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法師:圓覺經講記  


圓覺經講記

圓覺經講記序

十界不離一心,一心不離圓覺。圓而覺者諸佛也,覺而未圓者菩薩也,終日圓而渾然不覺者,芸芸有情也。

諸佛「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遍十方上至極聖,下至泥梨苦趣,何處不圓乎,何處又圓乎。盡三世何時不覺乎,何時又覺乎。若於覺不覺、圓不圓處商量,不免依舊迷惘,猶如空華亂起亂滅。

竊謂:一翳在目空華繽紛者,眾生也。知是空華離幻即覺者,菩薩也。「若諸如來因地修圓覺,於中無起無滅、無來無去、無得無失、無縛無脫,畢竟無證,亦無證者。」奈何眾生,無始無明種種顛倒,妄認四大六塵緣影為身心相。病目空華交相輪轉,執持不捨,大作夢幻之寐,塵劫迷封從未曾知。勞我世尊宏願應世,雖然一語道出,少有當下承擔。圭峯大師,一聞便知此事。吾輩障重迷深,幸得圓覺會上十二大士,慈悲觀機,請問如來因地法行,遠離諸病永斷無明之方。世尊開示,當離一切幻化虛妄愛憎境界。蓋生死輪迴,恩愛貪慾為本。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正念遠離諸幻。而後世尊次第廣說頓漸修行法要,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遠離諸病,得正住持可免輪轉。

本經文約義圓,脈絡清楚,漸次有序,機教相扣。源公院長譽與華嚴、法華三經,同為圓頓教三經之一。老人家理性解經,條理分明圓融無礙。感性訓誨勉勵,苦口婆心切中時病,同學聞之每感愧赧。年初海會寺常住,授此講記初稿令學人先睹,三十年後猶如昨夢。並命為序,野乾之語徒增眩惑,諸方知識一笑置之可也。

民國九十九年歲次庚寅仲春受業弟子心會敬敘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講記

||道源長老民國六十九年講於基隆海會寺能仁佛學院||

林秀卿敬記

張素貞成文

介紹註解

在講經之前,先介紹幾本《圓覺經》的註解,一部是圓瑛法師的《圓覺經講義》(簡稱講義),一部是憨山大師的《圓覺經直解》(簡稱直解),兩本要對照研究,你們現在當學生,是來求學問,將來當法師要自己看註解,不看怎麼講呢?《圓覺經》的註解,解釋得最好的是《圓覺經大疏》(簡稱大疏),作者是華嚴宗的五祖圭峰大師,因為解釋的內容太多,恐怕大家看不懂,他再作一本《圓覺經略疏》(簡稱略疏),這兩本台灣都有出版,這二本註解一定要看。還有一部註解是《圓覺經析義疏》(簡稱析義疏),是通理大師作的,就是《賢首五教儀開蒙增注》和《金剛新眼疏經偈合釋》的作者,《大疏》解釋了許多道理,通理大師有另外的見解,而且作得很好,是一本有價值的書,可是現在台灣沒有出版,為此,我特別到台北佛教書局、普門文庫和大乘印經會,推薦印《圓覺經析義疏》,他們說沒有這本書,我說《大藏經》上有,可抽出來單獨影印。大乘印經會後來出版了憨山大師的《圓覺經直解》、圓瑛法師的《圓覺經講義》,希望將來能出版通理大師的《圓覺經析義疏》!民國以來出版的,還有《諦閒法師法匯》裡面的《圓覺經講義》、《圓覺經親聞記》兩部註解,都可拿來參考研究。

最標準的註解是《大疏》《略疏》《析義疏》,現在找不到《析義疏》,就看圓瑛法師的《講義》,他是依著《大疏》、《略疏》、《析義疏》編的,編得很好,依著《講義》研究不會錯誤。尤其是利益初學的人,你要是看《大疏》嫌多,《略疏》看不懂,就看圓瑛法師的《講義》,分科清清楚楚,看了《講義》,再看《直解》,《圓覺經》的經文,就可以消通了。

特別提醒:《圓覺經講義》的科文一定要看,《圓覺經》的文法很整齊,十二位菩薩,十二個問答,分為十二章,我現在眼睛看不見,沒有辦法講科文,你們一定要自己看。開學我就跟同學一再強調,你要學會分科,不會分科不能當法師,科文是經文的段落,不會分科,講到哪裡你都不知道,而且講到後面,忘了前面,所以一定要看科文。這是我所知道的《圓覺經》註解,介紹給各位參考。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序

金紫光祿大夫守中書侍郎尚書門下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裴休撰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是全經的題目,我們中國人說話愛簡單,就叫《圓覺經》。有一篇序在《略疏》前面,叫「略疏序」。

「金紫光祿大夫守中書侍郎尚書門下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是序文作者的官銜。「光祿大夫」,是唐朝的二品官,但是他還有別名,就像我是「道源」法師,他是「白聖」法師一樣。「金紫」,「金」是金魚袋(玉帶懸佩之飾品),「紫」是紫衣,金魚袋和紫衣是皇帝特別賞賜的莊嚴品。朝廷的光祿大夫,不只一人,可是別人沒有金魚袋。他把紫衣穿上,再佩上金魚袋,就比別的光祿大夫光榮。「守中書侍郎」,是唐朝的二品官,「尚書門下」,中書、尚書、門下,為宰相之職務,是一品官,「平章事」,是辦理事務。「充」,是擔任,「集賢殿大學士」,這是最榮譽的官銜,必須宰相才可以兼任,唐朝皇宮裡面有很多大殿,他是集賢殿的主管,這不得了,所以稱為「大學士」,一直到清朝還有這樣的官銜。這裡是講他的官銜,他是二品官,兼辦一品官的事情,並且擔任集賢殿的大學士。「裴休撰」,序文的作者,姓裴名休,是圭峰禪師的護法。「撰」,這篇文章是他寫的。

看這篇序文就知道,裴休是真正懂佛法的大居士,不但官位高,還有大學問,對於佛法研究得非常透徹。譬如我們現在要出一本書,認識有大學問的人,請他作篇序文,放在書的前面,以增加光榮。作序文有一定的章法,都分二大段,前面一大段叫理序,後面一大段叫事序,賢首國師作《大乘起信論》序,體裁也是這樣。將來你們文章作得好,有人要出書,請你寫序,你要知道序文的體裁,前面敘理,後面敘事。這篇是《圓覺經》的序文,要讚嘆圓覺,直接讚嘆圓覺沒有幾句話,文章發展不開,作文章要找最重要的佛理,所以裴休把一切大乘經上講本體的名字,都蒐集來加以解釋。這裡要注意;寫文章跟了生死成佛道,完全不相干,所以真正修行,不要著文字相。你天天作文章,生死不能了脫,可是弘揚佛法,離不開文字,你不要著相就對了。下面開始講解序文。

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

「夫血氣之屬必有知」,「夫」是發語詞,「血氣」,有血有氣,就是一切有情、一切眾生,「屬」作「類」講。凡是一切眾生之類,一定有知覺。沒有知覺的,像山河大地、草木、石頭、土塊,都屬於無情。

「凡有知者必同體」,凡是有知覺的,必定有同體的佛性。這就說到佛法上,一切眾生都有知覺,各人的知覺不一樣。下等的動物,如蚊蟲、螞蟻,都知道貪生怕死,就是它有知覺。蚊子叮你,你一打,它就飛走,因為它有知覺;螞蟻,你一碰,它就逃命,因為它有知覺。眾生的知覺不一樣,就是第六識的知覺不一樣。第六識是依著第八識起的,第八識是依著真如起的,真如沒有兩樣,同一個本性之體。凡是有知覺的眾生,一定是同體的佛性。

所謂真淨明妙,虛徹靈通,卓然而獨存者也。

同體是同一個佛性的體,佛性是什麼樣呢?「所謂真淨明妙」,佛性沒有相,真而不妄,淨而不染,明而不暗,妙而不可思議。一切眾生所同的本體,真實、清淨、光明、微妙。「虛徹靈通」,佛性像虛空,融徹、靈鑒(靈知靈覺)、通達。「卓然而獨存者也」,「卓然」,超出一切諸法之上。眾生在六道輪迴,一時天上,一時人間,一時地獄,一時餓鬼,一時畜生,一切諸法有生有滅,眾生所具的本體,高超而不生不滅,不被生死所轉動,超出一切萬事萬物而獨存。

是眾生之本源,故曰心地。

「是眾生之本源」,這個超出一切萬法而獨存的本體,是一切眾生的本源。一切眾生都是從八識來的,八識是真如隨緣來的,真如本體,是一切眾生的本源。「故曰心地」,所以叫心地,真心之地。為什麼叫心地?一切萬物都從大地生出來,眾生的心像大地一樣,能生一切法,是一切眾生的本源,所以叫心地。

下面把一切大乘經說到眾生本體自性的名詞,都蒐集來加以解釋。佛性就叫佛性,為什麼取這麼多名詞?因為不同的經典,翻譯不同,裴休居士認真研究,每一個名詞,都有很恰當的註解。

