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第四行。請看經文:
解【若無明斷盡。則是上上實報。究竟寂光也。】
這一段是說明常寂光淨土的相貌。前面我們曾經讀到大師跟我們介紹四種淨土,從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到實報土,大致上的情形都介紹出來了。這些文字雖然不多,但是他講這個境界都說得很清楚。我們一定要把它記住,自己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到了什麼程度,自己心裏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致於發生誤會,把功夫成片就當作一心不亂了,這是個很大的差錯。甚至於自己心裏面才得到一點點的輕安,就以為自己得了非常殊勝的境界。這些都是理論、境界不清楚,才會有這麼多的誤會。
究竟寂光淨土是什麼樣子?那是『無明斷盡』。「無明斷盡」,諸位要曉得那是如來果地。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未斷,還有一品沒斷,斷盡了,這叫『究竟寂光』。我們從前面一段來看,沒有斷盡,就在分破無明的時候,這叫分證寂光。可見得寂光淨土跟實報土是一不是二,在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這個裡面所說的就是如來果地上,「三德秘藏」。「常寂光」,「常」就是講的大乘,所謂是常住不變;「寂」就是解脫,就是自在;「光」,這是般若。由此可知,所謂常寂光就是指法身、般若、解脫,是指如來果地上的三德秘藏。而果地上的三德秘藏,從初住菩薩,我們這是講圓教,圓教初住菩薩就開始證得了。所以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法身就是「常」。既然證一分法身了,當然也證一分般若,也證一分解脫,這就是分證寂光。如果說是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斷盡了,那就是圓證寂光,這個法身、般若、解脫就得到圓滿了,這就是圓滿的寂光淨土。
在這個地方非常重要的一句話,那就是「三德」就是一心,是從一心三個角度上來觀察。「常」是一心的本體,「寂」是一心的相,「光」是一心的作用。「寂」是不變的,相、用可以互為相、用。智慧是相,解脫就是用,解脫是相,智慧就是用,它可以互為相用。由此可知,體、相、作用統統說的是一心。一心的本體就是常住法身,一心的現相就是自由自在,是大自在,解脫是大自在,一心的作用是無邊的智慧,所以三德不離一心。本經修行的重點就是修的一心不亂,而方法就是用的持名念佛,一句阿彌陀佛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換句話說,要把我們的真心體、相、用給念出來,像圓瑛法師說的「複本心源,究竟清淨」,這就是證常寂光淨土。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四土之相介紹過了,下面是講不退轉,這也是不可思議,難信之法。他方世界修行功夫是進進退退,而淨土,除非你不往生,只要一往生就圓證三不退,這種殊勝的功德利益是他方世界所沒有的,其他法門裡面也沒有。所以前面我們曾經講過,西方淨土的殊勝,哪怕是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它也有實報、寂光土裡面的待遇與享受。我們要問了,那個待遇享受是什麼?就是三不退,這是真正不可思議,難信之法。在此地大師告訴我們:
解【不退有四義。】
有四個意思。
解【一念不退。破無明顯佛性。徑生實報。分證寂光。】
