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師:《楞嚴經》輕鬆學 卷二(之四)  


《楞嚴經》輕鬆學卷二(之四)

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阿難問道:經過您的開導,我雖然也認識到,這個見性沒有任何歸屬。可是,如何才知道它就是我的真如自性呢?」

【真性】真如自性,妙真如性,真心法性,等等,都可以簡稱為「真性」。它也就是「妙明真心」,「妙真如心」,「妙精明心」,等等。

阿難尊者雖然聽明白了「見性無還」的道理,卻還沒有明了當前的「見性」。也就是說,此時的阿難,連「第二月」都還不曾見到。因此呢,他還流連在「緣起之心」當中。

用「緣起之心」來理解世尊上述開導,從思維邏輯上來說,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見性」雖然無還,雖然沒有歸屬,那說明它屬於它自己,它有可能是一個獨立的東西,是一個獨立的物體而已。因此,阿難尊者才會請問如來:如何才能夠證明,它就是我的「真性」呢?

下面,就是世尊的一系列解答,其中也運用了因明的學問,飽含著細密的邏輯關係,需要大家仔細體會。

佛告阿難:吾今問汝,今汝未得無漏清淨,承佛神力見於初禪,得無障礙。而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觀掌中菴摩羅果。諸菩薩等,見百千界。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淨國土,無所不矚。眾生洞視,不過分寸。

「佛陀告訴阿難:我現在來問你,雖然你還沒有證得無漏聖果,尚未得到清淨天眼,但是,承蒙佛陀神通力之加持,你就可以看到初禪天的情形,沒有任何障礙。」

「而阿那律以他的天眼通,觀察這個南瞻部洲,就好像觀看他手掌當中的一枚菴摩羅果。」

「諸位大菩薩們,可以見到百千世界當中的種種情形。」

「而十方世界的一切如來,則能夠全部明了像無量微塵數那樣多的所有清淨國土,沒有任何遺漏。」

「可是,世間的眾生,用他們的肉眼來觀察,其洞達的範圍,相比較來說,不過是分寸之間。」

【阿那律】翻譯為「無貧」,佛陀十大弟子當中的「天眼第一」,曾經因為聽經時貪睡,被佛陀所呵斥。尊者深為自責,七天七夜不睡,不合眼,結果雙目失明。世尊教他修「金剛樂照三昧」,得以開發天眼通,並最終證得阿羅漢果。

【閻浮提】也叫做「南閻浮提」,或者「南瞻部洲」,就是這個娑婆世界當中,咱們人類所居住的這個區域。據佛經所說,位於須彌山之南。

【庵摩羅果】印度的一種水果,橢圓形,很難斷定具體是哪種,只是知道其個頭比較小。

【清淨國土】如來觀一切世界,無不清淨,如來心清淨的緣故。所謂「國土」,就是指「世界」。

【眾生洞視,不過分寸】世間的眾生,用他們的肉眼來觀察,其洞達的範圍,相比較來說,不過是分寸之間。

這是與聖者的天眼通相比較而言的,是約略之說。在佛經當中,常有如此的約略,或者誇張的講法,這源於古印度人的語言習俗和表達方式。這樣的表達,也使他們的行文文采斐然。記得古代的譯經大師們曾說過,他們翻譯出來的漢語經文,與梵文原典相比較,明顯不及梵文的優美與流暢。其實,這很正常,象形文字擅長於表達意思,而拼音文字則更加富於音韻美,本來就如此呀。

雖然咱大家似乎也可以看得挺遠,尤其是登上山頂以後,可以登高望遠。不過,咱的這個「望遠」,和阿難尊者得了世尊加持之後,能夠看到初禪天相比,就太微不足道了。更不要說和阿那律尊者相比,尊者可以從太空當中俯瞰咱這個世界,好像觀看手裡的一枚小小水果。

而諸位大菩薩們呢,據其它佛經所說,初地菩薩可以遍觀百世界,也就是一百個咱娑婆世界這樣的世界。二地菩薩可以遍觀千世界,三地菩薩可以遍觀萬世界,等等,以此類推,大菩薩們所觀察到的範圍,實在是遠遠超出了人類的想像範圍。直到如今,人類對於其它生命世界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科學幻想」的層面上。

