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雲繼夢:普賢行願品 第八集 2011年一月  


普賢行願品2011年元月

昆明開示第八集

海雲繼夢和上

我們再看第四大願,這是懺悔業障。從這地方開始,經文就會有很大的變化,我們看一下:「複次,善男子,言懺除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痴,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

這是整個本文,他已經沒有前面所講的那個「能」、「所」之間的關係了。直接就切入懺悔業障。那麼他直接就講說:我自己從無始劫來所造的業是那麼多,假如說是有形有相的話,那麼盡虛空界都裝不下。

那你說有那麼多嗎?好像過分了一點!我們是小過不斷、大過不犯,不會做那麼大的惡業,你可能是這樣想,可能啦。基本上我們來講,我們不造什麼大的惡業。但是他談的不是惡業的多少、大小。因為你是在不同的象限里。

你現在娑婆這個象限,因為都在這邊生死輪迴,那無始劫以來,無始劫有多長呢?大家可能沒有去想過,我們這樣一輩子頂多一百年就不得了了,就叫做壽星。可是在我們無始劫以來所延續的生命,那是無量無邊長的。

所以各位不要以為我長這個樣子,這是過去你累積下來的,你才有這個福報長這個樣子。你說什麼福報,苦得要死,那就是你過去所累積的業,這輩子會產生苦或樂,那只是在這個地方出現而已。你還有很多苦跟樂你不知道。那個象限一轉移他就又來了。

另外一種,有很多年輕朋友常講工作,我要換工作,這個公司老闆還不錯,某某人某某人就是跟我過不去,然後他就要換工作,換工作不到兩個月又來了,又是某人某人。為什麼?因為這是你的業,你再換一百次工作,那個業還是存在,他就會跟你過不去,因為你有的是業,不是某人跟你怎麼樣,某人只是個緣。你知道嗎。

那你不止這輩子,前輩子、下輩子還有好多輩子都要再碰到的。所以,你要怎麼樣離開這個象限進入另外一個正確的象限里,去擁有一個正確的生命,那你才不會去積累這些業。

我跟各位講說,你要修行,你抓住這個要領,你做與不做都對,你要沒抓住這個要領,在世間你打混的話,那你做與不做都錯。

你說我念佛,是呀,念佛、信佛、拜佛,這沒有錯吧。但是,你怎麼搞就怎麼錯。因為你都在這個世間裡,用這個世間的想法。所以跟各位講修行有五大敗筆,你一定要避開。一廂情願、自以為是、我都背不起來了,還有什麼?以偏概全,這個一共有五個,都是那個主觀意識在作祟的。那個自以為是、想當然爾、一廂情願,這個是很不好的。因為你都在已知的範圍內。

你修行就要走出已知到未知去。未知你不知道,所以我們說邁向未知、無盡的超越,這叫修行。那你不敢邁向未知,你都在已知的範圍做。所以跟各位講說你要帶著疑情,你要慢慢摸索,你不敢一下子跨太大的步伐不要緊,一點一點、小碎步一步一步走,那你總會成就的。這輩子走一截,下輩子你就會大步伐走。因為你從來沒有試過對不對?

所以很多人為什麼進佛門來以後更痛苦?什麼痛苦?三皈依,都這三條。「皈依佛不皈依外道邪眾、皈依法就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就不皈依外道邪眾」。那你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是多了限制嗎?

不皈依是指不皈依,但是你還要跟人家做好朋友。知道嗎?不要說他信耶穌,那個是怎麼樣怎麼樣,四海之內皆兄弟。你要帶著一個健康的心態,那他不皈依是我的智慧不夠,我的智慧夠,我就可以說服他來皈依。那我智慧不夠,那就暫時保留他在那裡。你不要一皈依就開始起煩惱,尤其在家人,不要起煩惱。

五戒也是一樣,五戒也有開遮持犯,但是,你不要把戒持死了。這樣子你的人生才會很燦爛。那如何去開、如何去遮,這個自己要把他做好。那個都是要經過你摸索,來一步一步進行的。這個要修學的一個狀況。

現在回到經文裡頭來:「言懺除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痴,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因為我們在這個世間,所以有貪嗔痴,知道嗎?你假如換到另一個世間、另一個象限里,他就沒有貪嗔痴。所以你就不造業。這個你就很難想像了,因為我們都在這個象限里,這個象限的思惟模式,到了那邊呢。因為你從來不會思考自己,自己要做什麼。

