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曾是以肉類菜餚為特色的國家,然而現在素食主義已成為一種日趨流行的生活方式。
不斷擴大的素食者群體
「素食」從字面上看,就是不沾葷腥,僅食果蔬。其實,素食者的飲食也分為好幾種不同的類型:蛋奶素(Ovo-lak to-vegetaris che Ernährung),即食用蛋類和奶製品以獲取蛋白質,但不食用除此之外的任何動物類製品;還有兩種是奶素(Lak to-vegetaris che Ernährung)或蛋素(Ovo-vegetaris che Ernährung),即除果蔬外只食用蛋類或奶製品中的一種;最為純粹的一種就是純素(Vegane Ernährung),即只食用果蔬類製品。
根據德國素食協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12年10月,全德共有約700萬素食者,占總人口的8%至9%,其中約70萬人是純素食主義者,而且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此外,在德國有很多公共的、地區性的或是私人的素食協會。成員們積極組織各種素食活動,通過講座或者邀請品嘗等不同形式,向大眾介紹素食菜餚,推廣素食生活理念。
身為純素食者的娜塔莎(Natascha)是德國素食協會和曼海姆地區純素食協會的成員,她和朋友們就經常組織這類活動,她介紹地說:「這些活動的意義在於,向大家介紹素食文化,澄清或者消除人們對素食的一些常見誤解。同時也能向大家展示素食菜餚可以多麼的好吃!」
便利的「素食」服務
在德國,不管是在學校或者公司食堂,還是在普通餐館,隨處可見專為素食者們提供的套餐或菜品。此外,在很多城市都有專門的素食超市。其中最為常見和最著名的就屬於Reformhaus。這類商店起源於19世紀中期的生活改革運動(Lebensreform),那時人們主張追求一種以不增加環境負擔為前提的天然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這樣的潮流下,Reformhaus應運而生,它只出售純天然產品,即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劑也不經過任何改造,品種涵蓋食物、水和飲料、化妝品和護膚品、藥品和保健品等。
娜塔莎向我們介紹,在法蘭克福、柏林和多特蒙德甚至還會有專門為純素食者開設的商店,因此各類素食者的生活需求都能得到滿足。此外,德國大部分城市都有素食餐廳,不僅選擇多而且也很美味,素食者們也可以照樣饕餮一番。來自中國目前定居德國的石小姐是一名蛋奶素食者。她也對德國素食服務很是滿意:「德國的素食文化做得真挺好的,給素食者非常多的選擇空間,也有更多肉類的替代品,不僅味道上,還有營養上都很下功夫。」她認為,雖然德國的瓜果和蔬菜選擇不及中國那麼豐富,但是在烹飪方式上還有營養搭配上,比如植物蛋白攝入等,德國都做的很合理很健康。
不只是素「食」
素食讓身體更健康。由於飲食結構的差異,素食者的心血管疾病以及一些癌症的患病率要低於其他人群。而且有調查顯示,素食者的平均壽命較高,生病次數較少。娜塔莎和石小姐也都表示,轉變成素食之後,身體健康狀況比以前更好了。「最重要的我覺得心態變得平和了,這也是絕大多數素食者明顯的變化。如果改變不了外部條件,就努力追求自身內部的平衡與和諧。」石小姐補充說道。
其實,素食理念不僅局限在飲食領域,它還衍伸到穿戴、住行、休閒等各個方面,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而這背後也蘊藏著對環境的人文關懷。「我是一個嚴格素食者。我既不吃肉、奶製品、蛋類和蜂蜜,也不購買任何動物製品,包括皮具、羊毛、絲綢。」娜塔莎說,「消費動物製品意味著很多後果,比如說動物屠殺,熱帶雨林受到威脅,氣候變暖,水資源不足,第三世界國家的飢餓問題等等。而素食理念可以減輕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的這些負擔。哪怕人們只僅僅維持部分的『素』生活,也會好很多。」
在她們兩位眼中,「素」生活不僅有利於自己的身體,更為重要的是能為環境保護作出貢獻。娜塔莎為此提出了一個實際而可行的建議:「我迫切的呼籲請大家投入『素』生活的行列。我們有責任審視自己的行為,為未來考慮。每周少吃幾頓肉,就是一大進步。」你,願意嘗試嗎?
好訊息:無量光素食館誠聘傳統文化老師1名、服務員1名(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33/329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