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賢法師:華嚴經要義 第五章《華嚴經》的內容  


第五章《華嚴經》的內容

第一節明萬法唯心

佛教是修心法門,能夠清淨其心,則能明心,明心就能見性,性是什麼?如來性!這個心,不是一般說的肉團心或者神經中樞,也不是一般人講的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虛妄分別,落於言詮、相對之中。而這一顆心,是廣大、真實、平等、清淨的真心。《楞嚴經》裡第一大段,七處征心說得很清楚。學佛就是由妄歸真,要恢復真心,山河大地,一切一切,都在真心包攝之中,不過眾生境界,真心受了蒙蔽,因為眾生背覺合塵。佛菩薩的境界是由真心顯發出妙用,這是因為佛菩薩經過修行,背塵合覺,但都離不開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平等平等。

《華嚴經》講「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其中《八十華嚴》在《十地品》中的現前地講了「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十二有支,皆依一心」,說明三界虛妄,皆是一心作的道理。《六十華嚴》之《菩薩明難品》裡講:「一切世間法,唯以心為主。」另外也有一首偈講:

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

無法而不造。

這顆心像繪畫的畫師,能畫這樣也能畫那樣,色法、心法等森羅萬象,心這個畫師都能畫出來,所以說心如工畫師。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是由於心的業力所感的總報或者依報,這就是「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說宇宙的森羅萬象,不管心理現象、物質現象、自然現象,都是唯識所變。

《華嚴經》是唯識法相六經十一論之一,而且是主要經典。唯識所變,一是轉變的變,二是變現的變。這個變不是變戲法,為什麼能變?由於種子,種子就是潛在的心力,一切離不開能力,宇宙萬法出不了能力,沒有能力就沒有萬法,跟現代科學講的「物質的推動完全由於力,沒有力物質就無法轉動」是一樣的道理。

種子就是力,就是能,一種是親生諸法的種子,叫等流種子,又叫名言種子。另外還有兩種,是構成生死、業果相續的種子,即我執種子、異熟種子,也叫業報種子。由我執種子、異熟種子,感生死相續、生死輪轉;由等流種子(或叫名言種)產生一切現象,都含藏在阿賴耶識中。其中屬於染污的就構成染污的現象世界,屬於清淨的,就逐步使如來藏現行,恢復真心,經過一定的階段,構成正覺世界。這些內容是很深、很有條理的。

「識」變一切,「識」又緣一切,以所變為所緣,《成唯識論》有一段:「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內變根身,外變器界,即以所變,為自所緣,行相仗之,而得起故。」這不是變戲法,也不是上帝來決定,因緣力故。一切講因緣,有因有緣才有果,這不是一般宗教講的,也不是一般的自然現象,當這個現象已經成功後,又以這個現象為所緣,內心變成四分:見分、相分、自證分、證自證分。

「見分」是能緣,「相分」是所緣。這個相分,又有親相分、疏相分。山河大地,是疏相分。眼中影像,是親相分。清不清楚靠自證分,自證分清不清楚,靠證自證分,即心力的反射,分析得很詳細的。所以關於講識變,唯識法相詳細解釋了這個道理。佛法講自淨其心,有情世界、器世界都是由心所造,聖者世界是佛菩薩的真心體現,無不由心。《華嚴經》講的「法界緣起」也叫「唯心緣起」,這聽起來有點玄,但是沒關係,聽一下薰習一下,多思維,多學習,慢慢就懂了,就怕不薰習,那就沒有辦法。

第二節明法界緣起

法界緣起,界者,一種是性,一切心物的體性,那就是真心;另一種代表事相,有分界,有很多差別,宇宙萬法,森羅萬象,事事物物,都有差別。法界一方面講心,一方面講事,體現了心與事物的綜合,在真心融通之下,一切心理現象、事物現象互為緣起。佛教的緣起一般講,有業感緣起、阿賴耶緣起、性空緣起、真如緣起、六大緣起(六大緣起是密宗所講的)。《華嚴經》講法界緣起,是緣起教義的高峰,它不離開一切現象,不離開現實,講真心在現實中找,講道心也在現實中找,講開悟也在現實中找,比較實際,世間哲學是講不到的。

四法界

《華嚴經》所講法界共有四種: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

第一,事法界。講的是事相差別,其中:宇宙森羅萬象各有差別,地水火風,地是地,水是水,火是火,風是風,是不同的。

第二,理法界。這就是心、性,不管多少事法,森羅萬象,都是同一心性所現。離不開心,這心就代表理。

第三,理事無礙法界。此具「性」、「相」兩義,性相代表本體與現象,雖然是兩種,但是二而一,不能分開,現象由本體所成,本體由現象所顯,事由理成,理由事顯。可以理事融通無礙,叫理事無礙法界。

第四,事事無礙法界。專門講事,事與事間都是通達無礙的,這一點世間哲學、自然科學在講的時候,把它分得很嚴格,事物是獨立的,各有差別,因此難免矛盾,難免是非,難免爭鬥,事與事之間不能融合。《華嚴經》所講之事法界,事事無礙,一切都是因緣,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緣之有,離不開眾緣,眾緣之有,離不開此緣,緣緣無盡,這叫做無盡緣起。大家想想這個思想好偉大!這就是現代講的辯證法。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裡講:「講到辯證法,只有佛教徒的思想達到了最高的水平!」

但是佛教辯證法與自然辯證法、唯物辯證法又有差別的,不能混為一談。同是講矛盾,自然辯證法、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絕對的,統一是相對的,事物永遠都在矛盾進化中」。佛法講的就不同,佛法講一切事物在真心融通之下,法法相資,法法平等;真俗圓融,二諦融通。

真就是真諦、勝義諦,屬於真心;俗就是世俗諦,屬於緣生法;一個性空,一個妙有。二諦圓融,這是最高的智慧,由二諦圓融產生的行動是什麼呢?由於真諦就有大智慧,不著一切,不染污泥,不貪戀世間;由於俗諦講緣起,非斷非常,住於中道,不否定因果,由緣起就可認識到法法相資、法法平等,那麼眾生對我都有恩德,我就應該報眾生恩,眾生在苦難中,我就應該生起悲心,拔苦予樂。因此以真諦性空生起大智慧,以俗諦緣起不否定因果,從而生起大悲,救度眾生,這就是法界緣起的真義。

