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104集


時間:2016/1/24 作者:果林果梅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一九九頁:

疏【聖人無我,今何稱我?智論有三:一、隨世間故,二、破邪見故,三、不著無我故。以是三者,不礙說我,又法身真我,亦得稱我。】

這一段是預防有一些人學了一些佛法,佛經裡面常常說要破我執、破法執,初果就破身見,四果羅漢就破了我執,為什麼他還要說「我」?防著有這樣的疑惑,所以大師在此地特別為我們說明,他舉《大智度論》上「稱我」三個意思。這三個意思在底下有解釋,我們看《鈔》:

鈔【此下復分我聞為二,離釋同前。】

『離』是分開來講,什麼叫『我』?什麼叫『聞』?跟前面這個例子是相同的。第一就是:

鈔【一雲隨世間者,謂世法中說我,非第一義中說我,隨順世間而說,無有實體,則不乖於第一義也。】

『第一義』是說不出的,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能說得出來的都是第二義、第三義了,能思惟想像的也不是第一義。什麼叫第一義?第一義裡頭連第一義也沒有,如果有第一義就不是真正的第一義,實在講就是真如本性,從現相上來講就是「一真法界」,《法華經》裡面說的「諸法實相」,淨土所講的「理一心不亂」,都是第一義。它的名詞很多,有一百多種之多,都是說一樁事情。實在說不出,要我們自己去體會,只能用體會,不能用思惟,因為一落到思惟就是第二義,就不是第一義了。

禪家講參禪,離心意識參,離心意識就是第一義,「心」是阿賴耶識,「意」是末那識、第七識,「識」是第六識。你能夠離開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你所顯露出來的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第一義。怎樣才能離得開?你先要曉得,心意識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樣的現象?第六意識去分別,我們這個分別心是六意識,第七識是執著,第八識我們講落印象。換句話說,你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這個時候就是第一義。我們眼見色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耳聞聲也是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就是不用心意識,這個時候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統統是第一義。

這裡面,你們現在好好的想想,你能說得出一句話來嗎?不要說別的,我們舉一個例子,我舉出這個,「離開一切名字相,你說一句來,這是什麼?你們能不能說得出來?」離開名字相,你說紙片,「紙片」是個名字,「精舍」也是個名字,「書籤」也是個名字,我叫你離開名字相,你說一句出來,這是什麼?就說不出來了。清不清楚呢?清清楚楚,說不出來,這就是第一義。你能說出來,這就第二義,就不是第一義。

這個境界,佛法沒到中國來,我們中國人也知道!你看《老子》裡面所說的,「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這兩句話跟佛經裡面講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一個意思,說法不相同,意思境界完全相同。可見得老子也見了第一義,也證得諸法實相,要不是佛再來,那也是八地以上的菩薩,不是八地以上的菩薩說不出來!沒有入這個境界,他說不出來。佛法沒到中國來,中國人也入了這個境界。

所以第一義裡面是平等法、是清淨法,第一義裡頭流出來的作用就是慈悲。所以慈悲是性德,是真如本性裡頭本具的德能,大慈大悲!我們常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果要不見性,這個慈悲心流不出來的,我們想學也學不到,怎麼勉強學都學不像的,必須自己親自入了這個境界才行。所以,第一義裡頭沒有我!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四相都空了,哪來的我?這才叫第一義,也叫做中道第一義。所以,實實在在無我。隨順世間,這就是起作用,這叫做慈悲。

