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懷海禪師: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百丈懷海禪師(720-814)唐代禪宗高僧,我國禪宗叢林清規之制定者。福州長樂(福建)人,俗姓王。因其後半生常住於洪州百丈山(江西奉新),故世稱百丈禪師。百丈禪師自幼歡喜游訪寺院,年20,從西山(廣東潮安)慧照出家,後從南嶽之法朝律師受具足戒,未久至安徽廬江浮槎寺研讀經藏。於大曆初年(766),聞馬祖道一禪師在南康(位於江西)豎立南禪法幢,師遂前往投其座下,得道一之印可。與西堂智藏、南泉普願同入祖室,各有擅長,時稱馬祖門下三大士。後出主洪州新吳(江西奉新)百丈山,自立禪院,制訂清規,率眾修持,實行僧團之農禪生活。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理念。元和九年(814)入寂,世壽九十五。敕謚「大智禪師」,塔號「大寶勝輪」。座下以黃檗希運、溈山靈祐居首。師所訂清規,世稱「百丈清規」,天下叢林無不奉行,為禪宗史上劃時代之功績。 百丈禪師還著有《百丈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在這二十條規則中,百丈禪師全面論述了叢林建設、學習修行、待人接物、看待世事等各方面的內容。這二十條叢林要則是古往今來各大叢林中所奉行的警語,也因其簡潔易懂而受到歷代信徒的喜愛。
《百丈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的全文為: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學習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待客以至誠為供養,山門以老舊為莊嚴。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世以謙恭為有理。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百丈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共有二十句話,我們現在以兩句為一節分別解讀。
要則第一節為:「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叢林在古代是禪宗寺院的專稱,現代一些大的寺院也通稱為叢林。不論是古代叢林還是現代叢林,要想發展興盛,都需要僧眾和合,穩定太平為基礎。很難想像,一個人心渙散,管理鬆弛,人與人之間整天勾心鬥角的叢林能夠興旺發達。從佛教的觀點來看,要做到叢林無事,就應當以「六和敬」而住。所謂「六和敬」即為:一、身和同住。二、口和無諍。三、意和同悅。四、戒和同修。五、見和同解。六、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即身心和平共處,不起爭鬥;口和無爭即言語不起爭論,不傷和氣;意和同悅即心意共同欣悅,相互關照;戒和同修即戒律共同遵守,持戒清淨;見和同解即見解基本一致,不存異見;利和同均即利益一體均沾,分配平等。僧團中如果能夠以六和敬而住,不僅叢林中僧團和睦,相互關愛,而且能夠大眾一心,共同為叢林未來的興盛奉獻力量。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則體現了百丈禪師禪淨雙修的思想。作為一名禪門巨匠,百丈禪師沒有門戶之見,他認為修禪得頓悟,需要有利根之人才可修證。對於末法時代的修行者來說,最方便直截的修行方法就是念佛。在百丈禪師生活的唐代,禪宗比較興盛,很少有人修念佛法門。百丈禪師推崇念佛法門的主張,是後世禪淨雙修理論的源頭,在當時也引起了很多習禪者念佛的興趣。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兩句,告訴我們持戒與養生的方法。百丈禪師認為一個人要想精進用功,首先要持戒。戒律是佛教興衰成敗的根本,歷來為諸佛菩薩和歷代祖師所重視。佛陀在入滅前,弟子阿難客群僧之請含淚問佛:「佛在世時,大眾以佛為師,佛滅度之後,大眾以何為師?」佛告訴阿難:「佛入滅之後,以戒為師。」由此可見,佛陀對戒律的重視。對於戒律,許多佛教經典中都有論述,《佛說四十二章經》中說:「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戒律是一個修行人圓成佛果的基本前提,也是保持僧團純潔的保證。因此,修行人應當十分重視戒律的持守。
