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念佛行者只念佛就好,其他之行非往生之業不用修嗎?


時間:2017/5/10 作者:信願法師專頁

問:念佛行者只念佛就好,其他之行非往生之業不用修嗎?

法然上人《十二條問答》云:

問:或言念佛以外之餘善,非往生之業故,不可修之,然乎?

答:譬如人行道上,主人一人,隨從甚多,往生業之中,念佛者主人也,余善者隨從也。不可因隨從之餘善而嫌之。

第十條問答很重要,是本願行者應該要好好的深思,因為少部份的本願念佛人對本願的道理有所誤解,因此會執著念南無阿彌陀佛以外,其他的行都不用修了。

請問諸位:這樣知見對不對?不對!不是你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好,其他的修行都不能修,那這樣違背聖道教法。世尊一代時教講了許多聖道教法,不是要讓我們修行的嗎?如果不是,世尊講好玩的嗎?當然不是!怎麼學習阿彌陀佛本願念佛人,其他任何的修行不可以修呢?沒有這樣的道理。

所以法然上人在第十條問答設問得非常之好,一定是有人誤解才會如此設問。

【或言念佛以外之餘善,非往生之業故,不可修之,然乎?】

念阿彌陀佛名號以外的修行,不是往生報土之業因,所以不可以修,這樣對嗎?這樣不對。法然上人的回答雖然很簡單,用譬喻之語,但是很清楚,我們知道這樣的觀念是不對的。雖然道綽禪師在《安樂集》說世尊一代時教分為聖道門與淨土門,舍聖道門歸淨土門,雖然善導大師說世尊一切教法有正行有雜行,舍雜行為正行,但是不少的念佛人對「舍」與「歸」,這二字的意義有所誤解。

所以師父要費一點時間解釋「舍」與「歸」的道理,要不然有的人認為只有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好了,剩下的都不可以修,這樣才是本願念佛的修行,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念南無阿彌陀佛和修其他的行是心態的關係,有矛盾嗎?有衝突嗎?這是個人心態的關係,念南無阿彌陀佛:

會因為你修布施而妨礙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嗎?絕對不會的!

會因為守戒而妨礙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嗎?絕對不會的!

會因為忍辱而妨礙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嗎?絕對不會的!

會因為精進而妨礙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嗎?絕對不會的!

同樣的道理不會因為修諸行,妨礙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

如果你一餐飯必須吃兩碗飯肚子才會完全飽,你已經吃了兩碗飯了,你再吃一點甜點,會影響你肚子飽嗎?會不會?不會啊!絕對不會。

舍與歸雖然是祖師所開示的修學淨土法門的要領,但是意思千萬不可誤解。「舍」是放下的意思,「歸」是依靠的意思,放下與放棄是不同的意義。如果我們每天茹素念佛,但不執著茹素念佛的功德,這叫放下。如果我們沒有茹素也沒有念佛,這叫放棄。放下是有造作,放棄是沒有造作。你出五萬元印佛經廣度眾生,但是沒有執著出五萬元善款印經度眾生的功德,你將出錢印經度眾生當作報答佛恩佛德弘揚佛法,是本份事無有功德可言。請問:這樣是放下還是放棄?放下!你沒有出五萬元、沒有印經、沒有做功德,這樣是放棄。所以放下與放棄我們要明白意義。

《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就是不可執著,無論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如果執著就成為福德,如果無著就成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這是《六祖法寶壇經》的經文。

念南無阿彌陀佛,修其他的行這樣就妨礙往生西方清淨報土嗎?

