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二八一頁:
鈔【然古之跋涉,蓋為親炙聖賢,今日賓士,祗是遙瞻影像,而且備經險阻,不憚劬勞,何得現在慈尊,舍之不往。】
這一段接著講參學,參學在修學過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樁事,不但出家人要參學,從前在家求學,求學也要講求尋師訪道,跟佛門裡參學沒有兩樣。因為師道是最尊的,所謂「只聞來學,未聞往教」,聽說哪個地方有賢德之人,我們一定要親自到那裡去向他請教;而不可以隨隨便便的請他,「你到我這個地方來教教我們」,這個太輕率,一定要自己恭恭敬敬的去參究、去拜訪。古德參學的目的都是如此,就是親近聖賢。
現在朝山的風氣很盛,朝山就是參學的遺風,朝拜善知識;可是現在眾生福薄,聖賢人沒有了。在台灣幾個道場距離都不太遠,朝山花一、二天時間就夠了。如果在大陸,交通尤其是不便,蓮池大師生在明朝末年,他老人家是萬曆年間的人,說這個話都是當時的,當時佛教已經相當衰了。所謂明末四大師,蓮池、蕅益、紫柏、憨山,這四位法師把佛教再振興起來,這是很難得希有的因緣。那個時候朝山已經成這種現象,現在還有什麼話說?沒話講,都是去遊覽風景,看看佛菩薩的形像,法相莊嚴。在過去,朝山的人確實非常辛苦。
我們看《虛雲老和尚年譜》,他朝五台山走了三年才走到,年歲也大了,身體也不好,一路上就是生病,有時候病了幾乎就起不來,病得這麼重。他的恆心毅力,那是值得人佩服。最後他終於達到目的地,去參禮文殊菩薩的道場。他在路上重病的時候,遇到文殊菩薩來救他、幫助他,當時他並不知道那個人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變化成一個邋遢、貧苦潦倒的出家人,穿得都破破爛爛,好像在外面要飯一樣的。每一次生病有大難的時候,這個人都出現在面前,來幫助他、照顧他,給他藥吃,一直到病好了,這個人就走了。他告訴他,他住在五台山,他的名字叫文吉。以後到五台山打聽這個人,有個老和尚告訴他,這是文殊菩薩化身,他才知道。
蓮池大師在此地勸我們,我們參學是參禮善知識,現在阿彌陀佛在西方,是現在佛,十方世界裡面第一善知識,你為什麼不去參訪他?這個意思就是:為什麼不求往生?為什麼不去見阿彌陀佛?你要吃這樣多的辛苦,到外面去朝山拜佛、去參禮,結果你什麼也得不到,真的空跑一趟。有的時候不但空跑,得到只有反效果。你參訪一位善知識,指你一個路子;你參訪二位善知識,就指你兩條路子;你參訪三個、四個,那你走到十字街頭,不曉得要走哪一條路好?那就苦了。
我們到底學什麼好?蓮池大師這個意思,實在講就是跟印光法師接引學人的態度沒有兩樣,就是叫你老實念佛,不要去東跑西跑,把你的光陰、精力都浪費掉。你有這個光陰、有這個精力,為什麼不好好去念佛?這是我們要能夠去體會。底下一段講:
鈔【城東老母。】
這段公案是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
鈔【與佛同生而不見佛,非此之流耶。】
城東老母她跟佛生在同一個時代,也住得不遠,她與佛沒有緣,她不喜歡見到釋迦牟尼佛。看到釋迦牟尼佛從前面來,她調過頭,她就走別的地方去了,總是避而不見。雖然她不願意見佛,可是佛常常現在她面前,現面前,她就迴避。這個老母從東面來,佛就現在東面,看到佛調頭而去,往南面去了;佛又化一個身,在南面又堵住她;她又往西面跑,西面佛又化身;搞得四面統統都是佛,結果她哭起來,指頭蒙著面不見佛,結果每個指頭都化一尊佛,十個指頭就十尊佛像。業障就這麼重!這就是解釋,這是自甘墮落,不願見佛,「是則名為可憐憫者」,真正可憐。與佛沒有緣,的確佛都沒辦法度她,城東老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鈔【過未之佛,勢所難逢。】
『過』是過去,『未』是未來。過去佛、未來佛,確實我們很難遇到。
鈔【現在空過,故可憐憫。】
