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六十四頁:
玄義【七、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故。】
『障』,我們通常講二障、三障。『多障』,尤其是在末法,換句話說,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不僅是五欲六塵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障礙,譬如我們眼之所見、耳之所聞都會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是障礙。何以說起心動念就是障礙?佛法無論大乘、小乘,都是以禪定為修學的樞紐。換句話說,八萬四千法門只不過是方法不同、手段不一樣,就是有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法,修什麼?就是修禪定而已。我們這個法門,經裡面明白的告訴我們「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個就是禪定,一心不亂就是上上禪。所以我們要明了,只要是障礙一心不亂,叫我們心顛倒妄想的,那就叫障礙。
現在這個世間,障礙就太多了,不勝枚舉,不但世法多障,再給諸位說,佛法裡頭也是障礙重重。世間人為五欲六塵所障,墮落在生死輪迴;出家學道的人被見解所障,戒取見、見取見,這兩種見解的障礙,他不能得禪定,不能得一心,實實在在是多障。所以我常常勸同修們,我們學東西學一樣,學兩樣就分心,學三樣那更糟糕了,正如同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經題裡面所說的,你學的東西學多了是增長邪見,真的一點不假。什麼叫邪見?只要是知見都叫邪見,為什麼?清淨心裏面沒有知見。諸位讀《楞嚴》就明了了。富樓那尊者請教釋迦牟尼佛,無明從哪裡來的?佛就明白告訴他,「知見立知,是無明本」。你有知見,那就是無明的根本。《般若經》裡面說「般若無知」,無知是佛知佛見,就是佛之知見,就是清淨心的本體,它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
佛心清淨一念不生,當他對著我們這麼多的大眾,我們有許許多多的分別、妄想、執著、苦惱,而佛一樣一樣為我們解答、為我們破除,那就是他無所不知,是他從清淨心裏面流露出來的般若智照。所以,這才叫真正的智慧。真正智慧是從一心不亂裡面得來的,換句話說,是一心裏面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面學得來的。因此,我們既然要想修一心不亂,你走的路只能走一條,你才能到一心不亂;你走兩條,你非亂不可;你走三條、四條,想不亂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經只要學一樣,一門深入,讀誦也是如此,讀經是修行,是修一心不亂,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
演【護持多障者,此土業風浩大。】
『業』是業力,『風』是比喻,風是動的,由業力在那裡推動你。
演【塵境粗強。】
五欲六塵種種境界在那裡誘惑你,現在連佛法也誘惑人。我們一心念佛的人,看看那個道場,那裡打禪七,那邊又在講經說法,另一面還有密宗在那裡學持咒,搞得你是心花撩亂,無所適從。這就破壞你的一心,把你道業破壞了,俗話說: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五欲六塵能叫你心動搖,佛法裡面無量法門也叫你心在那裡動搖,所以學佛不容易成就的原因就在此地。
果然能夠守住一,這個人決定成功。自古以來,那些往生的大善知識,沒有別的竅門,就是一生抱定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就成功了。不但五欲六塵他不沾染,無量法門他也不動心,無量法門,我只守住這一門就夠了。如果你是佛法、世間法樣樣都想學,正如印光大師常常呵斥一些初學的人,要想做大通家,樣樣都學,樣樣都通,結果是一樣也不能成就,正所謂「貪多嚼不爛」,每一樣都懂一點皮毛,樣樣都不得力。
演【難於修進。】