發菩薩心,修菩薩行,就根據這個宇宙觀,沿著菩薩的階梯,學普賢菩薩修十大願,結合六度萬行。《華嚴經》講十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方便、願、力、智,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緣緣無盡,眾生無盡,菩薩願行也無盡。這個法界緣起觀,內容很高。那麼在真心融通之下,一切分歧差別的事法,大如須彌,小如芥子,或如毫毛,得理法界之融通,皆具理性而普遍,彼此不相妨礙,如性融通而重重無盡,一攝一切,一切入一,一切是無量的諸法、無量的事相,入一呢,歸於真心,為真心所融通,叫一切入一。

一心攝萬法,萬法只一心,所以說「一切萬法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一攝一切,一切就包括有數量、大小、長短,一切世法分不開這些。

從數量來講,一可以攝一切,一切就包括在一中,就是一多相即,一與多是離不開的,多由一來,一離不開多,多離不開一,都是相即、相入的。

從事相來講,有大有小,由小到大,小如微塵,大如須彌,在真心融通之下,大小相容,小不離大,大不離小,所以叫「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

從時間上來講,長劫、短劫,一念之間,分為三世:過去、現在、未來,而過去裡面又分三世,現在又分三世,未來又分三世,加上現在一念,叫十世;一念通十世,前前無始,後後無終,離不開一念間,所以說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修行人在定力中,轉瞬之間經歷若干世,但一般人來看呢,不曉得有多長,很長很長的時間,修持禪定者的感覺卻是非常短的時間。

以上說明在真心融通之下,雖然有差別,差別而無差別,都是相應的、相通的,雖然講真而不失俗,講俗而不失真,二諦圓融。菩薩行就在中間,不捨真不離俗,修蓮花行,具體講修普賢行,不捨普賢大願,不捨普賢苦行。這就是整個法界觀的思想。

所以法界觀的中心還在事事無礙法界,能夠了解這個道理,我們人與人相處,就應該舍小我顧大我,舍大我成無我。小我離不開大我,大我最終還要無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有國家,國家就有我,我有世界,世界就有我,我有眾生,眾生就有我,這就融合在一起了。還有什麼不平等?還有什麼差別?還有什麼鬥爭?還有什麼是非啊?這就是《華嚴經》中菩薩的和諧圓融的宇宙觀。以此觀來指導菩薩的行動,願人人成菩薩,人人都是毗盧遮那佛,人人都是文殊菩薩,人人都成普賢菩薩,人人都成彌勒菩薩,就是這箇中心思想。所以《華嚴經》豈只是為菩薩講,是為一切眾生講,希望眾生都成菩薩,這是佛的大慈大悲。

十玄門

十玄門專門解釋事事無礙法界,有智儼大師的十玄門、澄觀大師的十玄門,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智儼大師的十玄門,即老十玄門。

為什麼叫玄,就是說比較深,雖然深,若肯學肯修,多想多思議,還是能了解的。這十種是:(1)同時具足相應門;(2)因陀羅網境界門;(3)秘密隱顯俱成門;(4)微細相容安立門;(5)十世隔法異成門;(6)諸藏純雜具德門;(7)一多相容不同門;(8)諸法相即自在門;(9)唯心迴轉善成門;(10)托世顯法生解門。

一、同時具足相應門

這個相應,即前後相應,就是有此就有彼,有因就有果,這中間包含很多內容,這裡只舉因果來講。譬如毗盧遮那佛的果位圓滿,功德很多,就是以文殊菩薩的智慧為用,生起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心堅定,就在這個同時,發菩提心,經上講「一初發心,即成正覺」。

發心與成正覺是相應的,發心是因,成正覺是果,所以說學佛就看你發不發心,看你是否堅定信心。你若能夠堅定信心,發菩提心,也就是求成菩提,只要有這個信心,就與菩提相應,與果報相應。就像禪宗講的「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普通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你能夠放下屠刀,你就能成佛,就轉過來了,因果相應。其實事物是聯繫的,不是單獨的,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緣緣相應,所以經上講「一初發心,即成正覺」,又說「悉成正等覺,不捨初發心」。雖然得了佛果,但是迴轉過來看,不要把初發心割斷了,就是由於初發心的關係,才能完成正覺,說明信心與發菩提心的重要。所以希望大家堅定信心,不捨菩提心。信解行證,有行最後必定有證,這是有連帶關係的、是不能分開的。

二、因陀羅網境界門

這是以譬喻來講的,就是說緣與緣的關係是連帶起來的,此緣離不開彼緣,彼緣離不開彼彼緣,以此推下去,等於像珠子一樣是連串起來的。

這裡介紹的是帝釋的因陀羅網,據說在帝釋宮殿,罩有因陀羅網,網上有很多珠子,珠子燦爛光輝,明朗奪目,珠子與珠子相照,這個珠子裡有那個珠子,那個珠子裡有這個珠子,珠影重重相映。就像一室燃燈,中供佛像,四面懸鏡:中間有個燈,周圍上下也安起燈,佛像在中央,上下周圍都有佛像的影子,影子裡面又有影子,重重無盡。與因陀羅網的珠子是一樣的,一珠為首,其餘眾珠的影像都影現其中,一切珠子都是這樣的。

一切事相由因緣所成,此緣由彼緣成,彼緣由彼彼緣成,一緣望多緣,多緣望一緣。一個事物的緣可以成功多緣,而多種事物的緣也可以成功這一緣,彼此相望,互為因緣,法法相資,以此相推,重重無盡,如《楞嚴經》講的「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輪」。毛端很小,但是可以現出寶王剎,佛的法會,可以現其中;一個微塵雖小,可以轉大*輪,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都在裡面;小中有大,大中有小。

「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就是說我們的正報可以攝持依報,正報小,依報大,與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都有關係。

「坐微塵里轉大*輪」,就是說微塵雖小,微塵與各種微塵相接,就是無量無邊的世界,就是無盡的緣起,也代表無邊的空性,從一微塵中說明緣起性空,就代表佛說的三藏十二部教典、八萬四千法門,所以說「坐微塵里轉大*輪」。

「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即「微塵剖出三千界」,微塵也可以顯出八萬四千法門,以小轉大,以小攝大,我們這個心包括萬有,萬有歸於一心。古聖人孔子講到的「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被宋朝朱熹譽為「孔門傳授心法」,可見心量放大,可以攝到十方世界,縮小呢,就是很微,很隱密。心包萬有,萬有歸於一心。你們讀那個焰口,裡面有一句「心融妙理虛空小,道契真如法界寬」就是這個意思,心包萬里,萬里又歸於一心。我們修道,與真如相契,則法界就廣大,宇宙就廣大,小中有大,大中有小。

