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講座19(第二品)
還有另外一件事,愛欲同等的難辦,那一切眾生都不能承當。幸虧只有一個事情,這個事情最難辦,愛欲。一切眾生都因為愛欲而證性命,性命就是這麼來的,生死之本啊。再有一件事情這麼嚴重不能破,眾生就沒有出頭之日了。因此就這一件事情。深而難越,故說為塹。塹就是護城河,城外修一條河,保護這個城池的,這是保護城池修的,不是你一邁就過得來的。保護之意,不太能夠越過。成為欲塹。《甄解》的意思是舍掉欲心,食慾、色慾舍掉這些欲。特別是愛欲,愛欲是諸苦之本,愛為苦本。外國的學問把這個愛說的很神聖、莊嚴,其實是諸苦之本呀!欲流,人慾洪流,欲像洪流一樣,極深極廣,眾生漂溺之而難度,眾生在里漂呀,頭出頭沒,不容易度過。就把他說成塹,這是解釋"破煩惱城,壞諸欲欲塹"。
為什麼轉法輪先說這四句呢?"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轉法輪之前,首先要說這四句話,很值得我們深思。有很多人也都有弘法之心,很想寫文章,很想說法。也就是助佛弘化,而對這四句沒有理解,那恐怕就是你所做的事,你的心愿相違反,事與願違。你想做好事,但是做出來就是壞事。下邊解釋,有幾種解釋,有淺有深。《合贊》說,見和愛,眾生有成見什麼的,有所愛,有所煩惱,這些都是垢污髒的東西。這些垢污怎麼能除去呀,需要空慧,照見五蘊皆空。這樣的智慧就度一切苦厄了,就好像洗一洗一樣。下邊把"洗濯垢污,顯明清白",說超諸毀謗,故曰清白。因為你沒有這些壞東西,人家不會毀謗你。所以說是清白,他講也講對了,講的也淺了。因為你沒有過錯,沒有垢污就清白了,你沒有毀謗啦。嘉祥大師說:"遣除迷垢,故云洗濯"。把自己所迷解釋遣除,這個迷就是眾生,悟了就是佛。什麼是髒,就是你一念之迷。把這個解釋除了就是洗了濯。除去了,沒了迷了,沒有迷就是覺。解釋清白者,智斷之果,無漏之明,本有淨體,故云清白。你得到了無相的理解、信解、行證或者開了圓解,無相的解,這個解是無漏之明,這個明是明白,是無漏的是清淨的,故曰清白,因無漏才清白。怎麼能夠遣出迷垢,因為現在明白啦,不迷了。這是無漏,所以這是清白啦。《甄解》說:"洗濯垢污,顯明清白,是澍雨德。"是佛的德像下雨一樣。下雨的這個德呢,是下完雨之後,是樹葉乾淨了,什麼都乾淨了。房子也乾淨了,能顯清白體之德。把本來乾淨之體顯出來啦。下雨就這個功效。打個譬喻,如來的法輪,洗濯是洗掉了塵勞垢污,我們塵俗、塵間的垢污、染污,開顯本有的淨體。開出來,顯出來,本來有的清淨之體,開出來,顯示出來一切本有的本來清淨之體。這裡就更深一層了。顯明清白,去了污就乾淨了,這是無漏的清明,顯明眾生本有的淨體。這裡指顯明本來的本體。那麼眾生怎麼叫顯明清白?如果是東西,把它洗一洗,把它本來東西露出來。眾生怎麼洗呀?那只有禪宗的開悟,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才能認識本體,這才顯露清白。佛經很深,很多人用自己所理解的道理去聞句,解釋經典,而不參考古德的注釋。這統統出很大的錯誤。這麼看,清白是什麼意思?是"智斷之果",把他們的話綜合起來,是智慧果斷的果實,是無漏的明。這個明是無漏的明顯清白,是本有的淨體。這個清白,顯明清白如何融會禪宗呢?洗濯垢污是什麼呢?就是百丈禪師說的"迥脫根塵"。開悟時,迥然脫了六根六塵。是"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顯明清白,就是靈光獨耀。這個光,不是世間凡俗的光,是靈明的光,神靈不可思議,不可測的光。獨耀,獨就是不二,不與萬法做對,沒有對立面。一有相對就矛盾了,陷入矛盾之中就是二了。