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回家人:《戒淫》看過後毛骨悚然,不敢不戒!(二)


時間:2014/6/29 作者:淨依

其實一切有所住的學問,原則上都叫宗教。因此就出現見解的不同,則規定戒律也不盡相同。而佛教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行一切善法的,也就是在無所住中行一切善法。佛教不屬於宗教範疇,又包含一切宗教,同時又不認為宗教之間教義有什麼衝突,哈哈,否則就不叫「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了。

因此佛教的戒律是看心,也就是「心在幹什麼」。從心到心性,從心性到心相,從心相到外表事相,這樣一層層的過來。只是這個「一層層」,也是在心(自性)化顯中的,非二的。

而那些性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提出手淫無過,更甚至說手淫有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理論,在他們的思維觀點中是對的。因為他們只是研究了外表事相的東西。在他們看來,那的確就是一些蛋白質和水分子,與自然中的物質無二,甚至與動物身上的無二,甚至與屍體上的無二。

但只要有點大思維的人,就會想:不對啊!我們是人,不是畜生動物,不是一團沒生命的肉,那麼我們在過完性生活以後,除了一些蛋白質外,還有什麼在改變了?

還有就是情,一種微妙的東西,因情的交換,變成自私的執著。那麼這裡的情又是怎麼來的,是個什麼東西?

是自私的愛,是一種因自私生出來的所謂責任,或叫占有——當然這占有在這裡是相互的,至少在今天看來,就是平等相互的。而正常夫妻之間的承諾與占有,本來就是這個娑婆世界的和諧,哈哈,就是娑婆本來的程式(或叫遊戲規則)。也就是跟你生在這個範圍內,就要遵循這個範圍的約束一樣。否則這個程式就崩潰了。

當然這個程式也僅是娑婆的程式。

本來的遊戲規則(從心相上看或從細微處看),就是由這自私的情執維護的。

如果就是邪淫、手淫、自身淫,從這個本來的遊戲規則看,是什麼變化?

是磁場(光團)相互交換,吸收不同(這裡的不同是指非固定性體,也就是與配偶性體以外)的外來東西,產生變異。同時相對娑婆世界來說,也就慢慢從細微處產生變化。而「淫」在法界中,就是亂,就是戒律要管理的東西,或者說是自我保護能力的反面。如亂行淫事就會牽動這個娑婆世界程式變異,產生一些災難與病毒,來保護自身程式的穩定(哈哈,就是所謂的懲罰)。這樣就有很多性病乃至愛滋病等的出現。也就是為什麼現在的病毒(如愛滋病)都是破壞人的免疫系統,其實就是破壞了自我保護能力,破壞了心靈深處的禪定。

也許大家不相信,如不能正確引導世間人的性行為,即使出現治療愛滋病的特效藥,不用很長的時間,又會有新的病毒出現。

因此,為法界眾生、娑婆和諧而宣傳正淫節慾、戒除邪淫,是每個有良知的人應負的責任。

關於邪淫、手淫、自身淫的危害,前面曾經從事相上(將性生活看成蛋白質的流失)與心相上(將性生活看成是磁場、光子的交換,正淫是娑婆世界的遊戲規則)講了一遍,其實其真正的危害是心性上的,以下詳細講一下。

論壇上有朋友問:為什麼邪淫最消福折祿?這要從為什麼受持、讀誦,為人解說一句《金剛經》的偈子得福反而不可思議講起。

我們這個宇宙是由時間、空間組成的,至於別的東西,只是時空在無窮大或無窮小的變化中的產物,但唯一——心是可以很簡單破時空的。一切皆妄心顯,心淨則國土淨,則一切相淨。心垢則國土垢,則一切相垢。

明妙真心,無相無形,寂靜徹然,具足一切功德相。一切妄心、佛國土、壽命、福報等相,皆不離明妙真心。如大海水,雖生大浪、中浪、小浪,雖風平浪靜,或驚天駭浪,但離不開大海,始終是由海水組成的。(這裡一切妄心、佛國土、壽命、福報等相,是指各種海浪的外相,而明妙真心是指大海,權說而已)。

一切諸相如程式,可以因範圍的大小而相互吞併覆蓋,沒有永恆,但有生成壞亡。一切諸法如程式,可以因法力的大小而相互降伏攝受,沒有永恆,但有生成壞亡。明妙真心如記憶體,不論你大小多少,厲害不厲害,天堂地獄,都不離此,皆此化顯。那麼眾生為什麼還要受這樣多的苦,這樣執著天堂地獄、大小多少?

非明妙真心要懲罰眾生,而是法界和諧慈悲。眾生因對境生種種心,失去般若幻觀,轉而合塵背覺,因合塵的妄心,生種種幻相,實乃自己騙自己,如猴子見鏡中猴,而生嗔恨一樣,實乃不知鏡中猴乃自己相。天堂地獄,好壞美醜,其實不是外來的,都是自己內心合塵的妄心化顯的,非真實的。但既然非真實的,為什麼要有人受苦,有人享福,有人長壽,有人夭折?

