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茂森:無量壽經簡講(第四十八集)  


尊敬的法師,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大乘無量壽經》,請看第六品第二十四願。這一段的願文有三個願,我們講到最後一願了,是「蓮華化生願」。今天早上已經讀了經文,我們就不重複了。

這個「蓮華化生願」是接著前面「國無女人願」、「厭女轉男願」講下來的。有些人可能喜歡問問題,他問極樂世界沒有男女,就沒有父母,沒有父母,人怎麼生出來的?所以,佛在這裡也發了一個願,解答我們的疑問。我們不是父母所生,在極樂世界不需要父母,是蓮花化生,他不是胎生。這裡我們是胎生,母親十月懷胎,母親辛苦,我們在肚子裡面也很辛苦,我們已經忘記了。如果你有宿命通,你就會記起來,自己十月懷胎的時候,逼在母親的肚子裡面,好像有個水桶包圍著,那種辛苦你可想而知。不信的話你自己可以回去試一試,拿個大木桶,然後你自己抱著鑽進去,你試試能不能捱一天?而且不是頭向上、腳向下,是頭向下、腳向上,你試試捱一天一夜行不行?都很艱難,何況十個月!

所以佛說生老病死苦,生的苦很痛楚,這個我們也忘記了。所以有胎生就必定有苦,有生就必定有死。生老病死,生的苦已經嘗過了;老的苦不少同修已經嘗到了,我們漸漸開始品嘗;病的苦,我相信大家都病過,都已經體驗過了;就剩下最後一個死苦,一定會有一天要嘗死苦。所以你看看這個世界真是不可以留,就是生老病死,無論你是公侯將相、總統主席都是假的,都是要嘗生老病死,誰也逃不了,所以就憑這一條我們都要厭離娑婆。

去到極樂世界,不會有生苦,不會有老苦,不會有病苦,也都不會有死苦,人是不死的,無量壽,直至成佛,壽命無量。生是蓮花化生,一去到極樂世界,不需要一點時間,立即就變現出阿惟越致菩薩的身體。極樂世界不是從小到大這樣生長的,我們現在看到小孩子慢慢長大,到十幾歲了才長成人這麼高,成人了。極樂世界不需要的,一去到立即蓮花化生,一出來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和阿彌陀佛色身是一樣的,所以那個殊勝真是令人嚮往。因為他是清虛之身、無極之體,他不是肉身,不是血氣的身體,是法性身,是阿彌陀佛願力加持的身體,所以他不會有病苦,他不會有四大不調。我們一遇到天氣寒冷,咳嗽,甚至感冒;年紀到了中年以後,不是這樣痛就那樣病,有的病可以叫得出名,有些病叫不出名,種種都要品嘗。這是什麼?因為這是血肉身、五陰身,一定要受的。在極樂世界他不是五陰身、不是血氣所生,完全就是清淨法性身,所以他不會有病,他不會有死,也都不會老,年年十八歲,任何時候都如此青春,青春永駐。這裡說青春永駐,祝福而已,哄一哄你開心,怎麼可能說青春永駐?去到那裡才是真的。

【十方世界諸眾生類。】

這裡說的所有的世界,包括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一切的眾生,只要一生到極樂世界:

【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化生。】

極樂世界有七寶蓮池,後面經文會講到,那個『七寶池』下面是金沙遍地,裡面是八功德水,那些水有八種功德,有八種性能,你在裡面游泳、洗澡,不但身體舒服,你可以斷煩惱、可以成佛道,那個殊勝不得了。

我在出家之前很喜歡游泳,出家之後就不可以游泳了,有些遺憾,但是無所謂,知道將來去極樂世界任你游。我以前在大學的時候是業餘游泳選手,以前在廣州市中山大學讀書的時候,曾經拿過廣州市四式的第四名,仰泳、蛙泳、蝶泳、自由式四式,兩百米,很喜歡游泳,天天都游,覺得很舒服,在水裡面暢遊。後來學佛之後,也是每天都游,就觀想自己在七寶池裡面游,說我以後去了極樂世界我也要這樣子游。所以出家之後不可以游泳了,都不需要遺憾,早點去,去了之後游個夠。七寶池,而且在那裡游真是煩惱都脫落。

這個七寶池、八功德水裡面生長著『蓮華』,這些蓮花就是去到極樂世界的人在那裡出生,『化生』。化是變化,化現出來,他不需要有生長的過程,一化現就出來了,這個是阿彌陀佛本願功德使得有如此殊勝的現象。蓮花在後面經文有介紹,這蓮花與我們世界的蓮花不同。我們這個世界的蓮花都不錯,花裡面算是最難得的,古人有「愛蓮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一篇短文寫得非常好,說蓮花是花之君子者也,為什麼?出污泥而不染,所以是花之君子。

