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要把孝敬父母,尊師重道這種心態用在實際生活上


時間:2016/1/18 作者:果林果梅

學生:《道德叢書》——學習《孝史》之心得報告。

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老師和學長們,慚愧弟子定慧今日恭敬匯報的題目是「《道德叢書》之《孝史》心得報告」。

【前言:孝史簡介】

《道德叢書》之《孝史》共收錄一百七十四則孝道故事,編者陳鏡伊先生根據故事內容將其分為七個部分:尋親篇、救親篇、養親篇、侍疾篇、葬親篇、孝感篇、顯親思親篇。內容言簡意賅,寫實刻畫古代聖賢如何落實孝道,闡述千百年間諸多古籍記載的真實例子,令讀者閱之肅然起敬,感佩古人以至誠至孝之心,戰戰兢兢,無微不至的侍奉雙親。《孝經.開宗明義章》開篇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中華文化五千年傳承的至德要道,是以孝為眾德之根本,諸教之源頭。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孝道的落實,能開啟自性本善,所作所為自然與倫常道德相應。好似樹木的根乾,「根深乾壯,木繁茂而花芳」,樹木根深蒂固,樹幹才能茁壯,枝葉才能茂盛,繼而開出芬芳的花朵。(圖一、《孝史》封面)

《孝史》一百七十餘篇真實事例,可謂是《二十四孝》故事的引申,不僅有助今人於日常生活中引以借鑑,更能喚起孝敬父母乃及周遭人、事、物的真誠心,敦倫盡分,閑邪存誠。

《孝史》開頭即是「尋親篇」,記載古代孝子找尋分離失散之親人的故事。關於此書之編排,初閱時百思不解,為何鏡伊先生會將找尋親人的故事定為首篇呢?然而細加觀察,才明了先生的深廣智慧及其對後代子孫的呵護與期望。淨公老教授云:「孝為中華文化根」,孝字於中國造字的六書當中,是屬於會意字,即通過至少兩個初文的組合,體現它的意思。「孝」字上面是「老」,代表上一代,下面是「子」,代表下一代,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始無終結合成一,乃是孝之意義。近兩百年來,中華傳統文化式微,祖宗的智慧、理念、方法之承傳面臨危急存亡之秋,道德倫理教育的疏忽導致價值觀的扭曲,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出現問題,親子之間存在代溝,夫妻不能和睦,家不齊何以平天下?社會因此動盪不安,孝字已然分崩離析。

清末民初時期的鏡伊先生,親身經歷時局的炎涼,深明老祖宗的教誨是立身行道的根基,是延續華夏民族萬古常盛的妙寶,故特於開篇提醒世人要「尋親」,即尋回孝敬的根本,追本溯源,深體中國古聖先賢的立教與存心。末後則以「顯親思親篇」來呼應《孝經》所言:「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教導我們何為真正圓滿的孝道。

下面節選《孝史》「尋親篇」與「顯親思親篇」所收錄的四則故事,讓我們坐上時光機,一同回溯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輝煌年代。

【壹、萬里尋母】

明朝吳璋的母親被選入皇宮內廷,後跟隨親王的妃子到韶州。吳璋思母心切,決意離開家庭,出外尋母。於尋母的旅途中,他在所搭乘的船上供奉了一尊觀音菩薩聖像,每日哀切的向菩薩祈禱,發願誓必與母親相見。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抵達了韶州,卻聽聞母親已經前往饒州,於是吳璋只好重新出發,一路上疾行如飛向饒州而去。吳璋於布滿沙石的路上不斷前行,直到把鞋子都磨破了,仍堅持赤著腳走,走得皮開肉綻。一日夜裡,他借宿於寺廟的走廊上,巧遇一位道人,自稱姓焦,不忍吳璋為母親奔波,腳上傷痕累累,於是自懷中拿出藥膏,替吳璋敷在傷口上,結果傷口隨即癒合。