是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徹融攝,故曰法界。

「是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梵語「菩提」,翻成中國話叫「覺道」。我們眾生雖發菩提心,還沒有得到菩提果,必須在佛那一方面講,就是諸佛得到智果,叫做菩提。「交徹融攝,故曰法界。」「法界」,一種依法相,作界限講,是諸法之界,三乘六凡,連佛十法界,各有其界限,人乘,不是天乘;天乘,不是二乘;二乘,不是菩薩乘;菩薩乘,不是佛乘。二種作法性講,一切萬法都是互相交徹,等於因陀羅網,用一千顆寶珠做成,可以互攝互融。比喻眾生各有其相,但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交徹融攝,所以取名叫「法界」。

寂靜常樂,故曰涅槃。不濁不漏,故曰清淨。不妄不變,故曰真如。離過絕非,故曰佛性。護善遮惡,故曰總持。隱覆含攝,故曰如來藏。超越玄閟,故曰密嚴國。

「寂靜常樂,故曰涅槃。」《大涅槃經》中,本體叫做「涅槃」,就是諸佛得到理果。梵語「涅槃」翻成中國話叫「寂滅」,寂滅又清淨無染,所以叫「寂靜」。「常樂」,涅槃有四德:「常、樂、我、淨」,「寂」字配到「我」字上,涅槃的我是真我,是寂滅之我,所以寂靜常樂,叫做涅槃。

「不濁不漏,故曰清淨。」「不濁」,不渾濁,佛性在染污法中,不被染污。「不漏」,不漏失,佛性是無漏之法,超三界而獨存,所以有的大乘經取名叫做清淨。

「不妄不變,故曰真如。」《大乘起信論》中,本體叫做「真如」,不妄謂之「真」,不變謂之「如」。「真」是不虛妄,「如」是不變易,它不妄不變,所以取名叫做真如。

「離過絕非,故曰佛性。」離一切過錯,絕一切非,佛性哪有過、哪有非?所以取名叫做佛性。

「護善遮惡,故曰總持。」有的大乘經取名叫做「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它護持一切善法,自然有遮止惡法的妙用,總護一切善,總遮一切惡,所以叫做「總持」。

「隱覆含攝,故曰如來藏。」法身在纏,取名叫如來藏。如來藏者含藏如來,在眾生份上被無明煩惱蓋覆住了。隱覆之義,它能含攝如來,如來在裡面含藏著,所以叫做如來藏。等於一個裝七寶的柜子,裡面含藏著七寶,隱覆住沒有人看見。

「超越玄閟,故曰密嚴國。」「閟」,音閉,關閉,秘密幽深的意思,「玄閟」,好像玄關,玄旨之關門,很重要的玄妙法門。眾生本體之性最高,超越一切法之上,即是眾生本具之性也。就是法身住的地方,也就是每個法身佛的住處。《密嚴經》取名叫密嚴國,大日如來所住的依土,即法性土。這個法性土,超越幽深玄奧之閟門,有秘密的莊嚴,所以叫做密嚴國。

以上把大乘經上不同的本體名詞,加以注釋,下面說到圓覺。

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其實皆一心也。

其他的名相,都用一句話解釋,這裡用了兩句話,就知道他注重圓覺、讚嘆圓覺,怎麼叫做圓?德無不備,謂之圓。「統眾德而大備」,把一切功德總統起來,沒有不具備的。「爍群昏而獨照」,「爍」,光照的意思,「群昏」,凡夫眾生昏暗不明。它的光明能照破一切凡夫眾生的昏暗不明,使眾生不被無明所障蔽,進而覺悟成佛。「故曰圓覺」,所以叫做圓覺。「其實皆一心也」,其實就是眾生唯一的自覺心。

作序文要讚嘆圓覺,把一切大乘經上說到的本體名詞,都蒐集來加以註解,在文法上叫「賓」。最後兩句,「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叫「主」,有賓有主。「其實皆一心也」,呼應前文:「血氣之屬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體。」就是有知覺的眾生,同於一個體,那一個體就叫做一心。

下面文章繼續鋪展,由一心講到一法、一道,文章要講究氣勢,只讚嘆到這裡,文章的氣勢不夠,下面再繼續讚嘆。

背之則凡,順之則聖。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

眾生不了解圓覺一心之法,所以我才讚嘆圓覺一心。你明白圓覺一心,知道怎麼叫做凡夫?怎麼叫做聖人?怎麼在迷?怎麼在悟?怎麼流轉生死?這個關係大了!「背之則凡」,背是背覺合塵,違背了圓覺一心之法,你就叫做凡夫。佛菩薩知道六塵境界,一切法皆是幻化,所以能背塵合覺。「順之則聖」,你懂得圓覺一心之法,順著圓覺修行,一定當聖人。凡夫與聖人的差別:一個違背,一個順從,所以古人讚嘆西方:「日日向東走,回頭便是西。」西方,不是在十萬億佛土以外,你天天往東走,走凡夫路,你一回頭,就是西方。你天天往東走,背了圓覺,回頭順了圓覺,你就是聖人。所以研究大乘經典,乃至禪宗講的開悟,只要一個字會到心裡,馬上你就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圓覺在哪裡?就在你的一心。

「迷之則生死始」,迷了圓覺,你起惑造業,生死從此開始。生死從哪一天開始呢?無始,沒有個頭。如果有個頭,就在你迷的那一天,一迷,你的生死就開始了。「悟之則輪迴息」,你一開悟,輪迴就止息了。無始劫來流轉生死,流轉到現在,盡未來際,也沒有完,生死無窮。怎樣能超越輪轉?就在你一開悟:「我的心就是圓覺」,你就是聖人,輪迴止息了。因為你起了迷惑造業,就流轉生死;今天開悟,不迷惑造業,生死輪迴就止息,就是一迷、一悟的關係。

親而求之,則止觀定慧;推而廣之,則六度萬行。

「親而求之,則止觀定慧」,你要求圓覺,要親切的求證一心,從哪裡下手呢?按道理說,一切法都是空的,但是在事相上仍然要用功,先修止觀,因位之上,叫止觀;果位之上,叫定慧。由止而得定,由觀而生慧,這是最親切求圓覺的方法。一悟,輪迴就止息。不悟,你去求開悟;沒有悟到圓覺,你去求圓覺。你們聽過《大乘起信論》,六度合成五種行門,最後一個就是止觀門,先修止後修觀,再修止中帶觀、觀中帶止,最後修止觀不二,你就得到定慧,這是親切求圓覺的方法。

「推而廣之,則六度萬行。」由止觀定慧的功夫,再推廣開來就是六度,所謂:布施度慳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瞋恚,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般若度愚痴。六度再推廣開來萬種行門,你修六度萬行,就得了圓覺。

引而為智,然後為正智;依而為因,然後為正因。其實皆一法也。

「引而為智,然後為正智」,你把圓覺引進來,當成你的智慧,那就是真正的般若智慧。「依而為因,然後為正因。」你依著本具的真心去發菩提心,就是成佛的正因;不是依著真心發的都不是正因,你天天修行,因不正不會成佛。《楞嚴經》譬喻,等於蒸沙做飯,沙子,不是飯的正因,蒸了百千萬劫還是沙子,不會成飯。你依著圓覺修行,就是成佛的正因。

「其實皆一法也」,由前面止觀定慧,廣修六度萬行,正智、正因合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圓覺法,人人本具的一心。下面接著鼓勵我們、警策我們。

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

「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凡夫也;」人人都有圓覺本體,沒有離開圓覺,卻不知道圓覺在哪裡?我們學佛法依文解義,還有一點點印象,不學佛法,連圓覺這個名詞都沒有聽過,這就叫做凡夫。每天依著圓覺穿衣吃飯,依著圓覺上床睡覺,結果跟圓覺不相干,所以叫做凡夫。

「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菩薩也;」學了大乘佛法,曉得自己有圓覺妙性,想證得圓覺而沒有證到最究極圓滿的地位,叫做菩薩。這裡沒有說聲聞、緣覺,因為聲聞、緣覺修的是四諦、十二因緣之覺,不是圓滿之覺,把他合到菩薩裡面,他也是天天修行用功,所證得的只是圓覺的一部份,沒有極得,所以不說聲聞、緣覺,只說菩薩。

「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如來也。」前面是證而未極,證到極點,圓滿證得圓覺,能持而不失,安住在圓覺本位上,叫做如來。

一切眾生都有圓覺自性,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禪宗門下有兩句話:「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佛在哪裡?每天夜裡,你抱著佛睡覺,每天早晨,你和佛一同起來,你還不知道佛嗎?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正可憐愍者,你有成佛的本錢,為什麼不成佛呢?所以自己要迴光返照,好好用功修行,不然真是空過光陰。身為人,你不修行,裴休大居士也沒有辦法;你有資格成佛不去成,十方諸佛對你也沒辦法。

離圓覺無六道,舍圓覺無三乘,非圓覺無如來,泯圓覺無真法,其實皆一道也。

「離圓覺無六道」,圓覺是一切凡聖的本體,要是離開圓覺的本體,沒有六道凡夫。六道凡夫是真如不守自性,隨緣生出來的,《大乘起信論》叫真如,離開真如沒有六道。

「舍圓覺無三乘」,「舍」字跟「離」字一樣。舍離了圓覺,沒有三乘聖人,這裡把聲聞、緣覺包含進去。聖人知道六道凡夫的苦惱,要求證圓覺,沒有證到究竟成佛之前,叫三乘聖人。舍離了圓覺,沒有三乘聖人,所以九法界凡夫都離不開圓覺。