學多了,不但沒有進步,就是修行也產生重大的障礙,不曉得修什麼好。所以自古以來道場裡面一定有宗旨,有獨特的道風、學風,他一定有成就。「道風」就是修行的法門,它標榜一個法門,大家共同修學一個法門,這是道風。譬如我們圖書館標榜的是淨土法門,每一個星期天念佛會,這是我們的道風。一三五隻講這一部《彌陀經》,這是我們的學風。我們經就是這一部,講完從頭再來,一遍一遍永無休止的講下去,一門深入。
諸位同修在此地也聽了很久,每一遍都不一樣,遍遍不相同。有同修跟我說,最近這個經講得太深,有些初學的人聽不懂。不錯,的確是有點深度。如果還是以前老方法講那麼淺的,你們大家也不要聽了,都走了!畢竟新來的人少,老同修多。遍遍不一樣,你才知道這個經每一字、每一句裡面的確含無量義。
演【今則念佛眾生,佛常住頂永無魔事故。】
這個是真的,為什麼?因為這部經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十方三世沒有一尊佛不護念這部經,沒有一尊佛不弘揚這部經,沒有一尊佛不勸人往生西方淨土,你要是念《彌陀經》,修行這個法門,二六時中不忘這一句阿彌陀佛,不是一尊佛、兩尊佛保佑你,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要照顧你、都要護念你,你怎麼會遇到魔事呢?你遇不到的。諸位要小心,參禪的人、持咒學密的人容易遭魔障。念佛人真正念佛,絕對不會有魔障,這是這個法門特別殊勝之處。所以佛要說這部經,尤其是在末法多障,能夠護持修行人不至於遭魔障,不致於墮落。
玄義【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無念故。】
這條非常重要。有很多人常常來問,我們現在念佛都是用的分別心、執著心,我們有心在念,這能成功嗎?給諸位說,能成。有心念是事念。持名念佛有兩種方式:一種叫事持,一種叫理持。一心不亂有兩種:有事一心,有理一心。有心念是事持,到無心念的時候,那是理持。但是理持我們現在學不到,為什麼?功夫不夠。一定是先從事持,而後進入到理持。事持,我們不要小看它,為什麼?決定能往生。西方世界有四土三輩九品,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都是事持成功而往生的,實報莊嚴土那是理持才能夠往生。
講到念佛功夫,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是功夫成片。諸位要知道,真正功夫成片,那你往生就成就了,生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裡面也有三輩九品,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大概在中上以上,就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這四個品級,就能夠預知時至,自在往生。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願意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願意多住幾年就多住幾年,那要念到什功夫?跟諸位說,念到功夫成片就行了,上等的功夫成片就夠了,並沒有到一心不亂,到一心不亂那更不必說了。
事一心不亂的時候,生方便有餘土,那種功夫,如果拿小乘來講相當於阿羅漢跟辟支佛,那是相當高的功夫。所以阿羅漢跟辟支佛還是用有心,還沒有到無心。無心在圓教裡面講初住以上,別教是初地以上,那是大菩薩,《華嚴經》裡面講法身大士,才是到無心。所以我們念佛,這個境界一定要懂得,我現在的功夫到什麼階層,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一天一天要把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像廣欽老和尚這樣預知時至,來去自在,我告訴諸位,每一個人都做得到,只要你肯相信,你真正能夠依教奉行,依照這個經典裡面講的理論、方法、境界去修行,沒有不成功的。
再告訴諸位,這是我們一生當中唯一的大事,其餘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不相干的事;生死邊事,輪迴的事情,那是不相干的事。我們今天是要了生死超越輪迴,這一生就要成佛。這個經上講得好,縱然是凡聖同居土下品下生也圓證三不退,圓證三不退就是成佛。換句話說,不往生則已,只要一往生,不管品位高下都成佛了。還有哪一個法門,能比這個法門更殊勝!
