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第七講
我們上一講講到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接下來六祖大師開示: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這段話可以說是重中之重,是指導修行的關鍵。口莫終日說空,每天都掛在嘴上「我們要空」,心中不修此行,心裏面不知道空的是什麼,這樣的空,恰似凡人自稱國王,這就好比一般普通人說自己是國王了。這樣的說法在過去封建社會是要被殺頭的,現在雖然不會殺頭了,至少別人以為這個人是兩種可能:要麼是神經不對頭了,要麼就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六祖大師說這樣的人,非吾弟子。為什麼他要強調非吾弟子呢?因為禪宗號稱「空宗」,在佛門的宗派裡面,它說「空」的份量比較多。《金剛經》裡面的須菩提尊者就號稱「解空第一」。這個「空」又是哲學方面一個重要的概念,「空」這個字說多了就很容易墮落到「狂空、頑空」的地步。因此六祖大師在這裡強調:嘴上一天到晚說空,不修行,這樣的人不是禪宗的弟子。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什麼叫般若呢?「般若」兩個字從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智慧,從印度語翻成中國漢文就是「智慧」。但是為什麼不翻呢?這個我們多次講過:尊重不翻。在翻譯學方面要講究尊重,有些字眼要講究它的份量,不是拿起來就翻的,翻得不好就會錯解它原來的意思。中國人往往把智慧理解成聰明,而智慧不等於聰明,般若更不等於聰明。般若是超塵拔俗的智慧!是穿雲破霧的智慧!是解脫生死的智慧!是讓人從迷茫到覺悟的這樣驚天動地的大智慧!所以翻譯家沒有翻。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這是六祖大師告訴我們什麼樣的行叫做般若行,就是修行你怎麼樣修就跟般若相符合了。一切處所,就是一切地點,一切時中,就是所有的時間,不管是忙、閒、動、靜、晝、夜,無論何時,念念不愚,每一個念頭都不會墮落到愚痴的狀態上,這樣就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佛法把貪嗔痴稱為「三毒」——貪毒、嗔毒、痴毒。一個人貪心重、嗔心重、痴心重,就像中毒一樣,身心中毒了。中毒了要怎樣才能解毒呢?要有戒、定、慧。解毒的良藥就是戒定慧!當一個人他的嗔恨心起來時,叫做「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就是他的怒火起來,把功德林燒了。祖師大德還有一句開示,叫「一念貪心起,百萬障門開」。當一個人的貪心起來時,一百萬個障礙他清淨智慧的門都打開了。換句話說,當一個人貪心起來時處處都是障礙,障礙他自己的智慧、覺悟、修行,甚至連為人處世正常的狀態都迷惑了,百萬障門開啊!一念貪心起是百萬障門開,一念嗔心、一念痴心都是這樣。只要貪嗔痴心念一動,這個人連正常的為人處世都變得很糟糕了!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六祖大師的開示,句句都說到點子上!世間上的人愚痴、迷惑,沒有見到般若,但是口裡面又在說般若,說什麼般若呢?說「般若」這兩個字。,我們每天把「般若」這兩個字掛在嘴邊:「你得到『般若』沒有」?像一些小學生說腦筋急轉彎一樣,「你能不能用紅筆寫藍字呢」?「可以呀」。為什麼可以用紅筆寫藍字?用紅色的筆寫一個「藍」字。用黑色的筆寫紅字,寫什麼紅字啊?寫了一個「紅」字。我們口說般若也是這樣子的。般若的內涵、般若的實質、般若的利益我們沒有得到,但是「般若」這兩個字、這個名詞是常掛在嘴邊的。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經常自己說自己「我是修般若行的,我是修大乘佛法的」,「我們是大乘佛法,他是小乘佛法」,這個比較滑稽。尤其是我們生活當中,不學佛、不懂佛法的人這樣說還情有可原,我們學佛尤其不能犯這樣的錯。我們說這個片區、那個片區佛教的面貌,「這一片地區他們是修小乘佛法的」,「我們是修大乘佛法的」,殊不知這樣說已經犯了一個很不應該、很荒唐的錯!大乘小乘,不是論經典,不是由自己說,而是要用實際行為來印證的。印證的最主要關鍵在哪裡呢?在心量!你心量廣大就是大乘佛法,心量狹小就是小乘佛法。六祖大師對大乘小乘有一句很經典的開示,叫做:大乘人修小乘法,小乘法都變成大乘;小乘人修大乘法,大乘法都變成小乘。這是六祖大師的開示。為什麼大乘人修小乘法,小乘人修大乘法,都反過來了呢?這個人的區別是什麼呢?是心量,是廣闊還是狹隘,是真實還是虛偽。