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茂森:無量壽經簡講(第四十九集)  


尊敬的各位法師,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請大家繼續來看《大乘無量壽經》第六品「發大誓願」,我們上次講到第二十五至二十七願,我們繼續來講這一段。首先將這段經文先讀一下: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段經文是講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他們來生不會墮三惡道,原因就是因為有聞到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十方眾生,聞我名字』就有這樣的功德,因此名號的功德確實是不可思議。聞到阿彌陀佛的名號,不能夠今生往生,在未來總是有機會往生,就是各人的善根、福德、因緣不相同。

今天,我們都知道是阿彌陀佛聖誕,我們上午在大殿念佛念了一個小時,以此來回向,以此來報恩。要知道我們今生能聞到阿彌陀佛名,是一件非常殊勝、稀有難得的事情,這個因緣確實不容易得到,但是很容易失去。我們在一起學經教,我一開始就和大家講,每一天我們見面,每一次見面都應該做為最後一次來想,下一次還有沒有都不知道。那我們這次就將會是定弘登台講經最後一講,以後我就會隱居了,原因何在?等會會和大家慢慢報告。

今天阿彌陀佛聖誕也是一個殊勝的日子,也是年底了,我們從六月二日開講,到現在總共是七個月,今天上午、下午兩集,第四十九、第五十集也是很圓滿的數字。我們今天希望將第六品講圓滿,我們就簡單點講,以後我們的講經會在攝影棚錄製,定弘將來會靜修,就不會再登高座講經。為什麼?我等一下會和大家報告。那就希望大家珍惜每一次大家一起修學的因緣,能夠聞到這個名號,不只是三生有幸,確實是百千萬劫難遭遇。聞到名字,你一定有『歡喜信樂』,為什麼?因為聞名就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所以你會有歡喜心,有歡喜當然就容易相信,相信以後就很樂意依教奉行。也就是你有發願,希望能夠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你會『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這個是你確確實實用功在修行,而且是修菩薩行。修種種的善,不為自己,不為自己的名聞利養,也不為未來的果報,只是為了眾生,這個才是菩薩行,這個心才是清淨。還有一念自己夾雜在裡面,自私自利沒有放下,這個心就不清淨。這就不是叫做修菩薩行,充其量是修善行,善行當然有善報,你會得未來六道裡面的人天福報,但是出不了六道。而且你得到『諸天世人,莫不致敬』,因為你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因為你修菩薩行,心心念念為了眾生著想,所以大家會尊敬你,你是大家的榜樣。不只是人尊敬,連天人也會尊敬你,為什麼?因為你的修持連天人都比不上,你能夠以戒為師、以苦為師,天人都自愧不如,所以他會尊敬你。

但是問題是往生不了,原因何在?這部經裡面講得很清楚,我們沒有學到第二十四品,有講到三輩往生都要有同一個條件,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你可能有一向專念,你也修菩薩行,但是未必有真正發菩提心,菩提心沒有發出來,往生極樂世界就沒有把握。蕅益大師說,真信切願求生淨土的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些眾生遇到這個法門,雖然修行,但是他的信、他的願還是不夠真、不夠切,雖然也是得到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但是他自身有障礙,這個加持就不圓滿,因此他就往生不了。什麼原因往生不了?就是因為他的信心還不夠堅固,願力不夠大,他有懷疑,有懷疑信心就夾雜,不純、不清淨。

這個懷疑很可怕,是菩薩最大的障礙,這些人也是菩薩,修菩薩行的小菩薩,不是法身大菩薩。所以他們有懷疑,對這個法門還有懷疑,究竟有沒有這麼殊勝?我能夠一念相應,就能夠一念成佛,念念相應就念念成佛,有沒有這麼殊勝的法門?成佛怎麼這麼容易?他對這個有問號。往生到極樂世界,即使我以前造了很多罪業,難道也能夠這麼順利往生?阿彌陀佛也會接我這樣的人嗎?他有很多的問號,信心就不能夠堅定。信心不堅定,他一向專念功夫就一定不夠好,被破壞,還有他的願就不夠純、不夠真切。換句話說,他對這個世界還有點放不下,放不下什麼?凡人放不下的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五欲是什麼?財色名食睡,這些還有放不下,對於煩惱、對於人事上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還在掛心,不能夠全然放下,這是凡情,凡情放不下當然往生不了。