所以大地山河、人、我、男男女女、子子孫孫、無窮無盡了。"靈光獨耀,迥脫根塵"用文字宣說是不可說的開悟境界,這也是登峰造極了。獨耀,不與萬法為侶,有位龐居士問石頭,不與萬法為侶是什麼人?他捂著他的嘴,不叫他說。他們見馬祖,馬祖說等你一口吸盡西江水,就跟你說,不可說。"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這兩句話,洗耀垢污是迥脫根塵,顯明清白還有什麼垢污。顯明清白就是一個本體,靈光獨耀。就是淨土宗都攝六根,六根都攝住了還有什麼垢污。"淨念相繼,自得心開",就是顯明清白,心開嘛。一聲佛號,一聲心。為什麼這四句放在轉法輪頭上,因為這是個根本。與會的大菩薩都是位後的普賢,都是成了佛而示現菩薩的。他們要轉法輪,要為眾生都宣揚這些。什麼呢?破煩惱除欲塹,洗垢污,顯清白。不如此,就如聾如盲。而菩薩教人的話,都是他證到的話。這些菩薩都是從這開始的,所以他能圓滿他的願,圓滿他的果,於法音覺諸世間。現在的人呢?往往就是自己,煩惱是照舊的,知見也是照舊的,垢污是一點也不少的,就是想,我要是噹噹老師給人講講,教教人。這是捨本逐末,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自己還帶著這一切煩惱垢污,自己並不能明心見性,所以說法,你要宗通說通。只是研究語言文字,研究學問。登峰造極,你能說通,把這個道理說清楚。這說如同鸚鵡學舌,鸚鵡也可以說話呀。對這個含意沒有什麼理解,我看見一個八哥說話,問它什麼時候,它說三點半,不論什麼時候都說三點半。他對三點半沒有理解,如這樣說法能度眾生嗎?這個就是讓我們知道這個本,這叫轉法輪,這四句,每一位要有轉法輪之願,這四句要常常當做座右銘。而不是想要成名成家,佛學大師,座下有多少弟子,種種受人恭敬。這些都是錯誤的,要離開這些,而願利他的心,這才能真能利他。這一點很讓我們深思。很多人犯了這個毛病,成了佛學家,成了佛學家也不錯。他往往生出邪見,謗經、謗法,這樣的話,還不如不信佛的人。謗經、謗法的罪大了。在四句之後,才有調眾生,宣妙理。
"調眾生,宣妙理"。調者是調和。眾生是一切有情。宣是宣揚、開示,妙理,是實相的理體,不然不能成為妙理。也就是《法華》說的"佛之知見",是開佛知見,示佛知見,就是宣妙理。讓一切有情悟佛知見、入佛知見,調眾生。現在你要度眾生,你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佛知見,所以這個弘法就很難了。宣妙理是什麼呢?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怎麼調眾生呢。悟佛知見入佛知見。"貯功德,示福田",他要貯積功德,這些大菩薩有種種功德,因為沒有種種功德,你就可以給眾生當福田啦。福田者,田是世間說的田,我們種稻子的地叫稻田;種麥子的地叫麥田;種福的地、種福積的地,稱為福田。《淨影疏》說:"貯積多德,名貯功德"。積累了,修行種種的德,叫貯功德,貯的功德示現客群生的供養叫示。可以出生世間的福跟善,修世間的福跟善,如田生物,像田地里生長的東西一樣,所以稱為福田。《甄解》說福田者,供養如來,所施雖少。供養如來哪怕是一支花,但是獲福宏大。如良田,所種雖少,收穫甚多。《菩薩本生經》說佛為福田,貯無上功德故。所以貯功德,示福田,就是這個意思。這些大菩薩都是修習種種功德,顯示給眾生作為眾生福田,真正的福田。佛是福田,因為佛功德最圓滿。《俱舍論》說有四種福田,是廣義的了。不光是佛了。一是趣田,六趣的田,指畜生。如外國人很愛護動物,有種種慧,他們不信佛教,但是他們也是合乎這個道理。六趣,你愛護這些動物,如里根夫人穿著一件貂皮大衣參加愛護動物會,民眾寫信抗議。你穿貂皮大衣,如別人都穿,那貂就死的多了。