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147集


時間:2016/5/3 作者:果林果梅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三一四頁:

疏【微妙香潔,言其德也。舉四德者,亦文省故。】

蓮之德也是無量無邊,說四種這是略舉,文省略。

鈔【四德者,離垢是蓮華正義,推廣其義,略說為四。】

『微妙香潔』,都可以從理上來說。《鈔》裡面,首先給我們說出『離垢』的意義。蓮花在我們這個世間是生在泥土當中,花開在水面上,佛常常用它來表法,代表染淨二邊都不住。池裡面的泥土代表染,染就是六凡,六道的境界;泥上面是水,水是清淨的,代表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蓮花開在水上面,是染淨二邊都離開,代表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了。十法界裡面的佛法界,最高了,但是不究竟,為什麼?那個佛是相對而說的,超越才是離開相對,那真正是入究竟圓滿的境界。這是蓮所代表的『正義』。『四德』,微妙香潔,從蓮的相上能體會得出來。

鈔【一言微者,復有四義,二同二別。一者,根潛池底,不可窺視,是為幽微。】

這是微的第一個意思。蓮花的根生在泥土下面,我們肉眼看不到,所以有『幽微』的意思。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是金沙布地,池底是清淨的,沒有染污。但是這個蓮實在講更是幽微,為什麼?這個蓮不是人種植的,也不是阿彌陀佛變現的,乃是十方世界這一切眾生髮心念佛,池裡面就會生一朵蓮花,當然這蓮花也生在金沙之下,所以幽微這個意義比我們這個世間意義要深得多。

鈔【二者,不生高原陸地,與繁華麗蕊而爭妍艷,是為隱微。】

蓮花高潔,它不跟其他的花爭妍鬥麗的,它生在水池裡面,這是『隱微』之義。我們看到《二十五史》,歷史裡面這些人物,都是對國家民族有很大貢獻才能青史留名。這些隱士雖然有學問有道德,一生沒出來做事情,歷史上也要把他寫一筆,為什麼?總是想不通。這些人對國家民族、對社會沒有貢獻,每天遊山玩水,飲酒作詩,他過這種生活。到以後我們才真正明了,歷史上為什麼給他作傳?這些人實在講都是有能力的,真正有德行的,他不出來做事,隱居在山林當中,不問世事,這個代表什麼?天下太平。一般沒有相當德行的人,自己有了本事,如果在社會上得不到地位,他要作亂,他要造反!這些人不造反不作亂,這個了不起。與其進不如退,這些人示現,這個社會上他能退一步,安分守己,這是非常好的身教。真正明了因果,可以進則進,不可以進則退,絕不勉強。所以非常之難能可貴,歷史上給他寫傳記的確是有道理的。這是隱微之義。

鈔【三者,觀經言一一葉上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是為細微。】

我們這個世間蓮花沒有這麼多的脈。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大,葉子又細又長,而且每一片葉都有八萬四千的紋路,所以這是『細微』。

鈔【四者,七寶所成,珍奇粹美,是為精微。】

我們這個世間蓮花是草本,西方這個蓮花是七寶所成。

鈔【前二通於此方,後二彼國獨擅,故二同二別。】

這四個意思,前面兩個意思通於此方,我們這個世間蓮花有,就是有幽微、隱微的意思;至於細微跟精微,我們這個世間沒有,只有西方極樂世界才有。『二同二別』,同是同於我們娑婆世界,別是別於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沒有的。所以「微」有這四個意思。

如果從理上講,這個花實在講是真如自性的相分。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恐怕都沒有法子能理解它;縱然如來五眼圓明,也沒有辦法觀察到它的究竟,這是「幽微」之義。《演義》裡面說,它「不與諸塵作對」,它是法性變現的,不是六塵變現的,它不屬於六塵。因此,也不屬於一切法,一切法都是六塵變現之物,這是「隱微」之義。四德是略舉,其實花之德不可思議。「隨舉一德」一定圓含眾德,就是《華嚴》的境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細微」的意思。花之體是「一切功德妙寶」成就的,「無作萬行以為莊嚴」,這是「精微」之義。這從理上來觀察它。

