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劉素云:想要深入經藏,你會聽經、讀經嗎?


時間:2016/3/24 作者:妙音居士

我想講講怎麼樣深入經藏。現在很多人問我讀經怎麼讀、聽經怎麼聽,不會。師父老人家有時候講經的時候也說,你會聽經嗎?你會讀經嗎?你會念佛嗎?會還是不會,差距是好大的。所以這個問題我做為一個重點問題來說。

先說聽經和讀經,第一條重要的是破三相,就是你要破三相。哪三相?

第一個是言說相。言說相就是這個字,語言,言說相,不要去琢磨這什麼意思,這一句啥意思,這一段啥意思,這是言說相,不要著這個相。

第二個要破文字相。經都是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文字是言說的一個記錄符號,言說相都不要著,都要破,文字相自然也要破,也不要著文字相,這是第二個。

第三個不著心緣相。什麼心緣相?舉個例子大家就懂了,譬如說有的人一讀經,我讀明白了,我懂了,我知道這一段佛說什麼意思了,這就叫心緣相,你起心動念了,錯了,佛不起心動念,佛也沒有意思,你說你懂佛什麼意思,錯了。這就是心緣相,所以這個也要得破。

如果我們要是著了這三相是一個什麼結果?我們就是錯解、曲解、誤解如來真實義。佛經開頭不是要解如來真實義嗎?咱們給曲解了、給誤解了、給錯解了,你說你看明白了、你讀懂了,正好是錯誤的。

聽經應該怎麼樣?一心一意的聽。我聽光碟我有這種感覺,一開始可能聽不懂、聽不明白,聽不懂你也聽,反反覆覆的聽,一遍不懂我聽兩遍,兩遍不懂我聽三遍,聽多了你不用去琢磨,想是怎麼回事,你自己就知道,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這是一種至誠感通還是什麼我說不明白,反正這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我就是反反覆覆的聽。

另外聽經還要聽老師的弦外之音。這好像是個絕招,師父講法的時候說了這個,我不知道你們聽明白沒有,什麼叫弦外之音。咱們師父講法的時候,有的弦外之音在他講的整個過程當中夾著,可能就那麼三、五句話就是弦外之音,但是你可能一聽就過去了,你沒注意,那個弦外之音你就沒抓著。

好多時候,師父講法的那個弦外之音在他講這一節課的最後十幾分鐘。這是我總結出來的,我就覺得那一段是最最重要的東西,師父就把這一堂課的重點,他要說一個什麼問題,通過最後那十幾分鐘給你又理一遍,這個如果你要能抓住,這就叫弦外之音。

另外學生聽老師講經要有悟處、要有悟入,不能這耳聽那耳冒,如果你這耳聽那耳冒了你等於白聽、等於沒聽,你要有悟處。如果一堂課你有一個悟處,你就不得了了,你看每天都聽,一年假如說你聽三百六十節課,你就有三百六十個悟處,你的智慧肯定就在長。智慧長都不知不覺,不是說你一下子覺得我長智慧了、我開悟了,不是那個概念,你不知不覺中智慧就開了。

讀經和聽經一樣,也要一心一意的讀,讀不懂我也讀。這個要怎麼呢?不琢磨、不分析、不研究,這三不。你別按照你的,因為我過去是教語文的老師,你要是按照老師那個給學生分析課文,這一段什麼意思,這一段什麼意思,中心思想什麼意思,那可就糟了,讀佛經不可以這樣。

不琢磨、不分析、不研究,你就一個勁的讀,讀到一定時候自然你就有切身體會了。思議它本身就是一種妄念,是你自己凡夫知見,不是佛菩薩的見解,不要思議,思議就分別了,那就是妄心、妄念。

讀經應該是開啟悟性,你只有開啟了悟性你才能夠明白佛經的真諦,重在一個悟字上。怎麼能夠悟?你至少要做到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難,如果你暫時做不到,慢慢來。但是不分別不執著一定要做到,你做不到這個,你那個悟出不來。你看那個悟是「我心」,你一有分別一有執著你那個心就分散了,所以你就悟不到;只有你這個心集中了、靜了、清淨了,你才能有悟處。

再一個就是聽經讀經要一門精進,長時薰修,這是師父講法的時候多次提到這個問題。因為這個方法是諸佛菩薩、我們的祖宗,我們的古聖先賢一代一代傳下來的,這就是法寶。人家已經給我們踏好了一條路,現在我們按照這條路走下去就成功了,我們為什麼還要繞那麼多彎,還自己去尋找、去琢磨,那就有點沒有智慧、有點愚痴了。所以按照師父講的一門精進,長時薰修,絕對是你成功的一個最佳途徑。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