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歲次乙未年冬至祭祖。「中國四千五百年前的遠祖如何教導後裔」,恭錄自老法師演講集。
根據中國歷史的記載推本溯源,中國人的遠祖,古老的祖先,至少可以回溯到四千五百年前的堯舜時代,他們教導後代子孫的教學理念一直綿延到滿清末年,直至滿清滅亡、民國興起時才被廢除。祖祖相傳的堯舜「五教」,是教學的五個科目,學者學此而已。這五個科目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現在我們逐條來介紹。
甲、五教、五倫
甲一、父子有親
乙一、親愛精誠。
父子有親的「親」是親愛,這是天然的性德,不是有人教導的。從何時最容易看出來?從嬰兒,小孩二、三歲到五、六歲這時候天真爛漫,天是天然、自然的;父母對子女的愛護是無微不至的,這種愛是發自於真誠、發自於真心,是沒有條件的自性真愛。子女在嬰孩時代,對於父母的愛也是天然的,這就是道。所謂「道」是自然而然,是宇宙大自然運行的規則。隨順道稱為「德」,絕不違反天然之道是有德。如果子女從小受過聖賢教誨,能終生保持對父母的親愛永恆不變,這稱為德。
中國古人最具代表性的舜王,據傳記記載,舜確實是保持幼孩時的愛心永遠不變。他母親過世後,父親娶了繼母,繼母對他非常不好。舜能用對待自己母親的愛,去愛他的繼母,而且終生不改,這就是德。中國民間相傳的「二十四孝」,舜排在第一位,他是我們的榜樣,教導世人「父子有親」的至理。
中國人稱父子、君臣、夫婦、長幼(即兄弟)、朋友為「五倫」,這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個關係不是人所發明、制定出來的,而是天然,自然而然的。我們細心觀察二、三歲的小朋友,他跟他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已經開始做朋友了,這是人教他的嗎?這是人在設計的嗎?沒有,完全出之於自然。所以,「父子」是自然的,「君臣」也是自然的,君臣是指領導與被領導,人在世間總歸會居一個地位,不是領導別人,就是被人領導。「夫婦」也是天然的,「兄弟」、「朋友」統統都是,這就是五倫。五倫是自然而然的,這是道;順乎道,不違背道,就是德。所以,親愛是德,父子相親。聖人的教化就是教人明了此大道,一生中直至老死都永恆遵守而不違越,這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大學問。
乙二、師資道合。
中國的教學崇尚「師道」,師道在五倫中並沒有明顯的列出來。師道是什麼?師道也是在第一條,中國人看待老師和父母完全相同,讀中國古禮諸位就能夠明了尊師重道的道理。一個人能在社會上成為頂天立地的人,是由兩個人教導出來的:在家庭中是父母,父母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真的是給子女做出最好的榜樣,子女天天在看、天天在學;等到六、七歲上學了,老師是學生最好的榜樣,父母教導子女尊師重道,老師教導學生孝順父母。所以,師道是合在第一條的。
父子有親,師徒也有親,父子是血緣關係,師生是道義的關係。所以在中國古禮中,學生對老師和對父母完全相同,學生有義務照顧老師一輩子。不但如此,學生還要照顧老師的後代兒孫,這就是報恩。你是如何成就的?是老師教導出來的。要如何報答老師?老師在世時要照顧老師的生活,老師過世之後,後裔如果在生活上有困難也要照顧。父母過世時,兒女守喪三年,是帶孝;老師過世,學生心喪三年,只是沒有孝服,在精神上和對待父母之喪完全相同。所以,中國的教育是以孝親尊師為根本。
甲二、君臣有義
「義」是道義,明白了什麼是道,隨順道而行就是義,父子隨順道就是親,所以親、義是德。詳而言之,領導人對待被領導人(就是君對臣)要仁慈,君要仁、臣要忠,這是德。仁是德,忠是德,總稱為義。各人有各人的本分、職責,一定要盡到,這是隨順道,稱之為有德。這個關係在社會非常普遍,不僅僅是在政府、朝廷之間。
例如,中國從前是大家族,有三代同堂、四代同堂乃至五代同堂,家族裡面地位最高、最尊貴的就是君,底下所有的族人都是臣。現代社會不作興大家庭,都變成小家庭。社會公司行號林立,公司裡面的董事長、老闆就是君,他底下的幕僚、職員就是臣。在行政組織里,各個階層都有領導人,省長、縣市長是君,再下面,鄉鎮長是君,底下替他辦事的人都是臣。所以,無論哪個階層,只要是在領導人的位置上,對待被領導的人要仁慈,要常常關懷他、要照顧他、要想到他,他就會替你忠心辦事。這是符合於自然天道。
甲三、夫婦有別
「別」是什麼?別是差別。什麼差別?責任不同,各有各的職責,這是天職。中國古代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絕不像今日社會說要提高女權、要權力平等。現在爭平等,實際上是把自己的天然職責失掉了。印光大師在《文鈔》裡說得很清楚,一個家庭當中,女人的權比男人重要太多太多。女人一生的職責是相夫教子,所以稱為內助,她是幫助丈夫治理家庭,使丈夫無後顧之憂。管理家庭,最重要的職責是教育兒女,所以家庭有沒有好的後代,責任都落在婦女的身上。縱使自己的丈夫一生做出了最偉大的事業,轟轟烈烈,但如果是後繼無人,他一生的成績就等於零。
在古代最明顯的,帝王登基(舉行就職大典),就職之後第一樁事情是立太子,就是培養接班人。若是沒有接班人,他一生做得轟轟烈烈,第二代就亡國了。國如此,家亦如此。一個家庭中能否代出賢人、代有好兒孫,這都是婦女的責任。所以印光大師說,有賢明的領袖出現,社會才能安定、和平、興旺,這種人才是婦女培養出來的。今天婦女要出來跟先生爭權,結果家庭沒有了後代。雖然兩人可以榮耀一輩子,然而家庭後繼無人,家道就會衰亡,這是大錯特錯!中國人從前讀聖賢書,能夠遵守聖賢教誨,家道能維繫十幾代、幾十代不衰,代代都有賢人培養出來,那就是做到了夫婦有別,各人盡到各人本分的天職。
所以,教養兒孫,古人不是為自己家,是為整個社會、為國家、為世界培養優秀人才。將來他長大了,能夠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為一切眾生謀幸福,你想想這一分職責值不值得做!世間人常說偉大的事業,還有比這個事業更偉大的嗎?在中國歷史上,孟夫子的母親是好榜樣,她盡到相夫教子的責任,沒有為自己的名聞利養,到社會上去爭一份好工作,而是全心全力教導兒子。所以孔子稱為至聖,孟母的兒子稱為亞聖,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