鈔【二言妙者,復有十二義,四同八別。】

這是講花之妙。蓮花在三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都非常重視,因為這個與我們的關係非常的密切,應當要知道。往生到西方,這花是我們生處,將來是我們的住處,換句話說,與我們正報依報有密切的關係,所以三經都有詳細的說明。妙有十二義,此地也說得很清楚。

鈔【一者,方華即果,不待華落,是為因果同時妙。】

『因果同時』,是真的,這是事實。唯識學裡面講,現行跟種子是同時的。我們習氣起來這是現行,譬如喜怒哀樂這一下發作了,發作是現行,這一發作馬上就落在阿賴耶識裡頭,就是種子,種子遇到緣它又起現行。現行跟種子互為因果,你說哪個是因?現行是種子之因,種子是現行之因,互為因果,所以因果同時。在萬物當中能代表這個意義,的確是蓮花,蓮花代表因果同時,有花的時候,蓮蓬就有蓮子,不是等花落的時候才有果實。其他的花,因果不同時,先開花後結果。唯獨蓮花是因果同時,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因中有果,果中有因」,代表這個意義。

如果從表法上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這是《華嚴經》上說的,佛說這個話,我們一般人很難相信,成正覺就是成佛,我們這一發心就成佛?跟諸位說,一發心確實是成佛,這個一點都不假。問題在哪裡?你發的這個心不能持久。你現在發了,過幾分鐘又變了,這才一秒鐘成佛,到第二秒鐘又變成凡夫了。你要是能把這初發心永遠保持住,那你不是佛是什麼?古人常說:「初發心時,成佛有餘!」那個心清淨,那個心真實,可是一轉念頭,那個心又變了、又退轉了、又墮落了,所以是不容易持久。

在本經,就是淨土教裡面,世尊這句話的意義就特別深,也特別顯著。我們念這句佛號,念佛的心就是佛心。古德跟我們說得很明白,能念的心是始覺,所念的佛就是我們的本覺,念佛的時候就是始覺合本覺;始覺合本覺,始本不二,實在講就是究竟覺。其他法門裡面修究竟覺不容易,這個法門修究竟覺非常快速,也非常穩當,因為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念佛法門是從果上修,不是從因到果,它是因果同時,這就快了!所以跟別的法門不一樣,因果同時。

現代世界上亂,五濁惡世,濁惡到了極處,但是念佛往生的人特別多,諸位仔細去觀察一下,比從前任何一個朝代都要多。愈是濁惡,往生成就的愈多,這是什麼原因?這個原因也不難理解,以往承平的時代,修其他法門的人多,現在這個世間亂了,雖有能力,覺得時間來不及,所以趕緊念佛,這是一個很大的因素,縱然有能力修學別的法門,他也暫時把它放下,認真去念佛,所以念佛成就的比古代多。這是第一個意思,因果同時妙。

鈔【二者,染而不染,不染而染,是為垢淨雙非妙。】

非垢非淨就是不垢不淨。你說它清淨,它根生在泥土裡;你要是說它不清淨,花開在水上面。從這上面能看出,它確實是垢淨二邊都離開了。這就好比我們的自性,「真如」是我們的本性,本性要是迷了,那就是六道輪迴,這就是不清淨,本來是清淨的就變成不清淨了。雖然在六道輪迴,縱然墮阿鼻地獄,我們的本性並沒有染污,自性不變,所以跟蓮花表的這個意思相同,代表這個意義。我們本性是清淨的,隨緣六道這是染污,雖染污但是不礙自性。《楞嚴》有一段經文叫「十番顯見」,把這個道理說得很清楚。

鈔【三者,一華遍圍於子外,眾子羅列於華中,是為總別齊彰妙。】

花是一朵,蓮子很多,花圍在蓮子之外,蓮子生在蓮花之中。『總』是指花,『別』是講子,總別同時彰顯,『彰』就是明顯的意思。這個意思也能比喻我們真如本性,能隨十法界緣。法界本來是一相,是一真;雖然一真,它不礙隨緣,也就是它不礙現起十法界。一真是總相,十界是別相,十界就像蓮子一樣,一真就像蓮花一樣。總中能現別,別中能現總,總別不二,不相妨礙,所以《華嚴》才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一真法界在哪裡?一真法界就在我們眼前,就在面前。只要你心一了,你就見到一真。我們現在為什麼見不到一真?因為我們的心沒有到一!念佛的目的在哪裡?就是求一心不亂。你要是證得一心不亂,現在這個境界是一真法界,的確不離當處。