所以我跟各位講說,生命有三個階段。結婚之前是屬於兒童階段。因為你有爸爸媽媽可依靠,對不對?所以你在家裡可以耍賴,可以撒嬌。早上不起來棉被不折,媽媽都幫你處理的好好的。這是指大部分的狀況,那你假如沒有的話你也不必傷心。

那麼結婚以後就不一樣了,一直到你退休,或者你的子女成婚。那麼這個也是第二個階段,也就是一般人講得黃金階段的生命。

這個時候,你要打拚,對不對,你要認真,要工作,要成功,要成就,要賺錢。要賺得到,不能賺不到。是不是這樣?因此,你有競爭。就在這個時候,你會產生很多種狀況。

你說你沒有造業,對不對。我成功了,把別人打敗了,那不就造業嘛,你有沒有給人家對你懷恨呢?「假如你不在,那就換我升官了。因為你在所以我升不上去!」那就有這種情況。所以有些業你不知道從哪裡來。但是都是因為貪嗔痴發身口意。有些是你認為在這個時代這是公平競爭。不是公平競爭,你就在造業。

那麼他這裡講的,「作諸惡業無量無邊」,你這個惡,也沒作壞事,不是那個,不是我們道德律所定的善惡的惡。他是指你有不好的因果,就叫惡。不好的因果你這個做了你不知道,但是果報來的時候就是很不好的,這就是惡業。

你說競爭,我的成績就是比你高所以你下去我上來這是很正常,但是那個人呢,「你假如不來那就是我,你只不過比我多0.5分而已呀,為什麼你上去?」好,這就結惡緣,惡緣就會有惡的果報,這個叫作惡業。他有多少呢?我們還真得是還沒有辦法去釐清。所以,他說無量無邊,最主要你要把這個東西弄清楚。

我們一般人是以道德律的標準來看,在世間法中是以道德律標準來看,從修行中是不看道德律,是看因果律。你會得什麼因果,會不會有不好的果,那我們就叫惡業,是這個樣子。

那你的為人處事跟涵養,要不要走這條路。那是個人的問題。我們不主張說你一定要按照因果律來。因為因果你也看不清楚。什麼因會得什麼果你根本看不清楚。

所以你還是照道德律來,還是按照世間標準來,這個是你必須要知道。當然有那個機會你可以跟真正的善知識好好地去切磋談論這些,那可能會有一點比較明確的答案,要不然是沒有的。因為你自己判斷那都是自以為是。

好,最主要是在這個世間,「以貪嗔痴發身口意作諸惡業」這是也是我們在懺悔偈上面講的。「若此惡業」,他是譬喻,有體相的話,有形有狀的話,那麼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這個是跟你講清楚,假如真的有這種狀況,那你看你造的業有多少。

有時候我們跟父母親就是一個問題。跟父母親之間的關係通常都是因果律。各位你就不知道。洋人是不講因果律,他不管下輩子怎樣,不管。但是你跟父母親之間的關係,應該來講,就成分來講,百分之八十的成分都是因果律的成分,道德律的不多。你不要看孝順,孝順是屬於因果律的部分,你不知道。孝順好像道德律,(其實)孝順是真理,很少人去談這個,那麼不談也就算了,可是真理他還是同樣的起作用。

好,那麼有那麼大的、那麼多、那麼廣、那你知道最主要是你的這種關鍵在於你所處的立場是不對的立場。不對的立場,那你所做的一切思惟都往不對的目標前進,是這樣的,(所以)才有這麼大的、這麼多的業。

那「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這個要以清淨三業,清淨三業就是沒有貪嗔痴,身口意三業都很清淨,沒有貪嗔痴。

同樣,這個也牽扯到你的含金量。我要清淨、那多少你都帶有一點自以為是跟一廂情願的想法,那不要緊。你就只要一直這樣子帶著疑情。「我這樣對嗎?我要怎麼樣子達到究竟。」就帶這個疑情,你就會找到答案。而且,你會一直往上提升。

因為這個東西。師父沒有辦法替代你,這個部分,任何人只要說他能幫你處理,都是邪教。佛法沒有幫你處理的事,這個要你自己來。我跟你講,現在流行的那個什麼中陰身救度法,基本上就不對了。你自己不修行,死後人家來替你修,那我們大家都死後,等人家來替你修就好了!