甲四、長幼有序
這是兄弟關係,長是哥哥,幼是弟弟。「序」是天然的,不是有人刻意安排。弟弟對哥哥要尊敬,敬長,哥哥對弟弟要關懷照顧。而且,縱然是弟弟有才幹、有福報,哥哥比不上他,弟弟事業做得大、官做得大,財富很多,他對哥哥還像童年一樣的恭敬,這是有德。古聖前賢以身作則,做出榜樣給我們看。不要認為這是小事,它是展現道德,其功德是潛移默化。每個人都能夠遵守自然法則,在家庭中,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在家庭之中,弟弟妹妹對長輩(長兄、大姊)不能不尊敬,這是影響風俗,這是建立道德的典型、模範。
甲五、朋友有信
朋友之間說話不能不算話,要信實,要有信、實在。
以上這五個科目稱為「五教」,中國古聖先賢教導後代就是教這五樁事情,這是五倫。五倫是天道,能夠隨順,有親、有義、有別、有序、有信,這是德,隨順道就稱之為德。教,就是教這五個科目,學,也是學這五個科目,教學是一不是二。所以,長輩一定做出來給後輩看,他一生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決定不違背道德。
乙、學之序
學習有學習的方法,有學習的程式,這個程式也有五科。
乙一、博學
人不能不學,現在說專精,這是在學術上;博學是包括生活教育,什麼都要學,掃地要學,抹桌子要學,從前砍柴要學,燒火要學,燒飯要學,燒水要學,凡是生活點點滴滴你不能不會。縱然你福報很大,有人侍候,你也不能不懂。孔老夫子在《論語》中有記載,家庭中的這些瑣碎工作,夫子樣樣都會。至於學術,他是專精,專精而後博學,博學是指生活教育。
如果一個人連生活教育都不懂,在這個社會上還能立足嗎?現在有些年輕人確實疏忽了,書念得很好,不會做人,將來踏進社會樣樣都不通,什麼叫不通?沒有人幫助他。你成績再好、再優秀,得不到助手,念書變成書呆子。書念得再多,在社會上人情世故一竅不通,生活教育一無所知,沒有辦法在社會立身。所以,國小教育現在都失去了,非常非常可惜!
諸位讀陳弘謀的《五種遺規》,第一篇「養正遺規」,那是教國小,教幼童。小孩從出生到六、七歲,還沒有正式讀書,先教灑掃應對,你要會做人。再富有的家庭都不例外,你們看曾國藩的家訓、家書,這是滿清末年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官做到四省總督,這在清朝歷史上是絕無僅有。清朝總督只管兩省,他能管四省,人稱他作小皇帝。曾國藩的兒女、子弟,日常生活中事事還是要自己動手,雖然家裡傭人很多,傭人歸傭人,子弟都要習勞,年輕時不能把福享盡,許多用勞力的工作還是要教他們做。這就不容易,曾國藩對於子弟沒有溺愛,而是訓練他們成人。自己服過勞役,自己動手去做過,才曉得這些工作人員的辛勞;而不是從小一生就受家庭照顧,都為你服務。所以,他教兒女要為父母、為祖父母、為長輩服務,不能讓傭人代勞。這是表示自己的恭敬,在這裡面學習,這是真正明理的人才能做到,這是生活教育,是廣學多聞,日常生活樣樣都要會,特別是富貴人家更是如此。
因此,童子最重要的是要有德行,知道孝親尊師,敬老尊賢,才真正能夠學有所成。
乙二、審問
審是審察,不知道的要去問,問的時候要懂得,這個問題該不該問?我問的有沒有錯誤?譬如問書本裡面的意思,要去問讀書人,母親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你去問她就錯了;家裡面大大小小的事情,母親很熟悉,你問她就對了。「審問」中這是最重要的,將來踏進社會,你就知道如何問。這個人是學哪門學科,是在哪個行業工作,他的經驗、學識很豐富,你在這方面向他請教就對了。所以,審問是要問專家、問行家、問經驗豐富的人,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對象,這是很重要的。
乙三、慎思 乙四、明辨
第三「慎思」,慎是謹慎,思是思考,思考問題不能不謹慎,這與前面「審問」有密切關係。「明辨」是要用智慧來辨別,才能與道德相應。如果你想錯、辨別錯了,現代社會這種錯誤的現象非常普遍,他沒有慎重思考,沒有智慧辨別,在人事上把善人當作惡人。父母至親,可是長大後,對父母懷疑,不相信父母教誨,聽信別人的教唆。世間確實有些人用綺語(花言巧語、甜言蜜語)來欺騙你,教你違背道德,違背真正愛護你的人、真正幫助你的人,他在挑唆。顯而易見,挑唆的目的是他要控制你,他要約束你。你聽他的話,不知不覺被他控制、被他約束,為他做惡,這就是你不知慎重思考,沒有智慧辨別。
這四條,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所以窮理也」,這是教你明理,明理之後要落實。理是什麼?理是父子有親的道理,君臣有義的道理,夫婦有別的道理,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道理,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
乙五、篤行
明白之後要落實,「篤行」就是落實,落實在哪裡?落實在修身、處事、接物這些地方。我們在此做一下介紹,要是不能篤行,一切全都落空了。
丙一、修身
古人說的篤行,篤是篤實,實實在在的做到,現在人講落實。落實第一,修身:「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慾,遷善,改過」。「言忠信」是誠實,「行篤敬」是禮敬,「懲忿」是不瞋,「窒慾」是不貪,「遷善、改過」是不痴。中國老祖宗所教誨的和佛陀教育無二無別,這豈不是中國人常說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保守一點說,堯舜距離我們是四千五百年,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三千年,這還是在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一千五百年之前,中國老祖宗和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完全相同,這是真理,真理永恆不變。
丁一、言忠信