這四個意思先說最殊勝的一條,那就是講的『念不退』。一般來說,「念不退」,這是圓教初住菩薩以上才能夠得到,權教菩薩、二乘聖者都做不到,這是功行最高的。什麼叫念不退?這個念是正念,也就是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講的「無念」。達摩祖師傳來的禪宗是以無念為宗旨,無念是無一切邪念,不是沒有正念。什麼是正念?經裡面常說「念念流入薩婆若海」,這句話怎麼講法?實在就是六祖初見五祖時候所講「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薩婆若」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一切種智,一切種智是如來果地上的智慧,菩薩只有分證,沒有圓滿。智慧廣大無邊,所以把它比作海。這個意思就很明顯了,就是他念念都是與如來果地上的智慧相應,這就叫「念念流入薩婆若海」,這叫正念。
翻過來我們再來看看,我們現在這個念頭,假如不是像如來果地上一切種智,你就是退轉了。凡夫念念都是名聞利養、是非人我,與如來智海不相應;二乘聖者念念是趣向偏真涅盤,與如來果海也不相應;權教菩薩念念當中是有佛道可修,有眾生可度,能所未忘,與如來智海也不相應,所以他沒有法子證到念不退。證到念不退一定要用中道智慧,所謂是「兩邊不立,中道不存」。如果說箇中道,你已經著相了,你已經著了一邊。這個地方諸位一定曉得,言詞可以有,為什麼?它是假的。我們說中道,你心裡頭千萬不要有一個中道,一執著有箇中道,你又落到一邊去了,與如來果地上的智慧就不相應。
其實我們講如來果地上的大智慧,就是自己真如本性當中本來具足的般若智慧,是與自己本具的智慧相應,念念相應,這叫做不退。什麼時候才到這個境界?一定到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才行。所以在念佛法門當中,是在理一心不亂,真修行。禪宗裡面所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一定要見性。一見性的人,這個境界我們雖然達不到,常識總得要曉得,見性的人證得法身。我們要問,證得法身的人是個什麼樣子?能不能看得出來?給諸位說,如果你要留意,可以看得出來。證得法身的人,他心是平等的,他在一切法裡面沒有我執,沒有法執,一切法在他心目當中絕對平等,無二無別,這是他的樣子。他對於一切人,對於一切萬法,他是一律平等的慈悲,決定沒有偏愛,我們講的偏心,沒有,真正做到了怨親平等,這是證得了法身的樣子。為什麼?因為你所親愛的是你自性變現之物,你最討厭的還是你自性變現之物,不是外來的。他不但懂得這個道理,而且他確實是生活在這個境界當中,這叫證得了法身。
所以我們自己要問自己,我自己有沒有證得法身?如果你入了這個境界,你證得;你沒入這個境界,這個道理明白了,道理明白是什麼?是解悟,你也是覺悟,這個覺悟是你解了,可是境界沒有變過來。境界變過來就叫證悟,證悟才有受用,解悟自己得不到受用,證悟是你自己親證到這個境界,這是非常的要緊。
所以在淨土法門裡面,破一品無明,「顯」,就是非常的明顯,你的佛性就是你的真如本性顯露出來了。從前為什麼不能顯露?是無明把它蓋覆住了,無明蓋住了。現在你無明破了一分,你的真性就顯露一分;你破兩分,它就顯露兩分,所以只要你破一分,真性顯露一分,你現在的境界就是實報土的境界,這個時候就是如古德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實相」,實報莊嚴土。
所以諸位必須要知道,如果我們現在念到理一心不亂了,我還沒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現在這個境界算什麼土?給諸位說,你現在這個境界就是實報莊嚴土。也許又問了,既然已經轉成實報莊嚴土,我何必還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你要起這一念,你的分別、執著現前了,你馬上從實報土掉下來了,又掉到凡聖同居土裡去了,這點要注意。所以念佛叫你不間斷、不懷疑,一念已經起來了,就是一個障礙。
