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超法師:普賢行願品講記 二、個別解釋大願 8、常隨佛學  


8、常隨佛學

經文:複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

普賢十大行願的第八行願是常隨佛學。佛所做過的事情、所修過的萬行,我們都去學習,即佛從過去發心開始修道,然後修成菩薩,最後成佛,成佛了繼續度化眾生……這一切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經文: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

此處例舉娑婆世界的毗盧遮那如來,原因是毗盧遮那如來是報身佛,此是佛覺悟最圓滿的果報身。所有的修行者成佛都有三身,即應化身、報身和法身,其中法身遍法界虛空,沒有相貌、處所,佛要顯現的地方,就能讓你知道佛的存在。佛的報身有一定的處所,很多菩薩知道佛的報身所在處;佛報身的處所很莊嚴,有很多光明,因此,在報身淨土中只有一佛。為什麼?因為只有那麼一佛,就足夠讓所有世界有神通的眾生看到、知道。在凡夫的世間,是用能力有限的肉眼來看東西;你看我,我看你,我們也用這兩隻眼睛來看佛,因此境界很小。在境界很小的地方,佛就要在很多地方變現成佛,所以要有很多應化身佛。毗盧遮那如來是菩薩成佛的時候,最先完成的報身佛;應化身佛是不同的眾生在不同因緣底下,才出現的佛。我們人間需要看到那樣的身相,佛就用八十歲的人身應化出現;在另外有人住的地方,現在可能有佛出現在那邊。就是說,眾生的境界太小了,佛就要出現很多身相,不然眾生看不到。假設你要度化細菌,你不可以用人身去作這項工作,必須要變現成細菌才可度化它們。佛就是用應化身來度化人,這應化身還不是很圓滿,真正圓滿的是佛的報身,因此,此處以報身佛來說。從凡夫開始發心,到成就報身為止,我們全都要向佛學習。

"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佛從開始發心修菩薩道,精進不退,修布施,宣揚佛法,用皮來做紙,用骨來做筆,用血來做墨,書寫無量無邊的經書,其所"書寫"的"經典"多到堆"積"起來"如須彌"山那麼高。須彌

叫做妙高山。

古代人以為地球是平的,不是圓的,太陽沒繞著地球轉,地球沒繞著太陽轉,而是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來,從西方落下去。後來,科學家哥白尼說地球是圓的,天與太陽在轉,所以我們每天就看到一次太陽。之後,科學家發現地球不只自轉,還繞著太陽轉。現在,更發現太陽也沒有靜止,還繞著銀河系的中心轉,這是我們人類的境界。

在另外一些有神通的人的境界中,並不是如此,他看到人類居住的地方叫做南贍部洲,它是在一個日月的範圍,這個太陽與月亮是繞著須彌山轉。須彌山下有四大部洲,四大部洲有四種不同種類的人,好像我們南贍部洲的人是這樣的高度,而北俱盧洲的人非常高大,跟我們是不一樣的身量。須彌山住著一些天人和鬼神,不是人住的地方,從我們人住的地球到須彌山,要經過七重的香水海(不是鹹水海),還隔著七重的山,所以在這樣的境界裡,有這樣一座的須彌山。須彌山頂是欲界第二層天稱為忉利天(三十三天),天主名帝釋(玉皇大帝)。此天的一日夜是人間的一百年。雖然,同是太陽繞著須彌山轉一周,在須彌山下海(非地球上的海)上的南贍部洲的人,看到太陽轉一周所需的時間是一日夜,但是須彌山頂的天人看到太陽轉一周是人間的一百年。可見須彌山並不在人間,因為須彌山上的天人所看到的時間跟我們的不一樣。一個包括日月範圍世間,稱為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稱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稱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稱為一個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也稱為三千大千世界,因為它經過一個小千世界,一個中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

經文: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余種種難行苦行。

菩薩可以拿他的皮、骨、血來為佛法做事,不惜生命,更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等一切所有。佛經中有載:釋迦牟尼佛過去世在修菩薩道的時候,曾經碰到一個吃人的

羅剎講了一句佛法:"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菩薩聽了很歡喜,但是羅剎只講上半句,菩薩要求它再講下一句,羅剎不肯說。它對菩薩說:我肚子餓,要吃人。菩薩答應讓它吃,但是在吃之前,要為他講下一句佛法。羅剎說:"生滅滅已,寂滅為樂。"菩薩很高興,就讓羅剎吃掉。菩薩為了一句偈言,都願意讓羅剎吃掉。從此故事看來,釋迦牟尼佛在修菩薩道的過程中,不只向修行人學佛法,也向吃人的惡魔、羅剎求佛法。只要是佛法,不論是從誰的口中講出來,都是佛法;如果不是佛法,即使是出家人講,也不是佛法。