在佛法裡面也非常重視用蓮花來表法,為什麼?因為蓮花的特徵與其它花不同。一個就是剛才說的出污泥而不染,表示什麼?我們學佛了,有般若的智慧,可以在這個五濁惡世、塵世當中能夠不染。我們根長在污泥之中,但是也出污泥之上,蓮花的莖在水裡面,水已經出了泥之上,它代表什麼?代表四聖法界,污泥代表六道,這是污染的世界,有煩惱、有執著。斷了執著,出了污泥,叫做出塵,但是還有分別、還有妄想,所以還沒完全出,在水裡面。等你將分別妄想都放下了,出了水外,蓮花開在水外、水之上,它表示什麼?既要出六道,又要出四聖法界,即是出十法界,入一真法界,才真正是出污泥而不染。所以蓮花是表這個法。

還有一個表法的意思,蓮花是花果同時。你看蓮花開的時候,蓮蓬裡面的蓮子也成熟了,蓮子是果,蓮花和果是同時開的,同時成就的。其它的花很少有,都是先開花再結果,不是花果同時的。唯有蓮花是花果同時,它代表什麼?代表淨土法門,是特別法門,開花時就是結果時,花代表因,有修因才會有證果,因和果竟然是同時的,這個不可思議。我們念佛就是這樣,念佛,起心一念佛,阿彌陀佛一念起來,與佛相應,一念相應就一念佛,你一念相應的時候,你一念就作佛了,因是果,同時的,因果同時;第二念阿彌陀佛又相應,第二念還是作佛;第三念阿彌陀佛還是相應,也是第三念佛;第四念,突然想到等會我聽完經還要見一個朋友,不行了,第四念變成凡夫,就不是佛了;然後立即覺悟,不行,我不可以打妄想,第五念阿彌陀佛又相應,又作佛了。

你的念頭就是從佛和凡夫兩個境界裡面走,不是凡夫就是佛,不是佛就是凡夫。凡夫和佛有什麼不同?一個是迷,一個是悟,迷時做凡夫,悟時就成佛。凡聖之間唯有迷悟不同,沒有其它差別,生佛不二。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大家經常聽過,有沒有聽過這個「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講經教的人時時掛在口中,心是我們的這個心,向佛的時候成佛了,向眾生的時候成眾生。你想向佛的時候,眾生拖不住你;你想向眾生的時候,佛也拉不了你,三無差別,力量是均等的,就看你這一念心是向佛還是向眾生。我這一念向著佛,念阿彌陀佛,全心是佛,你就是佛,念佛時就是成佛時,因果同時;一念起了妄想,無論這個妄想是什麼妄想,是凡情還是聖解,統統是妄想,就回到娑婆做凡夫。所以,其實何止是念佛的時候因果同時,做凡夫也是因果同時。你這一念是做凡夫,那果不就是凡夫?因是凡夫,果就同時是凡夫。

所以唯有這一心,整個宇宙就是這一念心,看這一念心做什麼,做極樂還是做娑婆,成佛還是做眾生,就看你這一念。你真正修行就管住這個念頭,我這個念頭念念不移向著佛,念阿彌陀佛,那就恭喜你,念念相應念念佛,你就成佛了。就是這樣簡單,直截了當,三藏十二部經,講來講去,講到最究竟的就是講這個道理。因為講這個道理一般人相信不了,他沒有這個善根、沒有這個智慧,唯有從頭說起,從小乘《阿含經》,到《方等》、到《般若》、到《法華》,最後告訴你「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只有就是這一念,看你念什麼。你肯念佛就是佛,你不肯念佛就做凡夫。

所以蓮花的表法深義就在這裡,因果同時。確實,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你一定不肯放過一刻鐘、一秒鐘,你肯定念佛。念念都不肯放棄,不忍心打斷念佛的念頭,因為一斷了念佛,又即入娑婆。所以極樂世界就是佛法界,蕅益大師講,非九界眾生所行境界,是諸佛所行境界。為什麼?因為諸佛個個都是淨念相繼。我說這些道理會不會太深?大家覺得很難接受,原來成佛就這樣簡單?其實就是這樣簡單,可能你沒有聽過,這都是我二十年學經教,也都算是很用功,終於明白了。道理是明白了,告訴大家,我相信也講得很清楚。講只是講,你肯不肯去作佛就是另一回事了。作佛是不容易,難就難在哪裡?降伏習氣。明白是難,這是大善根、大福德,今天有緣遇到佛法,明白我怎樣能夠成佛,百千萬劫難遭遇。明白之後,你真正成佛又要去努力、要刻苦,降伏你的習氣。

我們無量劫打妄想打到現在,打成習慣了,念佛難。打妄想容易,打妄想不需要有心打,它自己出來;念佛,有心念也念不上這句佛號,都念不成片,你就知道這個習氣之重、力量之大。所以真正明白這個道理,要發心修行。這個人是大勇猛者,勇士、大英雄,降伏自己的習氣是大英雄。佛就是大雄,你看這裡是大雄寶殿,樓上叫大雄寶殿。大雄是什麼意思?大英雄,能夠戰勝自己的習氣是大英雄。戰勝別人這是小英雄,甚至不是英雄,只是匹夫之勇。真正戰勝自己習氣是大英雄。

