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越溪居士報告的,淺述中國傳統文化


時間:2016/9/19 作者:果林果梅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慚愧弟子今天向大家報告的題目是: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淺述中國傳統文化。

縱觀中外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萬法一體的哲學思想以及愛敬存心的生活態度,是人類各個民族所共有的文化遺產。在全球日趨一體化的大時代,回歸傳統、四海一家、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彼此欣賞、互相學習將成為全球各族人民所共有的生活方式。惟其如此,才能落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崇高理想:在人們的思想中建立和平的文化。

一、中國人多元一體的天下觀

尊敬的師父上人常說:中國人心量大,開口便是天下。這是歷史事實。去年習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演講,特別鼓勵文明之間應互相借鑑、互相學習。他說: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文明是平等的,人類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鑒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鑒的動力。這也是胸懷天下的中國人,在過去三千年間無數歷史實踐的高度總結。本文將通過古代中國的幾則舊事向大家展示,中國人實現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和諧共處、交流互鑒,都有哪些具體實踐可供今人參考。

公元七世紀初,唐朝剛剛建立,畫家閻立本為唐太宗繪《職貢圖》,據史書記錄,這幅圖是爪哇東南的婆利國、羅剎國,派特使來訪長安,途中又與林邑國結隊,於公元六三一年抵達中國時的情形。圖中人物神態各異、服飾不同,顯示出世界各族文明匯聚於長安的盛況,世界文化首次在此地各放異彩。因為從小接受孔子「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教化,中國人對於各族文明都採取尊重和學習的態度。長安城(就是今天的西安市)早在一千三百年前,就已經是多元文化薈萃的大都會,外國使節、商人在城中以各自的方式生活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並創造出許多光輝燦爛的藝術作品(見圖二、三)。圖二,唐代在中國生活做官的外國人。圖三,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各自保留了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圖四,中國人所繪早期將基督教傳到中國的傳教士聖像。圖五,原本樹立在長安的基督教教堂「大秦寺」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碑頭(上)可見十字架,以及碑銘(下),可見古敘利亞文文字,碑文用優雅的文言文介紹了基督教教義,在中國的傳教歷史,以及受到唐朝歷代皇帝護持的情況,太宗詔書便記錄在此。

在四方使節匯聚長安的四年後,太宗皇帝遙聞阿羅本主教(AlopenAbraham)率領基督教傳教團由波斯抵達長安(見圖四),非常欣喜,連忙派宰相房玄齡到西郊去迎接。這是郊迎之禮,顯示出朝廷對聖賢的最高敬意。主教抵達長安後,皇帝親自接見,恭敬向主教問道。幾番論道之後,皇帝便留他在宮中的藏經樓,將《聖經》譯成漢語。並在公元六三八年,把自己學習基督教的心得體會詔告天下:「道無常名,聖無常體,隨方設教,密濟群生。大秦國大德阿羅本,遠將經像來獻上京。詳其教旨,玄妙無為。觀其元宗,生成立要。詞無繁說,理有忘筌,濟物利人,宜行天下」。唐太宗皇帝所言,與當今尊敬的師父上人提出,世界宗教是一家,宗教教育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異曲同工、遙相呼應。

太宗的兒子高宗皇帝,對阿羅本主教更是尊重,特封他為鎮國大法主,表彰基督教對國民教育的突出貢獻。奉皇帝敕命,主教在長安義寧坊建立教堂,稱為大秦寺。大秦是中國人對古羅馬的稱呼,大秦寺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教堂(見圖五)。長安城的大秦寺雖然沒能留下來,但是在長安郊縣的大秦寺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值得注意的是,太宗和高宗兩位皇帝都信佛,也崇尚道家,這並不影響他們對基督教的尊重與護持。皇帝如此,國人亦然,都非常尊重宗教的聖賢教育,認為各個宗教教育都是為民造福,因此一直以來,中國人都在鼓勵、支持多元宗教的聖賢教育。