對於圓滿正覺的諸佛們來說,無盡的世界,統統盡收眼底,盡在佛陀智慧明了當中,絕無遺漏。因此,佛陀也叫做「正遍知」。同時,佛陀還通達三世,洞達無盡的過去與未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那是因為,如來法身,也就是「妙明真心」,本來就含容一切,無所不包的緣故。

明了本身之內的東西,自然是有可能做到的啦。

以上是「見」的範圍差別,下面,世尊將會通過提問,來引導阿難尊者,在所見的物象當中,找到自己的「見性」。

阿難!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中間遍覽水、陸、空行,雖有昏明種種形像,無非前塵分別留礙。汝應於此分別自他。今吾將汝擇於見中,誰是我體?誰為物象?

「阿難,就目前來說,我和你一同觀看四大天王所住的宮殿,這個範圍內可以看到各類眾生,不論是水裡游的,地上跑的,還是空中飛的。雖然這一切看起來,有種種明暗不同的形象,卻無非都是你的見性,對於當前色塵的一種分別和住著。」

「你應當能夠在這裡面分別出自他之不同。現在我把你放到這個情景當中,幫助你抉擇一下,看看到底誰是你自己,誰是物象。」

【前塵分別留礙】見性對於當前色塵的一種分別和住著。

其實,當咱大家「見」到任何景象的時候,其形相,都是咱的心「分別」而「顯現」出來的。同時呢,咱還會把它們當做是實有的,這就是「住著」,也就是「留礙」。因為,「住著」就是「執著」,也是「停留」,一旦執著和停留,「障礙」也就由此而發生了,所以叫做「留礙」。嘿嘿,「咱」就被它束縛住啦。

不過,當「分別」和「留礙」一產生,「見性」也就不再是「見性」了,它轉變成為了「緣起之心」,從「第二月」變成了「月影」。

那麼,有智慧的同修會問了:「見性」如何才能夠回歸於「妙明真心」呢?

答:古人說得好:「對境無心即佛心」。如果開悟「見性」的人(那說明他已經放下了對於外境的攀緣,初步做到了迴光返照),再能夠把心和境界的對立消融,當下體會到「全境即心,全心即境」,此時,「見性」也就回歸了「妙明真心」。「第二月」消失了,唯一無形妙月,朗照自性乾坤。

例如,五代時期,天台山徳韶禪師,是法眼文益大禪師的弟子,法眼宗第二代祖師,他當時住在天台山上的一座山峰,名叫「通玄峰」,徳韶禪師發明心地以後,說了一首著名的偈子:

「通玄峰頂,不是人間;

心外無法,滿目青山。」

就憑這首偈子,法眼禪師當即予以印可。為啥呢?因為,前兩句「通玄峰頂,不是人間」,表明徳韶禪師已經放下了「境界實有」的執著,心已離境。後兩句「心外無法,滿目青山」,恰恰彰顯了「全境即心,全心即境」之妙境,正是「妙明真心」之顯現。所謂的「滿目」,也就是「全心」呀。

哎,又有人說了,這好辦,我就按照這個思路,完全可以「創作」出來幾首「開悟偈」,哈哈,俺也可以大徹大悟咯!

——嘿嘿,您呀,很快就要「大徹大誤」了,恭喜您。

禪門悟境,本來無關於文字,只是必須要明了「妙明真心」。然而,禪也罷,法也罷,又何曾拒絕於文字呢!如果不用文字,在咱這個世界,用啥來宣揚正法呢。只不過,那些玩兒口頭禪的人,那些用思維心去「創作」所謂的「開悟偈」的人,自欺欺人罷了,實在不值一提。

而且,那些思維心的作品,難免落在分別執著當中,處處著於痕跡,明眼人,一下子就可以將其窺破,真可謂「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下面,世尊就開始為阿難尊者,在芸芸物象當中來抉擇其「見性」:

阿難!極汝見源,從日月宮,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諦觀,雖種種光,亦物非汝。漸漸更觀,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鹹物非汝。