阿彌陀佛是現在佛,現在佛你要是空過了,這真正是可憐憫者。所以一個真正念佛求生淨土的人,二六時中心裏面決定不能離開阿彌陀佛。佛號不能間斷,口裡面有斷,心裡頭不能斷。《楞嚴》說得好,「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佛是心裡想佛,我們讀經是想佛;看註解,像蓮池大師的《疏鈔》,《無量壽經》的註解,這都是憶佛,我們心裡沒有離開佛。為人演說也是念佛,我把淨土的道理講給別人聽,勸別人相信、勸別人發願,統統是念佛。必須要這樣做法,我們的確二六時中心裡從來沒有離開阿彌陀佛。這樣我們自己心裏面才沒有懷疑,才有把握我們這一生決定成就,這一生決定不空過,這是比什麼都要緊的。末後這一段稱理,這是稱性而談。
鈔【稱理,則自性體自靈知,是其土有佛義;自性即今顯現,是現在說法義。】
這是稱性來說。我們自己的自性本來是靈明覺知,古德常講「湛寂靈明」,形容我們自性,這就是『其土有佛』,這個土是講的法性土。盡虛空遍法界,所謂橫遍十方、豎窮三際,哪裡沒有佛?有!處處皆有,時時都在,這是自性覺。不覺,我們這個佛就迷失掉,佛就找不到了。
自性不迷就是『現在說法』的意思,這末後一句『自性即今顯現』,顯現就是不迷。怎麼顯現法?交光大師在《楞嚴》註解告訴我們,「舍識用根」就不迷,識是迷,根中之性不迷,如果我們能用根中之性,那就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見色,我們用見性見;聞聲,我們用聞性聞;不像凡夫、二乘、權教菩薩,他們用眼識見色塵,用耳識聞聲塵,這都是迷而不覺。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佛菩薩用見性見色性,就明心見性;用聞性聞聲性,外頭就不是六塵,而是六性,這叫明心見性。這個說起來很玄,不但我們沒辦法做到,恐怕聽都聽不懂。我們把這個意思再淺說一點,諸位總曉得一個大概。
我們眼見色的時候有了分別,這個分別心起來,這就是眼識見,第六意識見,這是識見,見的色塵;在見色當中起了執著,執著就是末那識見,末那識執著;見色的時候會聯想,想過去、想未來,會連串起來想,這是阿賴耶識裡頭種子現行見,就是妄想見,這叫情識,這不是性。見性見是怎麼見法?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換句話說,離一切分別執著妄想就是見性見。見性見外面是色性,性是平等的,性是一如的。你在這裡面分好醜,這是識裡頭才分,性裡頭沒有的,性裡頭找不到好醜。好醜是從分別心、執著心產生,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哪裡有?就沒有了。
所以見性見、聞性聞,這個世間是平等的,這個世界叫一真法界。所以一真法界在哪裡?就在面前。你為什麼見不到?就是因為你有分別執著妄想,所以你見不到。你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妄想,現前這個境界是一真法界。所以佛菩薩他跟我們不一樣,永遠沒有分別執著妄想,沒有。這就是《楞嚴經》上交光法師教給我們的「舍識用根」。舍一切分別,就是舍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分別,第七識執著,第八識是妄想的根源。
佛在《華嚴・出現品》裡面也明白的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換句話說,一切眾生跟佛是一樣的、是平等的,一絲毫的差別都沒有,智慧神通道力沒有一樣不平等,「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把一切眾生病根說出來。你為什麼不能證得?就是因為你有妄想、你有執著。所以佛後頭有講,只要你能夠離妄想執著,你的自然智、無師智,這般若智慧統統都現前了。在境界裡面,六根接觸六塵,這就是我們修行的地方,為什麼還要起分別執著?覺悟的人,他到底覺什麼?就是覺這個。覺了以後起修,悟後起修,修什麼?修正以往的錯誤,從今而後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再也不分別、不執著,那就跟佛沒有兩樣。
