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法師:好,開始。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大德仁者,阿彌陀佛!慚愧弟子因緣生今日恭敬報告的主題是「中華傳統文化,今世所必需」。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構成亦本自多元。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便以儒家文化為核心,以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等學術流派為輔助。東漢初年,佛法傳入中國,很快便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儒、釋、道三足鼎立而又互助互補的文化格局。以至於明代末年的佛門高僧憨山大師便感嘆說:「不知《春秋》,不能處世;不精《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此三者,經世、出世之學備矣,缺一則偏,缺二則隘,三者無一而稱人者,則肖之而已。」憨山大師說,儒、釋、道三家把治理天下和超越俗世的學問都講到極致了,假如三家學問有一家沒有學到,他的見解就會偏激;假如三家學問有兩家沒有學到,他的思想就會狹隘;若是三家學問都沒有學,那他只是表面上像人的樣子而已。
中國清代文學家龔定庵有這樣兩句名言,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刻在心上:欲要亡其國,必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定庵先生說,想滅掉一個國家,必須先滅掉他們的歷史;想要滅掉一個族群,必須先滅掉他們的文化。可見不懂自己國家的歷史,不能傳承自己民族的文化,這是亡國滅種的徵兆!
由於晚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中國曾倍受世界各國的欺凌,也使中華民族徹底喪失了民族的自信心。有許多從西洋留學歸來的學者,便武斷的說中國之所以落後,全是由於科技的不發達,而科技的不發達又是因為受傳統文化的束縛所致,於是便提倡完全向西方學習,狠批自己的老祖宗。而於此同時,也有一些到日本留學的學者,他們驚奇的發現,日本之所以能夠國富民強,原來竟是靠中國的儒家經典,於是便回歸祖國試圖恢復傳統道德教育。只可惜東風終究沒能壓倒西風。
正當那些熱血青年吵嚷著要扔掉舊文化,廢棄文言文的時候,佛門高僧印光大師便預言說,我們若拋棄了傳統,不出百年,社會病態必將現前。印祖的諄諄告誡言猶在耳,距今不過八十年。
「孔家店」被打倒的「罪狀」之一,便是說孔子歧視壓迫女性;說「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五倫十義」都是封建糟粕,是用來束縛女性的精神枷鎖。於是乎「一犬吠影,百犬吠聲」,許多人根本一點都沒有去了解,便也跟著喊打,致使孔子沉冤莫白數十年。
「綱」字,原是指提漁網的總繩子,因為它在網捕時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後來就用「綱」比喻事物最主要的部分。讀過《三字經》的朋友就知道「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其中的「君臣」是泛指一切領導和被領導的關係,使領導人和被領導人之間充滿恩義;父子之間充滿親愛;夫婦之間充滿和順,這是治國的三個綱要。這有錯嗎?怎麼能是糟粕?「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所謂「常」,即是永恆不變之定理。《左傳》的作者,孔老夫子的好朋友左丘明,便說過:「人棄常則妖興。」佛家有五條根本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和儒家的五常恰恰不謀而合,「不殺生」即是「仁」;「不偷盜」即是「義」;「不邪淫」即是「禮」;「不妄語」即是「信」;「不飲酒」即是「智」。可見,「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正如戰國列子所說:「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
「三從」出自《儀禮.喪服》,指女子「未嫁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或夫死從子」。後世一些半吊子學者,將其中的「從」字解釋為服從,所以痲煩來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假如「從」字真是服從的意思,我們中國還會出現孔子和孟子兩位聖人嗎?請不要忘了,他們兩位可都是幼年喪父,由母親一手教養出來的!「從」字,在古漢語中有「追隨」的意思。「三從」的本來面目是,女子未出嫁前追隨父母,由父母負責教養;出嫁後追隨丈夫,由丈夫負責生活;老年追隨子女,由子女負責贍養。真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四德」出自《周禮.天官.九嬪》,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是說判斷一個婦女是否優秀,一要看她是否具有良好的品德,這個最為重要;二是看她講話是否有口德,並非注重口才;三要看她儀容是否端莊,並非注重美貌;四要看她處理家務,相夫教子的能力。就即使現代社會,以這四個標準來選擇太太,也同樣是錯不了的,因為這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標準。就包括男同胞也應該具有這種最基本的教養。
《孔子家語》中記錄了孔子這樣的一句話:「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歟?」夫子說,妻子是一個家庭的主要角色,怎麼敢不恭敬?還說:「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其中的「閨閫」,便是指婦女居住的地方。近代高僧蓮宗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非常讚嘆這句話,他特別重視親職教育,尤其是母教。他說,治國平天下的大權,女人家著實操持了一大半。漢儒馬融在註解《易經.家人卦》時寫到:「家人以女為奧主。」漢武帝時的名將衛青曾說:「男兒無室家無梁。」您還敢再說,中國古時女子沒地位嗎?