我們再想一想,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試問在華藏世界,他們是不是住的實報土?沒話說,是住實報土。他既然在華藏世界也是住的實報莊嚴土,為什麼還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藏世界他也是住的實報土,西方世界還是住的實報土,他為什麼要去?我們在此地念到理一心不亂了,我們現在的境界馬上就變成實報土,那你想想,華藏世界實報土的菩薩求生西方,我現在也才住在這個娑婆世界的實報莊嚴土,我為什麼不能生?為什麼不願意生?我再把所以然的道理給大家談談。
就像你念佛,你今天念到理一心不亂了,你的境界馬上轉變了,你這個境界立刻就是實報莊嚴土的境界,可是你這個實報莊嚴土就只有你孤家寡人一個,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裡頭,那些諸佛菩薩無量無邊,你想不想去?志同道合的人都在那個地方,到那裡去成就快。因為你證得實報莊嚴土,你才破一品無明,你還有四十品沒破,你在娑婆世界要破四十品無明,這個時間要相當之長,為什麼?沒有老師,沒有同學,沒有人催促著我。到西方世界去,諸佛是你的老師,諸大菩薩是你同參道友,試問問,你要不要去?你要明白這個道理那當然要去。那個地方朋友多,高朋滿座,你要去參加一起,就是這麼個原因。所以華藏世界那些法身大士沒有一個不願意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這是真的。念不退。
解【二行不退。】
這就低了一級。念不退是理一心不亂,『行不退』是講事一心不亂。
解【見思既落。塵沙亦破。生方便土。進趨極果。】
這是「行不退」,「行」是講修行。我們再看看自己,我們的修行,有些同學們也定了功課,早晚功課,都有定課。可是有的時候忙起來就忘掉了,甚至於功課做了幾天覺得太累了,打了折扣,或者今天少做一點,明天再補,這些都是退轉。折扣是愈打愈大,課誦是愈補愈多,補得太多了,乾脆算了,別補了,不念了。古人所講,學佛一年,佛就在眼前,好熱心。學佛二年,佛就在西天,距離就拉遠了,退轉了。學佛三年就變成老油條了,佛就化成雲煙了,有名無實,退轉了,退得厲害。如果你的修行要不退轉,成佛就不要三大阿僧祇劫,一生決定就成就,痲煩就是在退轉,進得少,退得多。尤其是在我們現前這個社會,五欲六塵誘惑的力量太大,這個社會要是不退轉,真是諸佛菩薩沒有不尊敬,真正不容易,你能夠把握的住,能夠不退轉,你這一生決定會成就。
真正到行不退了,要阿羅漢以上才行。問題,所以然的道理在哪裡?你為什麼會退轉?你要找出這個原因。你之所以退轉就是因為你的煩惱沒斷,你會退轉。如果煩惱斷了,自然就不退了。哪些煩惱?見思、塵沙。見思煩惱斷了,你的三昧成就了,定成就了。塵沙煩惱破了,你智慧開了,你有定、有慧,定慧天天增長,怎麼會退轉?當然不退轉。他這句佛號念得就起勁了,愈念愈有受用,愈念愈有進步,進步的是什麼?是定進步、慧進步,定慧愈增。這是事一心,往生西方世界是生方便有餘土。以這個基礎再向上精進,一直到圓滿菩提。第三是講「位不退」:
講【三位不退。帶業往生。在同居土。蓮華托質。永離退緣。】
這個地方是一般講的功夫成片,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起碼的條件,這是講的帶業往生。『位不退』,極樂世界與他方世界也不一樣,因為他方世界,包括我們娑婆世界人們,如果沒有把見思煩惱斷盡,你是要退轉的。我們看這小乘經,佛在小乘經上說,證得須陀洹之後,小乘的初果,天上人間七返生死,才證阿羅漢,天上人間就是一個進退的相。換句話說,你證得須陀洹之後,你也可以說是不退了,不退到哪裡?不退到三惡道。天上人間還要往返七次,絕對不會墮三惡道。為什麼不墮三惡道?因為你沒有貪瞋痴了,所以這是得到了一個保證,不墮三惡道決定不造惡因。見思煩惱斷盡了,證得阿羅漢果了,成九次第定,證得阿羅漢果,這個時候就是真正得到「位不退」。可是西方極樂世界那個不一樣,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他就證得位不退,絕對不會再退到娑婆世界來,再來六道輪迴,他們沒有這個事情。
我們再講講帶業往生,這是淨土法門裡面的精華,淨土法門最重要的部分。因為你講到事一心、理一心,那還有什麼問題,那不往生也不成問題了,也不會落惡道。最痲煩的就是帶業往生,我見思煩惱統統沒斷,也能到西方極樂世界。雖然沒斷,它的條件是要伏現行,見思煩惱有,有不起現行,所謂不起現行就是不起作用,要有這種能力。你能夠用這句佛號把你的煩惱控制、壓住,叫它不起作用,這個時候有深信切願一定往生,你要明白這個道理。