演【的指有念心者,有念,即念佛之心,無念,即真如之體。】
『無念』是講本體,就是『真如之體』,就是真如本性、本性。六祖大師說得好,「何期自性,本來清淨」,所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無念。無念是自性的本體,『有念』是自性的起用,有念在此地就是講的心意識。
演【一切法門,無非教人離念,歸於真如。】
這句話是整個佛法的總綱領,一切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念佛法門也不例外。念佛法門往生西方目的是在常寂光淨土,所以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還要繼續不斷的修行。我們要是生在凡聖同居土,要曉得上面還有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好像學校里念書,你考取大學才一年級,上面還有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才畢得了業。這個法門也不例外,也是要『歸於真如』。但是其他的行門要達到這個境界,要經歷很長的時間,所謂三大阿僧只劫、無量劫修行才能成就;而淨土這個法門實在講是一生成就。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成就圓滿菩提也是一生,所以這個法門叫做當生成就的佛法。
演【今此法門,不必舍念,得入無念故。】
我們用不著起疑惑,用不著在這裡操心,就是這一句佛號念到底。你也不要問有念無念,念下去就好,念到你心境清涼自在的時候自自然然有感應,這是這個法門殊勝之處。
玄義【九、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故。】
這個意思怎麼講呢?我們看《演義》:
演【實悟無生者,法本無生。】
這是真的,佛在《法華經》說,「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一切法的確是不生不滅,這個在菩薩境界就叫做無生法忍。深位的菩薩,他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所以佛講一切法無生,他見到了。「忍」當作認可講,同意。佛說一切法不生,我同意,我認可,這叫無生法忍。可是我們凡夫不行,我們凡夫看到有情眾生有生老病死,無情眾生像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乃至於星球有成住壞空,剎那剎那生滅無常,我們見的是這樣的。佛與大菩薩見的跟我們完全不一樣,佛與大菩薩見一切法不生不滅,這是我們沒法子接受的,沒有法子體會得到。但是佛所講的是真相,我們所見的相是妄相。什麼時候我們才能見到這個事實的真相?我再給諸位說,其實相都是真的,相裡頭哪有真妄?真妄是在我們自己的心。
我們今天的心是個生滅心、妄心,起念頭,一個念頭生了,一個念頭滅了,叫生滅心。生滅心看諸法實相,就是不生不滅的相也變成生滅相。就好像用攝影機照相,一秒鐘照二十四張,它那個鏡頭是開一次照一張,馬上關起來,然後再打開又照第二張,一秒鐘它開關二十四次,就照了二十四張,二十四張底片在放映機裡面把它連續一放,你看到這個畫面就好像是真的,電影。其實是一張一張的底片,它不動,根本就沒有生滅!在銀幕上你看到這些動作,一打開底片,沒有動作,不生不滅。我們的心就像攝影機的鏡頭一樣,一開一關。所以是生滅心把外面這個境界看成了生滅相,就這麼一樁事情。為什麼佛菩薩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佛菩薩他生滅心滅了,他到一心不亂。生滅是二心不是一心,一心是不生不滅。所以你用一個不生不滅的心看外面境界也是不生不滅,你用生滅心看外面境界就是生滅。
佛在經上所講的,佛是依二諦而說法。什麼叫二諦?一種是真諦,他自己證得的境界,他講真實話,跟你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俗諦是隨大家的知見、常識,說一切法有生有滅,說一切法無常,是隨順我們說的。這裡頭決定沒有矛盾,我們要能夠體會得到。真實法,『法本無生』,既然無生當然無滅。《中觀論》就是講這個道理,八不:「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句句都是真實話。
演【眾生迷昧,於無生中,妄見生滅。】
這就叫凡夫,就叫眾生,迷惑顛倒,把事實的真相看錯了,不生滅他把它看成生滅,於是這裡面就有苦惱,生了你就歡喜,滅了你就痛苦。這些苦樂憂喜舍,說實在的話也是假的,也不真的,這是一種不正常的感受。正常的感受叫三昧,佛經裡面講三昧,翻作正受,正受是正常的享受。正常的享受是清淨,心在一切境界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所以說一切苦樂憂喜舍他統統不受,這就叫做正受,這個心就叫做佛心。我們學佛主要就是學這個,這是真心,這是本性,學佛無非是恢復我們的本性而已。
演【縱慾滅生歸無,其生轉熾。】
『生』就是生滅。把生滅滅掉,『歸無』就是無生,滅掉有生滅歸到無生。你要想這樣做,痲煩大了,『其生轉熾』,這個「生」就是生滅心,你那個生滅心愈來愈熾盛。你要不相信,你可以試試看,你在那裡坐下,我這個心什麼都不想,我念阿彌陀佛,沒坐一會兒,不知道哪裡那麼多念頭統統起來了,愈是想把這個念頭壓下去,念頭愈多,怎麼壓也壓不住,就是其生轉熾,這個事情痲煩!
