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二四六頁:
◎【二、列名】
經【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
本經菩薩眾列了四位,第一位是文殊師利法王子。
疏【文殊師利者,此雲妙首,亦云妙吉祥,亦云妙德。】
這是先將菩薩名號這個意義給我們介紹一下。『文殊師利』是梵語,是印度話音譯,中國的意思叫『妙首』,「首」就是第一,妙首就是第一微妙之意。也翻作『妙吉祥』,又翻作『妙德』。這三個意思相通,妙首、妙吉祥、妙德,意思都是一樣的,只是翻法不相同。這位菩薩代表智慧第一。
疏【法王子者,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名法王子。】
『王』是自在的意思,佛於一切法當中得大自在,所以稱之為『法王』。『菩薩』,這個地方要注意就是『入法正位』,入法正位是指什麼?什麼才叫做法正位?這就是指等覺菩薩。等覺菩薩立刻就要後補佛位,這個地位上的菩薩,通常我們稱為『法王子』。
疏【又首舉文殊者,例前舍利弗義。】
把文殊菩薩擺在第一,跟前面十六尊者表法的意義相同。因為前面聲聞眾裡面表法,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排名第一。菩薩裡面也是如此,文殊師利在一切菩薩眾裡面,他代表智慧第一。這就說明這部經,如果不是智慧第一,他不能接受的,不能相信的。凡是能信、能願、能持名求往生,都是智慧第一。要不是智慧第一,實在說就不可能選擇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是一生成佛獨一的法門,唯有智慧第一,他才會選擇,才會信受奉行。
鈔【文殊師利,亦云曼殊室利。】
這都是從梵文音譯過來的。
鈔【言妙首等者。】
這就是意譯,妙首、妙吉祥、妙德,這麼多的翻法。
鈔【準華嚴宗,表三法門,曰信行智。】
文殊跟普賢都是華嚴會上大菩薩,叫華嚴三聖,他在華嚴會上的地位就如同觀音、勢至在極樂世界的地位是相等的。因為他表三個法門:『信行智』,代表信、代表行、代表智。像普賢菩薩代表願、代表行,願行。他是「信行智」,代表這三門。
鈔【妙首者,信也,信為萬行萬德之頭首故。】
『信』是修行之首,我們不信就不會去修。你想修行,第一個你一定是信得過。修行的勤與惰、功夫的淺深,與信心有密切的關係,你信得深,你也就行得深,你就會精進不懈;如果信心淺,你行一定也淺,常常會懈怠。《華嚴經》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是入道的源頭,是一切功德之母,這個「母」是比喻能生的意思,唯有信能生無量無邊的功德。菩薩這個德號叫『妙首』,是取這個意思。
『萬行萬德』,『行』是講行門,『德』是講真實之德。菩薩所修,在一般大乘經典裡面所說的六度萬行,像布施、持戒一直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講「萬德」,像經上常講的常樂我淨,法身、般若、解脫,又我們常常念到的,如來果地上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乃至於大經上常講的無量百千陀羅尼,這些都是說的真實之德,真實之德唯有信才能夠入,所以說「信能必到如來地」。可見得信心非常的重要。淨土法門修行的三個條件,叫三資糧,第一個就是信,信願持名,這三個條件能生淨土。
鈔【妙吉祥者,行也。】
『妙吉祥』是講『行也』,依照佛法去修行,決定是吉祥的,尤其是依照《彌陀經》來修行。《十往生經》上說:「行人」,就是依照這個法門修行的人,具足信願行發願求生淨土的人,「阿彌陀佛派遣二十五位菩薩日夜保護你」。你有二十五位菩薩保護,哪有不吉祥的道理?所以這個行門非常的特殊。
鈔【佛地經言:一切世間親近供養讚嘆,名妙吉祥。】
再舉經論來證實。『一切親近供養讚嘆』,是妙德的感應。
鈔【又真諦雲。】
真諦法師,唐朝時候,這是西域的高僧到我們中國來行化的。他說:
鈔【於怨親中,平等利益,不為損惱,名妙吉祥。】