佛要常住在第一義,第一義裡頭,剛才講了,不但沒有言語,也沒有思惟,試問問佛怎麼樣教化眾生?佛給我們說這些經,說這麼多話,都是從第一義把它變成第二義,我們才能得利益,他才可以給我們講,給我們研究討論,這一問一答。如果第一義裡頭連念頭都不能起,還有什麼說話,沒有言語!那佛也不能教眾生,眾生永遠都不會開悟了。因此,必須要把智轉變成識,轉變成分別、執著、落印象,起這個作用,起這個作用是為了教化眾生。所以變現出來是為他受用,不是自己受用,是變化心意識為他受用。因此,諸佛菩薩智與識是同時起作用的,沒有先後次第,為什麼?他自受用是智,換句話說,他無分別、執著,他也不落印象,他自受用是四智菩提。他受用呢?是八識。所以他的八識跟四智同時的。對自己是四智,對別人是八識,他的八識就是四智變化出來的八識,所以他不迷、他不惑,這叫做中道第一義諦。

我們凡夫的確只有八識沒有四智,為什麼?在一切法裡面分別、執著、落印象,這個事情痲煩就大了。什麼痲煩?六道輪迴就是這麼變現出來的。六道輪迴是自己變的,自己在裡面頭出頭沒,誰能夠救你呢?沒人能救,救你的人還是自己,除了自己,誰都救不了你。你說佛菩薩大慈大悲能救我們,那佛菩薩真的慈悲,早把我們統統救出去了,我們今天為什麼還在六道生死輪迴?佛菩薩救不了!佛菩薩能救我們,就是把這事實的真相告訴我們,我們明白了,明白了自己有辦法了,有什麼辦法?跟佛菩薩一樣,不用心意識,那輪迴就沒有了,就解脫了。

所以同修們要明白,我們在日常生活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要知道這個病根之深,就是分別、執著、落印象,這個病太可怕了。這個病就是我們無量劫來生死根本,誰有能力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誰有這個能力?有這個能力的人就成佛、成菩薩了,就出離三界了。所以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說這一個理,沒有第二個理!千經萬論都是說這個理。許許多多的方法都是叫我們把這個觀念轉過來,轉過來就成功了,為什麼轉不過來呢?習氣太深了,就是用心意識用成習慣了。我們曉得轉,可是一遇到事馬上又迷糊了,老習慣又用上了,痲煩就在此地。無始劫以來用成習慣了,現在一下轉,轉不過來,這個事情就痲煩。

但是我們看到古德許許多多人,他真的轉過來了,這是我們特別要留意的,他怎麼會轉過來呢?我們去研究他的原因,固然一般常說:那是再來人!那人家多生多劫修行的!如果我們被這一句話迷惑了,我們受的禍害就嚴重。這個話實在講是沒錯,那是多生多劫的善根,我們自己沒有嗎?我們自己也是多生多劫的善根,正如同我們星期三在《無量壽經》講義裡頭所念到的那一節,善導大師所說的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九品的差別是因為我們遇到緣不同,這個話講的有道理,我們衷心的佩服。換句話說,無始劫以來的善根我們都有,他有我也有,就是我們遇緣不同,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有九品的差別。換句話說,我們今天遇到最殊勝的緣,我們這一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品上生;如果遇到的緣差,可能往生都去不成了。真的遇緣不同!因是一樣的,這個話講的才真正是有道理。所以我們要重視緣。

緣不外乎三個條件:第一個善知識,第二個同參道友,第三個道場。什麼叫真正善知識?對這個法門真正認識清楚,沒有認錯,那我們跟他就不會走錯路了。同參道友在一塊修行,互相切磋琢磨。諸位同修要知道,這個認識就是佛經裡面講的正知正見,不容易!我給你們諸位同學說,我在過去好多年當中,我也教過不少的學生,教過不少的佛學院,現在想起來自己很慚愧,為什麼?真是俗話所說的:誤人子弟!教書,誤人子弟。我教那些佛學院,過去也是誤人子弟,但是不是有意的,為什麼?自己認識不清楚,就居然做了老師。現在才明白過來,才後悔!現在路是搞清楚了,認識了。認清楚之後才真正覺悟古人那個教學法是對的、正確的,我們今天這個聰明才智想出來一套方法是錯誤的。