誠實的人,他說話「忠」。什麼是忠?中國文字是智慧的符號,忠是心正,心不偏、心不斜,稱為忠;換言之,這就是佛法所說的正知正見。言語出之於正知正見,稱為忠;如果思想、見解是錯誤的,邪知邪見,所說的話就是不忠不信。所以我用簡單的「誠實」來解釋。能夠隨順聖賢人的教誨,知見就是正的。
丁二、行篤敬
篤是篤實,實實在在,恭恭敬敬。所以我們的行為要實在,言行要一致,不能夠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若是如此,在社會上誰敢相信你?誰願意跟你往來?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細心觀察,他跟一般人不同之處,在於言行一致。如果「言忠信,行篤敬」,這個人就是聖賢君子,他絕對不會做惡事。
丁三、懲忿窒欲
後面所說的四句,是前面兩句的註解。第一「懲忿」,決不能發脾氣,修身最重要是要常常保持心地的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最怕的就是瞋恚。忿是忿怒,最傷身體。
「窒慾」,窒是控制,你是凡夫,當然有欲望,欲望一定要控制,這一句就是佛家所說的不貪。貪瞋痴是三毒,祖宗教我們,懲也是克制的意思,要克制自己的瞋恚,克制自己的貪慾。這個東西不但傷德,也傷身體,人身體奇奇怪怪的毛病都與此有關係。三毒煩惱,現在人說病毒,這是最嚴重的病毒,內裡面有毒,外面稍稍有一點感染,疾病就會發作。
丁四、遷善改過
這是佛家所說的斷惡修善,改過是斷惡,遷善就是修善,斷惡修善是不痴。愚痴的人不懂,他做不到,他不知道自己有過失,這是愚痴到極處。聰明人、有智慧的人,天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一樁事情是什麼?反省。反省之中最重要的是要反省自己的過失,今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沒有過失?有過失趕緊改正,明天不要再犯,這是真懺悔。所以,懺悔不是形式。這是我二十六歲學佛時,章嘉大師所教導的。佛家非常重視懺悔,懺悔不重形式,懺悔最重要是改過自新,這是真懺悔。這是修身最高的指導原則。
丙二、處事
處事是什麼?辦事,無論從事哪一項工作,甚至於很小、瑣碎的事情,灑掃應對,小事情也是事。不論大事小事,要懂得處事原則,「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正其誼,「誼」跟義理的「義」意思相同,可以通用。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我們處事、辦事要以道義為原則,決定不為私利,不圖有功。
李老師常常教導我們,「但求無過,不求有功」,永遠要記住這句話。儘量減少自己過失,天天在反省,天天在改進,不圖有功,但求無過,就是與道義相應。只問是否合乎道義,決不考慮是不是對自己有利。
一切為社會、為眾生、為正法久住,這是我們考慮的原則。如果對正法久住有利益,對一切眾生有利益,對於社會的安定和平有利益,這件事情我們應該做。但是如果社會上有阻力,佛法說緣不成熟,它有障礙,甚至於國家有法令規章禁止你這麼做法,你做不做?不能做。什麼原因?佛在《菩薩戒經》裡面教導我們「不犯國制」,佛弟子決定不違背國家的法律。
《梵網經》教導我們,「不作國賊」,賊是傷害、盜竊,意思是決定不能做傷害國家社會的事情,這是不作國賊。「不謗國主」,各級領導人他做得再不好,破壞正法,毀滅正法,也不可以毀謗。《瓔珞戒經》佛教導我們,「不漏國稅,不犯國制」,國制就是國家的法律,決定不能夠違犯。佛弟子給社會、所有一切眾生最好的印象,就是佛弟子守法。
丙三、接物
接物就是待人。我們是社會動物,不能離開人群,跟一切人接觸,要用什麼樣的心態,非常重要。
丁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不願意別人這樣對待我,我就不應該這樣對待別人,這是一個重要原則。西方宗教經典裡面,這句話是反過來說的,己所欲,我喜歡的、我想要的,就應該這樣對待別人。意思是相同的,東西方宗教的創教者和經典皆是如此教導世人。這句話範圍非常廣大,我不希望別人毀謗我,我不可以毀謗別人;我不希望別人侮辱我,我不可以侮辱別人;我不希望別人造謠傷害我,我不可以造謠傷害別人。這是舉幾個例子。
所以凡事自己要細心想想,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樣對待別人,或是想想別人這樣對待我,我願不願意接受?我不願意接受,這個念頭不能動,這句話不能說,這件事就不能做,這才是正確的。總而言之,我不願意別人傷害我,我是決定不能傷害別人。從因果上說這是合乎原則,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一定受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小到個人,大至家庭,你的事業,甚至於社會、國家,總不能脫離因果定律。所以古人常說,種善因得善果,這是真理。
會學的人,一切時一切處,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是我們學習的場所,全都是善知識。孔子說:「三人行,必有吾師。」三個人是什麼人?一個是自己,一個善人、一個惡人,兩人都是我的老師。善人教導我正面的,我應當跟他學;惡人造作一切惡業,甚至於毀謗我、傷害我,他替我消業障,而且警惕我,這種事情我決定不能做。正反兩面統統得利益,他不是善知識,誰是善知識?所以真正會學的人,一切時一切處都是菩薩學處,一切人(善人、惡人)都是善知識。善財童子就是這樣學習,才得以一生成佛。
丁二、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古往今來,許許多多做學問的人、修行人之所以失敗而不能成功,就是犯下這個毛病,認為過失都是別人的,好處都是自己的。等覺菩薩沒有這種想法、做法,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等覺菩薩天天都在找自己的毛病,改正自己的毛病,為什麼?因為他沒有成佛,他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那是他的過失。
