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譯解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譯解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卷五

正文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今觀世間解結之人,若不知其所結之元,我信是人,終不能解。

譯文阿難對佛說:世尊!如來雖然說了第二重道理,我現在看世間上解結的人,假若不知道所結的本元在哪裡?我相信這個人,始終不能解開結。

解所給的本元即是真心,也並不離六根中的性,阿難因為不知道,以為另有本元。故此發問。

正文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復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為出家,猶隔日瘧!惟願大慈,哀愍淪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結?從何名解?亦令未來苦難眾生,得免輪迴,不落三有。

譯文世尊!我及會中的有學聲聞,也是這樣,從無始以來,與這些『無明』煩惱,共同滅,共同生,我雖然得到這樣多聞的善根,有了出家的名義,但是如像隔日瘧一般〈注一〉,惟願大慈心,哀憐淪陷生死的痛苦,在目前的身心當中,以什麼為結?怎樣才算解?也令未來的苦難眾生,能免除輪迴之苦,不落在『三有』之中〈注二〉

注一阿難已證初果羅漢,已斷見惑,已證得我空,然而猶有處胎的迷昧,隔陰的昏沉,所以用隔日瘧來作比喻,因為瘧疾發時,時寒時熱,寒熱無定。

注二『三有』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三界的生死而言,一是『欲有』,就是欲界的生死;二是『色有』,就是色界的生死;三是『無色有』,就是無色界天的生死。另外一種解釋就是:一,『本有』,就是現在的身心。二,『當有』,就是未來的身心。三,『中有』,即是本有和當有之間所受的身心。欲界和色界的生死中必有『中有』。『中有身』就是一般人所稱的靈魂,又稱為『中陰身』。

正文作是語已,普及大眾,五體投地,雨淚翹誠!佇佛如來,無上開示。

譯文說完這番話後,和大眾一齊五體投地,淚下如雨,翹首仰望,等候著如來的無上開示。

正文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未來一切眾生,為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難頂。

譯文其時,世尊憐憫阿難以及在會中眾有學的聲聞,同時也為未來的一切眾生,為出世間的因,作將來正確的眼。用他閻浮檀紫金光色的手,摩阿難的頭頂。

正文即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於彼世界,來只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

譯文即時十方普遍有佛的世界,發生六種震動〈注〉,這些如微塵一樣多的如來,凡是現在住在世界上的,各有寶光,從他們的頭頁上發出,這些光同時從他們所住的世界中,來到祗陀林,灌如來的頂。這些大眾,從來不曾見過這樣祥瑞景象。

注六種震動就是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中涌邊沒,邊涌中沒,等六種。表示照此法而行,一切有情,六結都可以銷亡。

解一一世界,各各有佛,若統計其數量,猶如大地微塵之多。這些佛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都是現在仍然住在世間的。各有寶光,表示他們六根圓拔以後,內德所發之光,同時也表下文所說之法,即最勝最妙之法。其光同時於彼來臨,即表示浮塵器界,諸變化相,應念化成無上知覺。灌如來頂即表示諸如來同為作證。

正文於是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譯文於是阿難和在座大眾,都聽見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聲的告訴阿難說:善哉阿難!汝想要知道和你生命共生的無明,使你輪轉生死的結根,就是你的六根,並不是其他什麼東西。你還想知道什麼是無上菩提,能令你迅速證得安樂解脫,寂靜妙常的,仍然是你的六根,並不是其他什麼東西。

解俱生無明,即是前面經文所說『妄為明覺』的『妄明』此妄明從無始以來,與生命同生同滅,故名為『俱生』。此妄一動,『三細』『六粗』,展轉生起。所以說『使汝輪轉生死』,此無明體合於八識之中,用現於六根之內。離了根則找不到結的所在,所以說:『唯汝六根,更無他物。』『安樂』可以受用諸法,所以為『智果』。『解脫』可以遠離眾苦,所以為『斷果』。『寂靜』體自不動,故為『斷果』。微妙真常,體性無礙,亦是『智果』,智斷二果,不離真性,真性即是六根之性,所以說:『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正文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譯文阿難雖然聽見這樣的法音,心裡仍然不明白,於是稽首問佛:』為什麼使我生死輪迴,和使我安樂妙常的,都是六根,更不是其他什麼東西。』

正文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譯文佛告訴阿難說:根和塵產生於一個本源,纏縛和解脫是一回事,識性是存在於虛妄中〈注一〉,猶如空華一樣。阿難!由塵境引發知見,因根而出現影像,所以知見與影像都是前塵〈注二〉所引起的虛妄相想,相和見都沒有真實的體性存在。猶如交蘆一般〈注三〉,所以你在現在本來的真知真見上,再建立一個知見,就是無明的根本。若是了悟到真知真見,不復更立知見,就是涅槃,無漏真淨。為什麼在這當中,更能容得下其他任何東西呢?

注一識性是前塵虛妄相想顯現,所以猶如空華不實。

注二就是客觀事物。

注三一種植物,每發必是兩莖並生,單一則不能自立。

正文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譯文其時,世尊為了重新宣明這個道理而說偈言〈注一〉:『真性〈注二〉有為〈注三〉原是空,一切法從緣而生所以如幻,無為識沒有起也沒有滅,並不是實有所以如空華〈注四〉,為了和真相對而說妄,其實真和妄同是二妄〈注五〉。

注一見卷三。

注二是識性。

注三識性有二:一是凡夫對有而引起者,為有為;二是小乘對空而引起者,為無為。《愣嚴正脈》上說:『幻法從緣生,幻法空無性;有為從緣生,有為空無性。』

注四強制不動為無為識,因為無動所以無起;無起所以無滅,因為起與滅相對存在。無起則無所從來,無滅則無所從去,徹體虛妄,所以不實,不實即是空,所以如空華。

注五小乘以有為為妄,顯無為為真。明明是和妄相對而顯真,真既然因相對而顯,妄本不實,真又何嘗是實呢!

正文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結解同所因,聖凡無二路。

譯文根塵同源,塵能引根,真與非真,以是真妄和合,不可說真,不可說非真,既然真與非真都不可說,又如何而分能見之根,所見之塵,這說明了根塵是相互依賴,中間都沒有實性,所以猶如交蘆〈注〉一樣,既然如此,則同源無二,所以結解同樣的以六根為所依,因此,成聖成凡,都是依六根而修,順修成聖,逆則成凡,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注交蘆為異卉,生為二莖相依,一莖則不能自立。

正文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

譯文你觀察根與塵相交中的真性,空和有兩者都不是〈注一〉,迷晦〈注二〉即是無明,發明〈注三〉便是解脫。

注一在本元自性心當中,要說他是空,卻從中顯現萬有;要說他是有,卻一法也不存在。

注二本元自性真心,一念才起,便成迷晦,即是無明。上文所謂『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注三果其一念不生,自然發明,便成解脫。前文所謂:『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正文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

譯文解結須要依次第而解,六根的結都同時得解,本元的一也就不存在了。但六根有的圓通,有的不圓通,須要選擇圓通的一根,依之人流,就可以成正覺。

正文陀那微細識,習氣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譯文陀那〈注一〉微細識,習氣〈注二〉成為瀑流,真非真〈注三〉恐使人迷而不解,所以我常不開演此義。

注一陀那識即是阿賴耶識,全文應該是『阿陀那』,意為執持,有三重含義:一是執持根身,令不壞爛。二為執持種子,令不散失。三為執取結生相續。

注二習氣即指無明,因為無明從無始以來,與生死俱存,展轉熏變,生滅不停,漸起諸結,如瀑流水。

注三因為習氣以妄熏真而成結,解結就應當以真熏妄,識性就是真妄和合而成,因恐利根眾生,以妄為真而起增上慢,鈍根眾生迷真為妄而生退悔心,故不常開演此義。

正文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

譯文自心取自心〈注一〉,在非幻中產生幻法,不取〈注二〉就沒有非幻,非幻尚且不存在,幻法又從哪裡建立呢?這就名為妙蓮華〈注三〉,金剛王寶覺〈注四〉,如幻三摩提〈注五〉,彈指間即超過無學。

注一由於無明薰習之力,使陀那識變為『見分』和『相分』,見分即是『能取』,相分即是『所取』。同是自心,而分為能取所取兩部分,故說『自心取自心』。

注二不取則『能』『所』同泯於自心,幻既不存,和幻相對的非幻也同樣不能建立,如此則唯一真心朗耀。

注三以此為因,因該果海,故以妙蓮華為喻,取妙蓮華喻華即果之義。

注四以此斷惑,無惑不斷。以此摧堅,無堅不摧;以此降魔,無魔不降。故以金剛王為喻。以此利生,無生不利。故喻為寶。以此觀法,無法不了,故名之為覺。覺即是佛,因為佛具足一切智。

注五依此而修,修即無修,所以稱為如幻。修既無修,動元不動,所以稱為三摩提。

正文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譯文這個『阿毗達磨』〈注一〉,是十方『薄伽梵』〈注二〉,一路〈注三〉的涅槃之門〈注四〉。

注一阿毗達磨,意為『無比法』。

注二薄伽梵即是佛的異稱,略譯為『聖尊』。其中含六種意義:為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

注三十方也包括三世,後文偈中說:『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未來修學人,當依如是法。』可以證明。

注四十方薄伽梵,同依此教而修,所以稱為一路,無餘大涅槃,依次教而證,所以稱為門。

正文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祇夜伽陀,雜糅精瑩,妙理清徹,心目開明,嘆未曾有!