「阿難,在你能見到的最大範圍,從須彌山半山腰,平齊於日月的四大天王之宮殿,它們是物象,不是你的見性。」

「遠到香水海里的七重金山,仔細觀察,雖然金山具有種種的光明,也都是物象,而不是你的見性。」

「再逐漸往近處觀察,只見雲霧蒸騰,百鳥飛翔;風輪涌動,塵埃四起;乃至於山川樹木,人畜花草,等等,都是物象,而不是你的見性。」

【極汝見源】你能見到的最大範圍。這裡的「見源」,並非指「見性」的源頭,而是指其所見範圍的盡頭。

【日月宮】這裡是指四大天王的宮殿,位於須彌山的半山腰,分列於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因為太陽和月亮環繞著須彌山,也在須彌山半山腰,所以,它們也就環繞著四大天王的宮殿,此宮殿因此而得名「日月宮」。

【七金山】圍繞著須彌山,周圍有七重香水海和七重金山,從近到遠,相互隔開,一重香水海,外面一道金山。而有人類的四大部洲,就漂浮在香水海當中,咱們地球,所謂的南瞻部洲,就在須彌山之南的香水海裡面。

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淨所矚。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見性。

「阿難,這些從近到遠的種種物象,雖然千差萬別,卻一同被你的見精,觀察得清清楚楚。」

「因此知道,各種物象雖有差別,你明見它們的『見性\』,卻沒有什麼不同。這個微妙光明的見之精華,確實就是你的見性。」

【清淨所矚】看得清清楚楚。

那麼,這個「見性」,到底是不是阿難之外的一個獨立物體呢?下面,世尊運用因明,類似於邏輯學,來推敲論證。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

「如果這個『見性\』也是某種物象的話,那麼,你就應當可以見到我的那個『見性\』才對,可實際上,為啥見不到呢?」

——因此,說「見性」也是一種物體,是荒謬的。

不過,有些人會鑽牛角尖,在古代印度,他們會依據因明的學問,仔細分析,考慮到所有的可能性。因此呢,世尊就主動幫他們分析了,結果,卻無論如何都不成立。

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如果你認為,咱倆一同見到了外面的景象,就叫做你見到了我的『見性\』。那麼,當我閉眼不見的時候,你能夠見到我那個『不見的境界\』嗎?」

「如果能,它就不能叫做『不見的境界\』了。如果不能,就是不能同見,就說明『見性是物\』這個論題終究無法成立。既然它不是物體,又怎麼能不是你自己呢?」

這段文字不太好理解,純粹是邏輯推理,世尊考慮到了各種情況,最後推翻了「若見是物」的論題。既然這個「見性」不是某個物體,那不就是阿難尊者自己嘛。

下面,世尊還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破斥「若見是物」的論題,以便更加有說服力: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

「還有,(如果那個見性真是物象的話,就說明物象也能見了)於是,當你見到物象的時候,既然你能見到物象,物象也應當能見到你。」

「這樣一來的話,人和物的特性就雜亂無章了,相互混淆了。那麼,你和我,以及這個世間的一切物象,就無法正常成立了。」

「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這是一個荒謬的推論,它明顯不成立,完全違背生活現實。因此,也就反證出,「若見是物」這個論題不成立。「見性」既然不是物,那它就只能是阿難尊者自己了,絕非別人。因為,正是阿難,能夠從近到遠,見到種種物象,見到種種眾生,直到日月宮啊。即便是得到了如來的加持,但是,加持歸加持,見,則靠的是阿難自己呀。

咱大家也是如此,「見性」就是咱自身,絕非別人,更非某個物體,哪怕某個幽靈般的神奇物體,也不是。

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阿難!當你在如來的加持下,見到這種種水、陸、空行眾生,直到四大天王的宮殿,以及種種物象的時候,那正是你,而不是我。你那個見性遍滿四方上下,它不是你,又是誰呢?」

「為什麼你要懷疑自己的真性呢?正因為你向來把不真實的緣起之心,誤認做了你的本性,所以才會向如來反覆求證真實的自性。」

【性汝不真】把不真實的緣起之心,誤認做了你的本性。「性」在這裡作動詞用,是「把...當做本性」的意思。

雖然經過了世尊一系列開導,但是,阿難尊者還存有疑惑,那就是,對於自己的見性範圍忽大忽小這個問題,還有疑問。因此,尊者再次祈請世尊予以開示。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余。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遍娑婆國。退歸精舍,祇見伽藍清心戶堂,但瞻檐廡。