「非圓覺無如來」,具足了圓覺,才叫做如來;要是沒有圓覺,任何眾生都成不了佛,所以沒有圓覺,就沒有如來。

「泯圓覺無真法」,「泯」是泯滅、沒有的意思。沒有圓覺,就沒有真法,一切法都是妄法,唯有圓覺是真法。

「其實皆一道也」,其實只有一個道,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同一個涅槃大道。認不清這個涅槃大道,永遠當六道凡夫;認清了涅槃大道,走到化城,還沒有到寶所,叫做二乘人;知道到寶所還有一段路,沒有走到盡頭,叫做菩薩;走到寶所,這一條大道走到盡頭,叫做佛。

三世諸佛之所證,蓋證此也。如來為一大事出現,蓋為此也。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蓋詮此也。

把圓覺的意義,以及十法界的關係都講完,再說出圓覺的重要性。「三世諸佛之所證,蓋證此也。」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所證的是圓覺。「如來為一大事出現,蓋為此也。」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就是為開示眾生悟入佛的知見,令眾生證得圓覺,沒有比這件更大的事了。眾生本具有圓覺,但是眾生不知道,所以如來說人人皆有佛性,這部《圓覺經》講人人皆有圓覺,你可以成佛,如來就為這件大事,才出現於世。

「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蓋詮此也。」「修多羅」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契經」。「詮」是表顯、註解的意思。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都是為了詮表圓覺、註解圓覺。

然如來垂教,指法有顯密,立義有廣略,乘時有先後,當機有深淺,非上根圓智,其孰能大通之?故如來於光明藏與十二大士,密說而顯演,潛通而廣被,以印定其法,為一切經之宗也。

說一部《圓覺經》就好,為什麼釋迦如來說三藏十二部那麼多經呢?「然如來垂教,指法有顯密」,但是如來垂留下來的言教,所指示的佛法,有顯教、密教,所以經典不同。「立義有廣略」,經典上建立的義理,有的廣泛地說,有的簡略地說。「乘時有先後」,釋迦如來四十九年說法,時間有先有後。「當機有深淺」,如來為眾生說法,每一部經有不同的當機者,當機者是甚深的根機,如來說的法就深;當機者是淺的根機,如來說的法就淺,所以不是佛法有深有淺,是因為當機者的根機不同,說法才有深有淺。「非上根圓智,其孰能大通之?」當機者必須是上根圓智,如來才能說得究竟、說得高深。這圓覺大法,是一切法的根本,非得有上根圓智的當機者不行,要不是上等的根機,圓滿智慧的當機者,對於圓覺大乘之法,怎麼能夠完全貫通?

「故如來於光明藏與十二大士」,所以如來在光明藏說《圓覺經》。光明藏是個清淨國土,如來在此向十二位法身大士說法。從《圓覺經》經文中,你就看得出來,十二位大菩薩都是等覺菩薩,來請問佛,佛就給他們答覆。

「密說而顯演」,光明藏是清淨國土,法身大士都是等覺菩薩,佛給他們說法,不是秘密不傳人,因為眾生看不見、聽不懂,叫「密說」。佛在光明藏為十二位法身大士說了以後,就流傳到世間,顯明的演說給眾生聽。「潛通而廣被」,十二位法身大士,由密說而潛通,由顯演而廣被,秘密就通達,廣被一切眾生,凡大乘根性,都可以領略到《圓覺經》的道理。

「以印定其法,為一切經之宗也。」「宗」者本也。由這十二位法身大士,來印定如來說的圓覺大法,是一切經的根本。

講到這裡,理序講完了,接著講事序。

圭峰禪師得法於荷澤嫡孫,南印上足道圓和尚。一日隨眾僧齋於州民任灌家,居下位,以次受經,遇圓覺了義,卷未終軸,感悟流涕。歸以所悟告其師,師撫之曰:汝當大弘圓頓之教,此經諸佛授汝耳。

「圭峰禪師得法於荷澤嫡孫,南印上足道圓和尚。」圭峰禪師就是宗密大師,我們講過《法界宗五祖略記》,華嚴宗的第五位祖師,住在終南山的寺院,後面有一座山峰,像圭板一樣,以山峰彰名,因為在中國,直稱其名不恭敬,所以稱他為「圭峰禪師」。

說到禪宗的來源,荷澤得法於六祖大師。六祖大師門下大德很多,有一位十四歲的沙彌,叫神會童子,《六祖壇經》上有他的名字,他是荷澤人,後人不敢稱他神會,就稱「荷澤」,他謁六祖大師於曹溪,親得禪宗之頓旨。禪宗分南宗、北宗,從五祖弘忍大師會下,神秀大師在北方弘揚禪宗,叫北宗;六祖慧能大師到南方廣東曹溪,弘揚南宗。神會童子跟著六祖大師得了法,到北方弘揚南宗,後來北宗逐漸式微,是荷澤大師的功勞。圭峰禪師得到正法,就是從荷澤的嫡孫南印上足道圓和尚傳下來的。南印和尚得法於荷澤大師的徒弟,所以道圓和尚是南印和尚的大弟子,圭峰禪師是道圓和尚的徒弟,這裡推其源祖,指出圭峰大師的身份。中國禪宗論祖師位,只到六祖,下面都稱禪師。如果按祖師位論,慧能大師是六祖,荷澤大師是七祖,傳下來的法子是八祖,荷澤的嫡孫南印禪師,是九祖。南印禪師的上足,就是他的法子,叫道圓和尚,是十祖。圭峰禪師是道圓和尚的徒弟,算是十一祖。

「一日隨眾僧齋於州民任灌家,居下位」,有一天,圭峰禪師隨著寺院的僧眾,到寺院的本州有一位大居士,姓「任」名「灌」家裡去吃齋。道圓和尚就派寺院的眾僧去應供,圭峰禪師當時才出家不久,隨眾僧出外受供養,他坐在最後的座位上。「以次受經,遇圓覺了義」,吃了齋,這位居士送眾僧經典,可能上座送大部經典,中座送中部經典,到了圭峰禪師,送他一本《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簡稱《圓覺經》)。「卷未終軸,感悟流涕。」他得到《圓覺經》就打開看,那時候沒有印刷術,都是抄寫下來,一張紙、一張紙接起來,再用一根小棍子捲起來,不叫冊,也不叫本子,叫軸。這部《圓覺經》只有一軸,現在稱為一本,這一本經還沒有念完,感動得開悟,眼淚不禁流出來。因為圭峰禪師是前生有大根機的人,而且他今生尊重佛法,得了《圓覺經》,他就認真看,深入其義,馬上就感悟到最深的道理。「歸以所悟告其師」,得了這個境界,回到寺院,以他所悟的道理,報告師父道圓和尚。

「師撫之曰」,「撫」是撫慰、安慰。道圓和尚是大徹大悟的禪師,馬上就安慰他。「汝當大弘圓頓之教」,你看到《圓覺經》就悟到甚深的道理,是上根利智的人,應當弘揚圓頓大教。大乘法有權教大乘、實教大乘,圓頓是實教大乘,你應當弘揚實教大乘之法。「此經諸佛授汝耳」,這部《圓覺經》,是冥冥之中,諸佛傳授給你的。

禪師既佩南宗密印,受圓覺懸記,於是閱大藏經律,通唯識、起信等論,然後頓轡於華嚴法界,宴坐於圓覺妙場,究一雨之所沾,窮五教之殊致,乃為之疏解。凡《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略疏》兩卷,《小鈔》六卷,《道場修證儀》一十八卷,並行於世。

「禪師既佩南宗密印」,「禪師」指圭峰禪師。「佩」是佩帶,「南宗密印」,六祖慧能大師南宗的秘密法印傳給了他,這是宗通。「受圓覺懸記」,傳授給他《圓覺經》,等於如來在世的時候,就預先給他授記,這是教通。這是讚嘆圭峰禪師宗教雙通,不但通禪宗,教下也通。

「於是閱大藏經律」,圭峰禪師雖然通了禪宗的道理、《圓覺經》的道理,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律、論還沒有通,於是閱藏,經、律、論都看。「通唯識、起信等論」,貫通《成唯識論》、《大乘起信論》等論。經、律、論完全貫通,成為一位三藏法師,這是讚嘆圭峰禪師。

「然後頓轡於華嚴法界」,「轡」是駕御馬嘴的繩索,叫馬轡頭。「頓轡」是遊歷,慢慢地走,馬轡頭沒有拉緊,也沒有放鬆,馬不是跑得很快,就是騎著馬遊玩。在哪裡遊玩呢?在華嚴法界,也就是一真法界。《法界宗五祖略記》記載,圭峰禪師拜讀清涼國師作的《華嚴經疏鈔》,感悟流涕,當時他正在講經,不能去拜見清涼國師,正好有一位聽經的學人,要去朝五台山,就托這位學人帶了一封信,要拜清涼國師為法師。清涼國師看他寫的信,對於華嚴要旨已經貫通,就回信給他,稱他為真正的法子。後來圭峰禪師還是去親近清涼國師,所以他通達華嚴一真法界的道理。

「宴坐於圓覺妙場」,「宴」是安然,「坐」是打坐,「妙場」是不可思議的道場。圭峰禪師遊歷在華嚴法界,休息時,安然打坐在圓覺不可思議的道場,

「究一雨之所沾」,法華經:「一雨所沾,三草二木,悉皆蒙潤。」如來說法,如天上一雨之所沾,三草二木都得到利益。「究」跟「窮」字一樣,要窮究雨的道理,眾生的根機,三種草兩種木不同,實際下的雨沒有兩樣。這就是一乘妙法,圭峰禪師都窮究再窮究。「窮五教之殊致」,「殊」是差別不同,「致」是道理。華嚴宗判釋迦如來一代時教為五教:小、始、終、頓、圓,差別不同的道理,圭峰禪師都研究透徹。

