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二二三頁:
鈔【聞名睹形者,是親疏一對,知者耳聞則思慕願見,識者目擊則奉事不違也。】
這一句是解釋《疏》裡面「聞名欽德曰知,睹形敬奉曰識」這一句,意思是說明世尊這些常隨的弟子,用現代話來說,就是知名度都非常高,當時國內國外都知道這些人物。他們每個人都有特殊的專長,在以後經典裡面,結集的人都用他們來代表佛法。『聞名』是聽說這個人,『睹形』是曾經見過這個人。聞名是『疏』,見面當然是『親』,親疏一對。再說知識,知是聞名的意思,『耳聞則思慕願見』,願見不一定見到,識那就是已經見到了。這是簡單解釋什麼叫知識。
鈔【見形見心者,是淺深一對。知者則面對光儀,識者則神交意地也。】
這裡面有『淺深一對』,就是我們跟一個人曾經見過面,見過面是認識,可是沒有深交,跟他不常往來,如果有深交常往來,這個認識就比較深了。所以認識裡頭也有淺深差別不同,這一句說這個意思。底下大師引用一個公案,這個公案是出在佛經裡面的。
鈔【如二僧覲佛,其一道亡,佛以亡者為先見我,即見心之謂也。】
這個故事是說有兩個出家人想去見佛,而距離相當遙遠,那個時候又沒有好的交通工具,都是徒步去的。經過曠野找不到水,在那個時候是缺乏水源,好不容易見到水,但是這個水裡面有蟲,吃這個水那當然就殺生了。其中有一個出家人持戒很嚴,不敢吃,就渴死了,當然他就沒有見到佛了。另外一個渴得無可奈何,他就喝了水,以後見到佛了。見到佛,佛就問他:你從哪裡來?他說:我們兩個人結伴來見佛的,一個人在中途因為不敢飲這個有蟲的水,渴死了。佛就告訴他:那渴死的人,他老早就見到我了,你來得太晚了。說明那個見佛是心見,這個見佛是形見,身見不是心見。所以這裡頭有淺深的差別,『佛以亡者為先見我,即見心之謂也』。
鈔【知即識者。】
『知』、『識』也可以合起來用。
鈔【猶言相知相識也。】。
一直到這個地方都是解釋知識。
鈔【德高望重,名滿天下,人人知之,人人識之,故曰眾所知識也。一說舉眾之中,此為多知多識,人天眼目,雲眾導也。】。
這又是一個講法,所以解釋知識,它裡頭一共有三層的意思,以這一層為最深。這是說在大眾中,大眾就是佛的常隨大眾,這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當中,他們幾個是非常傑出的人才,所以沒有人不知道,沒有人不認識的,這個稱之為『眾所知識』。所以是『人天眼目』,可以代表佛領導大眾的。這就是佛的學生裡面傑出的學生,可以代佛說法的。
鈔【今人稱善知識,亦具二義。】。
這是引伸的意思,我們常常稱人為『善知識』。這個善知識有兩個意思:
鈔【一者對惡而言,以我所知識,有善有惡,今是善之知識故。】
這個意思淺,凡是對一般不作惡的人都可以稱他為善知識,我們同修彼此見面都可以稱為善知識。第二個意思就深:
鈔【二者此人有瞭然之知,卓然之識,人所不及,是知識之善故。】。
這個意思就深了,是對那些有修、有學、有證之人,稱他們為善知識,就像此地這一千二百五十人,他們是真正有修、有證的善知識。
疏【稱理,則自性無漏,是羅漢義。自性無迷,是知識義。】
這是從心性上來說,就是稱性而談。什麼叫做漏?『漏』是個比喻,像我們的茶杯,茶杯如果有漏,它的作用就失掉,我們盛的茶水就漏失了。佛用這個做比喻,比喻我們的法性,如果我們法性要是有漏,法性裡面的般若智慧功德就漏掉了,比喻這個意思。我們看到一個器皿它有漏,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來它破損了。我們法性什麼地方破損了呢?實在講法性並沒有破損。法性上面如果起了煩惱執著,我們法性的功德就透不出來了。所以這個「漏」,就是煩惱執著的代名詞。『無漏』就是沒有煩惱,沒有執著。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我執破了。沒有執著、沒有煩惱了,這就稱之為阿羅漢,這是小乘。如果大乘來說,見思、塵沙煩惱都沒有了,我執、法執都斷盡了,這是大乘阿羅漢。大乘阿羅漢,通常我們講十地菩薩(法雲地的菩薩),稱為大阿羅漢。