經文:及余種種難行苦行,

以及一切難行苦行,菩薩都去做。關於這個難行苦行,佛在過去世修菩薩道的時候,的確做了很多,但是當佛做悉達多太子的這一生,出家修道,在苦行林中所修的難行苦行,不是修行。意思是說,佛在做菩薩的時候,修種種難行苦行,但是當他成佛的那一生,並不是修苦行而成佛,而是做給眾生看。為什麼?因為眾生很愚痴,認為修苦行才是修行;初發心菩薩開始時,不懂怎樣修行,也把苦行當修行。所以菩薩要來人間成佛度化眾生,可真不容易,要做所有眾生滿意的事情給眾生看,眾生愚痴,見到修行人吃苦,他們就讚嘆;如果修行人吃好穿好住好,沒有人要讚嘆。淨幢菩薩Svetaketus(悉達多太子的前世生)從兜率天降生人間,就知道自己是來成佛的。十地菩薩來人間何必修苦行?成佛後還說修苦行沒有用?因為菩薩把人間所有的苦行都做完了,告訴你沒有用,你才相信。因此,當時印度外道所有最難的苦行,菩薩都去做,才能夠降伏這些修行人。悉達多太子在苦行林修行的六年中,每天只吃一粒痲,這是沒有人做得到的。如果你到印度,就可以看到一個修苦行的裸體外道的塑像,叫做馬哈威拉。他的雕像跟佛像是一樣的,但是是裸體站立著,有粗大的藤纏住他的腳。因為他站著不動,連藤都生來纏住他的腳。悉達多太子修六年苦行時,鳥在他的頭上造窩,孵蛋。鳥孵蛋最多不過二個月,但是站立著腳被藤纏

住是要更久的時間,因為他入定,不出來。印度有這樣厲害的外道,信徒們都很佩服他。直到現在,印度還有一些外道,把自己埋在泥土裡,幾天後才被人挖出來。佛要降伏那類外道,就要一天只吃一粒痲囉!

經文: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

佛在菩提樹下成道。在我們的娑婆世界,所有的菩薩都不在房間裡成佛,是在郊外、樹下成佛,釋迦牟尼佛或過去的諸佛都是如此。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一下子就出現佛的宮殿,在宮殿裡出現報身佛,這與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佛是不一樣的。但是,如果你要在娑婆世界成佛,就得學習娑婆世界的佛在菩提樹下成大菩提。

"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菩薩成佛後,就顯現種種神通、生起種種的變化,這種種神通變化有種種的差別:佛在人間示現的神通,專門要降伏外道;佛如果要降伏天人,就要顯現另外一些神通了。為什麼呢?因為佛要降伏梵天王,就要示現比梵天王的色身還要莊嚴的佛身才行,佛如果示現梵天王身,人間的人的肉眼根本看不到。就是說,如果佛在人間,用度化更高層的眾生的神通來表演給你看,你眼花花,一無所見。所以佛在人間所顯現的神通:左邊出水,右邊出火;這邊飛過來,那邊飛過去;大變小,小變大;天人看來非常普通。

我就以神通廣大的目犍連尊者來說:有一次,尊者要降伏一條龍,那條龍有神通把身體變大,環繞須彌山七圈,我們凡夫連須彌山都看不到,更何況繞七圈!目犍連尊者卻有神通降伏這麼巨大的龍,但是我們人就看不到了。所以說,佛的

種種神通變化更加厲害!

佛有一位阿羅漢弟子,在還沒有遇到佛的時候,是一位神通很厲害的外道首領,他有一千個弟子。有一次,佛為了度化一些外道,來到一群外道所居住的地區,佛為了使其他的外道信服,沒有說話,利用他心通跟那位阿羅漢溝通,阿羅漢就故意在那些外道的面前對佛說:"佛是我的大師,我是佛的弟子。"然後向佛頂禮三拜,結果很多外道都很驚奇。為什麼?因為他們所敬佩、神通很厲害的首領,竟然跟佛講這樣的話,佛什麼也不必表演了。那麼微小的外道神通,就降伏人類了,所以佛在人間的神通變化是很小的。