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無法逆轉的自然規律。任何人的一生中都難以擺脫疾病的困擾。雖然疾病無法避免,但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合適的方法減少疾病帶給我們的痛苦,使自己早日康復。百丈禪師在此提出了減食是療治疾病的最好方法。作為養生之道,健康人在飲食方面也不能過飽,特別是晚餐,更應當少食,這對於健康非常有益。作為病人,本來生理機能下降,如果減少飲食量,便能夠減少消化功能的負擔,對疾病的恢復是有一定益處的。
「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這兩句告訴人們對待憂愁煩惱和人我是非應當採取的正確方法。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有可能遇到各種令你煩惱的事情。這種煩惱有來自自己內心的,也有來自外力強加的。導致一個人煩惱的因素很多,受別人的氣會煩惱,看不慣別人的言行也會煩惱,所求不如願也會煩惱……當我們遇到各種煩惱的時候,應當找到消除煩惱的方法。當我們通過努力也不能消除煩惱時,就應當學會忍辱,讓自己能夠在忍辱中成就。《佛遺教經》云:「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忍辱是對一個人意志的磨鍊,我們看看世出世間凡是有大成就的人,無一不是從忍辱中來。
「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人活在世上,誰都免不了被人評價,俗話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一個人在評論他人時,有的是站在公平的立場上,但更多的人是在評論別人的是非。還有的是對自己不喜歡的人無中生有地造謠中傷,以達到發洩私憤的目的。還有的人整天就喜歡說東家長,西家短,仿佛在他眼中別人都一無是處,只有他自己是世上最完美的人,這些人說出的話都是是非之語。古人云:來說是非者,定是是非人。為了避免人我是非,我們儘量要做到不聽是非,不說是非,不傳是非,當聽到別人說我們的是非時,應當像百丈禪師所指出的,不去辨解是非,這樣你就可以遠離是非。
「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盡心為有功」。這兩句是對叢林中待人和執事做事態度的論述。在叢林中,迎來送往是必不可少的應酬接待,特別是對那些擔任寺院知客職務的人來說,對待客人謹慎穩重,常會給人謙虛有禮的感覺,這樣會使來寺的賓客感受到你對他們的熱情,同時也反映了一個寺院的文明程度。所以,百丈禪師說,「留眾以老成為真情」。
百丈禪師的「執事以盡心為有功」,是叢林中最常用的一句話。這句話是警示那些在各大叢林中擔任執事的僧人,一定要踏踏實實為常住服務。百丈禪師認為,看待一個執事是否對叢林和僧眾有功,關鍵要看他做事是不是盡心。執事是大眾推選出來的,應當能夠為大眾利益著想,做到愛崗敬業,任勞任怨,為常住的發展盡心盡力。如果一個執事在其位不謀其政,那麼,他不僅不會得到大眾的擁護和尊敬,而且還要承擔敷衍塞責的果報。百丈禪師的這句話也應當引起現代叢林中的執事反思。
「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兩句,旨在勸誡世人減少語言,尊老愛幼。中國有句俗話「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意思是說,人生的很多災禍都是因口舌引起的,很多疾病都是由於吃不淨的東西引起的。我們都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如果一個人說話很多,而又口無遮攔,那麼他說出的話很多都是是非之語,這些是非話不僅會傷害別人,還會引火燒身,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痲煩。在我們周圍類似這樣多話引起悲劇的事例很多,應當引起人們的深思。父母帶給我們兩隻眼睛,兩隻耳朵和一張嘴巴,就是讓我們要多聽,多看,少說。我們民間常說「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也是告訴我們要少說話,說好話。為了避免語言引起不必要的痲煩,我們應當在平日生活中做到,可說可不說的話儘量不說,必須說的話要思考後再說。佛經中認為,言多有四過:一、言多必失,患得患失。二、無意中傷及他人。三、壞己德行。四、人天不喜近。百丈禪師正是看到了多言對人的危害,因而勸人要減少語言。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人對待師長要尊敬,要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思想。對於師長的教誡呵責,要虛心接受。師長以慈悲心,行方便事,成就自己道心戒行,當作感恩想,不得還逆語,看待師長當如活佛一般,致誠致敬。對待年幼之人,我們應當關心愛護。人都有一種私心,都知道關心自己的孩子,而對別人的孩子漠不關心。而真正的尊老愛幼應當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寬廣胸懷。只有這樣來對待別人,才能真正養成高尚的美德。