鈔【四者,晝則開敷,夜則還合,是為隱顯隨宜妙。】

蓮花,特別是睡蓮,白天開花,晚上合起來。花開的時候顯,合起來是隱,『隱顯隨宜』,隨宜是隨緣。這個意思顯示,一心真性,不離當處,就在眼前,但是你找不到。為什麼找不到?因為你起心動念找就錯了,不起心不動念就在現前。大乘經上常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心行處滅,就是不可思、不能動念,這個境界才現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動一念這個境界就失掉,只要動一念就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無量無邊的法界。

所以真正修行,《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做一個修行的樣子給我們看,那是修行人的榜樣,五十三參。五十三參修什麼?歷事煉心。事是外面的事實境界,每一樣事相他都經歷,都親身去體驗一下,在境界裡面煉什麼?煉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換句話說,在境界裡鍛鍊永遠保持著一真法界。你只要一起心動念,就落在十法界,就變質了。善財五十三參經歷各種不同的境界,有順境、逆境,有善境、有惡的境界,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社會上各行各業、男女老少,在邪正染淨這個境界裡樣樣都不染,所以他永遠住的是一真法界。樣樣經歷,樣樣不染著,就是在境界裡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隱顯隨宜」的意思。起心動念,你的一心真性就隱,不起心動念,它就現前,就是那花又開了,起心動念,好像是晚上花又合起來,它有這個意思。所以這個意義很深,非常重要。

因為我們念佛同修,哪一個不想念到理一心不亂,將來往生上上品往生!理一心不亂怎麼修法?就要修清淨心。在一切境界裡面去歷練,去練清淨心。離開境界,到哪修去?沒地方修了。真正修行,要在紅塵裡頭修!離開紅塵,就是離開都市、離開一切人群,找個深山偏僻沒人去的地方修行,那是小乘!那個修成,清淨心不可靠,為什麼?沒有經過試驗,沒經過考試。所以把那些山上修行人給他拉回來都市裡住幾天,他馬上心就變了,那就是假的,不是真的。這個事情自古有之。蓮池大師《竹窗隨筆》有一個公案,他對一個老法師講:我曾經見到一個出家人,在深山裡面修行修得非常好,我對他非常敬佩,後來在都市裡住了幾年,完全變了樣子,退轉了,非常可惜。那個法師就問他:那是誰?蓮池說:就你老兄是。所以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真正修行要歷事煉心。五十三參就是歷事煉心!哪是菩薩?你要是會用心,沒有一位不是菩薩,善人是菩薩,惡人也是菩薩,個個都是菩薩,都是我的大善知識,成就我自己的清淨心,成就我自己一心不亂,那怎麼不是菩薩?個個都是!所以華嚴會上,修行人只有善財一個,沒有找到同伴的,除他自己以外,統統是善知識。這就是所謂「一切境緣無非善緣」,為什麼?他會用心。會用什麼心?會用真心,他不用妄心。就是他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是妄心,他都不用,他用真心。會用真心,盡虛空遍法界統統是諸佛菩薩,「諸佛常圍繞」,一天到晚圍繞著你;你要是不會用心,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你是眾魔常圍繞,圍繞你的全是妖魔鬼怪!妖魔鬼怪從自己心裡變現的,外面境界無佛也無魔,這是諸位一定要明了。是佛、是魔,從你自己心裡變現。你一念覺,外面統統是佛菩薩;一念迷,外面全是妖魔鬼怪,就是十方諸佛來了也變成妖魔鬼怪。《華嚴》上給我們說了一個最高的原理,「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諸佛菩薩是我心造的,妖魔鬼怪也是我心造的!我一念覺就造成一切諸佛菩薩,一念迷就造妖魔鬼怪。所以諸佛菩薩來的時候,你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一切諸佛都是妖魔鬼怪,這個原理不可不知。