從這個地方來判斷,我們自己心量很狹隘,狹隘到自私自利;連老實真誠都談不上,還說自己是修大乘佛法的,這就難為情了!念念說空,不識真空。真正的空,什麼叫做空?佛門講這個「空」字,意義非常廣大、非常深遠。如果沒弄清楚什麼叫空,就籠統地說一個「空」,就大錯特錯了。這樣也空那樣也空,好的都空掉了,不好的一點也不空!功德、利益、種善根、培福田,這些我都「空」!可是自私自利、誹謗嫉妒、貪嗔痴一點都「不空」!這樣的空就跟佛法講的空不相吻合。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般若沒有一個形相,這說得很具體。什麼叫般若沒形相?般若沒有長短、方圓、大小、胖瘦、高矮、斤兩,不能用這些概念來衡量。般若是長的還是短的,是大的還是小的,乃至方位東、南、西、北,般若沒有這些概念。換句話說,有般若的人,他的身心處處都體現出般若;沒有般若的人,就算把「般若」這兩個字掛在嘴邊不停地念,也看不到般若的影子。何名波羅密?什麼叫波羅密呢?此西國語,唐言到彼岸。這是六祖大師的解釋。什麼叫波羅密,波羅密就是到彼岸。什麼叫彼岸?什麼叫此岸?人生的此岸和彼岸。我們看看六祖大師怎麼解釋此岸彼岸的: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這是六祖大師的解釋,這個解釋的境界非常高!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當我們說生滅的時候,好像有點修行的味道,可是一遇到境界馬上就粘住了,就是粘乎乎的東西一下就粘住了。著境生滅起。這太形象了,不知道大家聽清楚沒有,這說得很形象。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抽菸有害健康,這是解義離生滅;但我還是要抽,著境生滅起了。就是這麼簡單。夠形象吧!遇到煙的境界就還是要拿起來抽的,所以叫「看得破,忍不過」。看破了嗎?看破了。我們問每一個人:你看破了嗎?看破了。吸菸有害健康嗎?有。還吸不吸呢?還要吸。如果再被師父多問幾句,我從今天起開始戒菸了。好啊,戒菸好。第一天不吸,第二天不吸,第三天不吸,到第四天的時候,實在忍不住了,唉,好難受啊,怎麼辦呢?轉移一下吧,把這個吸菸的念頭轉移一下,找本書來看啦,或者找幾個人聊天啦,找個公共場所大家玩一玩啦,好,想把吸菸這個念頭轉換了。轉換沒轉換呢?轉換了一會兒。等一會兒,有個素不相識的人在那裡吸菸,吸著吸著把煙屁股往地上一扔,走了。這個人怎麼搞的,把這個煙屁股扔在我面前,這不是誘惑我嗎!趁人家不注意,拿起來,我還是吸兩口吧。這就叫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心裏面波濤翻滾,波濤翻滾就是煩惱的狀態。學佛,要得到佛法的利益,波濤翻滾的狀態是很難得到的!因為波濤翻滾的時候就是不清醒的時候,就聽不進去很多東西,也接納不了很多東西,用祖師大德的話說,叫「我慢高山,法水不入」。貢高我慢、驕傲自大的心態像高山一樣樹立起來,我慢高山;法水就是佛法的水源,流不進去了,阻礙了,這就是生滅。什麼叫彼岸呢?接下來六祖大師說: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密。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離開境界沒有生滅。換句話說,有境界無境界、有面對無面對,他的心都經得起檢驗。檢驗一個人的修行,無論這個人是出家還是在家,怎麼檢驗呢?境界面前檢驗,境界面前見功夫。比方一個人說「我不貪了」,你就給他一個機會讓他貪,這才檢驗出來他真的貪不貪。不給他機會,永遠不給他機會的話,就不知道他是真的貪還是不貪。我這個人已經不嗔了,我已經沒有嗔恨心了,我對誰都很慈悲,真的很慈悲嗎?那你就故意去刺激他,怎麼刺激他呢?境界不同的人,對象不同的人,刺激的效果也不一樣。如水常通流,像水一樣非常清,非常平靜,隨時隨地都不會起煩惱,這樣的狀態叫「彼岸」。這就是人生的狀態,生命的狀態。前一個迷惑的狀態為此岸,後一個覺悟的狀態為彼岸。接下來: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當我們迷惑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妄想,很多是非。當我們這個心平靜下來,像水一樣平靜下來,清澈透明的時候,這時候真性就流露出來了;這個時候所悟的境界就接近於真實了。所以,臉紅脖子粗地討論佛法,那不是真的佛法。雙方都氣鼓鼓的要比試高低,好像要決鬥一樣,那樣的佛法也不是佛法。即使字面上討論得看上去像,其實不像。有這麼一個典故:有一個出家學佛的學僧去請教一位禪師,見了這個禪師以後,就把自己多年學佛的心得呱啦呱啦地說了一大通,說完以後他就請這個禪師給他印證,這個禪師回答他八個字:「似則即似,是則不是」。