法藏大師在為武則天講《華嚴經》宗旨時,以殿前金獅子為喻,後著說為《金獅子章》,裡面有一段比喻性的論述:「獅子眼耳支節,一一毛處,各有金獅子;一一毛處獅子,同時頓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無邊獅子;又復一一毛,帶此無邊獅子,還入一毛中……。」以金獅子作譬喻,獅子是金質的,本身是金的質量,因此獅子身上的毛也代表金獅子,獅子身上的眼耳鼻舌,各種肢節也代表金獅子,獅子整體也就是金獅子,而這一切,一根毫毛就可以代表,從小見大,小的可以包括大的,大中含小,就是這個意思。

三、秘密隱顯俱成門

這是從緣起來講,佛說法的緣起,因機制宜,因時制宜,不管說小乘教、大乘教、般若、唯識法相教、顯教、密教、權教、實教,都是歸於一乘——佛乘,這是秘密的,目的就是要成佛。但是從明顯來分,就有大有小,有顯有密,有漸有頓,有權有實,這是根據眾生的機緣來講。說小乘教,大乘教就隱;說大乘教,小乘教就隱;說顯教,密教就隱;說密教,顯教就隱。像月亮一樣,這邊看是缺的,那邊看是圓的,但是不管是大小、顯密、頓漸、權實,終歸一乘,這是秘密的,意思就是大小顯密等是圓融的,是無礙的,是相容的,最後都要達到佛乘。

四、微細相容安立門

這是從相方面來講的,相,有小有大,由小到大,一微塵即成世界,所以大中有小,小中有大。《金剛經》上「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這是勝義諦,講空,微塵是各種分子合攏來的,本性是空,世界由微塵組成的,還是空。但從世俗諦來講,就有小有大,有細有粗。

真心融通之下,大小相融,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不能分開,所以事相、小大、微細都是相容的,相即相入,如上面所講的「芥子納須彌,須彌納芥子」。澄觀大師譬喻的好像一個大琉璃瓶,裡面裝很多芥子,大小相容不能分開,佛法講真心融通,大小相容,也就是此理。

五、十世隔法異成門

隔法就是時間隔開了的,但是相通。就三世來講: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中又各有三世,在現前一念中出現共為十世,看起來是隔了、分開了,實際是相通的,有短劫就有長劫,長劫包括短劫,所以叫長劫入短劫,短劫入長劫,彼此相通,佛法講空間無量無邊,時間無始無終。佛教的世界觀很寬、很長,生命不斷延續,相即相入,而不失先後、長短,故云隔法異成。澄觀大師有個譬喻,說有個人晚上做夢,夢是三更半夜,時間很短,但他在夢中的經歷就長了,有一百年的經歷。

道教有個掌故叫「黃粱夢覺」,出自《純陽帝君神化妙通紀》。書中記載:書生呂岩(即呂洞賓)去應試,在旅館裡遇到道士鍾離權,道士向呂岩化一頓齋飯吃,並與之談話。呂岩忽然覺得有些睏倦,便接過道士遞過來的「如意枕」睡去。在夢中,呂岩中了狀元,並且由州縣小官逐步升至朝廷大官,最後還做到了宰相,簡直不可一世,曾兩次娶富貴人家女兒,享盡榮華富貴;不料五十多年後,因犯下重罪,被罷了官,抄了家,頃刻之間,妻離子散,孑然一身,窮愁潦倒,風雪之中,又看見一隊人馬窮追不捨,嚇得他一身汗出,恍然從夢中驚醒。醒來時道士鍾離權煮的黃粱飯還沒熟,這就是心力的作用,時間長短相入,轉瞬不過百年,「一夕之夢,翱翔百年」啊!

六、諸藏純雜具德門

這是從修行十度來講,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到方便、願、力、智。修布施度,財施、法施、無畏施,能夠做到三輪體空,一切萬法、一切善行都叫做施,具有空慧,不管哪方面行持,一切都叫施。但是在修行過程中分階段,就具體行持各有不同特點。初地以布施為重,另外持戒等屬於雜,純施中附有雜行,是二而一,都是屬於佛法修行之寶藏,所以叫諸藏純雜俱德門。

七、一多相容不同門

這是從理方面來講,從緣起的道理來講,緣起法從一到多,多中包一,重重無盡,一切緣相即相入,彼此相容,有一就有多,有多就有一,一攝一切,一切攝一。

從事相上講,一多相即相入,雖然有一有多而相容,但數字不會混亂。澄觀大師舉了一個譬喻,譬如在一個講堂點燃千盞燈,不管一盞燈、十盞燈,或是百盞燈、千盞燈,雖然數字不同,但是燈光互相交融,光光相網,相攝相入而不相礙,所以叫一多相融,這是從緣起的道理來講。這個譬比很生動,一室千燈,光光相網而不相亂,從一到千是一體不會亂的,光光相網,互相容納,是一體的,互攝互入。

《八十華嚴》之《普賢行品》有這麼一句話:「一切眾生身入一身,一身入一切眾生身。」相容而不相礙,不失一多之相。這個道理很明白,那就是我中有你,你就有我,我中有眾人,眾人就有我,我有眾生,眾生就有我,相即相如,彼此無礙,這是大我,大我到無我。這叫一多相容不同,雖然不同而相容,即依緣起的道理來講的。

八、諸法相即自在門

這從作用來講,你發了心就起很大作用。你不要以為只發了一點心,沒有什麼作用,「一初發心,便成正覺」,只要一開始發心,就與菩提正覺相應!經上又講「彼一念功德,無量無邊際,如來分別說,窮劫不可盡」,你能發一念,這個善念,功德既深且廣,沒有邊際,如來說,假如分開來講的話,長劫都講不完,這是心力的作用。

心力不可思議,你發了願心,就要堅持,有願必成,發了信心,只要堅持,也必成菩提,力量很大的。移山倒海都做得到。你如不發心,哪怕一點小事也做不成功,就是這個道理,發心之用,不可思議,即始即終,一即一切,相即相入,無有窮盡。雖然是相即,從初到終,不失菩薩行的階段。

九、唯心迴轉善成門

這是從心方面講,一切唯心造,心外無別物,善惡隨心,順轉就成涅槃,逆轉就成生死。順於真性,就是順於真心,眾生是逆於真心,佛菩薩是順於真心,這叫唯心迴轉。善成就是你能有真心,結果就好。這是以心來講的,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儘管是生死,你轉過來,消滅煩惱,消滅了妄心,就是涅槃;儘管是煩惱,你能轉煩惱,消滅貪嗔痴,就成菩提,都是在一心之間。