一切法裡面沒有過,也沒有功;功跟過是對立的,過沒有了,哪來的功?惡沒有了,哪來的善?一切善惡相對的統統沒有了,相對的沒有了,才叫一真法界,所以法界只有一真;才起心動念,一真法界就變成對立,就變成相對了。
鈔【終朝侍佛側,不見金容,竟日坐法筵,罔聞妙道。遂使魔王混於佛殿,邪法亂乎真宗,但能返照心源,佛法一時雙足。】
這一段解釋得非常之好。『終朝侍佛側』,這是比喻,好像阿難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的侍者,一天到晚都不離開佛陀的。這個比喻,佛是什麼?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我們什麼時候離開過真如本性?比阿難侍佛還要來得親切,一分一秒、一剎那也沒離開過!從來沒有離開過,這是有這個意思。『不見金容』,就是你不悟!你為什麼不見性?『竟日坐法筵,罔聞妙道』,竟日是終日,法筵是講席;在講堂裡面天天聽講,也沒有開悟,是有眼如盲、有耳如聾,不見不聞。不見不聞就是你沒有能夠悟入心性,沒有能夠明心見性。為什麼不見性?如果用在念佛法門上,很簡單,沒有能得一心。你沒能得一心,你得一心就是見佛,得一心就是聞妙道,就是悟道。
這個原因剛才我們說過了,就是我們見,我們不會見,聽,咱們也不會聽。為什麼?見,咱們用眼識見,用第六意識、第七識見,永遠見不到金容;聽,我們用的是耳識聽、第六意識聽、第七識聽,所以永遠不開悟,毛病在這個地方。《起信論》、《楞嚴經》上,佛都是這樣教給我們,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這樣去見、去聽就跟佛菩薩沒有兩樣。離言說、離名字、離心緣,心緣就是妄想,就是心裡的攀緣、聯想,這個統統離開。換句話說,就跟交光大師講的「舍識用根」沒有兩樣,你就完全相同了。可是我們知道,知道沒能做得到,所以還是不管用。知道是解悟,做到是證悟,那才管用,解悟不管用,必須要證悟,真正去把它做到。
底下這兩句就是說我們現前的狀況,『遂使魔王混於佛殿』,魔王是什麼?貪瞋痴慢煩惱魔、五陰魔、生死魔,這是魔王。魔王竊據佛殿,我們現前這個狀況就是如此,不是佛當家,而是魔當家。因為罔聞妙道,這才『邪法亂乎真宗』,邪法是邪知邪見。什麼叫邪知邪見?只要你有思想、有見解,統統叫邪知邪見。那我們要問,佛有沒有思想?有沒有見解?告訴你,佛沒有。佛說這些法、說這麼多經典,這裡頭不是有很多思想見解嗎?你念念《金剛經》,佛沒說法,佛統統否定掉了。誰要說釋迦牟尼說法,這個人叫謗佛,佛沒說法。這個話說得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佛說法叫「無說而說,說而無說」,你要懂這個意思。
怎麼叫無說?因為佛沒有思想、佛沒有見解,佛對任何問題沒有看法。你怎麼看法、他怎麼看法,佛沒有看法。佛心清淨,一塵不染,佛哪有法?哪有法可說?魔才有法可說,佛是無法可說。無法,為什麼說這麼多法?佛是為眾生,所謂解粘去縛。換句話說,就像醫生治病一樣,看到你這個人有病,好!我給你開個方子,給你一點藥,你一吃就好;病好了,藥也沒有了。健康的人哪有藥?病人才有藥!健康的人沒藥。佛是隨著這些眾生、這些病人給他處方,佛有沒有藥?佛沒有。
告訴你這個方法,你一聽,悟了,你也沒事了,佛也沒事了;你要是不悟,你的事情沒解決,佛還是沒事。佛決定不是說,你沒好,我還有事,沒有,佛還是沒事,佛始終都沒事。所以佛無法可說,確確實實的。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聽經的人要會聽,會聽怎麼聽法?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這才能入得進去。我們有聽就糟了,有聽怎麼樣?落在意識裡頭,落在知見裡面,有聽是增長邪知邪見。那好了,我就不聽,那無聽,不聽也糟糕,不聽墮在無明裡頭,就增長無明。這是佛法的難處!