很有意思吧。這八個字,「似則即似」,前面那個「似」是好像的意思,似則即似,好像倒是好像;後面那個「是」是是非的是,「是則不是」。我們學佛有時候就是這樣子,似則即似,是則不是。不修即凡,不修行就是凡夫。那怎麼修呢?這個「修」字明明是很好懂的,很好懂的一個字被搞得不好懂了。修行怎麼修?這個「修」字,修就是改啊,修改嘛。為什麼要修改呢?因為不對。如果我們都認為自己是對的,那就不用修了,你現在就是佛了。所以修行就是修改,就是把凡是有錯的地方、有偏差的地方都進行修改,改到最正確的狀態為止,改到無所改處就成功了。一念修行,自身等佛。一個念頭修行,當下你就是佛。這不是我說的,這是六祖大師說的。六祖大師給我們所有的人做了這樣的印證:一念修行你自身就是佛,什麼佛呢?那一個念頭那一念當下你是佛,下一個念頭是不是佛呢?不知道。你一個念頭清淨覺悟,你那一個念頭當下是佛的境界;下一念頭還清淨,還是佛的境界;再下一個念頭你還清淨還覺悟,你還是佛的境界。記得好些年前我有一次去坐車,坐計程車——現在基本上這樣問的人比較少了,前些年問的人比較多,見了出家人就問,幾乎都問一句話,好像問不出第二句話來:「你們要不要結婚啊」?——前些年我去坐計程車的時候經常會碰到這樣好笑的事情。就有一個人問我:」你要不要結婚啊」?我反過來問他:「為什麼就一定要結婚啊」?他說:「聽說現在出家都要結婚,可以結婚」。我記得我當時這麼回答他,我說:「不結婚、不吃葷,更不頭昏!因為你們又結婚又吃葷所以頭昏啊」。還有一次,有一個人他說:「你碰到什麼傷心事把你傷心到這種程度,要出家啊」?我說:「你才遇到傷心得不得了的事情啊!我沒有遇到傷心事情,我很開心」!你看,把學佛和出家都理解到這種面目全非的地步,好像一個人心要傷透了才會學佛。這恰恰就是佛法說的世間凡夫之所以痛苦的根源!未雨綢繆,世間上的凡夫有幾個是未雨綢繆呢?沒有幾個。因為沒有幾個未雨綢繆的,所以禪宗裡面禪師有這麼一句話:天晴不肯走,非待雨淋頭。你們大家把這句話記住,這是一位禪師非常幽默、畫龍點睛的一句開示。天晴不肯走,非待雨淋頭。世間上的凡夫就是這樣子,晴空萬里的時候你叫他走,他不走,不走就是不走!非要等到傾盆大雨,淋得像落湯雞的時候他走了。世間上的凡夫,一百個有九十九個半都這樣子。未雨綢繆就是讓你念念都做佛!你每個念頭都是佛,你每個念頭都處在清清爽爽、明明白白的狀態,至少你就不會付出很慘重的代價,這是最低限度。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六祖大師的開示,太實在了!凡夫就是佛,煩惱就是菩提。凡夫和佛,煩惱和菩提,差別在哪裡呢?在這裡,就在這裡,易如反掌!這邊是煩惱,這邊是菩提;這邊是凡夫,這邊是佛。我們平常說「易如反掌」,把掌反過來易不易?很容易。可是「難如反掌」!他死活都不反過來。容易嗎?容易。困難嗎?也困難。在於你肯不肯反過來。一念之間,從凡夫的狀態變成佛的狀態,從煩惱的狀態變成菩提的狀態。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密,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皆從中出。一切三世諸佛都從摩訶般若波羅密中誕生出來,所以「般若乃諸佛之母」。一切諸佛從哪裡產生?從摩訶般若波羅密里產生。就像母親生小孩,有母親才有小孩;諸佛從哪裡成為諸佛,從摩訶般若波羅密法;從這個法門成就了諸佛,一切諸佛都因為修這個法門而成為諸佛。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打破沒打破呢?先別說色受想行識,就說色、聲、香、味、觸、法,你打破沒有打破?打破了,你就自在了。自在是什麼味道呢?就是愉快。說簡單一點,身心愉快,身心祥和,很舒坦。色聲香味觸法,那個「法」是概念、是定義,是意識形態方面的。把那個「法」先放一放,先說前面五個:色,狀態、大小、長短、胖瘦這些都是色。我喜歡看到什麼狀態,我不喜歡看到什麼狀態。你看吃菜要色香味俱全,這個菜好吃,顏色搭配要很好,狀態拿出來要讓人看了很舒服。雖然很好,臭豆腐好不好吃?好吃。我就遇到有一次有個師父他拿了臭豆腐給我吃,我一看我就不吃了。為什麼呢?他把若干塊臭豆腐放在一個盤子裡使勁攪使勁攪,攪完了說你吃吧,我一看,哎呀,像大便一樣,沒有一個好的「色」嘛。色就是狀態,物質的狀態。打破沒打破?我還是沒打破,起碼我看了這個色我不高興了。你看了高興不高興?我燒一條魚給你吃,味道很好,可是那個魚樣子很難看,把它打得亂七八糟的,你吃嗎!?所以色受想行識,打破一分你就自在一分,一分不打破你就一分自在都得不到。聲即聲音,我喜歡聽什麼聲音,我不喜歡聽什麼聲音,我喜歡聽誰的聲音,我不喜歡聽誰的聲音,或者喜歡聽他什麼狀態下發出的聲音,不喜歡聽他什麼狀態下發出的聲音,這些都是打破沒打破。