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論  


第二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論

第六爾時文殊師利已下五行半經。是文殊問勤首佛教是一。云何得見者。有斷煩惱不斷煩惱不同等然。其已下十問已下有十行頌。是勤首菩薩所答。於中三門如前。

一科頌意者。此十行初一行頌勸聽。次一行頌勸聞法勤修。已下八行頌責其懈怠。如文具明。

二釋菩薩名者。名為勤首。為前明目首善示福田因果佛號究竟智。此位當須勤而行之。故名勤首。佛號最勝智者。為明勤修勝進即得最勝智為果。

三配隨位因果者。還以本不動智佛為因。最勝智佛為進修之果。

第七爾時已下六行經。是文殊問法首。如佛所說。若有眾生受持正法。悉能除斷一切煩惱。何故有受持正法而不斷者。於中有十。一問如文具明。於中有十行頌。是法首所答。三門義如前。

一科頌意者。此十行頌中初一句勸聽。次一句嘆能問。次兩句責多聞者不修行。已下九行頌。一行一頌責多聞而心不精專不能斷煩惱。如文具明。

二釋菩薩名者。名為法首。為是西北方戌亥兩間。明愚迷長夜中能以正法自利利他專求無懈。名為法首。世界名金剛色者。以堅精無怠。是自世界。托西北方乾卦。乾為堅剛。佛號自在智者。以自精勤觀照達理業亡。名為自在智佛。

三配隨位因果者。還以自心本不動智佛為因。進修得自在智佛為果。

第八爾時已下有五行經。是文殊問智首。如來唯以一法而得出離。又於佛法中智為上首。何故讚嘆布施等。總有十問。大意明十波羅蜜四無量心畢竟無體何須用為。已下有十行頌。智首菩薩答。如文具明。於中三門如前。

一科頌意者。此十行頌中初一行頌。嘆能問及勸聽。已下九行。一行一頌如文具明。智首菩薩答意。諸助道法隨根遣病若不修學無性菩提不成。如頌中分明舉喻況說可知。但須依法有病即治之。如除堆阜道自無礙。自病已除還與人服藥之與方終無舍離。

二釋菩薩名者。名為智首。以明智慧型知根權施法藥。四攝四無量十波羅蜜三十七助菩提分。隨病生起。增多之處。而令服之。顯發菩提無作之性。漸令依本。名為智首。此是下方世界。明以布施戒忍進定等十波羅蜜門如地。能生髮一切白淨之法故。世界名頗梨色者。此是白色如水精寶色。佛號梵智者。明心如大地荷負萬有常安靜故。梵者淨也。

三配隨位因果者。還以自心本不動智佛為因。進修得心智寂靜為果表地體安靜故。

第九爾時已下是文殊問賢首。一切諸佛一道而得出離雲。何今見種種不同所。謂已下有十行頌是。賢首答於。中三門如前。

一科頌意者此十行頌中初兩行嘆法王唯一法一身一智。已下八行頌。於中大意有四。一嘆差別佛土因本回向心所成。為明回向心就根益物身土教儀悉皆就根。二明諸佛自報之境非是行因方見。三明眾生差別之事皆由眾生之心行異故隨自心見別非佛之異。四明佛神力能就根現法。

二釋菩薩名者。名為賢首。為明得此十種信心。信佛果德與自心體一。善諳疑滯通塞入其賢位。故名賢首。此是上方位也。意明此信位心智及境。悉如虛空。無所不含。皆無妨礙。是賢人之德。故名賢首。世界名平等色者。為明既是上方明身心與空合故。世界名平等色。佛號觀察智者。明以其自心空智慧門善能觀察諸法皆空無所染著。是故名觀察智。

三配隨位因果者。還以自心根本性空無分別不動智佛為因。以進修至法空觀察智佛是果。此明體用圓滿因果一性。以是義故。還說如來一身一心一智慧法門明契果會因始末無二。總以一為根本故。