沒有人要誰受苦,要誰享福,要誰長壽,要誰夭折,有的只是背覺合塵的妄心大小、深重而決定對境界般若幻觀的能力。重者,則深受地獄之苦或天堂之樂;輕者,則幻觀地獄之苦或天堂之樂。也就是甚深般若幻觀的能力。這也就是為什麼提婆他多在地獄中如處三禪天,如阿難見之,則心悔懼怕。哈哈,那地獄非提婆他多的地獄,而是阿難心中的地獄,這也就出來了一個可參話頭,提婆他多回答:「釋迦牟尼佛不進來,我怎麼出去?」

這也就是為什麼真修行者不見世間過,不見破戒比丘受地獄苦,不見受戒居士入大涅槃。哈哈,這裡的不見,不是阿Q精神的不見,而是真實不見,的確不見,用般若幻觀之不見。

既然是背覺合塵的妄心影響我們受苦受樂,騙我們上竄下跳,使我們六道輪迴,而它的大小則決定著在這裡是受苦還是受樂,決定著六道輪迴中所承受的力量(如一場殺業因緣到了,如你的般若幻觀能力很大,就可將其觀空,這樣可能就會在你的夢中出現一個人追殺你,而你被殺死後醒了,此殺業也就受了、沒了。也就是證到明妙真心後,將魔宮的魔王觀幻,了知山河大地自性化顯,魔王地獄同一含生,那魔王就如鏡中花,水中月,沒有任何的力量了),那麼,是什麼決定我們妄心的大小?是什麼讓我們無始劫的輪迴?

《圓覺經》說:「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生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釋迦牟尼佛是個本事人,當年困擾他很多劫的難題,幾個字就表示出來了。哈哈,一切欲界天的眾生,皆以淫事而為生命,也就是,如你能戒掉心中的淫事,則不落欲界天。而色界和無色界則是看心中的淫念,如有一絲淫念,那你就出不來這兩界,這也就是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的意思(關於這個,以後會在《戒淫》下篇中詳細講)。

在時空範圍內,非時空範圍內,皆因一「淫、愛」而動。皆因此而輪迴。

那麼是什麼決定我們妄心的大小?

學習佛法的朋友,都聽說過「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但為什麼我們知道了邪淫不好,也知道不能破戒,也知道都是自性化顯的,但臨了還是去破戒,還是要輪迴?哈哈,簡直是「知是空華,即有輪轉」。

這是因為,這個「知是空華」是在「不知」的基礎上的,如沙灘建高樓,沙動樓倒。如泥做胚器,未經火燒,遇雨即化。這個「不知」是不知真正的空是什麼,是在幻相中立真實境,終究一無是處。

一切聖賢皆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行一切幻善法,度幻眾中所修的甚深般若空性的大小,在某些意義講,也就是看破、放下速度的大小,而有差別。如不了四相,不修甚深般若的了四相,多劫修行,一直是在攢福德,一直在程式中,一直在時空中,一直是個因果,一直有生成壞亡,一直是有為法,終不究竟。

那麼影響甚深般若空性大小,是怎麼表示的?因是轉第七識為平等智,那麼控制轉第七識為平等智的關鍵是什麼?哈哈,佛陀早講了,就是自私有我的淫愛心。

也就是當你的自私有我的淫愛心一生,第七識我執就會加大,般若空性就會變小。

搞懂上面這些東西,那麼「為什麼邪淫最消福折祿」、「為什麼邪淫最影響壽命」、「為什麼受持、讀誦,為人解說一句《金剛經》的偈子得福反而不可思議」就不難理解了。

因邪淫、手淫、自身淫是將第七識的根本我執加強了,根據邪淫、手淫、自身淫用心程度的大小、強弱,將你無量劫的福報、壽命均減小了。也就是說,不是你這一時一世的福報、壽命問題,而是無量的化身、無量的轉世身的福報、壽命都減少。邪淫、手淫、自身淫,是根上的問題,不是一報還一報就可以解決的。

同理也就明白,「為什麼受持、讀誦,為人解說一句《金剛經》的偈子得福反而不可思議」了,也是根上的問題,是非時空範圍的,因此此時空內的福報,無論大小都是不可比擬的。

這樣也就不難理解自身淫為什麼會是邪淫了,因自身淫本身就是放逸、發洩,非自然中愛的交換。會嚴重將我執加大,關掉自己般若空性的能力。

其實從某些意義講,能得到都是應該得到的,不論是嚴持戒律,還是正淫、邪淫、自身淫等等,都是本來應該發生的。失般若空性、落無間地獄、誦佛號參話頭、布施弘法利生等等,都不礙自性具足,本來清淨。不論正妻妓女,還是丈夫外遇,從六道看來都是要一千年的善緣。