「學習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兩句,是要告訴我們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及避免過錯的途徑。百丈禪師認為學習應當勤奮修學,才能有所成就。這與古人勸學的觀點是一致的。孔子曾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說溫習舊的知識,進而知道新的知識,就可以做老師了。除了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還應當勤奮學習,這樣才能有大成就。中國古代的「孫敬頭懸樑,蘇秦錐刺骨,車胤囊螢學,孫康映雪讀」等勤學典故,都給後世勤學者樹立了光輝的典範。所以,一個人如果想在學業上取得成就,就必須要勤奮。
百丈禪師所說的「因果以明白為無過」,是對信佛者所說。對一個佛教信徒來說,首先要相信因果,因為因果報應思想是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佛教其他思想的理論基礎。一個人只有明白並且相信因果報應思想,他在做一件事時,才會考慮到其後果,才會小心行事,不做違背因果的事情。這樣,才不會犯過錯。
「老死以無常為警策,佛事以精嚴為切實」兩句,旨在警示世人要常念無常,盡心佛事。我們都知道人生無常,也就是說,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失去生命,能夠以自然生命而終老的人,應當是福德因緣所感。善導大師云:「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直饒金玉滿堂,豈免殘衰老病;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百丈禪師告訴我們應當經常想到人生的無常,這樣才會珍惜短暫的人生做出更多的事情。特別是對於修行者而言,時常想到人生的苦空無常,人才會有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
「佛事以精嚴為切實」告訴我們,做任何佛門三寶事,應以不參雜、純而專精,如法莊嚴、符合契機契理原則,這才是有情切實之須要。作為修行者,應當以持戒謹嚴,修行如法為標準,真正按照佛教教規和經典所言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形象上儀表莊嚴,行動上以戒為師,內心以禪觀修證內心。使自己成為一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佛教信徒。
「待客以至誠為供養,山門以耆舊為莊嚴」兩句,是要勸誡出家人要熱情待客,尊敬德高望重的高僧。自古以來,無論世出世間法,都主張待客要熱情。百丈禪師主張待客要以誠為本,以誠心待人,這對他們為人處世也是種無言的教育。在現代叢林中,每個叢林中來往的賓客很多,負責接待的僧人應當以至誠心、懇切心、誠意心、平等心對待,這是待客供養地不二法門。
在叢林之中,應當選用年高而又有德才的人擔任領導,這樣較為如法莊嚴。因為德高望重的耆宿既有高尚的品德,又有高深的道行,深受大眾的愛戴與敬仰。讓他們來指導叢林的日常事務,不僅可以將道場管理得井井有條,而且還能夠使叢林的道風遠播,令人嚮往。中國古諺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在叢林中也是如此,由於德尊博學的長老不僅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修行方面他們也有很多修行經驗給大眾以借鑑,令大眾出離生死,同證無上菩提。
「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世以謙恭為有理」兩句,是要告誡我們做事要事先做好謀劃,處世應謙恭有禮。「凡事以預立為不勞」,意在讓我們做任何事都要事先計畫好,防止中途出現差錯。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即是說,做一件事如果事先計畫好,就容易成功;如果不做計畫就會半途而廢。可見,凡事做周密的計畫,不僅可以少出偏差,而且還能夠步步穩紮穩打,取得事業的成功。