說實在話,並不是你平常沒那麼多的妄念,平常妄念就是那麼多,你沒有覺察到,這一下靜下來注意到了,才發現妄念這麼多。怎麼辦?你不要害怕,自古以來,即使釋迦牟尼佛在世,他那些徒弟當中絕大多數跟我們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差別。可是你要警覺到,妄念隨他去,不要去理會,你愈理會愈多,愈止不住,最好的辦法把你的注意力轉移。譬如我們念佛,我們整個精神都集中在佛號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只要注意佛號不間斷,妄念隨他去,多也行、少也行,善念也好、惡念也好,一律都不管,妄念你不理會它,自自然然就少了。
全部精神貫注在這一句佛號上,這句佛號就有力了。有什麼力?有滅妄念的力量。有很多人不懂這個方法,妄念一起來,他不敢念佛了,他說:我不念佛的時候沒有妄念,一念佛的時候妄念愈多。這個妄念把佛念滅掉了,糟糕!這個不得了,這是大錯特錯。所以有這種情形的同修不要害怕,一定要用佛號去滅妄念,千萬不可以妄念把佛號滅掉了,那就沒法子。這個方法就是注意力全部精神貫注在佛號上,這叫做功夫。你妄念一天比一天減少,你念佛就有進步,這就是非常好的境界,幾時念到這個妄念沒有了,這就是功夫成片。妄念雖然沒有了,煩惱並沒有斷,這叫功夫成片。妄念沒有了,煩惱也斷了,你就得一心不亂。
這個有一個考驗,自己要常常在境界裡面考,譬如你遇到順境不生歡喜心,逆境裡面不生瞋恚心,你這個功夫才真正有把握。如果說我現在一切妄念都沒有了,人家罵你幾句,雖然不太生氣,總還有點不高興,你這個功夫充其量功夫成片,沒有到一心不亂。為什麼?如果到一心不亂,見思煩惱統統斷掉,不生了,你怎麼還會生?既然還會有的時候冒出來一點,可見得你的煩惱沒有斷,只是你的功夫深了,把煩惱壓下去,叫煩惱不起現行,這種功夫是功夫成片,是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
真正斷煩惱的人,他的心決定清淨,你今天就是拿刀殺他,他也不會有一念瞋恨心,那是他瞋恨心斷了,沒有瞋恨心了。你今天拿大千世界七寶供養他,他沒有歡喜心,他沒有貪心了,那是真斷了。所以有一絲毫的好惡,就證明你的煩惱沒斷,功夫再好也是石頭壓草,但是這個石頭只要是壓得住草,就決定能往生,那就是凡聖同居土的三輩九品。這是在其他法門裡面沒法子成就,其他法門一定要斷見思煩惱才能了生死出三界。唯獨念佛法門,八萬四千法門裡只有這個法門帶業往生,只要你把煩惱伏住就行了,不必斷。諸位要曉得,斷煩惱難,伏煩惱我們可以做到。我們一生做到伏煩惱沒問題,我可以說人人都能做得到;斷煩惱,那就不見得每個人能做到,千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
修行層次一定是先伏煩惱,伏了之後再進一步求斷煩惱,煩惱斷再進一步求開智慧,功夫有三個層次。其實跟禪家所講的也沒有兩樣,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裡面講學禪的三個層次,其實他講的這三個層次,也是佛法裡面一個原則性的東西,禪離不開它,教也離不開它。第一個功夫叫觀照,觀照跟功夫成片是相同的;第二個層次是照住,照住跟事一心境界是相等的;第三層功夫是照見,跟理一心是一樣的。《心經》裡面,「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那是照見,是最高的層次,在念佛人來講是屬於理一心不亂,可是它底下必定是有照住、觀照。所以我們今天第一個要求的,就是要求這一句佛號有力量來降伏煩惱。