「阿難恭敬地向佛說道:「世尊!如果說這個見性就是我,而不是其它。」

「當我與您一起,觀看四大天王那勝妙寶藏所形成的宮殿,太陽和月亮環繞其外,此時,這個見性充滿了整個娑婆世界。」

「可是,一旦沒有了您的加持,我把目光收回到祇桓精舍以後,卻只能見到這個不大的伽藍道場裡面,清淨的廳堂建築,只是看到些屋檐走廊之類。」

【勝藏寶殿】四大天王所居住的宮殿,在須彌山半山腰,是由殊勝寶藏所成就的。其中:東方持國天王,居住在黃金埵,也就是黃金寶藏;南方增長天王,居住在琉璃埵,也就是琉璃寶藏;西方廣目天王,居住在白銀埵,也就是白銀寶藏;北方多聞天王,居住在水晶埵,也就是水晶寶藏。

【檐廡(音:午)】「檐」是屋檐,「廡」是指堂屋周圍的廊屋,也泛指房屋。

這樣一來,阿難尊者的見性範圍,似乎從大變小了。那麼,它到底是咋變得呢?阿難尊者對此充滿了疑惑:

世尊!此見如是,其體本來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滿一室。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世尊,這個『見性\』竟然是這樣的:它的體性本來充滿一整個娑婆世界;如今回到了房子裡面,卻只是充滿了這個房間而已。」

「那麼,到底是這個『見性\』從大變小了,還是牆壁把它夾斷分開了呢?如今我實在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願您以大慈悲心,為我詳細講說。」

其實,此時的阿難尊者,仍然把「見性」當做了某種東西,某個像幽靈一般神秘的物體,某種玄妙的靈性之體。他仍舊以為,「見性」是實有之物,似乎,只有這樣,他才覺得心安理得。

為啥呢?不為啥,習慣了。這就是習慣性,和咱大家一樣的習慣性。對於一切生死輪迴當中的眾生來說,已經習慣了,把任何東西,都認為是「實有」,是某種「確實的存在」。不過,問題在於,「見性」,從來就不是一種「實有之物」,「心性」更是如此啊。它並非任何實成(蓮花生大師語),所以無處不在,所以根本不存在大小問題,更加不會被斬斷,它呢,只是「隨緣」顯現出它的作用罷了。而其作用的範圍,是有可能出現大小不同情況的。

只有「實有之物」,才會變大或者縮小,才會被啥東西斬斷或者分開。而「非實有」的「見性」,則不在此列。它,的確不可思議。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你要知道,世間的一切種種事物,無論其形體大小,也無論其處於某個區域的內部還是外部,各個都屬於當前的六塵境界,(並非是心外之物,也並非是『見性\』外之物)。所以,不應當說『見性\』有大小伸縮。」

【諸所事業】泛指各種事物。因為一切事物,都是業力所現,故名「事業」。

所謂的「各屬前塵」,是說一切事物無非都屬於當前的六塵境界。問題是,「當前」並不在咱大家的「心性」之外,也不在咱的「見性」之外呀。而是呢,都現量地包容在咱的心中,也包容在咱的「見性」之中啊。

這個地方,許多人理解得不圓滿,以為「前塵」,就是自己面前的六塵境界,這樣的話,就在自己之外了。實際情形,並非如此。實情是,一切六塵境界,都在妙明真心當中,因此,也都在咱的「見性」當中。如果不是世尊前文開示,如果不是反覆學習大乘經典,對此,咱大家很難認識到。

這樣一來,阿難尊者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了,見得近,見得遠,並不是「見性」有了伸縮,而是「見性」的作用,順應著緣分,發生了變化而已。換句話說,那個見近見遠之「見」,它不是「見性」,而恰恰是「緣起之心」呀。

它正是種種因緣,種種塵境,在「妙明真心」當中落下的影子,猶如水中的月影,而不是月亮,連「第二月」都不是啊。

如前文所說,「見性」猶如「第二月」,還不是「妙明真心」,但是,已經距離「妙明真心」很近了。直到此時,阿難尊者尚未明了自己的「見性」,還沒有見到「第二月」,他還牢牢地盯著水中的月影。所以,才會有如此多的疑問。