古人有兩句詩講,這兩句詩我經常讀來警策自己,是講梅花,兩句詩文是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可能大家都聽過。梅花冬天開,這個時候正是隆冬時期,它綻放,所以古人叫它做「香雪」。原本我是小的時候經常看到梅花,因為我家鄉是產梅花的,廣州蘿崗,知不知道這個地方?羊城八景之一,「蘿崗香雪」。現在都沒有了,環境被破壞了。以前梅花園真是一片都是雪白,遠看似雪,近看原來是梅花,香,冬天綻放,歲寒三友之一,愈到冬天就愈開花、愈放香。這個香是經過一番徹骨寒,經過寒冷的考驗,這個比喻什麼?你修行要成就、要放香,必須要經過一番戰勝自己的那種修煉。不下功夫、不刻苦,怎麼可能成就?你回去試試念佛你就知道,聽經就容易,念佛難,所以我們這裡禮拜六人多,禮拜日人少。禮拜日是這裡開放念佛,來念佛的人就是不簡單,誰能夠熬得住?在念佛堂裡面不用很久,要你熬六個小時也不容易,何況是六天!如果要你熬六年,真是不容易,心就靜不下來。要靜得下來,就是調伏習氣的過程。

你想修行,心靜不下來怎麼可能成就?個個都喜歡往外跑,一學佛了,去做義工很歡喜,當然了,有講有笑,可以參加法會,還是搞人情,還是世情很濃。我聽聽經,聽經也不錯,反正每個禮拜才一次,又不多,可以受得住,也不是天天聽。天天聽就不來了,一個禮拜一次還勉強,來了還有飯吃,有說有笑,定弘法師講話也不會太悶,反正即使你打瞌睡我也不會說你,所以聽經也不錯。真是真刀真槍在真乾的時候,要你入念佛堂就不肯了,很多人學佛就有這個問題。要知道,要想了生死必須要下功夫,一切由真實心中作,不可以搞虛的,不可以搞假的。

這個法門叫易行道,是最容易的,是對比其它法門來講。八萬四千法門,這個確實是最容易的法門,沒有任何法門比這個更容易了。但是雖然說是易行道,也都不是如此容易,你也不可以太掉以輕心,隨隨便便、輕忽隨便的對待,你就不能成就。要知道出生死,無量劫來只看今朝,就看這一天、就看這一世,你不下足功夫,咬緊牙關降伏習氣,即使有佛,阿彌陀佛大慈大悲想接你,你自己業障也障住你自己。你說,深信切願就必定往生,問題你的信是不是深?你的願是不是切?不可以自欺欺人。修行最怕就是自欺,這件事你欺人欺不了,你往不往生與別人無關,欺人沒有用,但是不可以自欺。

你說你深信切願,進念佛堂試一試,看看你是真還是假。你歡喜念佛,覺得念佛是世界上最高興、最使我歡喜的事情,這點心應該是真的。一講到念佛,就心裏面發毛,還有事情做,不如我來做做義工算了,我去搞搞慈善算了,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念佛擺在所有事情後面,什麼事情都做完了,實在找不到事情做的時候,算了,念念佛。有沒有這樣的心態?我以前就有這樣的心態,這些都是講我自己,找出種種藉口可以使我不用念佛,我寧願學經教,我寧願聽經。聽經為了什麼?為使你一心念佛;你不肯念佛,聽經聽再多也沒有用,假的,聽來消遣一下,與你了生死絕無關係。

所以奉勸大家好好念佛。你進念佛堂,念佛堂在家裡就可以了,一個人念。我這六天閉關就是自己一個人在房間裡面,關起門來就可以了。有人送飯,一天吃一餐,吃飯的時候敲敲門,知道了;打開門不用說話,拿了飯進去,又關起門;吃完了,送出去,繼續念佛。你試一試,你在家裡就可以做,將自己關起來,看看可以關多久。一關起來,你就知道自己有什麼習氣、有什麼毛病,你的妄想全都出來了。剛才有個同修來和我說,說我這幾天也是想閉關念佛,閉一天也閉不住,一關起來,思想澎湃、波濤洶湧,大海漲潮了,整個思想狂潮止都止不住,這是初學一定經過的經歷。怎麼辦?勸大家剛剛初學不要只是念佛,閉關試一試可以,但是一定要多聽經,閉關起來聽經這個可以,做前期工作,打基礎。你經教不熟,叫你念佛你念不住的,不是這麼簡單的。

