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化煩惱為菩提:女子亦是大丈夫


時間:2015/4/30 作者:悟悠

很多人看見經典中說要「遠離衰損根源之女人。」這種說法覺得這是否有點輕視女子,其實這是誤解。 佛經里,不但八歲的小女孩可以成佛道,八十歲的老太太也可以了知因緣法(有一部《老女人經》就是佛對老女人講因緣法),中年的女人也可以直趨菩提(《大寶積經》的《勝鬟夫人經》就是記載勝鬟夫人發願修行的經過)。女人成道沒有什麼可驚,從八歲到八十歲的女人都能成道,才使我們驚奇地看見了佛教無與倫比的偉大精神。

佛陀對弟子說法,經常說:「善男子!善女人!」是多麼肯定女性,如果女人不能聞法,女人不能成佛,那麼,佛陀的「善女人」是說給誰聽呢?這都是因為她對佛經了解不夠而產生的誤會,經書中的某些教言,只不過是針對女人嫉妒心強等特徵而宣說的。有關遠離女人的教言,是針對不能消除貪心的男人而言。同樣,不能消除貪心的女人,也要遠離衰損根源之男人。《中觀寶鬘論》在羅列女身之不淨後說道:「如於自或他,糞穢起厭惡,自他不淨身,云何不厭惡?如女身不淨,汝自身亦然。」可見男身與女身是具有同等過患的。

一般所說的「五障思想」,也就是說女性是」五漏之身」,不能成佛道,在《中阿含經》的瞿曇彌經中就說:「女人不得行五事,若女人能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及轉輪王,帝釋,魔王,大梵天等終無是理。」

什麼是五障?五漏呢?就是女人一不能成梵王,二不能成帝釋,三不能成魔王,四不能成轉聖王,五不能成佛道。為什麼?因為:

一、梵王是淨行,而女人多染。

二、帝釋是少欲,而女人多欲。

三、魔王是堅強,而女人懦弱。

四、輪王是大仁,而女人善妒。

五、佛是萬德圓滿,而女人煩惱具足。

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五障或五漏不是指身相的,而是精神的障礙,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煩惱也不是女人所專有,男人也多得是。如果從精神觀點看,有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煩惱具足性格的男子都算「五障之身」,而女人能遠離超越這些習氣,就成為「丈夫」了。

如來性是丈夫法五障或五漏不是指身相的,而是精神的障礙。

從法身而不從肉體來分男女,是佛陀對男女真實的見解,在《涅槃經》裡,佛陀說:

「如來性是丈夫法故,若有眾生,不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男兒身,我說此輩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來性,雖是女兒身,我說此人是男子。」

在《大毗婆沙淪》一四五章中,佛陀雙手捧著大生主的骨對比丘們說:「汝等諦聽,一切女人其性多輕薄、多嫉妒、多謅媚、多慳念,只有大生主雖是女人,卻能脫離女人一切過失,作丈夫事,得丈夫所得,我謂此輩為丈夫。」

誰是女人?誰是丈夫?誰是男子?誰又是女身呢?一個人具有女人的身體,但能除去精神的弱點,走向成佛的偉大事業,就是男子!而一個人雖然有丈夫相,如果落入精神的弱點,不能走向菩提之道,此輩是女人!

這是多麼澄明而平等的見解,千百年後讀來依然盪氣迴腸。在佛經里佛陀留下了許多度化婦女的事跡,後來甚至創設了比丘尼僧團,使女性不但可以修行,還可以弘法,甚至接受男女信徒的禮拜,這是直接肯定了婦女可以修行,不僅可以修行,還能成道。

發願文中「轉女成男」的意義

雖然在究竟實相上,不分男女相,但在世俗的角度而言,女身確實有很多過患。佛陀經常宣說女人的過失,在《藥師如來本願經》等很多經典中,諸佛菩薩發願時也都願生生世世轉為男身。《極樂願文》中也說:「聞佛阿彌陀名號,乃至未獲菩提間,不轉女身轉貴族,生生世世具淨戒。」

佛教的思想並不是重男輕女,而是因為佛陀以智慧照見,女眾業障深重,心眼很小,嫉妒心強,是非比較多,與男眾比起來,許多地方自嘆不如。因此,《寶積經》、《金光明經》、《白蓮花經》等大乘經典中,宣說了女人不得轉輪王位等五種過失,以及女人的不共煩惱與痛苦。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中記載,有個阿羅漢以天眼徹視,見女人墮地獄者甚多,便問佛陀是什麼緣故。佛陀告訴他:「有四個原因。一、女人對珍寶等財物很貪執;二、女人的嫉妒心比較強;三、喜歡說是非,口業比較重;第四、搔首弄姿,姿態不如法。」女人不但多墮地獄,也多墮於餓鬼中。《正法念處經》云:「女人多生餓鬼道中,何以故?女人之性,心多嫉妒,丈夫未隨,便起妒意,以是因緣,女人多生餓鬼道中。」