這些修行人可能他連凡情都放下了,但是他還有一樣放不下,做好事、度眾生這個放不下。我自己想想,我以前就是這樣的人,還有一些念頭想在這個世界有所作為,這個放不下也是障礙,你的願還是不夠真切。即使你是修菩薩行,發願生生世世來度眾生,問題是你沒真正斷見思煩惱,你沒出到六道外面,你再回來你就會迷,連阿羅漢回來都會迷。阿羅漢為什麼不敢回來六道度眾生?就是怕自己迷,怕自己迷了就會造惡業。連菩薩尚且有隔陰之迷,一輪迴、一投胎,他就不記得前生事。所以,「世世常行菩薩道」,我們發這願,願是好,問題我們不是這個境界。什麼時候你才能夠世世常行菩薩道?你真正不迷了,你才可以。什麼時候才不迷?你要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成為法身大士,你才叫不迷,否則來六道太危險了。所以學了這些經教,我自己得到是最多的,真正幫我自己放下。經教的深入確確實實重要,然後你才知道你的菩提心真不真、純不純。心無罣礙,要真幹才行,不是只是嘴上說說。

這些菩薩也是很難得的人,聞到阿彌陀佛名字,他就要去修菩薩行。『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你看聞名得福,名號就會加持我們,使我們得福報,我們壽終之後會生到尊貴家。尊貴家我們前面講過,不是說大富大貴,是說什麼?這個家庭裡面的家人,個個有德行,個個都是學佛,你有這種殊勝的因緣接觸佛法,所以他們生到這個家庭裡面,那都是有善根感應。而且「諸根無缺」,就是身體很健全,不會有殘疾、不會有先天不良的狀況,他的根性很利,不胡塗、不顛倒,不會說精神病這類人,很正常。這個是說聞名得到的福報,得到的福報只是在人天享受,那這個福報比起前面聞名往生就差很多了,往生極樂世界的福比起生尊貴家的福報要大得多。我們自己想想自己其實也是這種人,過去生中聞到阿彌陀佛名,也很「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你這一生又遇到佛法了。前一生往生不了,這一生肯不肯一切放下求生淨土?還是再重來,又來一個生尊貴家?現在我們處在末法時期,即使你生尊貴家,問題是佛法愈來愈衰沒,到時沒有尊貴家給你生,那個就危險了。

『常修殊勝梵行』,這個就是尊貴家人的表現。「梵行」就是清淨行、離欲的行,離開財色名食睡這些欲望。你能夠這樣修梵行,又能夠接觸佛法,當然即使迷了,也會很快覺悟,但是覺悟的時間至少你也耽誤了二十年。就算你很有福報,你要學佛,都要長到二十歲你才能學到佛,二十歲之前基本上是懵懵懂懂。二十歲之後,慢慢你才對人生、對宇宙有一些深入的思考,那你才能夠選擇。我自己想想,我就是這樣子的人,我是十九歲接觸佛法,然後開始學。我想我肯定不是這一生才開始學的,也不是這一生才開始接觸淨土的,問題是生生世世搞也搞不出去,還在搞六道輪迴。這個就要我們自己覺醒,這一生真正覺悟了,要發願這一生我們就做一個了決、決斷,要出離三界,那才不虛此行,你才能夠為大眾做好樣子,你才能夠有能力續佛慧命、弘法利生。自己還尚在迷中,還胡裡胡塗,你怎樣去幫助別人覺悟?

所以,我自己因為要應付十二月二十一日這個大家都害怕的災難,我們就一心求生淨土。當時就在關房裡面念佛,念了六天,希望能夠學大勢至菩薩「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而且希望現前見佛,見到佛了,早點走。除非阿彌陀佛說你還有使命要留下來,那你要加持我讓我開悟,我才能夠弘法利生。結果念了幾天之後,佛沒看到,看到自己一身的毛病,知道自己有什麼過錯。什麼過錯?心浮氣躁,沒有戒定慧的功夫,不老實。年輕,學業、事業都求快、求速度,講究所謂的效率,所以什麼都要選捷徑,什麼都要快速成就。世間法可能你會有一點成就,但是以這種心態來學佛就完全錯誤,這種心態就背離佛法,所以無論您多勇猛、多精進,到最後可能會愈來愈遠。