「五倫」是指「夫婦、父子、君臣、兄弟、朋友」,這五種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係。五種關係之間,各自盡好自己的本分,便為「十義」,即「夫義婦順,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兄友弟恭,朋友有信」。正所謂「人無倫外之人,學無倫外之學」。釋淨空老教授便曾經感嘆,當今社會,夫妻反目,父子相夷,兄弟鬩牆,朋友相詐,自相殘害。究其根源是因為五倫不明,道德全廢。所以說,時代雖有變遷,倫常之義絕不能改變。
在瘋狂的反傳統運動中,被砸得最爛的是孝道。卻不知這個「孝」字正是為人之本,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也是一切德行學問的開源。在《孝經.諫諍章》中,曾子向孔子請教:「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意思就是說,請問老師,兒女完全順從父母的要求,這可以稱為孝順嗎?我們注意看夫子是什麼反應,孔子聽了曾子的提問,連聲訓誡他說,這叫什麼話呀!這叫什麼話呀!父母若有敢於勸諫的兒女,就不會做下不合道義的事情。所以若遇到不合道義的事情,為人子女者,不可以不規勸父母;為人臣子者,不可以不勸諫君王。所以兒女若遇到父母做不義之事,一定要善加規勸。假如只知道一味的盲從父母的要求,那又怎麼能稱為孝子?由此可見,聖人何曾教我們愚孝了?孝順父母何罪之有?真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值金值玉的文化瑰寶指為糟粕,而自唾自棄?
現代那些不懂中國古典文化的人都會說,古人說話「之乎者也矣焉哉」的,多費事!而其實古人說話也不是那個樣子的,那是古時的文體。至於語體,是隨著時間和地域空間的不同,在不斷變化的。比如我們現在看上世紀二十年代的白話文,其中某些名詞已不知是什麼東西了。我們中國老祖宗是最有智慧的,他們將語體和文體分開,無論語言如何變化,文體始終保持不變。四大文明古國中,唯有中國文化傳承了下來,奧秘恰恰正在這裡。現在我們直接用語體寫文章,知識是普及得快了,但老祖宗數千年的智慧結晶也被一刀斬斷了,這實在是得不償失!
我們中國已故的前政協副主席趙朴初老人,曾經痛心疾首的說,傳統思想和價值觀是我們民族智慧的結晶,傳統經典是民族心靈的龐大載體。這些是我們生存和發展的依據,是我們民族幾千年來屢遭災難而不會解體的凝聚力。假如任此文化遺產在下一代消滅,我們將是民族的罪人、歷史的罪人。大家拿著線裝書不認得,對不起我們的列祖列宗,對不起世界人民,對不起人類。
一九七O年代,英國大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他說:「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種種社會問題,只有靠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若不是具有大智慧的聖人,斷難做出這樣準確的論斷。
中國儒家宣導的王道政治首重教育,教育的宗旨在於變化氣質、提高人性,最終達於至善,而探討自然、創造工具、改進民生之事還在其次。其實只要人性提高,可達於至善了,則和平、親愛、互助,自可順應自然而改進生活。故而教育應以德行教育為本位。德備而思想正,思想正而後智慧生。身強體健、合群團結、飲食有節、起居有常、行動有則、婚喪有禮,人生美滿、社會安寧、文化發達,其根源都在德行教育。學是覺路,覺悟天理、人理、物理。教育是助人覺悟,以善道覺悟蒙昧,化導愚頑。自己覺悟叫通達,助人覺悟叫化導,通達是智慧,化人是仁愛,智慧與仁愛兼備則名為聖人。
可惜當前世界各國教育,仍然都是以科學知識為教材,以功利為基礎,無論哪一門學問都可以視為販賣的商品,其最後的效用是滿足人的物慾。然而物慾無窮,不能滿足,愈不滿足,愈去追求,愈求則人品愈下,終必使人墮為物質的奴隸,然後為物慾所驅,作奸犯科而不以為恥。這種教育不是文化教育,可說是一種物化教育,是好是壞,可由每天的犯罪新聞來說明,不必多加解釋。中國清代大儒張伯行先生有治學聯語曰:「聖賢教學,總是一條正路,倘舍此路,必常行荊棘之中矣;天地生人,都有一個良心,苟喪此心,則人去禽獸不遠哉。」所以,傳承和發揚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實在是當務之急,迫在眉睫!