問曰。何故頌初雲文殊法常爾。

答曰。為文殊是諸佛之慧。不動智是體文殊是用。以將此一切諸佛一切眾生根本智之體用門與一切信心者。作因果體用故。使依本故。迄至究竟果滿與因不異無二性故。方名初發心畢竟心二種不別。明此十信心難發難信難入。聞之者皆云。我是凡夫何由可得是佛故。設少分信者。即責神通道力。是故當知且須如是正信。方始以正信正見法力加行如法進修。分分無明薄。解脫智慧明。依自得法淺深。漸當神通德用隨自己得。信猶未得。何索神通。說言漸漸者。不移一時。一法性一智慧。無依住。無所得中。漸漸故。以十玄六相義圓之法性理中無有漸頓。但為無始無明慣習熟卒令契理純熟難故。而有漸漸。其漸漸者。畢竟無始終延促長短等量故。名為漸漸。

第十爾時已下。明諸菩薩共問文殊師利。十一種佛境界已下十行頌。是文殊師利答。於中三門如前。

一科頌意。者此十行頌。一行一頌。其頌文答前所問。頌文自具足不繁更釋。

二釋菩薩名者。文殊師利。此雲妙德。以妙慧善簡正邪自在。故云妙德。此是東方卯位也。明卯主東方震卦震為雷動啟蟄生之始。明此妙慧是震動發生十信心之始。是故亦云妙生菩薩。為明一切諸佛從此慧生十信解故。乃至滿足菩提一切願行海故。世界名金色者。明舉因果體白淨無染法故。又明金胎二月表十信為聖胎故。一切處金色世界。一切處文殊師利。明無性淨慧遍故。佛號不動智者。為無明本空無體可動名不動智故。但有應境知法應器知根。如回響聲無有處所形體可得。名之為智。無可取捨故。名為不動。

三配當位因果者。妙慧為因。不動智為果。亦互為因果。若以妙慧善簡擇法顯智故。即以妙慧為因。不動智為果。若以慧由智起。即不動智為因。妙慧文殊以為果故。或智之與慧總因總果。明體用一真無二法故。亦智之與慧總非因果。為體無本末依住所得故。是性法界自在知見。非如世間因果比對可得故。此文殊師利不動智佛。初起信心。亦從此起。乃至信終亦不離之故。迄至自行圓滿示成正覺亦不離之故。此明以佛智慧示悟眾生故令眾生入佛知見。佛知見者。文殊師利妙慧不動智佛。是凡聖等共有之。佛示凡夫使令悟入。

第十一爾時已下有八行經。是都舉娑婆九種差別。並都舉十方一切差別。悉皆以佛神力無不明現。如文可知。已上但隨文殊師利所問。隨位菩薩答。依所說頌取其意趣。理自分明。及以世界佛號菩薩名號。即知進修因果總是前莊嚴法性。清淨佛剎四種剎中。金色世界及不動智佛是佛住佛剎。餘九世界及九個智佛是莊嚴。法性佛剎。及十地以來總是如來出現品。是示成正覺佛剎清淨佛所說佛剎。四諦品是此之一品大意有六。一以菩薩名表行。二以世界之色表所得之理。三以佛名號表所得之智。四以方隅表所得之法。五成其十信所行之行。六明十信進修同異。如上已述可知。

淨行品第十一

將釋此品約作四門分別。一釋品名目。二釋品來意。三釋品宗趣。四隨文釋義。

一釋品名目者。何故名為淨行品。以無始諸見無明貪嗔痴愛。今已發菩提心。信樂正法頓翻諸見。成其大願。長大悲門。若但以三空無相對治。不生大慈大悲。不能成就普賢行故。欲行長路非足不行。欲行大悲。入普賢門。充法界行者。於一切見聞覺知而無過失。便成萬行莊嚴。皆勤修習此一百四十大願門。便於生死海中見聞覺知一切諸行。悉皆清淨入普賢行故。故名淨行。若無此願。設斷煩惱即二乘行。故設是菩薩即生淨土。以此一百四十大願門。頓淨其一切塵勞行門。便成普賢法界行故。故名淨行。以此大願莊嚴一切世間諸行。總為法界一切道場。故名淨行。以此諸見成大善根。故名淨行。