然而,佛並不鼓勵以神通教導人類,佛在人間度化眾生是一種教導,佛說:人只能自度,佛沒辦法度,佛有如帶路者,告訴眾生修行解脫的道路;佛有如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予藥,然而病者要吃藥,病才會好。佛不鼓勵以神通教導人類的原因是,因為奇妙的神通和解脫生死毫無關係,外道也有神通;此外,世間人很容易被神通迷惑,以為有了神通就是成就。這種現象在藏傳佛教很普遍,即修行者經常用神通來使信徒信服他的成就,這是因為那個地方的鬼神太厲害了,所以神通的降伏很重要。但是佛教真正的教導是使修行者開發智慧,而不是神通;神通只不過是修行過程中所產生的副產品。

再舉迦葉尊者的例子:剛才說阿羅漢可以住世一劫,佛的最大弟子--迦葉尊者,就拿了佛的法衣住在雞足山里,不是在山裡搭房子來居住,是他到雞足山時,山打開來,他進去,山又合起來,他就住在泥土裡。等到彌勒菩薩成佛的時候,人間的人非常高大,比一百五十層的高樓還要高!當迦葉尊者出現,要把釋迦牟尼佛的法衣交給彌勒佛的時候,他以神通飛上去,當時的人以為他是一隻蚊子。結果,迦葉尊者就以神通把自己變成跟他們一樣大。就是說,現在我們的身體是這樣小,到了彌勒菩薩成佛的時候,人的身體非常大,相對的,我們現在的人身就有如那時候的蚊子那麼小而已。

"現種種佛身",佛除了有種種神通變化以外,還在不同的地方,現出不同的身相,有不同的名稱,度化有緣的眾生。所

謂"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佛示現各種不同的身相,到各處各種的法會去,為諸眾生說法,所以說"處種種眾會",眾會,就是眾多人們聚集在一起的法會。眾會雖多,大約有下面幾種:

一、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這是以圓滿報身,處在諸大菩薩的眾會道場中,為諸大菩薩說法,在此法會中的聽法者,不用說,都是諸大菩薩,其他眾生是不可能會在這法會中聽法的。

二、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這是以應化身,處在聲聞以及辟支佛的道場中,宣說四聖諦、十二因緣等佛法,在此法會中的聽法者,自然是聲聞以及辟支佛根性的修行者。此時的佛就是人間成道的佛了,以人的形相來度化人。

三、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這也是以應化身,處在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的法會道場中,為他們宣說仁政之道,要他們好好的愛護人民,減輕人民的痛苦,使人民能夠安居樂業,令國家風調雨順,避免發生流血戰事!

所謂"轉輪聖王",簡稱轉輪王,或輪王,是人間最有福德的王,亦是最有威力的王,而其福報亦是超過任何其他的國王,可說是人中最為第一。此輪王於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出現,統轄四天下,當時天下太平,人民安樂,沒有天災人禍。佛經上說:"轉輪聖王千子圍繞,七寶隨身。"有金、銀、銅、鐵四種輪王的差別。小王,是指我們此世界所有各國的國王。眷屬,是指小王的家屬。

四、或處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剎利,是印度四種姓中掌握政權的貴族,漢譯田主,也可說是王或王種(因為他們世世代代做王,所以稱為王種)。婆羅門,是印度四種姓中掌握宗教以及教育大權的一族,漢譯為淨行,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淨行的種族。在印度凡是財產多,地位高,有道德的人就被稱為長者。居士,在印度四種姓中屬於第三種姓,即從事農、工、商業而富有的人。所以居士的本意是居財之士,後來佛教的居家學佛之士,也稱為居士。佛有時在這些人的法會中,說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等法。

五、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所謂天龍八部,

是大乘佛法中所指的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其第一部是天,所指的是最低的四天王天,其他七部是指由東、西、南、北四大天王所統領的鬼神。

天:四天王天或以上的眾生都叫做天,即所謂的天人。根據佛法說,天人有以下的福報:一、身上有光明;二、身體很高大;三、天人所穿的衣服很輕;四、天人所想要吃的食物自然會出現;五、天人都是化生,即天人有淫慾,但是孩子都是化生的。其實,人死了之後也是化生,即人在死的時候,精神離開身體,還沒有去投胎的期間,變化成另一個身體(中陰身)出現,這時的身體就是化生。開始的時候,化生的身體跟其原來的形相一樣,七天後化生死掉,又出現另外一個化生,期間一直變化,直到要去投胎的時候,化生變成要去投胎的樣子,然後就去投胎。天人並不是如此化生,它並沒有投入母胎,而是直接化生出現在母親的腳上,然後很快就長大,即天人一化生,馬上就長得跟父母親那樣大。