這樣很好,借著這個因緣,咱大家正好可以在世尊的反覆開導之下,舍離「緣起之心」,去發現咱本有的「見性」,乃至於無處不在的「妙明真心」。

以下,世尊通過比喻,來解答阿難尊者的疑惑:

譬如方器,中見方空。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

「好比一個方形的容器當中,裡面會見到一個方形的虛空。我再來問你:這個方形容器當中所見到的方形虛空,它到底是確定的方形,還是不確定的方形呢?」

「如果這個虛空是確定的方形,那麼,一旦把方形容器拿走,換來一個圓形的容器,放在相同的地方,(由於此處虛空是確定的方形),圓形容器裡面的虛空,難道依舊是方形的,而不會變成圓形嗎?」

「如果這個虛空是不確定的方形,那麼,也就意味著,在方形的容器當中,應該不存在方形虛空了嗎?」

這個比喻當中,「虛空」比喻「見性」,「容器」比喻「前塵」,「方圓大小」比喻「見的範圍(也是緣起之心)」。

「虛空」本來就沒有形狀和大小,它只是隨緣顯現出「方圓大小」而已。遇到方形的「容器」,「虛空」就現出方形;遇到圓形的「容器」,「虛空」就現出圓形;遇到大的「容器」,「虛空」就顯得很大;遇到小的「容器」,「虛空」看起來就很小。

——而實際上呢,「虛空」終究不屬於「方圓大小」。說它是確定的方形,或者是不確定的方形,都不準確,都是毫無意義的戲論呀。

對應於咱大家的「見性」呢,那就是:「見性」本來就沒有形狀和遠近,它只是隨緣顯現出不同的「見的範圍(緣起之心)」而已。對應著遼闊的「前塵」,「見性」就現出遼闊的「見的範圍(緣起之心)」;對應著狹小的「前塵」,「見性」就現出狹小的「見的範圍(緣起之心)」。

——而實際上呢,「見性」終究不屬於「見的範圍(緣起之心)」,不屬於形狀和遠近。無論說它「縮大為小」,還是說它「夾令斷絕」,都不準確,都是毫無意義的戲論呀。

另外,「見性」和「虛空」一樣,是無處不在,無所不包容的。它們本身呢,卻是沒有任何形相的。如果說,這個比喻還有一些不夠圓滿之處的話,那就是:「虛空」沒有知覺性,沒有知覺能力;而「見性」則不同,它能夠明了與覺知。

有了這個比喻,阿難尊者的疑惑:「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我今不知斯義所在」也就迎刃而解了。對此,世尊小結到:

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云何為在?

「你說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何在,不明白到底是『見性\』縮大為小,還是它被牆壁夾斷分開了。其實呢,道理本來如此,(『見性\』包容著一切『前塵\』境界,它卻沒有形相可得,本沒有一定的大小遠近,只是順應著『前塵\』而隨緣顯現其作用,現出見大見小的『緣起之心\』而已),怎麼會一定如何呢?」

阿難尊者疑問的病根,還是把「緣起之心」當做了「見性」,可那只不過是「見性」順應於「前塵」的隨緣作用而已呀。

那麼,如何才能夠超越「緣起之心」,而悟入本沒有大小遠近的「見性」呢?世尊仍舊以比喻開示道:

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

「阿難!如果想要讓『容器\』里的『虛空\』,回歸於本沒有『方圓大小\』的『虛空\』,只需要除去方圓形狀的『容器\』,就會明白,『虛空\』之體性本來就沒有方圓,它無處不在。而不應當說,還需要除去『容器\』裡面『虛空\』的那個方圓形相。」

咱把比喻解讀出來,那就是:

如果想要讓咱大家那個對應著「前塵」的「緣起之心」,回歸於本沒有「大小遠近」的「見性」,只需要離開形形色色的「前塵」,就會明白,「見性」本來就沒有大小遠近,它無處不在。而不應當說,還需要除去「緣起之心」裡面的那個遠近範圍。