那種人台灣滿街都是,看到一個廣告,殯儀館的,叫做一條龍服務,直接把你送到極樂世界去。真的嗎?商品廣告,那不是真的呀。那根本是在這個世間的廣告嘛,你死了之後要怎麼辦?買一堆囉七巴索的事,反正一輩子才一次,這邊委託給他做就好了,過了反正也不死第二次是吧,一條龍就一條龍了,沒有死的買一個心安,自以為死的人得度,誰得度?你看在超度,我們漢傳佛教不是一直超度嗎?年初超度一下,年尾再超度一次。年初超度本來就度到極樂世界去了,年尾又把他度回來,明年年初再把他度過去,這不是很奇怪嗎?

但是他是文化,超度已經形成文化了,在印度沒有超度這種東西。因為中國這個民族講厚葬、講孝順。對往生的家屬總是度一度,我想念他。想念他沒什麼事,反正摸也摸不到,那就超度超度,表示我孝順。

那也有一些人是做這種行業,你不來超度他就要失業。所以,大家都說有效很殊勝。甚至於那個香灰捲成一團,「你看看你看看,這個什麼香灰舍利」。這是佛教文化部分,我們不批評。我只是跟你講這個「不批評」。文化存在就好了。他只要不跟人家詐欺就好。怎麼叫詐欺呢?《金剛經》一部多少錢,誦一部金剛經五千塊。誦《地藏經》一萬五,《地藏經》三卷,《金剛經》一卷,那麼他怎麼誦?他一次翻過去5張6張,就這麼一疊翻過去,這個就詐欺。

你不管有效無效,你總要一字一字念,那一下子一疊就把他翻過去,那反正出錢的人也沒有在監督他,那這個不行。我跟各位講這個絕對不行。你將來想要跟人家超度,你記得這個因果很重!你是假借佛陀在詐欺眾生。本來給你混飯吃就已經不得了,認為是文化,馬馬虎虎嘛。因為眾生有這個需要,那你不一頁一頁地誦,你還敢這樣子翻過去,這個很多,很多狀況。

有一次我們在南美,有一個比丘相當不錯,講經講得好。因為他講經你知道,他講不好(我不是說講不好),講不好就越講人越少,人越少這個就越少,越少他混不下去,人家說「那你來唱梵唄吧,超度眾生的」,實在沒辦法就去一次,他領的錢比別人多。因為他是法師,又會開示又會怎麼樣,然後會做法事。所以他就很旺。人家五千一萬五,他大概就五萬十萬這樣子。

那麼因為行情很好,他就忙得要死。那就有一天,上午四點多開始做,八點又有一個班次。那四點在做的時候實在是太累了,因為昨天做到12點多,今天又來一個四點的,他就隨便做一下,然後就出來了。

搭計程車說到哪裡去,然後他就睡著了。然後那個計程車繞了一圈又回來,他說「啊,我不是要你到哪裡嗎」,他(司機)說:「你剛才出來,有另外一個人。」「另外一個人?哪有,就我一個人。」,「有,那個人長什麼樣子。」他一看那個相片的那一個人,那個法師就這樣心臟病了,嚇死了。

你做一堂法事,你想要這樣的應付一下,那個人在等你好好地做,你菜沒有煮熟你就跑了,對不對?

不是說跟人家超度的法事不對、不好。不是。你一定要盡心盡力把人家做好,照著法本做一遍,你不會唱不要緊,念總要念過去。你說這麼一疊就把人家翻過去,你良知何在?你要不小心翻兩頁過去,就不小心。你這個明明是故意的,怎麼一疊過去了?這因果一定要背的。所以我們在這裡提醒各位,真的是,雖然是文化,就跟那個孝順一樣,(可是)文化跟真理有關。這種文化一定有關。那你不知道,我提供給你作參考。

好,「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是指廣度,法界極微塵剎是那麼的廣。「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這個地方這兩句話。有一個邏輯上的要領。在「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是懺悔的第一個要件,「恆住淨戒一切功德」。這個是第二個要件。