有一次,吳璋經過庾嶺時,被一條墨黑色的毒蛇咬傷了腳,痛暈在地,此時焦道人再度出現,並為他塗藥治療,吳璋腳上疼痛遂止。又有一次,吳璋行至一座荒涼的村莊,投宿於草屋裡,有一位美麗的女子欲留他同宿。吳璋一心尋母,回答道:「我這顆心就像枯藤一樣,哪裡還會有貪圖美色的慾念呢?」話一說完,吳璋就奔出門外,而那間草屋也突然消失了。當時地上的雪深數尺,吳璋一步步緩慢的前進,途經一座古廟,正打算暫時歇息時,焦道人又現身於面前,扶著他孱弱的身軀說:「你為了尋找母親而忘卻自己身體上的煎熬,真是鐵錚錚的男子漢!上天不會辜負你的一片苦心,不久你就可以見到母親了。」語罷,焦道人便掏出一塊餅送予吳璋,時頃之間吳璋挨餓受凍之苦頓消。待天亮之後,吳璋繼續趕路,最後到達饒州終於與母親相聚,陪伴母親回到家鄉,終身侍奉。後來,吳璋的兒子吳洪和孫子吳山皆官拜尚書。

古時交通不如今日發達,往往幾十里的路便需用上好幾天的時間才能抵達。同樣於明朝年間,鄭和下西洋整整用了三年,相比之下,今日從中國到英國搭一趟飛機只要十幾個小時,實在是天淵之別啊!在地理環境惡劣,交通與資訊皆不便利的情況下,是如何強大的毅力與心志,驅使著這位孝子堅持尋找母親!

尋母過程儘管荊棘叢生,吳璋對母親的那分思念卻不曾停歇,雙腳踏過千山萬嶺,不畏寒暑,肉體的苦痛比不上思念母親的焦急,吳璋一往直前。面對美色的誘惑,他守禮慎獨,赤誠真心不為所動。如此至心懇切,日日向觀音大士虔誠祈禱,唯求得見母親,他的至誠心終於感動了蒼天。吳璋饑寒交迫、命懸一線之時,感得菩薩化身焦道人先後三次相助,後得聞焦道人「天不負汝苦心,見母不遠矣」一語,印證了太上所言「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修善因、得善報,吳璋的子孫都官至尚書,至純至善的孝心積得厚福,福澤綿延後代,「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百福駢臻,千祥雲集」,果然真實不虛!(圖二、吳璋萬里尋母的石碑。碑文內容為:尋親廿載,迎母令終,負骨歸葬,曰全孝翁。)

【貳、萬里尋父】

明朝人趙重華七歲時,父親趙廷瑞好遊歷江湖,長年未歸。趙重華長大成人後,決定出外尋找父親,並一路背著「萬里尋親」四個大字,還另寫幾千張紙,註明父親的姓名、年齡、相貌、籍貫、家庭地址等信息。他這一番出門尋父,足跡遍及州縣,不惜跋山涉水,走到哪裡就把這些紙張貼到哪裡。

趙重華行至武當山祈福,經過太子岩時,發現岩石背面刻有一行文字:「趙廷瑞朝山至此。」趙重華看到這行字頗為振奮,心想:「想不到今日能巧遇父親舊遊之地,也許我們父子相逢之日已為期不遠。」於是他在這些字後寫道:「趙廷瑞之子重華,尋父至此。」

趙重華從華山下來,信心倍增,繼續跋涉,結果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依然沒能找到父親。一日,趙重華經過丹陽,遇到一位老和尚問他尋父的情況,趙重華一一說明,老和尚笑著告訴他:「你父親住在無錫南禪寺里。」

話剛說完,老和尚忽然就不見蹤影了。於是重華急忙奔向南禪寺,果然在南禪寺中見到了父親,父子相認,抱頭痛哭。最後趙重華把父親接回了雲南,安養父親晚年。(圖三、趙重華萬里尋父)

父親外出遊歷、長年在外時,趙重華尚值總角之年,可以想見稚子會多麼想念出遊的父親。於是重華長大後,秉著孩童時期的記憶,試圖尋找熟悉又陌生的父親,他不惜跋山涉水,走遍州縣,雖然父親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但重華求見父親的願望未曾動搖。佛經有云:「父母於子,有大增益,乳哺長養,隨時將育,四大得成。」父母對於子女有無盡深恩,三年乳哺,教訓養育,含辛茹苦方能將稚嫩的幼兒撫育成人。又云:「右肩負父、左肩負母,經歷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無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猶不足報父母恩。」佛陀為父母重恩難報做了個比喻,即使於千年間右肩擔父、左肩擔母,父母便溺於背上,而毫無怨尤,仍不足以報答親恩。