佛陀在世時,已經證阿羅漢果的迦葉之妻妙賢比丘尼,因業力故,遭未生怨王姦淫,破了相上的比丘戒。按照當時的要求,是必須趕出僧團的。但佛陀卻因妙賢比丘尼已經離欲,沒有樂受(這裡講的樂受,是指苦樂受,就是沒有痛苦與快樂的感受)而授記她沒有破戒。這是一個典型的看淫心、不看淫相的事情,佛陀的教育是看心在幹什麼,不看外相的。這裡的沒有破戒是建立在阿羅漢果的境界上的,不是我們今天的沒有快樂的感覺。

記得以前有位朋友來拜訪,說到他已經徹底沒有淫慾心了,當時就問他,是不是有時見到別人淫慾還會生嗔心?回答:「是。」最後對他說,「你沒有斷淫慾心,只是用自己的禪定功夫壓住了。真正斷淫慾者,外不見淫慾相,中不識誰在淫慾、誰不在淫慾,內無分別是淫心、不是淫心。」

在今天沒見到幾個能不受樂受的,哈哈,如真沒有樂受,那麼就連淫念也不會產生了,更不用說淫相了。現在是個末法時期,如哪位大德的確證到無樂受的境界,也沒有必要表示淫慾無過的境界。現在的修行人已經不易了,一個錯誤的念頭就痲煩了。

因此今天致力於出六道輪迴、發心修佛乘的朋友們,不要找藉口,應當按照佛陀的教誨去嚴持戒,廣布施,心念佛。至少應正淫節慾,戒除邪淫。

綜合上面講的,可以看出來,佛陀說的正淫,是在如法的時間,如法的地方,與自己合法的另一半,只能用性器官過性生活。余者不論什麼藉口(無非是無厭足的放逸與發洩)都是邪淫。

即使是自己合法的另一半,不論是因為什麼(包括逃避,或非自願的)而已經出家的,再相互親近都是邪淫。

2),從儒家的思想看正淫與邪淫的關係

上面是佛陀對在家居士教育中的正淫的標準,是一個出世間與入世間的過渡標準,是為在家居士制定的一個相上的修行標準,是修行人入門的門檻。因此,我也絕對不相信,用上面的幾句話就能完全改變所有人的觀點。哈哈,不過不接受也沒關係,我們繼續來看孔老夫子儒家人道思想中的正淫、邪淫的看法。

中國字是很有意思的字,尤其是有含義的文字,如一個「心」字旁跟一個「生」組成一個「性」字。哈哈,相性由心生嘛。記得上學時,有一幅對聯,上聯是:「因火生煙夕夕多」;下聯是:「此木為柴山山出」。也是此意。

那麼儒家的」儒」,顧名思義就是人類的需要。他不講玄幻,不講多數人看不到的東西,就講人道的本來需要。「儒」字最早出現在《論語·雍也》中,孔子與他得意的弟子之一——子夏的交談,當時,孔子說人要學「君子儒」不要學「小人儒」。這時子夏問,「何為君子儒?何為小人儒?」老夫子回答:「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其實孔老夫子當時也不知道,他教的學問以後會被起個「儒家」的名字,但這裡的「儒」卻是整個儒家思想的入門點。離開這一個點,儒家思想將不復存在,也就是沒有了標準。哈哈,可憐自朱熹以後,就沒幾個人能明白。要搞明白這個「儒」字,就要搞明白當時他們的說了些什麼。

要搞明白當時他們說了什麼,就要先弄明白「子夏」是個什麼人。

子夏,比孔子小44歲,是孔子當時的十大得意弟子之一,但從歷史人道中入世方面看,應是孔子門徒中第一人,下面我們看看他的成績與落處。

學問方面:

1,《詩》、《書》、《禮》、《樂》,雖然孔子講的,定的,但組成系統的文字,成為一門系統的學問,卻是子夏的功勞;

2,當年的東漢儒家大德鄭康成認為《論語》的編寫有子夏一半功勞。在孔老夫子晚年時期,正是人生思想精華積累的時候,而子夏年輕多才,思維敏捷,見解獨到,正好能與孔老夫子碰出火花來。(哈哈,教徒弟最難的事,就是你說的他聽不懂,教得最好的是船子和尚,三槁定法界。)因此,讀論語的經常可以看到孔老夫子與子夏的對話。

3,子夏對情執、情慾之樂與「仁」的關係,相對來說是表達得最好的一個。《詩經》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一句,孔子回答說「繪事後素」,他立刻說,「禮後乎」(即禮樂應產生在仁義之後),孔子讚嘆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詩》已矣。」 等等,很多。