「乃為之疏解」,這部《略疏》是圭峰禪師把三藏十二部都貫通,佛教最高深的道理都窮究,才下筆作註解,所以非常有價值。「凡《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略疏》兩卷,《小鈔》六卷」,他作《圓覺經大疏》三卷,解釋《圓覺經》,恐怕人們看不懂,再作《圓覺經大鈔》十三卷,解釋《大疏》,又恐怕眾生看到註解那麼多嫌煩,於是把《大疏》《大鈔》,分別簡略成《略疏》兩卷、《小鈔》六卷,減省了一半的文字。

我在台北講《大乘起信論》時,讚嘆《華嚴經》,我說要懂得全部佛法,一定要研究《華嚴經》,那是圓頓大教。你要懂得《華嚴經》,必須看《華嚴經疏鈔》,有一個大陸來的居士,帶來一部《華嚴經疏鈔》,是大陸出版的會本。過去《華嚴經》、《華嚴疏》、《華嚴鈔》,分成三本,初學的人不容易對照研究。上海有一群居士組成《華嚴經疏鈔會本》編輯會,編了六年,才把三本會在一起,第一段是《華嚴經》正文,第二段是《華嚴經疏》,第三段是《華嚴經鈔》,用木刻版印出來,不必三本對著看,只需看一部就都有了。說到這裡,就是勉勵諸位,要看《華嚴經疏鈔》、《圓覺經》的疏鈔,我們難得出了家,有這點善根,父母不要我們養,沒有太太、兒女要養,有時間不去看這些法寶,不是辜負出家的善根嗎?所以出了家要是不研究教典,真是對不起自己。我今年八十一歲了,我很慶幸沒有離開經本子,現在眼睛看不見,還在跟諸位講經,再辛苦、再累,我精神上很愉快。所以諸位要看註解,等到末法一萬年過去,什麼經都沒有了,那時候再出世為人,你想看也沒有了。

「道場修證儀一十八卷並行於世」,圭峰禪師有親身經驗,他作的十八卷道場修行儀規,告訴我們要自己建立道場,要怎樣修證證得圓覺?他作的《圓覺經》註解、《圓覺道場修證儀》,統統並行於世。

其敘教也圓,其見法也徹。其釋義也端如析薪,其入觀也明若秉燭。其辭也極於理而已不虛騁,其文也扶於教而已,不苟飾。

再讚嘆圭峰禪師作的註解多麼好!「其敘教也圓,其見法也徹。」圭峰禪師敘述教義圓融無礙,他見到佛法見得最通徹。「其釋義也端如析薪」,「析」是分析,「薪」是柴草,他作疏作鈔,解釋經的義理,像整理柴草一樣,柴草本來亂糟糟,把它端端正正整理成一捆一捆的。「其入觀也明若秉燭」,修證要入觀想,他有親身的經驗,說得明明白白,好像古時候在夜裡看不見,點根蠟燭就看見了。「其辭也極於理而已,不虛騁」,「不虛騁」,不放野馬亂跑,即是不亂講。他作的《圓覺經》註解,文辭把理說明而已,不隨便多說。「其文也扶於教而已,不苟飾。」他作的註解,只是輔佐教理,不苟且裝飾,不賣弄華美的文句。

不以其所長病人,故無排斥之說。不以其未至蓋人,故無胸臆之論。

「不以其所長病人,故無排斥之說。」「病」是批評人家不對。他只講他的理,他的道德學問有長處,但是他不以自己的道德學問,批評別人的毛病,排斥別人。譬如當時天台宗和賢首宗打筆墨官司,但是他沒有說天台宗不好。當時法相宗興盛起來,他也不說法相宗不好,沒有排斥之說。

「不以其未至蓋人,故無胸臆之論。」因為他是菩薩,還沒有成佛,他功夫當然有沒有達到的地方,但是他不用文章裝飾來欺騙人,他所說的經律論,都有根據,不自己隨便瞎說。

我們學法師的人,看到這兩句讚嘆之辭,就得學到:

一、講經只管講經,作文章儘管作文章,不要批評人,批評人沒有一點好處。你批評人家不對,就要招怨樹敵,沒有怨家,招來怨家;沒有敵人,樹立敵人。人家聽見你批評、毀謗他,他不要毀謗你嗎?他也是凡夫,結果法師與法師互相對罵,作文章打筆墨官司。所以弘揚佛法的文章你儘管作,不要批評人。批評人,別人反駁,就打起筆墨官司來。

二、不隨便談起自己的功夫,你功夫沒有到這裡,不自己隨便瞎說。比如你講戒,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犯大妄語戒。所以不要裝模作樣,冒充老修行,講經你知道那裡,講到那裡就好了。

蕩蕩然,實十二部經之眼目,三十三祖之骨髓。生靈之大本,三世之達道。

再總讚嘆,「蕩蕩然」,很廣博高深。「實十二部經之眼目」,他作的《圓覺經》註解,實實在在是一切經的眼目,你看了註解以後,三藏十二部你都懂了。「三十三祖之骨髓」,禪宗的祖師共有三十三位,印度有二十八位,中國有五位,初祖達摩就是二十八祖。《圓覺經》註解實實在在是三十三位祖師的骨髓,禪宗精華的義理都在裡面。

「生靈之大本」,是一切眾生的根本。「三世之達道」,圓覺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菩薩、三世諸佛,通達成佛的道路。

後世雖有作者,不能過矣!其四依之一乎,或淨土之親聞乎,何盡其義味如此也。

「後世雖有作者,不能過矣!」「後世」,包括當世,不僅唐朝當時,其他法師作的《圓覺經》註解,不能超過圭峰禪師,縱然後世有其他法師作《圓覺經》註解,也不能超過圭峰禪師!

「其四依之一乎」,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為如來使者,為眾生之依止,就是令眾生依止的善知識有四種人。《佛學大辭典》判這四依各有不同,印度天親菩薩判的都是地上菩薩,初地菩薩為初依,六地、七地菩薩為二依,八地、九地菩薩為三依,十地菩薩為四依。這一句是說:這四種依止之人,圭峰禪師是其中一種,一定是地上菩薩。裴休是推論,因為他沒有超過圭峰禪師,不能印證他的地位,只是讚嘆之辭。

「或淨土之親聞乎」,釋迦如來在大光明藏清淨國土說《圓覺經》,除了十二個大菩薩為首,還有十萬個大菩薩都在那兒聽。圭峰禪師《圓覺經》註解作得這麼好,或許圭峰禪師在大光明藏清淨國土,親自聽過釋迦世尊說《圓覺經》?「何盡其義味如此也」,否則怎麼他作的註解,把《圓覺經》的義理都說盡了,不是地上菩薩,說不了這麼好;不是淨土親聞,說不了這麼完備。

或曰:道無形,視者莫能覩,道無方,行者莫能至,況文字乎,在性之而已,豈區區數萬言而可詮之哉!對曰:噫!是不足以語道也。前不云乎?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者圓覺也。

這是假設有人提出反面的道理來問,因此答覆他。是文章的作法,起承轉合的轉,不轉,讚嘆完就結束了,文章不起波浪,就像海水要起波浪,看起來才雄偉,所以假設問答轉開來,增加文章的氣勢。

「或曰:道無形,視者莫能覩」,有人問:真正的大道,是無形之法,要想看,誰也看不見。「道無方,行者莫能至」,道究竟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你走不到道的地方,因為大道沒有方向,你怎麼能走得到?「況文字乎」,何況文字是文字相,你用文字怎麼能見到道?「在性之而已」,「性」是指悟,你得開悟,悟道,你就走到了;悟道,你就見道了。「豈區區數萬言而可詮之哉」,「區區」是少少,圭峰禪師作的註解,不過只有幾萬字。研究這幾萬字,就能把佛的大道詮表出來嗎?道無形、道無方,必須要親悟實證才可以,這幾萬文字怎麼能把道詮表出來?