他雖然不信佛,其實都對,這是個趣田,你愛護眾生啊!眾生歡喜,諸佛歡喜。佛是最平等的,畜生很苦,放生呀,種種的,應愛護動物呀。這是一個福田,不光佛是福田,所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最平等。第二是苦田,一切貧窮困苦的人,我們去救濟,這些人都給我們當福田。第三是恩田,父母對我們有恩,我們在父母前行孝,這是種恩田。第四是德田,功德的田,三乘的賢聖,小乘、大乘一切賢聖都是福田。賢聖是地前三賢,十位、十行、十回向是三賢。到地上菩薩就是聖,十地、等覺、妙覺,都是聖。三乘之聖賢都是福田,這是廣義的福田。前邊四句就是"調眾生,宣妙理,貯功德,示福田"。
"以諸法藥,救療三苦"。眾生有種種病,所謂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病,所以佛就有八萬四千種法,也就是八萬四千種藥。因病與藥,法也無定法。病要好了,藥也不要了。因病與藥,藥喻如來妙法,病喻眾生疾苦。《涅槃經》說:"度眾生故,為說無上微妙法樂"。因為眾生有苦,要除這一切苦就要法樂。苦有三苦,一是苦苦,二是壞苦,三是行苦。事情本來是苦的,這是苦苦。壞苦是留戀,他不存在了,破壞了,你難過了。如世間的眷屬,夫妻恩愛,當時你覺得很幸福,一旦死掉一個,另一個活著很苦惱。孩子也是如此,一個很好的電視機,天天要看,一天你給砸掉了,他很難過,這是壞苦。還有行苦,念念遷流,由一切之遷流無常,而生苦惱。嘉祥大師說,三有之苦,即是三界生死,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眾生有生死之苦。這個苦指三界眾生之生死之苦。這兩種說法不同。《甄解》解釋說:"祥釋為穩"。說嘉祥大師解釋穩當一些。都對,哪裡有錯的。因為要除眾生生死之苦,很合淨土宗的宗旨嘛。淨土宗的特色就讓眾生即身出離生死苦海,別的法門出三界必得斷見思惑,是阿羅漢的水平。見惑,身見、邪見、見取、戒取、還有貪嗔痴慢疑十樣。思惑更細了,貪嗔痴慢。不但人間的貪嗔痴慢去掉,連天界的貪嗔痴慢去掉了,無色界的貪嗔痴慢都去掉。所以天人都是神靈,很高呀,不像世間人這麼凡俗。但他們也有慢,我慢,也有貪。都去掉,才能證阿羅漢,這才能出三界。現在試問誰能夠貪嗔痴慢一點也沒有了,我看不是不但一點也沒有,我看我自己這個貪嗔痴慢是具足的。所以說你要出去,沒有希望。只有淨土法門,是帶業往生,帶惑往生,不是叫你斷惑,這是最突出之處。這一說就是《甄解》和嘉祥大師,這一說,法樂救療三苦,就是要說殊勝的淨土法門,讓一切眾生出離三界生死之苦。祥釋"救療三苦"更符合淨土宗經典含義,所以稱為比較穩。
"升灌頂階,授菩提記。"密法現在到處都是,不要輕易學密法,但是有一點,決不可以隨便誹謗密法。過去,北京有一位,他認為密法就是魔法,他很籠統的這樣批評。當然我們知道有的密宗傳法的人就是魔,那是不錯的。但是不能夠因為這些人,就把這個法說成魔,這個是不行呀。所以我們不能隨便誹謗,這一點很重要。來會的這些大菩薩,他們都升灌頂階。這句話很重要,授菩提記。他們自己得到灌頂,而且他給一切眾生灌頂,這叫升灌頂階。所以我們有時不懂,只管不懂,就怕不懂裝懂,可以說把這個問題剪掉,我沒有深入,我不理解,不要這個。就怕隨便根據自己的見解瞎議論。灌頂是印度古代的一個制度,國王要即位時,取四大海水,在王的頭上灌,表示他就要登位了。密教同樣有灌頂法,灌頂有多種,簡單地說,有兩種:一,結緣灌頂,跟修持人結個緣。你來求法,跟佛結個緣,把你引到灌頂的壇里,教給你本尊的手印,教給你本尊的咒語。這個你就有資格去修行你所傳的法,去修行。這叫結緣灌頂。很多密宗書上寫了,書皮上寫了"未經灌頂,不準翻閱"。有的人不管他,就隨便看了,其實也是為慎重。