譯文於是阿難以及在座中的大眾,聽到佛如來無上慈悲的教誨,祗夜〈注一〉伽陀〈注二〉,雜和精瑩清徹的妙理,大眾的心目,為之開明,嘆息認為這種情況,為過去所未曾有。

注一祗夜為應頌的意思,亦可翻為重頌,其意應前面經文的含義,重為諷頌。

注二伽陀含義為諷頌,就是諷功頌德。又可翻為直頌,徑直以偈讚頌。

正文阿難合掌頂禮白佛: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淨妙常,真實法句。心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惟垂大慈,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沈垢。

譯文阿難合掌頂禮對佛說:我現在聽到佛無遮的〈注〉大悲心所演的性淨妙常的真實法句。心中還未了達六解一亡,解結的次第,還要求佛的大慈悲,再憐憫此會的大眾及與將來的眾生,施以法音,洗滌心中沈染的污垢。

注無遮有兩重含義:一是人無遮,就是不擇賢愚,普施上法。二是法無遮,就是不吝秘妙,和盤托出。因為具此兩重意義,所以才從大悲心中,流出常不開演的性淨妙常的真實法句。

正文即時如來於師子座整涅槃僧,斂僧伽梨,攬七寶幾,引手於幾,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

譯文其時如來於師子座上,整涅槃僧〈注一〉,收攝僧伽梨〈注二〉,攬七寶幾〈注三〉,伸手在几上取劫波羅天〈注四〉的天人所供養的華巾。

注一涅槃僧含義為內衣,就是僧裝中的裙,全文為泥縛些那。

注二僧伽梨意為雜碎衣,就是今天所稱的袈裟。如來為了不讓袈裟散披下來,所以要將他收攝好。

注三用七寶裝成的幾。

注四劫波羅天即是夜摩天,是欲界天中第三天。

正文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俱白佛言:此名為結。於是如來,綰疊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又白佛言:此亦名結。如是倫次,綰疊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眾,亦復如是,次第詶佛,此名為結。

譯文於大眾前綰成一結,給阿難看了說:這叫什麼名字?阿難及大眾都同聲答佛:這名為結。於是如來綰疊華巾,又成一個結,又重問阿難:這叫什麼?阿難及大眾又同聲答佛:這也叫結。就這樣次第綰疊華中,那共綰成六個結,每一個結綰成後,都拿來問阿難:這叫什麼?阿難和大眾也是這樣次第答佛:這名叫結。

解從前有些人認為這六個結,象徵我們的六根。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的六根成相時,是同一時的,並不是先成某一根,次成某一根。這六個結明明是依次第綰成的,這就象徵由真起妄是從細到粗,展轉六層而成相的。所以後文反妄歸真,也是展轉六層而後根相解除。只不過由真起妄是從細到粗,返妄歸真是從粗到細有此不同而已。

正文佛告阿難:我初綰巾,汝名為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復名為結?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綰,得一結名;若百綰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只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來,只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為結?

譯文佛告訴阿難:我開始綰巾時,你名為結。這疊華巾,最先寶是一條,綰第二第三時,為什麼你仍然說是結?阿難答佛說:世尊!這個寶疊華〈注〉,紡織成巾,說我想來,如來綰一次,名為一結,著綰一百次,也終須名為百結才是。何況此中,只有六結,結不至於七,也不停在五上,為什麼如來只承認最初一結,第二第三就不名為結呢?

注可能是天上一種華的名字。

正文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綰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云何?初綰結成,名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歷生,盡其明辯,如何令是,六結亂名?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則汝六根,亦復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

譯文佛告訴阿難:這個寶華巾,你知道這個巾,元止一條,因為我六次綰他,就說他是六個結,你仔細觀察,巾體本來是同,因為結的緣故而有異,你的看法如何?依此次第以至於第六結產生。我現在要將第六結說成第一,可以嗎?不可以的,世尊!只要這六個結存在,第六結就始終不能說成第一,縱然我歷生盡我的智慧來明辯,又怎麼能使這六結的名稱錯亂呢?佛說:是這樣的,六結雖然不同,回顧他的本因,卻是一條華中所造,令他雜亂,始終是不可能的。現在你的六根,也是這樣的,在畢竟同當中產生畢竟異。

正文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云何得?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

譯文佛告訴阿難:你一定嫌這六結各異,希望他只成一結,要怎樣才能如此呢?阿難說:這六個結成了後,是非就產生了,這當中就產生了此結不是彼結,彼結不是此結等問題。如來現在若是把這些結一齊解除,結沒有了,自然沒有彼此可分,這時,一結的名稱也安不上,哪裡還有六呢!佛說:我說的六解一亡,就是這個道理。

正文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

譯文由於你從無始以來,心性〈注一〉狂亂〈注二〉,從狂亂中妄發知見。

注一即是所依的真體,也就六根中結的本元。

注二一念妄動所以為狂,真妄和合所以為亂。

解因為一念妄動,即為無明初起,本來明朗之真體,即成晦昧。由是三細依次生起,妄發知見,而有能見所見之分。

正文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譯文發妄不息〈注一〉,於是勞與見引發塵相〈注二〉。如目睛疲勞〈注三〉,即有狂華於本來清淨精明中,無因亂起。一切世間〈注四〉山河大地,與生死涅槃〈注五〉都是因狂勞而生的顛倒華相。

注一從能覺和所覺產生的虛妄分別,相續無間,這就是六粗中的智相和相續相。

注二因為虛妄分別,勞亂『見分』,以致『見分』攬色而成體內六根。這就是執取相。

注三根相既已成就,於是計名字相,起業相相續發生,勞雖然在根,然而狂華一起,即障蔽見性。妄雖然在見,然而塵相一起即障蔽淨心。知道這一切都是妄,不循其追逐,便是初心解結入手處。

注四一切世間包括三種世間:一、器世間,一切國土世界,山河大地。二、有情世間,一切眾生之類。三、正覺世間,具足如來大智,覺了一切世間出世間法者。

注五因為涅槃是與生死相對而產生的概念,仍在相對境界以內,所以仍屬於狂勞產生的顛倒華相。

正文阿難言:此勞同結,云何解除?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牽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譯文阿難說:這個狂勞同結,如何能解除呢?如來用手將所結的華巾,偏拉他的左方,問阿難說:這樣能解嗎?阿難答:不能,世尊!如來又再用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道:這樣能解嗎?不能,世尊!

正文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云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

譯文佛告訴阿難:我現在用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開,你想個辦法,怎樣才能解開?阿難答佛說:世尊!應當從結的中心來解,就可以使結分散。佛告訴阿難:就是這樣!要想解開結,應當從結心動手。

解從左牽表示凡夫迷性為有,偏住於有為。從右牽表小乘執空,偏重於無為。有為住於動中不能解結,無為雖然離動,然而並非真離,因仍在相對境界中。因此若要解結,必須離卻有無二邊,另尋方便。從結心解就是表從自性現前之處解,自性現前之處首先是境,但為動塵所障,所以後文觀音圓通章中『入流忘所,所入既忘,動靜二念,瞭然不生。』這就是解結的唯一方法。

正文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

譯文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並不是取世間法中的和合粗相〈注一〉而言。如來闡發說明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注二〉,知道他們從什麼因而來,也知道他們隨什麼緣而出現。如此甚至於恆河沙世界之外,一點一滴的雨,也知道他們的頭數,眼前的種種現象,松為什麼直?棘為什麼曲?天鵝何以生來便白?烏鴉何以從來就黑?都能一一了知他們的根元和由來。

注一世間法中的和合粗相如:輪繩水土和合而成瓦器,精血業識,和合而成眾生之類。凡夫執以為有,二乘取以為空,妄計非真,是為粗相,佛法中所說的因緣是以清淨本心為因,解結修證為緣,不墮空有二邊,妙合中道,是真因緣。

注二世間法六道眾生為『染法界』,出世間法三乘四聖為『淨法界』。世間法以業識中本具之染法種子為因,宿世所造善惡不動等業為緣,出世間法以自性中本具之淨法種子為因,以宿世所修之四諦,十二因緣,六度等行為緣,凡夫和小乘不知道,縱然有所闡發,也只是妄計,無可憑據。

正文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譯文所以阿難!隨你的心中,選擇六根中一根,只要根結一解除,塵相自然銷滅,此時,一切妄境界全部銷亡,不是真又是什麼呢?

正文阿難!吾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縈,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云何同除?

譯文阿難!我現在問你,這個劫波羅巾,六個結都在眼前,我們要想同時解除他,能夠同時解除嗎?不能,世尊!這個結本來是按次第綰成的,現在仍然應當依次第而解。六個結雖然同體,然而綰結不同時,現在解結時,怎麼能同時解除呢?

正文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譯文佛說:要解除六根的結,也是這樣的,這個根結初解〈注一〉,先得人空〈注二〉,空性圓明〈注三〉,成法解脫〈注四〉,解脫法已〈注五〉,俱空〈注六〉不生。這就名為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法忍〈注七〉。

注一此段經文,應與後文觀音圓通章參照閱讀,始能明了。這裡所說的初解,包涵三重意義,第一重意義是解動結,第二重意義是解靜結,第三重意義是解根結。這三重結為粗結,解結次第,也是由粗到細,循序而進的。

注二動結靜結一解,塵境自然銷亡。塵亡根盡,人無所依,所以為人空。參照後文觀音圓通章自知。

注三先解粗結,粗結解後,次解細結中覺空二結。後文觀音圓通章中『盡聞不住,覺所覺空。』即是解覺結。『空覺極圓,空所空滅。』即是解空結。這裡所說的空性圓明即是『覺所覺空』和『空所空滅』。『覺所覺空』,空性始圓。『空所空滅』空性始明。

注四但得人空,為遍空,為昧空,必須要既圓且明,不為法所惑,才能成為法解脫。

注五後文園通章中所說:『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即是解除最後滅結,成為法解脫。既成為法解脫,不為任何法所縛,名為解脫法已。

注六人法雙空,所以為俱空。然而此時之空,猶為相對而立之空,假若明白有既不存,空亦不立,才是俱空不生。正如後文圓通章中所說『生滅滅已,寂滅現前。』此時六結圓銷,真如孤朗。才是真正的寂滅境地。

注七無生法忍注見前。菩薩舍此而修其他法門都不是真三摩地,唯此法門才是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法忍的唯一法門。

解這裡所說的得人空,成法解脫,得無生忍都只是悟證,而不是修證。在理上雖已齊於妙覺果海,在事上還不能達到『乾慧地』的地步。從此逐步漸修,始能依次安立聖位。此點特須留意。

正文阿難及諸大眾,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

譯文阿難及座中大眾,聽受了佛的開示後,覺悟到六根中的本性,本來是圓通無礙的,沒有什麼疑惑了。

正文一時合掌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無礙!雖復悟知,一六亡義,然猶未達,圓通本根。

譯文大家同時合掌頂禮雙足而對佛說:我們現在覺得身心皎潔清淨〈注一〉,痛快無礙〈注二〉,雖然已悟得了六銷一亡的道理,然而猶未了達什麼是圓通的本根〈注三〉?