十、託事顯法生解門

這是從智慧方面來講。《華嚴經》世尊說法放光,從智慧方面來理解有二個意思:放光就是佛說法,佛證了果位才放得出來,才有這麼大的光;這種光周遍法界,無處不入,只有佛的功德才辦得到。所以由放光就顯示佛果的功德、佛果的偉大。放光,就在說法,託事顯法嘛,如禪宗祖師棒打拳打交加,「七尺竿頭開正眼,一聲吼下歇狂心」。臨濟祖師,你問他一下他就打你一下,託事顯法,就是把你無明去掉,使你覺悟,又比如善財童子,登了彌勒樓閣,見到各種殊勝境界,重重樓閣,莊嚴美妙,這就是法界的境界,這都是託事顯法。

以上十門,說明一切事物,不管各種心法現象、事法現象,在真心容攝之下,都是相融通的,都是圓融無礙的,這就是事事無礙法界。

六相

六相,這是從形體相狀來分析事物,說明緣起法在整體的各種相之內,互相依存,和合無間,圓融無礙,六相就代表事法界的內容,也是事法界的補充。

六相成為專章,是因為華嚴宗第二祖智儼大師有一次在夢中,有位印度高僧指示他:你要闡揚法界緣起,必須在《華嚴經》的《十地品》中,把其中的六相加以闡述。智儼大師根據這一段夢中指示,就在《十地品》中的第一地「歡喜地」,找到這段原文「又發大願,願一切菩薩行,廣大無量,不壞不雜,攝諸波羅蜜,淨治諸地。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所有菩薩行,皆如實說,教化一切,令其受行,心得增長。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一切劫數,無有休息。」

在這裡,佛告訴弟子們:「你們要弘法利生,必須善於解釋六相!」而且指出了哪六相,緣起是什麼樣的。所以,六相是說明事物的整體關係,每一個事物都有六相,人有六相,一棟房子有六相,一部機器也有六相,每一相都相連,不能分離。

下面,我就解釋一下六相。哪六相呢?即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每一個緣起的事物都具足這六相,就成為一個整體。

第一,總相。用人來舉例:人體就是總相,這個五蘊身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內部有心肝脾肺腎,表面有皮膚、毫毛,這樣子成為一個總體,現在生理學家分析得很詳細:人腦有一百四十億個神經細胞,人體有二百零六根骨骼,六百九十多塊肌肉,一樣都不能缺少,就成為人的總相,否則不能成為一個人體。

第二,別相。就是在各種根門中,各個有別相,體雖然是一種,但是根,五臟六腑不同,各有各的相,差別不同,這叫別相。

第三,同相。就是由於諸根和合而成一個整體,離不開和合,這中間就有心靈的支配,假如眼睛沒有看,耳朵沒有聽,鼻沒有嗅,舌沒有嘗,則眼見不到色,耳聽不到聲音,鼻聞不到香,舌不知道味。沒有這個根,就沒有這個識,各有各的作用,由各種根門合成的法,互不相違,雖然各有特性,但同心協力,分工合作,而不相妨礙,成為一個整體,這是離不開的。同相,其實也就是和合相。

第四,異相。異就是不同,雖然諸根和合構成一體,但是各個部門,作用不同,形狀不同,像眼睛不同,耳朵不同,鼻子也不同,嘴也不同,雖然不同,但是分工合作,成為一體,在一體之中,各自發揮各自的作用,各有其功能。

第五,成相。成功的成,不管你總相別相,最終要成才行,由不成到成的階段,這也就是各個根門、各個部門互依互存,相互而合成一法,到了成功的時候,就叫成相,成為一個總體。

第六,壞相。專門指自相自體講的,在總相中,只就某一個部門來看,就不成為成相,也不成為總相,如單從眼睛來看,只能看,光憑眼睛不會成為總體,從這方面來講,叫壞相,這個壞不是破壞的壞,是指不能成為一個整體。

所以每一個事物:人、動物、生物、物質、有機的、無機的,都是有六相。總的說來,因緣生法,彼此相依相存,缺一不可。從人來說,這根毫毛很小,但你扯一根試試?拔一毛而動全身;牙齒也很小,你拔一顆看看?痛得不得了,而且缺了牙齒,吃飯、說話都不方便。所以,小中有大,大中有小,芥子納須彌,須彌納芥子,就是這個道理。小可以成大,大可以涵小,小大不相離,有和合性在其中,不是絕對分開的。

另外從修房子來舉例,一座房子是個總體,在總體之下有別相:柱子、橫樑、桷子、天花板、地板,細到一塊磚、一片瓦都不能缺,否則就不能成為房子。譬如機器,大零件、小零件,哪怕缺一顆螺絲都不行。譬如飛機、火車、汽車,螺絲釘出了故障就會發生危險。所以大小不相離,因為有個和合關係在其中,緣生法就是和合性,佛說緣生法是以慧眼觀察一切,不像世間上差別相太大,界限森嚴,你我他分得那麼嚴格,結果就鬥爭、造業。

法界緣起的中心思想是和諧、和合,了解緣起,從緣起中了達性空,與真心相融,一切事物相依相存,應該互相尊重,互相愛護,因此菩薩就具足大智慧、大悲心,誓願度眾生,以此成佛道,這是佛說法界緣起的意思,《華嚴經》的重點就是法界緣起。

海印三昧與大圓鏡智

《華嚴經》講「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有些人半信半疑,世俗的人不相信。眾生都在生死流轉的大夢中而不知是夢,真正要徹底相信,要完全了解這個道理,必須是經過開悟以後的初地菩薩,開悟以後,回顧整個眾生境界,才知是大夢一場。就好像晚上睡覺一樣,夢中有各種形象、各種經歷,但是身在夢中不知夢,到了夢醒以後回想一下,才知剛才的境界是夢,才知一切唯心、一切如夢。

法界觀是佛說的,佛在什麼境界中說的?是在海印三昧中,發了大圓鏡智而說出來的。何為海印三昧?三昧,就是定、禪定、止觀,又叫奢摩他。大家構想一下,我們在大海邊,當清風明月之夜,天上是月亮星星,或者有點雲彩,那個時刻大海風平浪靜,天上的月亮、星星、雲彩清清楚楚地映在海中,海中就出現各種形象。這個大海,有影子映上去,它是這個樣子,清清楚楚的;沒有影子,它還是這個樣子,清清楚楚的。他把天上的各種東西照得清清楚楚,就好像一面大圓鏡一樣,把森羅萬象、事事物物都照得清清楚楚的,這種定就叫海印三昧。

法藏大師在《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中講到:「言海印者,真如本覺也,妄盡心澄,萬象齊現。猶如大海,因風起浪,若風止息,海水澄清,無象不現。起信論雲:無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所以名為海印三昧也。經雲: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言一法者,所謂一心也。是心即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唯一真如,故言海印三昧也。」