『自性無迷,是知識義』。「迷」,通常講有兩種:一種是「根本無明」,一種是「枝末無明」。根本無明要到等覺菩薩才能破;枝末無明,阿羅漢就破了。我們常常看到佛經上說,「四諦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第一個就是無明,「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第一個是無明,那個無明是枝末無明,無明破了就證阿羅漢、辟支佛果。所以阿羅漢跟辟支佛所斷的是枝末無明,不是根本無明,這是我們要把它認識清楚的。根本無明破了,那就成佛,所以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自性無迷」,就是無明破了。底下有詳細的解釋:
鈔【心源本寂,則諸漏全空;心體本明,則群迷安在。】
『心源』是我們的真心,「心」是真心的,為什麼叫它做源?「源」是源頭,是起源。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我們真心變現之物,所以心為萬法的根源,這稱之為「心源」。『本寂』,本來是寂滅相,清淨寂滅,正像經上所說的「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這是一切法的真相,像《般若經》上常講的「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確確實實是清淨寂滅。那麼現在,一切法是不是清靜寂滅?還是清淨寂滅,這個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可是我們見不到這個境界。
《仁王經》上將菩薩的修行分為五個階段,最高的那個階段叫「寂滅忍」。寂滅忍是什麼?就是他證得諸法寂滅相,他看到了。他看到一切法確確實實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他看出來了。這個見解跟諸佛就沒有兩樣。寂滅有三品:下品寂滅忍,剛剛證得這個寂滅的境界,「生滅滅已,寂滅現前」,到這個境界,是法雲地的菩薩;中品寂滅忍是等覺菩薩;上品就是如來,這個在修行上是最高的境界。比這個境界低一層的就是「無生法忍」,我們常常在回向句子裡面講:花開見佛悟無生。無生法忍比寂滅忍要差一級,那也是大菩薩們所證得的。明心見性才能見到無生法忍,就是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但是還沒有到寂滅。
為什麼我們見不到這個境界?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因為凡夫他有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諸法寂滅相實在就是在眼前,佛決定不是說離開我們眼前一切物相,他證得一個特殊的境界,沒有。萬象在我們面前,我們為什麼看到一切相在動?是我們心在動。你幾時心要不動了,看到外面境界相也不動,你就能看到真相。正因為我們心在動,念念都在生滅,我們用的是生滅心,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佛在經上講「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我們今天用的是生滅心,用生滅心看外面境界相,這一切萬相都是生滅相。說實在話,不是境界有生滅,是我們心有生滅,所以看到外面境界就生滅了。因為我們有執著,所以一切境界裡面就有差別,就不平等。這一切的弊病,都是我們自己心裏面生出來的。