授業方面:

1,孔子去世後,子夏就在魏國河西講學,田子方、段乾木、吳起、李克、禽滑厘等,都是子夏的門人,甚至當時的魏國的魏文公也是子夏的學生——哈哈,戰國初年,最強大富有的就是魏文公時代的魏國了。

2,而他的弟子,接受了他教的「君子儒」,積極入世,最早吳起、李克在魏國提出了變法,使得魏國強盛起來。然後吳起來到楚國變法時,商鞅才從那裡學到了變法,後來就到了秦國。

最後連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也因子夏的入世、濟世,不為自己想(也就是以無我慈悲為「仁」的精神),而感嘆到:「『儒分為八』不及子夏之儒。」也就是說八倍的儒家,不如子夏教的真正的儒。哈哈,因子夏教的儒,是人真正自立的正道。

這段的翻譯是:

當時孔子對弟子說:「作人要學習君子的人生需要,不要學習小人的人生需要。」

子夏就問:「什麼是君子的人生需要?什麼是小人的人生需要?」孔子回答:「你這樣就是君子的人生需要,不合你這樣的就是小人的人生需要。」

聖人的思想在人文歷史中是可悲的,這個可悲就是變異。就是沒有一種圓融的法,能適時適機地與當下的時代相和諧。加上一些別有用心者的利用、曲解,為自己目的而玩弄民眾的妄心者的大力宣傳,哈哈,好在孔老夫子不能從墳里蹦出來,不然他非氣死不可。

就拿孔老夫子說的「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來說,就被很多人視作是對子夏的批評。他們翻譯過來是「你應該學習君子儒,不應該學習小人儒。」這句表面上看,的確像是批評子夏,但如果統看全文,就知道這裡子夏是問老夫子「什麼是君子儒,什麼是小人儒」,並沒有問自己是什麼儒。哈哈,如果老夫子回答「你應該學習君子儒,不應該學習小人儒」,那老夫子就是答非所問,自己也糊塗了。

這一段應該是對子夏學習、使用「仁」的認可,也就是對其積極入世的無我的慈悲的認可。

那為什麼還會出現這樣的那樣的錯解?原因是子夏的運氣不是很得力。哈哈,首先是因經常和老師對演言辭,難免有錯的時候,而這一句兩句的錯,就被記錄了下來。

再就是當時社會中有兩種比較高的政治體制,一者,是孔老夫子的「禮制」,二者是韓非子(法家)的「法制」。這兩種制度在當時的政壇是相互牴觸,但韓非子真心稱讚了一句「儒分為八,不及子夏之儒」,這遭到當時儒家人士極力反對。哈哈,就連郭沫若也撰文《十批判書》講:「子夏宣揚的儒家文化,受到法家文化的影響。」(哈哈,可悲,可嘆。)

還有就是「亞聖」孟子的影響。孔子故去後,孟子更好地將儒家思想融合,先從面到點,也就是用「仁」這慈悲的愛,為道德修養主張(無我的修心),這樣「養吾浩然之氣」,慢慢的,通過積累,浩然正氣「至大至剛」「充塞於天地之間」。在這個基礎上修身,齊家,再平天下,這套作人的系統就太完美了。加之,既然子夏的東西當時被認為是受到「法家」的影響了,也就是說不是正統的了,所以已經不是子夏的儒家理論所能比擬的了。哈哈,但是這種文化思想的先驅,修行者的東西,如被有目的的朋友借用,而成為禁錮思維、愚民的工具,本身就是修行者的恥辱。

最後的不幸是,子夏在弘揚儒家文化中,太過於著相(哈哈,對於宗教,你可以深深的了解他,狠狠愛他,用最大的恭敬的心,努力照他說的去做,但不能愛上他,死在他那裡,成了他的奴隸),到晚年他的兒子死了以後,想想儒家三大不幸之一,就是晚年喪子了,什麼功也用不上了,最後哭瞎了眼。

雖然到唐玄宗時代也封子夏一個高名,但也晚了。

哈哈,講《戒淫》為什麼講到了儒家的子夏,這是由下面這一串故事引出來的。

一日,一朋友來我家哭訴:自己是賢妻良母,丈夫是大企業業主,孩子是當地學校的好學生,總之一切都是別人羨慕的,要什麼有什麼。但夫妻之間感情生活極端不幸福,每日丈夫回來,如陌生人一般,除了例行公事似的到時間交工資,或帶她一起到外面應酬吃飯,相互間幾乎沒有別的言語交流。同時,她老公晚上總是很晚回家,雖然她堅信他在外面沒有任何不良行為,但也不知道是怎麼了,經常蒙頭就睡或睡到中間,壓到她身上就亂動一番,然後扭頭又睡了,第二天如什麼事都沒發生過。