我以前聽法因老法師講經的時候,他老人家提到:有位法師去講經,到甘肅還是到陝西去講經,講了三個月,瘦了四十斤。為什麼瘦了四十斤?他吃不了東西,不能接受,什麼口味他都不能接受,就只能喝點稀飯。好了,三個月下來從一百六變成一百二了,體重少那麼多。所以我們要說自在,怎麼自在?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這些你都要能夠打破。怎麼打破呢?我們不能頓悟啊!六祖大師這個法門是頓悟,穿透性地「嚓」,就頓悟了!可是我們「頓」不了,我們是另外一個「鈍」,遲鈍的「鈍」。我們也「鈍悟」,反應遲鈍那個鈍。要承認自己的根基,你不承認不行啊,不承認馬上就可以拿出來測驗的,當面就測驗出來了。你是不是頓根啊?是不是像閃電霹靂一樣一下子就頓悟了呢?不是。不是就要承認了。怎麼打破,已經告訴我們了。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前面說過了,三毒是貪嗔痴,把貪嗔痴轉變成戒定慧。什麼是戒定慧?評價一個師父,評價一個修行人好不好,就用這三個字來評價。戒為第一,定為第二,慧為第三,三者一體,缺一不可。戒就是這個人品行高潔的象徵,品行高潔的印證。定:定是什麼?定是這個人坐在那裡不動嗎?不是。定是遇事不亂、處變不驚,那個叫定。定不是坐在那裡眼睛一閉,我定了;乾脆我拿個釘子把你釘在那裡,那你「定」得更厲害,「定」在那裡動都不動。人家說笑我也不笑,說悲傷我也沒有反應,人家來撓我一下我也沒有反應,知道這樣的狀態叫什麼嗎?祖師大德把這樣的狀態稱之為「冬瓜定」!說是「冬瓜定」已經夠客氣了,還沒有說是「死人定」呢!(眾笑)這個人的心應該是活潑潑的,學佛的心是活潑潑的。什麼是活潑潑呢?是對萬事萬象看得清清楚楚,這種活潑。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智慧從哪裡產生?從「一」產生。這個「一」就是本心本性。這個地方講的是體和用,一體生萬用。你的身心真正有一個般若的狀態了,你隨時隨地流露的都是智慧,不可能對東邊是智慧對西邊就沒有智慧。像寶珠一樣,面面皆圓。是個無價寶珠,這個寶珠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滿的。從東邊看圓滿,從西邊看不圓滿,從南邊看是三角形,這哪是寶珠呢?八萬四千智慧從一般若、從一念、從我們這一個心性當中流露出來。佛門有一個很有名的說法,叫「芥子納須彌」,就是把須彌山放在一個芥子裡面。芥子就是很小很小的一個狀態吧,像個小米粒一樣的一個東西、一個狀態,芥子,就像芝痲、高粱、小米粒的容積,要把一座須彌山放進去,叫「芥子納須彌」。有一個秀才對這個事情想不通,他就去請教一位禪師,為什麼芥子那麼小能夠容納須彌山?怎麼容納下去的?禪師問他:秀才啊,你讀了多少年書啦?他說我讀了十多二十年了。你讀了多少書呢?我讀了四書五經、千經萬卷。禪師問:那你千經萬卷裝在哪裡呢?秀才用手指著頭說:放在這裡。這不就是「芥子納須彌」嗎!什麼叫芥子納須彌?一千卷一萬卷書,就這樣納進去,裝進去了。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八萬四千,這是一個比喻數字,不要死板地理解成說八萬四千就剛好八萬四千,一個也不多一個也不少。這是佛說的一個方便數字,就是無量的意思。我們講人也是這樣,說一百個心就有一百個面孔,一萬個心就有一萬個面孔,這也是一個概數。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心中沒有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所謂慈悲、忍辱、禪定、精進,這些都不離開自性。自性覺悟,慈悲也就具備了,智慧也具備了,禪定也具備了,方方面面都具備了。這就是不離自性。能夠悟此法者,能夠在這個地方悟入,有悟、有入、有體證,那麼就無念無憶無著,這些念也好憶也好著也好,都而已。這些方法隨機應變,方法是隨機應變的,達到的目的是一個:不起誑妄。這個地方的誑妄是欺騙的意思,欺誑。欺騙誰呢?實際上是欺騙自己。與其說是欺騙這個欺騙那個,落到實處都是欺騙己。欺騙佛菩薩!能欺騙佛菩薩嗎?欺騙別人!別人會受到傷害嗎?不會。比方說我沒有修到一個什麼境界,我去對人家說我修到什麼境界了,別人聽了這話能受到什麼傷害嗎?不會。最終受到傷害的是自己。自己受到傷害,自己被自己欺騙,自己障礙自己進步。用自真如性,用智慧來觀照,在一切法當中,不取不捨。不取不捨,是在已經有取捨之後達到的再升華的境界。在沒有達到那麼高境界之前你還得有取捨,沒有取捨那就糊塗了。所以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切惡事一切壞事不要去做,一切善事一切好事儘量去做,這就是取和舍,舍掉什麼取什麼。當你的取捨已經形成自然而然、自發流露的時候,就沒有取捨了。