二釋品來意者。為明前問明品是成其十信中解故。此品成其十信之行故。此品須來乃至果行圓滿已來不離此大願故。

三釋品宗趣者。以智首是下方頗梨色世界。佛號梵智。明是一切諸佛法本自體白淨無染之智。以為能問之人。文殊師利菩薩即是一切諸佛善擇妙慧。以為說法之主。以一切諸佛根本智慧之門。善自為問答之主伴。說一百四十大願之門。以成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等。普賢法界無盡行海。以本淨智。問其妙慧。說其一百四十淨願之門。用淨信等六位中染淨無明七地法執現行。十地以來法執。習氣佛地二愚一時。於此信心之中不令偏執。以願防之。使令寂用無礙故。以此諸佛本淨智妙慧門說一百四十大願。以防染淨二障。以為宗趣故。以六位上通信並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隨位修道。上煩惱六位中。一位上有二十故。六位共有一百二十根本無明。皆因身見邊見二見有二十。共隨位進修。染淨煩惱總有一百四十。為防此障一百四十願。令此進修者從初信心理事圓融。使信心者達其願體。無虧自心根本淨智妙擇之慧。動寂俱真不偏修故。是故華藏世界有如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所持。其上一切莊嚴因大願風輪能持萬行。以行招果因持果故因以願力堅持報得風輪持剎故。又雲。如是華藏莊嚴皆從普賢願力起。為無願故行乃不成。即莊嚴不現。不感無盡依果報故。由是義故。信心之上法性悲智妙慧萬行。總依佛有。而為進修。不得別有。若離佛別有自法者。不成信心。不成十種勝解。不成修行。設苦行精勤是邪精進。勤苦累劫生人天中。一念貪嗔一切焚盡。是故此品下文雲。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恆不捨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已上明宗趣竟。意明回凡所執心境差別業皆成願海具普賢門。

四隨文釋義者。於此中義分為二。一科其一品經意。二隨文解釋。一科其一品經意者。於此一品經文義分為十四段。一從爾時智首菩薩已下從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於十問中。總有一百一十門。問世間業等。如下可知。二從云何生處具足。問十具足中初種族具足中有二義。一世間。即是生族姓家為種族。二出世間。即是生在佛家具佛種性。色相念慧等並是佛家。非世間故。三云何已下問十種慧。並是出世勝慧。如文可知。四云何已下問十種力。初因力者。所謂生生之中任運能發大菩提力。欲力者。志樂大菩提心無退失故。方便力者。以大願善自覺悟不費功力故。亦能覺他省功不迂迴故。緣力者。能緣所緣不忘失常大願故。根力者。大願善根不失故。觀察力者。能觀力。奢摩他力。毗缽舍那力。觀共止雙行二皆自在。或先觀後止。或先止後觀。或即止即觀。或即觀即止。悉皆自在。思惟力者。不失正理智常現前故。五云何已下十問。問十善巧。初蘊善巧者。明同世間五蘊而生不著五蘊之果。界善巧者。同十八界及三界法生而不染三界法。處善巧者。三界六道為處。禪定解脫為非處。皆不離其中而無所染。緣起善巧者。不壞世十二緣生。處纏不污。色界欲界無色界善巧者。三界同事而無所著。過去未來現在善巧者。於過去劫在未來劫中。現在劫在過去劫中。三世互參皆自在故。六云何已下十問。問七覺三空。如文可知。七云何已下十問。問六度四無量心。如文可知。八云何已下問佛十力。如文可知。九云何已下十問。問十王守護。此明願行所及而致招敬。十云何已下十問。問云何堪為眾生所依師導。如文可知。十一云何已下十問。問云何於眾生中最勝最妙。如文可知。十二爾時已下至勝妙功德以來有八行半經。明文殊領上一百一十問。及嘆智首善問。十三佛子菩薩在家已下有一百四十大願。答前所問。令十信心菩薩常用其心淨其身口意行。如文具明。十四最下佛子若諸菩薩有三行經。明依教而行獲其勝益。已上以世間有此一百四十種事法。頓翻為一百四十種大願。用成十信內修行之心。雖是有為之心能成十住。已後五位之內。理智大悲之海。已後入位萬行之海。皆由此一百四十大願勝上緣力之所能成故。若初發心菩薩無此之願。所修解脫皆成聲聞獨覺之行。設是菩薩但生淨土。無成佛緣。為此教中發心菩薩。畢竟達此有為成其理智如也。