中華文化綿延至今逾五千年,倫理教育第一條即是「父子有親」,骨肉至親,血濃於水,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愛是天性,是性德的顯露,吳璋尋母真心如是,趙重華幼時失怙,成年後萬里尋父亦如是。古語有云:「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即使吳璋的母親被選入皇宮內廷服務,不能在家相夫教子;重華七歲後便未能再見過遊歷四方的父親,兩位孝子依然不忘自己為人子的本分,面對親人的別離,心中不起絲毫怨懟,直以一顆孝心使家庭完聚。

身為二十一世紀的子女,萬里不只是空間的距離,更是心靈之間的距離。無論父母親是否居住在身邊,我們要落實「孝」字所呈現的理念,時刻守候父母在心間。為何要將父母緊記在心呢?父母心心念念總不離:兒女的生活是否順遂、平安、健康?「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唐朝詩人孟郊的《遊子吟》細緻的勾勒出一幅遊子遠行前,慈母縝密細心的為兒做衣的景象。母親一針一線,惟恐親兒長久在外無人為其縫補衣服,更藉由手中的針線承載望子平安歸來的冀盼。作者於詩末感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小草接受太陽的滋潤才得以生長,當有一天小草想回報太陽賦予生命、供給養分的恩德時,要如何才能報得盡呢?父母對我們的養育恩情就好比春天的陽光,無私的關愛我們,為尚且懵懂的我們點亮一盞名為溫情的燈。沉浸在慈愛深恩中成長的我們,當有一天想要報答時,才發現親恩昊天罔極,無以回報。我們又如何能夠忘卻?

中華民族的孝道涵義深廣,其宗旨在於飲水思源,報本反始。《了凡四訓》云:「遠思揚祖宗之德,近思蓋父母之愆」,祖宗與我們是生命共同體,水乳交融,一脈相承,了凡先生於此提醒我們需時刻銘記著祖宗的教誨,以身作則,弘揚祖宗之德,成為世人的榜樣,這才是落實孝道。

《論語》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終名喪,追遠名祭,喪祭之禮能夠帶動民風歸於純樸,培養人心的厚道,是孝敬精神的教育,也是文化命脈的傳承。古聖先賢慈悲,唯望後代子孫回歸本善、享有幸福美滿的人生,將數千年之精粹智慧流傳至今,透過祭祖之禮提醒我們懷念祖先之德澤與志節,同時也提醒我們體內淌流的是華夏民族之血,承傳中華文化精髓之人捨我其誰!

【參、度親超升】

福建人林承美,於幼年時喪父。自從父親早逝後,母親堅持守節不再嫁,艱苦撫養幼子,獨自將兒子拉扯成人。後來承美成親不久,母親便撒手人寰。承美思念父母之恩,苦於無法報答親恩,經常垂泣不已。因緣際會下,他遇到一位禪師開示道:「這位孝子啊!父母既已逝世,你因為思念親恩而痛哭是沒有益處的,應當以誠心修善,救度雙親,使父母冥中得福,這才能報答親恩。」承美幡然醒悟,從此以後戒殺放生,行善積德。數年之後,承美在夢裡見到去世的父親說:「由於你為我和你母親行善積德,我們都已超升到天界,你自己也獲得厚福。」承美後來享九十六歲高壽,子孫後代皆考取福建一帶的科舉狀元。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世間最富者莫過於父母能在身旁,共享天倫之樂。俗語有言:「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母親的諄諄教誨,噓寒問暖,子女能承歡膝下,是人生最幸福的一件事。林承美失去雙親的切膚之痛,感召菩薩悲憫,出現一位禪師教導他如何為雙親廣修福善、積累功德,真正落實孝養父母,助其得獲真實利益。

鏡伊先生於修善一事特別補註:「善功成而能代父母祈求於天,勝於做道場。」詮釋孝子的真誠心乃是修積功德的關鍵,「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如是而已矣。承美奉行眾善,從戒殺放生下手,並將一切功德回向父母,可謂善體天心。龍樹菩薩於《大智度論》教導我們:「諸餘罪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因為一切有生命的眾生,無一不是珍惜自己的身命,《普賢行願品》有言:「眾生至愛者身命,諸佛至愛者眾生」,拯救眾生的身命,即是成就諸佛的心愿,是以印光大師云:「一切生物,佛皆視之如子,救一物命,即是救佛一子,諸佛皆大歡喜。」