怨親平等,決不會損害眾生,決不會叫眾生起煩惱,這是菩薩大悲平等行,稱之為『妙吉祥』。我們讀到這些地方,實在講都要學,要認真的去學習。我們在一切世間裡頭,實在講缺乏「親近供養讚嘆」,實在說,我們沒有認真的去修普賢十願。而一個念佛求生淨土的人,對於普賢十願、文殊十行(十波羅蜜),應當要修學。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看到,經文一展開就說,與會的那些菩薩、聲聞、比丘一切大眾,無不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普賢大士之德就是十大願王。所以這個經念了之後,要把綱領抓到,我們要去做,努力的去做。我們在講席裡頭也常說到,百分之百的做到,你將來往生西方世界決定是上品上生;做到百分之九十,你是上品中生;做到百分之八十,你是上品下生。上品下生也不錯了,到西方極樂世界,七天就花開見佛。這是我們要爭取的。所以要認真去做,此地提出來也是這個意思。
「怨親平等」這條,我們更應當要學習,我們怨親都是極不平等,這是很大的障礙。如果能從怨親平等裡面修我們自己的清淨大悲心,平等大悲心,我們往生的時候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臨終那一剎那,你就不會有障礙,為什麼?你清淨平等,到那個時候不會有放不下的,不會有牽腸掛肚的。甚至於人家碰你身體,你也不會有煩惱,你怨親平等了。所以這是我們平常真正要下功夫,可以免除往生的時候發生一些意外的障礙。
鈔【又生時有十種瑞。】
就是『有十種』祥瑞,所以稱為妙吉祥,就是文殊菩薩在示現出生的時候。
鈔【一光明滿室,乃至十象生六牙,名妙吉祥。】
他出生的時候有十種瑞相,這個可以說是無量無邊的福德現前,才會有這樣的祥瑞。
鈔【是即解之行故。】
『即解之行』,這是解釋「妙」字,這個意思就是說,他的解行相應,解在行中,行在解中,解就是行,行就是解。這一點我們也很強調,所以我希望修淨土的同修們,我們要三經合參,就是《無量壽經》、《彌陀經》跟《觀無量壽佛經》,要把三經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行為,這就妙了。我們見解思想行為就是解,解就是我們自己思想見解行為,這就妙解三經了,要把它做到。
鈔【妙德者,智也。經云:諸佛之母,釋迦之師,豈非妙德。是即行之解故。】
『妙德』的意思,實在說,文殊菩薩早已經成佛,他是古佛倒駕慈航而來的,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文殊曾經是七佛之師,七尊佛的老師,這七佛裡面就有釋迦牟尼佛。過去劫中最後的三尊佛,以及我們現在賢劫的四尊佛,文殊師利菩薩是七尊佛的老師,所以他的智慧早就圓滿了。智慧不圓,不能叫妙德。《華嚴經》上說,這位菩薩是「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這個意思就很顯然的說明,文殊菩薩早已經證得一切種智,與佛沒有兩樣,所以他代表智門。
鈔【入法正位者,如來據中道第一義,而菩薩入於此地,是謂紹隆佛種,當繼佛位。如大君體元居正,所生王子,今在東宮,當紹王位,名法王子,又名佛子,其意亦爾。】
這裡面有法說,也有比喻。『如來據中道第一義』,這是說明佛居正位,「中道第一義」就是佛位,是圓教究竟的佛果。通常天台家講佛有藏通別圓四種佛,唯獨圓教佛才是中道第一義。『菩薩入於此地』,這是說菩薩接近佛的地位。「中道」不太好懂,我們拿天台家來說,天台講到相當深的意義,他講到圓解。因為這都屬於教下,教下講大開圓解,大開圓解是明心見性的地位。如果大開圓解而著於圓,那就不圓了。可見得執著圓還是過失,還是錯了,何況其他?我們凡夫著有,處處都以為一切是真有、實實在在的有,這個錯了。二乘人不著有,他著空,也錯了。菩薩是空有兩邊都不執著,這叫中道。