還沒有形成自然而然、天然天性的流露之前,你還是要有一個取捨的概念。這是兩個階次、兩個層次。所以,善業惡業、做善事做惡事還沒有一個好的區別,甚至連善惡還認不清楚的狀態下,就千萬不能談什麼無取無舍!!無取無舍,他自己都還是一個模糊的、籠統的甚至是一個糊裡糊塗的狀態,就叫他不要有取不要有舍,取也沒有舍也沒有,那就是愚痴上面加愚痴!這裡六祖大師講的是最高境界,和達到最高境界的方法。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要達到佛法的最高境界,要達到般若三昧。什麼是三呢?般若三昧,甚深法界,都是佛法最高境界。什麼叫最高境界?三昧是什麼?談般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有不同的概念。般若有不同的層次,可是我們連文字都還沒有理解它搞清楚它的能力,就來談實相般若,在有些時候就顯得很蒼白、很假。比方祖師大德給我們的開示,這是文字嗎?是文字。是語言嗎?是語言。你說:我這些都不要,我直接達到實相般若就可以了。那麼我反過來問你,達到實相般若就相當於博士境界,博士的境界回過頭來看碩士的境界、看學士的境界不成問題了吧。這個比喻雖然有點牽強,是用世間法來比喻,就相當於爬樓梯一樣,你能夠說你自己已經爬到第一百層了,我就問你:第九十層第幾步第幾步是個什麼境界,你講給我聽,你一定能夠講得出來,才算真實。因為從高層次講低層次這一定講得出來的,從低層次講高層次那是講不出來的,沒有達到那個境界,不知道上面是個什麼情況。如果自己說自己是站在第一百步樓梯上面的境界了,可是你問他第七十層、第八十層、第五十層是個什麼境界,他都說不上來,甚至莫名其妙,這就是自欺了!自己欺騙自己。這個最高境界,「三昧」這個字眼就告訴了我們。三昧是什麼?正受。三昧是印度語,大家不要理解錯了,這個三昧不是一二三的「三」,是印度語翻譯成中國話,叫「三昧」,讀音發這個音,理解錯了就差之毫里失這千里。我們說三藐三菩提,三昧,三摩地,這些名詞術語,都是從印度語翻譯成中國話,我們不能用中國的數量單位簡單地從字面上去理解:三昧,那前面還有一昧,還有二昧。照你這樣理解三昧,那還有四昧五昧六昧呢!?要達到這個般若三昧,須修般若行。怎麼修般若行呢?持金剛經,念誦金剛經。誦經,誦經要用什麼態度來誦呢?要以「不求甚解」的態度。什麼叫不求甚解?「不求甚解」這四個字說得有點文言文。說形象一點,什麼叫不求甚解?就是什麼都不管,一門心思就這樣老老實實的誦、念,就叫不求甚解。不要去問、去理解,去追求思考這是什麼意思。「讀書千遍,其義自現」。這句話尤其是放到讀經典當中,特別特別有用處。我們讀經典,什麼叫經典?「經天地而不朽,亙古今而不變」,才叫經典。經之典之,恆長永久,經得起時空的檢驗才叫經典。否則,什麼叫經典?由於她(經典)是高度智慧的結晶,由於她份量很重,所以簡單地理解都是「以管窺豹」,就像拿一個竹管子去看一個豹子一樣,看不全面,只能看到豹子的一個斑點。當知此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嘆,莫能具說。見性、誦經、開悟這些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已經說得很清楚。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智小根人聞,心生不信。這裡六祖大師強調了這麼一句話,說他傳授的這個法門是對最上乘人最上根基人所講的。為大智人說,是對大智慧的人講的。為上根人說,是對最上根的人講的。小根小智就算聽了,他也不相信。是不是?是。我們反躬自省,自己想一想,確實是這樣的。聽了沒有啊?聽了。你聽進去多少啊?我聽某某法師講這部經,聽某某法師講那部經,在哪裡哪裡又聽了哪部經,我聽了多少部經了。聽了經有什麼好處啊?聽了經我也沒感覺有什麼好處啊。是不是?反問一下,你聽經有什麼好處啊?沒什麼好處,感覺好像還是這樣。而且,信沒有呢?聽經相信了嗎?我們自己給自己打一個分數,聽經以後你信了嗎?能夠打個半信半疑都已經不錯了。——你信不信,我們在這裡講經,比方我說:喂,你們知不知道,昨天有一個人在外面一條街旁邊,南明河上面,撿到一個垃圾袋,打開垃圾袋,你們猜裡面有多少錢?二百萬。他撿到一個垃圾袋裡面就包著二百萬塊錢哪!保證我說完這句話,一會兒聽完經很多人都跑去撿垃圾袋了。為什麼?聽經的誘惑力沒有二百萬的誘惑大呀。如果發動大家說南明河當中有很多垃圾需要清理,誰都不願去清理。如果你說南明河的垃圾裡面經常發現錢,保證一夜之間一個垃圾袋都沒有了!都搶著去撿垃圾了。為什麼?利之所驅!什麼東西誘惑他的心呢?——「就算聽到也不相信」,不是六祖大師在這裡否定我們,是六祖大師很實在的告訴我們:凡夫這個心性,從信門入,他很難入。所以佛菩薩度眾生,眾生最難度,其中有一個難就是不信啊!佛菩薩對不信的眾生沒有辦法。