中國古人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清涼大師說,只有大聖如佛才沒有過失,除佛一人,哪個人沒有過失?要是說自己已經沒有過失,過失都是別人的,你永遠不會有進步,永遠迷惑顛倒。這件事情很痲煩,這一念就是罪業,這種念頭不斷,罪業念念增長。中國老祖宗教導我們,行有不得,就是行不通的時候,反過來要求自己。
以上我們簡單的介紹了中國人五千年來傳統教育的總綱,中國古聖先賢就是用這些道理來教導後代子孫。
老法師:這一份的報告,是今年冬至祭祖所用的,跟大家共同勉勵的。確實,現在這個社會,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讓我們對於古代聖賢教育生起無限的嚮往。但是,古聖先賢的教誨現在不行了,沒有人講,也更沒有人做到。今天這個社會的風尚,吹的是西風,東風消失了,沒有了,全是西風,一切向西方人學習。都認為中國過去是帝王專制,封建迷信,帝王設了很多圈套來騙老百姓,把古聖先賢那麼好的真正智慧、理念、方法一筆勾消了,那些一文不值。學習西方,我們要創新,要創造,不斷的創造,不斷的發明。
科學技術,只有這一門是超過過去,除此以外,行門太多了,需要學習的也太多了,全都陌生了。舊東西不要了,老祖宗的、古聖先賢的舍掉了,新的東西用不了多少天,它又產生毛病,那再修改,再修訂,怎麼樣能適合這個社會。看樣子,永遠找不到理想的那些規章,找不到了。換句話說,我們這一生活得很辛苦,活得很累,活得很可憐,活得很可悲,來生不堪構想。但是今天社會大眾不相信有來生,認為人只有一生,沒有來生,來生是迷信,是古人造謠騙人的,不足以取信的。那是不是真有?各人見仁見智不同,確實還有一部分人相信有來生。
對於這個有信心,對我們有好處。我們這一生的辛苦,路快要走完了,我已經走得很接近了,你們比我還遠一點,但是總歸是要走到頭的,那個時候怎麼辦?我們會想到古人講的「吃虧是福」,現在現前吃虧,於人無爭,於世無求,還能夠接受古聖先賢的教誨,依教奉行,現在是吃虧,壽命到的時候福報就現前了,不墮三惡道。這一生所積的福,來生去享受,修的是大福報,人間沒這麼大的福報,到天上享天福去了。學佛的同學對這樁事情不反對,有些人真相信,真相信,他的思想、行為跟這個報告上所說的,有一點古人的味道,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佛法裡頭三皈五戒、六和六度,真乾。他有沒有收穫?有,不要說來生,現前就有收穫。你看他做人,我們今天講那個人是好人,好人一定有好報,惡人一定有惡報,他相信。那細心去觀察,報應就在眼前,只要你留意,你天天能看見,時時處處都看見,一點都不假。
有不少人問我,包括一些國家領導人,問我什麼?他們問我,這個社會還會有和平嗎?和平兩個字是「和睦相處,平等對待」,這兩句現在社會不是沒有,很少很少,稀有難逢。絕大多數人都不遵守這八個字,自私自利,唯利是圖,很容易傷害別人,自己不以為然。平等沒有了,和諧就沒有了。現在人競爭,競爭升級,鬥爭,鬥爭升級,戰爭,從小生下來到老死,爭了一輩子,爭到最後到哪裡去?都爭到三途去了,這一點都不假。極少數不爭的人,他依照古聖先賢教育去修學,他能生天,他能生極樂世界,這是真正有智慧、有福德的人,我們要知道。
我們非常幸運,在這個世間遇到了善友,遇到了聖賢教誨,這無比的幸運,用宗教的話說他得救了!真正能依教奉行,他不墮三惡道,這是最低的,高一層的生天,再高一層的,脫離六道輪迴,這才真叫稀有難逢。能不能脫離六道?能,淨土宗就能。只要遵守聖賢人的教誨,無論修學哪一門,都能脫離六道輪迴。佛告訴我們,對於這個世間萬事萬物不再執著,就脫離輪迴。放下執著,為什麼?它是假的,三千年前佛說的,所有的現象都不是真的,所以你執著,錯了。不執著,放下了,不要把它放在心上。真做到,就可以脫離六道輪迴。所以古聖先賢確實,他們所理解的、他們所見到的,他所修的、他所得的,統統是平等的,中國古聖先賢跟佛陀沒有兩樣。那個年代不一樣,印度跟中國距離很遠,沒有見過面,沒有接觸過,說的是一樣的。
今天量子力學家,跟這些人相去又二、三千年了,量子力學證實了,起心動念假的,言語造作也是假的,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境界沒有一樣是真實的,都是在高頻率波動之下產生的幻相,根本就不存在。這是量子力學家。我們有理由相信,再過二十年,科學家承認了,大乘佛教是科學、是哲學,不是宗教。現在物質現象被他們揭穿了,揭秘,揭穿了,精神現象,就是念頭,我們相信二十年後非常有可能揭穿,念頭到底是什麼。揭穿了,也就證明佛經上所說的,假的,是一念不覺而起的念頭,不是真的。就像《楞伽經》上所說的,相似相續,每一個畫面沒有兩個相同的,相似相續,自心現量,不斷之無。經上說得很清楚,等待科學家去證明。
所以,我們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做好人學起。好人的標準是什麼?就是五倫、五教,三皈、五戒,六和、十善,好人。希望同學們都要發心做個好人,好人認真學習,好人不欺騙自己,不欺騙別人。好,我們看下面一篇。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尊敬的諸位大德同修,阿彌陀佛!慚愧弟子妙音,今天向大家恭敬匯報的題目是:「《國學治要》學習心得報告之三:青燈群籍丹黃塗乙,布衣菜根鞠躬盡瘁——懷念《國學治要》編者武陵張公文治先生」。
釋淨空老教授曾說:「這段時期,我常常在想一部書,《國學治要》,這是民國十九年由中華書局出版,到今年已八十年。我曉得有這部書,但未見過。這套書是什麼?為什麼會想起來?十多年前,我在台灣買了第一套《四庫全書薈要》,這個分量太大,不是一般人能讀得了的,我也沒有辦法,哪有時間看?我就想把書中重要的內容節錄下來,編成一本書,沒想到古人已經替我做了,跟我的想法完全一樣。他不是用《薈要》,而是用《四庫全書》,依照經史子集把裡面重要的部分節錄出來,取名為《國學治要》。」
《國學治要》的編者武陵張公文治先生,是民初國學大師,現在學界稱先生為古典文學研究家。先生在《國學治要》總序中說:「國學治要總綱七編。通計為篇約近三千。為字百有餘萬。其編纂之旨趣略曰。吾國開明最古。學術廣博。然其大要載之簡冊。統於四部。是書分編。即依四部之名。稍加離析。所采諸書。亦皆四部名著。考之公論。百世不朽。」