佛菩薩與我們到底哪個地方不同?就是用心不同,佛菩薩用清淨心、用平等心,所以看到一切法都是清淨平等的;我們今天看一切法用分別心、執著心、妄想心、高下心,所以在一切法里自生痲煩。這個痲煩實在講一切法裡頭沒有,統統是自己心裡有,自己在生活當中以為有,錯就錯在這個地方。於是起惑造業受報,製造生死輪迴,根源是從這裡來的,我們一定要曉得。
佛給我們說出事實的真相,就是『心源本寂』,換句話說,這一切法無有一法不是清淨寂滅相,《法華經》上說的,所以叫本寂。我們學佛就是恢復我們本寂,恢復我們的本明,本寂就是大涅盤,本明就是大般若,所以說『諸漏全空』,煩惱,在本性裡面沒有煩惱,你找煩惱找不到的,覓煩惱了不可得。我們如果心裡煩的時候,那個會修行的人,他靜靜的坐下,譬如我們這貪心起來了,坐下就是回過頭來去找貪心在哪裡?你這一找,貪心就沒有了,找不到,覓貪心了不可得。如果你遇到不高興的事情,你生氣了,你也靜下來找,瞋恚心在哪裡?你去找。像《楞嚴經》裡面阿難覓真心一樣,那瞋恚是在內?還是在外?還是在中間?你去找去,你也找不到。
正如同禪宗二祖慧可,他就是心不安,修行時就心不安,遇到達摩祖師,向達摩祖師請教,達摩根本不理他。他看到達摩不理,大概是以為自己心不誠了,就下個決心把自己的手臂砍斷,拿這個去供養他。你想想看,捨身供養,砍掉一個手臂拿這個去供養達摩祖師,那是冬天,外面下很深的雪,跪在雪地上把這個胳膊拿去供養達摩祖師。達摩祖師一看這個樣子,「你何苦來呢?你到底為什麼?」他說:我心不安,求大師給我安心。達摩祖師說: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這一問,他就回頭找,找到最後他告訴達摩祖師:「我覓心了不可得」,我找心找不到。達摩祖師就告訴他:我替你安心竟。我替你安好了。你曉得心不可得,還有什麼安與不安?問題馬上解決了,這句話把他點破了,他開悟了。
諸位要曉得,煩惱性空!你不要怕煩惱多,不要怕業障重,業障也是性空,也是沒有。但是你要記住,你有執著就有,你就有煩惱,你就有業障;你幾時沒有執著,你的煩惱、業障就沒有了。有我執,當然有罪業、當然有果報、當然有輪迴。我執沒有了,你想想看,縱然有業障,誰去受?沒有人受,沒有我!這個果報,只有有我的人他才受!無我的人,他不受。他沒有我了,誰去受它?沒得受!所以諸位要曉得,有我執就有業報,我執破了就沒有了。阿羅漢了生死出三界,為什麼說他了生死出三界?我執沒有了。由此可知,佛法的修行,說穿了就是破二執,破我執、破法執。我執破了,證小乘阿羅漢,法執破了,證大乘阿羅漢,就成佛了。在綱領上說法,真是一句話就道破佛家修的是什麼。這個原理原則我們一定要把它抓到,否則的話,不管怎麼樣修是增長我執,這個就錯了。
我們無始劫以來的修行,為什麼沒有能修成功?我們修行決定不是這一生一世,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修行,不止一個阿僧只劫,不止三個阿僧只劫,無量個三大阿僧只劫,我們今天還是這個樣子,要覺悟!就是有我執。誰修行?我修行!「我修的比你好,我比你用功」,處處都有我,你看糟糕不糟糕?「你一天拜三百拜,我一天拜三千拜,我比你強得多!」不修,好像我執還少、輕一點,愈修我執愈重,修什麼?修我執、修法執,唯恐我執、法執還不夠多,天天在增加!這個東西痲煩大了。佛門常講看破放下,看破什麼?看破我執,放下我執,看破法執,放下法執,你才有指望。我們天天在這裡念佛、拜佛,在那裡誦經,好像是那麼回事情一樣,結果仔細去研究研究與修行毫不相干,就是我執、法執並沒有淡薄一點點,還是那麼執著。這就是我們自己修行一輩子、修行生生世世都沒能入得了門,原因就在此地。