所以學佛人一定要老實,要肯做鈍功夫,能夠將心定下來,不為外面境界所動搖。初學的人要遠離誘惑,遠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以戒為師,以苦為師,安住寂靜,死心塌地去念這句佛號,你才有可能這一生得三昧。你能夠這樣去修,才能夠表現出你說你是真的,你的菩提心不是假的,不是嘴上說說的,要拿出行動,沒有行動那就是假的。所以即使我們出家,目的是發願來續佛慧命、弘法利生,但是一定要有所成就才行。古時候弘法利生是什麼人?開悟的人,自己的生死已經了了,然後來幫助大家來了生死。自己還在生死輪迴當中,你說你幫助別人,那個只是一張嘴,沒有效果。就好像你自己不會游泳,看到有人落水在喊救命,你也跳下去,一起死。你真正想救人,先要學游泳,以後有機會就可以救人,所以這個是自古以來祖師大德的做法。但是這件事在現在來說也是非常困難,如果說一定要等到有開悟的人才出來弘法,我們可能等不到,沒有這些人,可能佛法在我們這一代手上就滅絕了,所以這件事確實是很難。出來弘法也難,你沒有這個資格;不出來弘法好好修,佛法又要衰沒,眾生就會很苦,你也不忍心。怎麼辦?出來是一定要出,一定要弘法,但是自己要知道自己的斤兩,懂得分寸。

淨空老法師為我們示現的,他在攝影棚裡面講經,他不出來講,愈到年齡老的時候功夫就愈純。現在一天四小時在攝影棚,就對著攝影機講,台下只有幾個聽眾,這個也是為我們年輕人做好的榜樣。

在末法時期,叫做法弱魔強的時代,確實不適合大規模對外對公眾來弘法,一個會傷害你自己,你自己道業沒成就你就出來了,碰到的都是名聞利養,別人的恭敬、讚嘆、頂禮、掌聲,你是菩薩沒有問題,你是凡夫你受不了。你一定會起心動念,你一定會起貢高我慢,覺得自己是了不起,你看我講經有這麼多人傾倒,有這麼多冬粉,用現在的話來講冬粉,一起這個念頭就墮落了。自己見思煩惱一品都沒有斷,你就起貪瞋痴慢,而且在佛法裡面執著名聞利養,那將來一定是三途。你講經一定會講錯,因為你的煩惱起現行。古人有一個公案,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講錯一個字要墮畜生道五百世做野狐狸;如果你講的錯幾句那就痲煩了,可能都要墮地獄,這個是傷害別人的法身慧命。

所以末法時期想自己要保住自己的清淨心,唯有是什麼?安住寂靜,不要覺得這是小乘,做自了漢。不是自了漢,我們發的是大菩提心,希望續佛慧命。但是現在佛法非常衰弱,我們不可能說會一下子跳到隋唐時候那樣的興旺,佛法已經幾乎斷了。寺院是很多,法會是很熱鬧,有幾個是真修行?幾個能夠放得下?幾個能夠了脫生死?幾個能夠往生淨土?算起來沒幾個,這個就是佛法衰弱的表現。法衰了,魔就會強,這個時候你要出來的話,魔就一定會來擾亂你。

魔有內有外,內的魔是什麼?你自己的煩惱、習氣起現行,這個就是魔,煩惱魔、五陰魔,受不了。第二個,是外面所謂的天魔,天魔波旬,他看見你弘法利生他不服氣,他一定來障礙你。好像淨空老法師講經的時候,有一次遇到魔王波旬,魔王波旬跟我們淨空老法師說:你為什麼要侵占我的道場?老法師說:我一生都沒有侵占別人的道場,我自己都沒有道場,你為什麼要這樣說?波旬說:網路就是我的道場,電視就是我的道場,你沒有通知我就侵占我的道場。然後你才知道,整個世界的人都在魔掌裡面,哪個不看網路?哪個不看電視?那就在魔掌控制之下。我們用這個工具來弘法利生,那當然是侵占魔的道場,所以他不服氣,他一定來障礙。更何況說你對大庭廣眾講經,魔一定受不了,魔受不了,他就用種種手段來破壞你。所以在這個時代,連佛菩薩都要低頭,愈低調愈好,免致有妒忌障礙。

因為有這種思慮,我念佛也覺得確確實實自己沒成就,現在因緣也沒具足,應該好好安住自己修行。弘法的事情,我們可以通過網路,我們在錄像棚錄製以後,光碟可以給大家參考。但是,我明年元旦開始,我就不會再和大家見面了,也是為大家做一個樣子,在末世修行,一定要靜得下來,千萬不要搞熱鬧。在佛法裡面,你心不靜得下來,你怎麼可能有戒定慧?你想往生很難,你的心要清淨,心淨則佛土淨。喜歡搞熱鬧的人,就是放不下,放不下的人就往生不了,要能夠靜得下心,能夠咬住牙關來忍受這些清苦、這些寂寞,在佛法裡面得到味道,等您得到法味了,你真的不想去搞熱鬧。所謂「世味哪有法味濃」,法味的味道濃,我們未嘗到,嘗到之後,要你出來你也不肯出來。