絕對不會!因為往生西方清淨報土在六字果號南無阿彌陀佛,但是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禪定、修精進、修般若,對你修學南無阿彌陀佛本願妙法是助成而非是妨礙,只在你的心念如何思惟。如果念南無阿彌陀佛,感念阿彌陀佛發願修行,成就萬善萬行無為無漏的功德在六字果號,使我得受、稱念、往生、成佛,所以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是我修行人的本份事,是我念佛人應該要做的。因此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修精進、修禪定、修般若,讓人對我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肯定,這個人很精進,一天佛號念好幾萬聲,確實是一位純真信仰阿彌陀佛的行者,人家對你的肯定,使人家對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妙法的肯定,使人家對念南無阿彌陀的嚮往,使人家想要念南無阿彌陀佛,你沒有執著修精進的功德,這樣有妨礙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清淨報土嗎?不但沒有妨礙還有助益。對不對啊?

所以本願的行者,一定要了解這個道理。因為少部份不了解這樣道理的本願行者,聽到人家在助念,啊!又是雜修了,聽到人家行布施,啊!又是雜修了,聽到人家精進念佛,啊!又是雜修了,這樣說人家公不公平?不公平!你怎麼可以隨便說人家雜修呢?雜不雜修,人家的心境你知道嗎?

所以雜修與專修、正行與雜行、聖道與淨土,這其中的分類我們本願念佛人要非常的了解,舍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應無所住是有造作還是沒有造作?有!有造作但沒有執著,對不對?而生其心就是有造作菩提心,有布施五萬元,有,這就是事上沒有執著布施的功德,這就是無所住,就是理上,所以應無所住是在理上而言,而生其心是在事上而言,應無所住是說「空」,而生其心是說「有」,空有不二。「舍」就是應無所住,「歸」就是而生其心,我們依靠阿彌陀佛的名號,內心對阿彌陀佛名號絕對救度的本願一心歸命,在事上我們稱念六字果號南無阿彌陀佛,所以身業禮拜阿彌陀佛、口業稱念阿彌陀佛、意業思念阿彌陀佛,我們依靠阿彌陀佛的本願救度,更需要行布施、更需要守戒律、更需要修忍辱,對不對啊?

所以念佛之外的余行余善,我們千萬不能排斥,念佛人怎麼可以排斥聖道的教法?很簡單的道理。六字果號南無阿彌陀佛是如何而來的,法藏菩薩修布施、修忍辱,修精進、修持戒、修禪定、修般若所成就的,對不對啊?

所以在因位叫做六度萬行,在果位叫做六字果號,六字果號的萬善萬行功德,就是因位修諸六度萬行所成就,所以聖淨一如,怎麼可能念南無阿彌陀佛跟修諸功德互相違背呢?不會!而且法藏菩薩發願要救度十方眾生有攝生三願: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請問大家:如果你是法藏菩薩,你的智慧是古佛究竟圓滿智慧,你會不會發第十八願跟發第十九願互相衝突,會不會?不會啊!你會不會發第十九願跟發第二十願互相矛盾,會不會?不會。

所以如果念佛的人排斥修諸餘行的人,這樣豈不是用法藏菩薩的第十八願破壞第十九願,這樣對不對?不對啊!第十八願是法藏菩薩所發的本願,第十九願就不是法藏菩薩所發的本願嗎?第二十願就不是法藏菩薩所發的本願嗎?第十八願念佛往生願,叫做念佛往生願之本願,第十九願叫做臨終接引願,就是臨終接引願之本願,第二十願植諸功德願,就是植諸功德願之本願,所以不可以有排斥的心。如果念佛以外的余善不是往生之業就不可以修,那麼我們念佛的人豈不是不可以行布施、不可以行持戒、不可以行忍辱、不可以行精進、不可以行般若,這樣哪有和世尊所說的一代時教相應,沒有相應啊!很簡單的道理。

念南無阿彌陀佛,要往生西方報土成佛要精進念比較好,還是要懈怠念比較好?精進念比較好啊!哪有說懈怠念比較好的道理。不管有信心沒有信心、不管用什麼心情念佛、不管用什麼方法念佛、不管用什麼態度念佛,都是一定精進稱念比懈怠稱念較好的啊!精進稱念不是行精進度嗎?就是啊!所以學佛一定要越學越圓融,如果越學越排斥、越學越偏執,那一定是觀念出了問題、知見出了問題。