而這個朋友沒轍,只能每天上QQ找一個自認倒霉的不認識的人,亂髮泄一通。因為從小受良好的儒家思想的教育,言辭也不敢露骨,只能哭訴生活的不幸與無奈,似乎能找到一心靈的慰寄,但一旦遇到目的不純的朋友,一發現對方語音不對,就立刻下線逃跑。

她無數次想向這個生活抗議,甚至有時也有過想放逸發洩的念頭,哪怕一次,但深深的儒家思想教育,壓制著她。

她真正的痛苦是內心中想發洩越軌的想法,對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的撞擊,不知遇到什麼樣的因緣(如大學的初戀等),那層壓制就會破了?然後,破了之後的結果會如何?

聽完她的傾訴,我還沒開口,旁邊一位從國外回來的朋友說話了:「中國人就是一個背負著三千年文化的女人,在現代文明這條道路上艱難地走著,而這個繁文儒節,不就是現代女人的裹腳布嗎?」

我淡淡吃了一驚:這兩位代表著中國現代人一個層面的困惑,是真正的道德觀念上的危機。

中國的文明在歷史上經歷了幾次大的衝擊(詳見金剛經的講解),這次是自清末以來,西洋現代文化對中國這個古老國家道德底蘊的衝擊。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激進派就對儒學思想進行大批評,說其妨礙了人們思維的發展,甚至就連胡適這樣的大人物都疾呼要減輕儒家思想對人們的束縛,建立學術自由的空間。哈哈。由此,就不難想像出,為什麼今天有「手淫無過」,「群淫亂交是心靈放鬆」等怪理論了。

造成這些,概因不能正確理解當年孔老夫子與子夏所談的「君子儒」的「儒」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同時也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為了符合當時那個王朝君主的政治需要,如朱熹因宋朝君主的心理與政治需要,強解孔老夫子的言論,閹割了中國人應有的東西——雖然可能也只是當時朱熹知識狹隘造成的結果,但也是中國自唐朝盛世以來沒落的標誌,是因,也是果。

哈哈,生成壞亡,循環至此,本來如此。

那麼到底「君子儒」是個什麼?說白了,就是符合這個法界善的一個正確人生觀。

儒家的「仁」即是愛,是慈悲,到底愛什麼?慈悲個什麼?

就是愛一切眾生,慈悲一切眾生,也就是為一切大眾服務,也就是子夏做的事情,這也就是孔老夫子對子夏的評價,「像你這樣做,就是『君子儒』」。當然,子夏心性也有落處,不能如莊子喪妻一樣,敲盆相賀,那只好痛哭盲目了。哈哈,還是有點自我了。

為什麼愛?為什麼慈悲?

這裡「亞聖」孟子說的好,用這種「君子儒」慈悲的愛,才能長養自身的浩然正氣,「至大至剛」後,才能「充塞於天地之間」。這算修身了。雖然「亞聖」點出了儒家人的修行模式(這是人道最合理的修行模式),但正因為有個因果在,而無法真正地說明「四相」。哈哈,可憐當時《圓覺經》沒到他手中,造成他老人家心裡明白,但不能系統地說出來(沒有心性上的標準),才會出現其後朱熹之流的錯誤。「

「末法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

講到這裡,可能有的朋友已經能覺察出來到底要講什麼了。儒家的思想,自「亞聖」孟子以後,因有了相對的方法,而發生變異。到宋朝朱熹時,那就直接成了統治者的愚民工具了。哈哈,也就是說,今天所謂的「儒家」思想,早已經不是什麼真正的儒家思想了,而是經過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或一些因果中的占領者(因種種原因,無法學習到真正的儒家真諦)的加工、篡改而落的因果。

如這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論語·陽貨》。當時是孔子正在訓斥幾個不成器的弟子,說他們是學習「小人儒」,因自私的利益,而失去了代表傳道、修身的「君子儒」——也就是失去了儒家的「仁」。

在這裡「女子」其實就是「汝子」,也就是「你們」的意思,「小人」是指小人儒。哈哈,孔子思想宏大而源遠流長,概因其心胸博大、好學與合人道。哪能會有瞧不起女人與下人之心。更不用說孔子本身就是個大孝子,而他自己的母親,是個偏房。

心胸狹隘、自私名利的妄猜之徒,哪能看得懂儒家的東西!