鈔【五者,巨蓮在中,而有百千萬億蓮華以為眷屬,是為主伴相參妙。】

大蓮花是阿彌陀佛所住的,佛的功德圓滿,所以他的蓮花最大。這個蓮花大小是我們修行功夫之淺深,你念佛念得愈勤,蓮花愈大,光色愈美。所以這真是苦口婆心的勸大家念佛,希望大家不要起妄念,除了念阿彌陀佛之外,所有一切念頭都不是正念。

我們自己想想,從早到晚,我們究竟念阿彌陀佛念了幾個小時?不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就打妄想!真是一分光陰就是我們一分的命光,世間沒有比這個更珍貴!真實能夠體會要把這個大好光陰用在念佛上,這就沒有錯了。你用在思量任何一個事情,跟諸位說,都是搞六道的事情;再說你搞得好一點,也是十法界的事情。絕大多數都是落在六道輪迴,在造六道生死業。唯獨念佛是最殊勝的善業,為什麼不努力去念佛?蓮池大師告訴我們,「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你對這個法門真正相信,真實願生,這是往生的條件,「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淺深」,品位高下也就是蓮花的大小了。所以一定要努力去念佛。誦經也是念佛,因為這個經上都是講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所以勉勵大家讀經念佛。

過去唐大圓居士在《唯識研究》裡面有一段話說,唐大圓是專門研究唯識的,抗戰期間他是西南大學的教授,方東美先生那時候也在西南聯大教書。方老師曾經跟我說,他跟唐大圓很熟,他說唐先生大他二十多歲,在西南聯大的時候,他已經將近五十歲。方先生成名很早,他二十幾歲就是大學教授。他這一段裡面講,中國從民國以來,非常可惜把我們自己傳統教學的方法捨棄了,採取西洋的方法。他說西洋的方法一開端就是教你求解,所以講國小,教的東西很淺,小朋友都能理解。你說「小貓叫」,他理解,「小狗叫」,他也理解,這小朋友他能理解,不知道求根本智。

他說中國古時候的教學法跟西方教學法完全相反。佛法也是如此,開頭叫你讀經,不求甚解,根本不講解,就是叫你去讀。讀到一個程度之後,這個讀經不求甚解就是求根本智,根本智,《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無知是什麼?沒有胡思亂想,天天叫你念經,念經就不會胡思亂想了。所以小朋友上學的時候,一天叫他背書背一百遍、二百遍,他自然就沒有胡思亂想了。小朋友,你不叫他背書,他就會想點子,會胡思亂想,想著怎麼去玩。這不叫他胡思亂想,換句話說,讀經的目的就是除妄想!這是求根本智。然後再講解,講解是求後得智,這是圓滿的智慧。所以西方人的方法,他批評,破壞根本智也得不到後得智。所以西方所追求的是知識,沒有智慧。

智慧是從清淨心裏面生的,佛法一定要智慧,沒有智慧,你不能開悟。你知識縱然豐富,你經論看得很多,那就是《禮記》所講的「記問之學」,你記得多,你聽得多、看得多,統統是別人的,不是你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自性流露是真的,是真正的學問,是真智慧!記問之學是別人的東西,《禮記》後頭說:「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一定要著重在開悟。開悟,要想開悟一定先修根本智,換句話說,要想法子先把自己一切的妄想分別執著去掉,恢復到你自性清淨,這是從前學佛入門的教學法。

不像現在,現在佛教也把這個古老的傳統方法捨棄,一接觸佛法就要求解,這就糟了!求知、求解,這種方法走的是知識的路子,不是智慧的路子,與「了生死、成佛道」決定不相干,諸位要是仔細去觀察,你會了解。現代無論是出家、在家的這些大德們,他很會講,他很會寫,著作等身,你跟他談談,他煩惱一大堆!由此可知,他的著作那麼多,說得那麼好,煩惱不能斷,這就沒用處!不能斷煩惱,就不能了生死,不能斷煩惱,念佛就不能得一心。不要說得一心,功夫成片都得不到。

