取下來,就可以沖洗,「喔!我可以欣賞風景,拍下一張相……」我們的大腦、眼睛,是最精密、最高級的照相機,它隨時都在拍像,所拍出來的相片,很多就儲存在腦海、記憶裡面。當你看到一個很喜歡的景象,就多拍攝一些,然後在腦海裡面,又會回憶、又會回想,但是一般照相機所拍攝出來的,十台照像機的同一個角度拍攝建築物,沖洗出來的照片是大同小異,但是人的「照相機」是很奧妙的,一百個人拍攝同一個景色,所洗出來的無形相片都不一樣。一般人以這一部照相機去拍攝,加上很多自己的主觀意識,去扭曲、去投射,因此所拍攝出來的相,與實相方面是有很大的落差,但是你不知道,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所取下來的相,與實相是有差距的,你所取到的相不是實相,是你腦海中虛妄的幻相,這是第一個意義。

有關於主體、主觀方面,你所取的相與實際的相是有很大的落差,因此是一個虛妄的相,是「自我」投射的一個相,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再者,以實際的實相方面來講,它是每天、每分、每秒都在生滅變化,拍攝下這個相之後,下一分鐘已經是變異了,比較明顯的例子是在空中飄動的雲,這一分鐘拍攝下來雲的現象,下一分鐘再拍攝,雲的位置在移動,形狀、質量都在變化。當你取了一個相之後,結果眾生就停留在那個相上面,就已經固定不變了,但是實際的實相呢?卻是剎那一直在生滅變化,結果你所捕捉的相是過去的一個相,跟實相已經是不同步了,已經有落差了,結果你所捕抓的相,還是一個幻相。

為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是否定存在,不要認為「既然『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什麼一切都空無、都沒有……」沒有?你在牆壁這裡撞撞看,看會不會痛啊?這一句話並沒有否定實相的存在,沒有否定現象界的存在,只是告訴大家:客觀的現象是不斷在生滅變化,你不可以固定取一個相,然後固定不變,這是與實相有落差的。其次提醒你的,就在取這個相的當下,你都有加上個人的主觀意識在染污、在扭曲,與實相是有相當大的落差,但是你自己卻不知道。當你了解之後,對很多相、人我是非的判斷,就會以比較超然、比較客觀的立場來看,不會像以前那麼主觀、那麼武斷,你的判斷就會越來越正確。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果能夠看到:當我看到這個相,它是前一分鐘、後一分鐘,這些相都是不斷在變化、變化、變化,哇!你就漸漸看到活生生的佛法,就懂得什麼叫作「如來」。如果你看到一朵雲在那裡飄、飄……,前一分鐘、後一分鐘,不斷在質、量都一直變化,外相也在變化,哇!當你溶入當下一直去看、去看,看到後來,佛陀會在雲端跟你微笑,就看到「如來」。我所講的「佛陀」,不要又變成一個釋迦牟尼佛的相,不要都停留在頭腦的理解力,又變成一個相在那裡,不是這樣!而是你要去理解,真正看懂這一朵雲在跟你講經說法,就會與佛陀所講的「無上甚深微妙法」相應,你就會會心微笑,看到佛陀的手指所跟我們指的這些真理實相,你的心就會跟佛陀相應,就好像看到「如來」。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的「如來」,剛才是一個代名詞,現在我們把它變為一個形容,如果能夠看到所有相都是不斷在生滅變化,哇!就能夠看到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而且你的心在很寧靜的情況之下,你有這一種定力、心靈很清淨的品質,來觀看這些萬事萬物,沒有帶著主觀的意識,能夠如同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去看到這些實相,叫作「如來」。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所謂「諸相非相」,所有你看到的現象,包括一個人、一朵花、一棵樹,或是一輛汽車……,都是一個相的存在,要去看到這些「相」是由「非相」所組合而成,「非相」就是「X是由非X所組合而成」,如果能夠看到:喔!這一朵花是由不是花的因緣條件聚合組合而成,就能夠看到所謂「緣起法」。【阿含經】一樣提到「若見緣起,則見如來」,如果能夠看到一個現象,就能夠去看到:哇!它背後的緣起甚深,你會對法界讚嘆,你會臣服法界,你的「我慢」會消失,會成為一個「真人」,意即這裡所講的「如來」。

體證「三法印」,一定要先徹證「無常法印」,大家具有聞思基礎,慢慢體會到整個法界都是一直在無常流動、生滅變化,就能夠體證「無常法印」,體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什麼叫做「諸相非相」。體悟了「無常法印」,還要體悟「緣起法」,有這兩個法印基礎,才能夠徹證「無我」、真正做到「無我」,當這三個法印具足,才能夠真正體悟到,而且做到「涅槃寂靜」。「涅槃寂靜」不是死板板的,生命是流動的,它是很活潑、很生動的,有的人認為要打坐、入深定,才叫作「入涅槃」,這是錯誤的解讀,是沒有真正了解到「涅槃寂靜」。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