文化是民族之靈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機。回望中國一百多年的苦難歷史,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忽視了教育,丟掉了自己民族的精金美玉,而去追求那些急功近利的快餐文化所致。而在今天,中國這頭沉睡的雄獅終於覺醒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終將成為現實!二OO二年,我們的溫家寶總理訪問美國時,在哈佛大學對中國留學生們有一番精彩的演講,老人家語重心長的勉勵後輩說:回溯源頭,傳承命脈。中華民族的祖先曾經追求這樣一種境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些話,我們說出來是大話,做出來是大事。
就在二O一四年的三月二十七日,於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紀念大會上,我們敬愛的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莊嚴的告知全世界同胞:「實現中國夢,給世界帶來的是機遇不是威脅,是和平不是動盪,是進步不是倒退。拿破崙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習主席的講話是真誠的、負責任的,因為中國人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當中,都是崇尚道德、崇尚和平的。「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我們慈悲、智慧的先祖,留給子孫的教育一直是善良的教育,一定是愛自己的親人,然後推及到別人的親人;愛自己的國家,然後推及到別人的國家。所以湯恩比博士說,中國人是最有資格領導全世界的,因為中國人的胸懷是裝著整個天下。我們堅信湯恩比博士的話說得一點不錯,但是我們理解他老人家說的「中國人」,應該是廣義的,是指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人。因為文化是沒有國界的,你照著孔子的教誨去學習,你就是聖人的弟子;你照著釋迦牟尼佛的教誨去學習,你就是佛陀的學生。所以說,中華文化不單單是中國自家獨有的私產,而是屬於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中國儒家說人人可以成為聖人,而佛家也說人人皆可成佛,他們所說的「人人」,當然有你有我,包括我們每一個人在內。
然而,無論學習任何學問,都是必須要先具足誠敬心的,否則絕不可能有所成就。釋淨空老教授的老師李雪廬老人,當年對他的弟子們說:「我們這一輩跪著把聖賢的經典接過來,到了你們這一輩,要跪著把聖賢的經典送出去。」老人家所說的「跪著接過來」,是教我們求學的態度,要對經典、對古聖先賢心存敬畏;所說的「跪著送出去」,不是真正的跪下身子送出去,而是教我們放下身段,假如遇到真正願意學習的人,一定要全心全力幫他成就,不能擺老師的架子,不能吝法。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應該學什麼?怎麼學?下面末學就為大家做一個概略的路線規畫。首先是蒙學經典的學習,這些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中之根,應當高度重視。
《小兒語》是明朝大儒呂近溪為教蒙童學習說話而作的兒歌,後來其子呂新吾又為之做了增補。雖是兒歌,卻不可輕看了,其實它是用最通俗的語言,把深奧的經典給詮釋了出來,可謂話俗而理不俗。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初大儒李毓秀依《論語.學而》篇第六章經文為綱要,仿照《三字經》的格式編撰而成。後經山西儒生賈存仁多次修改,才定名為《弟子規》。全書總計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所列一百一十三件事。真可謂千錘百鍊,一字千金。經文言簡意賅,讀起琅琅上口,堪稱童蒙養正的最佳教材!
《三字經》是宋朝大儒深寧居士王應麟所作,其中常識和歷史統系的部分是經過後人增補的。尤其重要的是經文中為我們明白的列出了修學次第:「為學者,必有初。國小終,至四書。…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經既明,方讀子,撮其要,記其事。…經子通,讀諸史,考世系,知終始」。其實國小經典是教孩子由此契入的;大學經典,則是教我們在國小的基礎上進一步深明其理。所以,我們萬不可好高騖遠、渴求速成,將本末倒置了。《三字經》中講的這一套修學次第,絕對不能打亂!
《百家姓》相傳是宋朝初年浙江一位私塾先生編著的,然而它卻並不是單單只為讓學生識字那麼簡單,姓氏文化的背後都有它的歷史淵源,所以從宋朝至民國初年,《百家姓》都是童蒙教學的必修課。
《千字文》是南朝梁代大儒周興嗣奉梁武帝聖旨一夜而成,全文用一千個不同的字,將天文、地理、常識、倫理、歷史完美的列出。奇文天成,確可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三》、《百》、《千》,歷來就被譽為是蒙學的鐵三角。
《鑒略》是歷史的綱要,因為我們中華文化是文史不分家的,所以很多經文需要「經史合參」才能了知真實義。而《鑒略》的版本有多種,末學推薦讀清代儒者王仕雲編撰的《四字鑒略》。
《增廣賢文》內容取材於民間諺語和各家典籍中的佳句,通俗易懂,膾炙人口,是一部很具實用價值的大眾化經典。應該是不斷的經過後人多番的刪削和增補,所以現在見到的版本有很多種。在此提醒大家,對於個別經句千萬不能望文生義,而要去感悟它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末學曾為《增廣賢文》做過註解,有中英文對照版正在準備排版印刷,將來會敬獻給大家。
《幼學瓊林》又名《成語考》、《故事尋源》,是明清兩代私塾必讀的童蒙教材。全書通用對偶句寫成,容易讀誦,便於記憶。書中融經鑄史、包羅萬象,堪稱蒙學中的小百科全書。以至於清代文人曾有「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之說,其影響力於此可見一斑!
