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倫八德修天道由人道修起,古聖雲「天無道不成天,地無道不成地,人無道何為人」。天有道日月星辰轉運,地有道四季分均,人有道人倫道德不虧可為人也。人若虧了人倫道德,身雖異於禽獸,心與禽獸有何分別。聖人憂人趨於禽獸之中,因此修道立教,使天下之人皆盡此人倫大道,若不盡此人倫大道,雖然官高爵顯,金銀百斗,人民無德可稱,有何益哉。目下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人情大壞你爭我奪,造成了世界毀滅的危機,舉世動盪人所共知,科學登峰造極,並無挽救之方,其威力是摧毀世界而無遺,人只知其利不知其害,不知蒼生萬靈,命在旦夕,此時正是萬物毀滅危險之時,皆因失此人倫大道,何能不遭劫運乎。此非上天不仁是人自作自受的,故孟子曰「天下溺援之以道」。 教人行善使人人能以道為尊,以德為貴,人道完成自然返成古風,天道自然清和三災八難自然冰消,萬民享安樂也。現在簡說人倫大道。人道者五倫八德,五倫是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先說明五倫 君臣有義,君使臣以禮,臣奉君以忠,君不學桀紂,臣不學曹秦,君則正,臣則忠,自然君臣有義也。 父子有親,父教化子弟要仁慈,子侍奉父母要孝順,父慈子孝,自然父子有親也。 夫妻有情,夫待妻盡其責任,妻事夫君盡溫和,夫愛護賢妻,妻敬愛夫君,夫唱婦隨,家有大小事情夫妻商議而行,自然夫妻有情也。 兄弟有序,長為兄,幼為弟,兄愛小弟,小弟敬兄,兄寬弟忍,一團和氣,祖業家財不爭不貪,自然長幼有序也。 朋友有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若有過錯,勸而改之,若有善事助而成之,不論貧富,一視同仁,以道德來往,自然朋友有信也。以上乃是五倫之道,人遵五倫,天降吉祥也。 八德者,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孝﹕孝字半老半子,言親已老半入土,為子就是手足以奉養扶持。孝者百行之首,萬善之源,乃為人該行該守之第一重大義務也。為人不可無孝,無孝如樹無根,如水無源。父母養子成人,恩深如似海,德高如泰山,一朝一夕一舉一動難言盡述,父母愛子無微不至,辛苦不辭冒險不退,始終不倦勞而不怨,愛子一生至死不變。為人子者須當知恩報本,欲子孝順,須先孝雙親,不孝先人,人逆你,今日為人子媳婦,後日為人父母翁姑今日不孝父母翁姑,後日受子女媳婦不孝,理之所當然也。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兒,蓋因習見其行為,自然盡學其舉動也。一報還一報,此是天地循環之理也。天理昭昭報應無差不可不信。世人傳後裔之目的者,就是養兒待老,積殼防飢,父母養我而我不知孝養雙親者,父母勞而無功何必養子,勞其筋骨損其精神,不孝父母翁姑,養子何益也﹖為人子須常靜慮三思,有個身體從何來呢﹖何人養育成人呢﹖給我讀書學藝嫁娶,衣食住等從小至大一番思慮,自知父母之恩莫大,知恩自當報答雙親,自知孝敬父母翁姑,孝敬之重點,勿使父母翁姑怒氣,悲傷,怨恨,痛苦,傷情,哀怨,驚恐,愁悶,羞愧,便不是買魚買肉奉敬是謂之孝也。愛惜妻子之心更力一倍敬重父母翁姑,何謂也﹖我身受父母所賜,一失雙親斷不再得,失去妻子可以再得也,為人子女媳婦者,竭盡其力問心無愧孝順父母翁姑,始可稱為孝子孝婦。為人父母翁姑者,也應慈愛痛疼子女媳婦,切不可偏見,上下盡其人道,樂其天倫,父慈子孝成為幸福家庭也。古人云 「不孝父母敬神無益」,人倫之道以孝為首,不孝者後來必遭受天譴,其禍必累及其兒女實可嘆哉。世人並非不知孝順之道,有的明知而故犯,人為萬物之靈,鳥獸亦知孝義,如羊跪母飲乳,烏鴉知反哺之義,人為何不盡孝道﹗奉勸世人父母在世孝敬父母,勝過死後奉敬三牲酒理,在世敬一粒豆,勝過死後用山珍海味敬奉也。在世不盡孝順,死後才請僧道誦經超度有何益哉﹖ 孝經曰「金錢可貴,父母更可貴,何也﹖金錢可復得,父母不可復得。妻子可愛,父母更可愛,何也﹖妻子可再有,父母不可再有。職位要顧,父母更要顧,何也﹖職位可另尋,父母不可另尋。身命要保,父母更要保,何也﹖君之身命由父母千辛萬苦養育而來也,如無父母,安有我身,是父母重於我身也」。先賢雲「千兩萬金萬兩銀,有錢難買父母身,在生之時不恭敬,死後何勞敬鬼神」「父恩比山高,母德比海深」。十月懷胎三年哺乳,七年恩養十年培植,吃盡千辛萬苦,方將我扶養成人,此恩此德天高地厚難報萬一。