前面曾經說過,這種功夫也有三輩九品,有一生造業的,臨命終時他控制住了,十念往生就是講下品下生的,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的,很難得。像《往生傳》裡面記載的,大家都曉得的張善和,這是一個例子。他是一個屠夫,殺牛的,一生不知道殺了多少頭牛,臨命終時看到很多牛頭人來問他討命。冤家債主現前了,牛頭人來了,他就大喊救命。正好在這個時候(這是他的機緣好,這是他的福報),正好有一個出家人從他門口經過,聽到他在那裡喊救命。他一進去問他什麼回事情,他就跟他說,好多牛頭人要來問他討命,這個出家人就拿了一把香給他,香點著交給他,叫他趕快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就大聲念阿彌陀佛,念了幾聲之後,他就告訴這位法師,牛頭人不見了,佛現前了,佛來接引他了,他就這麼往生了。這是臨終十念往生的一個例子。
我們看到這個例子,你要存著一個僥倖的心理,你就錯了,為什麼?不要緊,現在多造一點罪業,沒關係,臨命終時還來得及。理論上講沒錯,可是事實上你想想,有幾個人臨命終的時候那麼清楚?張善和之所以能夠往生,得力在哪裡?心不顛倒。你們想想,幾個人在臨命終時那麼樣清楚?你們不妨到醫院裡去參觀一下,你看那個快要死的人,他眼睛也睜不開,耳朵也聽不見,話又說不出,要像那樣就糟糕了,那就是「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一定要入三途,為什麼?他顛倒了。所以諸位要記住,臨命終時心不顛倒,這是福報。我們中國人講五福,五福臨門,這是一種,我們俗話講「好死」。臨終的時候神智清楚,縱然他不學佛,他也不墮三惡道,因為墮三惡道都是糊裡糊塗去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人,他怎麼會往三惡道去?這不可能的。三惡道是糊裡糊塗去的,所以人臨命終十之八九都是糊裡糊塗的,沒幾個神智清楚的。
所以佛教給我們平常修行要修福報,修什麼福報?不是修現在有錢、有地位,我日子過得很舒服,不是教你修這個。你這個修得再好,再舒服過一輩子,如果臨命終時一塌糊塗,馬上就完了。佛教我們修福報是修臨命終時心不顛倒,我們有福,有福不享。有福不享,臨終時候就享福,臨終那個時候神智清楚,這就是個福報。在這個時候就是一念決定你的前途,如果你一念往生西方,你就到西方去了;一念再來人間,你就到人間來投胎,所以臨命終時投胎,甚至往生佛國,是最後的一念。你這個一念能不能保得住?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一個聰明人、一個真正修行人,他不享福。
你看看我們近代的祖師,你看虛雲老和尚,他不是沒有福報,他福報比誰都大,他皈依的弟子有多少,每一年他得的供養有多少,他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百衲衣,補了再補,他不享福。他是真正聰明人,他要把福留到最後,留到臨命終時再享。他是求生彌勒內院親近彌勒菩薩,果然如願以償,他一生沒白修。
印光大師,你們諸位曉得,也是名滿天下。人家對他的布施供養,他都去做善事,幾十年不添一件衣服,吃飯跟大眾一樣,也不是單獨飲食,沒有,自己一分錢不留。我們看《文鈔》、看《永思錄》裡面所記載的,只要聽到哪個地方有災難了,有旱災了,有水災了,或者有些天然災害了,老和尚把他這些供養的錢拿出去賑災。那個時候一拿就是銀元幾十萬,自己從來沒有享受過,臨命終時上品上生。這叫做有智慧,這叫做會享福,把這個福報留到最後臨命終那個時候來享。現在有福報,現前施給大家享,給大家享,他的福報就存在那裡,所以我們世間人不懂這個道理,不曉得這個道理。