其實,《金剛經》那些方法沒有念佛法門好。《金剛經》上須菩提尊者提出兩個問題: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這兩個問題問念佛人,哪要講那麼多!我要怎樣降伏我這個妄念、妄想心?念阿彌陀佛就好了。我的心要住在哪裡?住在阿彌陀佛上就行了。你看,《金剛經》上羅哩羅嗦說那麼多,念佛人一句阿彌陀佛統統解決了,多簡單!這個法門真的是最簡單,最直捷、最穩當,至圓至頓,一點都不痲煩。這個法門殊勝,這個法門好處太多了。
演【今乃巧示往生,實悟無生故。】
『悟無生』就是悟無生法忍,是法身大士,是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不必在此地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再修,那你就決定成功;在這個地方修,實實在在是難。這個地方我們只修第一個階段先求往生,往生之後我再修無生法忍。《仁王經》講五忍菩薩,把菩薩分為五類,無生法忍是第四類的菩薩,第四個層次,那個地位很高。無生法忍分三品:上品是九地菩薩,中品是八地不動地的菩薩,下品無生法忍是七地遠行地的菩薩。再上面就是寂滅忍,也有三品:下品是十地法雲地的菩薩,中品是等覺,上品是佛,這個地位非常之高。佛是真實善巧方便指示我們一條路,叫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能夠實實在在悟入一切法本來不生,悟入這個境界。換句話說,你最起碼也是七地、八地、九地的菩薩,這個與佛非常接近。
玄義【十、復明徑路修行,徑中之徑故。】
這是我們非常樂意要求的,『徑路』是近路。誰願意繞圈圈?誰願意走遠路?無論我們到什麼地方,我們都想走一條近路,省時間、省力氣。佛法裡面,小乘是遠路,大乘是近路。大乘這個徑路裡面還有徑路,禪是徑中徑。禪裡面還有徑路,念佛,所以念佛叫徑中徑又徑,換句話說,成佛最近的一條路,一生決定能成就的。我們看歷代往生的,無論是出家、在家的那些大德,不知道有多少人從禪裡面回過來的。廣欽老和尚他是從禪回到淨裡面來的,他原來是走徑路的,發現徑路裡面還有徑路,他是走最近的路,他成就了。這是我們真正要覺悟!
演【念佛,已是修行徑路。而持名念佛,但以四字洪名,直登不退,事不繁而功極大,故為徑中之徑。】
這就是從念佛上來說,念佛有很多種方法,有觀想、觀像、實相、持名,而以持名為最方便,這是修行的一條徑路。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能夠遇到這個法門,你要曉得那是無量劫修來的善根福德因緣,三個條件你都具足,正如同《彌陀經》上所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今天這三個條件統統具足,怎麼會不往生?一定往生。要是不能往生,那就怪自己懈怠,自己業障重,聽了之後對這個法門半信半疑。怎麼叫半信半疑?你不專心,你還要學學其他的法門,還要看看別的經典,你就是對這個法門信得不真,這就叫業障。
什麼叫業障沒有呢?我這一生當中就念這部經,就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什麼業障都沒有了。諸位想想,你還有什麼障礙!你聽聽那邊在講《法華經》,心又動了,《法華》不錯,這就是業障,障礙馬上來了,你就起了二心;再聽聽那邊,《般若》不錯,般若是諸佛之母,心又動了,又想學般若;那個法師持戒,又搭衣持缽去了,真是一塌糊塗,這就叫業障。什麼都不搞了,單搞這一個,業障就消除,就沒有了。所以消除業障,業障能不能消除得乾淨,就在自己的認識,在自己的一念。我在講席當中一再提醒諸位同修,我們的習氣太重,貪心放不下,樣樣都想學,樣樣都想知道一點,知道的多,業障就多,古人講知事多時煩惱多。你知道經典太多,你知見就多,知見是學佛人的障礙。煩惱多了,一定墮到三惡道;知見多了,道業不能成就。知見是障出世間法,煩惱是障世間法,所以知道的愈少愈好。