父母養育之恩昊天罔極,吾人若不孝順,自問胸膛於心何安,於罪何逃,與人相處做何感想﹖可知孝乃百善之先,聖人定為道德之根本,教化之宗旨「安慰敬順」為日常之孝,不可不勉也。 (一)不使惡名加諸父母,謂之安。 (二)一切煩惱,為子代其勞,謂之慰。 (三)衣食供奉,溫言悅色,謂之敬。 (四)雙親怒責,不怨父母,謂之順。 先哲又雲「欲把親恩數一回,天高地厚終難猜,吾能數盡青絲髮,唯有親恩數不來」。人試思未有身體之前,是何人所生﹖既有身體之後,何人所養﹖飢餓也何人所哺乳﹖寒凍也何人所裹﹖啼號也何人所抱﹖溲溺也何人盥洗﹖痲痘何人醫救﹖飲食言語何人教督﹖仔細思之,而父母之恩可知矣。父母一團心血完全用於子女之身,故十月懷胎三年哺養,父母飽受多少艱難困苦,擔多少骸怕懮愁,偎乾就濕,舍己救兒,水火湯刀關心掛慮,嘻笑則心為之喜,啼哭則忍耐其煩,未飯則先防兒飢,未眠則先調兒宿,饑飽必得當,冷暖尤恐失宜,一旦遇有疾病,為父母者不謂子之幼難養,反怨自己調理失時,採藥求醫,禱神問卜,恨不得將身代替,若出外遠行,則牽心掛意卜問歸期,早去遲來倚門盼望,此皆父母生我,育我,撫我,教我,厚我,望我之恩情,人所不可忘者。 孔子教子弟事親之道。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局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至,能後才事親」。又雲「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得道諸位乾坤,勿望根本孝敬父母,才是修道也。 悌,悌字先點為兄,後點為弟,弓身一手一足,是最親的同胞兄弟也,兄弟原來同氣連枝,姊妹相親兄弟和氣,同念一母所生,共乳成人,兄寬弟忍不失手足之情,家興族盛是不虧悌道也。 忠,所謂忠者,真心誠意做事合法合理,竭盡心力至公無私,所報無謊,所言無虛,做事不怕人見,不怕人恥笑,不作虧心事光明正大,可以對天地對神祗,對國家對社會,對父母兄弟妻子,對自己良心無虧者就是忠也。 信,信字人言而成,夫信者誠實也,信乃人道上之準繩至寶,人之事業成功失敗皆以信字為基礎,俗雲「君子一言放出,駟馬難追」,君子修道一言為定。信道信劫,信因果輪迴。若與人相約之事,買賣或工作只顧自己利益而失約,或講話虛而不實者,皆失信也。所以言顧行,行顧言,心口和一,以信篤行。 禮,禮者天理之節序,人事之儀則也,人在萬物之上不可無禮,否則將與禽獸何異﹖也是得不到別人的尊敬,禮能表現人之身分及人格,態度謙虛儀容端莊,行為有規律,對尊長有禮貌,待下輩慈悲博愛,你若以禮待人,他人必定以禮答之。孔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絕不做敗壞風俗的事,禮是人的隨身寶,能消一切禍殃也。倘若人人不守禮,秩序即亂,以報紙上看到的無禮事件,亂倫,見色動心出手無禮,或強行侮辱等犯罪人,則與禽獸何異﹖人面獸心將成何體統乎。結果身敗名裂無面見父母兄弟親朋等,皆因為失去禮儀之故也。所以修道必注重禮節,自重自愛自己﹑敬重別人愛人,如此品格高尚不虧禮之道也。 義,義就是做事能合正道的意思,為人不可做不正之事,雖天下財物為人人所喜愛,但需要用正義而取,若用不義橫財逆取,損人利己,最後必定受禍失敗,所以正義君子,不但不貪不義之財,以疏財仗義,救濟諸善等,神欽人仰,光前裕後,留美名萬古矣。 廉,廉就是清清白白,端端正正之意思,無私慾無邪念,不作虧心等惡事也。待人接物誠誠實實,辦公做事有始有終,臨財不苟,遇色不迷,心清而寡慾,貴在身清,不在衣冠,三清四正清白吾體,內心清廉,家雖貧亦不願貪求分外之利,安分守己,奉公守法為之廉也。 恥,恥者為人之本性,本性純善而無惡,所謂人之良心,但是「羞惡之心人皆有之」,人有了羞惡之心才能知恥,知恥之人做事光明正大,不知恥者心身不端正,穿露體裝,奇形怪裝,男不男女不女,男女不避嫌而發生許多醜愧,敗壞門風之事,則為不知恥而造成也。以上就是五倫八德之簡解,為人應該遵守為人之道,人道完成而可達天道矣。 第一孝道不忤逆天人恭敬。第二悌道能忍讓家必興隆。 第三忠道能盡心改邪歸正。第四信道不欺哄中外可行。 第五禮道恭敬人神喜人敬。第六義道能謙讓天下馳名。 第七廉道不苟取賊盜息淨。第八恥道能遵守邪念除清。 明心見性,正心修身,心是禍福種子,必須先修心。 人道完善才能達天道,人道不修與禽獸何異。 孝悌也者,為人之本,道德之源,必須遵行,修道者不可不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