公元七世紀初,和基督教一同傳到長安的還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的創立者先知穆罕默德曾告訴他的門徒:要到中國去求智慧。這句指導,今天東南亞的穆斯林依然耳熟能詳。因此,和「職貢圖」中的使節一起來到長安的,還有先知的門徒。他們在中國不僅求到了智慧,更讓伊斯蘭這個和平的教育在中國生根發芽,逐漸產生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在一塊「粟特」(也就是日後所說的回族)女子的墓碑上,用標準的文言記錄了旅居中國的胡商米寧先生的女兒米九娘溫婉孝順的一生,「貞淑溫婉,居家孝行,……□和睦□,內外親族,無不欽傳。愛敬立身,閨室令則」。此時的揚州城,伊斯蘭教已經成為胡商的共同信仰。結合這則公元九世紀初的記錄,證實了伊斯蘭教的宗教教育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孝敬的教育,令旅居中國的外國商人,逐漸體現出傳統中國人的特質。

中國人有言:「忠孝傳家遠」。一個具有孝敬特質的民族,其生命力是歷久不衰的。當年旅居長安,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人,其後代逐漸組成一個穆斯林社區,至今這個社區還是非常興旺,依然沿用唐代的稱呼「坊上」,依然堅守著伊斯蘭教傳統的和平教育。今天走在坊上,可見古老的石板街道上是擁擠的市場、街邊的店鋪里懸掛著阿拉伯文聖訓的標語,歷史久遠的清真寺中飄出來誦經的聲音,讓很多西方遊客感到恍若置身耶路撒冷。只不過這裡的清真寺不是圓拱形的,是傳統中國的琉璃瓦大屋頂,阿拉伯文的聖訓也是用傳統鏤空的青磚燒製成浮雕,遠遠望去宛若孔廟(見圖六、七)。圖六,西安市的穆斯林社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因此巷內有清真古寺,故名為「化覺巷」,意思是化導人民覺悟。圖七,始建一千三百年前的清真寺,其大殿以傳統中國的方式建築,但其匾額的文字卻是阿拉伯文,顯示出文化的互相尊重與融合。

這就是中國人的多元一體的天下觀,五湖四海的人們有緣聚居在一起,成為鄉黨,由此遠親不如近鄰,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共同以本民族文化的方式力行孝敬,落實聖人的教導。對中國人而言,先知穆罕默德和孔老夫子一樣都是聖人夫子;普羅大眾甚至不願意分別孔夫子和穆夫子,這種對於真理大道毫無分別的尊重,一直延續至近代。隨著歐洲航海時代的到來,中國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其所規避的是西方商人所帶來的個人主義思想,將物質與心理對立開來的生活態度,而不是西方各民族的聖賢教育。所以如果一個人走在十五世紀的通商口岸廣州城,問當地人:夫子廟在哪裡?有人會帶領這位客商去孔廟,也有人會帶他去清真寺,對廣州人而言都是夫子廟。所以我們說,傳統中國人的視角是多元一體、天下一家的。每個文明的聖人,在中國都得到和孔老夫子一樣的尊重、愛戴,來到中國的各族人民所學到孝敬存心的生活態度,令其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傳統亦得以綿延千年,代有傳承。歷史向我們展示的是,在中國這塊土地上,人們平等對待、和睦共處,文明彼此光光互照、互相交融,文而化之,遂成中國。接下來我們再從理論上看看西方的智者、哲人,是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普世價值的。

二、中外智者談中國傳統文化的普世價值

以上實例只是滄海一粟,數千年來,中國人與各個國家、各個民族,文明互鑒、互相促進的歷史經驗,顯示出中國傳統文化對於現代多元宗教、多元文化的社會,有著特殊的意義。

人生而平等,都有著追求幸福、快樂的權利,但是如何能夠給人生帶來真正的幸福,真正找到生命的價值,需要的不是科技、知識與權力,而是愛、智慧與禮義。外國人來到中國的生活經歷,以及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中國的流傳,都顯示出傳統中國對於多元宗教教育的尊重,是謙虛、包容以及智慧。充滿了愛與智慧的人生,是幸福美好而優雅的,這便是傳統的教化給人類社會的最大的貢獻。