《楞嚴經》「大勢至圓通章」上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不著有,淨念相繼不著空,空有兩邊都不執著。這種念佛的方法是非常高級的,四種念佛裡面,這叫實相念佛,通常我們很少講,為什麼?我們做不到。「都攝六根」就是一念不生,我們六根對六塵境界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叫攝,我們能做到嗎?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嗎?做不到。所以《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沒有教這個方法,他教觀想、觀像、持名,他沒有講實相。而「大勢至圓通章」裡面,講的是實相念佛。這個道理我們要曉得,我們也希望儘量努力去做。可是有一個努力的念頭就不行了,為什麼?著相了,就達不到。因此,實相念佛是非常自然的,所謂從容中道!這裡面沒有想像的,不起心不動念,我們一有念頭就起心動念。實在說,我們用前面三種念佛的方法,念到理一心不亂,以後的念佛就自自然然是實相。其實念佛念到事一心就都攝六根,你就得念佛三昧。念到理一心才淨念相繼,那就是所謂念不退,念念流入如來覺海,佛經裡面講「薩婆若海」,就是大覺之海,海是比喻。菩薩入法正位,也彷佛到這個地位了。而菩薩入於此地,『是謂紹隆佛種,當繼佛位』,這就是後補佛的地位,菩薩入到這個地位。
下面用我們世間法做一個比喻,『如大君體元居正』,大君是皇帝,皇帝他居的是正位,九五之尊。佛法裡面的『法王子』,就像東宮太子,是一樣的地位。『所生王子,今在東宮,當紹王位』,他是國王的繼承人。由此可知,法王子就是佛的繼承人,所以法王子非常尊貴。
『又名佛子,其意亦爾』,也稱之為佛子,但是佛子沒有法王子意義那麼明顯。華嚴會上稱「普賢為長子」,法王子,「文殊為庶男」,文殊好比是佛的小兒子,普賢是佛的大兒子。長子是法王子,庶男就是佛子。為什麼在華嚴會上,普賢菩薩排名排在文殊菩薩之上?諸位要曉得,文殊代表智,普賢代表行,普賢擺在第一,重行!像西方三聖也是如此,觀世音排名在大勢至之上,觀音表行,大勢至表智,這個法門也是重在實行。所以你看到菩薩擺的位置,就曉得這個法門是重智還是重行,就能很明顯的看出來。
鈔【凡菩薩皆法王子,獨稱文殊者,荊溪云:於王子中,德推文殊,又諸經文殊常為一切菩薩上首故。例舍利弗者,身子智慧第一,文殊大智獨尊,如前所明此經惟智方能信受故。】
這段講得很好,為什麼?凡是菩薩都稱『法王子』,這法王子是通稱,不一定普賢稱法王子。我們一般的稱呼,見性的菩薩都叫法王子。在圓教裡面,初住以上都稱法王子,都稱佛子,為什麼?與佛同生性,這個說法非常有道理。我們凡夫跟佛用的不是一樣的心,我們凡夫所用的是分別心、妄想心、執著心;見了性的菩薩,所謂轉八識成四智,他不用這個心了。《楞嚴經》二十五圓通,那二十五位菩薩統統都是圓教初住菩薩,所以地位並不很高。《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是圓教初住,大勢至菩薩也是圓教初住。所以每部經上同樣這位菩薩,他的地位不相等。觀世音菩薩,在楞嚴會上他示現的是初住,《華嚴經》上示現的是第七回向;在《法華經》上示現的是等覺。所以,在每一個會上示現的身分不相同。《楞嚴經》上,菩薩講:「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從觀世音菩薩做一個例子,其餘二十四聖沒有例外的,他們見色聞聲跟我們不一樣!觀音菩薩用什麼聽音聲?用聞性聞。我們用耳識聞,這就不一樣。菩薩見一切色相用見性見,我們用眼識見。如果我們也會用六根的根性,那就跟佛沒有兩樣。你要是會用六根根性,就可以稱得上是法王子。你要是不會用六根根性,還是用八識,這個不能稱法王子。
通常稱佛子,範圍比較寬一點,可以包括我們初發心的。你學佛,那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寶都是三寶弟子,這個比較寬一點;稱法王子,那個意思比較謹嚴一點。交光法師在《楞嚴正脈》裡面,叫學《楞嚴》的人應當要懂得「舍識用根」,雖然是這樣提倡,舍識用根談何容易?不容易的事情。實實在在講,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功德決不亞於舍識用根,問題是你要會用,你要會念才行。什麼叫會念?什麼叫不會念?我們現在一般念佛,說老實話多半都不會念,你念的不如法!所以功效不顯著。什麼叫會念?會念的人,心裡念頭才起來,不管什麼念頭,善念惡念、正念邪念,一概不要管,為什麼?你真如本性裡頭沒有念頭;它原本沒念頭,有念即錯,本來沒有念頭!現在這個念頭,不管什麼念頭,只要念頭一起來,第二個念頭就換成阿彌陀佛,換句話說,起念只有一念,決定沒有相續的第二念,第二念就改成阿彌陀佛,這樣念佛叫會念。念久了,你一切分別執著妄想都沒有了,都念掉了,就剩下一個阿彌陀佛。