「對曰:」假設有人回答,「噫!」是慨嘆之詞。「是不足以語道也」,你認為你說得很高,實際你不高,不值得跟你說真正的大道。「前不云乎?」我前面講的,你沒有聽到嗎?「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者,圓覺也。」引證前面說過的話,這在文法上叫合,前面說的話,後面要照應到,要首尾呼應,這是作文章的方法。圓覺是「統眾德而大備」,德無不備曰圓,要是少一點,不叫圓滿功德。「爍群昏而獨照」,照是覺照,獨獨顯出圓覺的光明,能覺照一切眾生,遠離黑暗,這就是圓覺的智果。

蓋圓覺能出一切法,一切法未嘗離圓覺。今夫經律論三藏之文,傳於中國者五千餘卷,其所詮者何也?戒定慧而已。修戒定慧而求者何也?圓覺而已,圓覺一法也。張萬行而求之者何?眾生之根器異也。

「蓋圓覺能出一切法,一切法未嘗離圓覺。」圓覺是一切法的大本,一切法的母親,它能生出一切法。這裡呼應前文「離圓覺無六道,舍圓覺無三乘。」一切法都不能離開圓覺。「今夫經律論三藏之文,傳於中國者五千餘卷」,「今」是指唐朝,到宋朝刻版的時候,佛教經典傳到中國有五千零四十八卷。「其所詮者何也?」五千多卷經、律、論,所詮表的是什麼義理?「戒定慧而已」,經是詮定,律是詮戒,論是詮慧。三藏十二部,佛的三無漏學,講來講去詮表的義理,不出戒定慧三個字。「修戒定慧而求者何也?圓覺而已,圓覺一法也。」修戒定慧求的是什麼呢?持戒修定,啟發智慧,求的就是圓覺,圓覺只有一個法,沒有二個法。

「張萬行而求之者何?」三藏十二部經律論,說的修行方法有六度萬行。用一種法去求就好,為什麼要擴張成萬種行門,來求一個圓覺法,這是什麼道理?「眾生之根器異也」,因為眾生的根機不同,所以需要有萬種行門。

然則大藏皆圓覺之經,此疏乃大藏之疏也。羅五千軸之文,而以數卷之疏通之,豈不至簡哉!何言其繁也。及其斷言語之道,息思想之心,忘能所,滅影像,然後為得也,固不在詮表耳。

「然則大藏皆圓覺之經,此疏乃大藏之疏也。」然而《大藏經》就是圓覺之經,一切經、律、論說的都是圓覺。圭峰禪師註解《圓覺經》,就是註解全部《大藏經》。「羅五千軸之文,而以數卷之疏通之」,收羅五千零四十八卷大藏經,總說五千軸,圭峰禪師《大疏》三卷,《大鈔》十三卷,《略疏》二卷,《小鈔》六卷,把大藏經都疏通了。「豈不至簡哉!何言其繁也。」我覺得太簡略了,怎麼還嫌繁多,你把這幾卷《圓覺經》的註解看懂,全部《大藏經》都懂了。

「及其斷言語之道」,要離文字相,開口即錯,不許開口、不許說話,言語之道斷。「息思想之心」,動念即乖,你動個念頭就錯,有思想的心,都不是圓覺,就是斷言語之道,息滅思慮之心。「忘能所」,空掉能證的智慧、所證的圓覺。你一開口,就有能有所,有能解有所解;你一動念,就有能有所,有能念就有所念,要把能所二字忘記。「滅影像,然後為得也」,你說出來是語言相,你心裡動念所想的,叫六塵緣影,是心緣相,要熄滅六識落的影像,才能真正悟得。「固不在詮表耳」,所以圓覺不在文字的詮表,還是要親證實悟!

嗚呼!生靈之所以往來者,六道也。鬼神沉幽愁之苦,鳥獸懷獝狘之悲。修羅多瞋,諸天正樂。可以整心慮,趣菩提,唯人道為能耳。人而不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嗚呼!」再加一個驚嘆!「生靈之所以往來者,六道也。」生靈就是凡夫,凡夫往來生死有六條道路,這六條道路誰能修行呢?「鬼神沉幽愁之苦」,「鬼神」包括地獄、餓鬼兩道,「沉」者沉淪,「幽」者黑暗。「愁」者憂愁。沉沒於地獄、餓鬼兩道,幽暗憂愁,苦無間斷,沒有辦法修行。「鳥獸懷獝狘之悲」,「獝」音「ㄒˋㄩ」,鳥驚飛也。「狘」音「ㄒㄩˋㄝ」,獸驚走也。「獝狘」是驚苦的意思。「鳥獸」包括一切畜生道,畜生心裡常常懷著驚苦之悲,除了家裡飼養的,主人保護它,它的驚苦之悲少一點。山上的野獸,弱肉強食,大的吃小的,活到哪一個時辰都不知道。比如突然來了一隻老虎,大家拚命地逃,被抓住就被吃掉,一切畜生道,常懷驚苦之悲,怎麼能修行辦道呢?所以三惡道的眾生不能修行。

「修羅方瞋」,三善道的眾生,阿修羅道一天到晚動瞋恨、發脾氣,怎麼能修行呢?「諸天正樂」,天上的眾生,正在享受五欲之樂,怎麼修行?拿人來說,富貴的人修道難,做了大官,發了大財,他的樂事太多,從早到晚排滿節目,忙得團團轉,天快亮才回來,他怎麼能修行?人中有人中阿修羅,歡喜發脾氣、動瞋恨,譬如土匪流氓怎麼能修行?所以六道裡面,有五道眾生不能修行。

「可以整心慮」,人是凡夫有妄想,但可以整理妄想心,不應該打的妄想不打。應該想什麼?「趣菩提」,應該趣向於菩提大道。「唯人道為能耳」,只有人道才能做到。由此我們知道:諸佛為什麼要示現於人道?天道高,他為什麼不示現天道?因為天道眾生的樂事太多,忙得不可開交,怎麼能整心慮、趣菩提呢?譬如生到欲界第二層天——釋提桓因,夫人有九十億之多,他得顯神通分身變化來應付九十億位夫人,光享受女人就忙得不可開交,怎麼能修行呢?所以六道眾生,三惡道苦得不得了,三善道,阿修羅瞋恨多,諸天忙享樂,只有人道可以學佛法,可以修行。

「人而不為,吾末如之何也已矣!」這是感嘆之詞,極力勸眾生:你可以研究佛法,可以修行,為什麼不修行?你不修行,我簡直沒有辦法啊!

我時常勸勉同學,要好好發菩提心,佛法不興,等著你興;眾生沒有人度,等著你去度。你可以興佛法、度眾生,你不去做這些事,我有什麼辦法?社會上每一個眾生都得求生活,天天為生活忙得團團轉,在外忙了一天,回家疲乏得不得了,哪有時間研究經典?哪有時間修行?我們出家難得有閒之身,上不養老,下不養小,在大眾飯鍋里吃飯,不會挨餓,可以看經,可以修行。你不去看不去修,把寶貴時間空過,不是對不起自己嗎?我們學佛法,有法樂,跟五欲之樂,不可同日而語,你為什麼不求法樂,你得道不是很快樂嗎?

休常游禪師之閫域,受禪師之顯訣,無以自效,輒直贊其法,而普告大眾耳。其他備乎本序雲。

「休常游禪師之閫域」,「閫」是門檻。「閫域」,猶言門下。我裴休常常遊歷於圭峰禪師的道場。「受禪師之顯訣」,「顯」,顯明,「訣」,要訣,表示不是密宗的秘訣,是顯教的要訣,我接受禪師開示顯明要訣之法,學佛法最要緊的道理。「無以自效,輒直贊其法,而普告大眾耳。」「效」,報效。「輒」作「乃」字解,於是也。我沒有法子報效禪師的法恩,於是直接讚嘆他作的《圓覺經》註解,給大家知道。這樣算是稍盡綿薄之力,報效了禪師。「其他備乎本序雲」,其他的道理,你去看圭峰禪師作的《大疏》本序。

這篇序是一篇古文,你聽懂了,把它讀一讀,越讀越有滋味,得到快樂,這叫法樂。古文跟白話文不同,讀白話文,好像吃甘蔗,咬一口,覺得非常甜,可是越嚼越不甜,嚼到最後剩渣子,非把它吐出來不行。讀古文,文句很艱澀,好像吃橄欖,往口裡一含,澀澀苦苦,可是越嚼越有滋味,嚼到最後捨不得吐出來,把它嚼碎咽下去,這篇古文聽懂了以後要讀,讀的時候,要高聲朗誦,自然得到法樂。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卷上

現在開始講《圓覺經》正文,先講題目,「大方廣圓覺」,「圓覺」是法,「大方廣」是義、義理。圓覺一法,含有「大方廣」三種義理。你們聽過《大乘起信論》,知道義有三大:體大、相大、用大。

「大」是體大,《大乘起信論》的註解,怎麼解釋體大呢?「大者當體為名」,不是比較的大,不是對著小叫做大,對著小叫大,是比較的大,大外面還有一個小,那個大不是絕對的大。「大者包含為義」,一切法都在這個大裡面包含著,大外面沒有法,才叫絕對的大。這個大的法體圓覺,就是《大乘起信論》上講的真如,也就是《大般若經》講的實相般若,名字不同,本體只有一個。這個體大,包含一切法,按時間上講,包含過去、現在、未來,豎窮三際;按空間上講,包含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橫遍十方,無不包含,所以叫做體大。

「方」是「相大」,什麼相呢?功德之相。功德之相最方最正,「方」者正也。「正」者,大體之中,所有的功德之相,不偏不斜,所以是方正之相。

「廣」是「用」大,三世諸佛,都依著圓覺而成佛;三世菩薩,都依著圓覺修行,而證得菩薩的果位;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將來轉凡成聖,了生脫死,還是依著圓覺,這都是圓覺的妙用。你聽過《大乘起信論》,它有內熏、外熏的功能,叫你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結果你斷煩惱、了生死、成菩提。「用」,就是《大乘起信論》上真如的妙用,這裡指圓覺的妙用,其用「廣」,能普度一切眾生皆成佛道,這個用不是很廣嗎?