可是年輕人習氣重,毛病大,我跟你說了,你不服!你還是要去多學,博學多聞,還是要去親近許許多多善知識,到處亂皈依,我皈依七八個法師,他皈依十幾個法師,真是莫名其妙!師父多了,你想想看跟哪個學好?這個師父叫你學禪,那個師父叫你學密,好,我統統都學,學一個大雜燴,結果是什麼也學不成。諸位要明白一樁事實真相,那就是你今天能在這個講堂坐上一個半鐘點,你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是親近諸佛如來的修行人,為什麼今天落到如此地步?就是因為你要博學多聞,你要親近很多善知識,你要皈依許多法師,所以今天搞成這個模樣。錯了!真正要覺悟就要趕快回頭,路只能走一條,兩條路是決定走不通的。一部經,一個法門,尤其是這個法門真正簡單。
『但以四字洪名』,阿彌陀佛。『直登不退』,這句話我們不能輕易念過,要曉得「直登不退」不是平常事。三不退最低限度是圓教初住菩薩,華嚴會上有分,是法身大士。圓證三不退,那是等覺菩薩,跟觀音、勢至地位是相等的。
『事不繁而功極大』,念這句阿彌陀佛真是簡單明了,不痲煩!這功德利益,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一個法門能跟它相比。可是問題關鍵,你是不是真信?世出世間一切法決不動心,那叫真信。你還去讀別的經,看別的書,還到處去聽人家講演,你就沒有真信,那沒用處!真信,死心塌地,就是這一門。旁邊柜子上擺的那些經書,見如不見,與我都不相干,那些是供養別人的,供養那些不信的人。我們已經信了,《彌陀經疏鈔演義》是供養我們的,其餘三藏十二分教是供養不信的人。
真正具足信願行,他就是這一部經,其他的統統放下了,這才是真正具足清淨信、堅定的信心。蕅益大師說得好,西方世界往生的條件就是信願;品位高下的條件是「持名之淺深」,你念得愈多品位高,念得少品位低。能不能去決定在信願,你要是有三心二意,那不是真信。所以要有堅定的信心、清淨的信心,我們這一生決定成就,決定不會空過。所以這個法門不難。
我講經今年是二十七年了,人家問我的心得,「阿彌陀佛」,這是我的心得。我要不講上這二十七年,我也不相信!這是我學佛三十多年,講經二十七年,我自己體驗到的。所以我現在別的都不講了。你們這裡有些同修聽我講《華嚴經》,你看我講《華嚴經》講什麼?全是講《阿彌陀經》。拿到《華嚴經》的經本講《阿彌陀經》,句句都是講《阿彌陀經》,是我自己真正得到這個好處,真正得到這個利益。我給你們說,我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有這個把握,決定往生!勸你們大家都去,還是那兒好!許多人想移民到美國,美國不行,還是在六道輪迴之內。一定要移民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才穩當。我們繼續看《疏》,是注玄義裡面這段文的:
疏【釋見下文。】
釋是解釋,下面蓮池大師一條一條詳細給我們講解。我們在此地說的這是略說,不過是講講題目而已,內容都在後面。
疏【而生起有序,喻如鉤鎖。】
這就是說明,這十個意思條條都有連帶關係,先說第一條,從第一條生出第二條,從第二條又生出第三條,十個意思是連貫的。何以曉得?這個文是蓮池大師自己寫的,他唯恐我們看不清楚,所以給我們說出來。
疏【初、以眾生迷溺,為作津梁。】
這就是因緣裡面第一個意思。眾生實實在在可憐,迷惑顛倒,『迷』是愚痴、無明,『溺』是沈溺在五欲六塵之中,沒有力量自己超越。所以佛菩薩大慈大悲來給我們做『津梁』,「津」是渡口,「梁」是橋樑,你自己沒有能力過河,一過河就掉下去淹死,他大慈大悲來給你架橋,讓你平平安安的過去,這是從比喻說的。