龍:龍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四種。中國人所畫的龍有四隻腳,但是龍有很多種類,有些龍的身上沒有腳,然而頭上卻有角。有些龍的頭上是有一隻角,但是中國人所畫的龍頭上有兩隻角。龍的福報很大,但是,因為眾生過去世愚痴、嗔心很重,所以才墮落做龍。雖然如此,但是它還是享用很大的福報。就是說,有一類龍的福報很大,具有神通力;有一些龍跟地上的蛇一模一樣。所以龍有很多種類,這裡所指的是有神通、會飛,又會變成人形的龍。

夜叉:是一種能夠飛的鬼,口中長有獠牙,頭顱頂上凹陷下去。夜叉能在空中飛,能夠變得很大,它們什麼都吃,甚至吃人。

乾闥婆:忉利天的天主--帝釋的樂神,它喜歡演奏音樂,所演奏的音樂很好聽。當帝釋天王一想它,它就出現,一些鬼神是找不到它的。根據佛經的記載,有另外一類比較低級的乾闥婆,其實就是一些中陰身的眾生。

阿修羅:阿修羅的體狀跟人一模一樣,女阿修羅很漂亮,男阿修羅很醜陋。因為眾生的嗔心很重,才墮落做阿修羅,但

是它修集了很大的福報,所以說阿修羅有天人的福報,然而卻沒有天人的德行。阿修羅的頭、手腳被砍掉了,自然會生長出來,其壽盡了才會死,砍不死的,這是它們的福報,因此,阿修羅王每每跟帝釋天王打戰。

迦樓羅:所謂的金翅鳥,它們不是飛禽類,是一種很大的鬼神。雖有神通但形相是鳥,其翅膀張開來有幾百公里大。

緊那羅:它也是帝釋天王的樂神。根據大乘經典的記載,緊那羅中的王者--緊那羅王是一位菩薩,它有不可思議的神通,所演奏的音樂是一種佛法,能令聽者生起修行的心。有一次,緊那羅王一奏起音樂,釋迦牟尼佛的弟子迦葉尊者就跳起舞來。這就是緊那羅王菩薩的功德力,使身為阿羅漢的迦葉尊者都跳起舞。

摩睺羅伽:一種大蟒神,類似一種龍,生長在地上,它也是帝釋天王的樂神。

天龍八部是屬於鬼神道的眾生,它們都被四大天王所統領、管轄。在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很多天龍八部都是佛的歸依弟子,發願護持佛法。在南傳佛教中,天龍八部只不過是一些小小的護法鬼神,其道行不如阿羅漢,但是在大乘佛教里,很多天龍八部中的王者都是菩薩。

人非人:這些眾生是人又不是人,叫做人非人。

不論哪一類眾生,需要佛教化,佛都會在各種眾會道場中,為各眾生說種種不同的教法。

經文: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

佛參加以上所說的各種眾會道場,"以圓滿音"聲為眾生說法。佛說法的聲音,有時稱為一音,有時稱為圓音。這裡的圓滿音,就是圓音。佛以圓音說法,就好像天上的雷震動一樣,所以說"如大雷震"。現在我是以華語為你們說法,但佛不同,不管以什麼聲音來說法,廣東人聽來是廣東話,福建人聽來是福建話,客家人聽來是客家話……所以說:"佛以

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佛說法的聲音,像大雷震那樣,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但我們的聲音,就小得很可憐。好像現在我在這裡說法,還要靠麥克風的幫助,如果麥克風壞了,或電流忽然中斷時,就算我喊得很大聲,坐在後面的居士們還是聽不清楚的。

佛隨聽法眾生所喜歡聽的各種佛法,而為他們宣說,所以說"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佛成道後,就不停地遊行各處,說法度化眾生,一直到示現入涅槃,所以說"乃至示現入於涅槃"。

經文:如是一切,我皆隨學。

如以上列舉的一切,我都發願隨佛學習。為什麼呢?因為過去諸佛都是修這種種難行苦行而成佛的,所以我要成佛度化眾生,當然也要學習諸佛所行的一切囉!

經文: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

不只要隨世尊毗盧遮那修學,而且也要向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學習;於念念中,我都不斷地隨佛修學,學佛的修諸萬行,學佛的教化眾生,學佛的宣說妙法,學佛的一切一切……所以隨諸佛學,是菩薩行者的一個重要課題。

經文: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