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無量壽經 第十一課  


第十一課

思考題

1.複述並解釋觸光安樂願。

2.世間的光和佛光有何區別?

3.解釋四種陀羅尼。

4.根據《大乘莊嚴經論》的觀點,怎樣才能得到陀羅尼?

5.複述並解釋聞名轉男願。

6.遠離女身必須修哪八種法?

7.學習了《大智度論》中述婆伽的公案後,你有何體會?你打算如何對治貪慾?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三十二、妙香普熏願:

若我成佛,國界之內,地及虛空有無量種香,復有百千億那由他數眾寶香爐,香氣普熏遍虛空界,其香殊勝超過人天珍,奉如來及菩薩眾,若不爾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將來成佛,在我的國界之內,大地和虛空中有無量種妙香,還有百千億那由他的七寶香爐[1],香氣普熏周遍虛空界,這種妙香極其殊勝,超過一切人天的珍寶,以此供養如來及菩薩眾,如果不能這樣,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從經中的這段文字可以看出,極樂世界具有娑婆世界無法比擬的種種功德莊嚴。在娑婆世界,有些地方雖然有撲鼻的香氣、富麗堂皇的建築物、美麗的花園、金銀琉璃瑪瑙等珍寶,但只是部分地方有這些,不可能到處如此。而依靠阿彌陀佛的發願力和往生者的福德力,極樂世界到處散發出香氣,到處都是無量宮、花園和珍寶。當然,娑婆世界的人很難想像這些道理。這就像在某些特別偏僻的地方,如果給從沒出過門的人講起美國、日本的現代化建築,他們根本沒辦法接受一樣。

娑婆世界雖然有栴檀等天然香以及藏香等人工合成香,但也許是眾生的福報衰減吧,很多香基本上沒有什麼香氣,燒起來好像和牛糞沒什麼差別,還不如自己采一些柏樹葉燒。我在商店買過一些香,雖然外面的介紹非常好,但不知道是原料太差還是其它問題,點燃以後一點香氣都沒有,甚至聞起來特別刺鼻。

人間有些香即使非常好,但香氣也不能維持很久。有些人天天在佛堂或者在家裡點香、灑香水,只要經過他的院子就能聞到屋裡的香味,但這些香氣很快就散發了,過幾分鐘就聞不到了。

修行人燒香供佛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娑婆世界眾生的身體非常臭穢,如果沒有燒香,天人和護法神會特別厭惡。道宣律師的《天人感通錄》中記載,人間臭氣上熏四十萬里,諸天人都厭惡來人間。因此,如果我們經常在佛堂里燒香、灑香水,就可以壓住身上的臭氣,這樣白方的護法善神就願意來了。不過有些人的房間衛生狀況太差,一進屋子感覺特別難聞,為了驅散臭氣,主人馬上點燃一根香。可是臭氣和香氣混在一起,反而感覺到另一種怪怪的氣味。

世間有許多種妙香。《華嚴經》中說,天界有一種黑栴檀,只要燒一銖[2]這種香,它的香氣就能遍滿整個小千世界,假使三千大千世界遍滿珍寶,其價值也比不上一銖這種黑栴檀。雖然我們不可能得到這種香,但也要儘量用好香供佛。

一支香看似很渺小,可是點燃後發出的香氣卻能瀰漫整個虛空,這象徵著一念善心看似很微小,卻能感召整個世界的莊嚴。極樂世界的諸菩薩就是如此,他們在因地時都發過善心,所以才以善心感召了萬德莊嚴的極樂世界。

曇鸞法師[3]在《贊阿彌陀佛偈》中說:「和雅德香常流布,聞者塵勞習不起,此風觸身受快樂,如比丘得滅盡定。」意思是,極樂世界恆常隨著和風流布各種妙香,聞到這些香的人都不會產生貪嗔痴等塵勞習氣,身體接觸到這些香風后會感受無法言說的快樂,如同比丘入於滅盡定一樣[4]。滅盡定是聖者所證之出世間無漏禪定,如果有人生起出離心,遠離了紅塵苦海,安住於這種寂滅的禪定,其快樂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而極樂世界香風觸身的快樂堪比入於滅盡定,可見淨土的功德多麼不可思議!