古人用什麼方法?一門深入。我在十年前,一九七七年,我第一次到香港講經,講《楞嚴經》。那個時候香港的海仁老法師還在,他是第二年圓寂的,一九七八年圓寂的,我去拜訪他,他那時候已經九十多歲了,在香港號稱首楞嚴王,他一生是專講《楞嚴經》。我在香港,因為我講《楞嚴經》,聽說他一生研究《楞嚴經》,那當然要去拜訪他,談得很投機,承他老人家指教的很多。做他的學生不容易,他用老式的教學,他不是新式的,他的學生我聽說只有六個人。什麼樣的資格,他才收做學生?要背《楞嚴經》,不但經要背,還要背註解。他指定的註解,要是我,我不會採取那個註解,他採取《大佛頂首楞嚴經文句》,蕅益大師作的。我過去學《楞嚴》,採取的註解是交光法師的《楞嚴經正脈》。這個《文句》我也有,線裝書十冊,連經帶註解統統要背,如果不能背的,他就不收了。做他的學生要背《楞嚴經》、要背註解。可是他的學生個個有成就,他是用古老的方法。

我們再細細研究《高僧傳》,自古以來那些,甚至於在家居士,他們所成就的幾乎沒有一個例外,都是一生專攻一部經。像民國初年的,江味農居士一生專門研究《金剛經》,他在《金剛經》上花了四十年的功夫,最後寫成一部《金剛經講義》,那是他研究四十年的成績。周止庵居士研究《心經》,《心經》二百六十個字,他也花了四十年的功夫寫了一部《心經》的註解,《心經詮注》。你想想看,一生的精力用在一部經上。倓虛法師的傳記里,提到「八載寒窗讀楞嚴」,一部《楞嚴經》念了八年。所以大家要想成就,必須在一部經上,真的要下個十年八年的功夫。這個十年八年很苦,沒人知道你,沒人來問你!十年寒窗勤苦讀,念了十年八年,你會開悟!那一悟就入了第一義。這一悟之後,一切經論都通了,是「一經通一切經通」。現在的人走錯路子,為什麼?他一下手,這個也要看,那個也要看,什麼都看,希望什麼都懂,結果是看了之後是什麼都不懂。你所懂得的是皮毛常識,甚至於連常識都講錯了,為什麼?因為你沒入境界,你沒入第一義!必須契入之後,那才行,那才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這一點,我們想想,從前忽略了,以為那個古老的方法是舊了,應該要淘汰了,現在真正明了那個方法是最高明的方法,離開那個方法,統統是錯誤的方法。一定要一門深入!你想研究《彌陀經》,就讀《疏鈔》,或者就讀《要解》,一天念一遍,你念上十年,一天都不中斷,換句話說,你心得定了,這就是念佛三昧,為什麼?你心裡頭不再想其他的,心定於一,這就是念佛三昧。你有定,定久了就開智慧,決定不能夠三心二意。諸位要想成就的話,你念《無量壽經》也好,念《觀無量壽佛經》也好,但是只能念一種,不要念兩種,一門深入。

此地引《大論》裡面這幾句話,知道世間人所說的「我」,菩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我」是不可得。所以自受用是無我相,不違背第一義。隨順眾生說「我」,這個隨順眾生,就是從真性裡面流露出來的大慈大悲,為他受用。為了教化眾生、利益眾生而說「我」,絕對不是自己有分別、有執著。第二個意思說:

鈔【二雲破邪見者,謂邪我、慢我、名字我,世俗人具前二我,學道人具後二我,聖人唯最後我,順俗稱我,但是名字,實無邪慢,故無過咎。】

這裡說出三個:第一是『邪見』,邪見是見解上錯誤,根本沒有我,他認為有個我,這叫『邪我』。第二是『慢我』,貢高我慢,只要有我決定有慢,這個字是很大的障礙。因為有我見,必定他就有傲慢,總是我比別人強,別人不如我,他不曉得一切法是平等的,一切法「相有體無」,決定是平等的。平等裡面起了貢高我慢,平等心失掉了。如果不是平等心,決定不能見性,決定不能破業障,這個我慢就是業障。所以佛法的修持,第一個法門就是「禮敬諸佛」,為什麼要修禮敬?破我慢!換句話說,破除業障。這個障,障礙了你明心見性,障礙了你自己的菩提涅盤;不但障礙這個,而且有我慢必定造罪業。自己貢高,輕慢別人,這就是造罪業。不要以為這個罪業很小,很小的罪業天天累積就變成重大的障礙,障礙你學道;不但道業不能成就,甚至障礙你理解經論。貢高我慢的人,聽經不會聽懂,也不會開悟,他要悟都悟到邪路上去了,他想歪了,他不會悟到正法上。這個確實非常的嚴重。第三是『名字我』,名字就是有名無實。

底下給我們分析,『世俗人』具足前面兩種我,就是邪我、慢我;學道的人具後面兩種我,就是慢我、名字我,為什麼?他見解正確了。譬如小乘初果,證了初果,他見解正確了,他沒有邪我,但是他有慢我。為什麼有慢我?因為他見惑斷掉了,就是錯誤的見解沒有了,他的思惑沒斷,貪瞋痴慢沒斷,所以他那個我是屬於慢我,他不是邪我。到了大菩薩,思惑斷盡了,慢我沒有了,然後給我們講「我」,他也說「我」,這是名字我,這個不礙事,有名無實。為了說話方便起見,為了教化眾生的手段,不得已,你們認為這個東西是「我」嗎?好!我也叫它做「我」,確實沒有我慢。所以聖人稱我並沒有過失。第三:

鈔【三不著無我者,諸聖人知一切法空實相無我,而不著空,不著無我。】

這個意思非常的重要,著空、著有是同樣的錯誤,為什麼?執著沒有斷,只不過是換了執著的對象而已。佛是叫我們破執著,不是叫我們換執著的對象,這個諸位要知道。他知道『實相無我』,但是他不著『無我』之相,所以隨順眾生起作用的時候還是照樣說「我」。說我,不著我相,不著空相,就是空有兩邊都不執著。

鈔【又瑜伽有四意,大略同此,第三義言,若定無我,誰為修學,人則生怖,故不著無我。】

這是引用《瑜伽師地論》上一段話來證明,特別是證明第三句不著無我之故。《瑜伽師地論》上說,無我,那什麼人學佛呢?什麼人修行呢?

鈔【又觀經疏云:無我則無聞,無聞則化道絕,為傳化不絕,假名說我。】

《觀經》上也說得明白,無我,那就沒有人傳法,也沒有辦法做到自利利他,換句話說,自行教化眾生兩者都不能成就,所以菩薩不執著我,也不執著無我。我與無我兩邊都不執著,這個意思才是真義。所謂真義就是體、相、作用三者具足,這三個是同時的。從體上講,無我,體是空寂的。從相上講呢?雖然是空的體,但是它能現相,相上有沒有我呢?相上也無我。體上無我,相上也無我,我從哪裡來?我從用上來的。我們起作用,自行化他起作用,這從作用上建立的我,這個我叫名字我,為什麼?體相俱不可得,有名無實,這就不妨礙了。

用是中道,佛法講「用中」,儒家也用中,儒家用「中庸」,確實是英雄所見大略相同。孔老夫子跟釋迦牟尼佛沒見過面,沒有舉行過會談,他們的見解的確差不多,都是用中,這個是了不起的,用中道。所以體、相、用是同時的,沒有先後次第。所以佛給我們講經說法教導我們怎麼修行,統統是用中。如果我們也會用中,就入佛知見,就與佛法相應了。我們學佛為什麼學的不像?為什麼學的不成就?就是不會用中。你知道真,知道真空,你就會看破了,一切法沒有自性,沒有自體,體是空的!看破了。你知道一切相是假的,沒有一個相是真的,你就放下了,既看破又放下,那你就自在了。這個自在就是中,你的生活就自在了,這個我們現在講的是真善美慧,幸福美滿,這就是佛法說的中道。你能夠生活在中道裡面,那就是充滿了真善美智慧,你的人生決定是最幸福、最圓滿。可見得這個佛法的受用,不在來世,現在就享受到,就看你會不會用,是不是真正徹底明白?會用,沒有不自在!