《龍文鞭影》原名《蒙養故事》,是明代歷史學家蕭良有編寫的童蒙教材,全書通用四言平聲韻,每兩句為一聯,每一句都是一個歷史典故。清初儒士楊臣諍為之做了校對和增補,改名為《龍文鞭影》。這一書名源自佛典故事,「龍文」是古時駿馬的名字,駿馬良駒不需要鞭子抽到身上,它看到鞭影就會飛馳向前。蒙童熟記了這一千多個典故,待日後深研經論時,便可以很輕鬆的由事而悟理。
《笠翁對韻》是明末清初的劇作家李笠翁為教蒙童學習對句而編寫的。全書通用對偶聯句,對仗工整,平仄相間,天地萬物悉羅筆下,十世古今盡入卷中。蒙童只要將此書爛熟於胸,日後吟詩作對便可信手拈來。末學曾為此書做過粗淺的註解,也正在印刷中。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詩的國度,古時蒙學教材中也有《千家詩》和《神童詩》。從詩中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文雅之氣,同時也能鍛鍊他對文字的敏感。但是詩不同於一般學問,它好比一把雙刃劍,可以成就人,也可以毀滅人。那些不善的詩詞,腐蝕人的心靈是非常之快的,絕對不能隨便亂學。比如《唐詩三百首》一類的詩歌集本,是一定不能讓孩子去學習的,這點必須要慎之再慎!
《太上感應篇》是道家的根本,教人明因知果、獲福遠禍的方法。我們從許多古書上看到,《感應篇》在古時流傳之廣,已不僅僅局限在道家弟子的學習,許多大儒,甚至佛家的高僧大德,都每天拿它來檢驗自己的功過得失。釋淨空老教授曾為《感應篇》做過精彩的講解,大家可以在網上收看到視頻。
《文昌帝君陰騭文》也是道家的入門經典,廣泛流通於宋、元、明、清四朝,清初大儒懷西居士周安士先生曾為其做過詳盡的註解。值得讚嘆的是,它已打破了門戶之見,教人「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經。報答四恩,廣行三教。談道義而化奸頑,講經史而曉愚昧」。若能時常誦起,確實能令我們存平等心,擴寬大量。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是一部佛家弟子人人必讀的入門經典。釋迦世尊在其中為我們道破了有人學佛得自在吉祥,而有人學佛卻反而得凶衰困苦的原因所在,並為我們指明了正確的修學態度和修學方法。尤其對我們現代學佛人來說,可謂一針見血、切中時弊,讀之真可令人猛生警惕、幡然覺醒!
《佛說十善業道經》是佛家的大根大本,釋迦世尊在此經中明白的告訴我們:「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可見無論人道、天道,偏離十善業道便不是正道;無論小乘、大乘,偏離十善業道便不是正法!《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和《佛說十善業道經》,釋淨空老教授都有非常詳細的講解。
以上這些是儒釋道三家的入門經典,因為儒家是入世之學,是一切學問的基礎,故此選用的經典也比較多。我們年齡大的同學假如沒有讀過,也同樣要補課,但是成人記憶力不能與兒童相比,但起碼要達到熟讀。
另有一部經典要特別重視,那就是《孝經》。孔子一生道在《孝經》,「孝」字深廣無邊、通徹本源。所以,自古便有「以《孝經》統群經」的說法。明白了「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才真正入德學之門。
讀過《孝經》,可以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書」是儒家經典的精華會集,不讀四書,只學一些概論性的書籍,終究是散亂無統,無法深入聖賢學問的精髓。《中庸》是儒學的心法,是理論;《大學》是學習方法;《論語》是孔夫子的表演;《孟子》是孟夫子的表演。
「《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讀「四書」好比登堂,讀「六經」好比入室,古人說「大文章皆從六經來」,的確如此。在《禮記.經解》篇,孔子詳細的為我們講述了六經的功用。「溫柔敦厚,《詩》教也」,就是說學習《詩經》,可以使人顏色溫潤、情性和柔、誠樸寬厚。「疏通知遠,《書》教也」,就是說學習《尚書》,可以使人通達無礙,鑑往知來。「絜淨精微,《易》教也」,就是說學習《易經》可以磨鍊人的心志,使人深沉靜雅、心思縝密。「恭儉莊敬,《禮》教也」,就是說學習《儀禮》、《周禮》、《禮記》,可以使人有恭謹謙遜、莊嚴肅敬的修養。「屬辭比事,《春秋》教也」,就是說通過學習《春秋》,就能夠連綴文辭、排比史事,從而有撰文記事的能力。《樂經》失傳,但是樂教不可忽視,可以把《禮記》中的《樂記》拿出來代替。學樂可以陶冶性情,使人胸懷寬廣博大,平易善良,所謂「廣博易良,《樂》教也」。對於年齡大的同學而言,五經的內容太多,很難全部讀過來,所以可參考《群書治要》,選擇性的學習。