第一個要件是消極的,叫消極要件。第二個叫做積極要件。消極要件就不再作惡了。那個淨戒一切功德是積極面的,我要去作。

因為戒律有兩個。一個是該做你要做,不做犯戒。這就是第二條,第二個。一個是不該做你去做,犯戒。所以他把第一個誠心懺悔後不復造和第二個拿出來講,不該做就不再做了。他第二個呢,該做我要去做,所以這兩個部分。

那麼戒律是不是一定都是呢?都是屬於另一個象限裡面的?那我告訴各位,你不要在意這個部分。他即使不全部的話,也都直接有關。跟孝順這種東西一樣。

你說五戒,五戒都是你做人處事的基本要件!「不殺」,他主要是不殺人。當然我們遮,就一切眾生不殺。那是遮的意思,所以戒律本身主要是講不殺人。

第二個「不偷盜」,不偷盜就是對眾生有傷害,你把人家財產給占有了,那就是要背因果,就是傷害眾生的。

「不妄語」,妄語是指你會傷害眾生的話。他不是真的假的,不是那個意思,你講這個話會傷害眾生。那就叫妄語,那你古代分有四個妄語,妄語包括四個內容,那我們就不談。你只要記得一個原則。你講話的態度不好傷害到眾生,有沒有這種情況?有時候你講啊,不經意的態度冷漠一點,那對方受傷了,有沒有?這個都屬於傷害眾生的範圍。

那「不邪淫」也是一樣。你傷害眾生的當然就不行了。不是傷害眾生的那就沒關係呀。為什麼叫邪淫?就是傷害眾生嘛。所以這個地方我們留意到。

你要開,就變成可作。你要遮就有很多不可作。那麼開遮之間要如何拿捏,那你要再從實際生活中去弄好。弄好這個問題。

酒戒也是一樣,酒戒也是遮戒不是性戒。前面四條是屬於性戒。直接根本就跟你那個因果有關係的。

我簡單地提供給各位看一下,這個地方你要懺悔,要記得。有些不該做的都不能做。過去有多少。這個都涉及到所謂含金量的問題。你到底體會到多少?多做一些能夠補償。有受到我的傷害,他已經不在了。那我給社會多做一點貢獻,這個就是這種情況。

我記得我小時候很有老人緣。老人家喜歡跟我講東講西。講神明的故事,一大堆。其實,我已經記不得他講什麼。不過我覺得他講得很好聽就對了。我很喜歡聽。

所以,我們家鄉那個地方所有的廟,大概我們講直徑一百公里以內的廟,我都跑遍了。我都跟裡面的那個主持都很熟。因為我會找他們講故事。「這個神是怎麼來的,他是講神靈的故事。」那個聽了就很高興。

這些老人家都有一個特色,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就是笑臉的:「年輕人,以後你就要這樣做、這樣做。」。我講「對對對,我一定這樣做,以後一定這樣做。」現在是以後了,已經五十年了。

當時那些老先生,以我十歲十五歲的立場來看,他們應該是五十歲左右的,那現在過五十年,那些一百多歲都不在了。你想要報恩都沒辦法報。人家對你那麼好,對你期許那麼高,所以,才希望你以後要怎麼做人、怎麼做事,雖然你已經忘光光了,但是你知道人家對你的一種期待。

所以我只要回故鄉,我幾乎,以前我都是騎腳踏車,現在就開車,開車去廟裡逛一下,那個廟不會倒閉。廟很奇怪,所有事業都會倒閉,廟不會倒閉,有的是從鄭成功到的時候到現在。

雖然我都會去看一下,那這個問題就來了,你要怎麼報恩?報恩跟懺悔的情況一樣,我算是比較有福報,遇到很多老人的這些提攜、囑託、囑咐等等。那我就把他們對我期望轉過來,變成在現實生活里,我儘量地分享給大家。我只有透過分享給大家的時候來做為報恩的一個方法。因為我沒有辦法直接回饋給他們。

那你再想想看。他也不是要你回饋給他們。因為這些老人他本來就清心寡欲,他成天就活在他神的世界裡。那你到那邊去,他倒一杯茶然後就開始了,邊講邊演。假如有遇到下個月神明生日要演戲呀,他會叫你過來,其實我們當時在讀書也不可能去,我都禮拜六禮拜天才有時間去逛一逛,那你平常日子我不可能去。

這個就是一個懺悔的要領,你要懂得,有很多,他做已經做過了,你要去跟他懺悔也不可能,那我們就回饋給社會。給人家多一個慈祥的臉色,給人家一個憐憫的眼光,那他內心裡頭就會有那一種溫馨的感覺,那功德都不可思議,功德不可思議。