當年蕅益大師講經的時候,他對多少人講?對三、五個人講,真正是他的弟子,發心跟著他的,他就對著幾個人講,然後寫書傳世。所以《阿彌陀經要解》,我們看看千百年都一直在學習著他的批註,可以留傳到九千年之後,這個是真正的弘法利生的圓滿的方式。不要求現在出名,求死了之後出名,徹底將名聞利養放下,也為這個世界大眾做一個榜樣。不肯舍、不肯放下,那個佛法大海進不去。所以我寫了一封「敬告香港圓明寺聽經同修書」,等於和大家做一個交待,為什麼我現在想著閉門清修,不對眾講經。大家真正想聽可以在網上聽,學習可以不間斷。可以聽光碟,那些光碟,以前《無量壽經》我們都講過,光碟我相信大家都有,播經機也有,學習的數據足夠了,真正用功的人,他自己在家就行了。學劉素雲老師十年不出門,一部經、一句佛號,真乾,你一定得念佛三昧。

大家如果真正是這樣做,那就不枉我們七個月一起共修的因緣,我們將來蓮池海會可以同生極樂國。因為這一次我們的告別,誰也不知道,有可能是永別,我們按照這一生來說。如果你不往生,我將來往生了,我可以看到你,你看不到我,所以自己要珍惜這種因緣,要把握機會。要知道聞到淨土這種因緣是相當相當不容易,有七個月聞經教已經是很大福報,真正用功你一定會成就。你已經有學習數據,也都知道該怎麼念佛、該怎麼去修行,行了。古人有講「老師帶進門,修行靠個人」。你如果不是真修,天天見面,我和你講都沒有用,學佛修行不是靠人督促的,要人拿著鞭在後面抽你,那些人成就不了的。要自己走這條路,各人的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飯各人飽,都是自己要去修行的事情。

今天我們是最後一座,上午、下午講完之後,以後這個講座我們移到網上,還是每周,周六的晚上七點到九點,在「無量壽經專修網」。我只是對攝影機講,但是我會觀想。等會我請大家坐在這裡,我請人拍張照片,將大家的照片拍下來,我講經的時候放在前面,就好像對著大家講一樣。這封信我請我們義工同修影印給大家,大家有興趣的可以拿一張回去看一下,這個是我和大家的一個告白。

我們再看經文,第二十八願「國無不善願」,二十九是「住正定聚願」,三十是「樂如漏盡願」,三十一「不貪計身願」。我們讀經文: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願文說『國中無不善名』,就是「國無不善願」。極樂世界連惡道之名都沒有,何況有實?極樂世界,我們都看到《阿彌陀經》上講的,有小鳥、有鸚鵡、有迦陵頻伽這樣的奇鳥、奇禽、珍禽,那些不是三惡道,那些都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所以極樂世界確實殊勝,不會再有墮三惡道的問題,因為沒有三惡道的因,所以就不會有三惡道的果。我們這個世界為什麼有三惡道?因為有三惡道的因,什麼因?貪瞋痴,貪心會感應餓鬼道,瞋恚心會感應地獄道,愚痴就感應畜生道,所以我們想要斷三惡道的果,要在因上斷,將貪瞋痴徹底放下。

這個貪,什麼也不可以貪,世間名利不可以貪,財色不可以貪,享受不可以貪,連佛法都不可以貪,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這個是你成功的秘訣。你學得太多了,不要說多,兩門你就不能夠成就。我這句話擺出來,你自己不信你去試一試,你試著兩門一起學,腳踏兩隻船,你肯定不成就,到時要掉下水去。在這個末世修行唯有一門,哪一門最好?淨土法門最好。臨走,我和大家講的是真實話,淨土法門萬修萬人去,其它法門靠自力成就太難了,靠他力、靠佛力容易,所以這個叫易行道。易行道你也要拿出全副精神,一心一意,一門深入,那你才有可能成功,出三界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所以貪瞋痴放得乾乾淨淨,一無所求,連佛法都不求了,世法當然要放下,「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金剛經》裡面提醒我們。其它法門什麼時候學?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再學也不遲,那個時候學就快了,每天可以供養十萬億佛,一尊佛教你一個法門,你一天就學十萬億個法門,你急什麼!現在你先往生,往生之後就萬事大吉,眼光要長遠一點不要急,急功近利這個不可能成就。