賢首品第十二

將釋此品約作五門分別。一釋品名目。二釋品來意。三明品之宗趣。四明信心退住。五隨文釋義。

一釋品名目者。何故名為賢首。為依行立菩薩之名依菩薩所說之法及行。立之品名為賢首者。以明信解如來因果普賢五位行門。心行調柔。順和正直深心正念。樂集善根常念利生。名之為賢。創從凡夫頓彰法界諸佛因果理智一時明現。名之為賢首。此依法主解行立名。此賢首者。乃是於佛果海。文殊普賢行之賢首。為信佛因果理智之首圓滿法界解行無始終之首故為賢首品。以佛文殊普賢之果行成信者之初首故。

二釋品來意者。為第二會以來五品經。但明十信菩薩所修行法門及一百四十願等法。此品明十信中所欣修佛果所行行願功德廣大故有此品來也。

三明品之宗趣者。明已生十信心已得福獲益為宗。

四明信心退住者有二義。一三乘。二一乘。一三乘者。如起信論有三種發心。一信成就發心。二解行發心。三證發心。一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有薰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發心。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二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三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又如論雲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二乘種子。設求大乘者。根則不定。或進或退。大意自己善根微少依他發心者。或以二乘人教令發心者。為解行不實皆有得有證有舍有取。總住退位。又如論雲。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略說方便。有四種。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順法性無住故。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隨順法性離諸過故。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嘆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痴障故。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順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菩薩發如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相成道利益眾生。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廣如論說。計其少分得見法身。即是信滿入十住位已上是。三乘發十信滿心入十住初發心住以願力故成佛。二一乘發心者。如此經十信發心。初發心時以初會中如來始成正覺之果。普賢菩薩法界微塵毛孔重重無盡。隨根本智行果而起信心。信他諸佛所得之果。以第二會中普光明殿如來報滿之果及行果而自信。入修行金色等。十色世界即明自覺之理。不動智佛等十智如來。即明是自心所信自心佛智。文殊師利。即明自心智上分別妙慧。與古今三世諸佛同一體用分毫不差。方名為信發心。從此信心已佛名號品。即明所信十方示成正覺佛果之號遍周。四聖諦品。即明三世諸佛所說法門遍眾生界隨界名別。光明覺品。即明如來智慧光明境界遍照法界無有盡極。令發信心者。以觀觀之。令心廣博如佛境故。菩薩問明品。明十信心菩薩十種所行之法是自己所修之行。淨行品一百四十大願。十信心位所發大願成大悲門。具普賢行。此賢首品。明十信心所欣佛果功德無有盡極。明初發十信心誦持此品功德勝過供養十佛剎微塵數佛經於一劫。何況隨其解行而已修治。如此經十住初心才發心時。法爾身遍十方示成正覺。在十住位發心功德品中至位方明。文繁不引。其事所因大意明此經發十信心。但以法界不思議乘一切智乘而發其心。不依佛。不依佛法。不依菩薩不依菩薩法。不依聲聞法獨覺法。不依世間法不依出世間法。而發其心。但無所依發菩提心。但以一切智發菩提心。不如三乘依猗物故發菩提心。不依三祇劫後有佛果故發菩提心。不依現在三世有佛果故發菩提心。以是義故。入此信者。皆無有退故。設習氣未淳熟者。暫時念退信及住位一往不退為正信。自己身心總是法界佛。無自他性故。以十方諸佛無依住智幻住莊嚴門等法界虛空界法性恆遍十方。如影對現色身同自身故。本不二故。體無差別故。十方諸佛智身如影所言如響。如是信解當得成佛。我今信者。亦如是知。如是信解。云何有退。全身全心一切境界。總是法界。一真法身體用理智。住在何所退至何處。若也身心有所依住。放卻依處即有退失。自了身心本無依住本無所得。一切語言分別。如空中回響無作緣。任物成聲本無依住。了如斯法而生信解。即無退轉。有所依法而發心者。放卻所得所依著處即有退轉。是故起信論中。證發心者。多住退位。為有所得可證故。是故乘此不思議乘。一切智無依住乘發菩提心。一往不退。若有退者。只為信心不成故。於佛教法及如來所乘有所得故。有取捨故。未成信故。不入信流。又此經雲。設有菩薩經無量百千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具六神通。由未聞此大方廣佛華嚴經。猶名假名菩薩不真菩薩。設復聞時不信不入。具如經說。如此品頌雲。一切世界諸群生。少有欲求聲聞乘。求獨覺者轉復少。趣大乘者甚難遇。趣大乘者猶為易。能信此法倍更難。又如下頌雲。有以手擎十佛剎。盡於一劫空中住。彼之所作未為難。能信此法倍更難。以過此難信而能。真信決定不退難。又如此經普賢菩薩雲。但聞如來名號及所說法門。聞而不信亦能成金剛智種。作如人食少金剛喻。若以遠因總不退。若以現成佛因。即是未信之人。