他不是表相上的。你說用實際上來表達,那沒有什麼意義。我們跟父母親也是一樣。以前父母親疼我們,父母親不會表達。所以,他們就有很多動作很討厭的。

我們這裡有沒有我不知道,我們台灣的媳婦,有一天跟我講,「她說她很感恩她的婆婆」。怎麼感恩?她結婚那一天,結婚那一天不是洞房花燭夜嗎,第二天早上四點鐘,她婆婆就坐在天亭上面,拿個柴刀在那邊劈柴。然後大聲唱「全台灣島內最懶惰的新娘子到現在還沒起床」。早上四點她就像十六洪名一樣一直唱。那她實在是受不了了,爬起來一看,老人家晚上睡不著爬起來。你怎麼辦?爬起來也不知道幹什麼。她問婆婆:「我現在起床了要做什麼?」「哎,我討到一個大目新娘」大眼睛的新娘,「大灶在哪裡都沒看到」。以前那個時代都是大灶,不是現在這個。本來就是一個金枝玉葉的人,哪有什麼大灶在哪裡。從來不上廚房的。這下子完了。搞了幾天以後,她下定決心先去學烹飪,學了一年多,她可以了。

有一天婆婆生日,她跟婆婆說「這個生日在家裡辦,我來做請客。」那一天她弄了五桌的菜出來了。她婆婆就很高興了。

好了這還不打緊,有一年過年,她才發現這個秘密。你知道羅卜很大,大白菜很大。羅卜也重,大白菜也重。過年吶,就要這兩個東西。她就跟鄰居講,你去跟我這個買100斤,這個買100斤。他鄰居說為什麼不叫媳婦去買?「啊!那個爛貨,你叫她買怎麼買?」

把她氣得要死,你叫我買不叫我買,還說我爛貨,然後她就自己去買了。因為她已經叫人去買了,她也不能買。她買回來,她就跟她婆婆講:「婆婆那個東西我就可以買了,不要叫別人嘛。」她說:「笨孩子,那麼重嘞,給她去扛,你不要扛。」

這個就是婆婆的愛,那她就這樣表達。那你會受不了啊,你假如還沒聽後面這一句話。你還會說這婆婆真得是頭殼壞去。對不對?所以你人跟人之間要如何相處,不在表相上,而在內心裡頭。而內心呢需要幾個層次以後。你才會觸摸得到。

所以真正的愛是什麼?現代人跟古代人不一樣。現代人是情人節,把玫瑰花藏在這裡。「恩,我愛你。」然後跪下來。然後情人節一過,「再見」,我找另外的人。

因為他有明確的表達,很明確的離開。你可以留意到,生命到底在哪裡,你要從這些事相裡頭慢慢地去體會。慢慢去體會。這不是笑話,這真的是你生命中很重要的地方。因為我們都學美國式的這種,這種方方格格線條的那一種情況,你根本看不到生命,你看不到生命。而我們的生命里就有一些這樣模糊地帶,我們的方方格格,現在也剛開始在尋覓,學得不好。那生命的原形還存著很多地方。那你應該借這個機會趕快去了解。那你的超越會很快。

好。這個是提供給各位作參考的,這兩個懺悔的兩個要件。我說消極性要件跟積極性要件。你假如不喜歡用這個辭彙可以換,不要說師父講的。師父講的只是帶動你生命的覺醒,那個詞不是重點。你不要死在那個文字相上,

好,下面講「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到這個地方我們簡單地講,我為什麼跟各位講說,他主要我們這普賢行願的行法,主要是修前面三個,「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那麼這個地方,我說是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遇到挫折。不是說你這樣修普賢行願力是那麼殊勝,你就都不會有挫折,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你在現象界,現象界就會有問題。

好,當你發生挫折的時候。也就業相現前的時候,你就要108拜,108拜就是懺悔,就把這個懺悔的經文帶進去,你就緣念。108拜可能這裡頭緣念一兩次。不見得會很多。那個不要緊。因為這叫本體界的一種懺悔。