『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這個是「住正定聚願」。什麼叫定聚?「聚」是類的意思,一類一類人,這類人是正定那類的。經文裡面有講到,有邪定聚、有不定聚、有正定聚。「邪定聚」是路走歪了,你定在那裡,一定最後下三惡道,所謂邪教。第二種是「不定聚」,就是這種人心未定,法門也沒定下來。這種人很多,特別在佛門裡面講,喜歡跑道場,接觸很多很多法師,看很多很多經典,這個也聽聽,那個也聽聽,都覺得很有興趣。一生都在尋尋覓覓,在尋找一個自己能夠修行的法門,到最後,還未尋找到,可能命就沒有了。這種人是不定聚,出不了六道輪迴。「正定聚」是什麼人?心定在一個法門上面,不再動搖,真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一個方向極樂世界,專念阿彌陀佛,專念《無量壽經》,依《無量壽經》來修行,那你這一生就得不退轉,你往生極樂世界就證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是得無生法忍,所以這種人決定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決定了脫生死輪迴,那叫做正定聚。要知道,往生極樂世界成為阿惟越致菩薩當然是正定聚,就是你不退了。阿惟越致叫做不退轉,不僅是不會退到六道裡面,也不會退到小乘,連念都不退,念不退。念不退是什麼?心心念念回歸自性,每一天都是法身增長,到最後究竟成佛。

我們這些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斷,我們自己一定要承認自己是凡夫,不是菩薩再來。千萬不要自己錯會了自己,我可能是菩薩再來的,不是!菩薩再來會有神通,有天眼通、有天耳通、有宿命通,自己知道自己來歷,自己知道自己的使命,他不會迷。我們什麼通都沒有,十足的凡夫,只是希望這一生平平安安度過,往生極樂世界,一往生就證不退轉,阿惟越致菩薩,你就五眼六通一時具備,這個是不可思議。這完全是阿彌陀佛願力的加持,將我們從凡夫地位一下子提升到阿惟越致菩薩,唯有淨土法門才這樣殊勝。而更令我們震驚的是這個法門的殊勝,不但是對你往生之後而言,你現在沒往生,還在這個世間,雖然還是凡人,但是善導大師有開示說,你現生都能夠得不退,這個是諸佛的密義,沒有幾個人知道。

其實經上講得很清楚,只是我們粗心大意,讀經不仔細,隨口念過沒有體會到。《無量壽經》大家都讀到很熟了,是不是上面有一句這樣子的話?「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無量壽經》上講的。《阿彌陀經》上講,「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相信這些經文大家很熟,裡面講到已發願的,已發願的當然他會往生,他得到阿彌陀佛加持,雖然現在還沒往生,也證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在成佛道路上不退轉,已發願;今發願也是一樣,以前沒發願,我今天發願,現在發願求生淨土,現在就證得不退轉;現在沒能夠發願,當來發願,也可以證得不退轉,只要你聞到這部經。

這個利益真是我們覺得非常震驚,聞名就可以得不退,不用你去修,聞就可以了。所以這部經要多聞,聞的次數愈多愈好,阿彌陀佛念得愈多愈好,你真正不退轉。你就是若已生、若當生,你不是已生,你還沒生到極樂世界,但是你若當生,將來會往生。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就是阿彌陀佛名,這個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這個事實已經和大家說得很清楚,聞不聞就由你自己,回去你真的要多聽經。為什麼劉素雲老師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證得念佛三昧?因為她聽經聽得多,一天聞十遍,十個小時,所以諸佛的護念不間斷,她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種人就是住於正定之聚,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下面講「樂如漏盡願」,經文,『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永離一切的熱惱。「惱」是煩惱,煩惱的性質是熱性的,你看一個人,一有情緒,一發脾氣了,就整臉都通紅的,全身都發熱,頭腦發熱,這個就是叫做熱惱。所有煩惱都放下,就叫做永離熱惱,那個心得清涼,得到自在,這個就叫做極樂。極樂不是你想吃什麼就有得吃,想去睡覺就可以睡,那個五欲的享受不是清涼,那種是痲醉式的享受。好像吸毒一樣,毒癮一起來的時候,一定要去吸毒,吸完毒了才感覺好一點。愈吸將來的煩惱就愈重,這個不是正道,「永離熱惱,心得清涼」,將你的毒戒了,那你就得清涼。所以極樂世界叫做清涼地、清涼池。

「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比丘斷了見思煩惱,叫做「漏盡」,漏是煩惱的代名詞。漏盡通得到之後,六根接觸六塵的境界就不會起煩惱,不起煩惱就會起智慧,智慧是自性中本有的。所以六祖惠能見到五祖,第一句就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們看了之後很羨慕,二十四歲一個年輕人竟然常生智慧。為什麼他常生智慧?因為他沒有煩惱,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他不迷,他不起分別、不起執著,不會起貪瞋痴,所以他就常生智慧,自性中的智慧自然流露。這個是大乘的法樂,所受的快樂我們凡人沒有辦法體會,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沒有喝過那水,你不知道那水的溫度。這種法喜,世間所謂的快樂比不上一萬分之一。這些我相信真正用功的人,你嘗到一些法喜你就會知道,你不會再跟世間人追求五欲的享受,這些你會很樂意將它全部放下,你會安住寂靜。