我們反過來站在一個煩惱眾生的狀態上,我們會說:哎呀,佛菩薩,既然您是大慈大悲的菩薩,我不相信沒有關係啊,您可以強行把我度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啊,您就發個慈悲發到底啊!是這樣發慈悲的嗎?我們自己沒有責怪自己善根是什麼樣的狀態,可是我們卻反過來,過分地要求佛菩薩應該怎麼樣對我:既然你是菩薩你就應該慈悲到底,我不相信也好我怎麼業障也好,你都應該採取強制手段把我度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行嗎?你忘記了還有另外那句話,那句什麼話:此人吃飯彼人不飽!這個人吃飯那個人不飽的。你忘記了這句話。佛法是這樣的:張三不吃飯,李四說你不吃我幫你吃。幫你吃?是吃到李四肚子裡還是吃到張三肚子裡呢?如果是吃到李四肚子裡,李四飽了張三還是沒飽;如果是吃到張三肚子裡,張三又不吃,李四怎麼幫他呢?能說我給你灌嗎?可以灌嗎?可能李四去灌張三,還要被張三打一頓!——六祖大師在這裡打了個比喻,說: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閻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棗葉。若遇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大乘人、大心量的人他有容量。六祖大師在這裡把大乘人比作大海,下雨也好,小溪流也好,可以百川匯入大海。不管是江水、河水、溪水、湖水,什麼水,包括天上下的雨水,都可以流入大海,大海都可以接納。而且,進入大海,所有的水都成為海水,江水原來的味道沒有了,湖水原來的味道也沒有了,所有不同來源的水,當它都流入大海的時候,大海都包容、接納而成為一個味道的海水。海裡面沒有誰劃分說這一片水是什麼湖裡面流過來的,那一片水是什麼江裡面流過來的,把它劃得清清楚楚,沒有。海水,大乘人是這樣的狀態,所以他心開悟解。六祖大師他老人家講話很妙啊!他光講上句不講下句。大乘人是什麼狀態他講了,他沒有講小乘人是什麼狀態,這很妙!講前句不講後句,不講後句其實我們也都聽懂了。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所以要知道本性具備般若之智,經常要用智慧來觀照。用智慧觀照你隨時隨地都能夠透出智慧。這個地方我講我自己曾經遇到的一個事情,大概差不多有十年前了。這個事情雖然是個笑話,但能說明學佛你把心擺在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上你就跟境界吻合。有一次我的房間裡面鑽了一隻老鼠進去,這個老鼠晚上在衣櫃下面就到處咬,我睡覺睡著我說什麼地方有個耗子,就找了一根竹竿,想把老鼠趕出去。那是我很早以前的那個衣櫃,又是衣櫃,半邊又作為書櫃,有點兒寬有點厚。我找了一個竹竿就去趕它。那個衣櫃下面不是空的嗎,我就這樣趕,這邊趕過來,那邊趕過去,那個老鼠沒出來。我又跑到書櫃靠著牆的那面,那不是有一個縫嘛,我就把這個竹竿伸進去這樣趕,這樣上下趕,趕了一陣老鼠還是沒有出來。這樣趕也不出來,那樣趕也不出來,咦,這個老鼠怪了?我就找個電筒,我想這個老鼠就在衣櫃的後面,怎麼會不出來呢?我用電筒從那個靠著牆的一面一打開,一射,你們猜這個老鼠是個什麼狀態?太有意思了!這個老鼠像人一樣,很聰明啊,它當時那個樣子像人一樣。它不是四條腿嗎,它兩條腿撐在這個牆上,兩條腿撐在那個書柜上面,像個人形一樣的撐著,靠著那個牆。恰好我的竹竿短了那麼一點點,到它面前剛好扒不著,所以我在下面趕它它跑上面去了,我在上面趕它就跑到靠牆那個犄角、那個角落。那個地方這邊轉彎,那邊也轉彎,又在書櫃後面,我的竹竿到它面前又打不到它,我那個電筒射到它,它也看到我,我也看到它。竹竿在它面前晃來晃去,如果說形象一點,那個老鼠簡直差不多要向我吐舌頭扮鬼臉了,很有意思,像個人一樣,一點兒都不像老鼠!我當時實在很有一種感慨!這個人都不一定有老鼠這個迅速的反應啊。你看它會把握你這個竹竿,就打不到它,剛好就短那麼一點兒,並且一點不驚不詫的。你的竹竿在它面前上下上下晃,它也這樣上下上下看,這說明什麼?說明一切眾生的佛性是相通的!後來我看它一眼,乾脆不趕它了,不趕它它卻走了,自己走的,什麼時候走的我也不知道,它也沒打招呼(眾笑)。它走了也不來了。所以,你去體悟佛法所講的這個境界,你心裏面不容易起煩惱。如果你用一種很氣憤、很激烈的心態心情去對待,跟事情對立,跟眾生對立,以至於跟自己對立,你自己到處都對立了以後,你這個「海」都變得不像海了,容納不了了。譬如雨水,不從天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一切草木,一切眾生,有情無情,都能得到雨水的灌溉。佛法也像大海,眾生的心量也像大海。