誠如《太上感應篇》所言:「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果然不出幾年,承美於夢中得知先親得度,自身得長壽善果。後於期頤之年壽終正寢,並且兒孫皆考取功名,印證因果報應真實不虛。孝道的圓滿於《孝經》所言蔚為明晰,以自身德行顯耀雙親是孝的終極,林承美廣修福善,立身行道,誠為報答親恩的典範。

【肆、母是活佛】

明朝無際禪師乃佛門一代高僧,道行高深,名聞遐邇。有一位名叫楊黻的讀書人,慕名前去四川拜訪無際禪師,向禪師請教佛理。禪師回答:「你難道沒有見過活佛嗎?」楊黻問:「佛在哪裡呢?」禪師答:「你只要回家,見到一位肩上披著衣服,倒穿著鞋子的人,那個人就是佛。」楊黻拜別禪師後,連夜趕回家。抵達家門口,他的母親聽到敲門聲,想到是她離家多日的兒子回來了,於是隨手抓起一件衣服披在肩上,急急忙忙跑出去開門,結果連鞋子都穿反了。楊黻一見到母親這副模樣,竟與老僧所描述的佛完全一樣啊!他驀然醒悟,原來孝敬父母就是奉事佛陀,父母就是在世的活佛。(圖四、楊黻驀然醒悟:母是活佛。)

無際禪師一語警醒世人,與彌勒菩薩的偈子:「堂上有佛二尊……若能誠敬得他,何用別求功德?」不謀而合。

儒家的教學以孝敬為核心,佛法教學也是以孝敬為核心,《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第一條以「孝養父母」為首要條件,和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育理念無二無別。佛陀對眾生的慈悲,如同父母對子女的愛心,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永恆不變。無論兒女之良莠,父母心如大地,全都欣然接受,無怨無悔的付出,因為這是自性里真愛的表現。

曾經有一名兒子,因為養不起年邁的母親,決定把她背上山丟棄。一日傍晚,兒子向母親提議至山間走走,在上山的路途中,兒子背著母親一邊走一邊想,走遠點再丟下她。突然他看到母親在他背上偷偷往路上灑豆子,便很生氣的質問:「你灑豆子幹什麼?」沒想到母親的回答卻讓他淚流滿面:「傻兒子,我怕你等會兒一個人下山會迷路。」這位媽媽知道兒子要拋棄她,卻只擔心兒子於回程迷失方向,回不了家。人一輩子,興許只有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條件的、無止境的。無論我們犯了多大的錯,多傷父母親的心,他們都能夠原諒我們,都願意再給我們一次改過的機會。楊黻的母親,一聽到兒子返家,只想到快一點迎兒子進門,顧不得自己披衣倒屣的模樣。這正是天下父母心!古德云:「父慈子孝」,教導我們父母待子女以慈,子女則以孝侍父母。孝敬父母乃人之天性、常情,孔夫子亦云:「至於犬馬,皆能有養」,烏鴉有反哺之恩,畜生也懂得孝養,不敬,何以別乎?楊黻的實例教導我們:一切法的成就不離孝敬二字,「聖人因嚴以教敬,因敬以教愛」,因為父母我們才明白愛敬之道從何做起,父母的慈愛精神吾人當珍惜且效仿。

【結語、以孝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人尊崇孝道的教育,此價值觀使中華文明在歷史的洪流中能夠屹立不搖,這是其他文明所望塵莫及的。孝道符合天理人情,所以才生生不息,其中衍生出的智慧更是博大精深。孟夫子曾說道:「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當我們能夠孝敬自己最親的人,自然能把這一分愛心向外延伸出去,親愛他人、親愛人民,再從親愛人民擴展到愛護萬物。這樣的理念一直存在於華夏文化之中,是古代帝王的立邦之道,也是人民所依止的道德禮法之核心。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博士曾斷言:「十九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二十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此地所指「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淨公老教授做了圓滿的解釋:不是中國武力,不是中國政治,也不是中國的經貿、科學技術,而是中國文化,更確切的來說,是中國的儒釋道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能團結全世界的文化,老祖宗的教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習主席所倡導的中國夢,也是每一位祈求世界和平的有志之士都會懷抱的世界大同之夢。