天台大師給我們講的「三諦三觀」,所謂「即空即假即中」。三諦三觀是同時的,沒有先後,才能與心性事理的真相相應。這樁事情非常之難,空、假、中,我們一般人總是把它分作三樁事情,沒有把它看成是一樁事情;而且都把它看成有三個階段,不曉得它是同時的,所以不容易契入,原因就在此地。佛的生活,就是在空假中一如之中,妙就妙在此地,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一切時、一切處即空即假即中。講空,是從體上說,像釋迦牟尼佛說法,說而無說,無說是空,說是假,假有,真空。空有是同時的,說跟無說是一不是二。我們凡夫認為有說就不是無說,無說就不是有說,把有無看成兩個對立的,而不知道有無不是對立的,有無是同時的,有無是一體的,這叫中道。正是《華嚴經》上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那個無礙就是中道,有礙就不是中道了,它有障礙。所以一切法統統沒有障礙。
我們如果從這個地方入,能入得進去,能體會得到。所以真如本性、法身理體、一心不亂,我們才能得到。如果不曉得這個真理,不知道這個方法,我們想入這個境界,那就太難了。所以「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聽而無聽,無聽而聽」,這是很高的一個原則。這個原則要是明白了,把它運用在六根上,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上,見而無見,無見而見,觸而無觸,無觸而觸,那就沒有不自在的,這就是真正的解脫,真實的自在。心地決定清淨,沒有掛礙,心境一如!才有分別執著,就落在邪見、落在無明裡面。
『邪法亂乎真宗』,邪法並不是指佛教以外的法,你要不會這個意思,所有一切經典統統叫邪法。譬如念佛,我們念佛沒有能夠念到心地清淨,換句話說,不能念到功夫成片,我們念佛都叫邪法。如果念佛是正法,你應該會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一心不亂,上軌道了,必定可以達到這個目標。你念佛念了幾十年,這目標沒有達到,你一定走錯路了。所以佛法,法是軌持的意思,像個軌道一樣,火車在軌道裡面行走,只要它不出軌,我們就曉得此地開車,幾點幾分一定到底下一站。你這裡車開了,開了多少年,底下一站沒到,這個真的有問題,這大有問題,這決定是出軌了,所以決定是邪法而不是正法。諸位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其他法門裡面都是講明心見性,你要是不能明心見性,那都是邪法。念佛這個法門裡面講往生淨土,你要沒有往生,那你這個也是邪法,不是正法。邪正是這樣子分法的。
所以念佛第一個目標就要念到我們自己心清淨,二六時中就是一天到晚,心裡佛這個念不斷,「不間斷、不夾雜、不懷疑」,真把這九個字做到,這就是功夫成片,這帶業往生,決定往生。功夫成片裡面也有三輩九品,上三品的,不但預知時至,而且生死自在,想什麼時候走就可以什麼時候走,想多住幾年也不礙事,生死自在,功夫成片就可以做到生死自在。一心不亂,那更不必說,從此再往上提升,就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有事一心,事一心不亂是見思煩惱斷,如果講修證的功夫跟阿羅漢、辟支佛相等。小乘修成須陀洹之後,天上人間七次往來才能證阿羅漢果,咱們念佛的人一生可以證得,這小乘人趕不上,所以這個法門是圓頓大法。功夫還不只如此,再往上提升一層,是理一心不亂。理一心就是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那就是此地講的,你見到金容,你聞到妙道。如其不然,那就是「魔王混於佛殿,邪法亂乎真宗」,必定是這個現象;一般凡夫、二乘權教菩薩,都是這種現象。