從世間總體來看,雖然男人也有這些煩惱,但總體來看,女性了煩惱深重一些,女人生理上也有一些缺陷,按照藏醫的說法,女身天生有32種婦科病,與男身完全不相同。

在佛陀時代,那時有位受具足戒的比丘尼,名為優葩拉,十分年輕貌美。依當時傳統,比丘和比丘尼都必須挨戶托缽乞食。有一天,優葩拉走到一個皇宮去乞食,國王看到了便想要她,於是強迫優葩拉到皇宮裡去。由於她己證悟到羅漢果位,因此,在國王將要動手強暴她時,她飛上了高空。國王看到她示現的神通,非常後悔自己的惡行,因而把心轉向了佛法。從此,國王成為一位大修行者。但也就是從那天起,比丘和比丘尼的戒條就不一樣了。

女性由於較可能遭遇到不利於身體的狀況,而基於戒條是依據外在身體而制訂的,因此男女行者在這方面的戒條便不一樣。鑒於諸如此類的種種原因,佛陀當年給比丘尼制的戒律有三百六十條,較比丘多出一百多條。

不過,境界較高的女成就者或者心地善良的女修行人,也遠遠超過很多男眾。在《極樂願文大疏》中,拉喇曲智仁波切說:「雖然以罪惡感召而投為女身,可有些信心十足、知慚有愧、明曉善惡的女人,正所謂的『身體低劣境界高』,一百個壞男人也無法與之相提並論。」歷史上不管是漢傳佛教、藏傳佛教,都有很了不起的女修行者,尤其在密宗當中,依靠密法的不共修行,女身成就的現象相當多。因此,顯宗經典中對女眾的特別呵斥,也是具有密意的。我們在發願的時候,低劣的女身,生生世世都要捨棄,願獲得具有善心、種族高貴的男身。

轉識成智,須臾之間,龍女成佛

在〈般若心經〉中(宋施護所譯之〈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世音大士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樂欲修學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法門者...'。在這經里,觀世音明確指出 '善女人'也可以透過修持而成佛;在經末的部份,佛陀對大士之開示作出了明確的印許。佛教中有一尊廣為人尊崇的佛母,稱為'度母'(註:在古代中國稱為'多羅觀音'及'救度觀音')。度母在無量劫前,是一叫'般若月'的女子。這女子曾發下宏願:要以女身修行,以女身發菩提心,以女身成就佛境,最後更要以女身化現度生。她最終果然成就了佛境,被尊為'聖救度佛母'。

對於五障之身的破除,在三部最偉大的大乘以典《妙法蓮華經》、《楞嚴經》、《華嚴經》中都有動人的開演。在《法華經》的《提婆達多品》裡,文殊師利菩薩對智積菩薩說道,他在海中龍宮,常宣說妙法蓮華經。

智積菩薩就說:「這部經甚深微妙,可以說是經典中的實物,世所稀有,龍宮的眾生有沒有精進這部經而快速成佛的呢?」文殊說:「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剎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但是,智積菩薩不相信龍女可以在須臾之間成就菩提。這時,龍女忽然現身向佛頂禮,說了一首偈:「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天人所戴仰,龍神鹹恭敬,一切眾生類,無不宗奉者。又聞成菩提,唯佛當證知,我闡大乘教,度脫苦眾生。」

在一邊的佛弟子舍利弗對龍女說:「汝謂不久得無上道,是事難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釋,三者魔王,四者轉輪聖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龍女聽了就取出一顆寶珠,價值無比,她把寶珠獻給佛陀,佛陀接受了。龍女說問智積菩薩和舍利弗說:「我獻寶珠而世尊納受,這件事快不快?」「非常快!」智積菩薩與舍利弗回答。

龍女說:」以你們的神通力看我成佛吧,我的成佛比這更快!」一說完,龍女突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立即前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在寶蓮花上,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法華經》的《提婆達多品》是一個最有力的證明,破除了女人有五障的分別法執,龍女8歲成就!