佛在經論里一再告訴我們,因緣果報絲毫不爽。你沒有見性,你還沒有分破無明,你現在的福報是修來的,是修得的。你要見性了,那沒話說,見了性的人福報不是修的,是性具的,那個福是享不盡的。像《華嚴經》裡面講的華藏世界,淨土經裡面講的極樂世界,那不是修來的,那是性具的,那是本性裡面具足的,必須見性了才能享受,沒有見性這個境界不會現前。所以沒見性之前,福報是修得的。
你的財富是從你財布施所得的果報。有些人財富很大,有些人很少,這是什麼原因?你過去生中修的布施多,你今天就發大財,你修的少就發的小財,是這麼回事情。沒有布施那要受貧窮之苦。什麼樣的因就有什麼樣的果報。你要修法布施,你的聰明智慧就增長,所以我們這個世間有很多聰明人,真正有智慧的人,像大學教授這些學者們真正有智慧,可是沒有福報,兩袖清風,靠薪水過日子,年老退休之後是窮困不堪,這什麼原因?他過去世修法布施,沒有修財布施。我們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的大文學家,像李太白,大家知道杜甫,這在歷史上找不到幾個人的,他們在晚年的窮困,喜歡喝酒,沒有錢到酒店去賒帳,貧困到這種程度。所以這就很明顯的,他過去生中,他是專修法布施,所以有這麼樣的聰明智慧,沒有修財布施,所以生活就成問題。
再看有很多人根本沒有智慧,你看那個人笨頭笨腦的,他發大財,他那個財富一生怎麼樣享受都享受不盡,他沒有智慧,這個也很多很多。你們去看看全世界,不單是中國,全世界去看,有很多大企業家,有億萬財產的,你去打聽打聽,可能他中學都沒有畢業,他做學徒出身的,做小買賣出身的,送報紙出身的,他發大財了。他底下用的人都是博士,他自己甚至於國小都沒有畢業。發大財這是前生修的是財布施,修得多,法布施沒修。
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什麼叫無畏布施?別人有恐怖、有不安,你能夠保障他,叫他能夠遠離恐怖,得到身心安樂,這就叫無畏布施,果報是健康長壽。也有人專修這個的,所以他一個人,他既沒有智慧,也很貧窮,可是他很健康,他活的年歲很大。
你要不曉得這些因果報應,這些現象之所以然,你不明了。真正明白之後,我們這三種布施都要修。你能夠修三種布施,那好,財不缺乏,智慧也有,又健康長壽,這才是一個真善美慧的人生,人生裡頭沒有缺陷。在我們現前境界裡頭如果有缺陷,有缺陷趕緊去修,來得及,真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些感應道交的事情太多了,自古以來這些例子說之不盡。大家所曉得只曉得袁了凡,為什麼知道他?因為他自己寫的這個書流傳得太廣泛了,大家知道他。還有比袁了凡感應更顯著的,還多,人家沒有傳說,沒有傳出來,你不知道。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懂得這個方法,要在平時認真的去修行,去修福。
佛教給我們福慧雙修,所以成佛是兩個條件,一個是福報圓滿了,一個是智慧圓滿,所以佛稱作「二足尊」。「足」就是滿足,我們今天講圓滿,他的福德、智慧都滿足、都圓滿。但是諸位要曉得,決不可以貪圖眼前的福報而誤了大事,人生很短暫,數十年寒暑一彈指就過去了。我們回想民國三十八年到台灣,當時到台灣,現在不知不覺就過了三十多年,想想就跟昨天的事情一樣。我們往後還能有三十年嗎?縱然再有三十年,也跟過去三十年一樣,一彈指之間,沒有意思。
所以眼前的福報不要貪圖,這是有智慧的人,要把福報給大家去享受,自己這個福報就存在那個地方,等到臨命終時求一個心不顛倒,那就決定往生,這是講帶業往生必須要具備的條件。他要有福報,沒有福報不行,這個福報就是走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走的時候最大的證明就是自己見到佛來接引,清清楚楚的告訴大眾,佛來接引我走了,這是百分之百的往生,一點沒錯。臨命終時如果這個現象他說不出來,再好的瑞相都不敢斷定他是決定往生,為什麼?因為他在人天或三善道的瑞相都很好,也是很好的瑞相,我們所求的是求這個,這是往生最低的條件。這叫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