穢土和淨土的香有很大的差別:娑婆世界的香只能給鼻根帶來樂受;極樂世界的香不僅能給身心帶來樂受,而且能息滅相續中的貪嗔痴等煩惱,生起戒定慧等功德。

當年法處比丘發願,願自己的國土中到處都是撲鼻的香氣,不要像娑婆世界一樣到處都是髒亂差,哪裡都是臭哄哄的。其實這樣的發願非常有必要。不然在我們這裡,有些人連自己家裡都不願意進,甚至要捂著鼻子才敢進家;和自己家裡一樣,外面的環境也差不多,到哪裡都是骯髒不堪、臭氣熏天。即使人們通過勤作搞好衛生,也只是暫時有所改善,從長遠來講還是解決不了問題——自己的身體不斷發出臭氣、排出惡臭之物,外面的世界也不斷出現瘟疫疾病以及各種衛生問題。

雖然跟20世紀以前比起來,現在世界各國在環境衛生方面有所進步,但在很多方面還是做得不夠。有些城市雖然外面的美化比較不錯,可是人們內心的貪嗔痴等垢穢卻日益增盛,不斷散發出危害身心健康的穢氣。因此,每個人都應該發願離開這個骯髒不堪、令人生厭的娑婆世界,前往極其清淨、極其快樂、極其勝妙的極樂世界,在那裡接受阿彌陀佛及其眷屬的法雨滋潤,令自相續得以成熟。

阿彌陀佛的每個發願都有甚深的意義,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口號,大家不能像在世間的學校聽課一樣,大概聽一聽、學一學就可以了。佛法有一個特點:它的每一句教言、每一個道理都可以讓人們終生受用。如果你不懂其它很多佛法,最起碼也要掌握阿彌陀佛因地的一個發願,然後每天從早到晚、一輩子從小到老,你都可以這樣來發願。

世間的知識作用非常有限,很多人在數理化方面花了很多時間,可是除了少數從事這些專業的人以外,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用不上這些知識。可是佛法完全不同,如果掌握了它的意義,以後隨時隨地都可以運用,對今生來世都能帶來無比的利益,所以大家要多下工夫學習佛法。

三十三、觸光安樂願:

若我成佛,周遍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等界眾生之輩,蒙佛威光所照觸者,身心安樂超過人天,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將來成佛,十方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世界的眾生蒙受我的威光照觸後,所獲得的身心安樂超過一切人天的快樂,如果不能這樣,我就不取正覺果位。

如今法處比丘已經成佛了,也現前了自己的剎土,所以他的發願已經實現了,十方無量世界的有緣眾生都能得到阿彌陀佛的威光照觸,之後都能獲得無比的安樂。

一般來講,世間的光就是肉眼所能看見的亮光,如日光、月光、星光、燈光、珍寶光等,這些光只有驅除黑暗、賜予光明的作用。而佛陀的光則不同:從類型上講,有些是有形的光,人們的肉眼能看到,有些是無形的光,人們的肉眼看不到,如慈悲光、智慧光、威力光、功德光等;從作用上講,當佛光入於人們的身心時,當下就能斷除貪嗔痴等煩惱,身心自然而然會變得堪能自在,感受到無法言說的輕鬆、快樂、安寧。所以佛陀的光遠遠超越世間的光。

在康僧鎧譯本中,也提到了佛光的種種功德,其中有一段是:「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身意柔軟,歡喜踴躍,善心生焉。」意思是,如果有眾生遇到阿彌陀佛的光,貪嗔痴會全部消滅,身心會變得柔軟,內心法喜充滿,種種善心油然而生。

在這裡要提醒各位佛友一個問題:不管我們行持什麼善法,比如觀修某個法門、得到密法的灌頂、做種種善事,如果之後相續中的貪嗔痴逐漸滅盡,信心、悲心、智慧逐漸增上,這說明自己得到了上師三寶的加持;相反,不管我們以講經說法直接利益眾生還是自己讀誦經典、閉關禪修,如果信心、悲心、智慧一直生不起來,而煩惱卻日夜不斷增上,行為也逐漸變得不如法,這說明上師三寶的加持沒有入於自心。阿底峽尊者也曾說:「修行的驗相就看有沒有滅掉煩惱,如果相續中的煩惱日趨薄弱,說明修行有了成就相,否則修行就沒有成功。」

要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關鍵在於自己的信心。雖然諸佛菩薩的加持恆時存在,可是如果自己的相續不堪能,對功德田一點嚮往之心都沒有,那也不可能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這就像陽光雖然普照大地,可是坐在朝北的山洞卻得不到陽光照射一樣。