美國哲學家懷海德在《觀念的冒險》(AdventureofIdeas)中將中國與古埃及、古巴比倫等古文明並舉,指出古代文明「比身處現代社會的我們,在文明發展的高峰時確實展示出了更為優雅的生活形態」(exhibitedformsofhumanlifeinmanywaysmoregraciousthanourown)。懷海德所言優雅的生活形態,便是承認天地萬物本是互相關聯的一體,並由此生出無限的愛、敬。古羅馬哲學家普羅提諾(Plotinus)提出「萬法歸一,一為本善」(theOne)的概念,而中國古人則更生動的稱之為,「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這一點與從來沒有讀過文言文的懷海德遙相呼應。他說:自然的法則就是萬事萬物彼此呼應、互相關聯的(TheseidentitiesofpatterninthemutualrelationsaretheLawsofNature…Itpresupposestheessentialinterdependenceofthings)。

本著一體的觀念,在上古中國產生出以人為本、倫常為道的倫理道德觀念。英國著名的哲學家羅素認為,中國文化最為可取之處,便是以人為本。西方文化重視人,稱之為萬物之靈,而中國人更將人與天地並稱「三才」,因為人人皆具本性本善的聖德。如果借用普羅提諾的哲學語言來解釋聖德,就是萬法歸一,一為本善;如果用中國人的方式來說,便是天人合一。普羅提諾說:凡心注於一點,物我兩忘,專一積久,忽有見處,便是悟道(Thesoulmustforsakeallthatisexternal,andturnitselfwhollytothatwhichiswithin;itwillnotallowitselftobedistractedbyanythingexternal…itwillnotevenknowitself)。由一門深入、凝神專注而得清淨心,日積月累而得悟萬法一體,此為東西方學問的共通之處。

中國人四海一家、萬法一體的宇宙觀、倫理觀,得到了二十世紀來自地球另一方的懷海德的肯定,他提出了「機體哲學」,意思是整個宇宙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方東美教授,又將東西方的哲學倫理合而為一,進一步指出整個宇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他在一九六O年的講座上指出:在觀念上,自然是無限的,不為任何事物所拘限,也沒有什麼超自然凌駕乎自然之上,它本身是無窮無盡的生機。……人和自然也沒有任何間隔,因為人的生命和宇宙的生命也是融為一體的。

三、中國人智慧:化玄妙為實踐

雖然哲學家懷海德沒有進一步將一體之關聯(interdependence)詳述出來。所幸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將玄妙的一體生活化,以力行孝道的方式推而廣之,從而兼愛天下、不忘祖德,由此將天地萬物的大道成為一舉手、一投足的生活實踐,這是真實的智慧。

先知穆罕默德教導我們,真主安拉是仁慈的,中國人則將仁慈落實為孝養父母、兄友弟恭的實踐。聖母瑪利亞的謙卑,是天主教教徒所效法的。中國人則將其落實為禮敬、謙讓,並且用地山謙具體形象表示。地山謙就是讓高山低於地面,極言謙卑之至所具有的氣度。上帝與我同在,是基督教的生活觀,中國人則將無所不在的上帝、宇宙萬物的真理,變成每天「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的生活實踐。所謂修十善業,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兩舌、不妄語、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這十條善法,又是全球所有宗教教育所共有的戒條。