書上寫了"未給灌頂不準翻閱"。這個法沒有灌頂,這個經不可以看。這也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密意,就是慎重。要經過灌頂才可以修,才可以看,表示慎重。第二個是受職灌頂。是什麼呢?如法修行人,給他傳授密法,給他做了灌頂,給了他職位,他可以做師傅了。現在可以說95%的人都不是很如法的。不是師傅真正地他允許他去傳徒弟,這就是不如法。這個要經過授職灌頂,你授了之後,你才堪受師位。在密法中叫作阿闍黎。受了職務了,這是灌頂的兩種含義。如詳細說,密法還有四種灌頂。但這四種灌頂需要受戒,有人不受戒什麼法都修,沒有戒,你修什麼都不相應呀。為什麼你們現在成為師呀,你們比丘是250多條大戒,不受戒行嗎?密法也如此,現在有的師傅傳法,不傳戒。他自己都不受戒,所以現在很亂。有人要學密宗,可以這麼說,淨土宗是密宗的顯說。凡是密宗殊勝處,淨土宗都有。你安心修淨土宗就行了。阿彌陀佛就是咒,往生咒第一句"南無阿彌多婆夜",這個很可以證明。劉備的兒子叫阿斗,你只能念阿,能叫阿(e)斗嗎?你喊都喊不清。比如阿三、阿四、你能叫阿(e)三,阿(e)四嗎?"南無阿彌多婆夜"這是梵音的,所以佛號就是咒語,讓大家好好念佛就是念咒嘛。現在有很多密法,不如法,那是他們個人的事。我們不能因此對於密法來否定。灌頂有初位和後位之分,前邊說的是初位,如幾個孩子在那灌頂,從此以後受人敬仰,是聖眾中的法王之位,這是初位的灌頂。後位就不同了,如在《秘藏記》裡說:"菩薩初地乃至等覺,究竟遷佛果時。"初地菩薩乃至等覺菩薩,到遷佛的果,成佛時候,在這個時候,"諸佛以大悲水灌頂,即自行圓滿"。他自己就圓滿了,證了佛果了。所以灌頂有這個殊勝的含義。一切大菩薩成佛時,十方的佛為他灌頂,所以我們看來會的這些菩薩,都是位後的普賢,都是從果向因,都是佛的示現。他們所說的灌頂是後位的灌頂,成佛的灌頂。"升灌頂階"就是這個意思。就是經過最後灌頂證佛果了。對於教導眾生就是初位的。一個是結緣灌頂,一個是授位灌頂。"升灌頂階",一個是灌頂的含意,一個是代表密宗的重要。與會的諸大菩薩都是這樣。
"授菩提記",授記是付與之義。"記"記識之義,也是懸記的記。佛對發大菩提心的眾生,授與當來必定作佛之記。這個懸記,稱為授記。高麗人憬興說:"聖說當果,令識因利。"佛說當來的果,讓他認識因,他現在在因地,你知道你將來所得到的利益,很殊勝的一種利行,就是一種極利的利根,極有智慧的一種行動。所以叫授記。告訴你要成佛,成佛是什麼。只是一個預言,讓你認識你現在之所行,非常殊勝。是有真實意義的,鞏固他的信心,鞏固他的修持。只要你現在種的菩提因,當來一定得菩提之果,這叫授記。《法華經》說多少,多少授記,都授記成佛,連提婆達多都授記了。《法華經》說授記最多的,授菩提記是什麼呢?表示大士都是得到過佛授記的,定當作佛的,並且也表示這些在會的菩薩給眾生授記成佛。因為他能在十方世界示現成佛嘛。所以他也可以給眾生授記。
"為教菩薩作阿闍黎",這也是密宗。阿闍黎翻成教授,又譯為軌範師。這些法會大眾教這些菩薩做阿闍黎,所以"常習相應,無邊諸行"。密宗稱為金剛阿闍黎。"升灌頂階,授菩提記,為教菩薩作阿闍黎"。連起來看,這個阿闍黎是金剛阿闍黎,為什麼是金剛阿闍黎呢?因為密教的阿闍黎代表的是金剛薩埵。金剛薩埵是普賢大士的示現,為密教的初祖。這些大士都是德尊普賢,普賢化身金剛薩埵,這些位尊普賢的人也教導眾生,讓你們作阿闍黎。"相應"是相契合的意思。無邊相應諸行。相契合之意,如三密相應,成為相應。如境智相應,你所觀的境和你的智慧相應。照見五蘊皆空,你能照的有智慧,般若波羅蜜,但是你真的把這個境看成空了。境跟智就一致了,相應了。你說照見五蘊皆空,可有人一開工資,獎金少了一點,馬上就不高興了,境就不空呀,境智得一如呀。