為什麼聽經的人多,念佛的人少?原因就在這裡,聽經還是用你的妄想、分別、執著,還是可以用思維,還是可以放逸。念佛就不可以了,逼著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因為這句阿彌陀佛沒有什麼想的,就是四個字有什麼好想的?不讓你想,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下去。好像熬豆漿一樣慢慢熬,熬到出漿為止,看你可以熬多久,這個才是真功夫。你想要真乾,一定要經歷,哪怕一個禮拜拿出半天時間也好,你要這樣子練,你不這樣子練,你最後還是手忙腳亂。生死關頭,聽經的功夫不行的,參禪功夫也都不夠,讀經也不夠,唯有念佛,你能不能夠念得住這句佛號。

所以我們這裡禮拜六講經,禮拜日念佛,兩個同等重要。絕對不要說定弘法師禮拜六才來,禮拜日他不來,我也不來了。要重視念佛,講老實話,念佛比聽經重要,聽經就是為了幫助你念佛的,聽明白就要念佛了,能夠念得住佛號,經都不用聽了。因為你念不住佛號,所以來聽經,聽經有好處、有幫助,幫助你所有思想的結打開,在你念佛當中遇到什麼障礙先掃除乾淨,起碼你思想上通,知道有個心理準備,然後在念佛當中去練兵。現在我們講的是戰術、戰略,講來講去只是講,你不打仗你怎麼用得到?所以我們星期六就在這裡研究作戰計畫,星期日真正打仗。和誰打?和你自己的習氣打仗,那個就是魔,要戰勝魔軍,你就能夠成佛了。所以我們這個念佛堂開放大家要能夠利用。如果你家裡方便,你在家裡念當然可以,那樣其實也好,沒有人打擾;如果你家裡沒有這個條件,我們在這裡可以念。

下個禮拜十二月二十九號,好像就是十一月十七日,阿彌陀佛聖誕,阿彌陀佛聖誕我們怎樣慶祝?當然最好的方式,念佛。剛好是禮拜六我也來,所以我剛才和靜瑜老師講,這裡和常住商量一下,我們早一點開放。我們一般是十點鐘開始講經,我們八點半起香念佛,念一個小時,好不好?念一個小時後,我們十點鐘再來繼續講經,這樣你念了佛之後再聽經,那個心靜,聽經能夠聽得明白。用清淨心聽經你才能夠開悟;心很亂,念頭很多,聽經也聽不明白。名詞可以聽明白,意思聽不明白,意思聽得明白了,你就會真乾,你就會依教奉行;你不肯依教奉行,說明你沒有明白,沒有明白當然繼續聽,聽到明白為止。真正明白了,真正大徹大悟的人他有什麼表現?就是一心念佛,一問三不知。你問他,你叫什麼名字?阿彌陀佛。從哪裡來?阿彌陀佛。往哪裡去?阿彌陀佛。句句都是佛,他心裏面除了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個人真正大徹大悟。我們世間人看他很痴呆,他心裏面很明白,他知道世間皆醉我獨醒。醉的人看醒的人,都以為他是醉的,唯有他自己清醒、他明白,一切他都知道,一切都不管,心裏面只管住這句阿彌陀佛,他成佛去了。

所以我們下個禮拜,看看八點半,看看這裡就這樣繞著凳子念也行,或者如何安排一下,我也來,我們用念佛來慶祝阿彌陀佛佛誕。真正用真心、用清淨心,念一個小時的佛都功德無量,以念佛來報恩。阿彌陀佛的恩德這樣大,你看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凡夫,竟然這一生就可以往生成佛了,是靠誰?靠阿彌陀佛。遇到這個法門,不是三生有幸,是無量生有幸。所以我們念佛要拿出那種真誠,真誠裡面不夾雜任何妄想,一個念頭,純淨。《楞嚴經》裡面講,阿難尊者開悟了,他知道佛恩浩大,所以他說,「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這個深心,第一個深是深淺的深。很多人搞錯了,以為身體的身心,不是身心,而是深心,很深那個心。深心是什麼心?至誠的心,深信切願求生淨土的心,成佛的心,大菩提心,這個是深心。奉塵剎,這個是要上求佛道、下度眾生,這個才是真正報佛恩。

我這次在念佛當中也都有感受,佛恩很大,忽然想起這兩句經文,我將後三個字改了一下,為自己改,適合我的,是「將此深心念彌陀,是則名為報佛恩」。用這種至誠的心、深信切願的心來念阿彌陀佛,念佛時就是成佛時,你能夠成佛才是真正報佛恩,否則報不了佛恩。阿彌陀佛建立極樂世界,為了什麼?為了幫我們成佛。所以我們就願意去成佛,我們就承當,我們就順佛的意思。佛希望我們成佛,我們就成佛,這個就與佛心相應;我不想成佛就不相應,念佛都假的,沒用。要用相應的心來念,一念相應就一念佛。所以我們彌陀誕最好的感恩的方法就是念佛,用深心、用至誠、深信切願求生淨土的心來念這句名號。