明白這個道理了,就曉得破我執要緊,非常重要。從哪裡下手?先從「我所」下手。先把我所放下,比較容易。「我所」是我所有的,所謂身外之物,先把身外之物能看破、能放下,能夠淡一點,這就是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是我們所享受的。先學,學什麼?我自己有多餘的,我能夠把它放下。我吃得飽穿得暖,我有一棟房子可以遮避風雨,再有多的,把它舍掉、放下,我所有的,我所放下。再進一步,「我」也能放下。《華嚴經》在「第六回向章」裡面,舉了很詳細的例子,完全講布施、講放下,講七、八十種,從身外之物到頭目腦髓,從外財到內財,沒有一樣不能舍,沒有一樣不看破的。那就是破我執、破法執,顯示出『心源本寂,心體本明』,大光明、大圓滿,顯示出這個。
處處都有個「我」,你這個迷永遠打不破,不管你怎麼修,一天十萬聲佛號,一天磕十萬個大頭,你所修的人天福報而已,有漏的福報,你出不了三界,你也不能往生!不要以為「我這麼用功,將來一定往生」,靠不住!往生雖然講帶業往生,一品惑也沒有斷,這個話說得沒錯,你要是把淨土三經仔細研究,才曉得你這個念佛為什麼不能往生?如果往生是那麼簡單的,我們過去生中也念阿彌陀佛,早往生了,怎麼還到此地來坐在這講堂呢?早就往生了。
為什麼往生不了?展開經典一看,我們的心行跟經上所講統統違背了,所以念佛也不能往生。正如古大德所說,「喊破喉嚨也枉然」,不能往生。這不能往生的原因就是我們信願行這三個條件上統統犯了過失,信是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我們這上全都犯了過失,換句話說,我們沒有信心,信心沒建立。信心真的建立,你處事待人接物態度就變了。你發的願,你這個願不是真的,是假的!他說:我念念想生西方極樂世界。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如果真的發願往生,你那個態度決定是像六祖所說的,「不見他人過」,為什麼?自己管自己都來不及了,他眼睛看不到別人。還看到這個過失、那個過失,不是別人過失,是自己的過失!是自己的分別執著!自己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哪裡會有過失?所以過失在哪裡?過失在自己。自己的分別執著是過失,別人沒有過失。六祖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他人過,他非我不非,我非自相左」,左是往下墮落,自己造罪業,自己墮落。
真修道人,他心地清淨,他沒有是非,這樣才能念到功夫成片,才能念到一心不亂。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對一切事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人決定往生,為什麼?世間人一切是非善惡與我不相干,我管這些事情幹什麼?我把這些事情放在心裡幹什麼?沒有必要!放在自己心上是大障礙!所以真正修道人,他能不管的他儘量不管,不得已,非管不可的,事上管心上不管,人家高明在這裡。職責之所在,那不能不管,雖然管,心地清淨,決定沒有染污,這是修道人。事上管,心也被境界轉了,這就不行了。事上管,心決定不被境界轉,為什麼?因為「心源本寂,心體本明」,他才有智慧觀照的作用。
鈔【法華謂是真阿羅漢。】
《法華經》上講,『真阿羅漢』是誰?每個人都是的,哪個人不是!《華嚴經》上、《圓覺經》上,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本來成佛是從什麼地方看的?從心源上看的,從心體上看的。大家都一樣,眾生與佛沒有差別。差別的只是眾生迷了自己的心源,迷了自己的心體,雖迷並沒有失掉!你覺悟,它起作用,它的作用廣大無邊;迷惑顛倒,它還是起作用,還是廣大無邊。起的相用是無二無別,但是感受不一樣。迷的人,他看這個世界是十法界、是六道、是三途,他的感受是這個;悟的人,看這個十法界是一真法界,為什麼一真?因為十法界同一個心源,就這心源變出來的!同一個心源,同一個本體,哪有不真?樣樣都真。這叫見性不著相。