如果你善根厚,這一句阿彌陀佛你會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你就念到理一心不亂,你往生決定上品上生。如果我們善根福德淺一點,沒有那麼厚,這個方法念佛確確實實把分別執著妄想伏住,它不起現行,你往生西方世界凡聖同居土決定有分。換句話說,我們這一生是真正的永脫輪迴,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也是一生成佛。其他任何一個法門,都無法跟念佛法門相比。
這地方有一個問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稱法王子,為什麼別的這幾位菩薩不稱作法王子,單單稱文殊?荊溪大師告訴我們,『於王子中,德推文殊』,一切菩薩裡面,文殊菩薩德行第一。他要沒有這麼高的德行,怎麼能做七佛之師?這是一個理由,我們大家特別尊重他。『又諸經文殊常為一切菩薩上首故』,大多數大乘經典裡面表法,都是文殊菩薩排在第一,就像小乘法裡面把舍利弗尊者擺在第一,意思是相同的。小乘裡面,『身子』就是舍利弗,舍利弗智慧第一;菩薩裡面,文殊菩薩代表智慧第一。無論大小乘,如果不是智慧第一,不能信受這部經典,不能信受這個法門,所以一定要把它擺在第一位,這是表法的意思。
鈔【又分別而論,則身子權智,文殊實智,權智明有生淨土,實智明無生淨土,鈍根則從權入實,利根則權實雙融。若推本而論,不思議境界經云:復有百千萬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在坐,其名曰舍利弗等。則文殊身子,同一甚深智慧,益知此經非淺智所能信矣。】
這一段註解有很深的意思存在。『分別而論』,因為前面這個講法是總說,把它分開來講,智慧有權實不同。「權」是善巧方便說,「實」是真實說;「權」是佛隨順我們眾生的見解常識來說的,「實」是從如來自己境界上說的,往往我們無法接受,但是那是真實的。佛隨順我們的見解常識來說,我們統統能接受,很歡喜的接受。所以,這兩個人代表權實兩種智慧。小乘人他有相當深的定功,也顯示出相當的智慧,可是他的智不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出來的,所以不是真智慧,這才勉強說一個『權智』。其實這一段文要是不說出來,這個舍利弗的權智不好講,為什麼?沒有『實智』,哪來的權智?好像那個樹一樣,沒有根哪來的枝葉,實智是根本,權智是枝葉,沒有實智決定沒有權智,也就是說明阿羅漢沒有智慧。什麼人才有智慧?見了性的人才有智慧。心性是實智,心性起作用,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那是權智。這一段裡面顯示出,舍利弗尊者也是大權示現,不是真正的小乘,也是古佛再來,他們地位都差不多,都一樣的,都成了佛的。示現在釋迦牟尼佛這個會上作聲聞、作菩薩,無非是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法而已,這叫大慈大悲,倒駕慈航,是這麼個意思。
『權智明有生淨土』,承認西方極樂世界確確實實是有,就跟我們現在這個世界一樣,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西方,但是不是在我們地球的西方,是在娑婆世界的西方。我們這個地球,近代有一些真正懂得科學的人他也了解,我們這個地球實在講是一個小世界裡面的一洲。一千個小世界才叫小千世界;以小千世界為單位,一千個小千世界才叫一個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為單位,一千個中千世界叫一個大千世界,這一個大千世界總的名稱叫娑婆世界。極樂世界是在娑婆世界的西方。這就說明,佛給我們講的這是一樁事實,娑婆世界西方過十萬億佛國土,那一邊確實是有一個星球,那個星球很大,比我們地球不曉得大多少倍,那個世界就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殊勝莊嚴無比!因為那個世界是法性土,跟我們這世界不一樣,本質上不相同,為什麼?