時至今日,尋回中國老祖宗千萬年智慧傳承的使命已刻不容緩,此乃眾炎黃子孫應肩負起的重責大任。民族自信心的恢復還須仰賴教育的回歸,今日吾輩有幸恭讀《道德叢書》,實蒙諸佛菩薩、祖宗慈悲護佑。此套叢書博覽道德、倫理、因果等聖賢教育,可謂為當今世界不可或缺、極具價值的教科書。「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至誠感通不可思議,吾輩當效法古聖先賢的萬分誠敬,以自性光明感應人心向善,世界和平。殷切期盼諸位大德仁者共襄盛舉,一齊實現「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大同之治。

以上是慚愧弟子恭敬學習《道德叢書.孝史》「尋親篇」與「顯親思親篇」之粗淺心得報告,定有錯漏之處,至誠祈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與諸位大德、老師惠予批評斧正,無盡感恩!阿彌陀佛!慚愧弟子定慧頂禮叩呈。

老法師:定慧仁者的報告,我們聽到了、看到了,大家有什麼感想?我們這些年來,學佛了,出家了,有些什麼成就?回過頭來深深的反省,我們的過失多過念佛,我們的負面勝過正面太多,所以功夫不得力。原因是什麼?這一篇講的是根,孝敬是根,這兩個字沒做到。在家裡不能孝順父母,在學校里不能尊敬老師,孝敬完全沒有了。所以,雖然上學,從國小念到大學,拿到博士學位了,跟古人比較,差遠了。古人沒有博士學位,甚至於學士學位也沒有,他懂得做人,他懂得孝道,他懂得實踐孝道,最後所得到的果報都不是自己夢想的,那個果報是什麼?積功累德所感應到的。古人說的兩句話說得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謀事在人,在人什麼?在人的孝敬,自自然然上天有報,有厚報給你。說明了業因果報絲毫不爽,這是真理,這是事實真相,佛家所講的實相,實相就是現在人所講的真相。

學了之後,這是一篇,這套書分量很大,內容非常豐富。不要說是學佛,你個人這一生能不能享受到幸福美滿的生活,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可不可以做到?可以。怎麼做到?你把這套書《道德叢書》,你把它讀完了,中國人講遍數,換句話說,你能把它念上一千遍,你就是大孝子,你就能落實孝道,你就能得到孝道裡面所有的感應,這是真話不是假話。

所以我們學了,要效法,要落實。他在那麼艱難困苦環境之下,能釋放孝敬的光明;我們今天比過去方便多了,但是孝親的念頭、孝親的心涼了,為什麼?自私自利。今天不孝父母的人有多少,不敬尊長的人有多少,讓我們看到痛心。我們自己要反省,我是不是其中的一員?如果是的,趕快回頭,回頭是岸;如果不是的,勉勵自己一生當中不犯錯誤。要把孝敬父母、尊師重道這種心態用在實際生活上。與人接觸,年齡跟父母差不多的,父輩,要孝順;看到小孩,年齡跟自己兒女差不多的,是自己的兒孫,要愛護他,要幫助他長成。胸懷拓開,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性,自他不二,生佛一體,眾生跟佛一體,這個裡頭有圓滿的孝敬、圓滿的道德,自性本自具足。古人知道,且能發揚光大,現在是自私自利把這個門封起來了,不通了。

我們算是不幸當中有幸的,遇到聖賢教育,遇到佛陀的教育,對中國傳統文化沾了一點邊,這是我們的生機,我們要明了,要慶幸,要認真努力學習,把它再傳給下一代。自己工作圓滿了,以這個功德回向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歡喜,這是好人。動了個念頭想到極樂世界來,佛就能來接引你,為什麼?跟佛同一個心愿。凡是善行都是佛事,諸佛如來所幹的事,凡是惡行惡念都是魔事,妖魔鬼怪所幹的事,你願意靠哪一邊?要常常反省,常常提醒,一步不能錯,一個念頭不能錯,我們就會有成就,我們有把握。

摘自: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第一九三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