黃念祖老居士告訴我們,真正修行,「同參道友貴精不貴多」,多了是非多,大家在一起雜心閒話,張家長李家短,跟這個好了,跟那個惱了,天天搞這個,「道場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無關緊要,「修行重一心不亂」,什麼感應、境界、神通都不要緊,這個有沒有決定沒關係。我心一天比一天清淨,一年比一年清淨,真正能放得下,真能看得破,這是功夫,這就是好境界。所以人家講這個話是真實的,不是騙人的。這也是我們講席當中常常提醒同修們,要認真要努力,千萬不要搞雜了。

鈔【六者,上中下品,各三成九,九九無量,隨其宿修,不相錯謬,是為勝劣分明妙。】

西方境界,理上是「非因非果」,事相上還是「不昧因果」。『上中下』這是《無量壽經》講的三輩,《觀經》講的九品。上輩裡面又分三品,中輩三品,下輩三品;九品裡面再分九品,這分下去就無量無邊。我們講三輩講九品都是歸納起來講這大的,大的差別;細說,可以說每個人修行的功夫都不一樣,都不相同。因此,西方極樂世界那個蓮花,大小不一樣,光色不一樣,因為每個人用的功夫不相同。這都是隨著他過去生中的修行,宿世修行,實在講就是講這一生,與我們前生有沒有關係?前生雖然有關係,是間接的,關係最直接的是這一生。

因此,我們對於臨終十念往生的人,就是一生造作罪業這樣的人,不能輕視。這是我們在《無量壽經》裡面讀到的,往生的因素有兩大類:第一類是平常修行往生的,第二類是臨終懺悔往生的,他一生造作罪業,沒有聽到佛法,到臨命終時才聽到,他真正懺悔往生,那個品位要看他懺悔力量來決定,那個的確是很不可思議。像《觀無量壽佛經》的阿闍世王,造五逆十惡的重罪,那是地獄罪業,他到最後也覺悟,念佛往生,他是懺悔往生。我們應當說,這種人五逆十惡到最後十念往生,那總是下品下生!出乎我們意料之外,他是上品中生。所以不能看輕人,不能小看人。這一類造作罪業最後懺悔,是看他懺悔那個力量,他要是誠心誠意徹底懺悔,他的品位一下就高了,往往比我們一生修行的人還要超越。懺悔也是三輩九品,我們修善往生三輩九品,造作罪業臨終懺悔的力量也成就三輩九品。所以這個法門真正不可思議,無比的殊勝。

你往生的品位,蓮花大小是決定錯不了,這是『勝劣分明』,你所修行的功夫決定沒有白費。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在大經上讀得很多,是一個真正平等的法界,沒有一樣是不平等,但是唯獨蓮花大小不一樣。除蓮花大小、光色不一樣,蓮花的品質是平等的,都是七寶的。蓮花的德行是平等的,大蓮花微妙香潔,小蓮花還是微妙香潔,德用平等,體性平等,就是大小不平等,大小不一樣。

讀了這些,這是我們真的要努力,要求真實的,求永恆的,你真正能得到的。要知道我們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你能夠得到的,古人講「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世間人也曉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有一樣東西能帶去的。可是你念阿彌陀佛這個功德是完完全全的帶走,這是真實的。

鈔【七者,大一由旬,乃至百千萬億由旬,是為小大無定妙。】

這句是講西方極樂世界隨著品位,隨著修行功夫淺深,所現蓮花大小不定。但是諸位要曉得,小蓮花在西方極樂世界慢慢修也變成大蓮花,為什麼?境隨心轉。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再修,你的心一天比一天清淨,你這個依報就愈來愈大。絕對不是說生到那個地方,蓮花一由旬永遠是一由旬,沒有這個道理的。蓮花只有慢慢的變大,不會變小,為什麼?因為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不退轉,所以它不會變小。

但是沒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像我們現在發心念佛,極樂世界七寶池中就有我們一朵蓮花了。可是哪一天我們改變主意,學密去了,修禪去了,這個蓮花就枯掉,就沒有了,所以會退轉。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才真正不退轉,不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真正能往生,你一有隔陰之迷,那個蓮花就枯掉,就沒有了。由此可知,蓮花大小、光色,的確前面講宿世修行是指我們這一生,是最重要的。