從這條發願可知,凡是與阿彌陀佛有緣的眾生都能獲得他的佛光照觸,之後身心能變得安樂、堪能、柔軟。身心柔軟是修行好壞的重要標準。阿底峽尊者說過一個比喻:「如果是修行很好的人,身語意三門就像腳踩在羊毛上一樣柔軟,不會因為一點點小事而煩惱大作。」確實如此,有時候從一個修行人外在的威儀就能看出, 他的內心有沒有獲得諸佛菩薩的加持。

凡是持誦阿彌陀佛的名號、觀修其形象、對其頂禮供養者,也就是說以阿彌陀佛為對境結上善緣、種下善根者, 都能蒙受阿彌陀佛的光芒加被,都能逐漸步入解脫的正道,因此,欲求解脫者一定要努力學習淨土法。當然,由於無始以來的習氣極其深厚,很多人學了淨土法後不一定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不可能今天學佛,馬上就沒有煩惱了,也不可能今天念佛,從此再不被世間八法染污了。但無論如何,緣阿彌陀佛種下的善根是永遠不會空耗的,為此付出的努力也是不會白費的。

有些不懂佛法的人遇到挫折時,經常說一些氣話:「我學了這麼多年佛,一點用都沒有,完全是在浪費時間。」其實這是不懂因果的愚蠢說法。懂因果的人明白:哪怕皈依三寶三天,哪怕念一句佛號,這種功德在百千萬劫中也不可能滅盡。這是以佛陀的金剛語和證成理可以成立的。

只要我們精進念佛,相應各人的根機利鈍,多多少少都會有所成就——或者生前直接得到阿彌陀佛攝受,或者臨終時西方三聖來接引,或者夢中得到佛陀的加持。晉朝有個叫竺僧顯的出家人[5],竺僧顯本來是北方人,他因為躲避戰亂而前往江南。後來他在南方染上重病,於是放下萬緣,精進修持淨土法。一天晚上,竺僧顯見到阿彌陀佛降臨,佛陀放光賜予加持,當下他的病苦就消失了。於是竺僧顯告訴眾人自己見到了阿彌陀佛,之後就坐著遷化了。去世後十多天,他的房屋中一直香氣不散。

在漢地的《往生集》、《淨土聖賢錄》中,有許多往生極樂世界的精彩公案,許多高僧大德甚至一般的修行人都得到阿彌陀佛的佛光加持,最後安然往生極樂世界。我相信,在座很多人也應該有往生極樂世界的機會。只要自己具足清淨信、欲樂信或者不退轉信,經常以信心祈禱阿彌陀佛,經常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每天所做的善根都回嚮往生淨土,比如聽一堂課、念一百遍觀音心咒、放一條生命、點一支香、磕一個頭等,點點滴滴以上的善根都為了利益眾生而回嚮往生極樂世界,那麼,依靠佛陀金剛語的攝持(即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往生淨土之大願)以及自心清淨意樂力、法性不可改變力、有法永不欺惑力,臨終時必定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在春季,當天氣、水分、肥料等因緣具足時,種子自然而然會發芽;同樣,當佛陀的大願、眾生自己的善根發願等因緣具足時,每個眾生都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一種自然的規律,大家應該對此深信不疑。

我經常這樣想:前輩高僧大德曾授記凡與法王結緣者都能往生極樂世界,再加上自己長期以來對極樂世界有強烈的歡喜心,這種歡喜心並不是一天兩天的短暫心態(一天兩天的歡喜心是很容易產生的,有些人偶爾看了一本小說,之後也對這本小說生起歡喜心,所以凡夫人偶爾生起的分別念沒什麼可信的),可以說自從知道極樂世界的功德以來,就一直對往生極樂世界有強烈的意樂,因此,通過各方面的因緣來觀察,只要自己今後如理如法地修行,臨死前不造謗法罪或者五無間罪等嚴重的惡業,往生極樂世界應該不會有很大問題。

在座諸位和我一樣,也應該具足往生淨土的因緣,所以要對自己有信心。不過問題的關鍵是死亡什麼時候到來,誰都不知道死主何時會到來,佛經中對此也說得很清楚:「明日死誰知」,所以大家應該抓住當下,哪怕做了一點一滴的善根,都要馬上回嚮往生極樂世界。