老教授說:「民國初年,一些國學大師為後世人編了一套,叫《國學治要》。他的動機從《群書治要》來的,依照《群書治要》的方法,編一套《國學治要》。《群書治要》的「治」是政治,《國學治要》的「治」是治學,不一樣,這是政治,那是治學、那是做學問。所以那一套書是《四庫全書》的鑰匙,是《四庫全書》的門徑,太重要了!沒有這一套書,《四庫》從哪裡讀起?所以,《國學治要》是《四庫》的導讀,引導你進入《四庫》,非常有價值。大概我手上得的這一套可能是孤本,再也找不到了,我也把它印成一萬套,分送給全世界學校圖書館收藏,中國這個東西不會失傳。對現在的學生要起作用,還是要注音、註解、翻成白話文,這個工作非常非常重要!」
老教授說:「聖教雖然有,你無法契入,你進不了門。進門的方法,難得古人都替我們想到了,我們明了的人要感恩。清朝末年民國初年那些古大德,今天的話是專家學者,從《四庫全書》裡頭擷取精華,編成一本《國學治要》。那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入門,門徑,你從這部書學起,你對於中國傳統幾千年的東西你才有認識,你才會產生感情,你會熱愛它,你知道怎樣去學習。」
圖一為《國學治要》第二編《史書治要》書影,原上海滬江大學圖書館藏,一九三O年由上海中華書局的分局文明書局印行。
甲、小荷初露的時光
《民國人物大辭典》云:「張文治(一八九八-一九五六)字潤之,號立齋,原籍湖南常德,(案:《國學治要》封面書有先生故里為武陵,武陵是古代地名,在今常德地區。)一八九八年(清光緒二十四年)生於江西南昌。十六歲入江西省立中學,畢業後留校工作兩年,後被薦往上海中華書局,編輯《國學治要》。一九三一年起,任中華書局編輯,前後近三十年。對古代典籍涉獵甚廣,熟知資料來源之處,有活資料之譽,被書局同仁稱為活辭海。曾在中華書局教科書部編注《高中國文讀本》、《中學國文教師手冊》,校點《四部備要》,編著《古書修辭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審定校勘《資治通鑑》及張相著《詩詞曲語辭彙釋》等書。為舊版《辭海》編輯者之一,並與蔣鏡芙合編《國音學生字典》。一九五六年六月逝世,年五十八歲。」
圖二為張公文治先生與宋公文翰先生合編的《新編高中國文》第一冊書影,一九三七年由上海中華書局印行。
先生的長子張公明仁先生曾著有《張文治先生遺事漫憶》一文,回憶了先生的一生。
先生青少年時代勤奮學習,手不釋卷,愛書如命。先生的父親大人給先生的壓歲錢,他去南昌書店買了一部《左繡》(即《左傳》有批註的本子)。那時家中書並不多,他總是節衣縮食的買書。後來書買得不少,他總是在一間廳子的斗室之中,一編在手,兀兀終年。結婚以後,也是一早到書房,除吃飯外,要到很晚才離書房,先生的父母親大人常笑著說:「我們家裡的書呆子。」
先生在江西省立第二中學(四年制)讀書時,國文教師燕詒、李翊灼、王易均對他好評嘖嘖,老師批語有「胸中雪亮,腕下風生」、「有筆有書,不蔓不枝」等等。
臨川李翊灼是佛門一代大德楊仁山居士的學生,著名的哲學家,後任東北大學、中央大學教授,與歐陽竟無、桂伯華並稱「江西三傑」。
南昌王易為一代國學家,尤其在詞曲史與歷學方面貢獻突出,後執教於北京師範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和國立中正大學等校,與黃侃、汪辟疆、柳詒徵、王伯沆、胡翔冬、汪東合稱「江南七彥」。
張公文治先生尤見賞於校長熊純如(育鍚)先生,他是江西有名的教育家,創辦心遠中學。中華書局總經理陸費逵(伯鴻)先生就是他的學生。熊校長曾請張公文治先生到心遠中學代課。先生編的《國學治要》亦送過熊校長一部。
乙、《國學治要》的成就
先生編寫《國學治要》的時代,歐風輸入,國學晦蒙,主彼奴此,炫異惡同,中國人喪失了民族自信心。老教授說:「中國人喪失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什麼都是外國好,向外國學習,這錯了。」
章太炎先生在當時提醒大眾:「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聞處競爭之世,徒恃國學固不足以立國矣。而吾未聞國學不興而國能自立者也。吾聞有國亡而國學不亡者矣。而吾未聞國學先亡而國仍立者也。故今日國學之無人興起,即將影響於國家之存滅,是不亦視前世為尤岌岌乎?」由是可知國學承傳之重要。
這時,先生畢業後被留在母校圖書室當了兩年圖書管理員,後又在家塾和義務女學教書兩年,他以搜覽子史詩文為己任。有責任感的先生自管理圖書後,涉獵較廣,日常手自抄輯,想編一部《國學文錄》,以為後學進窺國學堂奧之門徑,以了解開明最古的中國國學,於是便寫信給中華書局總經理陸費伯鴻,述編纂經過及願去滬工作。陸費復書稱許,唯以書局暫無適當位置,介紹先生館於其兄平甫家,並雲每日教書六小時,晚間及星期例假均可自己讀書、編書。這樣,先生就在陸費家教館八年。《國學治要》就是上述《國學文錄》之屢經修改而脫稿於課徒之餘的一部書,八年編撰,十年功成,一九三O年出版,凡七編八冊,百餘萬字。
老教授說:「居然有一個人送一套書給我,《國學治要》,我一翻,就是我想的,古人早就做好了,現成的。這套書是很破舊了,在我出生之前作的,我看它的序文,序文是完成之後寫的序文,丁卯年,我是那一年出生的,他們已經做了八年的時間完成,民國初年這些專家學者,從《四庫》經史子集裡面節錄出來,一共八冊。真是喜出望外,沒想到,你說老祖宗對後人那種照顧、那種關懷,全心全力的幫助,這不能不感恩。這一套書,它叫《國學治要》。」
老教授說:「我們一般人說的成語裡頭,『博大精深』,用這四個字來形容好。我們用這四個字來看《四庫全書》博大精深,來看《四庫薈要》,甚至於看《群書治要》、看《國學治要》,都可以用這四個字來說,博大精深,我們這個尊敬的心就生出來。這個尊敬的心就是入門的心,沒有尊敬你就入不了門,孔子來教你,釋迦佛來教你,你都入不了門。為什麼?你自己有障礙,業障太嚴重,業障消掉就看到你謙虛,看到你恭敬,自然就露出來了。」
老教授說:「現在有兩部書出現了,一部是《群書治要》,一部是《國學治要》。這兩部書在我的心目當中,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它們文字的程度是民國初年高中程度,也就是高中一、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就有能力學習。這兩樣東西是我們對於國學的入門。《群書治要》是唐太宗治國的寶典,實際上這個東西能治家,現在企業用得上,這是一個一切對人、對事管理的一套學問,怎樣把人管好,怎樣把事情管好。這是中國古聖先賢在一切經論裡頭說明這樁事,也是會集,《國學治要》是會集的,《群書治要》也是會集的。諸佛菩薩常常出現在世間,幫助現在人的需要,字字句句都有經典的來源,不是隨便說的。