鈔【八者,不以春生,不以秋瘁,亙古常新,是為寒暑不遷妙。】

我們這個世間這些植物隨著氣候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所以一切萬物都隨氣候的變化。西方極樂世界沒有,真是萬古長青,它那邊沒有變化。人無量壽,人沒有變化,無量壽不老,好在這裡;我們這個世間壽命長了,他就老了!西方極樂世界不老,壽命再長,他不老不衰!西方世界所有一切的物象永遠也不會改變。這是西方世界特別殊勝,他方諸佛世界裡面所沒有的。

鈔【九者,朱紫玄黃,或復純白,雜色雜光,亦復如是,是為彩素交輝妙。】

這個意思就跟《華嚴經》在經題上表法的義趣相同,《華嚴經》題目是《大方廣佛雜華嚴飾經》,它原本題目是這樣,中國人喜歡簡單,把「雜」字舍掉,把「飾」字去掉,叫華嚴。「雜華嚴飾」,就好比一個大的花園,各種品類統統齊全,應有盡有,美不勝收,取這個意思。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如此,那個花不是一個顏色,雖然講四色,四色是省文,顏色太多了,非常之美。這也就是說明我們心地清淨的,「清淨一色,不妨萬德交羅」。法界雖然一真,一真法界不礙十法界交映,十法界在一真法界裡面,並沒有離開!覺悟了,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迷了,十法界界界有障礙;悟的時候,界界圓融,沒有障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鈔【十者,生於彼國,而能從空來至此土,迎取當生,是為動靜一源妙。】

這就是說「寂然不動」,感應道交。『生於彼國』,這是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而能從空來至此土』,從西方極樂世界回到娑婆世界來,來接引往生的人。此地不是說佛來,是說前面往生的,前面往生的人看到有同伴要來,阿彌陀佛去接引,他跟阿彌陀佛一道來。十萬億佛國土一念之間就到達,這個是真的。

當年慧遠大師往生的時候,就看到蓮社以前往生的同修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迎接。所以念佛好!念佛決定不要以為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人地生疏,好像不太習慣。殊不知西方極樂世界才最熱鬧,為什麼?熟人太多了,大家在那裡都見面。你要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的家親眷屬死了之後,決定不能再遇到,或者多生多劫之後才會碰到,很難遇得到。唯獨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去就遇到了,不但遇到,你這裡要往生,他知道了,他來迎接。

不但這一生,我們一些熟的人會見到面,還有生生世世的,我們不知道,他知道,過去五百世我們是什麼關係,他都給你講,你到那個時候心裡一想也就記起來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都有神通道力,《無量壽經》上四十八願所講的,過去無量劫以前的事情你都能記得,「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熟人最多了。你們如果要想多結一點緣,念《淨土聖賢錄》、《往生傳》,多念幾遍,這個人名字知道了,你往生時,他一定會來接你,他說:我就是某某人。這一下見面就熟了。所以《淨土聖賢錄》、《往生傳》常常看,熟人就多了,到那時候他們統統都會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迎接。所以你不會感覺到孤獨,不會感覺到寂寞,到西方極樂世界志同道合的人太多了。這個很重要!你常常念《往生傳》有很大的好處,能夠砥礪自己,你看這麼多人都往生,都已經去了,我們要趕緊去,不去的話就太可惜了。這是講『動靜一源』。

鈔【十一者,諸佛菩薩,結跏其中,念佛眾生,托質其內,是為凡聖兼成妙。】

諸佛菩薩他們住在蓮花裡面,我們念佛往生的人也在這個蓮花裡面,所以這個蓮花是『凡聖兼成』。每一朵蓮花裡面跟諸位說都有阿彌陀佛,都有觀音、勢至,都有菩薩海會圍繞,這是化佛。因為我們往生到那裡是帶業往生,花沒有開,見化佛。花開見佛,是見報身佛。到什麼時候花開?念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花開見佛,這個時候見到報身佛。沒有見到報身佛之前,先見到化身佛,化報不二!所以佛也天天給你說法,菩薩海會圍繞。絕對不是孤單單一個人在蓮花裡面,不是的,你那麼想法就想錯了。那蓮花裡頭很熱鬧,蓮花非常之大。