一切法度倫理、道德規範,從某些意義講,是建立在目的性上的,或者說,總是具有一定前提條件的。如醫生用藥一般,當條件變化時,病人就有可能不適應,然後又派生出新的東西來適合這個變化的條件。這些都是相上的,都屬於有為法的範疇。而唯一相對永恆的模式,是如何圓融地將人們的心帶向一個正確的方向,同時產生什麼樣的價值——也就是為什麼要做,也就是發心是什麼。這是心相上的東西。

而儒家思想的真諦是「仁」,是無私的愛,是無我的慈悲,也就是「君子儒」,餘下的一切倫理規範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失此均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

現在我們是到了真正學習儒家思想的時候了。

(當我們在爭論誰對誰錯時,在推行與防禦時,就會失去自己根本的發心。哈哈,但這點失去,算是多情,算是慈悲吧。懺悔。)

(有朋友留言,想詳細知道「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論語·陽貨》)到底是什麼意思,在這裡就不解釋了,以後有時間再詳細說明。)

從這裡就不難看上面那兩位朋友錯在哪裡了。

錯在了,內心中因受外來刺激而產生的放逸、享受的想法,與倫理道德的約束之間發生的衝突。

錯在了,把遵守倫理道德的約束看成對社會、家庭等一切外相的付出,與內心要努力壓制受外來刺激產生放逸、享受的想法的付出,因這兩者之間不平衡而發生的衝突。

錯在了,把自己遵守倫理道德的約束,看成對社會、家庭等一切外相的付出後,而身邊的人卻不遵循這套倫理道德,並將自己當成異己來打擊,而產生的壓力,與自己內心要努力壓制、化解外來刺激產生的肉體放逸享受的想法,但又怕自己享受肉體的放逸、享受後產生對此的依賴,從而丟失自己心靈的享受。

錯在了,沒有區分好,人生的享受與快樂(或叫人生需要),應該放在肉體、物質上,還是應該放在精神上?或兩者發生衝突後,應如何的調和?

錯在了,將人生的享受與快樂(或叫人生需要),放到了肉體、物質、名利上以後,精神上太過於追逐,過於用極,太過於用力,而心力拉光後(或叫相上的福報)形成小人儒,同時走向末路。

錯在了,將人生的的享受與快樂(或叫人生需要),放到了肉體、物質、名利上(形成小人儒)而有所得後,失去精神快樂(導致空虛),總有一天會累死,變成心理障礙。

哈哈,這一切的錯,都是發心錯了,也就是人生觀錯了。一切的心動都為了自己的目的,失去了修身、仁愛、影響更多的人到一個正確人生路的目標,變成為自己的名利、肉體享受的小人儒。

哈哈,這一切的錯,無非是修學了小人儒。

哈哈,這一切的錯,無非是失去無我的仁愛、慈悲為一切發心的基礎。

反覆嘮叨,無非說明此處的重要。

真正的儒家思想,沒有妨礙、約束過任何一個人正淫與邪淫,她是人道的和諧,妨礙自己的是你自私的心。也就是為想邪淫的心找一個藉口。

說到這裡,那儒家的正淫的思想是什麼?

是樂而不淫,也就是欣賞,是精神上的一種樂受,如同他化自在天的一種樂受。(在這裡就不引證儒家的文章了)

儒家的一切思想都是發於「仁」,也就是無我的慈悲。在這個基礎才會有『禮、義、廉、恥、愛、忠、孝」。至於在淫色上,則是在「仁」的基礎上「發乎情,止乎禮」。

而正淫節慾本是「發乎情」的另外一種寫照。哈哈,如不能發乎情,那夫妻兩人的感情就會幹枯冷漠,這裡面有很大的學問,在戒淫下篇會詳細講。

而戒除邪淫,本身就是「止乎禮」。但這些是建立在無我的基礎上的,是慈悲的,是自願的,是無悔的,是戒忌用力的,否則就會形成對自己錯誤情感的強行壓制,就會造成現代人這些思維上的錯誤與不知所措。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貌似平常,但暗含法界和諧的原理,非三兩句話能說明白的,在此屬於管中窺豹了。

學習儒家的東西,也要心性如孔子一般,心量上含法界的一切人,心相上達到至「仁」的境界上才可以的。哈哈,也就是需要「先器識,後文章」的學習才可以的,否則就會如朱熹之流,將聖人的東西,毀到這些當代有影響力的人的手中,從而影響無數人做出錯誤的行為,將這些好東西徹底毀掉了。

可悲,可嘆。

三,有些現代人們正淫的觀點與當務之急

一些朋友的感慨:現在的人都怎麼了?