注一內不執著「我』,離開了『煩惱障』所以覺得身心皎然清淨。

注二外不執著「法』,解脫了『法縛』,離開了『所知障』。所以覺得痛快而無礙。

注三這裡所說的圓通本根有兩種解釋:一是十方世界,修習圓通,各有其本根,現在指娑婆世界本根,如後文文殊揀選偈『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所以耳根圓通,獨為娑婆世界本根。另一種解釋是一切眾生修證,各有機宜不同,現指阿難本根如後文佛敕文殊『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故文殊揀選偈說:『願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可以知耳根圓通,又為阿難本根。

正文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若復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同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

譯文世尊!我輩飄零在生死海中,累劫孤露無依,哪裡有心思想到能夠參預到佛的弟兄行列里,正如一個失了乳的嬰兒,忽然遇著慈母,若再能因為這種非常的遭際而成就聖道,假若把所聞的密言僅在理上悟到,自己全無新證。那就和沒有聽到,沒有差別。

正文惟垂大悲,惠我秘嚴,成就如來,最後開示。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譯文現在只有希望佛的大慈悲心,把秘密嚴淨的佛法,加惠予我,成就如來最後的〈注一〉開示。講完這番話後,五體投他的虔誠俯伏頂禮,然後退藏秘機〈注二〉,等待佛的秘密指授〈注三〉。

注一因為佛的這番開示,不但利益現前會中的大眾,而且流傳到盡未來際的眾生,都能聞此開示而得證聖果,所以稱為最後開示。

注二佛是應機說法,阿難懂得這個道理,怕佛因為機不相應而不肯講,所以隱藏密機,退避在自己的座位上。

注三希望佛用暗示的方法,使自己能契會到佛的深意。

正文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譯文其時,世尊普告眾中大菩薩們及眾位證得漏盡的大阿羅漢〈注一〉們:你們這些菩薩及阿羅漢,生在我的佛法中,成為無學〈注二〉,我現問你們?最初發心悟入十八界中,誰最圓通?以什麼方便,而入到三摩地〈注三〉的?

注一即是四果羅漢。

注二見卷一。

注三見卷一。

正文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譯文此時憍陳那等五比丘〈注〉就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

注佛最初離開王宮出家時,佛的父親淨飯王命親族五人隨佛入山伴修,這五人一個名阿濕婆,意為馬師。二個名跋提,意為賢。第三名為摩訶男拘力,三人都是佛的本族人。另外兩人是佛的舅家,一是憍陳那,二是十力迦葉,後來這五人因為不耐苦行,自己跑到鹿苑,各人修習異道。佛成道三七日後,到鹿苑去度這五人,憍陳那最先得悟,故為五人之首,故稱憍陳那五比丘。

正文我在鹿苑及於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於佛音聲,悟明四諦。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

譯文在鹿苑〈注一〉及雞園〈注二〉,親見如來最初成道,從佛的音聲當中,悟明了四諦的道理〈注三〉。佛問比丘,我是最初稱解的人,如來印證我名阿若多〈注四〉,妙音密圓〈注五〉。我是於音聲當中,得阿羅漢果的。

注一古印度王,養鹿的場所。

注二過去有野火燃燒樹林,有一隻雉雞,飛到水中去把身上的羽毛浸濕,灑水來救林火,最後落在火里被燒死。這段記載見於毗婆沙論中。雞園即是雉雞被燒死的地方。

注三四諦為苦集滅道四諦,悟明四諦即是悟得苦是逼迫性,集是招感性,道是可修性,滅是可證性。

注四阿若多意為最初解。

注五聲音本從緣而生,緣滅聲音即銷,其實銷無所銷,只是融歸如來藏性之中,如來藏性中,本具微妙音聲,收來即密,於去即圓,所以說是妙音密圓。

正文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譯文佛問圓通,如我所親證的,是以音聲為第一。

正文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虛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

譯文優波尼沙陀,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後,對佛說:我也是見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注一〉,產生了很大的厭離心,悟到一切色性,從不淨而白骨而微塵,最後歸於虛空,空色兩者都無〈注二〉,成了無學道〈注三〉,如來印證我名尼沙陀〈注四〉,塵色都盡了,妙色密圓〈注五〉我從色相證得阿羅漢果。

注一因為優波尼沙陀初見佛時,貪慾心很重,佛教他修不淨觀,開始時於男女身生大厭離心,究極而至於悟到一切色性,終歸於盡。

注二不淨觀又稱為九想觀,修習時根據九種觀想,次第而修。一、腫脹想,二、青瘀想,三、壞想,四、血塗想,五、膿爛想,六、蟲啖想,七、分散想,八、白骨想,九、燒想。這九想中,前七想都屬於不淨,所以生大厭離心,未後觀白骨微塵,微塵即是燒想,因為燒已成灰,所以析為微塵。微塵再析為虛空,空再進而成無,色本來是與空相對而存在的,現在空已成為無了,相對而存在的色,自然不能建立,所以空色都無。

注三見卷二。

注四優波尼沙陀又翻為鄔波尼沙曇,意為近少,因為細觀微塵,近乎虛空,余有少少分色性,進析為無。

注五前面說的空色都無,只是悟證,而不是修證。到了二無都盡,盡無所盡,一切融歸如來藏中,至此方悟到藏性真心,本微妙之色。清淨本然所以為密,用遍法界所以為圓。乘此妙悟,再歷事造修,永斷見思二惑,證得阿羅漢果。

正文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譯文佛問圓通,據我親身所證,應該是色因為上。

正文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諦觀,諸有為相。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沉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漏。

譯文香嚴童子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我聽到如來教我仔細觀察眾有為相,我當時告辭了佛,晏晦〈注一〉在清靜齋室之中,看見眾比丘燒沉水香,香氣默默的進入我的鼻中,我觀察這香氣,既不來自木中,也不是來自空中,又不是來自煙中,也不是來自火中,去時無所著,來時無所從,因此意銷,發明而證得無漏〈注二〉。

注一辭佛退修,都要避喧晦跡。

注二香既不緣,鼻無所偶,自然沒有影相落於意識中,所以連意識一併銷亡,意識既銷,煩惱無所由起,因此發明而證得無漏。

正文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

譯文如來印證我得了香嚴的名號,塵氣一下銷滅了,一切融歸如來藏性,由是悟得藏性真心,本具微妙之香。體備於內故稱為密,用顯於外故號為圓。乘此妙悟,斷除我執,嚴淨心地,所以從香嚴得阿羅漢果。現在佛問圓通,依我的經驗所證。應該是以香嚴為上。

正文藥王、藥上二法王子,並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譯文藥王藥上〈注一〉兩位法王子〈注二〉,和在會中的五百個梵天的天人〈注三〉,都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

注一按照藥王藥上經所記:過去有佛,號琉璃光,當時有比丘名日藏宣布正法,其時有一位長者,名叫星宿光,因為聽說法的緣故,將訶黎勒諸藥,奉獻給日藏及大眾,同時發願,願我來世能治眾生身心兩種疾病,舉世都歡喜,立名為藥王,他的弟弟名叫電光明,以醍醐等上妙的藥,供養佛會,立名為藥上。

注二解釋見卷一。

注三五百梵天的天人,都是同行法道的眷屬。

正文我無始劫,為世良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酢、鹼、淡、甘、辛等味,並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遍知。

譯文我從無始劫來,為世間的良醫,口中遍嘗這個娑婆世界上的草木金石,其名字和數量共有十萬八千種之多,所有這些草木金石,我都能知道他們的苦醋鹹淡甘辛等味,以及他們和合起來的共同滋味與乎變異的滋味,是冷還是熱,是有毒或是無毒?我都能遍知。

正文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

譯文我以此承事如來,澈底知道味的體性,即不是空,也不是有〈注一〉,不在身心中產生,也不是產生於藥中〈注二〉,就這樣分別味的起因〈注三〉,就從這裡開悟〈注四〉。

注一舌與藥觸,馬上產生味覺,所以不是空。雖然顯現味覺,然而不存在味的體性,所以不是有。

注二舌根與舌識,即是身心。沒有藥的時候,舌根與舌識,絕不會自己產生苦與甘等味覺,所以不從身心產生味覺。又舌若不嘗味時,藥不可能自己出現味覺,所以味不產生於藥中。

注三分別味的起因,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當體全空,空也不存在。

注四空不存在,一切分別心都無,此時無分別智,朗然顯現,所以從此開悟。悟到不是空,就破斷見,不是有,就破常見。同時悟到味不產於身心,即破小乘因緣之說;不離身心,即破外道自然之說;這就是能治心病。

正文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於會中,為法王子,因味覺明,位登菩薩。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譯文得到佛如來,印證我們兄弟二人,得到藥王藥上二菩薩的名號。現在在此會中,為法王子〈注一〉,因味而覺得自性圓明,以此位登菩薩〈注二〉。現在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是以味因為上。

注一利益眾生,莊嚴佛土,進學法王之行,故為法王子。

注二分別味因,悟到一切無所得,覺得自性圓明,從此任運度生,永無退轉,位登菩薩。

正文跋陀婆羅並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譯文跋陀婆羅〈注一〉和他的同伴十六位開士〈注二〉,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

注一跋陀婆羅,含義為善守,或善護,因為他能以善法自守,又能以善法護他,又可譯為賢首,因為他位為等覺,為眾賢之首。

注二同伴就是他同道的夥伴,開士是菩薩的別稱,因為他不但能自己開悟,也能使眾生開悟。也能使眾生開悟,所以稱為開士。

正文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

譯文我們先在威音王佛時〈注一〉,聞法出家後,在浴僧時〈注二〉隨例入室洗浴,忽然悟到澀滑等觸,都是以水為因,既不洗塵,也不洗體〈注三〉,根與塵之間,安然無所有。

注一據法華經常不輕品紀載: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祗劫有佛出世,號威音王如來……其後此國土復有佛出,亦號威音王如來,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皆同一號。