像這些地方,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學習不是從樣子上學習,要真正像佛一樣,體會到諸法實相,就是徹底明了真假中是一不是二。任何一法都具足真假中,天台講的「一心三觀」,隨便拈一法,大而世界,小而微塵,沒有一法不是具足一心三觀。像我們拈著這個紙片,這就是一法,體,當體即空,沒有自體,當相即假,相是假的,我們拿出來做書籤,它作用,用是中,我們用中!與體相有沒有妨礙?沒有妨礙。所以體相作用是同時的,不是離開的,法法皆是如此。諸位要是從這裡入進去,就得大自在了,從今之後無憂無慮無牽無掛,心與整個萬法合成一體,受用自在!

鈔【法身真我者,約本而言。】

這是就本體來說。

鈔【阿難亦通法身我也,以無我法中,有真我,即法身我,如涅盤常樂我淨之我,何礙於無我。】

《法華經》,智者大師為我們註解,《法華經文句》,他把《法華經》分成兩部分,上半部和後半部。《法華經》一共有七卷二十八品,前面十四品是上半部,後面十四品是下半部,上下半部經各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三分,怎麼分的呢?就是「本跡二門」,開為本跡二門。就跡門說,「跡」是跡相,舉個比喻說,好像舞台表演唱戲,講跡就是你在台上,你在前台表的那個身分,這個是跡;說「本」,你在後台是什麼身分,這就是本。本跡二門。從跡相上來說,阿難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是一個初果須陀洹,這從相上看,就好像唱戲,他唱這個角色,扮演這個角色,那總得扮得像!唱什麼角色要像個什麼角色,這個是從跡上說的。從本上講,阿難是大菩薩,示現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等於跟釋迦牟尼佛做助教!他並不是一個真正小乘須陀洹,大菩薩再來的。目犍連、舍利弗,從跡相上來看,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是個小乘四果羅漢,是這麼個地位;如果看看他後台本來面目,他老早就成佛了,古佛再來!

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一尊佛出世教化眾生,一千佛(不止一千佛),諸佛與他有緣、與眾生有緣的統統都來了,來擁護他,來幫助他,教化眾生。這個來擁護的,有的示現出家身分,像目犍連、舍利弗、阿難;有的示現在家身分,像當時波斯匿王是釋迦牟尼佛護法,四地菩薩,他發心來護法。諸位要曉得,弘護都不容易,都是菩薩再來的!不是菩薩,說老實話,誰認識釋迦牟尼佛?誰把他看作一個寶?這麼樣捧場,必定是真正識貨的。誰識貨呢?諸佛菩薩識貨,凡夫不識貨!凡夫不識貨,所以擁護的人,往往把魔當作佛。

諸位要是細心去研究《無量壽經》的註解,註解里講得很清楚,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他為什麼要發這一願、發那一願。其中講「他心通」,西方極樂世界人,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有他心通,就是佛看到十方世界許許多多的眾生,有的有智慧沒有福德,有的有福報沒有智慧。有的時候,有德不在位,那就像陶淵明,歸去來兮,回去!為什麼?一生的抱負學問沒地方用,無用武之地。還有沒有德,他地位很高,這地位很高就要害許許多多的老百姓。如果有他心通,我們就會捧一個真正有德有學的人,一切老百姓都能得好處。可見他心通非常的重要。所以阿彌陀佛才發這個願,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統統得他心通,要是有一個人不得他心通,他誓不成佛。尤其在末法時期,法弱魔強,魔怎麼強呢?魔修福,福報大。真正學佛的人,真正發心,福報比不上魔王!真正發心,怎麼辦呢?趕緊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歸去來兮,為什麼?沒有福報不能度眾生!像這些地方,我們在經論上統統能看到,我們都必須知道。