對有緣的眾生,我們就向他們介紹這個法門。現在我聽明白了,我就有這個責任向有緣眾生介紹。什麼人是有緣眾生?他肯聽我講的,那就叫有緣;他不肯聽我講,就沒有緣。沒有緣就不需要攀緣,隨他去,等他緣成熟了,我再來幫他,緣沒有成熟不可以勉強。特別是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易行難信,行起來很容易,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誰都會念,三歲小孩都會念,八十老翁會念,個個都會念;但是信就難,大難大難,叫人信是不容易的。

半年前,我剛剛開始發心來這裡講《無量壽經》,當時暢公師父請我過來,鼓勵我,我沒有什麼信心。為什麼?信這個法門的人太難了。一開始,第一次來也不少人,我看看究竟可以堅持多久。第一次可能來捧捧場,第二次他不來的了,第二次還是來那麼多;第二次來,好,我再試試看可不可以堅持一個月,竟然也可以堅持一個月;再試試可不可以堅持半年,竟然也可以堅持半年,難得。所以大家的善根深厚,不可思議。特別是次次都來的人,不得了,善根非常深厚,你只要用功,這一生一定成就,一定就成佛,即身成佛。就用你現在父母所生的身體,這個是我們六道的最後身,我們念佛,臨終見佛,就在現在的身體裡面就可以見到佛,然後扔下這個身體去,即身成佛,這個法門能夠做得到。所以大家的善根、福德、因緣都無比殊勝,定弘是非常敬佩,看看有多少人可以堅持到我這部經都講完。現在講到第六品,大概後面還有三分之二,現在講了三分之一。我們以這樣的速度來講,可能都要講兩年,一年半到兩年。希望大家這兩年解行並重,聽經是解,念佛是行。

除了念佛,真正斷惡修善,這個行門很重要,你肯斷惡修善,你念佛的心才是真,否則那個心不是真的。一邊念佛一邊作惡,這種人可以往生嗎?不可能的。阿彌陀佛想要你,極樂世界的菩薩不肯讓你來,和阿彌陀佛講這個人這麼壞,不要讓他來了,來了就把我們極樂世界都搞亂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善人。

善人用什麼做標準?這本書就是標準,在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印的,希望下一次我們的義工同修將這些書帶過來給大家,人手一冊。這本書裡面四篇都是因果教育的教材,《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印光大師非常推崇。印光大師當時印這些書,因果的教材,這些書都不是佛經,都是儒家、道家的書,但是他印這些書比印佛經還要多。他講要救這個社會,挽救世道人心,唯有靠因果教育。我們想要修道,我們想做個善人,想要往生,必須要從這四篇好好下手,尤其是《太上感應篇》,最集中、最精闢。詳盡的解釋有《太上感應篇彙編》,是古文,現在有白話解。淨空老法師有講過,九十九集。我講得比較短,用廣東話也講過,《太上感應篇》,十二個小時。這四篇我都用廣東話講過,國語也講過,都有光碟,網上都可以download,有時間大家一定要讀。《太上感應篇》我是每天定課,拿那個標準來檢查自己,看看自己一天到晚存心如何。這個存心最要緊,念佛的心能不能夠清淨,就看你在平時能不能夠用真心、用善心,功夫都在平時去練、平時去檢查。

所以,我們如果用兩年的時間,可能剩下就是一年半,上天假以時日,二0一二年應該可以平安度過了,預言裡面說是災難年,好像沒有什麼大災難,小災難則不斷,當然該走的人都會走,應該留的自然會留。我們感恩,上天假以我數年,給我這幾年時間,我就要好好去修行,真誠對自己、對他人。《無量壽經》從頭聽到尾,聽的過程當中改我的心、改我的行,這個就是叫做修行。

我閉關念佛這六天,出關之後同修問我:你有沒有見到佛?我就說見不見佛不重要,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我見到自己的過錯,我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知道自己錯在哪裡,這個叫做開悟,開悟不是什麼玄妙的事情,就是知道自己有什麼錯。不知道自己有錯就不覺悟,知道自己錯就覺悟了。知道大錯,大悟;知道小錯,小悟;全都知道自己有什麼錯,大徹大悟。知道錯你才能夠改,改就叫做修行,修什麼?修正行為叫做修行。行為有錯就要修,行為不錯怎需要修?所以未成佛之前都要修行,因為未成佛之前就有錯,每天就是檢查自己有沒有錯,有錯必改,這個就叫做修道。

我自己這幾天認識自己最大的錯誤是什麼?我是不怕被別人知道的,有錯大家都知道最好,罵我、笑我,好,幫我消業障,否則這個錯怎麼可能痛改。最大的錯是什麼?自己不肯下鈍功夫,對人對事都不夠真誠。自己這幾天靜下來了,才可以回味一下自己四十年的人生,這四十年反思一下,從來沒有在某一件事上面用過至誠心,對人也好、對事也好,無論是求學、辦事、修道、學經教、念佛,都沒有真正去甘心情願做過鈍功夫,都是什麼?追求捷徑。