江西馬祖道一禪師講:「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眾生平時的心是一種意識的妄心,屬於染污的,有妄念、有我執、有煩惱,就像海水一樣,起了大風浪,波浪滔天,在此情況之下,對萬象森羅,對事相和道理,如何能清楚?無明障蔽,心中黑漆一團,因此造業受苦,在生死中輪轉不息。真心不顯,妄心作怪。

在唯識來講,轉八識成四智,到了成佛的境界,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何為成所作智?在凡夫境界,我們的根門:手、腳、身體,不會正用,很多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損壞他人的利益,眼耳鼻舌身亂動。到了成佛的時候,叫成所作智,就是說那時我們的根門,我們的動作,一切為了成就眾生,眾生有所要求,就成就他們的各種願望,這時的身體作用就不同了。

轉第六意識成妙觀察智。意識在凡夫境界,虛妄重重,顛倒重重,看問題不清楚,戴有色眼鏡,所以發生顛倒、造業的行為,到了佛的境界,就轉成妙觀察智。就是對於諸法,一切共相、自相、總體、別體都能夠善於觀察,哪怕是萬象森羅,都能在觀察中了解得清清楚楚的,因此對於眾生,根據妙觀察智而說佛法,給眾生予智慧。

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第七識叫末那識,在眾生境界,執我、執法,執生命的主體為我,執一切法為我所,貪心重重,這是生命的禍根,是痛苦的根本,因此有許多差別相,如《金剛經》裡講的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非法相,各種差別相都生起來。轉成平等性智之後,就可以消滅差別相,把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自他同體,心境一如,平等平等。

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第八是阿賴耶識,在眾生境界是染污性,受薰習也是染污的,執持的種子亦是染污的,當然它也不只是受染污的,也有清淨的受善法熏成的善種,但這種人還不多。若能修學正法,薰習善種、清淨種子,從而克服、消滅了染污種子,到了佛地,轉為大圓鏡智,像大圓鏡一樣,朗照虛空,無物不現,清清楚楚,這就是從海印三昧這種定力中才能產生出來的智慧。

要證得海印三昧,發大圓鏡智,必須要注意幾點:

第一消滅第六意識的妄念。要根據文字般若,生起正見,能分別是非,分別善惡,分別邪正,相信因果,這離不開文字般若。

第二破除我執,破除煩惱。我執是根本煩惱,必須要以觀照般若,修定才能破除,沒有定是不行的,百千三昧都是一個定。

第三要達到海印三昧,生起大圓鏡智,必須徹底拔除異熟果報的根,離開生死。生死分為兩種生死,一種叫分段生死,一種叫變易生死。分段生死在菩薩修行的第二個阿僧祇劫——七地位斷除俱生煩惱障的現行才能結束。分段是什麼?就是一輩子一輩子的分段受生。七地以後進入八地,由於還有俱生的微細所知障,其現行和種子還在,從第八地一直到十地,種子、現行時起時伏,就像生死一樣,在變易中,叫變易生死。必須離開兩種生死,圓證佛果,才能夠證得海印三昧,發出大圓鏡智。

有些人會說:這麼深、這麼高,我們怎麼辦得到呢?你不要怕,只要你深信三寶,深信因果,就開始走這條道路,逐步就可以提高,這是有階段性的,如果不經過踏實的修學功夫,那是不行的,所以法界觀是佛在海印三昧中發生大圓鏡智而說出來的。你要學佛,就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能夠靜下來,善於觀察,逐步提高,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上升,就沒有多少困難,你如果怕難就沒有辦法。

第三節明菩薩修學階梯

菩薩修學階梯,是菩薩修行的路線圖,《華嚴經》正宗分的各卷都說明此內容,分為七個階段: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

大乘五位

其中,又分為五位:(1)資糧位,謂十住、十行、十回向諸位菩薩,以福德智慧為助道資糧,故名資糧位。(2)加行位,謂四加行位菩薩,由得福智資糧,加功用行,而入見道,住真如性,是名加行位。(3)通達位,亦名見道位,謂初地菩薩,體會真如智照,於理得見中道,故名通達位。(4)修習位,謂第二地至第十地菩薩,得見道已,為斷除障而復修習根本之智,故名修習位。(5)究竟位,謂妙覺,佛證此果位,最極清淨,更無有上,故名究竟位。

十信

信,要憑理智對於佛的境界有所認識。《華嚴經·菩薩問明品》是專門說明十種信心:一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護法心,八回向心,九戒心,十願心等。

第一,信心。是指聽到大乘經典,大乘佛菩薩的境界,沒有疑惑,堅定信念。

第二,念心。經常憶念三寶的功德,念持不忘。

第三,精進心。不要懈怠,要策勵自己:身業、口業、意業,不能放鬆,身拜佛,口念佛,心想佛。

第四,慧心。慧就是智慧,要善於觀察,檢查善惡邪正,不起噁心,不起邪心,而要起善心、正心,這要靠智慧的心靈。

第五,定心。內心要隨時保持定力,不要散亂,不要隨隨便便的,時高時低的。

第六,不退心。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不退!困難是多種的,有些朋友、兒女、親戚,拉你的後腿,有些外人要諷刺你一下,或者有其他什麼阻礙,都要遇難不退!

第七,護法心。知道三寶的功德,佛法的偉大,就要護持正法,時時護念正法。

第八,回向心。就是要隨時把你的功德回向無上菩提,不是為了人天小果。

第九,戒心。就是在信仰過程中,要嚴守三皈,奉行五戒,內心常常要提起警惕,保持三業清淨。

第十,願心。要發大願,要發四弘誓願,學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的大願,不要失掉願心。

以上就是十信,根據智慧的認識和揀擇,對於佛果功德,深信不疑,從而發菩提心。具備這十種信仰,學佛才走第一步,是最基本的。

十住

什麼叫住,內心要安住,心猿意馬,要開始收拾。安住於菩提境界,就必須要有般若正見,菩提是由般若而生的,般若首先要有正見。有正見就與般若相應,有般若就可發菩提之心,證菩提之果。十住就是:一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

第一,發心住。發心就是以正見發菩提心,這是很重要的,學大乘經,學菩薩,菩提心不可缺少,「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一初發心,即成正覺」,這叫發心住。受菩薩戒,必須發菩提心,菩薩戒又名金剛光明寶戒,價值非常高,與無漏真如相應。

第二,治地住。治就是治理的治,地就是心地的地,為了度眾生,要治理心地,開闊心地。因為地能生萬物,心能夠治理,就能生出種種功德,種種善法。

第三,修行住。要安心住於修行,安心行持,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為了度眾生,要修六度萬行,一心專注,不要二用。