「圓覺」二字,裴休序文:「統眾德而大備,爍群昏而獨照,故曰圓覺。」圓滿覺性叫「圓覺」,圓滿覺性,其體甚大,其相自方,其用最廣,所以叫做「大方廣圓覺」。

「修多羅」,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契經」,即「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契」者合也,佛說的經,跟十方諸佛所說的道理都相合,與眾生的根機也相合。

有人嘆說:「佛經雖然好,可是難懂!我的業障深重,我的根機不夠!」那是你自暴自棄,你聽佛經了嗎?你研究佛經了嗎?人家講經你不聽,聽了不研究,怎麼能合你的根機?孔子的門人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冉求說:夫子的道太好了,我真是喜歡,只是我的根機不夠啊!孔子呵斥他,你半途而廢,還沒有開步走,先說自己走不動,這叫劃地自限。你自卑自賤,本來可以學,你不學;本來可以成佛,你不成,你不為,孔子沒有辦法,釋迦牟尼佛也沒有辦法!你不聽,聽了不用功,叫你看注釋你不看,送你註解,你還嫌囉唆,不是太對不起自己嗎?佛經不會看不懂,如果大家都看不懂,就不會在世界上流通,就不叫契經。看不懂,是你沒有看,沒有聽,聽了不研究才不懂,所以你不要自暴自棄。你看別人想出家,生多少氣、生多少煩惱,出不了家。你難得有出家的因緣,怎麼說你善根不夠呢?出家有幾個人能到佛學院天天聽佛法?你既然到了佛學院,天天聽佛法,不是善根深厚嗎?你不好好研究用功,不是太對不起你的善根嗎?你善根深厚,不要說你的善根淺薄;你的業障不重,不要說你的業障太重,那都是推卸責任的話。

「了義」,是究竟的義理,佛說的法,應眾生之機,有究竟之義的經,有不究竟之義的經。比方眾生沒有出三界的根機,佛先度他出三惡道,告訴他先修人乘、天乘,但是人乘、天乘之法,不是究竟之義,因為沒有出六道輪迴。有的眾生感覺到生死苦,發心了生脫死,脫出輪迴,但是勸他發菩提心度眾生,發不起來,佛就跟他說二乘法,把他度出六道輪迴,了脫分段生死,實際還是不出了義,因為三界以外還有變易生死沒斷,不是究竟之義。所以大乘法,才是了義經,但是大乘裡面,還有權巧大乘、真實大乘。權巧大乘之法,義理還不究竟,要真實大乘之法,義理究竟,才叫了義經。四依法裡面有一句:「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我們要依靠經典來研究佛理,要依了義經,不要依不了義經。

「經」字,就是梵語「修多羅」,翻成中國話叫「契經」,因為中國人說話愛簡略,為迎合眾生根性,把契字略掉,單說一個「經」字。這個題目,上面「修多羅」三字,是指一切經。下面的「經」,是指《圓覺經》,指這部了義經。「修多羅了義經」,是一切經中的了義經。

究竟了義的大乘經很多,《圓覺經》是其中的一種,經題全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共十一字,上面「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十字是別名,下面「經」字是通名,通一切經,《華嚴經》《法華經》都叫經。上面十字是所詮之義,下面經字是能詮之文,由能表詮的經文,所詮表的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的義理。

「卷上」,《圓覺經》分成卷上、卷下兩卷,先講卷上,經題講完了,再講人題。

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

「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唐」是指唐朝武則天的時候。「罽賓沙門」,有個罽賓國的沙門,罽賓國,是西域的國名,即今新疆喀什米爾一帶。印度分成東、西、南、北、中五印度,罽賓國屬於北印度,梵語「罽賓」,中國話翻成「賤種」、「阿誰入」。釋迦佛涅槃以後,度眾生最多的是末田底迦尊者。他到處行腳遊方,發現一個地廣人稀的地方,周圍都是山,中間一大片平原,像蓮花的形狀,感覺那裡是開道場修行用功的好地方。末田底迦尊者心量廣大,發願要建立五百個大道場,古時候交通不便,建立道場,要開荒建築,要搬運材料,那地方太偏遠,找木匠、泥水匠,非常不容易。印度的種族區分嚴格,貴族是貴族,賤種是賤種,賤種都屬於奴隸,可以拿錢買。末田底迦尊者買了許多賤種,運到那裡開荒建築,把道場建成功,讓出家人在那裡修行用功。賤種人沒有出家,結婚生子,於是那裡人口越來越多,可是完全是賤種,別的國家瞧不起他們,所以給他們取名為「罽賓」。可是他們很有自信,認為國家非常險要,四圍都是山,哪一個國家也打不進來,所以自稱「阿誰入」。

梵語「沙門」,翻為中國話叫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是出家人的通稱。翻譯這部經典的人,是出家人,所以稱沙門。在印度,外道出家人也叫沙門,釋迦佛的弟子,稱「沙門釋子」,揀別不是外道沙門,中國的外道不稱沙門,所以不必加釋子二字,稱沙門就知道是釋迦佛的出家弟子。

我常常勸勉同學發菩提心,觀眾生苦,你觀察出家人也是眾生,但很多不懂佛法,不是太苦惱了嗎?你要發菩提心教化他們。現在台灣出家人不少,出家就是呷菜(台音),所以出家人叫呷菜人,呷菜沒有錯,可是不知道還應該做什麼事,有的甚至連沙門的意思也沒有聽過,你願意修行才出家,結果不知道應該做如何修行,不是太可惜了嗎?所以佛經不能不講,不能不聽。出了家呷菜,在家居士也呷菜,你跟他們有什麼不同?你出了家修戒定慧,還要注意「勤」字,勤是精進,要精勤地修戒、修定、修慧。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分三大科:戒學、定學、慧學。你持戒,要精進地持戒;修定,要精進地修定;求智慧,要精進地求智慧,這樣就有事情做了。精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先把貪瞋痴息止下來,再把它滅除掉,你不是了生死、成佛道了嗎?有人認為沙門的含意,他老早就懂了!但是他聽到心裡沒有?沒有聽到心裡,沒有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聽了等於沒有聽一樣。戒定慧怎樣修?貪瞋痴怎麼息滅?歷代祖師給我們訂了早晚兩堂功課,就是修行方法。你依著早晚課隨文作觀,就是真正的修行。你把兩堂功課做好,還能犯戒嗎?你天天晚上念《八十八佛懺悔文》,業障都無法懺悔清淨,還敢犯新的戒嗎?你持戒清淨,就會修定,自然就開智慧。但是現在仍然有不少出家人,不知道為什麼要做早晚課?認為這是常住的公事,不曉得這兩堂功課,正是教我們修行的方法。不懂得道理,天天早上四點鐘,打了早板跑到大殿來,一邊念,一邊打妄想,不打妄想就打瞌睡,不是冤枉嗎?所以作早晚課,要隨文作觀,息滅貪瞋痴。煩惱各有偏重,你自己迴光返照,你的貪煩惱重,要對治貪煩惱;你的瞋煩惱重,要對治瞋煩惱;你的愚痴煩惱重,要對治愚痴煩惱。有人說:「我的個性就是這樣!」你的個性是凡夫,隨你的個性走,就走到三惡道,你何必學佛?何必出家呢?所以你要改過自新,對治你的貪瞋痴。我給同學開導了二、三年,你是頓超的根機,不必我講,要是跟我差不多,是漸次的根機,你得反省:我學了一年,我的貪心很重,是不是比去年輕了點?我的瞋恨心很重,是不是比去年輕了點?輕了點,你就進步了;依然故我,要大生慚愧!所以不講經,大家不懂沙門;不聽經,不了解沙門,出家人該做什麼事都不知道。你學會講整部經,可以跟眾生結緣,不會講整部經,只講沙門二字,一樣可以弘法。譬如你到一個寺院,沒有信徒,都是出家人,他們請你講開示,你就依著上文講沙門二字的意思,就是一篇很好的開示。

「佛陀多羅」,出家人都叫沙門,這位沙門叫佛陀多羅,「佛陀」是覺,「多羅」是救,叫覺救,取此名就是上求諸佛覺道,下救一切眾生,就是菩薩的意思,這部經是他翻譯的,以上把人題講完。下面正釋經文。

正釋經文

解經的方式,天台宗是五重玄義,賢首宗是十門分別,前八門是懸談,第九門是總釋名題,第十門是講解經文,十門分別,實際只有八門。圓瑛法師的《講義》,為了便利初學,把第九門總釋名題,列為第一門,先解釋題目,讓大家了解《圓覺經》的大意,再講八門懸談。還沒開講,我就把《講義》發給同學先看,諸位分科可以看《講義》。分科判教,懸談裡面有一門叫「所被機宜」,這本經的教義深淺到什麼地方?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是應機說法,有淺有深,結集經藏的弟子,將釋迦佛講的道理結集出來。中國研究佛經,天台宗、賢首宗研究得最好,每部經都照著深淺的義理,判屬於哪個教?天台宗判四教:藏、通、別、圓;賢首宗判五教:小、始、終、頓、圓。《圓覺經》,華嚴宗第五祖圭峰大師判的教最標準,圓瑛法師也是依著他的教判的。《圓覺經》判成頓教大乘,兼攝有漸教,頓是頓超,漸是漸次。最高深的道理,是頓超法門,可是裡面含有漸次法門。光說頓教,恐怕攝機不廣,頓教的根機,得了利益;不是頓教的根機,就不得利益,所以也有漸教的道理在裡面。