這個時代,我想我是一個代表人,在世法上面都稍微比較成功,求快、求速,不肯老老實實、腳踏實地去做好一些事情,只是有點這樣的福報,所以走捷徑都好像走得不錯。原本在學業上都算是比較好,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出來工作了,在大學裡面教書、做研究,做研究也沒有真真正正下一番死功夫。雖然也發表不少論文,同輩裡面都算是佼佼者,都是不錯,為什麼?因為別人可能和我一樣不肯下過真功夫,個個都一般,一般對一般,我們都算是不錯了。這樣覺得不錯了,就開始驕慢、浮躁。浮躁的表現是什麼?急功近利,什麼都希望早成功、快成功,眼光短淺,甚至好大喜功,哪樣好我就先拿哪樣,不肯去老老實實做台下功夫。學佛都是如此的心態,都是選那種最快速的。

淨土法門最快速,沒錯,當然這個選得沒有錯,不是叫大家不選這個法門,但選這個法門照樣要下鈍功夫。譬如講念佛,我自己反省自己,學佛二十年,從來沒有一段時期誠心誠意去念這句佛號,都是求那些所謂的慧解,求小小的智慧,在經教裡面,那些不是真正智慧,因為不是自己證悟的,是別人的境界。自己看拿來講講,講給大家聽,大家很喜歡聽,不是自己的。極樂世界好,經裡面是講得沒有錯,你可以將這個經講得很頭頭是道、天花亂墜,問題是你去過沒有?你沒有去過,只是講而已,不是你的。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你幾曾能夠死心踏地的念過?說見佛,你有沒有見過?說開悟,你有沒有開過?全都沒有真正去體驗過,所以樣樣都是虛的。幸好現在算是覺悟了,所以人能靜下來,他才能夠有深刻的反思。人生,你不可以隨隨便便、馬馬虎虎的過,哪怕做一件事情,你要做得下足功夫、問心無愧,做成功,那你也不錯。我們做什麼事?就做念佛求生淨土這件事,這個要下足功夫。

所以我自己反省,覺得自己很慚愧,其實是沒有這個資格在台上講,因為自己沒修沒證。古時候是不允許這種人上台講經的,為什麼?根本就是一個說客,你根本沒有修證,你沒有開悟、沒有證果,講什麼經?你先入空山坐上十年禪,開了悟再出來,古時候是這樣的嚴格要求。現在沒有辦法了,現在如果是個個都這樣做就沒有人講了。這個是淨空老法師教誡我,講一定要講,你不講沒有人講,沒有人講佛法就斷滅了。現在是末法時期,而且末法當中最最衰落的時期,傳統文化打到谷底,佛法也落到谷底。不用比遠的,就看一百年前,中國真正修行人都不少,甚至五十前年還有,夏蓮居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這些都是真修行人,都是開悟證果的人;再前一點的,印光大師、慈舟律師、弘一大師,那些大師就更多了,個個都是真修行,個個都是下足鈍功夫。你看印光大師在普陀山閉關三十年,在藏經樓裡面深入經藏,七十歲才出來向大家弘法,這些都是真正的榜樣。

所以我們講,知道自己沒有這個境界,只是為大家介紹介紹,希望大家做得比我好。我沒證果、沒開悟這是小事,大家要證果、要開悟,往生就是開悟、就是證果,「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你直證阿惟越致。所以自己想想,就是四十年來一事無成,無論世法也好、佛法也好,都不算有什麼成就。這個成就是以真正古人的標準,不是現在用那種現代的吹捧,你很棒,你很有成就,不是。講經講到一萬人來聽不一定叫成就,你寫的文章、論文,世法上發表在很頂級的學術雜誌上面未必叫成就。世法的成就是講你這個成就可以傳世,傳千年萬年那叫做成就;佛法上的成就:見性、開悟、證果。

為什麼一事無成?原因皆是不肯下鈍功夫,都喜歡做一個精明的人。什麼叫精明人?專冒虛頭,不肯下足功夫,只看台上的,不看台下。古人唱戲的人,台上一開聲、一個動作,都是台下十年以上的功夫。台上一看覺得很精彩,有沒有想過台下下了多少功夫?我們念佛也是一樣,你想真正往生,你要拿出十年真乾,最少也要三年。《淨土聖賢錄》裡面我們看到,那些人往生的個個都是三年,平均來講三年,個個都是下真功夫,下三年就可以成就,這個法門是最容易的。其它法門三年不可能,三十年都未必。這個是最快速的,有他力加持,佛力來幫助我們,但是自己也要真乾。