三十四、得陀羅尼願:[6]

若我成佛,無量不可思議無等界諸佛剎中菩薩之輩聞我名已,若不證得離生獲陀羅尼者,不取正覺。[7]

如果我將來成佛,無量不可思議諸佛剎中的菩薩眾聽到我的名號,都要證得無生法忍、獲得陀羅尼,如果不能這樣,我就不取正覺果位。

陀羅尼有很多種。按照修道者的境界來分,佛經中說,一地到十地的菩薩都有專門修持的陀羅尼[8]。按照本身的種類來分,經論中也有很多種分類。比如按《瑜伽師地論》的說法,陀羅尼有四種:一、法陀羅尼,能夠牢記經論的詞句,一點都不會忘失;二、義陀羅尼,能夠理解經論的意義,不會忘記或者錯解;三、咒陀羅尼,依靠禪定力成就咒術,能夠消除眾生的災厄,比如通過念咒可以讓病人痊癒;四、忍陀羅尼,能夠通達諸法實相,即通達遠離四邊八戲的大空性。在其它經論中,也有三種或者五種陀羅尼的說法[9]。

通過什麼方法才能得到陀羅尼[10]呢?《大乘莊嚴經論》中說:「業報及聞習,亦以定為因,依止此三行,持類有三種。」意思是,獲得陀羅尼有三種方式: 一是宿世業報得,即前世修過善法,今生自然而然便能獲得陀羅尼;二是聽聞串習得,不是依靠前世的善根,而是即生認真聽聞思維佛法,這樣也能獲得陀羅尼;三是修行禪定得,即通過修持禪定而獲得陀羅尼。

雖然阿彌陀佛發願凡是聽到他名號的菩薩都能獲得陀羅尼,但因為在座很多人還不是菩薩,所以聽聞佛號後馬上獲得陀羅尼有一定困難。但佛陀的加持畢竟不可思議,所以只要自己有信心,也會得到相應的利益。

我們這裡有些道友就是如此,他們俱生的智慧並不是特別超勝,以前學世間知識時並沒有很高的智慧,甚至連大學都考不上(其實從佛教的觀點來看,世間的大學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但因為經常以清淨心祈禱佛陀,通過後天的不懈努力也打開了智慧,遠遠超過很多人,能夠受持很多法義,不管自己聞思修行還是為他人講經說法,都顯發出深廣的智慧。這從有些道友的親身經歷也可以看出,這就是佛陀的加持。

佛陀的名號有一種特殊的加持力,如果我們經常聽聞佛號,自己的心就會逐漸變得清淨。將淨水如意寶投入渾水,渾水自然而然會澄清;同樣,聽聞佛陀的名號後,眾生污濁的心也自然而然會變得清淨。當內心清淨如水時,就能顯現出戒定慧等功德的月影,這就是一種自然的規律。

依靠阿彌陀佛的發願,無量菩薩聽聞他的名號後都能獲得陀羅尼,這對菩薩們增上功德具有極大意義。我們知道,極樂世界恆時傳出妙法的聲音,不僅阿彌陀佛不斷地講經說法,甚至宮殿、水聲、風聲、樹聲都不斷地發出佛法的妙音,依靠陀羅尼的威力,菩薩們能將所有聽到的佛法牢記於心。而我們這裡卻不是這樣:有些道友上課時拿著一個破筆記本辛辛苦苦地記,記完以後回去再翻看時,自己都不認識寫的什麼字、什麼內容,不知道是在夢中雲遊時還是在其它世界記錄的,最後特別失望地放棄了聞思,開始像豬八戒一樣睡懶覺。

三十五、聞名轉男願:

若我成佛,周遍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量諸佛國中所有女人,聞我名已,得清淨信,發菩提心[11],厭患女身,若於來世不捨女人身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將來成佛,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佛國中的所有女人,聽到我的名號後生起清淨的信心,發起菩提心,對女身生起厭噁心,如果她們來世不能捨棄女身,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現在世間比較提倡男女平等。佛教也提倡眾生平等:在世俗中,不管大乘顯宗的發菩提心還是密宗的即生成佛[12],都認為男身和女身是平等的;在勝義中,《金剛經》和《入行論·智慧品》都說無男相無女相,所以男女也是平等的。(有一個女眾道友說:「我沒有什麼紀律的約束,佛經中說無男相無女相,我把自己當作男人一樣。」但這是在勝義中講的,在世俗中還是有男相女相的。)既然如此,為什麼佛陀又在許多經典中呵斥女身呢?這是因為在世俗中女身確實有許多不共的過失。

