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印光大師:久念不覺久,般舟三昧是否可修?


時間:2014/5/6 作者:淨山

此繫心靜神凝所致,但不可以此為得。從茲努力做工夫,自可上進。若以此為得,則即此亦不得矣。

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切勿好高務勝。如真為生死,當依凡夫通行之法。若博地凡夫,妄擬效過量聖人所行之法,則必至著魔退道。且請息此念,庶可得益耳。

問,弟子無論居何地,清旦盥漱後,即披衣禮拜觀音大士,至精神睏乏後,即就地趺坐持名。有時過於勞倦,坐即昏沉,或胡思亂想;間亦有身心暢適,坐半時許,如數分鐘之短者;亦有時手捻念珠,不覺從頭至尾三百餘顆之念珠,斯須即盡,心亦似知朗朗稱誦,但不甚明了焉爾;亦有時持咒,忽忘所持之咒,不覺糊裡糊塗念誦佛號。此等畢竟是何境界,尤望發引。

答,坐久不覺久,念久不覺久,此繫心靜神凝所致,但不可以此為得。從茲努力做工夫,自可上進。若以此為得,則即此亦不得矣。況上進乎。持咒昏沉念佛,念佛昏沉持咒,此系意識隨妄心正念轉變而現。初修者固多有此,若工夫有把持,庶可不致顛倒錯亂矣。然此顛倒錯亂,猶屬工夫所使。設無工夫,則並此糊裡糊塗之念亦不可得,況明白不錯乎。般舟三昧,非今人所能行,切勿好高務勝。如真為生死,當依凡夫通行之法。若博地凡夫,妄擬效過量聖人所行之法,則必至著魔退道。且請息此念,庶可得益耳。(《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三第71頁復恆漸法師書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