玄妙的道理雖然有了具體實踐的指導,還需要有真正下手之處,這就是中國人提出的五倫、五常的生活依歸。五倫是人與人之間自然形成的五種關係:父子、君臣、夫婦、長幼以及朋友。這五種關係可以說是古今中外所有人際關係的總結,所以中國古人說,「人無倫外之人」,換言之,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沒有孤立的個人(individual)。小我尚無,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自無處落腳。正因如此,當公元一世紀佛教來到中國之後,得到了朝野上下的歡迎,因為佛教的深義便是:一切法無我。學佛以破我執、破我見為入門,故能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生根發芽,而佛陀的教育又進一步提升了中華文明。漢譯的佛經再將佛陀的教育傳承下來,令中國(而不是印度)成為佛教的傳燈之所。佛教與中國文明的互動,充分體現了習主席文明因互鑒而燦爛。

所謂倫常,就是人與人相處有五種不變的常道: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其實是一切學問的根基,失去了倫常,一味發展科技與物質文明,將給世界帶來毀滅。父子有親,身為父母,自然要慈愛兒女;身為兒女,則對父母要恭敬、孝養。夫婦有別,是男女組建一個家庭,彼此有不同的分工,男子在經濟上支撐家庭,女子則以教養子女為要務。君臣有義,是指用道義而不是利益,將領導人與被領導人維繫在一起。長幼有序,是人們彼此之間因為年齡的長幼,自然形成的秩序。朋友有信,這是指人與人在一起(朋輩),彼此互相信任。倫常大道,常也有五個方面,仁義禮智信。這都是超越時空的,以仁愛維繫的家庭,和睦溫馨;以道義組成的社會,長治久安;以禮智信為安身立命的根本,這就是傳統中國數千年來社會安定和諧,人民安居樂業的原因所在。

再看現代社會,各國人民惶惶不安,恐怖主義、核子大戰的陰影籠罩全球。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曾經說過:我們以科學研究為先導的技術進步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但是這種成功並沒有給人類帶來福祉,而且事實上它也沒有增加人類的幸福感。對此,博士期待用更加人道的態度對待生活,重新整理生活的準則,喚醒人們的仁愛之心。也許人類只有愛一切生命,才能在未來中生存。這種熱愛一切人,平等對待一切生命的具體實踐,就是五常。這是真正的學問,中國人常說,「學無倫外之學」,在這個基礎上發展的科技,才能真正造福人類。因為注重親職教育、落實聖賢教育,中國的智者聖賢,既可以是天資聰穎的知識分子,也可以是讀書不多的普羅大眾。耆老常有睿智,是一生實踐聖道的結果,故中國人普遍敬老尊賢。這種愛敬存心的生活方式使羅素大為讚嘆,他發現在傳統的中國,人人皆有理性和尊嚴,中國人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襲數千年,若能夠被全世界採納,地球上肯定會比現在有更多的歡樂祥和。

羅素期待的歡樂祥和,來自於落實自性第一德,父子有親,因明了自己與父母本為一體,由此生出父子之間的親愛,將這個親愛推廣開來,便是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之博大胸懷,由此民胞物與,敬愛一切人事物。回顧歷史,我們可以說是孝敬維繫了社會的安定、秩序與穩定。尊敬的師父上人將中華傳統文化總結為:孝是中華文化根,敬是中華文化本,落實在孝親尊師。這個實踐對於正在面臨天災人禍威脅的現代社會,有著高度的借鑑意義。

四、東方給人類帶來的覺醒

十七世紀德國科學家,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因為接觸到《易經》的數學推演,從而大受啟發,深刻感到這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寫成的書,所採用的二進位的運算法,蘊含了不可思議的玄機,他說:從前我們絕不相信在這世界上,居然還有比我們更進步的民族存在,現在東方中國竟使我們覺醒了!及至二十世紀哲學家懷海德和萊布尼茨一樣,因讀《易經》而深感中國傳統文化有著高度的價值:當我們愈了解中華文化,就愈欽佩其博大精深,愈欽佩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現代人得以覺醒的,莫過於找到與天地自然、各族萬民實現和諧之道。《易經》有言:「保合大和(大讀作太)。」這是說讓人民各居其位、各安其道,大家和合共處、互助互愛,所以在故宮裡,最重要的大殿就是太和殿。