不知道曾經在哪裡看到一句話,這句話好像還不是在佛教的書籍里,是一般世間上的那種雜誌報紙。我記得我看到這麼一段話,說:什麼東西最廣大呢?大海最廣大,天空最遼闊;比大海比天空更遼闊更廣大的是什麼?是人的心。這句話說得很好,這句話跟佛法是吻合得起來的。佛法就像大海,像天空,包容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到大海邊,肚量大的你就多喝一些,肚量小你就少喝一些。得到佛法的滋潤,得到佛法的灌溉,也是這樣子。得不到,其中一個原因是什麼?是不喝水!佛陀當年打了這樣一個比喻:有一個人在烈日炎炎的太陽下面走路,走得口乾舌燥的,好渴!渴得不得了的時候,他著急啊,找水喝。就問旁邊的人:請問一下,這裡哪個地方有水啊?我好渴啊。旁邊有人說:哎,就前面不遠,有一條大河,河水非常清澈透明,水質很好,甘甜清冽。這個人「好好好,謝謝你,謝謝你」,他就去了,到了河邊。給他指路的這個人看他渴成那個樣子,不放心就追過去了,追過去一看,他在幹什麼?他在河邊哭。剛才問水找水的那個人在河邊哭啊。這個人就問他,你哭什麼?你到了河邊就趕緊喝水啊。「哎呀,我喝不完這麼多水啊」,他哭這個!佛陀打這個比方,比方得很形象!我們有時候就像這個人一樣,口渴啊,告訴你要喝水,他跑到河邊不喝,他說:我怎么喝得了這麼大一條河的水啊。犯這個毛病。就好像吃飯一樣,我怎麼吃得完這麼大一鍋飯呢?——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眾生的本性般若也是這個樣子的。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就是小乘心量,心量狹隘,這樣的根機,如果突然來一場大雨,他不但不能接受,而且還被這個大雨把他衝倒了。這講的是兩方面:一方面要對機說法,因材施教,什麼樣的學生,什麼樣的根器,老師應該怎麼樣去教。他接受不了大雨的沖刷,你拚命的一場大雨,不但對他沒有益處,反而把他給害了,他還沒有到接受狂風暴雨的時候,不能夠用狂風暴雨。另一方面說明我們是什麼樣的根機基礎,該接受什麼樣的教學,也是要看情況的。禪宗裡面,祖師講了這麼一個笑話:有一個人,是一個搞藝術的,下午快要天黑的時候下班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走街穿巷,就看到有一戶人家牆外面有個小偷在挖那個牆,準備偷這家的東西。而這家人一點也沒有發覺,還在屋裡麵點了燈,笑語歡歌的。這個藝術家是幹什麼的呢?是吹喇叭吹長號的,是做這個專業的。他遠遠看到這個小偷在那裡拚命地挖牆,眼看就要把牆挖穿了,就要進那家去偷東西了。他著急啊,想個什麼辦法提醒一下這家人呢?他又不能大聲喊「抓小偷了」,怕那個小偷回頭來打他。想了一想,喔,好,我身上不是帶了一個長號嘛,就悄悄來到那個小偷看不到的角落。那個角落,就是被偷那家人的窗戶下面,拿出他那個小號,「嘟」,使勁一吹,狠命地一吹,意思就是提醒這家人有人偷東西了。他使勁一吹以後,喔,這家人真的驚動了,滿家人都跑出來了。這個小偷也嚇了一跳,小偷看到這家人跑出來了,所以也跑了,吹喇叭這個人也跑了。這家人跑出來幹什麼?跑出來很快就去追啊,追人啦,很快就追上這個小偷了。哇,這個小偷想這下倒楣了,肯定被抓住,被打一頓了。你們大家想到沒想到,追到小偷後這家人問的什麼話?把這個小偷一下子按在地上,惡狠狠地問這個小偷:「剛才是哪個傢伙在吹喇叭」?!你看這是不是哭笑不得。這個典故就說明如果不對機,如果方法不得當,得來的效果很可能適得其反。所以,我們每個人每個眾生都有不同的根性,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這也是六祖大師在這裡強調的。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為什麼小根之人,根器小,基礎小,不能開悟呢?為什麼呢?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原因就像烏雲把太陽遮住了,雲層越積越厚,所以看不到太陽,怎麼辦呢?要有風來吹,把烏雲吹散了。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般若智慧也像太陽一樣,因為一切眾生的自性迷悟不同,所以見到太陽的效果也不一樣。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不往內照,一味往外看,這樣的根器就是小根,大小區別就在這個地方。往內看就是大根,往外看就是小根。若聞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如果能夠聞悟頓教,不執外修,那就是心心都在定中,心心都在慧中,這樣就是見性,這樣就是開悟。六祖大師告訴我們,怎麼開悟啊?這樣開悟!