『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這個是「不貪計身願」。在極樂世界的人,什麼念頭也沒有,真是心地清淨。沒有念頭了,你才會有極樂;你有念頭,一定會有分別、有執著,極樂不會存在於你的分別執著裡面。世間人有分別、有執著,他得到的所謂的樂是相對的樂,有苦就會有樂,這個是相對的。譬如講你肚子餓了,有人給你一個漢堡包吃,你會覺得吃了之後肚子很踏實、很舒服,這個是離開了苦之後暫時的樂,是欲樂。它不是真樂,它會失去,不久之後你會肚子餓,肚子餓的時候又開始苦了。它也不可以永遠保持,現在讓你吃一個漢堡包你會快樂,現在讓你吃十個漢堡包,你覺得苦了,比餓肚子的時候還要苦。如果是真樂的話,永遠做下去愈來愈快樂才對,你不會,吃得差不多就開始苦了,而且愈來愈苦,那個苦不會變成樂。所以那個極樂是真樂,在世間找不到的,為什麼?因為我們有分別、有執著,你就在世間;離開分別執著,你就出世間了,你就在極樂世界裡面。所以極樂修行的菩薩個個都是念佛,淨念相繼。

若起念頭,「貪計身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他不會成佛。也就是說,極樂世界現在成就的是所有菩薩都得到清淨心,一個念頭都沒有,永遠安住於念佛三昧當中。這裡特別提出貪計身者,這個是最主要對我們這個世界凡夫來講。我們最大的煩惱就是身見,見思煩惱第一個見惑,第一類就是身見,執著這個身體是我。所有的惡業都是由這種執著引起的,這個就是自私自利,執著這個身體是自己的,放不下,不肯捨去,不肯捨己為人,所以就一直造業,後果就是六道輪迴,原因就是身見。現在很多所謂的養生之道,其實是什麼?都是幫你增長身見,什麼練氣功,想著這個身體裡面什麼氣血流通,在世間來說這些不是壞事,健康當然是好事;但是用出世間的標準來看,這些就叫做身見。所以真正學佛人將這些也要放下,不要整天為這個身做打算,吃些什麼不要那麼講究,用的東西、住的地方都要儘量的清苦一點,將身見放淡一些,不要這麼執著它。我鼓勵同修,看破放下一下子你做不到,看破不了,你先看淡,看淡一點;放下放不了,先放鬆一點,不要執著得太緊張。這個身體有病有痛不要這麼緊張,念佛第一,念佛是醫療自己身體疾病最好的方法,阿彌陀佛叫做無上醫王,你要相信他;無上醫王也不相信,相信世間的醫生,這些叫做本末倒置。

所以過去黃念祖老居士要求他的學生,有病有痛不要看醫生,在家裡讀《無量壽經》,一天讀十遍,讀到好為止,幫你消業障。你看經上說,「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就得十方諸佛護念,十方諸佛護念你,你那些小病小痛很容易解決。你不肯相信,你自己障礙自己,十方諸佛想護念你、想加持你,你就故意障礙。好像外面是陽光普照,我們出去不肯接受陽光普照,打把傘遮住自己,不是陽光不照你,是你自己不接受。那把傘是什麼?那把傘是你的懷疑,你不相信,你不肯接受,那諸佛也沒有辦法,他不會勉強你。所以古人真正修行,凡是有病有痛,不要想著要怎樣去治,就是一心待死,念佛求生淨土。你如果真有壽命,它自然會好,你這樣念佛會消業障。念佛,至誠念,一句佛號就能夠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怕就是你不肯至誠,又想往生,又想身體好點、長壽點,這個就是夾雜,放不下。

這次我二十一號閉關念佛的時候,我就想著往生,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這個身體要不要都無所謂。阿彌陀佛來了,他看到我應該走他會來,如果他沒來,那我們就繼續留在這裡,繼續念。有緣就幫助大家覺悟,但是自己修行往生放在第一位,壽命真是要盡的時候,阿彌陀佛他一定來,有什麼疑慮呢?有什麼擔心呢?你的身體一定會好,為什麼?十方諸佛來護念你,這個身體就給諸佛來保養了,不用自己保養。