第四,生貴住。就是能堅持這種行動,就好像生在佛的種族家,很珍貴;世間上的人生在王宮,就很尊貴,能夠學佛法,依法而行,就是生在法王家,法王比帝王更高貴。

第五,方便具足住。就是世出世間,二諦圓融,弘法度生,既要有原則,又要有善巧。真就是真諦,真如、法界、真心,是真;俗就是世俗諦,一切緣生法,一切世間法,都在其中,真俗並用,方便善巧,接引眾生。

第六,正心住。就是心要正,光明正大,不忘佛法,不忘佛恩,雖然遇到惡境惡緣,其心不動。

第七,不退住。就是走上正道,對於三寶、因果、三世、佛菩薩境界,堅定信心,修學不管什麼惡緣現前,不恐懼,不後退,要有大無畏的精神。

第八,童真住。童真是形容像小孩子一樣天真無邪,保持這種童真之心,不被污泥所染。

第九,法王子住。能夠從真入俗,由俗入真,不失真諦,也能善於用俗諦,真俗圓融,與佛心相合,就可以紹隆佛種,就像法王子一樣,成為佛的兒子。

第十,灌頂住。成就了智慧,住於十地的十智,即將成佛,就像王子登位,首先舉行灌頂之禮。

以上就是十住,說明具備正信以後,要把心意收拾起來,安住於十方面,就有正見,具備正見後,由正見就可啟發般若慧,安心地住於菩提道路上,故稱為十住。

十行

上面講了以智慧心,於佛的菩提道,安心而住,接著在行動上實踐萬行,做到自覺覺他,自利利人: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恚行,四無屈撓行,五離痴亂行,六善現行,七無住行,八難得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

第一,歡喜行。就是能夠行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解決別人的困苦問題,使別人從憂惱中感到歡喜,予樂拔苦,是最使人歡喜的事情,菩薩就要這樣,不要煩惱別人,干擾別人。

第二,饒益行。要嚴守菩薩的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攝律儀戒指不要損害別人,要嚴守戒律;攝善法戒就是要廣修善法,不管小善、大善,還是世間善、出世間善,都要修;饒益有情戒是以悲憫心修四攝六度饒益眾生。

第三,無恚行。恚就是嗔恚,人一定要消滅嗔恨心,煩惱火一起來,那罪就大了,「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所以要修忍辱。忍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耐怨害忍,就是對冤家仇敵要寬容忍耐,以德報怨,冤家宜解不宜結;安受苦忍,生活中有痛苦,遇天災人禍,能夠忍受;諦察法忍,對佛法深刻信仰,堅定不移。這三種又名:生忍、法忍、無生法忍。《金剛經》講「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佛是讚揚無嗔無恚的,修行辦道,不修忍辱是辦不到的。

第四,無屈撓行。就是要精進於正道,堅持正法,不屈不撓,有威力加到你身上,不怕,不退,不屈服。

第五,離痴亂行。心中隨時要保持一顆定心慧心,銘念不忘,對一切外境無所惑亂,臨境不迷,假如臨境迷了,就會迷失正路。

第六,善現行。就是經常要讀經,要有正見,隨時要與般若智慧相合,洞察一切,就像日光一樣,朗照一切,這叫善現,這就必須要了解二空——人空、法空的道理。

第七,無住行。一切遭遇,隨緣不變,保持真心,真心就是隨緣不變,有兩句話: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就是在一切緣中保持真心,不變隨緣就是在一切緣中發揮真心的妙用,真心不失,心無所住。

第八,難得行。做到善根智慧都能堅持,達到自他二利,自利利他,自覺覺他,很難得。

第九,善法行。以微妙的善法之力,有智慧,有辯才,說法利生,令他生解,這就有四無礙解「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辭無礙解、辯無礙解」,到了善慧地就具足這四無礙解。法無礙解謂能通達一切世出世間的法;義無礙解,對於文字的意義都能了解;辭無礙解對一切名字辭章都要通達;辯無礙解,就是辯才無礙,能夠四通八達,信手拈來,皆成妙語。善法行就必須要以一種微妙善法之力,具足四無礙解,說法度生,令他生解。

第十,真實行。就是根據佛的真實智慧,在心中,語言中、行動中,做到說真實話,但重點是在行上。要言行不二,理論與實踐一致,不要誑惑別人。

以上就是十行,就是指在般若正見的指導下,結合實際行動,修饒益眾生的菩薩行。

十回向

回向最重要的是悲智兼修,心要廣大,不能自私,不能處處為我。自己在修行中積累的功德、培養的善根要回向眾生,回向菩提,回向真如境界。

十項回向重點一是回自向他,把自己的功德不占為私有,布施給別人,這叫法布施,以法施人。二是回俗向真(回事向理),就是修行的目的要達到真如境界,要像佛一樣契證真如,達到一真法界,常住不變。三是回因向果,修習善法的因,目的是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有這個遠大的、崇高的志向,不是修來世,不是人天果報,而是無上菩提。

回向共有十項,《華嚴經·十回向品》是正說十相名的,一是救生離相回向,二是不壞回向,三是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處回向,五無盡功德藏回向,六隨順堅固回向,七等順眾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無著無縛解脫回向,十法界無量回向。

第一,救生離相回向。救生就是我們的心,處處要想到眾生,想到眾生的苦難,不離眾生,要救度眾生,必須要以大悲為根本,廣行濟度,在廣行濟度中,有功而不自居為功,有德而不自居為德,心無所住,這是有大智慧,有大智慧同時必定要有大悲心。悲智兼運,就包括四無量心、六度四攝。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慈能予樂,悲能拔苦,見善隨喜,平等施捨,叫慈悲喜舍,這個心很廣大,功德也是無量無邊,所以叫無量心。我在讀《大般若經》的時候,看到佛在此經中讚揚四無量心,心無量!行無量!功德無量!能夠修此四無量心,可以降天魔,伏妖怪,除災害。所以修此四無量心,在修學菩薩行中很重要,大悲廣濟,大智無住。

第二,不壞回向。對於三寶功德應該紮根信仰,堅定不移,不要破壞,若失掉對三寶的信仰,斷了善根只有下墮,要自己和他人都不斷善根。

第三,等一切佛回向。這就是《普賢行願品》中的常隨佛學,我雖然未成佛,但是我要向佛學習,我的行動,等同佛行,不管是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佛是怎樣修的,我就怎樣修,所以叫等一切佛回向。