是的,為了錢,什麼尊嚴、道德、倫理,統統都可以放下,有很多時候甚至法律也可以買賣,可以不用去遵守。

是的,為了一些虛名、利益,甚至人氣,不惜裸體脫衣,不惜出賣自己肉體、學問,甚至靈魂。

是的,為了自己的肉體、感官上的放逸、享受、發洩,什麼愛情,什麼道理,什麼忠誠,都是一些老古董,都是恐龍時代的東西了。

哈哈,就只有兩個字可以表示現在的人們:淫,亂。

沒有標準尺度的淫,亂。無不用極端的淫,亂。

是的,變化得太快了!就像我們在這裡談論「戒淫」這個話題,在他們看來如同腦子有問題一樣可笑。而這些朋友正淫的標準,就太簡單了,那就是——沒有標準,或者是一個漸進的,直到沒有任何標準的過程。

如有的人在年輕時接受了一些不好的東西而手淫、意淫,夫妻之間先是正淫不用節制,慢慢的,對正淫彼此已經沒有感覺了,就開始在夫妻間邪淫,再慢慢的,夫妻間沒有感覺了(這裡的沒有感覺,就是彼此間因不節制而耗得太厲害,直到耗光而沒有感情了,需要外來刺激,才能喚起來的過程),就開始提出換妻,或一夜情,或嫖妓。

這樣,通過不同的外來對象,來刺激內心的標尺,而產生動力。

但隨時間的推移與自身肉體的不能滿足,慢慢的,這樣的刺激就會又沒有感覺了,這時單純人是不行的,就會又用一些淫具,不同的動物畜生,吃一些淫藥等等,繼續刺激自己內心享受的標尺。

其實,大家不要怪這些人,他們沒錯,只是沒有人告訴他們應如何正確生活,或者在錯誤地走上這條路後,缺少一個正確的路子,缺少好的老師指點他們走出困境來,他們中有很多很多早就已經被一些天魔、淫鬼控制住,一直沒有機緣出來罷了,是很可憐,很可憐的。

這些天魔、淫鬼,就是依靠這世間的人們造淫業、破戒來成就自己的法力與眷屬。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現在有很多人說,手淫有利健康,一夜情是正常,或者大家都應交換配偶了。哈哈,本來如此。

記得有個朋友問:天魔淫鬼不知道所造業皆不亡,早晚下地獄嗎?

當時回答:天魔淫鬼,因自己本身禪定功夫不徹底,加上不能正信佛法,無法修甚深般若,故在有魔福時,不能徹底知道所造業皆不亡,早晚要下地獄的;等魔福耗盡時,知道也就晚了。

那麼,怎麼會造成現在這樣的狀況?

首先,華藏世界,圓融無缺,就像只要有菩薩,就有天魔一樣,就像齒輪相互一個齒、一個齒嚙合一樣,又像時間,每一秒都有用處,都有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情況在發生一樣。

有佛法正法時代,就有末法時代。有生,就有成、壞、亡。哈哈,本來如此。

娑婆世界本身就是情重難度的人聚合地,加上末法時期天魔淫鬼橫行,多附體於自制力差的人,同時很多魔頭眷屬紛紛降生,並依仗自己的魔福與願力,化顯種種名人形象,向世間人們演繹出錯誤的模式,發表錯誤言論理念,改變一些人正確的人生觀。

所以出現上面那些現代人們的情況,一點也不奇怪。哈哈,這個時期,真正的修行人一定要誦楞嚴咒,每周至少2到7次才可以,否則,什麼時候被附體了都不知道。

其次,人們的道德人生觀的改變。

中華民族幾千年中,有過四次文化混亂、整理、相融、發展時期,而最近這一次的分界線,就是清末洋務派出現後,西洋文化對我們的衝擊。(以前文章中已經講過)

在中華民族,自漢朝來,無論外來文化如何衝擊,人們的道德人生觀一直是看一個人的品德——也就是儒家講的「仁」,行「君子儒」長養的浩然正氣。哈哈,這浩然正氣也有大小,大者就是大儒。

但到了清朝中末期,隨著世界工業文明發展,西方國家的崛起,同時也帶來了他們的文化,「恭喜發財」就是洋務運動後的產物,人們開始從以品德修養為人生目標,慢慢變得充滿功利心,變成以金錢利益的多少為人生目標。

加之我們這個時期的人們,又經歷了很多文化運動,當一些思想因種種原因破滅後,就形成了人們思想空白和信仰缺失。哈哈,這就是為什麼八九十年代,會有那麼多的氣功熱,甚至出現某某功的邪教。

人們道德觀念的失落,人生觀信仰空白,是造成今天現狀的另一個原因。

現在的人們真正缺少的,就是一個正確信仰的標準。我們應非常感謝這代領導人的偉大,及時提出了「和諧」與「八榮八恥」,真是中國人民之幸,世界人民之幸,法界眾生之幸。隨喜了。

還有就是今天科技進步的影響。

今天的科學技術是無過的,至少是中性的,但可以把人們的欲望放大無窮倍(尤其是資訊時代的出現),讓天魔淫鬼,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東西有了可乘之機。

一個深山放羊的孩子,一輩子沒離開過大山,一生中沒有接觸過任何外來人,他是不會造很多業力的。這時如送他一台無線上網的機子,並教會了他怎麼使用,他就會開始用這個洋東西接觸這個社會,先是接觸一些美女圖,再看一些A片,他的欲望就會被放大了。

在此時,他的一個遠房親戚送他一大筆錢,並且他住的那個深山正是風景旅遊區,旁邊蓋了旅館飯店洗頭房,這時痛苦就會出現了,被放大的欲望,與自己能造邪淫惡業基本條件成熟和要強壓的最早的道德倫理之間的衝擊。

在這種痛苦下,他很可能會淫亂去,直到將那大筆錢用光,甚至連羊也賣掉了。哈哈,這時,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他首先會恨什麼?