讀完經可以讀史,也可以讀「子部」,《三字經》中建議讀完「經部」的書,然後讀「子部」。子部中最重要的是《老子》、《莊子》、《荀子》、《管子》、《晏子》、《墨子》、《呂氏春秋》、《韓非子》、《揚子》等。但是子部中有不純粹的東西,所以《三字經》中建議擇其精要而學。
「史部」的內容太龐大,我們沒有精力去一一精讀,所以把《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鑑》拿來精讀,其餘的可以泛讀。
「集部」是詩、詞、歌、賦、文學作品的集成,規模也是非常龐大。我們可以學習一下《離騷》,然後從漢賦、六朝駢文、唐詩、宋詞、元曲中,選擇一些來學習。這些就是孔子《論語》講的「游於藝」,也就是藉助藝術形式學習和宣揚經教。在此我們看一首描寫中國古人生活的詩:
依山傍水房數間,行也安然,坐也安然;
一犋耕牛兩畝田,收也憑天,荒也憑天;
粗茶淡飯飽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遮體勝絲綿,長也可穿,短也可穿;
雨過天晴駕小船,書在一邊,酒在一邊;
晚回兒女笑燈前,今也可談,古也可談;
日出三竿我還眠,我不是神仙,誰是神仙?
真的是美妙極了!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我們要想寫出好的詩詞文章,不能只在修辭、語法上白費工夫,必須去讀古人的作品,否則雖然熟知修辭語法,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我們有了儒家和道家的基礎,然後去學習大乘佛法,則很容易就能悟入。關於佛法,尊敬的上淨下空老法師講得非常全面,我們在此就不必多說了。藉此簡單再說一下研究典籍的方法。
中國清代學者,將學術分為「義理」、「考據」、「辭章」三大部分。關於三者的重要性,自宋代、明代至清代,大多數的學者認為義理最為重要,其次是辭章,再其次是考據。
所謂義理,就是講求經典的意義,義理明白了,才可以照著去努力踐行,所以義理最為重要。
所謂辭章,是詩文的總稱,辭章是用以發揮經典義理的,所以也不可忽視。
所謂考據,是用以研究經典義理的工具,其種類亦多有細分,我們主要需掌握「校讎學」和「國小」。
校讎學又分為目錄、版本、校勘幾個部分。因為古代典籍流傳下來的版本很多,也有偽造出來的典籍,所以掌握了校讎學,就能識破真偽,免走許多彎路。
國小是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的統稱。
中國古人用字,常常同音相通,這等於現代人寫別字一樣。不過古人寫慣了別字,現在不稱呼他寫別字罷了。但是,古時同聲的字現在多不相同,所以就更難明白了。我們想要研究古書,必須要知道某字是某字的轉訛通假,否則不可能讀得懂經典,所以必須要明白古代的音韻。講音韻的書有很多,但是被大多數人推崇的還是宋代編輯的《廣韻》。
在隸書、楷書這些字型中形體相像的兩個字,在篆文中未必相像,所以我們須明了古書中某字的字形,然後才可求得字義。講文字形體的書,首推漢代許慎編撰的《說文解字》。
古時訓某字為某義,後人在某義的基礎上又引申轉為別的意思,這種現象太多了。我們假如不明白古時的訓詁,誤以後世才出現的引申義去附會古義,就要曲解經典了。講訓詁的典籍,當首推位列十三經之一的《爾雅》。
三國以下的文章,我們有文言文基礎的同學去看它,十之八九都可以明白,其不能明白的部分,就需藉助國小。三國以上的文章,則要更多的依靠國小來研究才能明了。我們若不想研究國小,除非是和古人絕緣,否則我們還想明了經典義理、還想引用古書,假如不懂國小,可就要鬧笑話了。但是我們所說的「通國小」卻和專門去研究是不同的,因為我們還要去研究經史典籍,不可能用很多時間去專研國小,只能說略通大概而已。民國年間,研究國小的頂級專家章太炎先生就是這麼教人的。
掌握了研究的工具再去研究經史,則可以事半功倍。研究經典者,則應專守一經;研究史書的,則應專熟一代;研究經史之外的諸子百家的著作,也應專守一家,不可雜修亂進。但能守定目標,「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無有不成功者。
苦心人天不負,有志者事竟成。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今世所必需,其復興已勢在必然。諸位仁人君子,皆當勉而行之!