頓教大乘,不是小始終頓圓的頓,諸位聽過《賢首五教儀開蒙增注》,小始終頓圓的頓,是專攝中國頓教禪宗,不談法相,不講次第,一超直入,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圓覺經》講的是頓超的道理,所以叫頓教大乘,但並不是中國禪宗,開口即錯,動念即乖那個道理。圭峰大師判《圓覺經》為頓教,是屬於《華嚴經》圓頓大教的「頓」,《華嚴經》是圓教,圓教裡面也有頓教、頓超的意思,不是禪宗不許開口的頓。古人解釋,《圓覺經》等於略本的《華嚴經》,歸於圓教。《華嚴經》判為圓教,但是《華嚴經》太廣太多,《圓覺經》很簡略,和《華嚴經》講的道理一樣,等於略本華嚴。《圓覺經》含有一真法界的道理,一真法界裡面具有四個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的法界、事事無礙法界,《華嚴經》是以一真法界為體,一真法界裡面具有四法界,所以《圓覺經》等於略本華嚴。諸位學教,當然將來要學《華嚴經》,現在講《圓覺經》可以引你入於圓頓大教之門。你能把《圓覺經》圓頓大教的道理,攝持到心裡,將來研究《華嚴經》大有幫助。

現在開始講《圓覺經》正文,每一部佛經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大科,序分又分為證信序、發起序。證信序就是六種成就,每部佛經一開始「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那一段經文,就是六種成就,佛講一部經,得有六種因緣才能成就,所以六種成就是佛教哲學的大要。現在先講證信序,先消文後釋義。

如是我聞,

「如是」,是信成就,信順之詞,你不信順,就不能研究佛經,也不能了解佛理,要有信心才能成就。最淺顯的解釋,「如是」是指法之詞,就是指著這部《圓覺經》。「我聞」,「我」是阿難尊者自稱,「聞」是親耳所聞,這部《圓覺經》是我阿難親從佛聞,這叫聞成就。「如是我聞」這一句包括二種成就,有了信心不多聽經,也得不到佛法的利益,所以信了以後要聞。小乘的經藏,是阿難尊者結集;大乘的經藏,依據佛教的歷史,是文殊師利菩薩把阿難尊者,帶到鐵圍山結集,這個時候阿難尊者換名字叫阿難海,海是讚嘆之詞,就是平常知道阿難尊者是小乘阿羅漢,到結集大乘經典的時候,才知道他是大菩薩。阿難海尊者的智慧,廣大甚深等於海。

一時婆伽婆,

「一時」,不能分年月日,其原因:一、印度的時間,跟中國的年月日不同,不能翻。二、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說法,並不是一個時間把一部經講完,比如《法華經》講了八年,同一期間,佛也講其他經。等到結集經藏的時候,《法華經》一類都結集到《法華經》。《圓覺經》也是如此,所以不能定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說的。尤其講大乘經典,更是玄奧不可思議,到鐵圍山結集經藏的時候,是什麼年月日?說出來你也不知道,而且越說越費解釋,所以結集經藏的阿難尊者,及當時諸大菩薩、阿羅漢有大智慧,不寫年月日,只寫「一時」二字。

「一時」,就是師資道合,說聽究竟,這一個時間。師,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資,是聽法的弟子。釋迦佛要說法,弟子要聽法,師資之道相合,這個時間還不圓滿,要說聽究竟,說法,說究竟;聽法,聽究竟,一時才圓滿,這是時成就。

「婆伽婆」,與別部經不同,別部經都稱佛,《圓覺經》翻譯為婆伽婆,有其他經翻為婆伽梵,這是因為梵音輕重不同,翻出來不一樣。因為有東、西、南、北、中五印度,南印度的法師,跟北印度的法師傳過來的梵音不同,就如現在南美的人跟北美的人,講的英文不一樣。依照《講義》的解釋,婆伽婆具有六種義理:

一、自在:佛稱為婆伽婆,得了自在,不為煩惱所障,生死所系故。

我們眾生怎麼不得自在?系縛於生死,你活到一定歲數就得死,死了以後還得生,你想不生還不行,生了以後還得死,死了以後還得生,自從無始以來,就被生死之法系縛住了,哪來的生死?被煩惱所障。煩惱是生死之因,生死是煩惱之果,你動了貪瞋痴,就發動身口二業,身體造身業,口裡造口業,造了業,就是生死之因。哪來的生死之果呢?是你自己造的,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你不動煩惱,不會造生死之業,生死根本就不會系縛你。凡夫愚痴沒事找事,沒有煩惱要動煩惱,不該造業要造業,造了業,業怎能饒你?業是業因,厲害得很,誰叫我們流轉生死呢?既不是上帝,也不是閻羅王,是我們自己造的業。業力不可思議,你看《地藏經地獄名號品》:「業力深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業的力量大得很,怎樣大呢?須彌山很高,它比須彌山還高;大海甚深,它比大海還深。這兩句是形容詞,直接講到業力,能障礙聖道,你想修行,它叫你修不成功。現在學了佛法,發了道心,你修修看,修不成功,不是這個障礙,就是那個障礙,誰障礙你呢?你自己的煩惱障礙,障礙就不自在了。所以婆伽婆具有六種義理,第一、自在,我們都要聽到心裡,啟發你的道心,要好好求懺悔,不要被業力所轉。我們凡夫最苦惱的是起我執,我要這樣,我要那樣,一點作不了主,那是你的煩惱叫你這樣,你就得這樣;叫你那樣,你就得那樣。所以你隨時要起觀照,我們凡夫苦惱,一點不得自在。佛叫婆伽婆,因為他得了自在,三界以內的煩惱斷掉,三界以外的煩惱也斷掉,煩惱障礙不住他。生死因斷,沒有生死苦,沒有三界以內的分段生死,也沒有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不為生死所系縛,得了自在,這是得真正的法樂。你們聽佛法,聽了二、三年,光聽到耳朵里不行,一定要聽到心裡去,隨時激發自己的道心。道心不發起來,天天被煩惱所障,生生被生死所系縛,永遠不得自在、不得解脫。

二、熾盛:身光之與智光,熾然照耀故。

熾盛就是光明茂盛的意思,哪來的光明呢?佛的身體都有光明,叫身光。佛的心換個名叫「智」,他的心也放光,心的光叫智光,身光與智光熾然照耀,這是婆伽婆第二種意思。凡夫本來具足有般若智慧,《大乘起信論》講,人人都有真如,真如自然具足,有大智慧光明,但是被業障障礙住了,心裡的智慧光明發不出來,身體上的光明也放不出來,放的是業光。有天眼的人,看見業障重的人,頭上冒黑煙,那就是業。他盡造惡業,當然冒黑煙。他怎麼不冒白光呢?白光屬於智慧,他沒有智慧,怎麼冒出白光?所以眾生可憐,本來有的智慧光明放不出來,可是婆伽婆身光與智光,常常熾然照耀。

三、端嚴:具足微妙相好,端正莊嚴故。

應化身佛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二種隨形好。《大乘起信論》講,報身佛不能按數目字講,按無量來形容,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莊嚴。我們業障重,報身佛看不到,應身佛也看不到。應身佛的三十二相,都是端正莊嚴,應身佛的相併不稀奇特別,他是轉輪聖王的相,示現於人間,是人的相。他的五官都長得端正莊嚴。我們現在轉人的相,三十二相一相也沒有,因為沒有一個地方端正莊嚴。看著像人,實際夠不上人的相,應該生慚愧。婆伽婆是報身佛的相,端正莊嚴,具有端嚴之義。

四、名稱:名聞普遍十方,稱揚無盡故。

名是名聞,稱是稱揚,有大名稱,十方世界都聽到他的大名,而且都稱揚他的功德。你天天念的《阿彌陀經》,六方諸佛都在讚嘆釋迦牟尼佛,因為釋迦佛的大名聞到六方佛那裡,這叫大名稱。這裡得料揀一下,馬鳴菩薩說:「非求世間名利恭敬」,不求名、不求利、不求恭敬。怎麼這裡求名呢?你弄錯了,釋迦佛的名不是求來的,名者實之賓,名聲是真實功德的賓客,你得到真實的功德,自然會有名,不是我們凡夫求名求利求來的名。現在我們學法師一定要打破這三關,你只要認真學法師,認真講給眾生聽,你天天講,年年講,越講越好,自然大家都知道你的大名,雖然沒有名聞十方世界,可能這個小地球都知道你的名。名是求不到的,你越求名越糟糕,因為你沒有真實的功德、本事,硬要這個假名字,別人非誹謗你不可。你越求越沒有名,而且名字越大越挨罵,所以你只要腳踏實地求解求行、講經說法,功德做到了,名自然就大起來。

五、吉祥:威德冥加顯護,消災滅罪故。

婆伽婆的功德大,就怕眾生沒有善根,你要是有點善根,聽到佛的名,念念佛、拜拜佛,你就能得到吉祥的利益。怎麼得到吉祥利益?消災,你的災難就消了;滅罪,你的罪就滅了。冥加顯護,你不曉得怎樣就把災消了,把罪滅了,是佛加被,你沒看見,這叫冥加。有時候很顯明,你會覺照出來,你要是善根深厚,會見到佛現相給你說法。雖然不能見到佛,你也會很明顯的感覺到是佛加被你,不是佛加被你,你的災難不能消,你的罪不能滅。