阿難既然是法身大士,他必定早就證得三德秘藏,三德就是法身、般若、解脫,他證得!三德各有『常樂我淨』,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法身有真正的常樂我淨,般若也有真實的常樂我淨,解脫也有常樂我淨,這個是真我,不是假我。「我」這個字的定義,經上說有八種,我們講兩個最重要的。第一個是「主宰」的意思,我是主宰的意思,自己做得了主。我們今天想想,我們自己能做得了主嗎?如果我能做得了主,我年年十八,那我才做得了主。我不老,我不病,我不死,那我就能做得了主。我今天雖然這麼想著,還是要老,還是要病,還是要死,做不了主,沒有我!第二個意思是「自在」,我是自在的意思。這個自在,我們也得不到。可是法身真的做得了主,真的自在,般若、解脫都是自在,都做得了主,所以它有「我」的意思。因此從本上說,大菩薩化身,他有真我,他們口裡面說「我」,雖然恆順眾生,他與他「自在我」相應,他也不是騙人的,這個話說的並沒說錯。

『無我法中,有真我,即法身我』,自性是真我,那麼就是法身,「法身我」這是真我。『如涅盤常樂我淨之我』,有真的常、有真樂、有真我、有真正的清淨。「常樂我淨」這四個字,在凡夫、小乘權教菩薩是有名無實,四念處叫我們用智慧來觀察,凡夫境界裡頭沒有;「觀身不淨」,無淨;「觀受是苦」,沒有樂;「觀心無常」,沒有常;「觀法無我」。法身大士這四個字統統都有,他有常樂我淨,這四淨德確確實他具足,他一樣都不缺。我們現在用念佛這個方法證大涅盤,就是證法身,念到什麼程度?念到理一心不亂就證得,或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常樂我淨這四德自己就得到,真正得到這個受用。這些大權菩薩示現,他們講「我」,『何礙於無我』,確確實實他可以說的。下面講「聞」:

疏【聞者耳根發識,廢別從總。】

『聞』應當說耳聞,為什麼說我聞?「耳」是六根,是別,「我」是總;說我聞也行,說耳聞也行。『廢別從總』,這就是說「我聞」。

疏【故云我聞,大乘中三,始教無聞,終教聞而不聞,頓教無聞不聞。】

賢首講五教,小、始、終、頓、圓。小教略掉了,那是小乘,因為小乘的見解跟凡夫是一樣的。『始教』是大乘開始,所以從這個地方講起。這三句,「聞」就是有法,就是有,『無聞』就是空,歸納起來,一個空,一個有。「始教是說一切法空」,完全從一切法體上去著眼,從一切法理體上來觀察,所以建立「萬法皆空」這個教義。所以說他無聞,萬法皆空。

『終教』是到大乘的後半段,始教是大乘前半段,佛講空,講本體;後半段從體起用,起用就現相,就講現相,現相就是有了。佛法從大的來分就是空有兩宗,細分,空宗裡面又分很多派,有宗裡頭又分很多宗,嚴格的講,整個歸納就是空有兩宗。空與有是一不是二,空是講體,有體,體一定有相,體離不開相的;相一定有體,相離不開體的,所以體相是一不是二。佛為了叫我們覺悟,為了說法方便起見,說體說相。說體,我們不能執著體;說相,不能著相。你著相就悟不到體,你執著體,你一定被相迷惑了,換句話說,體相統統不明白;必須都不執著,這個體相都明了了。所以講空,由空裡面悟妙有;講有,從有裡頭悟真空。不管怎麼講法,悟入的境界是一不是二,是同一個境界,這才是所謂法門無二無別!法門雖然千差萬別,悟入是一,這樣才能夠得到佛法真正的受用。