第四,至一切處回向。就是心胸要廣大,我的禮拜供養不是一個佛,而是十方諸佛、法界諸佛。至一切處,就是到一切十方世界三寶之前修供養,饒益眾生,為眾生謀利益,叫至一切處,這就是悲願廣大。

第五,無盡功德藏回向。就是境界無量,功德無量,果報無量,不離眾生,廣修善根。「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要把真心奉獻給塵塵剎剎的境界、塵塵剎剎的眾生,這就有無盡的功德。我的身體存在,是為貢獻三寶而存在,為救度眾生而存在,不是為我自己。所以《華嚴經·法界觀》的中心,要處處想到眾生,眾生中有我,我與眾生打成一片,如此,無盡的地方,無盡的眾生,無盡的功德,成了無盡的寶藏,這是我們最大的財富,而不是世間上金銀財寶的財富。

第六,隨順堅固回向。什麼要堅固呢,善行要堅固,悲智要堅固,六度要堅固,不能有一點動搖,像金剛一樣的不壞。

第七,等順眾生回向。等順就是以平等心隨順眾生,破除一切執著,剷除一切障礙,消除一切相的分別,平等平等,隨順饒益。

第八,真如相回向。就是說回向要順於真如,修慈悲行,在修行中要無住生心,不要有所住相,就達到與真如境界相合。

第九,無著無縛解脫回向。要修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行,既不住,也沒有纏縛,既不住於相,也不住於見。在修行中,不為名利,不為自己,專利他人,這樣就住於無縛,有住就有縛,縛就是束縛你,無住就無縛。

第十、法界無量回向。定心純淨,遠離垢穢,以法施、清淨心施於眾生,心胸廣大,等同虛空,周遍法界。總之,要心胸廣大,修悲,修智,修行,其中真俗並融,悲智兼運,普周法界。

十回向中,每一個回向分為入心、住心、滿心。從你發起心以後,最初叫入心,進入心的境界了,入心以後就是住心,就是安住於一段時間,功夫到了一定的程度後,就是滿心,就是說這心已經要圓滿了,要進入另外一個階段了。

以上十住、十行、十回向在菩薩的階梯上都是屬於資糧位,即準備成佛的資糧,這叫順解脫分。什麼叫順解脫分?就是能夠如此行持,就順於涅槃菩提的道路,是在走解脫的道路,而不是世俗的道路。

四加行

就在第十回向中,滿心之後接著就是加行位。什麼是加行位?即加功用行,勤修止觀,要把內心知見純正起來,由於錯誤的知見生起的人我執、法我執,要將其掃蕩乾淨,就必須要加功用行,修止觀,止觀就是禪定,有四個階段,就是暖、頂、忍、世第一。

《華嚴經》是屬於修心的,必須要通過修心觀階段。其他各個宗派,不通過這個階段也不行,為什麼?大家要知道,佛法講修心,內心要淨化,淨化功夫就是要遣除我執、法執,建立我空、法空,否則,真空見就樹立不起來,般若慧無從發生,你則無從開悟。開悟就是破我執、法執,才能把生死根本拔掉,就如禪宗說的打破黑漆桶,因為我執、法執在,胸中是黑漆一團,見不到光明。所以這個止觀禪定的功夫,相當重要。

加行位分四個階段:暖、頂、忍、世第一。這裡解釋一下,暖就是暖和的暖,溫暖的暖;頂就是山頂的頂,頭頂的頂;忍就是忍辱的忍,忍可的忍;世第一就是世間上第一,數第一。小乘、大乘都是同樣的稱呼,但是境界不同,這叫四加行,由四加行才能入於見道,進入通達位,也就是一般說的開悟。

有些人動不動就說我悟了,我開悟了,哪有那麼簡單!有些居士好像很聰明的樣子,說我悟了,悟個什麼,悟的什麼境界啊?沒有經過前面幾個資糧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這些沒有鍛鍊好,開什麼悟?還沒有修加行位,悟什麼悟?頓悟的功夫,是從漸修來的,由漸到頓,哪有一步登天的道理,所以學佛不能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這裡有幾個定,在暖位修明得定,頂位修明增定,忍位修印順定,世第一位修無間定。

什麼叫暖,就是說你最初有點智慧、智火了,智火顯發,很溫暖的,叫暖。頂呢?智火顯發進一步提高了,增加了,就像爬山,登到山頂了,叫頂;忍就是繼續忍可下去,又要加功用行,鞏固已有的成績,轉入一個新的境界;世第一呢,到了這個時候,做到能取、所取俱空,達到二空境界,世間是第一的,修道是第一的,叫世第一。這就是暖、頂、忍、世第一。

明得定,就是最初心裡明白了,了解了,也就是智光出現。明增定,就是繼續修,繼續觀,這種智光智火繼續增加。印順定,能夠印證前面境界,又順於後一步境界,前面證得所取空,後面就要進一步證能取空;所取就是境界,不執著境界叫所取空;能取,也不要執著內心,執著一個心、一個我,那都是錯誤的;所以印前順後叫印順定。進入無間定以後,功夫就差不多圓成了。經過此四位,加功實行,取證道果,進一步可證入見道位,那就是悟的境界了,這時就已經踏入十地中的第一地——歡喜地。

以上道理,根據《成唯識論》再作重複補充。

《成唯識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順解脫分,既圓滿已。為入見道住唯識性,復修加行伏除二取,謂暖頂忍世第一法。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順趣真實決擇分故,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加行義。暖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初後位立。四尋思者,尋思名義自性差別假有實無,如實遍知此四離識及識非有,名如實智。名義相異故別尋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

「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暖位。謂此位中,創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初獲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獲道火前相,故亦名暖。」

「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謂此位中,重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明相轉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復名頂。」

「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既無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順忍時,總立為忍,印前順後立印順名。忍境識空,故亦名忍。」

「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謂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

「如是暖頂,依能取識觀所取空。下忍起時,印境空相。中忍轉位於能取識,如境是空,順樂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雙印空相。皆帶相,故未能證實。故說菩薩此四位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彼相滅已方實安住。」

一般人執著外境實有,分別、執著種種差別相,實際上外境並不是實有的,是假名安立的,觀一切境相不離名、義、自性、差別,都有其名稱,有其內容,有其自體,有各種相,一切眾生就在這個名、義、自性、差別中加以執著。我們修唯識觀,就要對「名、義、自性、差別」善於觀察,善於尋思。

何謂尋思?尋就是粗了解、粗了別,在最初進行大概的觀察;思就是細了解、細了別,在最後進行深入細緻的了解。經過尋思以後,更加明確肯定名、義、自性、差別都是假的,是假名安立的,一切外境相如幻如化,如夢幻泡影,於是就再也不執著,這時就有了智慧,就叫四如實智。