西方世界跟我們這個世界不一樣,我們這個世界是要以父母為緣,你才能得到這個肉身,西方世界沒有,西方世界是蓮花化生。你現在發心念佛,下定決心我這一生決定要求生淨土,只要你有這個意念、有這個決心、有這個信心,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中就有一朵蓮花新生。跟諸位說,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不是我們在這裡假想,也不是佛欺騙我們。而蓮花上就有你自己的名字,決定錯不了。蓮花就生了。
如果你退了心了,或者你學佛了,覺得淨土沒什麼了不起,參禪去,或者學密去,你那個蓮花慢慢就枯了,就沒有了。這是你退了心,你修別的法門,你淨土退了心,七寶池裡頭就沒有你的蓮花。如果你信心堅固,願力很懇切,你這個蓮花顏色就非常之好,非常的鮮艷。你念佛功夫很勤,念念不間斷,這個蓮花愈長愈大;你念佛念得不勤,這個蓮花就小,所以蓮花的大小是你念佛功夫的勤惰。所以諸位要比賽,應該在這上面比賽,不要在世間跟人家比財富、比地位,要到西方極樂世界跟人家比蓮花大小,好好認真的去念佛。這個事情千真萬確,一點不假。
一位同修是親自告訴我,他在念佛的時候就看到蓮花,蓮花上面是自己的名字,一點也沒錯。不是作夢看到的,是自己在念佛團念佛的時候看到的,哪能假得了!他來問我是什麼境界,這個人是很懂規矩的,他不是在大眾當中宣說,他沒有告訴別人,只問我這個境界是什麼樣的境界。我就告訴他,這個跟佛經裡面講的完全一樣,完全相應,你只要堅定信心好好的念下去,你這一生決定成就,這是大福報。所以希望同學們努力的時候,要注重這一點。
『永離退緣』。凡夫退墮都是因緣不好,內有煩惱,外有惡緣。外面惡緣在引誘,裡面煩惱現行,這樣才退轉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世界六塵說法,西方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沒有污染,所以你就沒有退緣。你到西方世界看到每一個人都精進,你不知不覺的自然就跟他們大家一塊精進,這是依眾靠眾,所以你才能夠證得位不退,這不是普通凡夫能夠做得到的。但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沒有退緣、沒有惡緣、沒有障礙,所以雖然是人天的身分,煩惱並沒有斷,他也能夠得位不退。既然得位不退了,他還能得行不退,還能得念不退,這真正不可思議,所以是圓證三不退。
這裡面你要問了,為什麼能有這麼樣殊勝的境界?因為在西方世界你天天見阿彌陀佛(我們這裡想見佛見不到),天天都跟阿彌陀佛在一起,你怎麼會退轉?你念不退。天天與觀音、勢至這些諸大菩薩們在一起,你的行當然不退,這是一定的道理。那個世界的因緣殊勝,所以一往生就圓證三不退。再看末後這一段。
解【四畢竟不退。不論至心散心。有心無心。或解不解。】
或者你『解』或者是『不解』。
解【但彌陀名號。或六方佛名。此經名字。一經於耳。假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
這一段是講『畢竟不退』。這是三不退之後,大師給我們說出淨土法門不可思議的功德。先講修行的功夫,『至心』是你誠心誠意在念。『散心』是平常以散亂心,他也念佛,有心的念或者是無心的念;或者是對這個法門的理論、方法、境界都很明白,你發心念;或者是完全都不知道,人家叫你念,你就跟著念,這些統統都有利益,都有好處。
『但彌陀名號』,彌陀名號就是阿彌陀佛四個字。或者是『六方佛名』,本經裡面所講的,或者是此經的名字,「佛說阿彌陀經」。『一經於耳』,所謂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是講念佛功德不可思議。你念這句佛號別人聽到了,當然你自己聽到了,你自己起心念,別人聽到的人,他這個佛的淨土種子就種到他的八識田中,這一生當中不起作用,但是他這個種子決定不壞。