所以,發大乘者,不見男女(女居士的榜樣)

佛陀肯定女性可以成道,在《楞嚴經》有一個更鮮明的例子。《楞嚴經》說法的緣起,是佛陀的弟子阿難在城裡乞食,途中路過淫舍被摩登伽女引誘,差一點破了戒體,佛陀知道了,就派文殊菩薩持楞嚴神咒去解救阿難,並且把以淫為業的摩登伽女也帶回來,佛陀從如何對治情慾開始,才開演了這部不朽的經典。

值得注意的是,摩登伽女聽佛陀講《楞嚴經》講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淫火頓歇,得阿那含」,而當《楞嚴經》講到一半時候,摩登伽女就證得得阿羅漢的果位了,那時候,佛陀多聞第一的弟子阿難還沒有證得阿羅漢哩!在摩登伽女證阿那含果時,佛陀對阿難說:「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以現代眼光看來,摩登伽女就是妓女,不但女人可以成道。妓女如果發無上心,也可以很快成道,這是多麼令人震撼!

佛陀在《首楞嚴三昧經》中說的:「善男子!發大乘者,不見男女,而有別異。所以者何?薩婆若心,不在三界,有分別故,有男有女。」--對於一般的凡夫俗女,因為有性別的對應才有情慾的流轉,一旦發起菩提心,則立即超越了男女的差別,因為道心是沒有男女的。

在《海龍王經》的《寶錦女受決品》裡,大迦時尊者對寶錦女說:「女及諸夫人,無上正覺,甚難可獲;不可以女身得成佛道。」寶錦女就對大迦葉說:「心志本淨,行菩薩者,得佛不難。彼發道心成佛如觀手掌。適以能發諸通慧心,則便攝取一切佛法。」她又說,「又如所云:不可以女身得佛道;男子之身,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其道心者,無男無女。」寶錦女是何等的氣魄,何等的格局,所有學佛的女居士,都應該學習寶錦女的精神,女人成佛若不可得,男子也必然不會成功的!

女人之相不可得

在《維摩詰經》裡,舍利弗看到天女的神通智慧,辯才無礙,就問天女說:「汝何以不轉女身?」

天女說:「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為正問不?」

「不也,幻無守相,當何所轉?」舍利弗說。

天女說:「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云何乃問不轉女身?」

這時,天女用神通力,把舍利弗的樣子變成天女,而自己則化身成舍利弗,反問舍利弗說:「何以不轉女身?」

舍利弗看見自己的天女相說:「我今不知何轉而變成女身?」

天女說:「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

這時,天女又用神通,把舍利弗還原,問舍利弗說:「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舍利弗說:「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

天女說:「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

後來,維摩詰對舍利弗說:「是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諸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眾生。」

我們要注意「以本願故」這四個字,我相信在無始劫來發過菩提心,而現在以女人身修習佛法的善女人,都是發過以女人身來度化眾生的本願的,如果能開啟自己佛性,就知道男女沒有任何法的分別。

正如在《大寶積經》裡的《妙慧童女經》只有八歲的妙慧童女,她比釋迦牟尼佛早發菩提心三十劫,也曾是文殊師利菩薩的老師。當文殊知道了過去的因緣,向八歲的妙慧童女頂禮,並問好說:「妙慧!汝今猶不轉女身耶?」

妙慧正色地說:「女人之相了不可得,今何所轉?」

好一個女人之相了不可得!對菩薩而言,男女只是暫的權宜化現,事實上,男女都是順緣的假合,在畢竟空性里,男女是絕對平等的,如果不能進入這種法性的真實,而執著於男女的分別,就違背了佛陀的教化。

現實生活雖有男女,本質上是沒有男女的,但男女具有,則有了一個完全的人間。所以,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有男女兩種性格,只看如何去轉化罷了。

知道佛教對女人成佛的見解,相信可以給許多嚮往菩提的婦女帶來更大的信心。佛教尊重宇宙的每一眾生,外相只是暫時的過渡,佛性才是真實的自我,在這一點上,男女的自覺、自證都非常重要。

最後,我們來看勝鬟夫人的十大願,不只女人,就是男子讀了也會血脈澎湃,為菩提的道路立下更堅強的誓言,她說:

「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所受戒,不起犯心。

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尊長,不起慢心。

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眾生,不起恚心。

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他身色,及外眾具,不起嫉心。

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內外法,不起慳心。

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不自為已受畜財物,凡有所受,悉為成熟貧苦眾生。

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不自為已,行四攝法;為一切眾生生故,以不愛染心,無厭足心,無掛礙心,攝客群生。

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若見孤獨、幽系、疾病,種種厄難,困苦眾生,終不暫舍;必欲安穩,以義饒益,令脫眾生,然後乃舍。

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若見捕食,眾惡律儀,及諸犯戒,終不棄捨;我得力時,於彼處見此眾生。應折伏者,而折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攝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滿,惡道減少,能於如來所轉*法倫,而得隨轉,見是利故,救攝不捨。

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攝受正法,終不忘失。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