據說有些西方的女士不願意聽對女身的批評,但不管她們願不願意聽,這就是無法否認的事實。我有這樣的體會:在同樣一個道場中,在同樣攝客群生的過程中, 女眾的煩惱確實比男眾多。有一位上師的侍者告訴我(她也是女眾):「我的上師身邊有很多男眾和女眾,總的來看,男眾性格比較穩重,而女眾性格則不太穩重, 而且女眾往往大事情不考慮,整天在小事上勾心鬥角。雖然上師很慈悲,對大家都平等對待,可是下面的人確實有很大差別。」

不過現在很多人不知道女身的過患。有一位法師講過一件事情:有個男青年性格非常自卑,他讀大學時見到有些女生長得不錯,經常受到很多人的歡喜,他覺得這些女生活得很陽光,於是發願下輩子要轉為女人,不願意再當男人。這就是不知道真理的想法。實際上,他所羨慕的女生有許多不共的煩惱和痛苦。

並不是佛陀沒有平等心,他特別重男輕女,所以故意說女身不好,事實上女身的確有許多過失。在《大愛道比丘尼經》中,佛陀淋漓盡致地宣說了女眾的八十四種惡態,這些惡態在很多女人身上都能發現。在《大寶積經》中,佛陀也宣說了女眾的很多過失,並且說欲求遠離女身需要修八種法:一者不嫉妒,二者不慳吝,三者不諂誑,四者不瞋恨,五者說實語,六者不惡口,七者舍離貪慾,八者離諸邪見。而且佛陀總結說:「若厭女人身,應修如是(八種)法,便當速得轉,受善丈夫身。」

因此,女眾應該認識到自身的過失,聽到阿彌陀佛名號後要生起信心,發願將來一定要轉為男身,這樣以後生生世世就會轉為男身了[13]。

當然,我們也應該清楚,並不是所有的女眾都有過失,也有一些佛菩薩以女身的形象度化眾生,如妙音天女、度母等。不管在漢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中,都有很多女性的佛菩薩應世。尤其在漢傳佛教的歷史上,有很多觀音菩薩以女身利益眾生的公案。這當然不是我們的分別念所能思議的。但一般來說,凡夫女人確實存在不共的煩惱和痛苦,所以有智慧的女眾還是應該發願轉為男身,要經常念誦《極樂願文》來發願:「聞佛阿彌陀名號,乃至未獲菩提間,不轉女身轉貴族,生生世世具淨戒,頂禮善逝無量光。」

三十六、修梵淨行願:

若我成佛,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等佛剎菩薩之眾聞我名已得離生法[14],若不修行殊勝梵行,乃至到於大菩提者,不取正覺。

如果我將來成佛,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佛剎的菩薩聽到我的名號都獲得無生法忍,乃至菩提果之間受持清淨的梵淨行,如果他們不能這樣,我就不取正覺果位。

受持清淨的梵淨行對於修行人非常重要,《普賢行願品》中說:「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我們應該經常這樣發願。

凡夫人經常產生貪慾,有了貪慾則身心不可能趨入正道。《毗奈耶經》中說:「諸有耽欲人,不見於義利,亦不觀善法,常行黑暗中。」這個教證講得非常好:一個人如果有了貪慾心,那他既不可能見到大義利,也做不到任何有意義的事情,內心始終不會觀修善法,這種貪慾強烈的人沒有其它的念頭,白天想的是這些東西, 晚上想的也是這些,從平時各方面的行為也看得出來,他們貪戀的一直是這些骯髒的事情,這種人的修行不會有進步,經常處於黑暗和痛苦中。