今天我們傳統文化不被世人重視,我們拚命努力在宣揚,在告訴大家。古人,這古聖先賢,不遠,一百年前,把在中國失傳一千年的《群書治要》印出來了,又給我們編了一套《國學治要》。我認為這些人不是凡人,這些人要不是諸佛菩薩再來,就是古聖先賢再來的,他們來挽救這個劫運,出現於世,把這些東西傳下來,讓我看到了。我們是全心全力把它翻印流通,流通到全世界,這就不會再失掉了。」
丙、述而不作的宗旨
根據張公明仁先生的回憶,《國學治要》出版後,張公文治先生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五六年期間曾在中華書局擔任編輯,他努力研求,二十五年如一日,值得我們後輩學習。
先生在中華書局編輯所工作,為人所稱道的主要是認真負責、善於利用工具書。記得他到中華工作第一年(一九三一年)是校對《四部備要》的「三表」(即歷代統紀表、疆域表、沿革表),這部書不過十幾本,但本身脫落訛誤甚多,先生校對了一年多才完工。可能有人認為是小題大作,但即此可見先生工作的一絲不苟,有關的書,據說翻閱了幾百部。
圖三為《四部備要》三表之一的《歷代統紀表》書影,中華書局一九八九年根據一九三六年版影印。
圖四為《四部備要》三表之一的《歷代疆域表》書影。
圖五為《四部備要》三表之一的《歷代沿革表》書影。
先生在中華書局辭海部工作時,常常為了一個詞語或典故,翻檢群書,廢寢忘食。有一次找「清風兩袖」出典,後來找到明于謙兩句詩:「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算是較早的出典,但還不滿足。先生為找五花八門的出典也花了不少時間。
當時的《辭源》解釋只引書名沒有篇名,《辭海》為更負責起見,出典均注篇名,這種工作先生做得比較多。先生當時在局中,有人呼為「活辭海」,金兆梓曾稱先生為「兩腳書櫥」。據先生自言,他記憶並不好,不過有問題認真負責,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
他一生對名人生卒用力甚劬,有幾年業餘時間到商務的涵芬樓圖書館去翻閱別集甚多,成《疑年統譜》一稿。後來感到不理想,又想編一部《歷代名人年壽里字著述表》,計畫比姜亮夫的《歷代人物年裡碑傳總表》多一倍以上,迄未成書,臨終前幾天還在整理這部稿子。他編的《中學國文教師手冊》(一九四O年中華出版)一書內,曾編有一種較簡的《名人生卒里字著述表》,內容不多,但考據甚詳核。
先生下筆極慎重,普通的幾句話也總要打草稿。同事之間,他總是多看人家的優點,並且樂於幫助和推薦別人。先生有次審查外稿,一部是徐澄宇的《詩經學纂要》,他發現徐著來自胡樸安的《詩經學》甚多,但他也不抹煞徐的長處,認為徐的組織能力很好,文筆優於胡,結果此書還是出版了。即此可見先生看問題很少成見,比較全面。
張公明仁先生在《古書修辭例.重印後記》中寫道:「先君治學勤謹,不好作泛論,即掌握充分之論據,亦不願遽下結論。嘗引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之句以自解。即以修辭學而論,當時楊樹達先生之《中國修辭學》,陳望道先生之《修辭學發凡》,銷行較廣。均能獨樹一幟,沾溉後學。先君此書,似傾向於楊著,雖取徑不廣,但能向縱深發展,取材之廣博翔實,亦能別有所長。詩文推敲之韻事雋語,採摭極富。當時廣搜文評詩話筆記數百種,如《筆記小說大觀》、《叢書集成初編》所收說部,流覽殆盡。按語尤有分寸,有時眾說並舉,客觀敘述;有時略寓褒貶,擇善而從;有時鈔錄有關原文,讀者易窺真面;有時比較議論,相互啟發,更能啟迪文思。實具有評論注釋二者之長。憶此稿付梓時,定名一事,尚與中華編輯所張獻之(相)、金子敦(兆梓)兩先生反覆磋商,初名《修辭摭實》,後始用今名。」
《古書修辭例》一書,約十餘萬字,所輯修辭資料甚多,且多自詩話筆記中搜輯,閱讀亦饒有興趣,不但對語文學者有用,而且對一般喜讀古典文學者亦會受到歡迎。
圖六為張公文治先生所編《古書修辭例》書影,中華書局一九九六年簡體重排重印。
丁、布衣菜根的傳承
中華編輯所人員資歷一般不如商務,工資也少得多,但網羅不少不求聞達、埋首苦幹的學者,為先生所佩服。
先生自己就一生過著清苦的生活,他常說的是「布衣暖,菜根香,心田廣,書味長」。抗戰時先生全家逃難到安徽屯溪鄉下,四壁蕭然,饔飧不繼,先生的父母親大人也相繼去世,先生與其長子二人困於上海孤島,月入值米不過一石或數斗,全家嗷嗷待哺,情況極為悽慘。一九四三年秋,先生只得將多年積存的書籍約二千冊和滬寓物品全部賣掉,請假回屯溪,經友人介紹,在建國中學教了兩年多書,抗戰勝利後又回到書局工作。在親亡家破、喪亂窮愁的境遇中,一個讀書人,不能說沒有一點感傷,但先生把國家、民族的利益和事業放在前面。他在一些感詠詩中寫道:「馬關遺恨在,莫更使人哀。」「自昔興亡人有責,敢將身世訴顛連。」先生在屯溪教學之餘,還輯有《國學常識文選》和《修辭略》,以為補充教材。前者曾在當地出版,後者是他一九三七年中華出版的《古書修辭例》改編的。
先生對子女嚴格,但有時教育也很含蓄婉轉,儘量做到「父子之間不責善」(孟子語)。張公明仁先生年輕時,有次寫過幾首艷體詩,對一歌女有好感。先生看了詩不批評兒子,後在玻璃板上放了一首他抄自宋朱熹的詩句:「十年浮海一身輕,歸對梨渦卻有情,世上無如人慾險,幾人到此誤平生。」兒子知道這是父親在間接規勸他。又有一次,張公明仁先生在陸費家伴讀時,怕讀英文,先生知兒怕困難,曾寫過一首詩,「父子情深屬望奢,前生縹緲後無涯,祗憐絮絮原無益,成敗由來在自家。」
先生注重身教,張公明仁先生在《古書修辭例.重印後記》中寫道:「中華書局近決定重印先君張文治公所編之《古書修辭例》。兄四人中,餘年居長,適躬與鈔胥之事,往事歷歷,不能無言。憶先君此書,作於抗日戰爭前一年,時在中華書局編輯所任職,以業餘為之。輯錄資料,皆用自印之小稿紙,略如卡片。分六大類,二三年間,積稿數尺。余時讀書於滬西之大夏大學,每來復一歸。入夜,父子對坐一案,青燈相伴。時見先君口吟手披,丹黃塗乙,樂此而不疲。蓋先君時在中年,精力尚旺,工作每至夜深。當時情景,仿佛如昨,不覺已半世紀矣。」
因先生深感索引對讀書人深有作用,曾組織家庭人員編《莊子索引》一書,此稿後交與世界書局,因抗戰未及出版,手稿丟失,卒成憾事。先生又指導張公明仁先生編過一本《四朝學案人名索引》。這何嘗不是一種父子之間的承傳呢?