底下兩句是教給我們怎樣來對治。不管邪魔怎樣擾亂,我們的心性、我們的正法決定沒有動搖;如果真的被它擾亂動搖了,那就不叫做真如、不叫做本性。沒動!大師教給我們『但能返照心源』,「返照」是迴光返照,你肯回頭,這是方法,這個方法妙極了!特別是初學人應當要曉得、要會用。這個方法就是平常講的回頭是岸,什麼回頭?是你那個心念回頭,就是念頭回頭;有念,這個念頭往外走,往外去攀緣,回頭是把這個念頭收回,這叫回頭。三皈依就是這個意思,皈依佛,從迷回過頭來依覺,這一回頭就覺了;邪,一回頭就正;染,一回頭就清淨。就在你能不能迴光返照!
照你這個心源,心源就是本性、真如本性,就是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本來無一物,也就是一念不生的時候。一念不生,外面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心源;如果一念不生,外頭什麼都不知道,那是無明,那個不是心源。一念不生,外面樣樣清楚、樣樣明了。不但眼前的事情明了,過去、未來統統都明了,這是自性覺。我們想返照而返不過來,不會返,那怎麼辦?給諸位說,這個法門妙,這個法門殊勝,跟其他法門確確實實不一樣,為什麼?容易,其他的法門難!這個法門迴光返照,就是你立刻回過頭來想到一句阿彌陀佛,就回頭了。
我們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起貪瞋痴慢,這迷邪染,在這個時候忽然一念覺悟,念一聲阿彌陀佛就回頭了,就是返照。古德告訴我們,我們起心念這句阿彌陀佛,這一念是「始覺」,就是開始覺悟;所念的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心源,就是「本覺」;始覺與本覺是一不是二,這叫「究竟覺」。能念的自己跟所念的阿彌陀佛,這都分不開,這當中沒有界限,所以它確確實實是法性、是本體、是心源。這在念佛法門裡面容易體會、容易做到。換句話說,當我們起心動念的時候,這個就是緊要的關頭,能夠立刻覺悟,立刻把它轉成阿彌陀佛,這就行,這就叫返照心源。
這個時候『佛法一時雙足』,「佛」是大智大覺,「法」是正知正見;大智大覺、正知正見同時都現前,這兩樣統統圓滿,統統具足了。這個地方所說的,統統講我們的心念,念頭不要往外面跑,大勢至菩薩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是返照心源的註解。我們都攝六根,不要叫六根往外面六塵境界上去跑、去攀緣,把它收回來,統統收在一句佛號裡頭就行。
◎【二、別釋。初依報,二正報】
◎【初總明極樂】
經【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這一段先總說極樂世界。我們看註解:
疏【先釋依者,順上文故,亦令眾生生忻樂故。苦者,逼惱之義,為四諦首。】
依報是環境,正報是我們自身,這是佛學的常識,佛教的術語,我們要懂得它正確的意義。凡是講正報都是講我自己一個人,我這一個人的身體,這是正報。別人,別人在我稱是依報,就不是正報。依報就是我們生活環境,生活環境裡面有人事環境、有物質環境;換句話說,別人是我生活環境裡面的,不是我自身。千萬不要以為正報大概就是有情的眾生,這個看法、解法,意思就解錯了。正報只指我一個人。前面講依正莊嚴,先說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環境裡面包括物質環境與人事環境。