為什麼我會這樣講?是因為他經文的格式跟前面三個完全不一樣。經文的語言模式不一樣。所以,他在行法的定義上就會有差別。

那你說誰講過?誰也沒講過,我現在跟你講的是用新時代的語言跟你講,我不是只是那個辭彙用新的名詞,我包括這整個理論,都用現代的理論跟你講。

因為我們這一代是剛好是卡在舊文化,就是古典華嚴思想跟新古典華思想的轉折,在這個情況。這個在一期,我們這個時候的佛教思想,我叫第四期佛教思想,第一期佛教思想,佛陀時代我們不講叫阿含時代的佛教思想是第一期,大乘時代的佛教思想是第二期,密教佛教思想是第三期,那麼從宋朝以後就中斷了,將近一千年的時間。所以,我們現在再重新來恢復進入第四期。

那這第四期,沒有前面的歷史包袱,我們要重新來過。所以,我們就需要有新時代的這些理論跟工具來運用,我們剛好是在這個轉折點上。我只是在這個地方跟各位提醒這樣一個要領。所以我用的辭彙,其實你認為有更好的也可以用,不一定我講的,我只是借用現有的。像本體論。你有更好的也可以。所以,我講本體論的時候,一定要形而上形而下都講,一定要道生一一生二,還是無極而太極太極生兩儀,這個都要講。為什麼他只是附帶地給你講出來。我在這裡,沒有說我的思想定在哪一位,我只是告訴你華嚴思想里有這個東西。那麼這個本體論到現象論之間的轉化,思想結構將來要怎麼成形,那是我們以後子孫的事。以後子孫的事。這是我跟各位提的。

那麼這一段經文主要講的是這個部分。其實他主要還是一個總結,行法的一個總結。

那下面就等於像我們講的室內裝潢,這個房子骨架都蓋好了,再來你要進來住的時候那室內要裝潢,那已經是小事了,但是也不能沒有,但是有的可以很簡單,有的可能很豪華。所以,你要怎麼拿捏是個人的性格問題。有的可能做西式的,有的就做中式的,甚至於做唐式的這種裝潢風格,那都無所謂。這個後面已經是次要的。

跟各位談的是普賢行願這個行法,他通通是以法界為主。所以,你在修的時候就不可能心量小,心量小不可能進去。

因為這前面三個來講都是盡虛空遍法界,所以,你的基礎在盡虛空遍法界上。那你現在有可能是說「我做不到」,但是你一定要朝這個方向走。這只是含金量高低的問題。你一定要朝這個方向走。因為這是你的因緣,最殊勝的地方,下輩子能不能再遇到那還不知道,所以這個部分大家這樣來進行。

好,那下面這五、六、七,隨喜功德。

這個地方我們講的是隨喜。那這裡有提到頭目手足都可以布施,那我可希望各位不要去布施頭目手足,這個完全禁止。現在法律所不行。

你在廟裡頭把手指剁下來,我當九指頭陀,在佛教是很正常的。你現在在哪個廟這樣剁,哪個廟的方丈就是重傷害。他怎麼讓你這樣做呢?對不對?所以一定要留意到這個不行。那種狂熱我們不喜歡。在什麼狀況之下可以?比如災難期時,你為了救度眾生你不逃,而去把那個災難給消除,不一定成功,可能就失敗了,就這樣陣亡了,那這個可以。這個叫勇氣。所以說為了眾生而犧牲。你自己莫名其妙在佛前剁一個手指。這叫什麼?因為眾生是那個事件發生,需要有人去。那你這個時候本著代眾生受苦衝進去,去把他完成,那這個就對了,這個叫頭目手足,一切難行苦行,都可以布施,會不會痛苦?絕對痛苦,但是你還堅持到底,忍辱波羅蜜你完成了,對不對?這個是指在這種情況中。不是你自己來的,自己想一想,那個不算。喔,這個隨喜功德你要懂得。不要從經文你看著就照著做。經文沒有叫你這樣做,那只是說過去他們有這樣。但是現在你不能。

「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同樣的,這些難行苦行是為了這四個:「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對不對,你要為這個來進行的才對呀。所以「所有善根,我皆隨喜。」所有善根。過去諸佛的這些「所有善根,我皆隨喜。」那你沒有這四個目標,自己來弄一個,那叫愚蠢,那你還會掉入不好的因果裡頭。