所以現在每天早上在我的精舍那裡,那裡也是山,空氣很好,早上起床繞佛快走,走路一個半小時,拿著計數器,用十念法,念十句按一下計數器。計數器,大家如果方便可以自己準備一個,那個非常好,幫助你念佛,促進你、提醒你。一個半小時走下來,身體微微出汗,這個身體自然氣血流通,念佛順帶就保養身體,不用去特意保養。最重要的保養是心清淨,心清淨身體就沒有病;心如果不清淨,身體就會有痲煩,就會有很多病痛。所以不要起那些執著身體的妄想,在境界裡面要放下分別執著,這些都是煩惱。遇到順境不要生歡喜心,遇到逆境不要生憎恨心,逆來順受,心裏面就是念阿彌陀佛。在境界裡面就練這種真心,不忘失正念,正念就是這句佛號,時時刻刻都不能忘記它,這種就是念佛三昧。

我們再看下面經文,是三十二到三十四願: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善根無量。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善談諸法秘要,說經行道。語如鐘聲。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裡第三十二願是「那羅延身願」,經文講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善根都無量。善根包括世間的善根和出世間的善根,世間的善根是無貪、無瞋、無痴,極樂世界的人都沒有。那如果我們在這個世界就將貪瞋痴壓伏住,不一定真的斷,你能夠伏住,就等同於在極樂世界一樣,你會很法喜。用什麼來壓這個貪瞋痴?就一句阿彌陀佛佛號,這句佛號要念得熟,念得熟就有力,念得太生疏不夠力。貪瞋痴的力量大,因為那個很熟,一輩子就打貪瞋痴打得習慣了,一遇到不順心就發脾氣,一見到好的就想貪,這個是很習慣,所以力量很強。現在生疏的阿彌陀佛要變成熟的,愈熟愈好;於熟的貪瞋痴要讓它生疏,所以古人說修行無非就是「熟處轉生,生處轉熟」。這句阿彌陀佛要肯用心來念它,拿出時間來念它,每天最好有定課;你不重視這個工作,疏忽它,它就沒有力量。所以這個是三善根。

出世間的善根是什麼?一個善根而已,就是精進,這個是菩薩善根。菩薩已經斷了貪瞋痴,所以他沒有所謂三善根,這個當然是圓滿了,他就是精進。向什麼精進?向成佛精進,精就是專精,一門叫精,進是進步,所謂一門深入。我們現在修淨土法門,一門深入,其它什麼都放下,世法放下,出世間佛法都放下,什麼都不搞,就是這句佛號,這句佛號可以幫你了生死,其它都不可能。我在這裡不是說貶斥其它法門,其它法門太好了,問題是我們的根性不夠。禪宗是好,接引上上根人,問題是你是不是上上根?別人,六祖聽《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大徹大悟了;我們聽了之後,可能還是懵懵懂懂,我們根性不夠,不是法門不好。法門好像藥一樣,我們的病那些藥治不了我們,別人,古人的病很輕,拿些藥點一下就行了。我們的病太重了,所謂業障深重,古時候的藥方都沒有辦法,要用最有力度的藥方,就是淨土法門,它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加持。那我們現在自己也要合作,我們一心向佛、一心念佛,和阿彌陀佛的願力就感應道交,你自己不是一條心向著阿彌陀佛,感應不上,要靠二力法門。

所以『善根無量』是什麼?哪種人是善根無量?從早到晚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什麼話也不說,安住寂靜。他不喜歡和別人聊天,更加不會看電視、不會搞娛樂,他就是純一一句佛號。別人覺得他是痴痴呆呆,他是善根無量,三善根圓滿了。他無貪、無瞋、無痴,一句佛號,他怎麼會有貪瞋痴?出世間善根也圓滿了,純一精進,純到沒可能再純,就一句佛號。學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假方便,不需要藉助其它法門,就是這句佛號,自自然然心開,心開就是開悟了、證果了、成佛了。所以我回去我就搞這樣東西,其它都要放下。講經說法,沒開悟之前充其量是附帶,不是主修,主修的就是自己求念佛三昧,早日往生,乘願再來,你是阿惟越致菩薩,這個時候是你弘法利生、大展宏圖的時候,現在不是時候,自己要知道自己。

你真正願心很真切,你念佛一定是很用功,真正將你的煩惱念斷了,你往生見到阿彌陀佛,你是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是什麼?不是說極樂世界在西方,極樂世界就在眼前,這個是實報莊嚴土。念念都不離開阿彌陀佛,你見到他,真是憶佛念佛,現前見佛,時時刻刻可以見到佛。不但見到阿彌陀佛,見十方諸佛如來,見十方一切世界、一切眾生,而且你有能力幫助他。真正願強、願切,你這個父母所生的身體還沒有用完,還有壽命,你去了以後再回來都可以,所謂再來人,就是用回你這個身體來度眾生,一樣可以。但是這種人,一定要自己願力很強才可以。一般人都是臨終時見佛,現前見佛的少。好像慧遠大師就是現前見佛,一生見過三次阿彌陀佛、蓮池海會,這些是可以做到的。