密宗以三密相應,密宗也稱為相應宗,他之所以能即身成佛,就是讓眾生的三業頓同如來的三密。如來有身密、語密、意密。眾生的三業是身業、口業、意業。身是殺竊淫,口業是妄語等壞事,意業是貪嗔痴。身三,口三,意四是十惡。讓眾生的造惡三業頓然契如來的三密。身業皆應,口是持誦真言,心中所緣的是般若,能這樣齊修的人很不容易的。你從一個密下手也可以,這也是淨土宗的道理。你念一句佛號,就是個密語,你一下手也相應,也能即身成佛。當你成佛的時候,其他兩密也相應,這是說"為菩薩作阿闍黎",也是教導一切菩薩做金剛阿闍黎,這些與會的菩薩,經常修習密法相應的無邊種種修行。從這裡也能看出密淨不二。
"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鹹共護念。"善根是身口意三業之善,這一切善,堅固而不可拔叫做根。再一個含義是它能生出妙果,因為修了善,出生其他的善,還能結出很好的妙果。例如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有福能生般若。因為善事能生出善事,能生出余善,能結妙果叫做根。根還能長。諸佛的護念,護念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保護和意念,諸佛保護這種人。阿闍黎修普賢之德,對於菩薩無邊的善根,叫他成熟。這樣的話,無量諸佛對於這些大菩薩,都是共同護念的,保護和意念。《會疏》說:"護謂覆護,念謂記念。"《淨影疏》說:"護使離惡,離開惡念,念念增上,增長。"這意思很深,諸佛護念我們,善增長,惡遠離。經上說,證了三果之後,若刨地的話,那些蚯蚓自然離地三尺。,你不會一下子誤傷他,這就是護念的結果。這樣作惡的機會就少了。所以善能生善,得到諸佛的護念加被。自力還有他力。這是結合讚嘆。會中的大士,總起來無邊善根得到十方諸佛的護念,讓他們遵修普賢之德,善根增長,成熟得到護持。
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此諸菩薩,亦復如是,通諸法性,達眾生相,供養諸佛,開導群生。化現其身,猶如電光,裂魔見網,解諸纏縛,遠超聲聞辟支佛地,入空無相無願法門。善立方便,顯示三乘。
咱們這個經不是賢遵普賢大士嗎?經中上首是普賢、文殊。所以遵普賢之德,要特別標顯文殊智德。彭紹升居士在《無量壽經起信論》講,一大段說的很好:"不度文殊智海,難入普賢行門"。不能夠度文殊大智之海,難入普賢修行的門。"因為你不能了知自心一念頓圓,平等正性。"狂心不歇,歇即菩提。歇就是菩提,平等正性,無上正等正覺。心佛眾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平等啊!凡聖共有,雖然平等,凡也有聖也有,一際無差,是沒有差別。不入文殊智海,不了解這個,以不了故,不了解所有的願行,悉不具足。何以故?心外起修,即成有漏。離開心,從心以外,去修一切法,去執著一切法,都是有漏。有位通願法師到我家裡來感嘆,我說明明是無為的法,讓大家變成有為了。他回答明明是無漏的法,變成有漏的法了。心外去求法,是有漏的。無邊的功德,都不在自性之外,心外求法,視同魔業。我又問你念佛是什麼?念佛正是念的自心,無量光、無量壽,是自己的本覺。這一點要知道的。隨順真如,修一切法,才能具足無邊的功德。能隨順真如,修什麼法,一切的法,都具足無邊功德。《金剛經》說無人、無我、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彭紹升的話和《金剛經》是一致的。因此需要文殊的智慧,沒有文殊的智慧,說法不行,都是有漏法。明明是無漏的,到你這兒都是有漏的。修行也如此,明明無漏,到你這兒就有漏。"不度文殊智海,難入普賢行門。"