世間人常說慾火焚身,貪慾之火確實非常可怕。《大智度論》中有一則公案:以前印度有一個叫述婆伽的漁夫,一次他看見公主在高樓上,產生了極大的貪心。從此他患上相思病,日日夜夜想著公主,以致於瘦骨嶙峋。母親看到他這樣,經詢問才知是貪戀公主所致。雖然一個漁夫貪戀國王的公主,這本來就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但母親畢竟疼愛兒子,便想了一個辦法。從那以後,她每天到王宮裡供養公主鮮魚。日子久了公主覺得有點奇怪,便問她為什麼天天給自己送魚。她據實告訴公主,並祈求公主能與兒子相會。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公主居然答應了她的請求,並約定在某個神廟的神像背後相會。述婆伽得知後特別高興,約會那天他早早到神像後面等著。但是神廟的天神非常不高興,他覺得漁夫跟公主種姓不般配,再加上在神廟中做這種事不如法,於是加持述婆伽睡著了。公主來到神廟後,怎麼也搖不醒述婆伽,最後實在沒辦法,就卸下身上的瓔珞放在述婆伽身上,之後便離開了。公主離開以後,述婆伽醒了過來,他見到身邊擺著瓔珞,一打聽才知道公主來過了。他非常懊惱,當下慾火焚身而死。

欲望確實非常可怕,人一旦燃起欲望之火,任何善行都沒辦法行持。正因為如此,阿彌陀佛悲憫欲望強烈的眾生,發願凡是聽到他名號的人就像在烈焰上澆涼水一樣當下熄滅相續中的慾火。現在有些人經常說:「我煩惱深重,實在沒辦法對治。」其實沒必要這麼說,只要一心一意祈禱阿彌陀佛、持誦其名號,依靠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加持力,相續中的煩惱一定可以息滅。

在我們學院有成千上萬的修行人,他們都過著守持梵淨行的清淨生活,根本沒有任何煩惱和痛苦(當然也有極少數人煩惱深重,但這是個別業力現前者)。如果是一般的世間人,這麼多人過著遮止貪慾的生活恐怕是不現實的。雖然佛教徒不是禁欲主義者,但是一方面依靠自己的對治力,另一方面依靠諸佛菩薩的加持力,確實做到了許多世間人做不到的事情,這也是佛教殊勝性的一個真實體現吧。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札南潘協將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願度有海諸有情

[1] 極樂世界的萬物都是妙香和珍寶和合而成的,如康僧鎧譯本中說:「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

[2] 銖: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等於舊制一兩,亦有其它說法,標準不一。

[3] 曇鸞:南北朝時代弘揚淨土高僧。雁門(山西代縣)人,一說并州汶水(山西太原)人,姓氏不詳。十餘歲即出家。苦節力學,精通諸經,後專修淨土,並弘闡淨土法門。著有《往生論注》二卷,乃世親淨土論之注釋。另著有《贊阿彌陀佛偈》、《禮淨土十二偈》、《略論安樂淨土義》等。

[4] 《入中論》中也有類似的比較,如雲:「且如佛子聞求施,思惟彼聲所生樂,聖者入滅無彼樂,何況菩薩施一切?」

[5] 佛教剛傳入中國時,出家人的法名有各種姓,比如竺、僧,甚至還帶有俗姓,後來晉朝的道安大師提議,出家人應該跟隨釋迦牟尼佛而姓釋,從此以後漢地出家人便都姓釋了。

[6] 在藏文譯本中,此前還有一個願:「若我成佛,國中時時降下花雨,空中常出妙音,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7] 在康僧鎧譯本中,此願為:「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藏文譯本中只是說:「……聞我名已,得陀羅尼。」

[8] 如以咒陀羅尼而言,《金光明最勝王經》雲:菩薩摩訶薩於此初地得陀羅尼,名依功德力;於第二地得陀羅尼,名善安樂住;於第三地得陀羅尼,名難勝力;於第四地得陀羅尼,名大利益;於第五地得陀羅尼,名種種功德莊嚴;於第六地得陀羅尼,名圓滿智;於第七地得陀羅尼,名法勝行;於第八地得陀羅尼,名無盡藏;於第九地得陀羅尼,名無量門;於第十地得陀羅尼,名破金剛山。

[9] 天台宗據《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之說,立有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等三陀羅尼,以之配於空、假、中三觀。而《大毗盧遮那經》等秘密藏中具說如來自受用五智,故宣說五種陀羅尼。

[10] 主要是指法陀羅尼和義陀羅尼。

[11] 藏文譯本中沒有提到發菩提心。

[12] 密宗認為,雖然男女的風脈明點有差異,但在以其作為修法所依進而獲得成就方面,男女完全是平等的。

[13] 在《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中,藥師琉璃光如來也發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舍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因此,如果有女眾厭離女身,也可以祈禱藥師佛。

[14] 此處說是「離生法」,康僧鎧譯本和藏文譯本都說是「壽終之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