從自性常常生出正見,隨時隨處都是一個頓悟的狀態,你的心就能開悟,一切染污都染不上去。為什麼染不上去?因為猶如鏡子。心如明鏡,「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不來不現」,這就是禪宗修行的要訣。我們的心性就象一面鏡子。「胡來」是過去文言文的話「胡」就是少數民族,「漢」就是漢族;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不來不現。就是一個少數民族的人從鏡子面前走過,鏡子裡面就現出一個少數民族人的樣子,一個漢族人從鏡子面前走過,鏡子裡就現出一個漢族人的樣子,沒有人從這個鏡子面前走過,鏡子就是鏡子,在那裡清清楚楚。我們這個心就要這個樣子。就象一位祖師說的一樣,怎麼修行啊?什麼樣叫真正的修行啊?該吃飯的時候就吃飯,該睡覺的時候就睡覺,這就叫真正的修行!問話的人說:那這樣子的話,誰都可以修行了。祖師說:不是這樣子的,你沒聽懂我的話。為什麼呢?一般人是吃飯的時候想著睡覺的事,睡覺的時候又想著吃飯的事,所以他不懂得修行。這是一個提綱挈領、舉點透面的話。他用吃飯和睡覺來概括所有的境界,你吃飯的時候想著其他事,睡覺的時候想著其他事,乃至於想到毫不相關的事,甚至想到很多造業的事。我們是怎麼造業的?這個人是怎麼變得很業障的?難道他莫名其妙就業障了嗎?不是。他的心心念念都在思考,還業障得蠻有水平呢!這個業障不是沒水平的人能業障得出來的。我們佛門經常舉行祈福法會,祈福消災大型法會。每當舉行這種祈福消災大型法會時,就會看到一些現象,我也看到過,相信大家也看到過。看到在這個法會期間,居士們湊錢買一些生命來放,走到買生的路上或者走在街上,就會碰到各種各樣的生命。不管是大的牛、羊、狗,小的魚、蝦、蟹,我有好幾次,大概是三次還是四次看到牛流淚,看到羊下跪,看到狗哭。它們為什麼要下跪,要流淚,為什麼要哭呢?它的心跟我們的心是相通的!它墮落了!它走到那一步了,它為什麼走到那一步呢?因為當初它很有水平造業啊,它造業的水平很高啊。所以它會走到那一步。它在一步沒有到達那個報應之前,任何人提醒它,它都置若罔聞,非要走到那一步了,非常可憐!可憐是可憐,但它犯下的業、造下的罪必須得償還清楚,不是憑兩行淚,說一聲對不起,現一個可憐相,就馬上抵消的,這就是事實啊!所以這個空不空啊?這個不空!因為迷、悟,悟不用講,迷經常被忽略。因為煩惱塵勞染著在心,不是不染,是染得很厚。佛法講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不來不現,這是修行的高水平境界。我們這個身心是不是像明鏡一樣的?如果真的像明鏡一樣,你就真的很自在。遇到什麼境界現前了,你都能夠有智慧去面對它,境界過了,你還是像一面鏡子一樣。我們用一個辦法測驗我們自己,就測驗出來了。說「我已經沒煩惱了,已經像一面明鏡一樣的,什麼境界到我面前現一下他走了,我也開心了,沒有掛礙沒有煩惱,不會被障礙的」。是嗎?是。好,那我們自己測驗一下自己。比方說我已經看破、放下、自在,沒有煩惱能夠捆綁我了,什麼煩惱都不能捆綁我。是嗎?是。好,明天就有一個人來誹謗我,說你在某個單位上過班嗎?是,我在那個單位上班十二年了。你做什麼工作?我做財務。問清楚了。前面問清楚了,後面就說你在做財務期間你貪污了六萬塊錢。就憑這句話,我們三個月都活不了啦!馬上就測驗出來。不是說你已經自在了嗎?自在沒有?沒有自在!就這一句話,起碼要痛苦三個月啊!而且這三個月當中,白天也在想,晚上也在想,半夜睡覺醒來還要想,加班加點地想,老想不通!憑什麼他說我貪污六萬塊錢呢?我明明是清清白白的,搞得清清楚楚的。煩惱怎麼起來的?染污!怎麼染污的?自己染污的,自己被自己染污的!有此事,果報我自受;無此事,沒什麼果報,我著什麼急啊,這多好啊!有此事,你說不說我都會有果報的,我都要承受。你說我也要承受報應,不說我也要承受報應。沒有此事你說了沒用,這多好!這就叫胡來胡現,漢來漢現,這樣子才叫見性。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去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心,與般若經本無差別。這樣修行,你的執著打破,通達無礙,沒有障礙。怎麼生障礙的?障礙是什麼?障礙其實很多時候既是一面牆,又是一片樹葉。我們在它面前顯得很脆弱的時候,它就是一面牆;它在我們面前顯得很脆弱的時候,它就是一片樹葉,這就是障礙。當它成為一片樹葉的時候,就是一葉障目;當它成為一面牆的時候,我們就撼之不動,這就看誰更脆弱!是它脆弱還是我脆弱,是它欺負我還是我欺負它,是它牽著我的鼻子走還是我牽著它的鼻子走,煩惱、障礙對我們來說,這個角色是這樣轉換的。能轉換,與般若經所說的境界沒有差別。能夠轉換嗎?——好,今天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