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有一毫夾雜一毫自欺則非真


時間:2016/11/23 作者:果林果梅

要保持恆心確實是不容易。所謂「學道須是鐵漢,兩字信條真乾」,這個真乾還不能間斷才能叫做真乾,「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真乾二字,夏蓮居老先生對這個真乾有註解,讓人感覺特別深刻。他老人家說道,「有一毫夾雜一毫自欺則非真,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則非乾」,這個是對「真」跟對「乾」下的一個註解。

我們看這個真,不能有一絲毫夾雜,就是正念不可以斷。有時候正念沒有保持,妄念就一個接一個了。比方我們要奉行仁義,那要念念為人著想,念頭不能夾雜自私自利,一夾雜了,這個功夫就間斷、就退步了,這個要很下功夫去觀照自己的念頭才行。有一毫自欺,自己的念頭不對了,自己說錯話、做錯事,也不願意去道歉,心裡在想,「他也有錯」,其實又把專注點轉移到他人、轉移到境界上,我們就很難觀照到自己的不足。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改正自己的過失叫修行。假如念頭不對了,我們不承認,那就無從修起。不自欺,不對了,能馬上承認、馬上轉念,甚至於有勇氣去向對方道歉,這個不容易。像我們熟悉的一些經句,「行有不得,反求諸已」,真的我們現在遇到這麼多人事的狀況,我們面對任何一件事、任何一個人,都能止在「反求諸已」當中嗎?所以不夾雜、不自欺都是真功夫,所以叫鐵漢,表現出來對自己的習氣趕盡殺絕,絕不手軟,絕不找藉口。

那這個乾字,說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則非乾。自己寬恕自己,就像《了凡四訓》上講的,「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安於自己的錯誤、習性,那就變成自我寬恕了。「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其實我們每天沒有發現過失去提升自己,那就磋砣自己的光陰了。所以不能懈怠、不能自恕。「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閣一生」,因循苟且、得過且過,「這樣也不錯了,這樣比起其他的人也很好了」,那就很難向上提升。所以愈修身,愈在學問當中下功夫,自己愈來愈覺得修行不容易。以前年少不懂事,把經句都看輕了。其實那個時候只是表面上自己知道,知道還不到悟到,悟到還要再邁一步才能做到,做到才能得到。

很多年前,身邊同仁提醒一些很重要的態度、道理,自己也聽進去,但是沒有入心,幾年以後才覺得很重要,可是已經耽擱了不少事情。所以講好聽在推廣傳統文化,講實在一點叫戴罪立功,已經做錯很多事了,要盡力來彌補。所以確確實實「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自己做得很差,自己身邊的人勸好幾年了,才慢慢重視到。那怎麼自己在要求別人,好像讓他一次、二次就要記住,甚至要悟到?自己都變苛刻了,難怪都長不胖,也要從根本上找到原因。所以你嚴苛、責人太嚴,必損自己的福報。那你看我這個很危險在哪裡?明明心地功夫退步了,然後人家一看到我瘦,「你太辛苦了」,是吧?我假如還覺得是這樣,那我就自欺了、我就自恕了。這個時候不可夾雜這些妄念,不可自我寬恕,要提起正念。正念是,師長說的,「人百分之九十五的能量耗在妄念上」,妄念就是跟經典不相應的念頭,就在耗自己的身心了。

大家有沒有經驗,最近有沒有生過氣?生氣以後要調多久才調得回來?那你看對身心很耗損。許哲女士說,「生一次脾氣三天才緩得過來」,那是她的功夫。我們有個同仁,他學了,畢竟深入的經典比較多,也比較明理,明理以後,自我觀照比較強。結果他現在觀照很強,他只要一生氣,動氣以後,他就會吐血。我說,「功夫不錯,我生氣都沒有吐血,代表我都內傷。」明明這個念頭對身心都有損害,我怎麼沒有表現出來?他比較乾淨,所以起個不好的念頭,身體馬上反應,告訴他傷害有多少。你看人那個免疫系統不敏感的時候都不會感冒,有沒有?你們有沒有遇過那個親朋好友,「我一年都不感冒的」?結果他一感冒就躺醫院躺好幾天。反而那個一、二個月感冒一次,一、二天就好了,他的免疫系統很強,馬上就調整了,他警覺性很高。反而那個比較鈍的察覺不出來。結果他這麼一反應,就更警惕到「暴怒傷肝」,這個怒氣真的對自己身心傷害很大。

摘自:《群書治要36O》學習分享蔡禮旭老師主講第八十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