注二佛制僧眾每半月入浴一次。

注三初洗塵時,覺有澀觸,後洗體時,覺有滑觸。既不洗塵,也不洗體,根與塵之間,唯是平常安然無所有。

正文宿習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無學,彼佛名我,跋陀婆羅,妙觸宣明,成佛子住。

譯文宿世悟證習氣,當中猶未忘記,直到現在,跟隨佛出家,得大阿羅漢,佛為我命名跋陀婆羅,微妙觸覺,本自如來藏中本性發現,成佛法子,隨緣住世。

正文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為上。

譯文現在佛問圓通,如我自己所證得的結果,是以觸因為最上。

正文摩訶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於往劫,於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我得親近,聞法修學;佛滅度後,供養舍利,然燈續明,以紫光金,塗佛形像,自爾已來,世世生生,身常圓滿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屬,同時發心。

譯文摩訶迦葉〈注一〉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我於往劫中,在此世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注二〉,我得到親近的機會,聽法修學,後來佛滅度後,為了供養舍利〈注三〉,燃燈來使光明繼續,用紫光的金來塗在佛的形像上〈注四〉,從此以後,世世生生,身體常得圓滿,,如紫金光色,這個紫金光比丘尼〈注五〉,就是我當時一同發心的眷屬

注一摩訶迦葉意為大龜氏,因為他的先人修道,感得靈龜負圖,於是以大龜為姓,名畢缽羅,因為父母無子,禱於畢缽羅樹而生,故以為名。又譯為飲光,因為尊者身光遮蔽餘光故。

注二日月燈佛,喻為無礙智,距離現在相繼二萬佛。

注三意為靈骨。

注四為感佛恩,故供養靈骨,燃燈續明和紫金塗像,都是供養的方式。

注五毗婆尸佛滅後,塔像金色缺壞,有貧女乞得金錢,請金師為制薄金裝貼佛像後,兩人誓為夫婦,經九十一劫,無論在人間或在天上,身體常帶金色,貧女即是紫金光比丘尼,金師即是迦葉尊者。

正文我觀世間六塵變壞,唯以空寂修於滅盡,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猶如彈指。

譯文我觀察世間的六塵變壤,唯以空寂〈注一〉,修於滅盡定〈注二〉,身心能夠經歷百千劫,猶如彈指。

注一六塵中前五塵變化無常,影子落於意識中,成為法塵。五塵既壞,法塵也不能存在,所緣既滅,能緣也銷亡,從此六識不行,名為無心定。

注二滅盡定又稱為滅受想定,由修無心定定久功深,不但前六識不起作用,更進而滅除第七末那識粗的部份,惟留第八阿賴耶識來執持命根,與乎第七識的微細部份,因為不受業力的牽引,所以能度百千劫無所勞慮,所以覺得猶如彈指,現在迦葉尊者在雲南雞足山入定等待彌勒下生,即是入的滅盡定。此定為四果羅漢所住之定。

正文我以空法,成阿羅漢。世尊說我,頭陀為最,妙法開明,銷滅諸漏。

譯文我以空法,成了阿羅漢。世尊說我在眾弟子中,頭陀〈注一〉為最,進觀佛果,微妙法塵,於如來藏中,開明顯現,以此銷滅了諸漏〈注二〉。

注一頭陀意為抖擻,佛說迦葉,你的年紀老了,可以舍十二頭陀行,但是迦葉不捨,佛說:善哉!在我的佛法中,頭陀苦行,大迦葉為第一。頭陀行共包括十二個內容:一、阿蘭若,二、冢間坐,三、樹下宿,四、露地坐,五、常坐,六、常乞食,七、一坐食,八、節量食,九、中後不飲漿,十、次第乞,十一、糞掃衣,十二、但三衣。以堪忍行此十二行,便足以抖擻塵勞,故稱頭陀行。

注二諸漏就是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諸漏永盡,即證二乘羅漢。

正文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法因為上。

譯文佛問圓通,如我親證,是以觀諸法變壞為因,最易悟入。

正文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訶我為畜生類。我聞佛訶,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如來印我成阿羅漢。

譯文阿那律陀〈注一〉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我初出家,很愛睡眠,如來責罵我為畜生類〈注二〉,我聽了佛的罵後,愧悔哭泣自己責備自己,發憤七天不睡眠,把眼睛傷了,雙目失明,世尊憐憫我兩眼失明,教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注三〉,我不用眼,觀見十方,見精真性,洞然無礙,如觀掌中的果子一樣,如來與我印證,成阿羅漢。

注一阿那律陀,一作阿*冕*樓陀,譯意為無貧,或為如意,過去生中,因以稗飯供養辟支佛,以致九十一劫不受貧窮,常得如意之福。現在是白飯王的兒子,佛的堂弟,阿難的堂兄。

注二佛在給孤園為眾說法時,阿那律在眾中睡眠,佛說偈來訶罵他:『咄咄何為睡?螺螄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阿那律聞後,痛哭自責。

注三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是一種三昧的名字。修這種三昧,初起觀時,只須樂見照明之性,深入觀中,不見明暗之相,最後能見聽見都盡,三昧既成,本明之光自發,所以能洞見十方,無所阻礙。

正文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斯為第一。

譯文佛問圓通,如我自己的經驗所證,把見旋迴本元,是為第一。

正文周利槃特迦,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闕誦持,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

譯文周利磐特迦〈注一〉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我缺少誦持〈注二〉的能力,無有多聞的性能,最初遇到佛的時候,憶念持誦如來的一句伽陀〈注三〉,在一百天中,記了前面就忘了後面,記了後面就忘了前面。佛憐憫我太愚,教我安居靜室中,調理出入息〈注四〉。

注一周利,法華經上說是周陀,這是兄的名字,意為路邊。磐特迦,法華經上說是莎伽陀,意為小。周陀莎伽陀意為路邊小,這是弟弟的名字,因為他們的母親,隨著丈夫到了外國,兩度將要生產時回家,在路邊生下孩子,哥哥名叫道生,弟弟名上加一個小以作區別。

注二即是記憶力。

注三伽陀的含義有多種,此處應譯為偈。佛為了憐憫磐特,教他一個偈語:『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修持得度世!。』又法句經中說:『磐特出家,稟性暗塞,佛令五百羅漢日日教之,三年不得一偈。』又譬喻經上說:『磐特於迦葉佛時作三藏沙門,有五弟子,三藏吝惜經義,不肯訓導。從昔至今,諸根暗鈍。』

注四調息就是調整鼻息,鼻息有四種:有聲為風,結滯為氣,出入不盡為喘,出入都盡為息。調息即兼帶數息,按天台止觀:離了風氣喘三種呼吸,專數幽綿自在的息,從一數到十,或從一數到百,然後逆數至一。這樣數息,可以收攝妄想,使心不散亂。

正文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剎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住佛座下,印成無學。

譯文我當時觀息,微細窮盡,精心研究,來從何來?去何所至?生無生相,住無住相,異無異相,滅無滅相,諸行剎那無體,唯在一念〈注一〉,心裡豁然貫通〈注二〉,得到大無礙〈注三〉,至於漏盡,成了阿羅漢〈注四〉。住佛的座下,佛印證我,成為無學〈注五〉。

注一一念本不實,唯是一心。

注二此時全息即是全性,所以心中豁然貫通。

注三既已豁然貫通,根身器界,自然應念化成無上知覺。所以得大無礙,此時悟證已齊於佛境界。

注四理上雖然悟齊佛地,然而事上還需次第斷惑,才能諸漏永盡。成阿羅漢。

注五因為僅證小果,還須依佛,希求上進。所以住佛座下,成阿羅漢。

正文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斯為第一。

譯文佛問圓通,如我親身所證,反息〈注一〉循空〈注二〉,是為第一。

注一反觀息相。

注二循順空理,嗅性本圓,香塵元空。因為出息吐故,入息納新,以致嗅性局限於香塵,香塵參雜於嗅性。現在既然反息循空,那麼出息不涉於眾緣,入息不住於『陰』〈五陰〉『界』(十八界)。前後互相遺棄,所以為第一。

正文憍梵缽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譯文憍梵缽提〈注〉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

注憍梵缽提,意為牛*呵*,就是食後口裡仍然嚼咬不休,猶如牛的反芻,這有兩種說法:一種如後文自敘為過去生中,輕弄沙門所得的果報。一種意為牛跡,因為過去生中作比丘時,偷摘別人田裡的稻子,以後五百歲變牛來償債,現在雖然己證到『無學』位,過去作牛的余跡仍然存在。

正文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呵病。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我得滅心入三摩地。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

譯文我有口業,於過去劫中,輕蔑侮弄沙門〈注一〉,所以世世生生,有牛*呵*病。如來教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注二〉,我得滅心入地〈注三〉。觀察味覺的知,既不在體,也不在物〈注四〉,應念即超出世間諸漏〈注五〉。

注一因為過去劫中,看見老僧,沒有牙齒,吃食物時,笑他猶如牛在反芻,感得的果報,世世生生,口裡生著牛舌,常如牛*呵*。

注二忘掉一切塵味,反觀舌根,一味清淨,即是本元心地,依此修習,成就三昧。

注三滅心即是滅除緣味之心,反觀舌根工夫,於綿密中,精研嘗性,而入三摩地。

注四觀察嘗味之知,來自何處?不從根生,即不在體,不從塵生,即不在物。

注五如前文卷四末所說:『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此處『我得滅心』即是棄生滅心。『入三摩地』即是守真常。『觀味之知,非體作物』即是常光現前。所以根塵識心,應時銷落。因此應念得超世間諸漏。因為世間諸漏,無不產生於根塵識心故。

正文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清淨,成阿羅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

譯文內脫離了身心,(因為不在體)。外遺失了世界,(因為不為塵所縛)。遠離了三有〈注一〉(因為應念超出世間諸漏),如鳥出籠,(因為永脫輪迴)。離垢銷塵,法眼清淨〈注二〉,成了阿羅漢,如來親自印證了,證了無學道。

注一解釋見前。

注二前文所說『想像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即是此處說的離垢銷塵。前文說的『則汝法眼,應時清明,』即是此處說的法眼清淨。乘此法眼清淨,進斷見思二惑,所以成就阿羅漢道。

正文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

譯文現在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滅味塵,返觀知性,是為第一。

正文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譯文畢陵伽婆蹉〈注〉,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

注畢陵伽婆蹉意為余習,因過去五百世為婆羅門,因此驕慢心很重。雖然今生已證阿羅漢果,過去生中的余習仍在。如每過恆河,即呼河神道:『小婢斷流!』河神雖然聽他的話,斷了流,可是心裡懷恨,來向佛訴說,佛命令他向河神陪罪,他於是合掌對河神道:『小婢莫生氣!』大家聽了都笑起來。佛說:『並不是他有意對河神不客氣,這不過是他過去生中仍然存在的余習。』