「容器裡面的虛空」好比咱的「緣起之心」,「容器」好比咱的「前塵」,「虛空」好比「見性」。

於是呢,「容器裡面的虛空」被「容器」所束縛,而現出了「方圓大小」。咋讓它回歸於本沒有方圓大小的「虛空」呢?很簡單,只需要拿開「容器」就OK了。到那時,「容器裡面的虛空」原本的「方圓大小」就不存在了,「容器裡面的虛空」和「虛空」自然合而為一(嗨,本來就不曾分開過呀),顯現為無垠的廣大與包容,無處不在。

同樣,咱的「緣起之心」被「前塵」所束縛,而似乎有了「大小遠近」的範圍。咋讓它回歸於本沒有大小遠近的「見性」呢?也不難,咱大家只需要離開對於「前塵」的粘著,就OK了。到那時,「緣起之心」原本的「大小遠近」之局限,就不存在了,它和「見性」自然合而為一(嗨,何曾分開過呢),顯現為無垠的廣大與明了,無處不在。

世尊的一系列比喻當中,飽含著實修方法,只要咱大家認真學習,那真是「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呀。到此方知,咱的「緣起之心」不曾離開過「見性」,也不曾離開過「妙明真心」,就好比,房子裡面的「虛空」,難道真的被牆壁割開夾斷了嗎?難道,它和外面的廣大「虛空」,不是一個「虛空」嗎?

只要咱大家的目光,不被牆壁所迷惑,咱就會明白,房子裡面,房子外面,到處都是一樣的虛空。同樣,只要咱大家的心,不被「前塵」所迷惑,咱就會明白,咱面對著「前塵」的「緣起之心」,本來就是「見性」,本來就是「妙明真心」,它無處不在。

達摩祖師說得太精闢了:「見色有見色性,不著常解脫」。所謂「見色」,正是咱的「緣起之心」;所謂「見色性」,正是咱的「見性」呀。那麼,咱大家該如何「不著」,如何「常解脫」呢?結合上下文,各位兄弟姐妹,參吧。

若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令小;仰觀日時,汝豈挽見齊於日面?若築牆宇,能夾見斷;穿為小竇,寧無續跡?是義不然。

「如果像你前面所問的那樣,你到了房子裡面,見性就縮小了;難道走出門外,抬頭看太陽的時候,你又把你的那個見性拉長了,一直拉到太陽表面了嗎?」

「如果說築起牆壁,就能夠把見性夾斷;那麼,在牆上打個小洞,那個被夾斷了的見性,應當會重新接續起來,可是,怎麼一點兒痕跡都沒有呢?」

「顯然,這兩個說法都不成立。」

【小竇】小洞。「竇」就是孔、洞。

到此為止,世尊完全摧破了阿難尊者以為「見性」有實體(有實體,也就是物體),這個見解與執著。在世尊的加持下,阿難也可以見到整個娑婆世界,這說明,「見性」本來就周遍整個世界。

回到祇桓精舍以後,阿難只能夠見到講堂屋檐之類,範圍似乎很小;而走出門外,抬起頭來,卻可以立即見到太陽,這說明「見性」是無形的,是沒有實體的,是可以隨緣見遠見近的。在牆壁上打個小洞,看不到「見性」接續起來的痕跡,這說明,「見性」從來就不曾被牆壁夾斷。因此,還是表明,「見性」沒有實體,只是「空而明了」。

「見性」無形而廣大,遍布於整個世界;又「空而明了」,因此不同於頑冥無知的虛空。此時,「見性」所見的一切「前塵」,一切境界,無非都在「見性」裡面,無非都是「見性」本身。這種情景叫做「自性見自相」。因此呢,就不需要再標立「能見」的「見性」,也不需要再把「前塵」看做是「所見」的東西了,因為,本來都是一心。

——這時,即便不標立它,「見性」也不曾死去,它如如常明,即是「妙明真心」,即是「自性」,即是「法身」。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

「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由於迷失的緣故,把自己的「心相」當做了外在事物,反而忘失了自己的本來心(妙明真心),不知它本來遍一切處。」

