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尤其小孩子遭遇突如其來的傷害時,在第一時間該怎樣鎮定作院前處理?平時居家小藥箱裡又該常備哪些外用消毒藥品?下面,請新泰孟氏醫院的外科專家手把手教您各種突發外傷時的應急處理的方法。
是否包紮?根據破損程度、部位決定
對破損的皮膚進行適當處理後,應該直接暴露傷口,還是用消毒紗布把傷口包紮起來呢?新泰孟氏醫院的外科專家們說,根據傷者皮膚破損的程度和部位不同,應採取不同的辦法。
如果皮膚破損程度不大,只是小的擦傷、裂傷或輕度的燒燙傷,可以直接暴露傷口;如果受傷部位在顏面部、會陰部,一般也應直接暴露傷口。
如果傷者是小孩子,受傷的是手掌、腳部等易摩擦的部位,或傷口較深,而小孩子又比較好動,家長沒有太多時間照顧的話,建議用消毒紗布包紮傷口。滲液較多的傷口應每天更換紗布敷料,一般的傷口則可2~3天更換一次敷料,只有保持傷口清潔、乾燥,才能保證消毒安全,減少感染的風險。」有些孩子在傷口癒合後期會出現搔癢,於是忍不住常會去抓傷口,結果引起傷口出血或造成傷口延遲癒合,甚至繼發傷口感染而出現較明顯的疤痕形成。
因此,除了勤換敷料、及時清除痂皮外,也可以用外用消毒水如酒精、碘伏塗擦傷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搔癢。
各種外傷及傷口處理方法
擦傷:傷口污物用生理鹽水沖洗擦傷只是表皮受傷,傷勢一般比較輕微。對於很淺、面積較小的傷口,可用碘伏、酒精塗抹傷口周圍的皮膚,然後塗上抗菌軟膏,或暴露,或用乾淨的消毒紗布包紮好,小的創口也可貼上創可貼。如果擦傷面積大、傷口上沾有污物,則必須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如果沒有生理鹽水,可用清水沖洗乾淨傷口,然後用碘伏塗抹傷口及周圍組織,再塗上抗菌軟膏。如果受傷部位腫脹明顯、滲血較多,最好及早到醫院外科門診治療。
裂傷:明顯出血儘早清創縫合裂傷包括割傷,全層皮膚裂開,傷勢往往比擦傷要重。小的裂傷,如果無明顯出血,傷口乾淨,可以外塗碘伏,然後用消毒紗布包紮,或貼上創可貼。至於有明顯出血的大的裂傷,或是臉上的傷口,按上述方法初步處理後還應及時送到醫院外科門診就診,儘早進行清創縫合,以減少感染發生的機會。
砸傷:輕度紅腫疼痛可不需處理如果傷者被重物砸傷或擠傷後,只出現輕度的皮膚紅腫疼痛,並無皮膚破損,朱小春建議可先觀察,暫時不需處理。如果出現皮膚破損,可按擦傷進行處理;如果出現皮膚淤紫、破裂甚至疼痛劇烈等重度砸傷和擠傷,則建議儘快到醫院外科門診就診。
刺傷:首先判斷是否殘留刺傷物如果被細長的玻璃片、針、釘子、刺刀、木刺等所刺後留下的傷口一般較小且較深。有感染破傷風的風險,因此應儘早到醫院外科處理。送傷者去醫院前,可先做一些簡單的處理:首先要了解傷口是否殘留有刺傷物,如果沒有刺傷物,可以首先擠壓傷口,讓它流出一些血液,再外用雙氧水、生理鹽水沖洗,然後外塗碘伏。如果仍有殘留的刺傷物,可以用消毒後或火燒後的鑷子取出,再按上述方法處理傷口。
燒燙傷:流動清水沖洗傷口當傷者被火焰、熱液、熱蒸氣或熱金屬等燒傷或燙傷後,應首先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15~30分鐘,以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的熱度。如果有衣服粘在傷口上,應泡濕衣服後,再小心將其除去,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或暫時保留粘連部分,儘量避免將水泡弄破。可用清潔乾淨的床單、布條或紗布等覆蓋傷者的受傷部位,不要在受傷部位塗抹牙膏等,這些對傷口的癒合幫助不大,還容易引起傷口感染,並且影響醫護人員的判斷和緊急處理。
如何正確選用外用消毒藥品
一般的皮膚破損,宜選用刺激性小、濃度較低的藥物,顏面部傷口宜用不含色素的消毒液。
1.紅藥水:即2%汞溴紅溶液,有殺菌、消毒、防腐和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但抑菌作用弱,且含有汞,對人體有毒,現在已很少使用。
2.紫藥水:即2%的甲紫溶液,可加快傷口癒合,常用於淺表皮膚、黏膜感染傷口。但殺菌率不強,且塗抹後影響美觀,現在已很少使用。
3.雙氧水:即過氧化氫,可消毒殺菌,但濃度大,易灼傷患處皮膚。主要用於污染重、窄、深的傷口,用於已有一定感染的淺表局部傷口時,血液、膿液等會降低其殺菌力。
4.硼酸水:3%的硼酸溶液,有清洗、收斂和抑菌作用,常用作皮膚、黏膜和傷口沖洗清潔,殺菌作用很弱,現已佷少使用。
5.碘酒:是由碘、碘化鉀溶解於酒精而製成2%溶液,主要用於非黏膜傷口的表面消毒,對皮膚稚嫩的小嬰兒,因為其濃度高容易導致皮膚灼傷,一般不用於潰爛的傷口,碘過敏者禁用。現逐漸被碘伏等替代。
6.酒精:醫用消毒的酒精濃度為70%~75%。主要用於皮膚消毒,有刺激性,使用時眼睛應避免接觸,酒精也不能用於破損皮膚及糜爛或有滲液的部位。
7.碘伏:為碘與聚醇醚複合而成,可用於皮膚、黏膜的消毒,對於擦傷、裂傷、擠壓傷、燒燙傷等一般外傷效果好。與碘酒、酒精相比,碘伏刺激性疼痛較輕微,更易於被患兒接受。
在生活中,人們常常碰到自己或他人遭遇創傷。傷口是細菌侵人人體的門戶,如果傷口被細菌污染,就可能引起化膿或並發敗血症,氣性壞疽、破傷風等,嚴重影響和損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都應該了解一點傷口處理常識。
人們在處理傷口時,常容易犯以下幾種錯誤知多少?