正文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

譯文我初發心,從佛出家入道,屢次聽如來講說世間一切不可樂的事情〈注一〉。當我在城中乞食時,心裡思維佛教我的法門,沒有注意被路上的毒刺傷了足,遍身都感到疼痛。我想到我因為有知覺,所以感到如此的深痛,雖然知覺能覺到痛,然而能覺的清淨心中,並沒有能覺的知和所覺的痛,我又思維道:難道我一個身體,竟有兩個知覺嗎!澄心觀察不久,忽然感到身體和心念都一齊空了〈注二〉。

注一初發心從佛入道是入的小乘道。小乘四諦是以苦諦為初門,如來說世間不可樂事即是苦諦。

注二正如前文所說:『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

正文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譯文三七日中,一切諸漏〈注一〉虛盡〈注二〉,成為阿羅漢,得如來親自印證授記,證明登了無學道〈注三〉。現在佛問圓通,如我自己所證,悟得純覺未久,便能遺身,是為第一。

注一釋見前。

注二既斷現行,所以為虛,因為無發業用故。復斷種子,所以為盡,此時見惑思惑都盡,所以證得四果,為阿羅漢。

注三如來親為印證,登了無學道,即是小果已經圓滿,當更進求大乘。

正文須菩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恆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

譯文須菩提〈注一〉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我從無量劫來,心得到無礙〈注二〉,自己記憶,受生和捨身的次數,多如恆河沙。初在母親胎中,就知道空寂〈注三〉。就這樣以至於十方世界,都成虛空〈注四〉。同樣也令眾生,證得空性〈注五〉。

注一須菩提意為善業,稟性慈善,能護持初發心人,心不起礙,在佛弟子中稱為無諍第一。

注二就是意根無礙,無隔陰之昏,處胎之昧。

注三初在母胎之中,自憶以往恆沙生命,次第終歸銷亡。現此胎中之身,終亦無有。當體空寂,以誰為我?從這裡已悟到人無我的道理。

注四我既不有,界無從立,所以十方世界,盡成空寂,這就是從人無我的道理中,進而比知法無我之理。

注五後來助佛教化,常以二無我的道理,開示眾生。這就是令眾生證得空性。

正文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

譯文蒙如來的啟發,明白此空性非離色而顯,也非析色成空,全體即是性,全體即是覺,性覺真空,空性得以圓明,得阿羅漢果〈注一〉。更進而頓入如來的寶明空海〈注二〉,同於佛的知見〈注三〉,如來印證我證得無學位。解脫性空〈注四〉,我為最上。

注一先在母胎中即知空性,這就是我空。進而十方成空,這就是法空。令眾生證得空性,這是以空為是。性覺真空,遣以空為是之執著,顯空性圓明之體。圓則顯其非偏,明則顯其非斷。乘此妙悟,斷見思二惑,所以得阿羅漢果。

注二雖然已得羅漢果,然而不以小果為足,故重觀性空,空亦不存在,所以能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寶即是體,明即是用,同為第一義空,甚深廣大,猶如大海,故名空海。

注三如來發明性覺真空,原為遣除執著,縱然空性圓明,也是與有相對而成立。現在重觀性空,並此空性也銷亡無有,所以頓入佛空。知見也廣大無際,與佛相同。

注四雖然漸修僅到四果羅漢,然而圓解已同於佛證,超過眾小乘羅漢之上,所以為無上。

正文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一。

譯文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得的,諸相入於非〈注一〉,能非所非都盡〈注二〉,旋法回歸於無〈注三〉,是為第一〈注四〉。

注一非即是空。

注二能空之執和所空之相都盡。

注三這就是以意旋法,回歸於空性圓明之中。

注四此時若不住於小果,即可進入佛空,所以說為第一。

正文舍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譯文舍利弗〈注〉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

注舍利弗最先師事沙然外道,盡得其傳,後從佛出家七日後,盡通佛法。佛說一句,七日後更得異句,異味,宣說無窮,故稱為智慧第一。因為眼識明利,一見便通,所以為大智。

正文我曠劫來,心見清淨,如是受生如恆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我於中路,逢迦葉波兄弟相逐,宣說因緣,悟心無際。

譯文我從無量劫來,心見很清淨〈注一〉,就如是受生,多如恆河沙,所有世間和出世間的種種變化〈注二〉。一見便通,得到無障礙〈注三〉。我在道途中,遇見迦葉波兄弟追隨而行,宣說因緣〈注四〉,悟得心無際〈注五〉。

注一心即是眼識,見即是隨念分別,心見清淨即是境不能擾,正因如此,故雖受生如恆河沙,而無隔陰之昏及處胎之迷。

注二世間即是六凡法界,(人、天、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出世間即是四聖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六凡法界,隨善惡以升沈。四聖法界,因勤惰而進退。是為種種變化。

注三塵不能為障,根不能為礙。

注四舍利弗和目犍連同師沙然梵志,盡得其術。想更學殊勝法門,但苦於無師,在路上遇著馬勝,見到他威儀不凡,問他的老師是誰?學的是什麼法?他答道:一切諸法從緣而生,從緣而滅,滅與生就是如此。我師即是如此說,舍利弗聽了後,馬上證到初果羅漢。此處說的逢迦葉波兄弟相逐,是因為路上所逢,不是一個人的緣故。

注五悟得緣無自性,全識即是全真,真既然無際,識心自然無際。又悟得『藏海』不動,『識浪』隨緣,緣起無際,識心當然無際。

正文從佛出家,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為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譯文因此我也從佛出家,蒙佛的開示,心裡更增長明覺,無障無礙,所以見覺明圓〈注一〉,得大無畏〈注二〉成阿羅漢,為佛的長子〈注三〉,從佛的口生〈注四〉,從法而化生〈注五〉。

注一隨見即覺,無障無礙,成就無障礙智,所以為明圓。

注二因為智無障礙,一切不能留難,一切無所違越,所以為大無畏。

注三在佛弟子中,舍利弗為智慧第一,所以為佛的長子。

注四親蒙佛口授記,所以從佛口生。

注五依佛所教而成慧,所以從法化生。

正文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譯文現在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注一〉,光極〈注二〉知見,是為第一。

注一因眼識而成無障礙智,故稱心見發光。

注二此無障礙智,究而至極,即是佛知佛見,依此而修,決定可成佛,故為第一。

正文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譯文普賢菩薩〈注〉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

注梵語秘輸跋陀,譯為普賢,這當中含有三重意義:一是起大悲願故為普,廣度眾生故為賢,此即所謂位前普賢。第二是行滿法界故為普,位鄰極聖故為賢,這就是所謂當位普賢。第三是果無不極故為普,不捨因門故為賢,這就是所謂位後普賢。此處自敘為法王子,正是當位普賢。

正文我已曾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

譯文我過去生中已曾作恆沙如來作法王子〈注一〉,十方如來,教他們的弟子中,有菩薩根器的人,修普賢行,這個普賢行,是隨我的名字而安立的〈注二〉。

注一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可見入位之深,這就是位鄰極聖。又華嚴經三昧品中載『諸菩薩贊云:佛子!我曹常見汝,諸如來所悉親近。』又行願品中說:『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可作此處之證。

注二十方如來,深知道普賢行,遍於法界,窮無盡際,所以教他們的弟子中,有菩薩根的,仿效修習,名為普賢行。十方如來,教弟子從普賢立名,其中含有兩重意義:一是教弟子知道此行為何人所首倡。二是希望得到菩薩的加被。

正文世尊!我用心聞,分別眾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恆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

譯文世尊!我用心聞〈注一〉,分別眾生所有的種種知見〈注二〉,假若在他方,如恆河沙這樣多的世界以外,有一個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的〈注三〉,我於其時,乘六牙象〈注四〉,分身百千〈注五〉,都到他們的身邊,縱然他們的業障很深,不能見到我,我也在暗中,與其人摩頂,擁護他們,加持他們,安慰他們,令他們能得到成就。

注一惟用耳識心聞,不假五根,及獨頭識。

注二眾生知見:有邪有正,有大有小,有權有實,平常必假明了,及獨頭識,方能分別。現在因為多劫修習耳識圓通的緣故,不從五根及獨頭識而能心聞,所以後文說『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注三恆沙界外,表示他方世界之最遠者,一個眾生修行,也可以得到加持,何況就近的世界,眾多的眾生,可見是無所不加被了。發明普賢行者,是說先悟毗盧性海,後入普賢行門,這就是稱性起修,遍法界,窮盡無際。

注四白象表梵行清白、六牙表六度施設。乘是表示以此為因,直到如來的地步。法華經說:『其有讀誦法華經者,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現其人前,守護安慰。』與此處同。

注五一世界一眾生或多世界多眾生,都一一分身遍應,或現百身,或現千身,不是一定分身一百或一千。一身一機,所以說『皆至其處。』

正文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為第一。

譯文現在佛問圓通,我說我的本因,由於心識能聞,發起智慧之明,於一切法,分別自在,故此為第一。

正文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譯文孫陀羅難陀〈注〉,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注孫陀羅又翻為孫陀利,意為極端正,這是他妻子的名字。難陀意為觀喜,為了區別牧牛難陀和阿難陀。所以連帶妻子的名字翻為孫陀羅難陀。玄奘法師譯為艷喜,因為他的妻子有艷色,自己名叫觀喜,故合翻為艷喜。是佛的親弟,比佛低四指,容貌挺特,不識他的人見著以為是佛。功德論上說:『阿難二十相,銀色。難陀三十相,金色。』

正文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羅,觀鼻端白。我初諦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明,圓洞世界,遍成虛淨,猶如琉璃。

譯文我初出家,從佛學出世間道,雖然具備了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注一〉,不能得到無漏〈注二〉,世尊教我和俱絺羅〈注三〉,觀察鼻端的白氣〈注四〉,經過三七日後,看見鼻中的氣,出入像煙一樣,久而煙氣漸消,身心內自發明,全識即是全性,洞觀世界,徹照無遺,遍成虛淨〈注五〉,猶如琉璃一樣。