「這樣一來,便被種種「錯認」出來的外在事物所影響,向外攀緣而流轉不停,所以才會在本無大小分別的「妙明真心」當中,顯現出見大見小的「緣起之心」。」

【迷己為物】由於迷失的緣故,把自己的「心相」當做了外在事物。

所謂的「外在事物」,本來都源於咱的「妙明真心」。依據《大乘起信論》,在真如一心當中,眾生由於無明心動,當即有了「能見相」和「境界相」。最終,「能見相」被錯認為了「我」,「境界相」被錯認為了「外在事物」。真如一心由此而變得心境角立,世界眾生由此而幻化產生。其實呢,所有的一切「外在事物」,都是咱的「心相」而已;心本無相,因無明錯認而幻化出了種種「境界相」啊。

這段經文再沒啥好說的了,包括我自己在內,咱大家只有認真學習、仔細體會和虛心接受的份兒。能夠如此,咱就已經受益無窮了。因為,僅僅依靠自己的禪修,想要到達如此智慧境界,那是千難萬難。而咱在世尊的慈悲開導下,理解體會到如此真實妙法,便種下了極大的善根。將來,無論是今生,或是哪一生,只要咱能夠得入禪定,於三昧當中,咱就可以在這個聞法善根的引導下,順利地趨入佛陀的正覺之道。

與那些只是單純禪修,而不曾明了大乘究竟妙法的人相比,咱大家的修行之路會更加順暢,因為,承蒙世尊的法布施,咱已經徹底看清了未來的修行之路,不再是迷途的羔羊,也不再是盲修瞎練的莽漢。所以,對於咱大家這樣的初學者來說,仔細認真地學習經典,比所謂的「實修」更加重要。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反過來,如果有人能夠覺悟到,一切外在事物無非都是『妙明真心\』當中之物,都是「心相」而已,於是,他就不會再攀緣境界,不會再被事物所牽掛而流轉,而能夠隨『妙明真心\』運轉萬物,這樣的人,就和如來一樣了。」

「這樣的人,堪稱身心都在圓滿光明當中,處處安住於『妙明真心\』之不動道場。」

「他如何『轉物\』呢?例如,在他的一根汗毛尖兒上,就可以全部包容十方世界的一切國土。」

【若能轉物,則同如來】這句經文有省略,對應上文補齊了,意思大約是這樣:「一切眾生,如果不再迷己為物,便會明了本心,證知一切物無非妙明真心,從此不再為物所轉,而能隨心轉物,如此之人,則同如來」。意思也就清楚了。

啥叫「轉物」呢?「轉」是「運轉」的意思,菩薩實證了「妙明真心」以後,也就成就了「法身」,此心此身無所不包容,為一切萬物之根源,為一切法之母。任一切事物於其中自在運轉,菩薩心無沾染,同時,又無不包容,無不關懷,無不隨順,是名「轉物」。

【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在他的一根汗毛尖兒上,就可以全部包容十方世界的一切國土。

這是世尊在舉例說明,如何才是菩薩的「轉物」,這的確太不可思議了。

為啥能夠做到呢?因為,菩薩的一根汗毛尖兒,當體就是「妙明真心」,無二無別。此心不可思議,非大非小,能大能小,遍能包容與承受一切,哪怕是十方世界的一切國土與眾生,也是一樣啊。

據一些大乘經典所開示,十地大菩薩,也就是《維摩詰所說經》裡面的「不思議解脫菩薩」,他們能夠把一個世界,例如咱娑婆世界,扔到很遠的地方,越過無數個世界,就像運動員踢皮球一樣,很輕鬆。同時呢,絲毫也不破壞咱這個世界裡面的一草一木。因此,咱大家,和一切眾生,乃至於所有的天神,等等,都對此一無所知。

只有那些暫住於娑婆世界的聖者們,會有所察覺。您看,自己的世界都被人家給整體搬遷了,當球給踢走了,咱還不知道呢。大菩薩之神通境界,如此不可思議。

(「第六番顯見」結束,世尊通過觀察見性周遍,幫助阿難顯發出見性非物,即是自己真性。下面是「第七番顯見」,世尊將會引導阿難觀察一切物象,通過其中「無是見者」與「無非見者」,顯發出見性與一切虛空及物象,本是妙明真心,眾生虛妄分立而已)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