圖七為張公明仁先生《四朝學案人名索引》書影,世界書局印行。
先生在陸費家教館時也注意因材施教,根據張公明仁先生的回憶,先生給陸費鐸取字士實,意謂他不踏實;老二陸費錚字士怡,因他喜歡鬧情緒;老三陸費錕字士默,因他好鬧不沉靜;老四陸費銳字士達,因他有時有戇勁,希望他通達人情。這何嘗又不是一種師生之間的承傳呢?
戊、鞠躬盡瘁的精神
先生一生不居名,不居功,喜稱人善,不求聞達。他常談起中華編輯所同仁踏實鑽研的作風,中華書局像一所造就人材的工廠,在這裡得以遍讀群書,擴大視野,受到鍛鍊。他在一九五五年五月的自傳中寫道:「吾在書局二十餘年,先後承張獻之、金子敦、朱文叔、姚紹華、楊復耀諸先生之指導鼓勵,在教科部編注中學國文課本,在古書部分校《四部備要》,在辭典部修改《辭海》單字及舊詞稿,在圖書館審查舊書內容及版本。一九五四年五月,書局改為公私合營後,在上海辦事處編輯科,審訂重印之文史古籍。每當工作之時,常覺學問之事廣博深微,而吾所知所能極有限,且慚且懼。」「竊以為人,才力有大小,體質有強弱,猶器用不同,各有所適。」他表示要兢兢業業的去完成人民交給的古籍整理任務。
他一生纂輯專著數十種,據張公明仁先生回憶,已出版的有:《國學治要》、《高中國文讀本》(與宋文翰合編)、《國中國文注釋》、《函授學校國中國文讀本》、《中學國文教師手冊》、《古書修辭例》、《文字源流》(函授講義)、《國學常識文選》,以及參加了《辭海》、《中外人名大辭典》、《學生國音字典》等的部分編輯工作。發表過《轉注假借說》、《上壽考》(載《制言》雜誌)等文章和一些詩詞。未出版的有:《疑年統譜》、《休齋詩文稿》、《讀書百喻》、《唐人軼事》、《十八家詩抄簡編》、《國小詩選》等。已完成散失的有:《莊子索引》、《古今名人作文法》等。參加整理的古籍、審讀過的書稿就更多了。述而不作,尤多苦辛。
先生有心臟病,醫師董成烺說他二尖瓣狹窄,可能冠狀動脈硬化。當時先生半天工作,他曾口占數語遣懷,「衰病無能為力,工作只堪半日,三餐一宿殘年,兒孫各自報國」。先生奮老病之殘軀時,依舊不忘教導兒孫報國,教導著我們後人。
先生在審校《資治通鑑》的工作中,於一九五六年初,心臟病突發去世。去世後,人們從他口袋裡找出許多紙條,都是審校《資治通鑑》中提出的疑點,準備找章錫琛先生商量的。他竭盡心力,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息,留下許多「斷簡殘編」,來不及完成的書稿。
先生一生勤勉,鞠躬盡瘁,數十年勤勤懇懇的從事文史整理工作,生前並無赫赫之名,在中華書局也只是平凡的一員編輯工作者。但從他的點滴遺事中,特別是對專業的踏實負責、一絲不苟的精神,有不少是可作我們後輩的楷模。
己、結語
再過數月,已然二O一六,先生走了整整六十個年頭了,亦為我們留下編就的無價之寶——《國學治要》八十五載矣!我們要走的中華傳統文化偉大的復興之路,還很長很長。
太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
《國學治要》,大矣哉!