注一具戒律是以事制身,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是不能以理澄心。這就說明雖然能防非,但不能斷惑。

注二要斷見思二惑,才能證得無漏,既然不能斷惑,當然不能證得無漏。

注三俱絺羅是舍利弗的舅舅,也是心常散亂,和難陀一樣。

注四靜坐垂目,觀鼻端出入之氣,微有白色。

注五世界本自虛淨,因為眾生分別心執著,所以成為障礙,現在既然身心內明,離於分別心,自然能圓洞世界,遍成虛淨。

正文煙相漸銷,鼻息成白。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提。

譯文修定日深,鼻息漸靜,氣轉化成息,化濁為清,到此境界內外洞明一體,如來藏心,全體開現,沒有能所對待,見思二惑〈注〉不能從思想上產生起來,故諸漏永盡,鼻息化為光照十方,得成大阿羅漢,世尊為我授記,當得菩提。

注眼見為見惑,思想上所想為思惑。

正文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為第一。

譯文現在佛問圓通,我是以銷氣成息〈注〉,息久自性發光照十方,圓滿明照,證得阿羅漢果,此為第一。

注初見鼻氣如煙,繼而煙相漸銷,鼻息成白。這就是銷氣成息。

正文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譯文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注〉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

注富樓那意為滿願,彌多羅尼又譯為梅咀麗衍尼,意為慈女,富樓那彌多尼子合譯為滿慈子。

正文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如是乃至恆沙如來秘密法門,我於眾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

譯文我從無量劫以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等諸小乘法,進而深達實相〈注一〉,如是乃至恆沙如來大乘秘密深奧法門,我都能於眾生中,一一微妙開示,使他們得無所畏〈注二〉。

注一進而觀察到識性本來虛妄,舉體全真,這就是所謂即識性而深達實相。

注二因為宣說大乘秘密深奧法門,使魔外捲舌,人天歸心,所以說,得無所畏。

正文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師子吼成阿羅漢。世尊印我說法無上。

譯文世尊知道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注一〉教我發揚佛的教法,輔助佛轉輪教化眾生,因師子吼〈注二〉,而成為阿羅漢。世尊印證我說法無上。

注一輪有兩重意義:一是運載,二是摧碾,因為佛能運載眾生從因到果。同時佛又能摧碾眾生的粗惑和細障。所以用輪來作譬喻。

注二因說法無畏,降伏魔外,同於師子之吼。

正文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銷滅諸漏。斯為第一。

譯文現在佛問圓通,我認為以法音降伏魔〈注一〉怨〈注二〉,進而銷盡諸漏,是為第一。

注一魔有四種:一為煩惱,二為五陰,三為死,四為天。

注二因為四種魔能惱亂自己和他人,所以稱為『怨』。

正文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譯文優波離〈注〉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

注意譯為近執,因為佛為太子時,優波離為親近執事臣,常伴隨在太子身邊。

解身識功用有兩端,一是別觸,二是持戒。假如我們能於別觸之際,離一切分別心,那麼,全識即是全性。全性即是全識。以此理治身,身無不治。以此理調心,心無不調。這就是轉別觸之功,成為持戒之用。優波離的圓通,就是這回事。

正文我親隨佛,踰城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慾諸漏。

譯文我親自隨佛,越城出家〈注一〉。親自觀見如來,六年的勤苦修行〈注二〉。親自見到如來,降伏眾魔〈注三〉。制伏外道〈注四〉。解脫了世間的貪慾等眾漏〈注五〉。

注一釋迦佛十九歲時,要想出家修行,父王不同意,命軍士防守。釋迦佛夜越城出走。優波離隨佛出走。

注二佛出家後,到伽闍山苦行林,每天食一痲一麥,經過了六年苦修,這都是優波離伴隨親見的。

注三釋迦佛在菩提樹下坐了四十八天後,波旬魔王夜間夢見三十二種事變發生,心中恐怖,令三個魔女去迷惑佛,想破壞佛成道。魔女到了佛前,作種種媚相,佛身心寂然不動。魔女自見體內九孔二藏,八萬蟲戶,心生厭惡,嘔吐而去。魔王率軍來攻,刀箭著佛身,化為天華遍體,佛以指按地地裂,魔軍陷入地中,這都是優波離伴隨親見。

注四制伏外道是佛成道後之事,如三迦葉,目犍連,舍利弗過去都是學外道的,後從佛歸正道後,都捨棄了外道。

注五釋迦佛從出家到降魔成道,都是優波離一一目睹親見,相信出世之有益,厭棄世間之無常,深知貪慾為諸漏之本,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故能解脫世間貪慾諸漏。

正文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眾推為上。

譯文我承佛的教戒,甚而至於三千威儀〈注一〉,八萬微細〈注二〉,性業〈注三〉,遮業〈注四〉,完全能得到清淨,身心都得到寂滅〈注五〉,最後成為阿羅漢。我是如來眾中綱紀,總統佛眾,維持律儀,親蒙佛的印可,持戒修身,眾中推許為最上。

注一行,住,坐,臥,律儀各有二百五十,對三聚成三千,這就是三千威儀。

注二三千配身口七支成為二萬一千,再配合貪嗔痴慢等四分煩惱為八萬四千,是為八萬微細。

注三性業即是本來是罪,不需佛的戒律,如殺盜淫等。犯了即得兩重罪,一是業道,二是犯戒。

注四遮業即是受了戒以後才算犯罪,受戒以前不算犯罪,如飲酒等。

注五小乘制身,故身識寂然不動。大乘制心,故心意滅而不生。見思二惑,從此永盡,所以成阿羅漢。

正文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為第一。

譯文佛問圓通,我先從執身入手,身識不行,於是從觸塵中,得大自在。然後執心,達到意識無別,於法塵中,得到妙通達。進而身心互用,甚而至於眼耳等識,一切皆能通利,是為第一。

正文大目犍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於路乞食,逢遇優樓頻螺、伽耶、那提、三迦葉波,宣說如來因緣深義,我頓發心,得大通達。

譯文大目犍連〈注一〉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我從前在路上乞食,遇著優樓頻螺〈注二〉,伽耶〈注三〉,那提〈注四〉,三伽葉波〈注五〉,宣說如來所教的因緣深義〈注六〉,使我頓發改邪從正之心,得到大通達〈注七〉。

注一目犍連是姓,意為采菽氏。

注二優樓頻螺意為木瓜林,因為他依林而住。

注三伽耶是山名。

注四那提是河名,以上都是佛的弟子,各依住處立號。

注五釋見前。

注六因緣的道理,淺言之,是對治外道的無因和邪因而言。若究其深義,可以達到佛的境界,如中觀論所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則名假名,亦名中道義。』這一心三觀的道理,不是小乘權宗所能達到的境界,所以為深義。

注七圓悟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於是旋分別虛妄之識,回復到湛然不動的自性上,悟到佛的境界。

正文如來惠我袈裟著身,鬚髮自落。我游十方,得無掛礙。神通發明,推為無上,成阿羅漢。寧唯世尊,十方如來,嘆我神力,圓明清淨,自在無畏。

譯文如來慈惠,使我袈裟著身,鬚髮自落,具足僧相,我游十方,因心光發宣,故得無恚礙。以神通發自性明,在眾中推我為無上,斷盡見思惑,成阿羅漢。我之神力,不但為世尊心許,十方如來,都嘆我神力,圓明周遍,清淨無染。任運施為,不假作意,是魔皆降,有怨皆摧,無所畏懼。

正文佛問圓通,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濁流,久成清瑩,斯為第一。

譯文現在佛問圓通,我是旋意識分別,復湛然不動之本性,以致心光發宣運用,致發神通。如澄濁水,久久成為清瑩之水,是為第一。

正文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

譯文烏芻瑟摩〈注〉在如來面前,合掌頂禮佛的雙足而對佛說:

注一名火首金剛。

解烏芻瑟摩為護法神,在佛前不應有座,只能侍立,所以此處不言從座起。頂禮佛之雙足,是極言其恭敬之意。

正文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慾。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暖氣。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

譯文我曾憶及在久遠劫前,性多淫慾。其時有佛出世,名為空王〈注一〉,說多淫慾之人,成為猛火聚,教我遍觀自身的百骸四肢,所有的冷暖氣,最後神光內凝〈注二〉,化多淫慾的心,成為智慧火。從此諸佛都呼叫我名為火頭。

注一法華經中佛說:我與阿難,同於空王佛所發心。可見烏芻瑟摩是與佛同時發心的,因願力不同,故現為護法金剛神。

注二以三昧力故,使淫慾火凝聚於內,不泄於外,而化為智意火。

解淫慾火與智慧火體性本來不二,煩惱即是菩提,觀此可以證明。

正文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

譯文我因火光二昧的力量,成阿羅漢。心發大願,為了諸佛成道,我願為金剛力士,為他們降伏魔怨。

解正法念經中記載:從前有一位國王,第一夫人生了一千個兒子,要想試他們將來成佛的次第,俱留孫拈得第一籌,釋迦拈得第四籌,乃至樓至得了第一千籌。第二夫人生了兩個兒子一個願為梵王,請千兄轉法輪,一個願為密跡金剛神,護千兄教法,此處言諸佛成道,或即指賢劫千佛,我為力士,或即密跡金剛。

正文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焰,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譯文現在佛問圓通,我是以諦觀身心暖觸,而得自在無礙流轉通融,成火光三昧,化多淫心,成智慧火,諸漏永盡,上契佛心,是為第一。

解貪為煩惱之本,淫為眾罪之魁,以火光三昧力故,而一時俱盡,上契佛心,故稱第一。

正文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譯文持地菩薩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

解準寶雲經所載:地有十重含義:一、廣大。二、眾生依止。三、無好惡。四、承受大雨。五、生草木。六、一切種子所依。七、眾寶所生。八、生眾藥。九、風不能動。十、師子吼不驚。菩薩持心亦如地,一、能發廣大菩提心。二、能與生死眾生作依止。三、於諸眾生無所揀擇。四、承受諸佛大法雨。五、生長一切諸功德。六、菩提種子所依託。七、出生利益眾生諸法。八、出生對治煩惱諸法。九、世間八風所不能動。十、聞說深法不驚疑。菩薩外平界地,內平心地,以此為因,而求佛果。

