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卷
《大乘起信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同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二頁。
己三、分別發趣道相
我們這一大科是講到「解釋分」,就是解釋生命的真實相。這大科當中是分成三科:第一科是「顯示正義」,第二科是「對治邪執」,這是第三科「分別發趣道相」。前面二科是一個修行的理論,這一科是一個修行的方法。在大乘佛法的理論當中,本論的一個基本宗旨,就是所謂的一心二門三大。這個一心,就是整個大乘法的一個所觀境。大乘佛法在觀察生命的真相,是依止所謂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說整個十法界的染淨因果,是依止一念的心性而建立的;所以想了解生命的真相,應該是「莫向外求」,應該要迴光返照我們現前一念心性,所以一念心性,是整個大乘止觀的所觀境。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智慧來觀察這念心性呢?本論提出了一心法而安立二種門。這個門,法藏大師說有二層意思:第一個是區別義,第二個是通達義。從區別的角度來說,這生滅門所詮釋的是一種對立的生命。比如說:我們剛開始依止慚愧心來斷惡修善,這樣的一個思考,是以善來破除惡,從斷惡、修善來成就安樂的果報,所以叫做有相行。我們進一步再依止出離心,來修習無常、無我的道理,來消滅我們對三界果報的愛取。這個時候我們是以空來破除有,成就一個解脫的果報。這樣一個善惡、空有的對立,整個思考都是站在一種個體生命的思考,所以他不能看到整個全面的生命。因為他的思考方式,是一種對立的、差別性的,所以叫做生滅門。這個真如門的內涵,它的一個特色是絕待平等,就是依止我們清淨平等的菩提心來上求下化,這個時候內心是離諸對待的,離開了有相的執取、也離開了空相的執取,是一種空有雙照、真空妙有的平等法界。這種真如法界,基本上他的生命觀是一種整體的生命觀,沒有自他的對立,所以叫做真如門。所以這二種門,基本上是有它的區別,一個是對立的個體生命,一個是絕待的整體生命,這個是區別義。其次,門有通達義,就是我們現在凡夫有所得的心,不管你怎麼修行都是生滅門。我們應該怎麼從生滅門趨向真如門呢?就依止三大的道理,我們應該修習體相用三大,所謂的「真如平等無增減故、如來藏具足無漏性功德故、能生一切世出世間善因果故」,透過三大的修學,就能夠使令我們這種生滅的心,趨向於清淨平等的真如的心,所以這二個門也是有通達義。前面的整個教義,主要是把這種修行的因果,以一心二門三大作一個說明;以下就正式的講到我們如何從生滅門而趨向於真如門的方法。先解釋科題。「分別發趣道相」:「發」就是發菩提心的意思。發菩提心是幹什麼呢?就是要趣於無上的菩提道,這叫「趣道」。發菩提心而趣向菩提道,這當中從因到果有很多很多的差別相,所以應該把它加以「分別」。就是這個菩薩在因地發菩提心的時候,是什麼相貌呢?這整個過程有什麼樣的差別相貌?把菩提心從因到果的差別相貌加以分別,這個叫做「分別發趣道相」。這當中分二科,先看第一科的「總標」:
第二五卷
庚一、總標
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略說發心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
「分別發趣道相」當中有二個重點:第一個是講到「一切諸佛所證之道」,講菩提心是一個果相的、果地的菩提心,「一切諸佛」所發的菩提心是無差別的,佛佛道同。比如說:釋迦牟尼佛在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跟阿彌陀佛的方便就有所不同,但是他們內心當中所依止的菩提心是沒有差別的,所以這個果相是無差別的。從因地上來說,「一切菩薩」他「發」菩提「心」修習六波羅蜜,依止六波羅蜜的功德而「趣向」無上菩提,這個是有很多的差別義、差別相。本科的重點偏重在下面這一段:「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講到菩薩因地的發心差別。菩薩的因地「發心」有哪幾種差別?「略說發心有三種: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有三種發心。我們先作簡單的說明,下面再詳細的說明。第一個是「信成就發心」,就是他這個菩提心的建立是依止信心,就是對真如法性的信心。