譬如我們用黃金,這個金就是心源、本體,我們拿黃金做一個佛像,做一個菩薩像,做一個緣覺像,做一個聲聞像,做一個天人像,做個人像,一直做到畜生像、地獄像,分量都一樣多,稱起來一樣重,擺在此地,這不是十法界嗎?凡夫迷的人著相,那是佛,趕緊趴在地上磕三個頭,那是餓鬼地獄畜生,要好好的罵幾句,他著了相!那個明白的人,這十個是什麼?價值相等,無二無別,統統是黃金,沒有兩樣。從藝術觀點來看,每個像都做得維妙維肖,它的價值相等的、平等的。不迷的人看這個相是平等的,迷的人看這個相是不平等的。平等的,那就一真。並不是說一真法界裡頭沒有餓鬼、地獄、畜生,一真法界有,一真法界跟十法界沒有兩樣,覺悟了,看的時候就一真。
不同的境界就有高下、就有苦樂,如果在一真法界裡,他心是清淨的、平等的,他沒有苦樂。在天上他沒有樂受,在地獄裡他沒有苦受,苦樂憂喜舍這五種受他統統都沒有,為什麼?這個心體、心源裡頭沒有這個東西,所以他不受。凡夫才有這個受,聖人沒有!曉得一切法都稱體的,所謂「法法皆如」,法法不二!這稱性,沒有一法不稱性。換句話說,沒有一法不是心變現出來的,所以「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我們在講堂常常用作夢來比喻,夢中的那個境界就是法相,能作夢的那個心,我們把它比作真心,整個夢境是心現的,「全夢即心」,全心就成了夢境,心跟夢是一不是二。大家從這個地方去體會。佛是從這個地方來觀察,說明一切眾生皆是佛,本來成佛!
我們修淨土法門理論的依據也是這句話,《觀經》裡面講的是念佛的理論跟方法。《觀經》裡面講「是心是佛」,這一句就是此地講的「心源本寂,心體本明」,跟這個意思是一樣。因為本寂、本明這就「是佛」,心源、心體就是「是心」,是心是佛。整個佛法,不論是哪一宗哪一派、不論是哪一個法門,都依這個原理建立的,這叫佛法。下面這一句,那就是說我們的境界,「是心作佛」,心本來是佛,他現在又要作佛。本來是佛,就是唯心所現;是心作佛,現在要作佛了,唯識所變。
我們拿這個公式套一下,大家就明了。我們今天「是心是佛,是心作人」,咱們作人!這不是佛了,十法界裡的人法界。如果再不想作人的話,「是心是佛,是心作鬼」,作鬼去了,「是心是佛,是心作畜生」,作畜生去了,就看你怎麼作。心永遠不變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因為那個心永遠不變,就看你作什麼,作什麼就是唯識所變。所以佛教給我們,你要作佛,是心作佛,那你必定成佛,你本來是佛,現在又要作佛,你怎麼會不成佛呢?當然成佛。
所以大家要曉得,「是心是佛」這一句是徹始徹終貫十法界一切有情眾生,這一句是貫下來的,本體,就是佛性。「是心是佛」就是講佛性,一切有情眾生統統都有佛性。「是心作佛」這是唯識所變,看你自己怎麼變,你要變佛就成佛,你要變菩薩就成菩薩,你變六道眾生就成六道眾生,你變三惡道就現三惡道。你自己喜歡變什麼,那你就受什麼,原理在此地。原理明白了,我們那個信心就建立了,我為什麼相信它?它有個道理在!這理上講得通,我就相信它了。理沒有搞清楚,我怎麼能相信呢?不能相信。所以「信」這個字相當不容易。
鈔【起信號曰真實識知,彼沉空為寂,作念而知者,名字羅漢,虛妄知識也。】
《起信論》是馬鳴菩薩作的,當然馬鳴菩薩對事實真相很清楚很明白。真正清楚明白,他怎麼修法?他一定是修念佛求生淨土的。沒錯,馬鳴菩薩是修西方淨土的,搞清楚的人,沒有一個不到西方淨土去,所以現在馬鳴菩薩在極樂世界。《起信論》說:「從本以來,自性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實在講,他說得這麼多,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只說一句話就統統包括了,「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他全都包括了,可以說《起信論》那一段的文就是六祖大師這句話的註解,統統具足。