佛度眾生,就是念佛這個法門,這叫究竟度、真實度,其餘的種種法門都是方便度,這個意思真正能體會的人不多。我自己體會到這一點,是得力於講了十五年的《華嚴經》,《華嚴經》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才曉得念佛求生極樂世界是究竟度、真實度。華藏海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還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可見得縱然生到華藏,後頭還要轉個彎,還要往西方極樂世界去,不如我們現在直截了當就去!才真正體會到,為什麼這個經叫「一切諸佛所護念經」。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度眾生,唯有這個法門。這個法門人家不相信了,才拐彎抹角說種種法門,說到最後還要歸這個法門,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換句話說,不管你修學哪個法門,你到最後非修這個法門不可。他說得再高再妙,禪也好、密也好,不管他學什麼,到最後不修這個不能圓滿菩提。所以,能夠接受這個法門、相信這個法門,依這個法門來修學,是大善根、大福德!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警覺,也要慶幸,我們能夠聞到這個法門,是無量劫以來的善根福德因緣,真正像開經偈上所說的「百千萬劫難遭遇」。
疏【二、所以能為津梁者,為有最勝方便故。】
為什麼說能為眾生作津梁?因為它有最殊勝的方便。
疏【三、何名最勝方便,以能直度凡夫故。】
它不拐彎抹角,它是直捷的,所以當生成就。不像其他的法門要轉多少彎、拐多少角,最後再歸到這裡來。它是直捷的,所以它最殊勝。
疏【四、豈獨凡夫,亦度二乘聖人故。五、豈獨二乘,亦度菩薩故。六、豈獨人中,亦普度一切眾生故。】
這幾條可以合起來講,就是常言所說的「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自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無一不度,可見得這個法門的廣大殊勝。原則就是一個,只要你信、只要你願就行了,只要你把這句佛號念到底,你就成功了。諸位要曉得,清淨的信願也能夠滅罪,也能夠除障。剛才我說過,我真相信這一門,別的我都不理,我障礙就沒有了,罪障就消除了。
我相信這個法門,我還去搞別的,那你這個障礙沒消除,你的信不清淨。就像我前年在美國講經的時候,特別也是強調念佛法門,在美國學禪學密的風氣非常盛,我講了,聽眾當中有不少回過頭來了。可是有人就問,問他們同修的,裡面有幾個很有地位、聲望,問他:聽了麼樣?他說:很好,我發心修淨土。人家問:你那個密怎麼辦?暫時不放棄,我還試試看它靈不靈?他暫時不放棄,這就是信不清淨!果然信要是清淨了,那邊就放棄了。信清淨了,的確消災免難,滅罪除障,所以他決定往生。
你們天天想消災滅罪,不曉得用什麼方法好,「我去拜《梁皇》,再去拜《水懺》」,統統叫打閒岔。果然信心清淨,把那些統統放下,你障礙就沒有了。心清淨,罪就沒有了。心裡有妄念,就有業障、就有罪業,你要明白這個道理,好好的去想想這個道理。道理想通了,你就肯乾,你也放心,決定沒有疑惑!然後你這句佛號念的才會得力。
疏【七、豈獨平處度生,偏度障難故。】
這個意思就更殊勝,不但平常這些眾生可以得度,偏偏度那些障難特別重的眾生,這就說到我們自己分上來了。我們今天的障實在是重,我們今天遭的難也比古人重,極大的障難之中,這個法門確確實實度了我們。
疏【八、雖雲度生如是廣大,實不離眾生一念得入無念故。】
這一句是從理上講,特別是加強我們的信心,使我們體認這個法門決不在其他法門之下,為什麼?這個法門有最高、最殊勝的理論依據。
演【念入無念者,念體本空,因妄故有。】