保持傷口乾燥:當皮膚表層細胞游移增生時,若遇到結痂,則皮層細胞難以移動,傷口癒合時間變長。傷口上適當的濕度會加速癒合。
多塗藥水:以往傷口處理常是雙氧水、碘酒、紅藥水、紫藥水塗得「奼紫嫣紅」的,但現在認為這些消毒藥水,會破壞到肉芽組織,減少白血球活性。消毒是必要的,但要迅速,馬上用生理鹽水把這些消毒藥劑沖拭為好。
必用抗生素:除非感染已發生,不然不用抗生素,即使是局部的抗生素藥膏,也會影響傷口癒合,重要的是用生理食鹽水──沖、沖、沖。
傷口流血塗雲南白藥:眾所周知,雲南白藥具有止血的作用。於是有的人就習慣將雲南白藥直接塗撒在流血的傷口上,以達到止血的目的,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雲南白藥雖然具有良好的活血、消腫、止血、止痛作用,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吐血等,但是多作為口服之用。如果將藥粉直接散在流血的傷口上,容易引起傷口感染髮炎,反倒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效。因此,傷口出血不宜直接塗撒雲南白藥,可採用止血帶或紗布壓迫止血。
包得緊緊的,密不透風:傷口的癒合,必須有「氧」,氧為形成膠蛋白所必需。最好暴露,至少要留有一定的空隙才對。
必須每天換藥:給傷口換藥的目的,一是檢查傷口的癒合情況;二是避免分泌物污染傷口。許多患者都以為給傷口換藥越勤,傷口癒合得就越快。其實不然,這種想法是缺乏科學根據的。在傷口的表面有一層肉芽組織。良好的肉芽組織色澤鮮艷,呈顆粒狀,堅實而有彈性,觸之易出血。肉芽組織對傷口的癒合起主要的作用,但它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較弱,過多的沖洗和擦拭都會使其發生挫傷。因此,換藥太勤或經常沖洗和擦拭傷口,都會使肉芽組織受到不必要的損傷,從而延緩傷口的癒合。一般情況下,需間隔多長時間為傷口換一次藥,應根據傷口處分泌物及膿汁的多少而定。如果是化膿性傷口,分泌物又多,可每天換一次藥;如果傷口滲出物質很少,可間隔2—3天換一次藥。
亂(濫)用創可貼:創可貼是每個家庭必備的急救藥物之一,不過創可貼到底該如何正確使用,貼的部位又有什麼講究?很多人並不了解。
①小而深的傷口不能貼。由於創可貼的吸水性和透氣性都比較差,不利於傷口內的分泌物和膿液排出。容易使細菌生長繁殖,引發或加重感染。尤其是比較容易感染破傷風桿菌等厭氧菌。
②動物咬的傷口不能貼。對於狗咬傷、貓抓傷、蛇咬傷、毒蟲蜇傷或咬傷等曲動物造成的傷口,切忌使用創可貼,以免毒汁和病菌在傷口內蓄積或擴散。應在第一時間內,用清水、冷茶水、礦泉水、生理鹽水、2%的肥皂水,甚至尿液等,反覆沖洗傷口15分鐘以上。
③污染較重傷口不能貼。有些傷口污染較重,甚至已經發生感染,或燒傷、燙傷的創面以及創面較大的皮膚擦傷,都不能使用創可貼來覆蓋創面,否則將會引發或加重感染。
④表皮輕微擦傷不需貼:一般來說,如果僅僅是輕微的表皮擦傷,大可不必使用創可貼,只要用碘酒或酒精塗一下,就能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