正文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樑,或負沙土。

譯文我念過去,普光如來〈注〉出現在世上,當時我作比丘,常於一切來往必經之路,水陸交接之口,田地險要狹窄之他,有不合法的地方,有妨損車馬之處,我都將它們一一填乾,或是架上橋樑,或是填上沙土。

注普光如來為五十三佛之首,身光智光,並皆周遍普照,故名普光。

正文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值。

譯文就是這樣勤勞辛苦的經過了無量佛出現在世上。或有眾生,於闤闠〈注〉處,要人代運物品,我都搶先為他們搬運,直到他們所要到的地方,放下東西就走,並不取任何報酬。

注市垣為闤,市門為闠,都是商旅貿易之處。

正文毗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

譯文當毗舍浮佛〈注〉現在世時,世界上多出現饑荒,當時我作搬運工人,無論搬運遠近,我只取一文錢。或有牛車,陷在泥里,我有很大的力氣,代他推車輪,使他免除泥陷的苦惱。

注毗舍浮意為遍一切自在,為過去莊嚴劫最後一佛之名。

解持地菩薩於普光如來時發心,中間經歷五十三佛及莊嚴劫九百九十九佛,至毗舍浮佛時,始蒙摩頂心開,見一切世界地皆平。

正文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

譯文當時有一位大國王,設齋請佛。我在其時,在場平地迎佛,毗舍如來為我摩頂,告訴我說:應當平心地,心地一平,那麼世界一切地都平了。我聽了這話後,即時如來藏心開現〈注〉,見構成身體的眾微塵與造成世界的眾微塵完全一樣,沒有什麼差別,這些微塵的自性,彼此並不相接觸,也不相摩擦,甚至於刀兵也不能和他接觸。

注這就是前文所說的:如來藏心開現,無分別智湛然,根身器界,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解如來藏心,本來沒有高下之分,一念才起,就出現了淨染的分別。若能離於念相,內心自然平等,內心既平,外相自然一切地皆平,所以維摩大士說:『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正文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回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

譯文我從一切法的自性中,悟到無生忍〈注一〉。成了阿羅漢。回心現在入了菩薩位中,聽到諸如來〈注二〉,宣講妙蓮華〈注三〉,佛知佛見〈注四〉。我先為證明,而為上首。

注一內而自身,外而世界,既然都是同一自性。誰為能生?誰為所生?由此於一切法性悟得無生的道理,忍信不疑。

注二諸如來是指賢劫前三佛和他方諸佛而言。

注三妙蓮華即指楞嚴本經,因此經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

注四佛知佛見即是如來藏心,在眼曰見,在意為知。六根之用,原同一體。

正文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譯文現在佛問圓通;我是以微細觀察身心二塵,平等無有差別。其本源都是如來藏性,因虛妄而顯發為塵相。若能精進不怠,永離分別念相,真智自然圓滿,而成無上覺道,這是第一。

正文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譯文月光童子〈注〉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注月為水大之精,此菩薩因觀水而入圓通,得水大之精華,照臨法界,與諸眾生而作利益,故以月光為名。

解依華嚴經『月有四種奇特:一是映蔽星宿,二是示現盈虧,三是有水處皆現影,四是見者皆對目。』菩薩映蔽二乘,斷種種惑,證一切智,有感必應,眾生各見對我,與月光之義相同,故以月光為名。

正文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

譯文我回憶過去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眾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觀察自身中水性,與其他諸大之性,並不相陵奪。最先從自身的涕唾開始觀,一直到窮盡一切津液精血大小便等,上下流轉,周而復始,水雖有種種不同,然而水性唯有一種,不但身內水性是如此,身外的世界,浮幢〈注一〉王剎〈注二〉,香水海等眾水性也是一樣,毫無差別。

注一按華藏莊嚴世界『海下有大蓮華,名種種光明蕊香幢,此華生於普光摩尼香水海中,此華內有十佛剎,(世界)微塵數香水海,一一海中,各有一剎種,每一剎種,皆有二十重佛剎,累高如幢。』

注二超出如王,故名幢王剎。

正文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窗觀室,唯見清水,遍在室中,了無所見。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盼而去。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即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

譯文我在當時,水觀〈注一〉初修成,但能見到水性,沒有證得無身〈注二〉。其時我為比丘,在室中坐禪。我有一個弟子,在窗外偷窺室內,看見清水遍滿室中,別的什麼也沒有。小孩子不了解實情,就取了一片瓦礫,丟在水中,打得水發出了響聲,童子一面左右張望,一面就離室而去〈注三〉。我出定以後,馬上覺得心痛,就像從前舍利弗遇著違害鬼〈注四〉的情況一樣,我自己考慮,我早已得證阿羅漢道,離開病緣〈注五〉已久,為什麼現在會發現心痛,難道我的禪定退失了嗎?當時童子很快的跑到我跟前告訴我如上的情況。我就對他說:你假若下次再見到水,你就把門打開,在水內取出你所丟進去的瓦礫,童子遵命答應後,其後我又入定,童子又看見滿室清水,瓦礫很顯然的仍在水中,於是開門把瓦礫重新取出來,我出定後,身體也就恢復如前。

注一水觀初成,證得身內一切水性無別,與其他各大,並不相陵奪。

注二雖證得心境相應,然而還不能證得五蘊皆空,所以不能無身,仍在小乘位中。

注三童子奇怪室內為什麼全是水而不見人,因此投入瓦礫試試是否真是水,及至聽見水聲,又奇怪人到哪裡去了?所以去時仍東張西望的看。

注四舍利弗曾在恆河岸邊蘭若中入定。被違害鬼用掌擊,出定後頭痛。

注五病緣有二,一是『宿業』所感,二是『現業』所感。羅漢已無『現業』,既已久證羅漢,就應該沒有『宿業』。所以不應當有病緣。

正文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

譯文遭逢了無量佛出世,一直到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注〉時,才能亡掉身,達到內外一如。

注佛名為山海自在通王,是因為水性本來是流通的,遇著山即成為阻礙。佛以水性圓通,融山成水,無論是山或水,都是同一自性。以此自在圓通,故以此為名。

正文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譯文與十方世界的香水海,體性合於真空,空性與水性,無二無別。現在於如來前才得到童真的名,參預到菩薩的會中。

解前觀體內水性無別,還不能到亡身的地步,所以只能在羅漢位中。現在不但亡身,更進而證得十方界諸水,同一空性,極證到前文所說的『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故能得童真之名,預菩薩之會。

正文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譯文現在佛問圓通,我是以觀內外水性,同一氣味,流轉通融,而得證無生法忍。圓滿菩提,以此為第一。

解開始觀內外水性,一味流通,猶未能亡水。最後性合真空,並水亦亡,此時方證得無生法忍。法忍既成,菩提自然不遠,所以圓滿菩提,此為第一。

正文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譯文琉璃光〈注〉法王子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注梵語吠琉璃,意為青色寶,因此菩薩常放青色光明,同於琉璃色,故以此為名,又後文自言『身心發光,洞徹無礙。』

解此菩薩即涅槃經中所說『琉璃光菩薩,放青色光,至釋迦座前。』之菩薩。

正文我憶往昔經恆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

譯文我回憶從前經過恆沙劫,有一尊佛出世,名為無量聲〈注一〉,開示眾菩薩:本覺原是妙明〈注二〉,觀察此世界以眾生的身體,都是虛妄攀緣,風力〈注三〉所轉。

注一佛以修習風觀為號,以一切諸法,莫不有聲,聲不自聲,因風而有,因此以聲觀風,聲既無量,風亦無量,故佛以此為名。

注二本來靈明所以為本覺,無始以來,從不昏暗,所以為妙明。

注三妄動即屬風,能與身體事物為緣即名為力。

解本覺本來妙明,因一念妄動,即分為能觀之智和所觀之境。世界眾生,依此而有。最初由一念妄緣而有業相,由業故轉成能見而有轉相,由能見故有境界妄現而成現相。這就是世界眾生初起之三細,其後由三細相而產生智相等六粗相。故知世界眾生,都因為一念妄緣風力展轉變起而成。

正文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

譯文我在當時,觀察空間的存在,觀察時間的遷流,觀察身體的動靜,觀察心念的轉化。這種種動相雖有千差萬異,而能動的本體,並無兩樣。

正文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

譯文我當時覺悟到,這種種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微塵聚而成十方世界,業緣聚而有無量眾生,這些聚散顛倒,同一虛妄,並非真實。

正文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逢佛未幾,得無生忍。

譯文如此甚而至於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世界中,所有眾生,如像在一件器皿中,裝了成百個蚊蟲在內,在分寸的範圍內,啾啾亂叫,鼓動狂鬧。遇著佛不久,就得了『無生法忍』〈注〉。

注悟到身體和世界都是虛妄,於三界內,不見一法生滅,名為得無生法忍。

正文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

譯文其時心中開悟,就見到東方不動佛國〈注一〉,我作為法王子〈注二〉,承事十方諸佛,身心發光〈注三〉,表里洞徹而無阻礙〈注四〉。

注一就是阿紓佛的國土,梵語阿紓鞞就是不動之意。國名歡喜,又名妙喜。

注二菩薩所證之道,克肖法王,又能傳其道,故為法王之子。

注三即此幻身而證得法身,即此妄心而證得真心,所以身心都能發光。

注四身如琉璃,表里洞徹而無障礙。

正文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譯文現在佛問圓通,我是以觀察風力無依〈注一〉,悟徹了菩提心,而入了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注二〉。此為第一。

注一風力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所以為無依。

注二十方諸佛,遞代相傳,不外此妙心。

正文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譯文虛空藏菩薩〈注〉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

注因悟證四大無依,銷礙入空而證得無邊身,依此而生無礙神力,故以虛空藏為名。

正文我於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

譯文我與如來同在定光佛前〈注一〉,當時我得了無邊身〈注二〉。其時我手執四大寶珠〈注三〉,照明十方微塵佛剎,一齊化為虛空。

注一即燃燈佛。

注二無邊身即是佛所有的十身中的虛空身,大集會中,菩薩來時,純現虛空相,謂阿難言:我身即是虛空,以虛空證知一切法為虛空所印。又菩薩言:我以虛空為庫藏,雨十方無量阿僧祗世界所有實物,衣服,飲食。偈云:『十方無邊量,亦無有高下,故知無邊身,即慮空身焉。』