以上是慚愧弟子因緣生粗淺的心得報告,如有不妥之處,誠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大德同修,惠予批評指正,無盡感恩,阿彌陀佛。慚愧弟子因緣生頂禮敬呈。
老法師:我們讀了因緣生這篇報告,他可以說用最短的時間,很有體系把中國傳統文化怎樣學習,要學習哪些東西,都給我們講清楚、講明白了。這是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第一堂課,必修的一堂課。希望這篇東西要把它翻成英語,我們這次同學們到英國去,這篇東西能夠再印出來分送給大家,給大家做一個參考資料。說得很好,我們自己同學一定要多多的,至少要把這東西念熟,知道從哪裡下手,知道學習的次第,應該先學哪些書籍,再怎樣提升自己。無論是說理說事,都說到要害,是一篇非常有價值、值得學習的一門功課,我說它這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一課。明白了,你少走彎路,你少浪費時間。
中國這些東西,古聖先賢幾千年的經驗,絕不能疏忽。他提出入門的這十幾樣的典籍,都是過去私塾里教童蒙養正的這些小朋友的,我們這一代疏忽了,現在應該把它補出來,把它補學過來做為根基。也正因為這麼一個原因,所以我早年就想到,要辦一條龍的學校,當中沒有插班生,只招幼稚園的學生,年年向上提升,讓他們不接觸外面,不受外面干擾,一心專學。外面東西也是年年都有進步,年年不相同,重要的東西我們節錄,也要開這門課,使我們不至於落在後面。這兩條路都要走,以祖宗東西為主,現在東西也知道,不是完全不知道,這個路才能走得通。好,我們下面還有一篇。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慈悲,諸位大德同修,阿彌陀佛。慚愧弟子甘肅驪靬古城金山寺佛學班開弘匯報的題目是「專修淨土,決志求生」。
甲、為何要求生淨土?
一、為了脫生死,離苦得樂
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印祖云:「大丈夫生於世間,事事無不預為之計。唯有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問。直待報終命盡,則隨業受報。不知此一念心識,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鄉。三途一報百千劫,復生人天了無期。由是言之,則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講求也。」
古德云:「我與眾生,從曠劫來,常在生死,未得解脫。人間天上,此界他方,出沒萬端,升沉片刻。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獄、畜生、餓鬼。黑門朝出而暮還,鐵窟暫離而又入。登刀山也,則舉體無完膚;攀劍樹也,則方寸皆割裂。熱鐵不除飢,吞之則肝腸盡爛;洋銅難療渴,飲之則骨肉都糜。利鋸解之,則斷而復續;巧風吹之,則死已還生。猛火城中,忍聽叫嗥之慘;煎熬盤裡,但聞苦痛之聲。冰凍始凝,則狀似青蓮蕊結;血肉既裂,則身如紅藕華開。一夜死生,地下每經萬遍;一朝苦痛,人間已過百年。頻頻獄卒疲勞,誰信閻翁教誡?受時知苦,雖悔恨以何追?脫已還忘,其作業也如故。鞭驢出血,誰知吾母之悲?牽豕就屠,焉識乃翁之痛?食其子而不知,文王尚爾;噉其親而未識,凡類皆然。當年恩愛,今作冤家;昔日寇讎,今成骨肉。昔為母而今為婦,舊是翁而新作夫。宿命知之,則可羞可恥;天眼視之,則可笑可憐。糞穢叢中,十月包藏難過;膿血道里,一時倒下可憐。少也何知,東西莫辨;長而有識,貪慾便生。須臾而老病相尋,迅速而無常又至。風火交煎,神識於中潰亂;精血既竭,皮肉自外乾枯。無一毛而不被針鑽,有一竅而皆從刀割。龜之將烹,其脫殼也猶易;神之欲謝,其去體也倍難。心無常主,類商賈而處處賓士;身無定形,似房屋而頻頻遷徙。大千塵點,難窮往返之身;四海波濤,孰計別離之淚?峨峨積骨,過彼崇山;莽莽橫屍,多於大地。向使不聞佛語,此事誰見誰聞?未睹佛經,此理焉知焉覺?其或依前貪戀,仍舊痴迷;只恐萬劫千生,一錯百錯。人身難得而易失,良時易往而難追。道路冥冥,別離長久;三途惡報,還自受之。痛不可言,誰當相代?興言及此,能不寒心?是故應斷生死流,出愛慾海。」
古人有云:「生死事大」,我等久經長劫,懵懂無知,造輪迴業。往返六道,酬償業債。生生世世迷惑顛倒,從未出離生死苦海。如今何幸再得人身,值遇佛法,又聞離究竟苦、得究竟樂,往生成佛之淨土法門。實是漫漫長夜裡一盞明燈,茫茫苦海中一艘慈航。於此若再不志願求生淨土,則枉得人身,愧為佛子。待到來世必將地獄沉淪,長劫難聞正法。無始昏迷已不可諫,而今覺悟尚猶可追。故當立堅固願,發覺悟心。為出苦輪,了脫生死,專修淨土,決志求生。
二、為速成佛道,普利群萌
印祖《文鈔》云:「淨土法門者,以其普攝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禪宗,實諸佛徹底之悲心,示眾生本具之體性。匯三乘五性,同歸淨域。導上聖下凡,共證真常。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自華嚴導歸之後,盡十方世界海諸大菩薩,無一不求生淨土。由只園演說以來,凡西天東土中一切著述,末後皆結歸蓮邦。」《華嚴》乃根本法輪,世尊初成正覺,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稱性直談之一乘妙法。末後善財遍參知識,於證齊諸佛之後,普賢菩薩教以十大願王,普令善財與華藏海眾,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普賢菩薩諸大士等,同破無明,同證法性,尚還求生淨土,企圓佛果。可知往生極樂,乃出苦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也。