我們剛開始是依止多聞的薰習,如理的思惟,內心當中「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我們剛開始假藉大乘佛法的熏修,我們很真實的了解到我們現前一念打妄想的心,它的本質就是真如,跟十方諸佛明了的心性是沒有差別的。只要我們肯努力,我們這種顛倒的心識是可以改造的,依止這樣真實信心發的菩提心,這樣子的階位法藏大師判作成就十住,就是十住的不退轉,信心不退轉,這個時候發起的菩提心。第二個是「解行發心」。前面的信成就發心,主要是依止對信心的理解,所以它主要是一種內在的觀照。這個解行發心是依止內在的觀照力,進一步產生六度的行動,生起六度的妙行,來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所以它的整個發心是有行動的內涵在裡面。它的內涵當中,包括了菩薩的十行跟十回向這二種階位。第三個是「證發心」,就是如實的證入了真如佛性,所產生的一種勝義菩提心,這樣的一個階位,是十地以上的菩薩。也就是說我們從一個有所得的個體的生滅門趨向真如門,它的修學重點都是修學體相用三大;但是它的差別有三種:有依止信心、依止解行、最後證入,有三個階位。這三個階位法藏大師解釋說:「信成就」跟解「行成就」的「發心」,它只是一個相似的發心,也就是說他的發菩提心必須要假藉理觀,或者事修的因緣,才能夠生起菩提心。當理觀跟事修的因緣消失的時候,他菩提心就消失了,所以它是一種緣修,假藉因緣來修習菩提心,所以叫做相似菩提心。第三種「證發心」是真實的菩提心,他不必假藉理觀,乃至於事修,他的一念心任運地跟菩提心、跟真如門相應,任運地相應,所以他是一個真實的發心。這是我們從凡夫的這種對立的、有所得的心,而「趣向」於十方諸佛菩提心的一個道次第,有三種次第。從一個理觀,再成就事修,最後真實的證入,有三個次第。這是一個總標,這以下把這三個修習菩提心的內涵詳細的說明。
庚二、別釋辛一、釋信成就發心壬一、征起
「別釋」當中,我們先看第一科解「釋信成就發心」
,這當中有二科:「壬一、征起;壬二、解釋」。先提出一個征問:
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
這當中提出二個問題。第一個是提出它的因相,就是「信成就發心」是「何等」根機的「人」所修的?是什麼樣根機的人可以修信成就發心?其次,他「修」的是什麼法門?這都是一個因相。一個是能修的人,一個是所修的法。這個果相成就的「信成就」它的內涵是什麼?依止信成就所「發」的菩提「心」又是什麼?一個是講到信心成就的相貌,一個是菩提心的相貌,這二個都是果相。這當中等於是把信成就發心的因相跟果相提出一個問,這以下就針對這個問來回答:
壬二、解釋癸一、釋信成就子一、正釋成就
「解釋」當中分二科,先看「信成就」,再解釋發心成就。「信成就」中,先解「釋」信心「成就」的相貌。
所謂依不定聚眾生。有薰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發心。
我們先講到信成就發心它信心成就的相貌。信成就發心他修行的根機是「依止不定聚」的「眾生」,「不定聚眾生」就是十信位的菩薩。我們剛開始去修學內心的體相用三大,主要是依止一念的信心,這樣的信心,基本上善根是不決定的。什麼叫「不」決「定」呢?就是我們今生如果是遇到大乘佛法的教授,我們就生起菩提心,生起信心跟菩提心;假設我們來生是生長在一個沒有大乘佛的地方,我們接觸到人天的教法、或者接觸到二乘的教法,我們的菩提心就不再現行了,等於是退失了。所以說這十信位的菩薩,譬如空中的羽毛,可上可下,大乘的善根是不決定的。就是剛開始的時候,是「依」止「不定聚」的「眾生」。這「不定聚」的「眾生」,應該怎麼修大乘的信心呢?依止「薰習善根力故」,這「薰習」就是你要數數修學大乘的善根,不是一次,要一次又一次的加強大乘的善根。應該怎麼加強呢?這以下有二個方法:第一個是依止內因力的薰習。內在的因力,所謂的「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內在的因力有三種方法:第一個是依止大乘的正見,依止正見來修習。就是我們剛開始深「信業」力跟「果報」的因緣來修習「十善」,斷除十惡。就是我們剛開始對生命的觀察,是了解到生命的果報有快樂跟痛苦,這個快樂跟痛苦都是由因緣而生的,依止我們自己身口意的業力所招感,所謂的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這樣的真理是絕對不會錯謬的。