『令眾生生忻樂故』,叫眾生歡喜,愛好。先說依報,再介紹正報。那個世界沒有眾苦,只有樂沒有苦,但受諸樂。『苦是逼惱之義』,苦集滅道四諦法,苦排在第一。
疏【眾苦者,諸經論開有三苦、八苦、十苦、百一十苦。】
這是講法開合不相同。開是展開來說,就是細說;合,把它歸納起來,簡略的說。
疏【又約二種生死。】
『生死』是大苦,苦裡面是沒有比生死更苦的。佛法裡面講生死有二種:一種是變易生死,一種是分段生死。
疏【則變易亦苦。】
不但分段是苦,變易生死也苦。這底下有解釋:
疏【況其餘者,以苦事非一,故曰眾苦也。】
苦的事情太多了,不只一樁,所以叫『眾苦』。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你所能夠指得出來的苦事,你所能夠想得出來的苦事,西方極樂世界都沒有。不但沒這個事,連名字都聽不到。『但受諸樂』,樂事也很多,也不是一條。
疏【諸樂者,如經所陳二種清淨莊嚴。亦以樂事非一,故曰諸樂也。極樂者,以諸國苦樂有其四種:有苦多樂少者,有苦樂相半者,有苦少樂多者,有無苦純樂者,今當第四故。】
這是講諸佛世界,諸佛世界大多數都跟我們娑婆世界差不多,娑婆世界是苦樂摻半,或者說苦多樂少,是這樣的一個世界。
鈔【四諦者,苦集滅道,苦居最先。】
四諦法是三世兩重因果,『苦』與『集』是世間的因果,『滅』與『道』是出世間的因果。我們一定要曉得,佛說法他都是先說果然後再說因,因為果我們的體會、印象最為深刻,一說立刻就感受到。我們今天在這個世間所享受的只有苦沒有樂,這個是要覺悟!你要以為你在這個世間還有樂,那你是迷惑顛倒,你沒有覺悟。真正覺悟人曉得這世間苦,不但我們人世苦,六道統統苦,眼前好像似乎過得還不錯,還滿自在的,還有點樂趣,那實在是什麼?你那個苦暫時的停了一下,你覺得樂,是苦暫停,並不是永久停,沒有苦了,不是的。譬如我們現在覺得很自在,我吃飽了,吃得不錯、吃得很舒服,但是它能維持多久?幾個小時。這幾個小時,你不感覺得有苦,過了幾個小時之後,你不繼續再吃一頓,苦就來了,餓就苦了。每個人都有病,什麼病?餓病。三餐飯就是三餐藥,佛法稱為藥石。你一餐不吃,餓病就發作,兩餐不吃,病就嚴重,三餐不吃就更重了。你仔細去想想,哪個人不苦?沒有一個人不苦。所以我們自己要覺悟,這個世間真正是苦。
尤其有生必有死,每個人不能夠避免的,生老病死。老苦、病苦,你能免得了嗎?有些人把生死看得很淡,死也不在乎,這算不錯了,能看得開。可是後頭還有輪迴之苦,你能夠死得了嗎?死了就了了,那也好!那我們都不必學佛,死了就了了!實際上是什麼?死了就不得了!痲煩在這裡。《地藏經》上講的,你死了之後四十九天又投胎,絕大多數的人不會超過四十九天。四十九天投胎,投胎到哪一道?不知道,業力牽引著你走,三善道、三惡道。你要是明了這個真相,一切眾生在六道裡頭叫「生死疲勞」,沒休息,這多苦!這不是我們煩惱的時候一死就能解決,沒辦法,永遠解決不了,生生世世沒有法子解決的。
苦從哪裡來?集,集是煩惱,因,貪瞋痴慢,起惑造業,你才有果報。苦集是世間的因果;苦是果,集是因。滅道是出世間的因果,滅是果。「滅」梵語稱之為涅盤,涅盤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滅,滅什麼?滅生死、滅煩惱、滅無明、滅邪見。佛與大菩薩他得這個果報,這果報怎麼得來?要修道,「道」就是因。依照佛陀教給我們的這些理論方法,我們要認真去做。苦集滅道,雖然是小乘法,但是它通大乘,它是佛法的根本教義。天台的學者將這四諦法分配在藏通別圓四教。藏教的苦集滅道就是小乘;通教、別教、圓教的苦集滅道,這是純粹的大乘法。所以並不是小乘專有的。