第一位,暖位。由下品尋思觀,粗略見到外境不實,不過是名、義、自性、差別,假名安立而已,就印見所取空,一切境界是假的、空的。此時修明得定。

第二位,頂位。又繼續深入尋思,細微地尋思,加深對所取空的認識,認識和了解更加進一步,叫上品尋思,進入頂位。再經過反覆揀擇、分析、推論、辯證的尋思,明確了,決定了,沒有疑惑了,到此時內心得到決定了,就發出下品如實智。此時修明增定。

第三位,忍位。由下品如實智就進入忍位,不單是觀所取空,進一步觀能取空,能取的心、能取的我還是空,不要執著一個我,不要執著一個能取的心。講唯識,識也是空的,等於般若講空一樣,空還是空的,講不可得,不可得還是空的,一切都不可得!把妄情雜念空得一乾二淨,徹底掃除掉,才是真正的智慧,萬里無雲萬里天嘛!所以由下品如實智就進入忍位,得了印順定,既印證前面所取空,又順於觀察能取空。

第四位,世第一位。由上品如實智進入第四位,即世第一位,雙證能取、所取,人、法二空,所取的境界既空,能取的心識也空,不要執著心,心也是空的。這樣才將妄情執著掃蕩得很徹底。此時修無間定。

佛法講神通,大家注意:真正到了這個境界,才有「通」,沒到這個境界,內心有一點私心雜念,你通什麼?障礙多得很,你還證什麼「通」!所以搞外道的,沒有經過這些階段,一上座,就想神通,飛這裡飛那裡,想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結果走火入魔,我相、法相,種種魔相就生起來了,他得什麼「通」?只能說邪通!

所以學佛不要首先想得「通」,首先必須要好好修習,像菩薩修行一樣,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悲智兼修,積累福德智慧資糧,這樣子一步一步踏踏實實的,到了世第一位,就由無間定進入見道位,也叫通達位,這就是開悟境界。這個境界在禪宗來講,忘我忘人,遣除諸相,虛空粉碎,大地平沉,超越時空,非言語所能表達,非思維所能想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此時進入十地的第一地——歡喜地。何為歡喜?內心得了法喜、輕安,有這個基礎,就可悲智兼運,饒益眾生,所以叫歡喜。到了這時,就斷了由後天邪師、邪友、邪見薰習的三界見惑。

從第二地開始一直到十地,為菩薩的修道位。此時繼續修行,要徹底斷除煩惱障、所知障的現行和種子。何為地?這是個譬比,到了這個階段,福慧比較圓滿,悲智也上升,就可生一切佛法、一切功德,就像大地能生萬物一樣,所以叫地。

十地

十地依次是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真正到了初地,開了悟以後,才曉得「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真理。

何為歡喜地?就是由見道進入初地,此時生起無漏無分別智,契證了真如,悟得了人、法二空,再由無漏的有分別智,斷除分別的煩惱障、所知障,這二障屬於後天薰習、邪分別生起來的。能夠斷掉分別二障,就能夠自利利他,生大歡喜,廣修布施,施而不執,三輪體空,圓成施度。

二是離垢地。垢就是污垢,到這第二地,心性清淨,具足清淨見,在行動中遠離煩惱污染,嚴持戒律,菩薩的三聚淨戒,圓成戒度。

三是發光地。成就勝定即殊勝的禪定,證得微妙的法樂,生起慧光,心胸廣大,忍辱柔和。一個心胸廣大的人,能忍辱、柔和的人,是能發光的。此地修行圓成忍辱度。

四是焰慧地。由定光發出智慧的火焰,如火燒薪,慧焰增盛,在修行中精進努力,安住於菩提分法,即是三十七菩提分: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能夠把身見、邊見、一切邪見除掉,慧焰增勝,圓成精進度。

五是極難勝地。就是難能可貴,很殊勝的,至此世俗諦與勝義諦,同時俱起,真俗互融,非常殊勝,修行禪定,圓成禪定度。

六是現前地。般若智現前,了解緣起性空的道理,在此時,緣起性空之義了了分明,圓成般若度。

七是遠行地。何為遠行?從初地到七地,觀一切諸法無相,都是用力觀察,加功用行,從時間上講,即是第二阿僧祇劫,是很長的階段。這時加功用行,諸法無相的觀察,已經到了最後的階段,故叫遠行地,這時修習方便般若,圓成方便度。

八是不動地。觀諸法無相,由勉強到自然的階段,是任運觀察,任運自如,修無相觀,觀我、法二空,一切內境外境現前,做到如如不動,不為無明煩惱所障,叫不動。讀《心經》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實際上是第八不動地以上的菩薩。到這一地後,菩薩悲心很深,智慧很高,觀察諸法空相到了甚深微妙的境界,任運自如。這種智慧相續不斷,一切內境外境都干擾不了,真正是到了「八風吹不動」的境界。這時完成願度,真正才有大願,普賢菩薩的大願,文殊菩薩的大願,觀音菩薩的大願,到這時才能真正體現。

九是善慧地。經過八地以後,就成就了殊勝微妙的智慧,叫善慧,有這個智慧,就具備四無礙解:法無礙解、辭無礙解、義無礙解、樂說無礙解。法無礙解就是通達一切世出世間法,就像現在說的知識廣博,這是佛法的知識,不是世間上的知識,是智慧發出來的;辭無礙解就是通達一切名相、言辭,為文字般若;義無礙解就是名相中的內容能夠通達;樂說無礙解,就是能夠善巧地左右逢源,因機說法,又叫辯無礙解。此時就能說法利生,完成力度。何為力?智慧才是力量,所以說大勢至菩薩有大智慧,不是說雙手能舉千鈞,而是指大智慧的力量。

十是法雲地。就是十地圓滿,具足眾妙功德,斷除一切煩惱障礙,已經進入法身圓滿的境界,法雲是個譬喻:證得法身,智慧就像天空的雲一樣,布滿天空,降大法雨,使眾生得到滋潤,大地得到清涼。這時進入金剛道,徹底伏除煩惱障、所知障的現行和種子。

等覺

金剛道以後就是第六位叫等覺,此時就是成佛的預備階段,即是一生補處,彌勒菩薩的地位,也是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的地位,所謂等覺,就是等同於佛果,但是覺行還未圓。

妙覺

等覺以後是第七妙覺,就是佛位,此時圓證菩提,證得無漏的智果和涅槃果。智果就是菩提,涅槃就是真如,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無量功德。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