《無量壽經》云:「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會疏》云:「開顯真實為顯示,謂會十界歸一乘克成菩提故。真實之際者,以一佛乘為法涯際故。」淨土妙法悉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鹹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科注》雲,「真實之際即是自心,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即為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但念佛法門,亦復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故念佛之本心,正是真實之際,故云一聲佛號一聲心」。《科注》又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釋尊所為之大事因緣,即宣說彌陀願力,普度眾生也」。「惠以眾生真實之利」,指彌陀誓願為真實之利。善導大師云:「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謂如來欲願眾生入彌陀海故。《甄解》曰:「諸佛之所以出興於世,欲說彌陀願力,惠救萬眾生,將為本懷故。」惠以眾生真實之利者莫過於此也。
乙、往生淨土之因行
一、正因,發心專念
經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安樂集》:「《大經》云:凡欲往生淨土,要鬚髮菩提心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若欲發心作佛者,此心廣大,周遍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虛空。此心長遠,盡未來際。此心普備,離二乘障。若能一發此心,傾無始生死有淪。」《往生論》云:「今發菩提心者,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者,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今既願生淨土,故先鬚髮菩提心也。」
大慈念老雲,蓋以淨土往生法門,實為難信之法,信心未生,何能發心。如《彌陀經》云:十方諸佛,稱讚本師,於五濁世,「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又《無量壽經.獨留此經品》云:「若聞此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是明能信淨土,實是一切世間難中之難。於此難信能信,斯即大智。順此信心,發成佛度生同登淨土之願,即是發菩提心也。如《彌陀要解》云:「深信發願,即是無上菩提。」是以念佛之人,宜必早生信願,是即發菩提心也。
「一向專念」,即專恆依止持名念佛法門之義也。彌陀因中發十念必生之大願,故行人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必得往生淨土,圓證不退之妙果。經中三輩往生之人,皆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而往生極樂淨土。《彌陀要解》雲,「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又:「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科注》雲,若執持名號,但是有口能稱,有信能念,不問閒忙,不拘動靜,行住坐臥,皆可修之。故知此法,乃至簡至易、至捷至徑之法門也。又持名之法,不擇智愚,不揀男女,不論老幼,若貧若富,若貴若賤,皆可修之。故知此法乃攝機至廣之法門也。
《觀念法門》云:「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善導大師云:「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者,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教故,順佛語故。若舍專念修雜念者,百中稀得一二,千中稀得三四。」《彌陀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極樂國土。師父上人常教誨言:「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莫懷疑、莫夾雜、莫間斷,盡此一生必生淨土。」
總之持名念佛,是諸佛本懷,究竟方便,徑中之徑。此誠為萬古不移之論也。經雲,五逆十惡之人,應墮惡道。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念佛,稱南無阿彌陀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住其人前,於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科注》雲,臨終能念佛名號,是顯持名之法,實為至易也。臨終易念,因得往生,是為至穩也。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是為至頓也。五逆十惡之人,臨終十念即得往生,帶業凡夫,頓齊補處,是為至圓也。持名妙法既至簡易穩妥,又復最極圓頓。是故十方如來同贊,千經萬論共指。世之行人,實應速發大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大經科注》雲,發菩提心,信也,願也。一向專念,行也。信願行三,缺一不可。《要解》云:「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由此執持名號,乃為正行。」意謂無上菩提心,乃修淨土者之指南針。航海者,賴指南針以定方向。欲出生死苦海,直登極樂彼岸者,則賴菩提心以為導引。故知「發菩提心」者,修淨業者,必不可少也。又由此菩提心,而持名號,乃為正行。是謂,苟無菩提心,雖持名號,亦非正行也。又《要解》云:「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反之,雖發菩提心,但無求生淨土之願行,另修他門,則非淨土之機,亦不得往生。是故經中,三輩往生,俱雲「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蓋此實為三輩往生必備之正因。