五隨文解義者。於此一品經義分為二。一長科當品。二隨文解義。一長科當品者。於此一品中長科為十四段。一爾時文殊師利已下兩行頌。是文殊師利請說發菩提心功德分。二爾時賢首菩薩以偈答曰已下有七百一十四行頌。是賢首菩薩答。末後三行半經。明說頌感諸佛許可。三從初善哉仁者應諦聽已下八行頌。明發心功德廣大難量隨力。少說分。為明菩提心不可以邊際量故。功德還當如是。故四菩薩發意求菩提已下六行頌。明初發心所因分。五深心信解常清淨已下十八行頌。明信三寶增益分。六若常信奉於諸佛已下九十五行頌。明增進修行獲果分。七菩薩勤修大悲行已下一百五十一行頌。明菩薩得果行悲教化眾生及興供自在分。八從有勝三昧名安樂已下有一百六十行頌。明放光明因果分。九如是等比光明門已下二十行頌。明光出處及光差別分。十從有勝三昧能出現已下八十一行頌。明三昧自在分。如此同異無礙自在大方網三昧門入出隱現同時自在者。隨眾生業異所見差別。諸佛得道自在故。隨眾生業自在故。然如來心無作性。智隨影應。無去來性而可取捨。如回響聲。喻如水潛流隨諸卉木各滋生。喻如春陽生草木。喻如水養魚龍。喻如地所生草木。喻如火成食。喻如風發生所益眾生長短壽生。喻以喻思之。以智照之。執系情亡任真之智。本合如是。為執系故。設得一分出世道果。亦不能為大自在故。十一從一切如來鹹共說已下有一百五十八行頌。明舉二十喻況說分。十二從第一智慧廣大慧已下有十四行頌。明信佛智慧自欲同智難信分。十三從十剎塵數眾生所已下有四行頌。明信樂誦持得福分。十四時賢首菩薩已下三行半經。明賢首菩薩所說法門威感十方諸佛摩頂許可分。二隨文解義者。文自具明。不煩更釋。幽隱難知者。方可解之。已前總明以果成信竟入真實證。如下升帝釋天宮說十住法門。是此一會升須彌山頂品是序分。餘五品經正說分。至明法品末後動地雨華。是流通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