我們這個世界,乃至於十方諸佛的剎土,是真如本性起了無明之後才變成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裡面又有見相兩分,見分變現出相分,相分變現出十法界依正莊嚴,所以它是從無明變現的。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無明,完全是自性變現的,所以它那裡是自性的淨土,跟我們這個不一樣!我們這個地方是「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我們這個土是這麼來的。換句話說,追究它的根源,我們這個土是從無明變現出來的,它那個土是完全從真如本性裡面現出來的,根源不相同。這是我們沒有法子理解的,經上常說「唯佛與佛方能究竟」,不是九界有情所能理解的,道理就在此地。所以根性鈍一點的人,從權入實,這就是有生淨土,有生。
我們這裡念佛念到功夫成熟的時候,將來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大家看到這裡,不要懷疑,真的去,不是假的。如果根性利的人,那他就高明了,所謂「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沒去怎麼生?沒去,真生了。那是根性利的人,他曉得阿彌陀佛的自性跟我們自己的自性是一個性,不是兩個性,稱之為「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這樣的人去往生,跟諸位說,統統是上上品,生到那邊去是實報莊嚴土。這是利根,這是真正有智慧,他曉得有無生淨土。
『無生淨土』,就是真正了達法空,兩種執著都破盡了。凡夫有人我執、法我執。我執盡了,證得人空,我們念佛的果位上就是事一心不亂,念到法空就是理一心不亂。得事一心不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方便有餘土,還是屬於有生淨土,方便土跟同居土都是屬於有生淨土。但是諸位要曉得,西方世界空有不二!像《心經》上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那是妙土!所以你說它有生可以,你說它無生也可以,它這個有生跟無生是一不是二。我們一看,往往把它對立了,看到有生,還有指望;看到無生,就悲哀了,就沒指望了。那錯了!不知道人家是一不是二,那是真正的妙土。
根性利的這些人他開悟了,他念佛念到見性,見性之後,他心真正到清淨,這個時候徹底明了生佛不二,淨穢融通。像《大論》裡面所講的,《心經》上也講得很明白,「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中觀論》上講的八不,這是諸法實相,也就是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上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雖然清淨心裏面一念不生,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他的佛號不間斷;佛號雖然不間斷,決定不礙「本來無一物」。
禪宗,他們要證本來無一物,要證清淨心,要是念了一聲佛號,他要漱口三天,他說他那個心裡染污了。諸位要稍稍冷靜一點,你就想一想,他的心不清淨!怎麼說不清淨?如果真正清淨了,念一聲佛號還能把他染污嗎?由此可知,他討厭念佛那個討厭的心就不清淨,他還是沒有離開執著,他執著什麼?執著清淨,他執著無一物。他並不是真正的無一物,他心裡頭還有一個無一物,有一個無一物在,所以並沒有到真正無一物!如果真正到無一物,就不在乎念佛,決定不會染污。所以這個境界很不容易得到。雖然曉得「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但是他念佛從來不間斷,雖然知道「生即無生,無生即生」,他還是要往生。我們看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是無生而生。那些菩薩不是普通人!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