有人學了佛法,不求佛,去求外道、求神鬼。現在是末法時代,很多魔都混到佛教里來。現在台灣大家生活都提高,但是人總有不滿意的地方,大家做生意都賺錢,但有人做生意沒賺錢,這就是共業之中有別業。他不學佛法,不知道好好求懺悔,多念佛、多拜佛。他要去問因果,聽說誰能未卜先知就去問。有人說他是古佛再來,有一萬八千多年,釋迦牟尼佛才兩千多年,你看他有多高,轟動了全台灣。他住在高雄,台北的信徒就去問他,他說他比釋迦佛還大,問他因果,問完了,臨走送你西方三聖佛像,要三萬塊錢。規定陰曆初一、十五去繳錢,不繳你家裡出了事不要找他,這一句話嚇死人,你回來心慌了,你一定要出三萬塊錢,不然家裡會出事。本來做生意賠了錢,才跑到高雄找他問因果,反而要出三萬塊錢給他。佛教弄到今天這樣,能怪魔王嗎?只怪我們不發心講經,大家發心去講因果報應,就不會有人假藉神通騙人。最吉祥的是佛,你求佛、拜佛、念佛,就消災滅罪。

六、尊貴義:乃為天中之天,聖中之聖故。

在天來說,欲界六層天、色界十八層天,都沒有佛高,所以佛是天中之天。世間的聖人,我們佛教不承認他是聖人,都是凡夫,因為他不出三界。佛教講的聖人,超出三界,包括小乘聖人:聲聞、緣覺;大乘聖人:三賢、十地、等覺、佛。不但聲聞、緣覺沒有佛高,縱然證到十地圓滿,等覺菩薩,也沒有佛高,所以佛是聖中之聖,佛為世出世間之所尊,因此簡單翻譯為世尊。

婆伽婆具有這六種義理,其他的經很少翻譯為婆伽婆,都翻作佛,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婆伽婆具六種義,含多義不翻。

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六種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婆伽婆」,是主成就,其他經翻成佛,是說法的主人。下面講處成就,講經得有處所,得有講堂,《圓覺經》跟其他經不同,是在淨土講的。「神通大光明藏」,即是圓滿覺性,也就是真如妙性。「三昧正受」,梵語「三昧」,中國話翻成「正受」,正受者不受一切諸受。受者領納為義,領納心外的境界,有能受有所受,大別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入於三昧的境界,不受一切諸受的境界,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統統不領納。「三昧」又翻譯成「正定」,「三昧正受」,是梵華並舉的名詞,三昧是梵語,正受是華言,就是入了三昧,入了大定。三昧是通名,別名很多,《圓覺經》是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神通」是神妙莫測,通達無礙。佛的境界,不但凡夫、二乘人猜測不到,菩薩也猜測不到,因為他通達無礙。這個時候佛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大定,大光明藏統統光明,沒有黑暗的境界,因為他三界以內、三界以外的煩惱斷盡;三界以內、三界以外的生死了脫。煩惱生死是黑暗的境界,他煩惱斷盡、生死了脫,沒有黑暗境界,完全是大光明藏,這大光明藏神妙莫測、通達無礙,等覺菩薩還不知道,唯有佛才能知道。

這裡要注意「入」字,我們平常修定,入不了定;等到入了定,想出定出不來,等你功夫練得自在,要入定就入定,要出定就出定,但是有出入之相。佛入定是不入而入的入,沒有出入之相的入,佛入定是菩薩看見的,在佛本身沒有入、沒有出,因為佛是行、住、坐、臥常在定。你們聽《楞嚴經》,楞嚴大定就是這樣,佛行、住、坐、臥常在定,沒有什麼時候不在三昧之中。既然常在三昧之中,還入什麼三昧?這裡的入,是大菩薩看見的,還有出入之相,就等於應化身佛有生死之相,四月初八,摩耶夫人在藍毗尼園手扶無憂樹,從右脅生出太子,是生;講經說法到了八十歲,到雙林樹下入涅槃,是滅。生相、滅相是凡夫二乘人看到的,其實佛沒有生滅之相。

「一切如來光嚴住持」,一切如來的智光莊嚴,能安住任持,不失不壞。不是釋迦佛才入神通大光明藏三昧,佛佛道同,一切如來的光明莊嚴,都住持此三昧,就是與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相同,平等無差別。

「是諸眾生清淨覺地」,釋迦佛住的神通大光明藏的三昧,就是我們諸眾生的清淨覺地,《大乘起信論》說:一切眾生都有本覺,但是我們凡夫,本覺在哪裡看不見,所以在理上講,有本覺理體,《圓覺經》叫「覺地」,圓覺心地,圓覺心地並不是諸佛專有,一切眾生統統有。「是諸眾生」,不是少數一個、二個眾生,是一切眾生的清淨覺地,所以這叫做頓教大乘。你要迴光返照,悟到釋迦如來入的神通大光明藏,就是我本來具有的圓覺心地,跟釋迦佛無二無別,跟十方諸佛也無二無別,你就會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就會悟到你的圓覺心地,一下就放光,也是神通大光明藏,所以大乘經的要義叫做:「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圓覺經》的要義,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是佛的圓覺妙心,佛的心跟眾生的心沒有兩個樣子,十方諸佛是這個樣子,一切眾生也是這個樣子。可是你不會往這裡用功追究,求個悟處,儘管具足清淨覺地,不得妙用,還是苦惱凡夫。所以一定要好好追究,本來有個清淨覺地,怎麼不能悟出來,一旦貫通就悟到了。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寂滅者不生不滅,釋迦佛成了佛,他身體入三昧,心也入三昧,但是沒有身相,也沒有心相。他入三昧,是無入而入,是平等的本際。本際者,本來的理體,人人本具,個個不無,平等不二,叫做平等本際。

「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有入三昧,就有出三昧的相,佛統統沒有,平等無差別叫不二,於不二的境界是隨順的。我們的真心本來就遍滿十方,但是眾生在人道里硬起我執、法執,執著這個身體是我,把它越執越小,執著到這個臭皮囊裡面,你把最後一念生相無明斷盡,真心立刻遍滿十方,與十方諸佛平等無差別。「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這四句是讚嘆婆伽婆入神通大光明藏的境界。

「於不二境,現諸淨土。」佛的清淨國土,不是凡夫二乘的境界,也不是諸大菩薩的境界,佛的境界,是入神通大光明藏,在「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的境界之中,現出來一個清淨國土。

如來有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依報的國土有四種:一、常寂光土,二、實報莊嚴土,三、方便有餘土,四、凡聖同居土。拿如來的三身,配這四種國土。

一、如來的法身,住在常寂光土。

常寂光,常寂而常光,就是大光明藏,但是法身沒有相,如來的身心不二,依正不二,並不是有一個正報的法身佛,依止常寂光的依報。我們凡夫研究道理有這個名詞,實際佛的本際,沒有正報,也沒有依報。要研究他的正報,叫法身佛;要研究他的依報,叫常寂光土。法身無相,《大乘起信論》說:「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因此《地藏經》一開頭,十方如來到忉利天,各遣侍者問訊世尊,佛與佛怎麼不見面寒暄呢?因為佛與佛沒有彼此身相迭相見,沒有兩個身相。

二、如來的報身,住在實報莊嚴土。

菩薩修六度萬行,莊嚴淨土,他有實報莊嚴,所以住在實報莊嚴土。如來的報身佛有相,是菩薩看見的,報身佛為度這些菩薩,也住在實報莊嚴土。

三、如來的三身,不住方便有餘土。

二乘人修的是方便道,三界以內的煩惱已斷,三界以外的煩惱沒斷,煩惱有餘;三界以內的生死已了,三界以外的生死沒了,生死有餘。因為他們的根機不夠,如來給他們說方便法門,修方便道,所以叫方便有餘。又二乘人入偏空涅槃,以為所作皆辦,具諸佛法,他們證了四果阿羅漢的無學位,生到方便有餘土,再不要聽,再不要學,佛攝受不了他們,所以如來的三身,都不去方便有餘土。

四、應化身佛,住在凡聖同居土。

凡夫住在凡聖同居土,我們凡夫住在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再分成六道:三善道、三惡道,佛、菩薩、聲聞、緣覺四種聖人,也在三界以內隨緣度化,所以叫凡聖同居土。有善根的凡夫,看見的應化身佛,是隨類化身;二乘人看見的應化身佛,是在印度示現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但是二乘人證到無學位,入了方便有餘土,不要親近佛了,所以應化身佛,住在凡聖同居土。

「於不二境」,如來的法身,住在常寂光土,「現諸淨土」,現出實報莊嚴土來。「現諸淨土」,叫處成就,是第五種成就。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

第六種叫眾成就,講經要有聽經的大眾,有什麼人聽呢?「與大菩薩摩訶薩」,菩薩就叫菩薩,怎麼叫大菩薩呢?因為菩薩有權教菩薩、實教菩薩,實教菩薩叫大菩薩。實教裡面還有三賢、十地、等覺、妙覺,等覺是菩薩的最高位,叫摩訶薩,梵語「摩訶」是大的意思,「菩薩摩訶薩」是指大菩薩中的大菩薩。

「十」在《華嚴經》表無盡,叫做事事無盡。「俱」是同在的意思,「十萬人俱」,有無量數大菩薩聚在那兒聽《圓覺經》。下面標出來首領的名字,這是眾成就。

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

第一位文殊師利菩薩,梵語「文殊師利」,中國話翻成妙德、妙吉祥,他的功德最妙,因為文殊師利菩薩,雖然示現菩薩身,實際是七佛之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