『真實識知』,跟『沉空為寂,作念而知』不同。「沉空為寂」是指一般修行人,尤其講修禪的,修禪如果不得法,坐在那裡心很清淨,坐到一念不生,以為很清淨了,那是不是真的禪?不是的。為什麼?禪裡面有觀,不是死的。禪裡頭沒有觀,那是屬於無想定,他心裡頭有沒有執著?他有執著,他執著無想,凡夫著在想上。那一類的人著在無想上,他還是有執著,換句話說,還是沒放下,為什麼?我們凡夫無無想,有想;他無有想,落在無想裡頭,所以他不究竟!修成功了到四禪天,四禪天有個外道天,就是無想天,他把無想天當作究竟涅盤,那大錯特錯了。沉空為寂,這個錯了。『作念而知』是我們普通凡夫。我們要分別、想像、研究,這才知道,這是「作念而知」,這個不是真知。真正的智慧不要分別、不要起心動念,一看就知道,這是真知;看了之後研究研究這才知道,這不是真知。這兩種是凡夫,凡夫怎麼樣?『名字羅漢』,有名無實,不是真正的阿羅漢,是『虛妄知識』,不是真正的善知識。真正的善知識,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
我們要牢牢記住這個綱領,分別、妄想、執著,這三樣東西把我們害苦了,害得我們生生世世輪迴六道,生生世世的修行都得不到結果。佛教我們除去什麼?無非除去分別妄想執著而已,除去這個東西。我這麼說了,怕大家聽了以後又錯會意思,「好了,從今天起我一切不分別不執著了」。人家問我:這什麼東西?不曉得。這個事情痲煩大了!他不分別、不執著,男人女人也不曉得了,你吃飯沒吃飯也不知道了,這事情痲煩,這就把世間相就破壞了。經上常說: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相。世間人有執著,我們表面上隨順他的執著,世間人有分別,我們表面上隨順他的分別,內裡面沒有分別執著,外面一樣的有分別執著,這叫不壞世間相。
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不離世間是什麼?不離世間人的分別執著,不離這個。覺是什麼?我自己內心裡頭確實沒有分別執著,處事待人接物用分別執著,這個世間秩序就不亂了,就不壞了,沒有破壞!內心裡頭確確實實沒有分別執著,這才是對的,這就是空有兩邊都不著,叫中道。自己心裏面沒有分別執著,不著有,外面現象上有分別執著,不落空,空有兩邊都不執著,這叫中道。菩薩行中道,大家要明白這個意思,不要錯會了。錯會了,不是墮落在「有」這一邊,就墮落在「空」這一邊,總是墮落在一邊,那都是錯誤的。事上有分別有執著,心裡千萬不要有分別有執著。心裏面沒有分別執著,這個心就是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事相上有分別有執著就是成所作智,的的確確是轉八識成四智。再看底下一段,這個意思愈來愈深:
鈔【是故邪見與正見一體,眾妙與眾禍同門。】
這兩句意思很深。在我們看,邪見跟正見是對立的、是相對的,眾妙與眾禍也是相對的,怎麼會是一體?這裡面要知道它的體是一,心源、心體!禍、福都是這一個心裡頭變現出來的,因此它不是兩個東西。怎麼會變成禍福?就是迷與悟,悟了,禍也是福,迷了,福也是禍,所以在迷悟之間!迷悟不二,為什麼?悟的是這樁事情,迷的還是這樁事情,沒有離開這樁事!所以迷悟不二。佛菩薩悟的是心源,悟的是心體;我們凡夫迷了,迷的也是心源,迷的也是心體,就是在這一樁事情產生兩種不同現象,兩種不同的現象是一樁事情,所以說迷悟不二。
你要是把真相看清楚,確實迷悟不二。因為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所以佛菩薩不憎惡人,不討厭惡人,為什麼?因為與他是一不是二。我們凡夫為什麼對善人喜歡,對惡人討厭?我們認為是二不是一,所以貪愛之心、憎惡之心強烈的產生,這是迷,不是悟!悟了之後,說實在話,厭惡之心沒有了,貪愛之心也沒有了,他心是清淨的,就是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永遠是清淨心,就是心源本寂,永遠是清淨寂滅的心。看外面的一切現象,正見、邪見、眾妙、眾禍統統是清淨寂滅相,這個是真相。自己的心清淨了,看外面的境界就清淨,換句話說,我們看外面境界不清淨,還是自己的心不清淨,並不是外面境界不清淨。