譬如交通而言,有了車子之後就把腳踏車舍掉嗎?腳踏車有腳踏車的作用,車子有車子的作用,你要到遠途,當然開車要方便快速得多,但是如果你到近程,騎腳踏車可能更方便,對不對?如果你到前面一公里處的菜市場買菜,你需要開車去嗎?不需要吧!騎腳踏車更方便,因為菜市場你開車去也沒有地方停,騎腳踏車去隨便找個地方要擺放都很方便,各有其用。不可以因為有車子之後就排斥腳踏車,腳踏車沒有用了把它丟掉。不可以因為學淨土法門念南無阿彌陀佛,聖道法門都沒有用,通通把它捨棄,那這樣聖道的教法就會毀滅,你是在破壞佛法不是在弘揚佛法。所以我們學習阿彌陀佛本願的行者一定要越學越圓融,越學越究竟,心量要越來越寬大,排斥的心要越來越小。

師父常常在講:我們念佛人要更希望聖道教法興旺才好,因為聖道教法不論禪宗、密宗、律宗、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俱舍宗、唯識宗,都是佛菩薩所說的真理,我們希望這些佛法也興旺,不是只有淨土宗興旺而已。如果只希望淨土宗興旺其他的宗派消滅,這樣的心跟念佛相不相應?不相應!念佛佛號法門興旺就好了,其他的法門都消滅,這樣哪對!這樣心胸就很狹窄了,這樣就和阿彌陀佛的名號不相應了,和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不相應了,和西方淨土不相應了,這樣是錯的。

所以大乘行者排斥小乘,這樣的心態不對;小乘的行者排斥大乘,這樣的心態也不對;顯教的行者排斥密法,這樣的心態不對;密教的行者排斥顯教,這樣的心態也不對;聖道行者排斥淨土行者,這樣不對;淨土行者排斥聖道行者,這樣也不對。我們一定要了解這樣的道理,要希望所有世尊的教法都興旺,這樣的心才跟阿彌陀佛名號相應。對不對?這樣的心也才跟阿彌陀佛本願相應。

因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是涵蓋一切六度萬行,阿彌陀佛的本願是涵蓋一切八萬四千教法。你把四十八願每一願讀一百遍,道理了解了、融會貫通了,深入佛心,你會發覺法藏菩薩所誓言的四十八願是希望十方的眾生因各人的因緣修諸功德,也就是四十八願涵蓋四千八萬教法,怎麼可以只念佛就好,其他都不要修了!如果修學本願念佛的行者其他都不要修了,要不要斷惡修善啊?要不要孝順父母啊?要不要奉事師長啊?要不要慈心不殺啊?要不要行十善業啊?要不要遵守戒律啊?要不要發菩提心啊?要不要深信因果啊?要不要自行化他啊?要不要上求下化啊?當然都要啊!而且是無礙的。

如果你吃飯夾菜用筷子,喝湯要用什麼?喝湯要用湯匙啊!現在師父要喝水,這個水是用鋼杯裝的,如果炒一盤菜出來,用這個鋼杯來裝菜合不合適?不合適啊!炒菜要裝菜當然要用盤子。萬物各有其用,萬法也各有其用,我們要了解這個道理。

麥克風有麥克風的作用、鮮花有鮮花的作用、鬧鐘有鬧鐘的作用、引磬有引磬的作用、杯子有杯子的作用、電扇有電扇的作用、照射燈有照射燈的作用。就以照明而言,我們大殿上面是輕鋼架燈,用輕鋼架燈照明,古代人用什麼照明?油燈、蠟燭。你有了輕鋼架燈、有了日光燈、有了電燈,你就不要油燈嗎?就不用蠟燭嗎?說不定油燈、蠟燭將來會派上用場,什麼時候就派上用場?停電的時候啊!怎麼可以說我有了電燈、有日光燈、有輕鋼架燈,酥油燈就不要、蠟燭就不要,就把它丟掉了,不行!這樣是不對的。