這一段從"諸佛剎中,皆能示現,譬善幻師,現眾異相,於彼相中,實無可得。"等等都是表現,從文殊妙志起修,圓滿普賢殊勝的行願。把這一段總的經文含義先提前做了一個介紹,真要入普賢行門,先要度文殊智海。"諸佛剎中,皆能示現"。這一切大菩薩在一切的國土都能示現種種應身與化身,如同善巧的幻師現種種不同的相,印度有很多幻師,最近還有。我碰見一個英國老太太,告訴我一件事,和中國聊齋說的一樣,把一根繩子一扔,扔到天上了,繩子掛在天上了,一個人在那兒爬繩子,看上天了。這是幻術,拿照相機一拍,那個人坐那沒動,照相機不怕催眠,它照出來的底片是真實的,看的人有意識就催眠了,這是幻術。《大智論》講西方有幻術這類人,一切皆能化現,宮殿、廊宇,結巾為兔、緊帶為蛇,種種變化等幻師。如夢幻泡影,不是真實的。過去北京有人在茶館喝茶,大家都全神貫注,在他認為沒有精彩這處,等一會表演完了,很多人上樓喝茶都稱讚,說真奇怪,硬把牛拉到罈子里去了。樓上的人說,沒這事,是把蛤蟆放到罈子里了。因為樓上的人沒有被催眠,他們看到了實際是個蛤蟆,但是被催眠的人看到是個牛被拽到罈子里去了,精彩的不得了。這是個幻術。現在白蓮教等,他們都有幻術,邪法呀。借幻術之幻化譬喻大士之普門示現,諸佛剎中都能示現,就好像幻術師一樣,能夠現種種瑞像。"以彼相中,實無可得。"《寶積經》說:"如幻師作幻,自於幻不迷。"他自己變的他知道,他不迷。幻本身是虛無的。佛看世間也是如此。也就是《圓覺經》的話"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一切都如夢如幻,離幻就是覺悟。生活中的很多菩薩,亦復如是,十方的示現有著幻師不可得的。
"通諸法性,達眾生相。"是照真,達眾生相是達俗。我們說修行的人,要照真達俗,要照到本體,又要通達實際,要度眾生,眾生是實際。"通諸法性",法性就是實相、真如、法界、涅槃、實際等等。法性和佛性略有不同,也不是根本的不同,是用詞習慣上有些不同,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佛性我們通常把說在有情這方面。有情含靈、眾生都有佛性,我們不說,磚頭,瓦片、桌子、板凳有佛性,因為他是無情的,這是習慣用詞。至於法性,通於有情無情兩方面。法性和佛性也無分別,只是在使用習慣上有所區別而已。《起信論義記》說:"法性者,明此真體普遍義。"此真體是普遍的。"通與一切法為性",就是說一切法的本性叫做法性。通達法性很重要,嘉祥大師說:法性即是實相,三乘得道莫不由之。不管聲聞、圓覺、菩薩,一切任何一乘,你得道沒有不由於了達實相的,證入實相,才能得道。又《止觀》曰:"法性名為實相,尚非二乘境界,何況凡夫。"二乘對於實相不能很透徹的,只是含含糊糊。不是二乘境界,何況凡夫,凡夫怎麼能通達實相,眾生的心,說法實相,最容易莫過於持念。二乘都不是這樣的境界了,何況凡夫。以我們眾生的心通達實相,最容易的方法是什麼,莫過於持念。華嚴宗說真如有不變和隨緣二層意思。隨緣的意思能變一切法,稱作為真如為法性;又從不變故,雖說隨緣能變出種種的內容。因為不變,雖隨緣但六畜的眾生它們的真如不失、不變。如真如隨緣就入了油鍋上了刀山了。真如不失不變。例如水變為波,而不失水之性。水的性是濕,波也一樣是濕。法性如是,純善無雜。但因緣會合,也就有染有淨,有了淨土,有了穢土,有了剎土之分別了。這是隨緣的意思。"通諸法性,達眾生相",就是通眾生相,通達眾生差別。《會疏》說:菩薩有二種智。就是菩薩有兩種智慧,能為一切修行本,是一切修行的根本。什麼是兩種呢?一者如理智,能照諸法本性,不一不異,不生不滅,是名通諸法性;二謂如量智,能照眾生殊相,迷悟凡聖者各異,是名達眾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