『假使千萬劫後』,這是假設的話,千萬劫以後他一定會拿這個種子,這個淨土的種子在什麼時候遇到緣,起了現行,他一定能往生西方,憑這個種子而得度。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遇到這個因緣,也可能我們在千萬劫以前聽到一句阿彌陀佛,到今天種子起現行了。我們這一會不簡單,走遍全世界,這一會希有難得,全世界有幾個地方講《阿彌陀經要解》?單單講《阿彌陀經》的有,而講《阿彌陀經》多少時間?多半是七天、半個月,這種情形是常見。細講《要解》就不常見,細說《疏鈔》那就更不常見,這是希有的因緣,真實的福報。
諸位要曉得,我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如果曉得這種福德因緣得來不容易,正是開經偈所說「百千萬劫難遭遇」,而我們今天遇到了,遇到了,這一生能不能成就就決定在自己。你自己要能信得過,真正能夠依教修行,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行,你這一生決定成就,至少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如果你功力用得勤一點,你如果能證得事一心,你就能生方便土。你要更努力一點,換句話說,更放下,這個東西努力放下有關係,你能夠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那你就能夠得理一心不亂。
諸位要曉得,如果不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的無明斷不了,你不能到理一心。所以諸位要曉得,我們把身心世界放下了是得事一心,理一心是什麼?把妄想、知見放下。《般若經》裡說的「般若無知」。你還有知有見,那叫做所知障,障礙了你理一心不亂,所以把這個也得要放下,把知見放下,你就能生實報莊嚴土。
所以在這一生當中,你求生淨土,品位高下統統決定在你自己一念之間,不是做不到,人人都做得到。如果你說我這個業障很重,我恐怕做不到,那你就做不到,為什麼原因?你不肯做。業障再重,經上說得很清楚,「念一聲阿彌陀佛,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要肯相信這句話,這句話我們在《疏鈔》裡面念過好幾遍,千真萬確的事實,一點不假。你要能夠信得過,沒有懷疑,念念與西方極樂世界相應,念念與阿彌陀佛相應,他怎麼不消業?所以能不能往生、品位高下都是決定在自己的自信心。前面我們講的信願行,特別著重信字,這是信願行裡面根本信心的建立。你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而你不相信自己,那就沒辦法了。你其他的信心都具足、都親近,你的成就也很薄弱,也不會有多大的成就。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具足清淨的信心,我們這一生一定有殊勝、有很大的成就。
底下四句是比喻,『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這是古時候用的一種兵器。他的鼓上塗上毒,而這個毒可以隨著音聲散播,你只要聽到了就中毒了。這就是講只要你聽到了,你不會倖免的,因為什麼?因為這個佛號,一句佛號就像「塗毒鼓」一樣,他決定起作用的。『食少金剛,決定不消也』,「金剛」你吃下去了,不會消化的。這也比喻佛號的種子永遠不壞,在你阿賴耶識裡頭縱然經過千萬億劫,它也不壞,什麼時候遇到緣了,它就起現行,就起作用,而這個作用就能叫你往生西方圓證三不退。
圓瑛法師講義裡頭還舉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出在《法華經》裡頭,也是一個事實。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具足信心,相信我們能夠遇到這個法門,這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能夠遇到這個法門,實在是最大的幸運,沒有比這個更幸運。如果你能修這個法門,你這一生決定往生,既然往生,決定成佛。這個法門是成佛之道,成佛的捷徑。好,我們今天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