二、勝因
經雲,極樂世界,皆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印祖云:「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仆忠,恪盡己分,不計他對我盡分與否,我總要盡我之分。能於家庭,及與社會,盡誼盡分,是名善人。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
《大經》有云:「複次阿難,若有眾生欲生彼國,雖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慾、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痴。如是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志心歸依,頂禮供養。是人臨終,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若多事物,不能離家,不暇大修齋戒,一心清淨,有空閒時,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慈心精進。不當瞋怒、嫉妒,不得貪餮慳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當孝順,至誠忠信。當信佛經語深,當信作善得福,奉持如是等法,不得虧失。思惟熟計,欲得度脫。晝夜常念,願欲往生阿彌陀佛清淨佛國。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壽終皆得往生其國。」
印祖《文鈔》雲,念佛求生西方,「必須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過愆,知過必改,見義勇為」,「必須知因識果,身之所行,心之所念,須與佛合。若與佛悖,則縱能念佛,亦難往生。以感應之道,不相交故。若能生大慚愧、大怖畏,改過如去毒瘡,立志如守白玉,則萬無一失,各得往生」。
祖師常教人曰: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心,及生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功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文鈔》云:「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欲學佛道以脫凡俗,若不注重於此四句,則如無根之木,期其茂盛。無翼之鳥,冀其高飛也。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博地凡夫,欲於現生即了生死。若不依此四句,則成無因而欲得果,未種而思收穫,萬無得理。果能將此八句,通身荷擔。決定可以生入聖賢之域,沒登極樂之邦。」
丙、結語
印祖勸曰:「吾輩既為佛子,當行佛行。縱不能豁破無明,頓復性體,以直趣妙覺果海。豈可不圓發三心,篤修淨業,以期斷煩惑於此身,托心識於蓮邦,為彌陀之弟子,作大士之良朋,安住寂滅,游泳佛國,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乎。倘不自奮勉,高推聖境,自處凡愚。畏半生修持之勤勞,甘永劫沉淪之酸楚。迷衣珠而弗珍,登寶山而空歸。以具無量功德智慧神通相好之妙真如性,枉受無量生死輪迴煩惱業果之幻妄極苦。豈非喪心病狂,惡升樂墜。生作走肉行屍,死與草木同腐。三世諸佛,稱為可憐愍者。凡我同倫,各宜努力。」
以上是慚愧弟子粗淺的學習心得報告,定有許多錯誤之處,懇請尊敬的師父上人和諸位大德同修慈悲指正,不勝感恩。阿彌陀佛。慚愧弟子開弘頂禮叩呈。
老法師:驪靬古城金山寺的開弘法師,他這一篇心得報告,我們剛才聽了,也看到文字了,對我的感觸很深。我們接受淨宗,學習淨土,到底有沒有把握往生?這個不能騙人,不能妄語,沒有把握。為什麼沒有把握?我們的煩惱習氣太深了。想不想改過來?想,天天都在想,時時刻刻都在想,可是力不從心,依然每天都在墮落。也許我們這樣下去,只能說跟淨土宗、跟阿彌陀佛結個法緣而已,這一生不能成就,還要等來生。來生能不能得人身?大問題。得人身,能不能聞佛法?又是大問題。雖然緣決定有,時間太長了,要向無量劫去想。真的生死心切,回頭就快。
我們學習經教這麼多年了,至少總有一個概念,這概念是什麼?這世間是假的,《金剛經》說的幾句話沒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回想到這些經文,立刻就要能回到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所有的現象,統統都是在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的頻率當中產生的幻相。這個頻率之快,我們決定掌握不到,不但掌握不到,想也想不到,你怎麼想法?這是事實真相。常常觀想這個問題,把這樁事情放在心上,對於世間的欲望自自然然就淡薄下來。要天天想,不天天想,老毛病又發了,阿賴耶識裡頭這些習氣種子它又現行,它又做障礙了,所以這很可怕,我們不能不知道。這篇報告好,確實能提醒我們高度的警覺。開弘法師自己要努力,我們跟進,斷惡修善,該放下的要放下,希望佛號從今而後不再丟失。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