如何實現萬物和諧、天下大同的太和?上古的聖王黃帝將此中的深義,用奏樂的方式演出來給後世子孫看。據《莊子》記錄,黃帝曾在一個空曠的地方奏樂,人們覺得奇怪,就問他原因,黃帝說:「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禮義,建之以太清。夫至樂者,先應之以人事,順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應之以自然,然後調理四時,太和萬物。」這是說,我在這裡奏樂,是遵循人事的法則來做事,但是其中的樂理是與天道相合的。所以這樣的音樂是遵循禮節與道義的音樂,和自然的清淨平等相應。真正好的音樂能夠合乎人們為人處世的風俗習慣,但又順應天理,其所作所為都符合仁義禮智信的五種德行,然後令天地氣候變化有序,萬物都能和諧生長。所以說如果人與人之間相處,彼此都能遵循道德準則,互敬互愛,那麼天地宇宙之間就有了沖和之氣,這就可以感得氣候宜人、四季有序。用今天的話說,中華文明揭示了為政之道、管理之道、環保之道,行道的途徑就是力行仁義禮智信之五德。

伊斯蘭教教導,要學習真主安拉的仁慈;德國偉大的詩人歌德曾說過:在這個世界上,唯有兩種和平的力量,即義與禮;佛陀教導人們,要求覺悟、求真實智慧。在現代西方社會,教導人們信德之重要者,便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馬克思.普朗克博士。數百年來,科學的教育強調要有懷疑的精神,然而真正推進物理學發展,因為發現物質的秘密而獲得諾貝爾獎的普朗克,卻因畢生一門深入研究物理而悟得聖道,他說:入科學聖殿之門,首要具備的就是信。(Anybodywhohasbeenseriouslyengagedinscientificworkofanykindrealizesthatovertheentranceofthegatesofthetempleofsciencearewrittenthewords:Yemusthavefaith)。又言信乃良心之依歸、科學之先導(Thehighestcourtisintheendofone』sownconsciencesandconviction…andbeforeanysciencethereisfirstofallbelief)。

黃帝奏樂時所演示給世人的五德,在他之後的四千年間,被東西方不同地區、不同時代的聖賢,以各自方式演繹出來。足見李約瑟在深入研究中國科技史之後,得出的結論所言不虛:我們愈深入的研究中國文化以及歐美文化,就愈深刻的感到它們就像兩個不同的作曲家所譜寫的兩部交響曲,而其基本旋律卻是完全一致的。這個一致的旋律到了全球一體化的二十一世紀初,更體現出具體實踐的一致性。世界美好的原因,如果用一個字來說就是「和」,其實現的途徑,用一個字來說便是「敬」。遵從和敬的行為,就是一千零八十個字,列出一百一十三樁事項的中國童蒙教材《弟子規》。

無獨有偶,在一九九九年的世紀之交,美國學者約翰.牛頓(JohnNewton)博士,目睹西方文明不能成功的解決美國日趨複雜的社會問題,著手研究倫理,並撰寫《二十一世紀的言行舉止準則》一書,列出了一百二十一樁準則。他說:要想解決當前的社會問題,只有靠推廣倫理和待人處事的教育,為此有必要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禮義的教育,將東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他說:我深深感到,解決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僅僅依靠西方文化是不夠的。牛頓博士的論述,進一步證實了湯恩比博士在一九七O年代的預見:「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

五、結語

十九世紀為英國立下汗馬功勞的納爾遜將軍,在臨終時道出了英國人共有的人生觀:英國盼望每個人都盡其責任。台灣的馮滬祥教授也說,正是因為這樣的人生觀,英國在十九世紀才得以稱霸全球。中國人則進一步,不僅教育孩童盡職盡責,更要在盡職盡責時不忘愛敬存心、謹記守禮、不失道義,所以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和平、禮讓的文化。正如本文開篇所列舉的史實顯示,這種文化帶給世界的不是征伐與稱霸,而是學習與欣賞、支持與互助。