所以這句佛號我們自己要下功夫來念,要重視它,要將它當作是我們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來做。飯可以不吃,覺可以不睡,佛不可以不念,這才叫做重視。你重視一件事,是不是可以廢寢忘餐?我們說,這個人很有工作精神,忘我工作,廢寢忘餐,吃都可以不吃了,覺也可以不睡了,你念佛拿出這種精神就可以了。叫你去跳舞可以跳一通宵,唱歌可以唱一通宵,打痲將可以一通宵,叫你去念佛?一個小時也不肯,那怎麼往生?所以這些都是自己去檢點。

所以一往生,就皆於七寶池蓮花中化生,這個是願文裡面講的,所以看到這些經文,我們就要心心嚮往。你看我們再辛苦,只有幾年時間而已,幾年之後我們往生了,快樂無極,蓮花化生。再苦再累我們都要忍,咬緊牙關拼,拚命。念佛的時候肯定你會有業障,我們同修都會有這些體驗,不念佛好好的,一念佛,感冒了,家裡出事了,孫子摔跤,摔到手臂骨折了,都是叫做業障現前。不念就沒事,一念就有事。你知道嗎?臨終的時候就是這樣子,這些業障早點現好。

我送我外婆往生的時候就特別有感受,我外婆是一九九四年往生的,十八年前。往生那天早上已經奄奄一息了,我們在旁邊念佛,結果本來拿念佛機的,停電,平日都不停電的,那天早上停電。沒有辦法,只好用念佛機放電池,念著念著電池也沒有了。清念,用口念,本來有念佛機可以帶一下,可以歇一歇,現在不可以歇了。念著念著有人敲門了,打開門,十年不見的老朋友今天居然來。問他你為什麼來?他說很久都沒有來探過阿婆了,今天來看看她。你看看冤親債主,平時又不來,一到重要時刻他就出現了。趕人走也不是,當時沒有這種權變,當時一口就拒絕,現在不方便,改天再來,關上門繼續念佛就好了。當時客氣,世情太濃,進來喝一杯茶。阿婆怎樣?看看她。去看看,和阿婆聊兩句。聊著聊著,她好像不行了。不行你就走,還坐那麼久幹嘛,又不走,就冤親債主在這裡。所以這個時候,助念的人把關要把得好,這個時候不可以用世情,要用理智,情執很壞事,將人斷送。如果她這個時候斷氣,你不在念佛,那你不就將別人的前程斷送?別人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你將別人拖回六道裡面,這個因果很大。所以一定要有智慧的人、有決斷力的人、經教很明白的人,他送終會好。

當時我們十八年前學得很淺,《無量壽經》只看過一次。我外婆一生看《無量壽經》這個經本一次,看的時候還問我媽媽,極樂世界真的那麼好?我媽媽說是,其實我媽媽那時也不知道,說是的是的。她就說好,那就信了。就是這樣很淺很淺,沒有大家這麼有福報,大家可以聽經、可以明白,當時沒有,沒有人講。我那時候還沒遇到淨空老法師,也沒有遇到這些錄音帶,《無量壽經》是在光孝寺本煥老和尚那裡請來的,回來看,看得半懂不懂,知道是有一個極樂世界、是有個阿彌陀佛,如此而已。所以經教能夠學習,確確實實是一個大幸。

我們現在繼續看經文。第二十五願到二十七願,二十五是「天人禮敬願」,二十六是「聞名得福願」,二十七是「修殊勝行願」,我們一起來讀讀經文: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段願文是講阿彌陀佛成佛之後,極樂世界是無比的殊勝,但是有一類人去不了,這裡是講這一類人。『十方眾生』,能夠『聞我名字』,因為聞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得福,聞名就可以得福,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無論你信還是不信,肯不肯去極樂世界,你都可以得福,只要一聽到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他就得福報,就有佛力加持,就有佛光照他。名號所在之處就有佛光,包括《無量壽經》所在之處就有佛光注照。你是定心念佛還是散心念佛,還是無心的念,都同樣得福。但當然得到的福是不同,那個大小是看你的心,你的心懇切、真誠,得到的福就大;如果是很散漫、很疏忽、很輕率,你得的福就小,但總是得福。所謂「一歷耳根,永為道種」,這句佛號一聽進入,就註定將來會能夠成佛,但是可能是無量劫後。但是因現在可能幫他種。

所以明白這個道理,我們應該怎麼辦?盡力的將名號宣傳。如果有方便條件,最好是什麼?將念佛機、念佛的CD送給別人。或者是什麼?在自己的車上、玻璃上面貼阿彌陀佛,別人不信佛也無所謂,看見四個字阿彌陀佛,他在心裏面就念了一句,那就得福,他就註定將來往生成佛,幫他種一個遠因。如果能夠在電台上面去播,譬如說播《無量壽經》,聽的人聞名的程度就不同了,得的福報就大。如果能夠一萬個人裡面有三、兩個聽明白了,今生能夠往生,這個功德就不得了,你就幫助二、三個成佛了。你幫助二、三個成佛,你自己真的要往生的時候,那二、三個人也會拉著阿彌陀佛說,阿彌陀佛,我之所以今天能夠來極樂世界,都全靠他,他現在要走了、要往生了,我們應該來接他,一定會拉著阿彌陀佛來。