在處世態度上,百丈禪師主張應當以謙恭的態度來待人。謙恭的態度是一個人贏得別人尊重的基本品格。在這個塵世上,沒有哪一個人喜歡虛華浮誇、驕傲自滿的人。先秦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孔子就特別主張以溫和的態度,善良的行為,謙恭的禮節來對待別人,因此,他每到一處都會受到大家的愛戴。一個人不管有多高的地位和學問,都應當謙虛待人,這不僅是具有涵養的表現,也能使人受到良好品質的影響,從而也能夠變得謙虛謹慎。在佛門中有很多祖師大德都是以謙恭的態度贏得別人尊敬的,現代高僧圓拙老和尚住廣化寺時,每當有人向他頂禮,他都會頂禮回拜。印光大師在法語中也說:「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是凡夫。」這都表明了他們謙恭待人的態度。
「遇險以不亂為定力,濟物以慈悲為根本」兩句,告訴我們對待突發事件應採取的態度,以及培養慈悲的情懷。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的一生,隨時都有可能遭遇到不幸事件的侵擾。且不說像汶川大地震那樣的天災,就是一般的遇險也往往會使一個人不知所措,以至於失去解救險情的最佳時機。所以百丈禪師勸人在遇到險境時應當保持鎮定,心不惑亂,這樣,當你遇到險境之時,就有可能急中生智,使自己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百丈禪師還認為,慈悲心是一個佛教信徒應該具有的基本品格。只有具有慈悲心的人,才能救拔眾生痛苦,給予眾生歡樂。佛教認為,慈悲具有五德:一、拔苦予樂。二、諸佛護念,龍天愛戴。三、令眾生生起信願行。四、為有情所依怙。五、佛道之根本。具有慈悲心的人,當他們看到受苦的人,就會發自內心憐憫他們的疾苦,並盡己所能地幫助他們度過難關,而且,他們濟度別人是無條件的,從來不會想到要別人將來回報自己的恩德。所以,當我們要幫助別人之前,應當以慈悲心為根本,只有以這樣的心態來做事,才會得到龍天的護佑。
從以上對百丈禪師叢林要則的解讀可以看出,百丈禪師對叢林建設、學習修行、為人處世、個人修養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獨到的看法,他希望這些要則能夠在叢林中得到實行。至今一千多年過去了,百丈禪師的這些名言警訓果然在叢林中流傳不衰,並成為指導我們學習修行,為人處世的理論指南。唐代詩僧寒山子的思想以「似儒非儒,非儒亦儒;似道非道,非道亦道;似僧非僧,非僧亦僧;似俗非俗,非俗亦俗」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其詩歌以「它的高遠空靈、清新直白、樸野駭俗、不拘格律、亦詩亦偈的特色」受到了廣泛的喜愛。在現存325首寒山詩中(依項楚先生《寒山詩注》),有詠月詩28首,占到了總數的十二分之一,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早已有學者注意到寒山的詠月詩了。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一首,被台灣著名詩家胡純俞先生評為上品,稱其「清風亮節躍然紙上,後二句筆勢尤見雄拔。」
禪本來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然而入禪之門和悟禪證道都還需要文字的表達。「所以不立文字者就是不執著文字,但又不能離開文字,還是要用語言文字作標月之指,『因指見月,得月之指』,這就是語言的功能。開悟是參禪的實現,悟道後不僅有大徹大悟,通透澄明,得大自在,而且有心無掛礙,不生不滅,萬世俱寂,進入到心靈的最高審美境界,這種喜悅常為禪詩來表現。寒山子長期生活在天台山中的寒岩和明岩,都是巨大的岩石,並有岩洞,洞前有溪流,是為人跡罕至的山林之中。這裡重巒迭嶂的環境,創造了深邃空寂的氛圍,實現了個人身心與自然山水的融合。啟發了自家本性的觀照,感受了禪悟法喜的澄明,得到了心性精神的自由。在寒山子詠月詩中,就有禪悟之詩。「所謂開悟,就是取消了主、客觀的對立性。開悟就是證悟了空理,也就是見到了真如,更是見到了自己生命本體的本來面目」禪悟之詩抒寫了詩人悟得自性真如,回歸本心,發現自己本來面目時的欣悅體驗,實現物我融入一體的境界。
原文摘自《寒山寺》2010年第6期 作者: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