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第五卷大意導讀
宏濤法師
釋尊於菩提樹下成道已,於三七日中,敷演《華嚴》大教,獨被上根。中下在座,不見不聞。不得已,為實施權,說四阿含小教,令二乘之機,轉凡成聖,證偏空涅槃,是為漸初。次於方等會上,借維摩等諸大士互相酬唱,彈偏斥小,嘆大褒圓。四教並談,是為漸中。次於般若會上,與四大弟子共轉*輪,會一切法,皆摩訶衍(大乘),以般若理水,淘汰二乘情執,是為漸終。最後於法華會上,開權顯實,開跡顯本,會三歸一,普授三根之記,無有一人不堪作佛,出世本懷,於茲始暢。大矣哉,妙法蓮華經,諸佛究竟之極談也。
智者大師科判:整部《妙法蓮華經》判為前十四品後十四品兩大部分,即本門和跡門,前十四品為跡門,後十四品為本門。而所謂本跡之分是就其權實之義而做出的。
所謂本門就如同人的身體、印璽的本身,是佛陀直接開現諸法的實相、修行的道路、如來的功德等,更多是通過種種菩薩的本生行願,直接的說明《法華經》的殊勝、一佛乘的究竟實相、如來久遠成佛、囑累傳法等。
所謂跡就是印跡、影跡的意思,是佛陀為了說明諸法實相,出世本懷而假借一些譬喻、實例、故事等而做出的一些方便善巧的化現,目的就是為了讓眾生通過這些譬喻、故事等契入佛法之門。
本門和跡門的關係就如同說理與比喻的關係,當我們還不明白或聽不懂佛法義理的時候,佛陀便會用比喻、舉例等種種權巧的方式來讓眾生明白。而當眾生找到趣入佛法之門後,佛陀就會直接了當地講義理、明實相,這時我們才會恍然大悟,明白佛陀前面苦口婆心、種種善巧方便的意趣所在。
跡,又叫做「權」,為了方便接引初機者進入法門,姑且假借各種語言、現象來說明,如人在沙灘上走過之後留下的腳印、足跡。
本,是「根本」。本的對象是已經成熟的人,跡是把初機者引到成熟的程度。如果說跡是腳印,本則是腳。
(1)約跡開權顯實,即第一〈序品〉一直到第十四品〈安樂行品〉結束;
(2)約本開權顯實,從第十五品〈從地踴出品〉一直到最後第二十八品〈普賢菩薩勸發品〉,共十四品。
《安樂行品》第十四:
佛告文殊:欲說《法華》,應當安住四法:身離權勢等十事,口離說輕慢贊毀等語,意離嫉諂等過,住於慈悲、禪定、智慧,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最後說「髻珠喻」,嘆本經是諸經最上,以轉輪聖王髻中明珠罕見授人,來譬喻佛不輕易講說經中最尊最勝的《法華經》。
《從地湧出品》第十五
六萬恆沙菩薩及其眷屬從地湧出,向多寶如來與釋迦如來禮拜,大眾疑惑,不知此等恆河沙數菩薩為誰之弟子?從何處而來?佛告彌勒,此眾皆是於娑婆所化而發心者。此為佛開顯「久遠實成」佛果的序曲。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
本品正說如來出世之本懷,一切眾生成佛得道的真實義。釋尊因彌勒請問,自說明「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而其中間乃至今生,皆是方便示現。又說「佛壽長遠」、「佛身常住」。以良醫之譬喻說明為救眾生而示現方便。佛實際上是「常在靈鷲山」、「常住說此法」,為使眾生不起懈怠之念,故示現滅度。此品旨在說明佛陀「壽命之無量」、「教化之無量」、「慈悲之無量」及「救濟之無量」。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說明與會菩薩聞說如來壽命長遠,得大饒益,後世書寫、讀誦、講說此經,亦皆獲功德。
唐代的湛然法師在《法華文句記·卷一》曾提出《法華》四要品,就是跡門中的第二品《方便品》和第十四《安樂行品》,以及本門裡的第十六《如來壽量品》和第二十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方便品》開顯了十方佛土唯有一乘之教法,屬於教;《安樂行品》開示了法華行者所修之一心三觀之行法,屬於行;《如來壽量品》開顯久遠本覺之佛身,是體;《普門品》開示了諸佛自在之應化,屬於用。這四品就是《法華經》的教行體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依一乘之教法,修一心三觀之行法,依此行法而證得本覺之佛身,並由此佛身之本體而示現種種應化來度脫眾生。
從四要品的次第來看,《方便品》屬於發心,《安樂行品》相當於修行,《壽量品》相當於菩提,《普門品》相當於涅槃。這四品從發心到修行,從菩提的覺悟終至涅槃的證得,是法華修證成佛的路線,也是體現了法華教義的最佳文選。
我們今天下午要誦的第五卷,包含了《安樂行品》第十四,《從地湧出品》第十五,《如來壽量品》第十六,以及《分別功德品》第十七。其中的《安樂行品》與《如來壽量品》是「法華四要品」中的兩品,所以今天下午的內容非常重要,大家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