我們今天念佛,念佛的目的在哪裡?目的是恢復我們的清淨心。不管什麼念頭,善念也好、惡念也好,正念也好、邪念也好,只要這個念頭一起,馬上把它換成阿彌陀佛,把這一切念頭統統伏住,這叫做功夫。這是培養本寂,恢復我們心源本寂。寂之後它就有照的作用,寂是心清淨,清淨它就生智慧,智慧就是照的作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我們現在要做的功夫是寂而常照,為什麼?因為我們「照」還沒得到,「寂」是先修定,先修清淨心,心不要叫它起波浪。心的波浪是什麼?就是分別執著妄想;有分別執著妄想,心就不平靜了。我們用念佛的方法來修正,把一切的分別執著妄想統統用一句阿彌陀佛取而代之。所以,二六時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功夫如果上軌道,睡覺的時候還是念阿彌陀佛,作夢的時候也是念阿彌陀佛,希望大家努力。
如果你得到這個境界,你不要歡喜,這個境界只是功夫剛剛得力,剛剛上軌道,沒什麼了不起。如果一歡喜,一覺得自己了不起,這個功夫馬上失掉,你不能保持。要以很平常的心,要有謙虛的心,不如別人,別人他得到不失掉,我們這得到很容易失掉。我們是初學剛剛得到,非常的虛心努力去學習,希望這功夫保持,也不能有希望的心,因為有希望的心,一定會失掉,保持不了,為什麼?這希望的心就是夾雜,一方面念阿彌陀佛裡頭還夾雜一個希望,這不行!所以念佛最怕的是夾雜,功夫要不間斷、不夾雜,不夾雜,只有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之外沒有一個妄念。我想保持這功夫,這就是一個妄念,這個妄念不能有,才真正能夠保持得住。久而久之,你這個功夫能做上兩、三年,就像古來那些往生的大德一樣,預知時至,無疾往生。這是人人做得到,就怕你自己迷失了方向。你自己迷失了自己,那麼這一生又錯過了,這很可惜!
因此真正念佛人,真正期望我們這一生往生淨土、圓滿菩提,實在說,三經足夠了,三經一定要合參,我們才有決定的把握。一部經固然也行,甚至於一部經都不要,只要一句阿彌陀佛也行,那要根性很利的人,所謂很利是什麼?要很老實的人,老實念佛。我們現在都不老實,不老實會打妄想。老實念佛人,教他一句阿彌陀佛,他一天到晚就抱著阿彌陀佛,他的確一個妄念都沒有,這種人叫老實。我們雖然念佛,這個看不順眼、那個看不慣,這就不老實。不老實的人要三經合參,把這裡面的理論、方法、因果、境界統統搞清楚,我們就知道這個路怎麼走法,自己就有把握了。不但有把握,的確可以剋期取證,可以限定我多少時間能辦到。所以這個法門非常殊勝,真正是不可思議難得希有的法門。末後結論說:
鈔【息心達本源,庶幾可以為沙門矣。】
『息心』,就是息我們的妄心,也就是分別執著妄想。因為邪見、眾禍都是妄心造作的,我們能把妄心息掉,換句話說,你的邪見就息掉,你一切的禍患就沒有了,也就息掉了。禍患是什麼?六道輪迴,這是大患,那是妄心變現出來的。息了妄心,『本源』就是真如本性,本性就顯現出來,見性就成佛,所以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就成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到那邊是見性成佛。『庶幾可以為沙門』,「沙門」是出家修行人的一個名稱。蓮池大師勉勵我們,必須要做到『息心達本源』,才可以稱為真正的出家修行人。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