嗚呼!吾等不肖,愧不知先正生卒之日,埋骨何方,後人何處。余固非其弟子,然每展讀《國學治要》時,淚濕衣襟,想見其為人。雖不能至,心亦嚮往之。《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余泫然亦有風木之痛矣。
時歲次乙未七月三十日,大願地藏王菩薩聖誕,後學草成此篇,以慰先生之靈。
以上是慚愧弟子妙音學習《國學治要》的心得報告,仰望各位古聖先賢,弟子戰戰兢兢,以「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之原則,將師父上人的法語和章公太炎先生、張公明仁先生等諸先生的金玉之言,匯集並編輯一處,報告至此,祈請師父上人教誨。若有匯集編輯得不妥之處,恭請各位法師、同修大德批評指正,阿彌陀佛。慚愧弟子妙音頂禮敬呈。
老法師:這篇文章寫得很好,讓我們對於《國學治要》之編輯,了解更深入,感情會更深。這是一部研究國學不能缺少的一部導讀,也就是入《四庫》之門。《四庫》是一部大書,誰能在一生當中把它看完?每天看十二個小時,一百年可能還看不完。這是乾隆皇帝的偉大事業,替國家、民族做了最偉大的事業,就是將圖書認真用心整理出來,編成這麼大的叢書。這是古聖先賢累積的智慧、理念、方法,修學的效果與經驗,人生方方面面都顧及到了。
這麼大的書,從哪裡讀起?從什麼地方入門?早年我常想這個問題。很難得,老前輩為後人都已經做出來了,只要我們肯學。肯學也不容易,為什麼?我們這一生多半的時間生活在戰亂,生活在這個時代,工作很辛苦,生活很不容易,哪有時間去讀書?人到中年以後,體力衰了,記憶力也衰退了,我們期望的是下一代,這是幾十年來念念不忘,如何幫助下一代,解決他好學、讀書的這些困難。我們做好護法的工作,讓他衣食住行沒有憂慮,社會安定,安心在一個寧靜的地方好好去讀書。這些年我們想著要辦個漢學院,目的就在此。
老一輩的專家學者都凋零了,問題,誰在教?沒有人教能行嗎?是能行,困難很多。要真正發心,要有使命感,真正挑起「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種無比偉大的精神,能做到。那就是古來祖師大德教導我們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放下身心世界,用真誠心、清淨心、恭敬心去讀,無論是讀經、讀史、讀文都有效果。這是古人教導我們的,真正遇不到老師,你就熟念,念一千遍,不求解義,只要字沒有念錯,句子沒有念漏掉。每天讀書十個小時,讀上千遍,第一個階段,看看自己有沒有悟處,有些人一千遍念到之後,意思懂了。讀的時候不要求解,解義,不求,就是老實念,把自己的妄想念掉,雜念念掉,煩惱習氣念掉,清淨心念出來,平等心念出來了,就會開悟。自見就是開悟。
這樁事情佛講得很清楚,為什麼你會開悟?因為智慧是自性本有的。惠能大師大徹大悟的時候說了五句話,五句話說明他的悟處,他悟了什麼。當中第三句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具足《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就具足這個。如來是究竟的佛果,跟究竟佛果有同樣的智慧、同樣的德能、同樣的相好,樣樣具足,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是自性裡頭本有的。念書能念得出來嗎?能。為什麼?念書是修禪定,是把那些煩惱障礙念掉。煩惱障礙真的念掉了,見思煩惱念掉了,塵沙煩惱念掉了,無明煩惱念掉了,就成佛了。用這個方法修定。
破見思,小成就,等於阿羅漢果,換句話說,像阿羅漢那樣的智慧、定功現前了,用這個方法得到。塵沙煩惱念掉了,地位跟菩薩相等,大悟,聲聞小悟,菩薩大悟。再進一步,鍥而不捨,三千遍、四千遍、五千遍,我們看到古人,永明延壽大師念《法華經》一萬三千遍,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見性之後什麼都知道,世出世間法,過去現在未來,此界他方,沒有你不知道的,你全知道了。完全在功夫用得深,只要我們肯乾,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
所以讀經,不能想它的意思,想它的意思怎麼?錯了,你在打妄想。我讀經目的在哪裡?目的是把妄想念掉。讀書再生妄想就錯了,那是什麼?那是求知識,智慧沒有了,這個必須要辨別清楚,不能搞錯。那沒有念過書的人,不認識字的人,行不行?行!海賢老和尚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他也開悟,小悟、大悟、徹悟他都得到了,他用什麼?一句佛號,用這個方法來修定。這個佛號一句接著一句,沒有中斷,沒有丟失,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念到只有阿彌陀佛,其他念頭統統沒有,就得三昧,這叫念佛三昧。
三昧,上、中、下三品,小悟對於這個世間管用,世間不悟,都是迷惑顛倒,你那個小悟就很管用。一千遍,一千遍沒開悟,再一千遍,不開悟再一千遍。一部書,不要多,為什麼?專,一門深入,不能同時學很多。你說海賢老和尚一句阿彌陀佛,如果再叫他念觀音菩薩,再叫他念地藏菩薩,佛菩薩他統統念,他就不行了,他就開不了悟。變成什麼?變成修福。修定跟修福不一樣,定能開慧,福開不了慧,福是來生人天福報,不一樣。
能夠有老師,恭恭敬敬跟老師學習,沒有老師,就用古聖先賢這個方法。這個方法真有成就的人,在我們面前有一位同修,就念一部《起信論》,《大乘起信論》,念了六年,三千遍。他告訴我,沒有老師教,沒人講,他念滿一千遍,看古人,也有今人《大乘起信論》的註解,他能看出哪些他注得很對,哪些他注得有問題,他有能力辨別。再念一千遍,看得更深,看得更廣。一千遍比一千遍殊勝,小悟,大悟,大徹大悟。還有個劉居士,讀《無量壽經》,讀了二十年,你說她讀多少遍?讀了二十年。一天讀多長時間?十個小時。初讀,不熟,大概讀一遍要兩個小時,半年之後,念一遍一個小時,兩年以後,念得很熟了,熟透了,念一遍半個小時。但是,那個時候不管遍數,要管十個小時,如果是半個小時念一遍,十個小時二十遍。心多麼清淨,寂靜之樂她得到了,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世出世間事什麼都明了,她能不往生嗎?保證往生。這不能不知道,一定要懂。
所以想成就,真正想成聖成賢、成菩薩成佛不難,無師可以自通,你要相信這句話。當然環境是先決條件,這就是要護持,護法的人重要,佛經上講,護法的功德很大。你能護持一個人大徹大悟,你能不往生嗎?肯定往生。大徹大悟人感恩你,到你臨命終時,他要請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你。所以護法的功德比弘法大,比弘法深、廣,弘法的人沒有好的護法,他沒有辦法,好像講經講得很好,沒地方講,教得很好,沒學校聘請你,你無法發揮。所以要明白這個道理。護持的功德,護持是佛菩薩做的事情,不是凡夫,人才都從這齣來的。
我們今天這個路走到終點了,終點之後,我們身體還在,那就完全做護法工作。希望把年輕,有志的年輕人,真正發心續佛慧命,弘護利生,我們全心全力協助,尋求讀書、修道的清淨環境來供養大家。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我們感謝《國學治要》,編輯這部書的張文治先生,我們心目當中想了多少年,他已經完成了,這個書我不知道。《群書治要》我知道,《國學治要》,到大家把這個本子寄給我,我才看到。一展開,就是我心目當中天天在念的,天天在想的,也是感應,看到了。很難得,書是很舊很破了,但是字沒有破壞,字很完整。所以趕快就印了一萬套,這個不會流失了。
張先生他著作很多,值得參考學習的不少,我們慢慢來找。要找到原版,民國年間的原版,就是沒有改成簡體字,我們找這個版本,儘量去搜求,這些好書我們都把它翻印流通。他一生不要名聞利養,我們也不要名聞利養,我們只要有好書,讓年輕人有機會統統能讀到,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希望十年之後,有一批能夠講、能夠解釋清楚的一批師資,正式辦學校,正式招學生來傳授,這是我們嚮往的目標。好,今天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