追求正義與真理,懂得學習與欣賞、支持與互助的精神,成就了長安城在唐代多元文化融匯和合的盛況。近年來,師父上人屢次提出,世界的和平來自於宗教的和諧,宗教的和諧源自於宗教能夠回歸教育,並且提出建設多元文化和諧示範城的構想。如果將時空交錯起來,那麼阿羅本主教以及先知的使者曾經居住過的唐代長安城,可以說是最典型的多元文化和諧示範城。之所以能夠實現盛世,還在於從領導人到平民無一不尊重聖賢教育。現在在澳洲圖文巴,我們也能看到這個盛況正在重現,它所仰賴的不僅僅是一個力行多元宗教教育的善心委員會,更是一個能夠開展傳統倫理道德教育的活動中心。

歐洲啟蒙運動的先知先覺者伏爾泰曾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應該是每個法國人的生活準則。這是基督教愛人如己的精神體現。如何幫助人們實踐這個精神,還在於推廣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對此中國儒釋道三個根本的教育《弟子規》、《太上感應篇》,以及《佛說十善業道經》,成為指導圖文巴市民實踐愛人如己,實現和睦共處的教科書。

湯恩比博士指出,東方哲學依正不二的理念,原本也是古希臘、古羅馬文學、哲學之精神宗旨,他說:我認為,依正不二原本就是人類共同的思惟。中國人通過親職教育以及聖賢教育,將落實依正不二的共同思惟總結為十二德目,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從而令如此高妙的玄理成為具體而微的實踐,造就了仁愛淳樸,正義的、可愛的中國人,平等恭敬對待一切聖賢,謙卑柔和對待一切人事物。從而令中華民族融合四方文化,互融互照,民族生生不息,文明綿延萬世。今天我們也將這個古老而又常新的文化傳統繼承發揚起來,造福全球。

從哲學的高度而言,中國人的人生觀是胸懷天下的;從待人處事的角度而言,中國人的精神是誠敬謙和、愛敬存心。謙恭而又厚道的中國人,永遠將別人擺在第一位,將自己放在其次,時時刻刻體諒他人的感受,從而將萬法一體、依正不二在生活中做出來,帶給自己、親朋、鄰里乃至國家天下真正的和諧太平。中國人的精神與其說是民族精神,不如說是生而為人的精神,是屬於世界每個人的生活態度。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對於現代全球社會的重要意義所在,是全球各民族優良傳統的具體實踐、具體體現。所以我們說,有著千萬年曆史的中國傳統文化是屬於全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

以上是弟子學習傳統文化的一點粗淺的總結。祈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老師、學長慈悲賜教,不勝感恩。慚愧弟子越溪頂禮敬呈。

老法師:這一篇文章很有價值,後面要補一點,屬於全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希望全人類能夠重視、能夠接受,認真去學習,變成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怎麼樣學習?從哪裡下手?從道德、從學問。道德,我們提倡的儒釋道三個根,這前面都說過了。文化這一面就是漢字文言文,如果你能夠學會漢字文言文,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藏,就是古聖先賢將這份禮物送到你家裡來了,送到你手上來了,你也能夠在這一生當中成聖成賢。把這幾句話放到後面就好了,鼓勵大家。

我們這個學習班裡頭有很多好東西,將來把它編印成一冊,都非常有價值的,提供給這些有這個志願的人士,提供他們做參考,我相信對他們會有一些鼓舞。好,這兩個小時快到了,很理想,我們這裡要準時。可以預先做成小冊子,再做成有聲書,我們對歐洲那邊的中國人,同胞們,分別給他們做禮物,也鼓舞他們。我們這個願望當中,想在倫敦做一個漢學院,也就是這一個實驗點,把中國傳統文化在歐洲發揚光大,希望跟歐洲古文化能夠結合成一體,來救全世界。

摘自: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第一四0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