法然上人在答案說譬喻,雖然回答很短,但是教我們正確修學念佛法門的態度,不可以因為念佛以外的諸行萬善不是往生之業因,就不可以修,不是這個意思。

「譬如人行道上,主人一人,隨從甚多,往生業之中,念佛者主人也,余善者隨從也,不可因隨從之餘善而嫌之。」

在人行道上主人一人,隨從很多,往生的修行之中,念佛就是主人,余善就是隨從。不可因為隨從也就是修諸餘善而嫌棄,不可以的!事實上就往生西方清淨報土而言,當然是念佛,因為這是第十八願的法門。但是法藏菩薩所誓願的往生因願還有第十九願、第二十願,第十九願也是阿彌陀佛悲心要救度十方的眾生回歸淨土,怎麼可以捨棄呢?而且法藏古佛以誓言要救度十方眾生是如來智慧觀機逗教,十方眾生當中有許多人很喜歡修余善、有許多人很喜歡參禪、有許多人很喜歡學密、有許多人很喜歡守戒、有許多人很喜歡修小乘、有很多人喜歡修觀音法門、有很多人喜歡修彌勒法門、有很多人喜歡修地藏法門、有很多人喜歡修其他他相應的法門,所以佛陀在教化眾生,他是隨順眾生的因緣,善巧方便攝化。

眾生喜愛念佛,佛陀就跟他說念佛法門。

眾生喜愛參禪,佛陀就跟他說參禪法門。

眾生喜愛持咒,佛陀就跟他說持咒法門。

眾生喜愛守戒,佛陀就跟他說守戒法門。

因機設教,觀機逗教。那我們現在不了解佛陀說八萬四千法門的用意,修禪就把其他的法門通通排斥,這樣不對!念佛就把其他的法門通通排斥,修小乘就把其他大乘通通排斥,修大乘就把小乘的法門排斥,這都是不對的態度。

所以學佛的人問問自己所作所為、所想所思和世尊的佛心有相應嗎?世尊為什麼要說那麼多法門?阿彌陀佛為什麼要發攝生三願?為什麼不發第十八願一願就好?要發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救度十方的眾生,從佛方來思惟佛祖的心,在修學佛法就不會越修心胸越窄。

不論念佛、不論參禪、不論誦經、不論守戒、不論持咒、不論斷惡、不論修善,你用自力心造作就是自力嘛!你用他力心造作就是他力嘛!所以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本願行者,更要好好的斷惡修善、涵養心性,讓聖道門的行者更肯定念佛是很難能可貴的修行。對不對啊?當然是這樣啊!

沒有念佛的人都懂得要孝順父母了,念佛的人卻不懂得要孝順父母。許多的觀念都是一念之間而已,正邪在一念之間。以前沒有念佛對父母態度不好,現在念佛了就要對父母越好,對不對?以前沒有念佛,不懂得要孝敬父母、奉事師長,現在念佛更要孝敬父母、奉事師長。以前沒有念佛,不知道吃素是長養慈悲心,愛護眾生的慈悲行為,現在念佛更要戒殺、放生、吃素,培養慈悲心愛護一切眾生生命,對不對啊?這樣人家才會對你的念佛肯定,人家也對阿彌陀佛的教法肯定,人家看到你的行為越來越好,就會想要念佛,對不對?要讓阿彌陀佛臉上有光啊!如果了解阿彌陀佛對一切眾生慈悲憐愍,不論吃素念佛或者吃肉念佛,都絕對救度。

所以本來以前沒有學習阿彌陀佛的念佛法門反而還會吃素,現在學習了阿彌陀佛念佛法門之後,對於阿彌陀佛慈悲不棄的救度了解了,反而吃魚吃肉,這樣對不對?這樣不對。學佛修行知見非常的重要,所以法然上人所設問這條問答很值得我們本願念佛人深思。千萬不要觀念錯誤,千萬不要修偏差了還在指責別人雜修雜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