鈔【知苦,乃斷集修道證滅也。】
一定先要『知苦』。我們曉得這個苦果,我們才真正發心把這個苦因斷掉。佛叫我們持戒,持戒就是斷苦因。殺盜淫妄酒,這是最大的苦因,是生死輪迴的根本。佛家的戒律不是有意來約束我們,叫我們聽了害怕,不自由、不自在,不是!它是叫你真正了解,這些東西不斷掉的話,你這個苦果沒有辦法免除,自作自受!你真正從內心把這個拔掉,你心就清淨了。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做得很好,但是心地不清淨,這有沒有用處?沒用處,還是免不了生死輪迴。你才曉得,小乘人為什麼比不上大乘菩薩?原因就是小乘修的是事戒,事相上的。小乘人是論事不論心,心裏面起妄念,他管不上,就跟我們世間法律一樣。我們世間法律論事不論心,我心裡想殺某人,但是我沒殺他,決定不犯法的;你真的殺這個人,那要判罪、判刑,是論事不論心。大乘菩薩戒論心不論事,所以菩薩戒難。
菩薩戒結罪是從起心動念之處結罪,不在行持上,所以它難。古德當中,大眾所熟悉的,唐朝終南山的道宣律師,他那個就是小乘戒。窺基大師,他行持很隨便,道宣律師眼睛當中他是個不持戒的人,人家持的是心地戒,不一樣,果報不相同。道宣律師看到窺基大師來的時候,很想炫耀一下給他看看,認為自己這個戒行很了不起。這個念頭就錯了,沒有恭敬心,而起傲慢心。知道窺基的學問不錯,但是他沒有德行,覺得他不重戒律,沒有德行。他自己戒行精嚴感動天人送供養,他日中一食,這一餐飯天人送來的供養,他很想在窺基法師面前炫耀一下,你看我的供養是天人送來的。哪曉得那一天天人沒送來,第二天他問那個天人:昨天為什麼不送供養來?天人告訴他,昨天有大乘菩薩在這個山上,滿山的護法神護衛,他不敢進來。道宣律師聽了之後身上流汗,他真正懺悔,知道自己錯了。由此證明,大乘戒跟小乘戒不相同,大乘戒難,太難太難了,他心地真正的清淨光明。
這些地方就是我們要覺悟的,大乘戒實在講不是初學的人能做得到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從事相上來修。從五戒十善,從這裡下手,能把五戒十善修好,我覺得就算不錯了。至於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那都是掛名罷了!實際上做不到。我們自己要清楚,不要欺騙自己,這叫真正不妄語!自己欺騙自己,那還談什麼戒律?什麼都不要談了。所以首先學一個不自欺。
我們老老實實能把五戒做到,能把這一句佛號念好,念到我心清淨,成就念佛三昧。得到念佛三昧,你的戒律就圓滿,為什麼?有定共戒。所有戒律都是幫助你得定的,你現在定得到了;得到,那統統具足了,所以有定共戒。能念到理一心不亂,有道共戒。所以只要念到功夫成片,你的戒律就具足。蕅益大師那一篇「念佛開示」不是假的,是真的。所以這一句佛號念好,像蓮池大師所講的「圓攝五宗,該羅八教」,五宗是禪宗,八教是化儀四教、化法四教,把整個佛法都包括了。把這一句佛號念好,認真的去修五戒十善業道,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要盡心盡力去做。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