「大乘終教是雙照二邊」,就是體相都說了,所以說『聞而不聞』。這個地方說,『終教聞而不聞』,換句話說,到這個時候才曉得空有是一不是二,「即有而空,即空而有」,正是雙照二邊。《心經》裡面所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有,色就是相,色相;空是真空,是體,體是空的,所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頓教無聞不聞』。「頓教是雙遮二邊」。終教是雙照,雙照就是亦有亦空,也有也空,從相上講,有!從體上講,空!頓教是雙遮,雙遮是空有都沒有,不但沒有「空」,「有」也沒有,這叫雙遮,兩邊都沒有。頓教「無聞亦無不聞」,無聞、無不聞,二邊都離開了。無聞是遮有,無不聞是遮空,這就是雙遮二邊的中道。雙照是中道,雙遮也是中道,他們的受用是一樣的、是相同的。入手的方法不一樣,一個從雙遮進去的,一個從雙照進去的,其實進去之後是相同的。一般的教義是這樣說的。

疏【約當宗。】

『當宗』就是我們淨土宗。本宗對這個文是怎麼看法?怎麼講法?

疏【則傳法聖人,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異之妙耳,聞娑婆極樂無障礙之法門也。】

這是就本宗教義來解釋。『以我無我不二之真我』,這句話怎麼講?「我」,這就是有,從相上說的,「無我」是從體上說的,「我無我不二」就是體相不二,也就是性相一如,也就是即有即空,非有非空,完全是從中道上建立的,這是說的這個意思。為什麼?因為我們本宗是大乘頓教,這個法門一生成就,七天成就。念佛法門是頓教,可以說是古今中外各宗各派的祖師大德們公認的,這是頓教法門,圓極頓極。所以,應當要採取頓教這個看法才對。

『根境非一異之妙耳』,「根」就是耳根,聞是用耳根,「境」就是音聲,耳的對象是音聲。「根境若一,則二俱成空」,就落空了,這兩者都不能成立了。「今非一非異,則空有雙遣,即是頓教雙遮中道也」。不能說是一,也不能說是異,「異」就是不一,一與不一都不能建立,這個才妙!說一,那就不異;說異,那就不一。現在他空有雙存,空有不二,雙遮雙照,遮照同時,就是我們常講「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所以這個耳妙極了,用這個妙耳。

『聞娑婆極樂無障礙之法門』,「娑婆」是我們現在居住的所在,「極樂」是我們想要去的地方。這兩個地方,雖然經上說了,距離十萬億佛國土,實在說,我們娑婆無礙往生極樂,極樂世界也不礙娑婆世界,彼此俱存!這是雙照法門。「所謂究竟極光,不越凡夫一念」,怎麼說呢?十法界依正莊嚴,這裡面當然包括娑婆與極樂,正如同《華嚴經》上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哪裡會有障礙!明白這個道理就是看破,唯有看破之後,才把我們所有這些疑慮統統放下,這一放下,一心就現前了。

由此可知,一心不亂不難證、不難得!就是我們現在疑慮太多,所以我們一心不能現前。不但一心不能現前,連功夫成片都不能現前,這個事情很痲煩!不能現前,就是我們雖念,功夫不得力,所以經論上要說得這麼多,說得這麼深。實在講這個理本來就深,深的可以淺說,淺也只淺到一個程度,它確實是這麼深。明白之後,總而言之,就一個目的,放下一切疑慮而已!就是放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就成功了。

我們果然能把一切分別執著妄想放下,那你就是上上根人,從此以後經教都不要聽了。經典呢?廢紙!廢紙一堆。講經呢?廢話!都不要了。如果心裡還有疑慮,這個東西還是有必要,為什麼?它能幫助我們減少疑慮,幫我們消除疑慮,它的作用在此地。換句話說,我們自己還不是上上根,還有疑還有慮,心裏面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還有妄想,決定不是上上根。上上根人分別執著妄想統統打掉了,統統沒有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