好,「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旨隨喜。」這個地方是講六趣四生、一般凡夫。「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這個是聖人。這個「聲聞、辟支佛、有學、無學。」有學是三果以下,無學是四果,四果位的阿羅漢。這「一切功德我皆隨喜」,也沒有叫你不要修,隨喜就好。那麼,你要追求的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這個地方隨喜,結善緣。

「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前面講到有學無學。那這裡講菩薩。這個經文前面第一個講佛,然後,第二個講到六趣四生,從最低開始。然後講四聖,就是聲聞、辟支佛、有學、無學;然後再達到菩薩,這個菩薩是菩薩摩訶薩。

這個也是他的一個語言模式。經文的語言模式:先列大的,然後再小的,小的就從下面開始,這個邏輯都很清晰,他不會亂。我們在寫的時候就會亂,所以他先大的標桿列出來。佛的功德我隨喜,那其他的,我從眾生開始講,我也隨喜。只要善的我都隨喜。所以善根,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那你要留意到,不要說那是眾生我不管。沒有,那這你看看,這一個普賢行願法門是多麼的圓融,多麼的透徹,這個是各位你必須要留意的。

好。這個語言模式講到的,他這個標的很直接地講,就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這等等的。先談這個部分。所以,他的語言模式跟前面的也都不一樣。然後就講隨喜,那麼隨喜為什麼列在這個地方的第一個呢?其實他告訴我們的是,下面也都是隨喜,「請佛住世、請轉*輪」都是隨喜。

好。下面提到這個「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第六個「複次善男子,言請轉法錀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法錀。」這個幾乎是只有第一句。接著就是最後一句。

那麼這個地方他主要是講那境界要廣,「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剎,那一一剎中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你要看到他這個一直平方下去,一直擴大一直擴大的這種狀況。那麼這裡頭,發生一個問題就是,這麼多的佛,你遇得到嗎?那問題就在這裡,你在這個世界根本遇不到其他世界的佛對不對?那他有這麼多佛。對你來講也沒用。因為你這個世間,沒用。

所以在這裡他有一個修行上的兩個轉折,你必須要轉。第一個:十方一切佛,他會到我們這個世間來。你說「在哪裡?那佛是不是都頭上要一顆一顆的?」那就意識形態了。佛不是頭上一顆一顆的。佛就在生活中,跟我們在一起。

你隨時就這樣想:你周遭的人都是佛菩薩。你不要想著他討厭,你怎麼從你周遭的人去找到他有可愛之處,你找到你就遇到佛,因為這是含金量的問題。

你現在還沒辦法真正見到佛,但一分有一分的功德,兩分有兩的功德。就跟各位講說,你只要能走上來,你在正確的生命領域裡,那就已經有你的位置了。你要不走上來,你在正確的生命領域裡,是沒有你的位置。重點是在這個地方。

你不要怕說這麼多,我只要遇到一個就好。其實也可以遇到很多,但是你不會,因為你一直覺得周遭的人都沒有那個頭尖尖的,無見頂相,那你就會找不到。事實上是有,你要能夠在現實生活里看到這些可愛的人,這是一個,你第一個轉折你要轉。第二個,因為你在現實的生活里所遇到的都是色身跟心理的問題,沒有靈性的問題,你一定要在靈性上面找到一個落腳處。

就像剛才跟各位舉的那些例子,看起來好像是笑話。不管是媳婦、婆婆,這些都是讓你去體驗生命存在的那種質感,你要慢慢去體驗到這些。有的人就是這樣表現的,當然現在不可能再有這些了。可是,也難免會在我們身上再發生了。那就是「你要如何重新來過」很重要的一個關鍵。

我希望各位在這兩轉折當中,能夠提升自己身、心、靈。在靈性上自己怎麼提升,至於靈性是什麼,那你要帶著疑情去摸索。這是靈性嗎?因為疑情要很多疑情,你帶著他。你不一去突破他,有一天,那你就會像那個連環炮一樣,他就一直蹦出來,就會有這種情況。這些疑情你帶著,他會有很大的好處,這是我提供給各位的這個法門的這個行法。他主要是那兩個轉折。

好,「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法錀。「這個都是前面講的。我就不再講了。「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錀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個勸請諸佛轉正*輪,這個需要很好的這個因緣。因緣沒有你想要請、想要轉,也不可能。所以,我們說隨喜功德,那麼大家在這裡認真的同時,遲早都會遇到,不用擔心!

好吧,今天就跟各位講到這裡。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