一定是那台無線上網的機子。

但那機子真的錯了嗎,沒有錯的。因為還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到「布施論壇」學佛修行,並且學習做金融,很可能成了一名了不得的億萬富翁,哈哈,那時他一定會首先感謝那台機子了。

對錯都來自他的用心,一切只是箇中性的助緣,因此真修行者,是不見眾生要負擔的責任的,也就是即使事情做壞了,也見不到別人的錯誤的,哈哈,當然也見不到自己的錯。因為自己本來也不存在。

(真修行者,無抱怨!)

科學技術的確放大了人們的欲望,將一些人們從不同的地方迅速地籠絡聚集起來,但如用到正道上,則事半功倍。因此,呼籲佛子與時俱進、弘揚大乘,作世間、出世間的第一等人,同時去影響更多人學習佛法。同時,如大家這時不能積極努力,待到天魔橫行、天災連連時,則悔恨晚矣。

最後就是,在這一切都飛速變化的時代,人們價值觀的變化也使得這個社會走向逸亂。

大家會發現這樣一個特點,當我們把自己的人生觀歸結到物質利益時,身邊的一切都發生變化了——人們開始注重身外東西的變化了,尤其屬於自己或自己能管理的東西,如金錢、房屋、妻子、名譽、職務、朋友,,,,,,甚至身體、肉體,就是考慮如何增值,或者將現有的東西,如何發揮到最大的效應,也就是無不用極。

但這一切的增值,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如何引別人心動!

如一款好的衣服,一直沒有穿過,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如在夜間無人處穿,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只有到大庭廣眾之下,最好出自名家設計,高級名模穿其走在T型台上,世界級的名演員為日常標準服裝,,,,這一切只是為了引起更多的人心動。哈哈,這樣,這件衣服擺在超市中,就會因很多人心動,而吸收很多外來的磁場與能量,就會泛著光,這樣與其有因緣的眾生,就會為滿足自己內心的欲望,在自己有足夠的福報(有足夠的錢,並能遇到這件衣服)而購買它。

這時有一些福報因緣不到的朋友,也心動了,但得不到,心裡痛苦啊!如是就想種種方法、善巧,來逃避道德、法律、人倫種種的約束,使用種種方法,甚至是出賣肉體、靈魂,去得到足夠的錢來滿足自己的心動。哈哈,否則就是痛苦。

眾生執著,心動所感,當貪心、淫心過重時,就會引動天界魔眷屬來惑亂這些眾生。哈哈,什麼都沒有,都是你自己求來的,都是心動了不滿足,想出來的。

佛陀講制心一處,無事不成。但現在人們的心制到了外相上,用外相來滿足自己內心的欲望,但不知道內心的欲望是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可以說,在六道中,在某些意義講,外相是不能滿足內心的變化的。

上面這個比喻,可以用到我們現在的一切事情上,明星的脫衣,超市的布置,色情網站的宣傳,等等。哈哈,至於有些名人所說的邪淫無過、群交應該的言論,這也是我們眾生業力召感的,如在漢朝、唐朝,這樣的人早就被民眾的石頭砸死了,因為那時人們內心沒有這些烏七八糟的東西,那是大家都崇尚給烈女立牌坊的時代,也就召感不出這類人來。

也許有人講,我們這樣引別人心動,雖然是滿足了自己內心的欲望,但也屬於精進。是的,現代人類的無不用極,的確是一種精進,甚至在某些意義講帶動了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

但精進分為四大類,真修行者,應四大類同時精進,作個合格的人,也應2-3大類同時精進才可以的。否則,你就是引別人心動,丟失福報而來滿足自己的內心欲望,甚至如你屢屢引別人心動不得後,就會有可能生大嗔心,或可能生大依附心。

生大嗔心者,如同《天龍八部》中馬大元的妻子一樣;生大依附心者,則如爬藤窪一樣,沒有了自己,成為人家的眷屬。哈哈,大家說一下,這種自私之眾生,還叫人嗎?

要想真正戒住淫心,首先就是讓外來的東西不能隨便引你心動,也就是你想心動才心動,如果不想誰也不能讓你心動;第二就是要有頂天立地的能擔當的大丈夫氣勢。哈哈,要站起來頂破天,坐下去壓塌地才可以的。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