凡是有念,統統叫妄念。
演【今以妄息妄,如以毒攻毒,病癒體平,妄窮真露故。】
這幾句是給你說理論。所有妄念當中,我們今天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不是妄念?當然是妄念。但是你要曉得,有些妄念接近正念,有些妄念跟正念是一百八十度相反。一切妄念裡頭,唯獨這一念與那個真最接近。這一念就是念念提醒你,離一切妄念。這一念,如果我們加上「南無」,南無阿彌陀佛,它的意思是皈依無量覺,覺就是正念,不覺就是妄念,所以是念念皈依無量覺。所以,這個妄念是最接近正念,這就是說『以毒攻毒』的方法,『以妄息妄』的方法,以這一句阿彌陀佛息一切妄念。
剛才我跟諸位說,念佛的時候有妄念起來了,妄念起來的時候不理會,把精神都集中在這一句佛號上,這個念的起滅根本不要理會,就是以一念來對這一切妄念。你的功夫用久了,用個三、五年,你在一支香的時候,就是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你這一句佛號當中就不會起什麼妄念,如果這一句佛號裡面還會起三、五個妄念,你的功夫就相當好了;不會像現在念個一、二分鐘,不曉得多少妄念生起。這些都是古人的經驗,是以妄息妄、以毒攻毒的辦法。
『病癒』就是妄念不生了,這個心恢復到清淨。妄念不生是你的功夫成就了,到中品以上的功夫成片就妄念不生了。妄念有沒有斷?沒有斷。因為你功夫用得很得力,所以妄念不生。到妄念不生,跟諸位說,你與佛就起感應道交,換句話說,你跟西方極樂世界就通訊息了,你自己就法喜充滿。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很有信心了,你就能得到訊息,信心增長。
所以這個世間,名聞利養、富貴,這些東西拉拉雜雜的,要曉得都是假的,不要把大好光陰去搞這些事情,這些事情搞了總是生死輪迴,總是搞三惡道。所以現在修道,修什麼道?修三惡道。修貪瞋痴不是修三惡道嗎?都是道!他說他修道,沒錯!他是修,他修三惡道。天天修他的貪心,就是修餓鬼道;見到人嫉妒、瞋恨,他修地獄道;邪正是非都搞不清楚,糊裡糊塗的,修畜生道,他修這個道。
演【生得無生者,生無有體,以念為體。】
『念』是個妄念,一切生滅法統統是生滅心裡頭變現出來的,真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佛在《金剛經》上說的真實話。
演【念不空,則生不空,念空,則生空故。】
有念就有生滅。無念的時候,生滅就沒有了,這才能夠見到法性,禪家所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才能到這個境界。
疏【九、既即念得無念,亦即生得無生故。】
這是講境界,我們修學功夫、目的達到了。
疏【十、通該前九。】
這就說明這個法門是徑中徑又徑。
疏【知此持名念佛,徑中之徑故,又繇是徑中之徑,乃能津梁末法故。】
特別指出我們現前這個時代,「末法時期,鬥爭堅固」,我們在這樣的大障大難的環境裡面,要想求了生死出三界,除了這個法門,我是誠誠懇懇告訴諸位,沒有第二個路子可走。
禪密,我都知道,我不外行。禪宗的經典語錄我講過不少,《六祖壇經》我講過很多遍,《金剛經》尤其講得詳細。所以講到口頭禪,我比他們強,他講不過我。說密,我沒學過密,我的老師是密宗大師,我是章嘉大師的學生,我跟他學了三年,密宗裡頭那些門道我都知道,沒有一樣能騙我。選過來選過去,還是這個法門可靠,決定能成功。那些法門雖好,我不敢說我這一生有把握能成就,不敢講;這個法門,我自己敢講我一生決定有把握,我能成功。所以我也知道,諸位同修如果真的死心塌地來修學這一門,人人都有成就,個個都一生成佛。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