注三菩薩既以空性為身,即應以空慧為手,故以空慧手,保任前之四大空性,不令有失,即是執持四大寶珠。

正文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

譯文又於自己心中,現出大圓鏡〈注一〉,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注二〉,流灌十方〈注三〉,盡虛空際〈注四〉。一切諸幢王剎〈注五〉,來入鏡內〈注六〉,涉入我身〈注七〉,身同虛空〈注八〉,不相妨礙。

注一就是無礙智,理事並照,色空俱現,如大圓鏡。

注二就是依於無礙智,對十法界現出十種差別智,所以放十種寶光。

注三依於十種差別智,演出十種差別法門,流通十方。

注四展轉流通十方空際,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流出。

注五釋見前。

注六諸幢王剎等,時時顯現於無障礙智中,所以說來入鏡內。

注七一切智從心顯現,故從心涉入身中。

注八前文已得無邊身,無邊身即虛空身,故身同虛空,不相妨礙。

正文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作佛事,得大隨順。

譯文此身已同虛空,故能不離本處,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注〉。

注無機不應,有感即通,妙用和佛相同。不是言語所能及,不是意想所能到。

正文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

譯文這樣大的神力,是由我仔細觀察,四大無所依〈注一〉,妄想有生有滅,虛空沒有兩回事,佛國也不例外〈注二〉。於同當中,發明自性,而得證無生法忍〈注三〉。

注一一切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妄執能所,妄受生死。四大從因緣有,因緣別離,則四大無所依妄想分別,依塵境而有生滅。

注二四大既然無所依,此身本是虛幻。佛國亦是四大所成,內四大既然同於虛空,外四大亦然,所以微塵佛剎,化為虛空。

注三既然證到內外同空,於空性中,不見有少法生滅,因此證得無生法忍。

正文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譯文現在佛問圓通,我是以觀察虛空無邊,得到無生法忍而入三摩地。微妙神力,圓遍而明照,是為第一。

正文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譯文彌勒菩薩〈注〉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

注正音譯為梅怛利曳那,意譯為慈氏。

正文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

譯文我回憶從前,經微塵一樣多數目的劫數,有一尊佛出世,名為日月燈明〈注一〉,我在這尊佛前,得以出家,但是我對於世間的名利心,有很大的興趣,喜歡和豪門貴族來往〈注二〉。當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注三〉而入三摩地。

注一據法華經所記:『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祗劫,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是相繼,有二萬佛,皆號日月燈明。彌勒垂跡,乃在最後佛時。』去掉前此諸佛,最後一佛至今,亦經微塵數劫,日月燈明是表佛的功德,日有導至和成熟兩重意義,月有除熱得涼兩重意義,燈有破暗傳照兩重意義。佛能導迷至覺,成器熟根如像日的作用。除煩惱熱,得涅槃涼,如月的作用。永破愚痴,化生傳法,如燈的作用。識性圓明,無微不照,如日月燈,故以為號。

注二法華經所謂:『貪著於名利,求名利無厭,多游族姓家,棄捨所習誦。』

注三世尊因為他貪名著利,向外馳求,要讓他知道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故教他修習唯心識定。因修習的緣故,心常淡泊,未嘗散亂。所以名利不能牽,族姓也不能屈。

正文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

譯文累劫以來,我以此三昧攝心,承事恆河沙諸佛〈注一〉,求世間名的心,歇滅無有〈注二〉。到了燃燈佛出現於世時〈注三〉,我才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注四〉,以至於盡空一切〈注五〉。

注一轉馳名逐利之心,為莊嚴佛土,利益眾生之因,隨順諸佛,行菩薩道。

注二因為修習唯識定的功力深了,看待世間萬境都如電光石火,虛名微利,如鏡花水月,所以將從前求名求利的心,一齊歇滅無有。

注三據法華經記『日月燈明佛,有八個兒子,相繼都成佛,最後一佛,名為然燈。』

注四無上妙圓識心三昧,即是唯心識定,菩薩累劫以來,修此三昧,先觀一切諸法,唯依阿賴耶識變現。阿賴耶識具足一切諸法,名為圓識心。以此三昧,承事恆沙諸佛。再觀阿賴耶識,唯依真如,隨緣顯現,雖隨緣而不變,故名妙識心。如是以至於然燈佛時,復觀真如,是與妄相對而成立,妄與真都同一虛妄,唯依一心,為其本源,名無上識心。

注五最初得圓識心時,是以識來遣除一切法;次得妙識心時,是以性遣除相;最後得到無上識心時,是以一遣除相對。相對既不存在,說一也是暫時的假名;一也沒有時,三昧又從何處建立?到此時所以盡空一切。

正文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譯文我知道如來的國土,無論淨穢有無〈注一〉,都是我心中變化所顯現。世尊!我了解這一切都是唯心識所現〈注二〉,在識性中,流出無量如來〈注三〉,現在得到授記,次補佛處〈注四〉。

注一如來的國土有三:一、法性土,無淨無穢。法身如來所居之處。二、受用土;有淨無穢,報身如來所居之處。三、變化土,有有穢,化身如來所居之處。

注二菩薩乘本願力,從一切盡空之清淨心中,神通變化而示現一切國土眾生。這就是雖空而不礙於有。這一切既然是變化而成,就不是實有,這就是雖有而不礙於空。唯菩薩能了能知。

注三既然一切國土眾生,都是唯心識所顯現,如來也不例外,所以從識性中流出無量如來。

注四凡是將來要成佛的菩薩,都稱為補處菩薩。分為一生補處菩薩和多生補處菩薩兩種,彌勒菩薩是賢劫第五尊佛,釋迦佛是第四尊,所以說是次佛補處。

正文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譯文現在佛問圓通,我是以觀察十方世界萬法,都是唯識心所顯現,識心圓滿明照一切法〈注一〉,圓滿成就真實之性。從此遠離依他起性〈注二〉和偏計執性〈注三〉,得到無生法忍,最為第一。

注一觀察識心從緣而起,真如是與妄想相對而存在,都是一心所顯,至於盡空一切,圓滿成就真實之性。

注二一切名相,都是依於客觀事物而存在,故名依他起性。

注三一切妄想所起之分別心,名為偏計執性。

解清涼國師引護法菩薩的話解釋三性道:『一切心(能知之心)及心所(所知之境),由薰習力所變見(能見)相(所見)二分,從緣生故,皆依他起。以斯妄執,定實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此二方名偏計所執,二空所顯,圓滿成就,名圓成實。』

又灌頂大師道、『離偏計執,無我也。遠離依他,無法也。入圓成實,即得無生法忍也。』

正文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譯文大勢至法王子〈注一〉和他的同伴五十二菩薩〈注二〉,即從座上起來,頂禮佛足而對佛說:

注一觀經『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離三途,得無上力,是故名大勢至。』思益『我投足處,震動大千,及魔宮殿,故名大勢至。』法華經『寶藏佛言:由汝願取大千世界,今當字汝為大勢至。』又法華『列眾中名得大勢,以其能成辦一切所應作事故。』又西藏密宗作金剛手菩薩。

注一同倫有兩重意義:一是同修,就是說自恆河沙劫以來同修念佛三昧。二是同化,就是說現在娑婆世界,同攝受念佛眾生。又同修各有淺深不同,菩薩從乾慧地到等覺位,共有五十二個位次,所以就和他同倫的五十二位菩薩一齊站起來。

正文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譯文我回憶過去恆河沙劫以前,有一尊佛出世,名為無量光〈注一〉十二位如來,前後相繼住世共一劫的時間。其最後一尊佛,名為超日月光,這尊佛教我修念佛三昧〈注二〉。

注一這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共有十三個名號。一、無量光,二、無邊光,三、無礙光,四、無對光,五、焰王光,六、清淨光,七、歡喜光,八、智慧光,九、不斷光,十、難思光,十一、無稱光,十二、超日月光,和阿彌陀佛本號共是十三個名號。

注二念佛三昧,有事有理,事念就是專注一佛,念念相續,念久成定,名為三昧。理念就是正念佛時,反觀自心,觀久心開,名為三昧。

又灌頂大師說:『念佛法門有四:一、持名,二、觀像,三、觀想,四、實相。』

正文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譯文譬如有兩人,一個人專門憶念,一個人專門遺忘,這樣兩人,或是相逢,或是不相逢〈注一〉,或是相見,或是不相見〈注二〉,假若二人互相憶念,兩人共同憶念,憶念的力量自然深,甚至於從一生至多生,如形和影一樣的相隨,永不分離。十方如來,憐念眾生的心,如像母親想念兒子一樣,假若兒子逃走不見了,母親雖然想念他,又有什麼辦法呢?假若兒子也想念母親,如像母親想念兒子一樣,那麼母子生生世世,也不會遠離的。

注一比喻眾生生逢佛世,但不知念佛,依舊沉淪在生死苦海中。

注二諸佛雖然在人間現像,但是人不念佛,因此佛也難度他。

正文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譯文假若眾生的心,能夠憶佛念佛,那麼無論現在或將來,必定能見到佛。那時,離佛不遠,不需要任何方便,自然得到心開〈注一〉。就如染香的人一樣,身上自然會有香氣,這就名為香光莊嚴〈注二〉。

注一正如永明壽禪師所說:『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注二華嚴經妙嚴品:『念佛三昧,名無邊海藏門,以能總攝一切諸法門故。』念佛者,去佛不遠,蒙佛護念,佛光莊嚴其心,正如樂香者襲近於香,被香光莊嚴其身一樣。

正文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譯文我本來在因地上〈注一〉以念佛的心,而證入無生法忍的〈注二〉,現在此世界中,攝受念佛的人,同歸於淨土中。

注一因地,即指在超日月光佛時,蒙佛的教誨,如法憶念,不藉其他任何方便,自依心開。

注二當心開時,一念不動,萬有全空,不見生滅諸法,故得無生法忍。

解因上以念佛得益,在果上亦以念佛度生。故攝受此世界念佛人,同生西方淨土。

正文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譯文現在佛問圓通,我沒有什麼選擇,只總攝六根,淨念〈注一〉相續不斷,最後得三摩地〈注二〉,是為第一。

注一總攝六根,和合歸一精明心,離於分別,如此念佛,名日淨念。

注二念念相繼不斷,得無生忍,證不退轉,名為得三摩地。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