淨土只有一個,絕對沒有兩個,此地是為了說法方便起見,叫你去悟入,實際上是一樁事情。眾生根有利鈍,『鈍根從權入實』,就是從凡聖同居土漸漸證入實報莊嚴土。像我們在此地用功夫也一樣,我們用第六意識心在念佛,這個沒錯,這就是權。你明白這個道理,你會從權入實,會把第六意識念成妙觀察智;如果不明了這個道理,你永遠在權位,你入不了實位。所以理要明白,下手從權、從事上下手,穩穩噹噹,決定不會出差錯的。所以,由事持漸漸就到理持。
講到這些大菩薩們,他們根利!他是「權實雙融」。雖然明了理,明理也不廢事,事沒舍掉!像大勢至菩薩,他理明了,都攝六根,明心見性了,他一天到晚還是拿著念珠阿彌陀佛念個不停,不廢事!甚至像文殊、普賢,是圓教的等覺菩薩,華嚴會上還發願求生淨土。這都是示現這個樣子勸勉九界有情,九界包括十地菩薩在內,勸他們求生西方淨土,圓滿無上菩提,是這個意思。
『若推本而論』,「本」是根本,現在我們看到是跡象,舍利弗、文殊都是示現的跡象,他的根本早都成佛了,都是古佛再來的。『不思議境界經雲』,不思議境界經是什麼經?《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入不思議境界普賢菩薩行願品」,這是《四十華嚴》的品題。因為品題太長,這裡只舉出一個『不思議境界經雲』,《四十華嚴》裡頭說的。『復有百千萬億菩薩,現聲聞形,亦來在坐』。《華嚴經》上才把這個根本說出來!否則的話,華嚴會上怎麼會有小乘?華嚴會上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才有資格入席的,不是法身大士,見都見不到這個法會,怎麼舍利弗他們都在那邊?這是我們到《華嚴經》第九會才看到,這是在《四十華嚴》的第一卷裡面看到這個境界,為什麼?小乘人都在,原來這些人不是真正的聲聞,是什麼?都是佛菩薩『現聲聞形』,變現一個聲聞的樣子來參加這個法會。
『其名曰舍利弗等』,舉出一個人,原來這些全都是法身大士。所以經上常稱他為大比丘、大阿羅漢,就是告訴你不是真的,都是大菩薩。『則文殊身子,同一甚深智慧』,從根本上講,他們都是一樣的,都是古佛大菩薩再來的。『亦知此經非淺智所能信矣』,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真是像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三個條件要具足,要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我們現在這個因緣,實在講比起任何一個時代都要殊勝,我們五經同時都在講,這個因緣深,而且《彌陀經》講《疏鈔》少,講《要解》也少!一般道場講《彌陀經》是應付應付而已,講個七天,講個半個月,這裡頭意思透不出來,講《無量壽經》的就更少,講《觀無量壽佛經》的也不多。我們這個道場三經都深入的在研究探討,這個因緣是無比的殊勝。
現在就是得看看我們自己善根福德如何了,善根福德是什麼?「善根」就是信解,你相不相信,你能不能理解,我真正理解了,我相信。可是諸位要曉得,這個善根有深淺不同,我相信了,我明白了,這個善根不能算深,怎樣才算深?像我們在此地研究這部經,我們遍遍的境界都不一樣!從這裡就看出這善根的淺深。譬如,我去年的信解不如今年,前年不如去年,去年不如今年,今年一定又不如明年,你才看到信解的確有淺深。所以善根有淺深!
福德也有大小不一樣。「福德」是什麼?是發願跟持名,發願跟持名也是一年一年不一樣!去年願力沒有今年願力這麼強,去年的自信心沒有今年的自信心這麼樣的肯定,你看這個福德,一年跟一年大小不相同。持名,從方法上來講,一年比一年精純,這一句佛號真的念到要害,很有力量,念佛一年比一年念得好。這是講善根福德確實有淺深大小的差別,這是我們不能不注意的。不要以為這《彌陀經》我已經聽過一遍,我已經懂得了,不要再聽。算你有善根有福德,你善根不夠深,福德不夠厚。
雖然我們是有善根福德因緣,我們必須在善根福德因緣這三方面都要加強,繼續不斷的去加強,這樣到我們報盡往生的時候,那就非常的殊勝,品位增高,我們這一生沒有空過!希望大家特別留意這一點,這是我最近這幾年很深很深的體會。我們今天就講到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