依止這樣的信心,我們會強迫自己去斷除身口意的十種惡業,強迫自己去建立身口意的十種善業,依止正見來斷惡修善,這是第一個善根。第二個是「厭生死苦」,從這樣的斷惡修善,我們進一步思惟苦諦,思惟三界的苦諦,苦諦的觀察是依止無常觀。因為思惟三惡道的苦是不普遍的,因為三惡道的苦只是三界當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們的苦諦是思惟無常。就是說生命雖然有一些安樂的果報,譬如說你做一個國王、做一個諸天,但是這樣的安樂果報,基本上是「生滅變異,虛偽無主」的,它有變化。這樣的變化下,使令我們對生命產生一種不安穩性,我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隨時會在一念之間全部破壞。所以三界的果報是非常脆弱而不堅固的,這種不安穩性就是痛苦的根源。因為我們要是從來沒有得到,那也就算了;當我們擁有過以後再失掉,那種內心的刺激是非常嚴重的。所以進一步觀察三界的果報都是不安穩的,不能當作我們整個生命的歸依處,這個時候生起了出離三界的決心,這是我們觀察自身的苦產生的出離。第三,進一步「欲求無上菩提」故。在大乘佛法當中苦諦的觀察,它是先觀察自身的苦,然後把自身的苦再遍及一切眾生的苦,我們必須先把我們個體的生命,跟無量無邊眾生的生命建立一個密切的關係,就是「一切的有情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母親」,有這樣的關係,我們就能夠跟一切眾生「感同身受」,就是我們會把眾生的痛苦,就當做自己的痛苦感受一樣。這個時候我們會把對自己自身的痛苦,再遍及一切有情,也都是在生死的大海當中輪迴,每一期的生命也都受到生老病死的折磨;所以我們也有責任來救拔一切有情,而共同解脫三界的苦海。這樣子應該怎麼才做得到呢?只有成就無上菩提,才有這樣的方便力。所以我們從觀察自身的苦而生出離心,進一步再觀察一切有情的痛苦,這個時候生大悲心,由大悲心進一步的「為利有情願成佛」,我們下定決心追「求無上菩提」,成就種種的方便,廣泛的度化種種有情,這個時候從出離心而引生菩提心。所以剛開始我們熏修的三個重點,就是出離心、菩提心跟大乘的正見,這三種是內因力的薰習。
第二個要假藉外緣力的薰習。就是「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大乘善根的薰習,不是一生一世的,它必須多生多劫的薰習,所以我們必須要祈求三寶,加被我們每一期的生命,都能夠遇到「諸佛」的住世,特別是善知識的住世。由大乘善知識如法的開導,使令我們來熏修大乘的善根,這個是外緣力,就是善知識的攝受力。從內因跟外緣的和合,這樣要「經」過「一萬劫」的時間,這個時候使令我們大乘的「信心」真實的「成就」,堅固而不退轉。這個信心成就,在《瑜伽師地論》上說:大乘信心的成就,等於是產生一個堅固的菩薩種姓。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受菩薩戒的時候,是從一個雜染苦惱的心識當中,先生起一朵小蓮花,就是從苦惱的心中,先成就菩薩種姓的種子,所謂無漏的善種子。這個無漏的善種子,假藉內因力的薰習、外緣力的薰習,「一萬劫」以後,這朵蓮花就慢慢地增長廣大,它經得起風吹雨打日曬,產生堅固不退轉的信心,成就堅固的菩薩種姓。就是他的生命當中,決定不再退入凡夫、二乘,不管遇到什麼惡因緣的刺激,他絕對是菩薩種姓成立,他只有一條路,就是直趣無上菩提,這個時候要經「一萬劫」的時間。一個菩薩種姓成立以後,他自然會發起心中的願力,依止信心就會發菩提心。菩提心是怎麼生起的?或者是「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有「諸佛菩薩」的善巧開導,使令「他發」起菩提「心」;或者依止他「自」己的力量,依止「大悲心」而發菩提心,這個時候念眾生苦而發菩提心;或者是「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而「發」菩提「心」,「不忍聖教衰」。前面是依止人;這依止法,看到大乘佛法即將衰微,眾生即將面臨一個顛倒黑暗的時代,這個時候為了弘「護」正「法」、續佛慧命的「因緣」而「發」起的菩提「心」。當然他能夠發菩提心,是依止他的大乘的善根,所謂的菩薩種姓而發的菩提心。這個是講到不定聚的眾生,他是依止內因力、外緣力,而修習大乘的善根,最後發起的菩提心。我們看總結:
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