往生之後,『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金剛那羅延」是金剛神的名號,在密宗裡面他是菩薩。金剛又叫金剛薩埵,金剛手菩薩,即是我們顯宗的普賢菩薩,所以他在密宗裡面現神的身,具有威猛相,其實他就是佛,現威猛金剛相的佛,是普賢菩薩。這普賢菩薩是什麼?是從果向因的普賢,已經成佛了,倒駕慈航回來住菩薩位。金剛也是代表,表法,表什麼?表智慧,因為金剛是最堅硬的物質,它是代表智慧,智慧非常堅利,猶如金剛,可以破一切煩惱。所以這裡說「堅固之力」,一切煩惱、一切境界都動搖不了他的道心、他的菩提心。所以極樂世界的菩薩來到他方世界、來到我們娑婆世界示現,和眾生和光同塵,在一起吃、住、行,在一起。甚至眾生造惡業,他也跟著造惡業,恆順眾生,他不會迷,他用這種方式來接引眾生、來度眾生,這個就是要靠金剛智慧,在這個五濁惡世裡面他都可以不迷。凡人做不到,凡人好像我們這樣要遠離才可以,名聞利養要遠離,五欲六塵的享受要遠離,你如果在裡面你肯定不行。我自己肯定不行,大家不知道有沒有證得金剛智慧的菩薩?你行,你就自己試試。但是你不是菩薩你千萬不要試,一試你肯定墮落,將來三惡道。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不是菩薩就試不得,想試,去了極樂世界之後回來再試也不遲,現在就要努力求往生。

經文又講,『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剛才那願是那羅延身願,這一願是「光明慧辯願」。極樂世界的菩薩頭頂都有圓光,好像我們看到佛像,畫的佛像,頭頂都有一個圓的光明,身上也有身光。這些光明很明亮、很潔淨,可以照耀得很遠。光有常光、有放光,常光是他沒有發心去放光,自然帶有的;如果是為了度眾生,他要發起心來放光,那這個光可以很遠,這些都是阿彌陀佛加持。這個光明來自於自性,是阿彌陀佛的自性,也是我們自己的自性。光明就代表智慧,所以極樂世界的人智慧成就,成就一切智慧,這個智慧是法身的真實智慧。那有智慧了,在度眾生起用來講,就是獲得無邊辯才。智慧是體,辯才是用,遇到眾生,你就知道如何善巧說法,眾生應該聽什麼法,你就能夠和他講什麼法,你知道眾生的根性,知道他生生世世的來歷。他過去修什麼法門,他心裏面有什麼想法,你全部都知道。好像一個高明的醫生,對於病人的疾病瞭如指掌,所以他開出的藥方就對症下藥,一藥就可以將病醫好,藥到病除。極樂世界的菩薩回來娑婆世界救度眾生就有這個本事,講經說法可以契理契機,契理是符合事實真相,沒有說錯;契機是眾生聽了之後他有受用,他能夠開悟,這個就是辯才。所以我們想弘法利生,想一想,用什麼方式最快速好?還是先去極樂世界,去了極樂世界回來,這件事就容易了,自然就知道如何去講經說法。不但是上台講經,隨時隨地對每一個人可以隨緣開示,能夠使他明白、他能夠開悟。

所以下面說「善談法要願」,經文說,『善談諸法秘要,說經行道,語如鐘聲』,這是往生之後的人他有這個本事。諸法就是一切佛法,顯、密,宗、教,他都通達、都明白,沒有任何障礙,所以他能夠善談諸法秘要,隨緣說法,不會著任何文字相,講的都是要緊之處。「秘」是深密、秘密的密義,「要」是緊要的地方。沒有真正修持、沒有智慧的人,他講經說法說了一大篇,講的都是枝葉,沒有講到根本,每句話講的都是不要緊的話,所以這個就不行。真正是有智慧的人,一下就看到問題的本質,看到你的根性,一句話點下去,當下就開悟,這個是善談秘要;沒有這個本事,講經很辛苦都未必有用。那我們就不可以講經,淨空老法師要我們講就講批註,古人的批註。古人是開悟的人,他善談諸法秘要,我們談不出來,講他的秘要就行了,那還尚可。不可以用自己意思來講,用自己意思來講都講錯了,不是如來真實義,自己都還沒開悟。「說經行道,語如鐘聲」,這個聲音好像鐘聲一樣,比喻什麼?震破黑暗、昏迷,使人覺醒、使人頓悟,發出善心、發出菩提心,這個是第三十四願。

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上午先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