所以我為什麼那麼喜歡講《無量壽經》?等於是為自己拿保票。我往生還有些時間的話,現在我拚命講,特別是那些年紀大的人,你們先往生,往生了之後,我真的到往生的時候,你一定會拉阿彌陀佛來的,是不是?老菩薩都點頭了。你往生了之後,肯定不會忘記我,也不會忘記我們的同修道友,和大家結法緣。另外一個,我很喜歡為別人助念,助念是什麼?直接送往生。他到最關鍵的時候,我為別人助念,幫助他往生了,到我走的時候也有人助念,有如是因就如是果,自己功夫差點有人幫助。當然,你能夠不需要幫助更好,自己靠真功夫,站著往生、坐著往生,你夠厲害;但是萬一你不行,有人幫助都不一樣。我們不靠人幫助,但是我們自己要儘量去結好的善緣、法緣。大慈菩薩講過,你送二、三個人往生,功德比自己往生還要大;如果能夠度十幾人往生,功德無量;你如果能夠度一百人以上、百千人往生,你就是菩薩再來;如果你能夠度一萬人往生,你就是阿彌陀佛。這是大慈菩薩講的。

所以淨空老法師鼓勵我講《無量壽經》,我發願說,我這部《無量壽經》以後專修專弘,除了這部經其它不講了。我今年四十歲,如果能夠活到八十歲,四十年如果我一年講一部,我講四十部,那樣好不好?願聞者皆發願往生。結果淨空老法師聽了之後很歡喜的說:你真能將《無量壽經》講四十遍,你就是無量壽佛了。如果我能夠講四十遍,可能應該有一萬人往生了。這個功德,我相信自己不行不要緊,阿彌陀佛都會請我去。

所以發出真誠心,我們來護持這部經、弘揚這部經,為阿彌陀佛做一個使者、做一個宣傳員,宣傳極樂世界,宣傳阿彌陀佛。即使有人聽了阿彌陀佛、聽了《無量壽經》他聽不懂,沒有真正發起信願,或者他放不下,他走不了,你看這裡經上說,『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等等,他沒有提到往生,而後面講到『壽終之後,生尊貴家』,他不是說生極樂世界,「生尊貴家」,也就是說他還是要搞輪迴。雖然搞輪迴,不錯,生尊貴家。後面會講到什麼叫尊貴家,它不是講大富大貴,大富大貴未必尊貴,是真正有德行、有學問、有聖賢教育、有佛法薰陶的家庭才是尊貴家,人人都是做好人,好人之家才是尊貴家,大家都尊重他。所以這些人是聞名之後往生不了,他將來有這個果報。

你聽了之後不要覺得歡喜,那不用去往生也行,我將來生尊貴家也不錯,你這樣一念叫做投機取巧,鑽阿彌陀佛大願的空子,這個不行。你好好讀讀經文,「聞我名字」,要「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你有沒有這樣做?所以聞名要有一個標準,不是說就聽個阿彌陀佛一句話就行了;或者是聽《無量壽經》聽幾座,是我太太想聽經一定要拉我來,我來,勉強來了,舉個例子,不是真的。勉強來聽聽經,不是真誠心,那個不算數。這裡說聞我名字,歡喜信樂,你有沒有歡喜心?我看到大家都很歡喜,個個臉上都有笑容,我也很歡喜,看到大家歡喜我就歡喜。你真正聽到這個法,遇到這個法門由衷的歡喜,原來極樂世界這麼好,阿彌陀佛功德如此大,一定要念佛,生這個歡喜心。《無量壽經》講得真好,我一定要按照這樣去學、這樣去做。信,相信;樂,這個樂裡面就有樂意,樂意依教奉行,願意做。這個樂字古音是「要」,樂就是很想去做、很樂意去做。

禮拜歸命,禮拜阿彌陀佛,當然禮拜表示尊重,歸命就是皈依,一心歸命。皈依是什麼?從迷惑顛倒回頭,我依靠覺悟,阿彌陀佛是覺悟。修菩薩行,以清淨心修菩薩行,你才有後面的功德。你不是真正依教奉行,聽一下算是消遣一下,反正禮拜六又沒有事做,圓明寺還有freelunch,不如就來,那個不行的,你沒有那種真誠,不是歡喜、不是信樂。我是為法而來的,不是為吃來的,你為法就有吃,為吃就未必有法。所以自己用心在哪裡你自己要清楚,然後你才能夠得到經上講的功德。

今天時間到了,這段願文我們下一次阿彌陀誕的時候再和大家繼續來分享。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