這個「信心成就」,就是十住菩薩,他的信心已經成就了,這個十住位菩薩在大乘佛法已經「入」了「正定聚」,他的菩提心,不管你用什麼惡因緣去刺激他,他追求無上菩提的心絕對「不退」轉,這個時候叫做安「住如來種」姓,或者叫安住菩薩種姓。當然如來種姓是約果相安立,菩薩種姓是約因來安立。這個時候他的內心是跟「正因相應」。「正因相應」,法藏大師說:他念念之間跟本覺佛性相應,就決定不再墮入二乘的偏空,也不再墮入凡夫的著有,他內心跟本覺的佛性相應,叫「正因相應」。
這個地方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正定聚這句話,我們解釋一下,它後面會說明。這個信成就發心有二種因緣。假設是一個鈍根的菩薩,他的正見是依止生滅門,是對立的正見,就是本論上說的「信業果報,能起十善」。他先修有相行,依止慚愧心、斷惡修善;再修無相行,修我空、法空的智慧。他依止生滅門的正見,來修習善根,他的正定聚,這個時候的十住是別教的十住位,就是證得空觀,斷除三界的見思煩惱,這個時候正定聚的判教是別教的十住,就是鈍根菩薩。假設是利根的菩薩,他依止的正見是真如門,他內心當中依止一心三大的道理,能夠「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因地的時候就能夠稱性起修。這個時候他修行一萬劫,所成就的十住是圓教的十住,就直接的破無明、證法身,入法身菩薩位。這個後面會說明。就是信成就發心,有鈍根、利根的差別,當然根性的差別是來自於智慧的觀照。你智慧觀照有差別,你所產生的行動、所招感的果報,就會有所差別了。這個地方是正式說明我們在修習大乘善根的一個因相。
子二、兼顯未成
在這當中會有一些退轉的情況。
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
這個地方是說明內因力比較薄弱的菩薩,他不能夠成就大乘的善根,不能成就的因緣有二個:第一個是他「善根微小」。佛法的善根,主要講的是智慧,就是這一類菩薩他發了菩提心以後,他多分是喜歡修習福德資糧、修習善法;對於大乘甚深不二法門的聽聞,不生好樂。所以他對生命的觀照就非常的薄弱,這是第一個。其次,他是「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這個地方的「煩惱」是說:我們受了菩薩戒發菩提心,這菩提心不是永遠存在,所以菩薩戒有時候就叫做「他勝處法」。我們發菩提心就以菩提心為自體,但是煩惱會去破壞菩提心,也不是所有的煩惱都會破壞菩提心。在菩薩戒講到:我們在修學菩薩道當中,有三種煩惱最容易傷害菩提心:第一個是瞋恚心,這種瞋恚心最容易傷害菩提心的;第二個是高慢心,就是我們經常認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把自己高舉了;第三個是嫉妒心,不耐他榮,看到別人有榮耀的事情產生排斥。這個瞋心、慢心、嫉妒心,假設我們不加對治,我們當初在三寶面前所發的菩提心,這個菩薩的戒體就很容易被破壞了。所以是「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這也會傷害菩提心。第一個是你善根淺薄,第二個是煩惱深厚,所以即使遇到十方諸「佛」的住世,聽聞大乘的佛法,也能夠「供養」十方諸佛,「然」而我們所「起」的是「人天」的「種子」,我們可能在佛法當中追求人天的福報;或者是成就「二乘」的「種子」,追求偏空的涅槃、追求自身的安樂;即使「有」追「求大乘者」,這個善「根」是「不」決「定」,「若進若退」。這個不決定,法藏大師說是猶豫不決,進進退退。這個就是我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因為善根的淺薄,一方面煩惱沒有善加的對治,結果發起了人天種姓、或者二乘種姓,就是沒有生起真實的菩提心。第二種是講到他外緣力的薄弱,雖然成就,結果退失了。
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前面是說大乘善根淺薄、煩惱深厚,結果沒有發菩提心;這地方是說雖然發菩提心,結果退轉。為什麼呢?說我們親近十方「諸佛」,聽聞大乘的佛法,這當中還沒有「經」過「一萬劫」,「遇」到了四種因「緣」也會「發」菩提「心」,而這個菩提心是不純正的菩提心。這不純正菩提心有四種相貌,就是有夾雜。第一個,「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這就講到《楞嚴經》的因緣。《楞嚴經》中阿難尊者,他出家十二年,還是被摩登伽女的邪咒所迷惑。這個時候佛陀請文殊菩薩持〈楞嚴咒〉把邪咒破壞,把阿難尊者救回來。阿難尊者那個時候哭得很傷心,想到自己十二年的修行,對邪咒一點抗拒的力量都沒有,非常的慚愧,在佛陀面前非常傷心的悲泣。佛陀種種的訶責以後,佛陀就問阿難尊者說:你當初是什麼因緣出家修行?阿難尊者說:我的出家因緣,我是見到佛陀的相好莊嚴。阿難尊者說:我是你的堂弟,你老人家在家時候的相貌我也看過,沒有那麼莊嚴;但是你成就無上菩提以後,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威德力,令我產生羨慕,我希望成就你的莊嚴而發菩提心。這樣子的發心,基本上是心外求法,這樣的發心當然很容易被破壞。因為轉輪聖王他也具足三十二相,乃至於魔王也能夠變三十二相,所以我們依止身相的莊嚴而發菩提心,這樣子的菩提心是很容易被破壞的。第二個,「或因供養眾僧,而發」菩提「心」。我們看到大眾僧團如法和合的修行,清淨如法的僧團住世,這個時候發菩提心。你發菩提心的因緣,是依止心外的因緣,假設出家眾他不如法修行,那你就退失菩提心了,所以你這個發心也是不真實的。依止外在大眾的僧團而發菩提心,也是容易退轉的。「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你遇到得是二乘的善知識,二乘人修觀的是四聖諦,他在觀四聖諦的時候,蕅益大師講:偏重苦諦。他對苦諦的感受特彆強烈。大乘的學者在觀四聖諦的時候,偏重道諦。這個地方的觀察有所不同。當然你要是一直觀苦諦,你就會變成悲觀的學者,對整個有為諸法不生好樂,沒什麼價值的,這個時候你發的菩提心是出離心。四者,「或學他發心」。這是由善知識的攝受:「你要發菩提心」。聽說隋煬帝他以前是晉王廣,隋煬帝是一個很放逸的人,但是他跟智者大師有緣,智者大師攝受他修學佛法,乃至於受了菩薩戒。但是智者大師往生以後,隋煬帝就糟糕了,就非常放逸了,二年之內整個隋朝的帝國就喪失掉了。就是說你的發菩提心是依止善知識的攝受;但是善知識不在,你就沒辦法發菩提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乃至於退到人天種姓等等。
這個地方是說:「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我們內心要生起一個惡念,也是要依止因緣所生法;我們想要生起一個清淨平等的菩提心,也是要依止因緣所生法。但是這個因緣,你菩提心的生起不能依止外在的因緣,一定要依止內在的觀照力。你真實的觀察到生死的痛苦,你也真實的觀察到一切有情在痛苦當中,依止這樣的觀照力而厭離生死,希求無上菩提,這樣的菩提心你永遠不退轉,就算所有的眾生都在顛倒放逸當中,也不會破壞你對無上菩提的追求。所以你的菩提心是假藉外因緣,這個時候就容易退轉;你一定要依止內在的觀照,對真如理的觀照,你的菩提心才是堅固的。《楞嚴經》在修習止觀的時候,很強調你這個依止的心。你要依止不生滅心,不要依止生滅心。什麼叫生滅心,什麼叫不生滅心?《楞嚴經》講出一個判斷的方法說:你修行的道心,是離塵無體,離開了外在的塵緣就沒有自體,離塵無體,這個叫生滅心。比如說:過去我知道有幾個中部的信徒,當初學佛的因緣是依止中部一個道場的老和尚,這個老和尚有大威德力、有神通,因老和尚的攝受,他就發心學佛了。結果九二一大地震以後,道場的大殿被破壞,這個時候大家對佛法的信心動搖了:你說老和尚有神通,怎麼大殿還會被破壞?所以很多人就退失了佛法的善根。就是說你剛開始的發心就是有問題,心外求法,離開了外在的因緣,你這個菩提心就沒有自體了。什麼叫做不生滅心?就是離塵有體,離開了外在的變化的因緣,你的菩提心還是可以單獨的存在。就像《印光大師文鈔》上有人問印光大師說:你老人家一生弘揚淨土法門,有真實看到人往生淨土嗎?有真實看到阿隬陀佛嗎?你為什麼一路弘揚淨土法門?印光大師說: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沒有往生淨土,就算大家都不修學淨土,也都沒有人往生,我還是修習淨土法門。他老人家這個淨土的信心,是依止對於淨土的聖解、內在的觀照力,所以他離塵有體。
所以這個地方講完大乘善根以後,我們要抉擇一下。當然我們剛開始的發心,可能會因為善知識的攝受、看到佛寶的莊嚴、看到僧團的莊嚴而發心,這個是可以理解。但是我們慢慢地慢慢地,你要在你現前的一念信心當中,產生一個觀照的善根,最後依止這個善根的正念力,來引導你的生命,你不能老是靠外在的因緣,這樣子你的菩提心就很脆弱。這個地方在講完菩提心以後,提出為什麼有些人容易退轉,有些人不容易退轉的因緣,就在這個地方。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