鈔【十二者,此方念佛,華即標名,勤惰才分,榮枯頓異,是為感應冥符妙。】

這一句我們要特別重視,我們這個地方才發心念佛,才起一個念頭,我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裡面就生一朵蓮花,這個蓮花上就有你的名字,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在洛杉磯有一個同修,他自己親自看到的,他是在念佛靜坐的時候,忽然看到面前一朵蓮花,他來告訴我,他說蓮花光色之美從來沒有見過,也說不出來,沒有見過。他說這個蓮花上有他自己的名字,他不是入定見的,他也不是睡著見的,他是睜開眼睛見的。他把這個事情告訴我,我勉勵他:你決定往生,你好好的去念。確實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見到不見到沒有關係,見到是真的,不見到還是真的,決定是有。你一定要認真念佛,要真正發心求生淨土。

舊金山這個同修是個女同修,今年四十多歲,沒有結婚,專修淨土。她也有工作,工作也非常繁忙。她念佛的方法跟別人不一樣,很特別,她平常不念佛,一個星期念一次,這一次至少是一天一夜,多的時候是三天三夜,不間斷的,她是這樣念法。不念就不念,佛都忘記了,一念就專心念。所以她念佛的時候就真的比我們打佛七還要精進。她不見客,不接電話,她媽媽給她護法,煮東西給她吃,也不叫她,煮好之後到吃飯的時候,東西擺在那裡,她自己會吃,吃完之後,她媽媽就給她收拾。就好像閉關一樣,每一個星期念一次。所以她真的是精進念佛,真的是萬緣放下,一心稱念,是這樣念,念得非常的勇猛。她平常也沒有做早晚課,她那個方法比較特別。所以這個花上有名字是真的,不是假的。

『勤惰才分』,惰是懈怠,你愈精勤,這個花一天比一天大,光色一天比一天好;你念佛懈怠,退轉了,這個花光彩就沒有了,慢慢就萎縮。我們用什麼方法培養這個蓮花?就天天不斷努力念佛培養這個蓮花。如果你中途改變,不念佛了,我改變別的法門,參禪去了,學密去了,搞別的,這個花就枯掉,就消失了。所以這是感應道交,『是為感應冥符妙』,這在理上講:「如來藏中,無法不具」,就是六祖開悟的時候所說的,「何期自性本來具足」,這本來具足的。具足什麼?具足一切法,十法界依正莊嚴統統是自性本來具足的,西方極樂世界蓮花也不例外,也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雖然本來具足,影現就像《楞嚴經》上所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我們心裏面這個念頭是緣,真如本性是因,能生萬法之因,我們心裏面這個心想這是緣,你想什麼就現什麼,不想,這東西就沒有了,想什麼現什麼。所以這是真正的「感應冥符」,冥是暗中,決定符合。六祖又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他那五句就是佛在《華嚴》上講的「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個意思,跟這句話是完全相同的。

鈔【前四後八,同別可知。】

『同』,我們這個世間蓮花具足這個意思;不同的是我們這個世間沒有,西方極樂世界有。譬如,此方念佛,花即標名,勤惰才分,榮枯頓異,這個西方極樂世界有,我們這個世界沒有。《聖賢錄》、《往生傳》裡頭有記載,過去人在沒有往生之前見到這個境界。沒想到我們在現代,這個人還在,她也親眼見到這個事實,所以這個是真的。

當然學佛,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業障,這是無可諱言的。不但有業障,業障還很重,業障要不能消除,障礙我們的精進。用什麼方法消除業障?跟諸位說,最好的方法無過於念佛。佛念不下去,念不下去要拚命念。佛念不下去是業障太重,還是用念佛的方法來消業障。一個人容易懈怠,大眾在一塊共修,這是個好辦法,跟著大家一起修。

沒有這個機緣,我告訴諸位一個方法,用隨身聽,聽佛號,隨身聽把這個聲音開到最大,你這個耳朵聽了,就好像我們在千萬人當中喊著那個聲音一樣,外面什麼雜音都不會進去,振動你的耳朵,提醒你的精神,這是個好方法。精神好的時候,我們把聲音開小,反正你開大開小別人都聽不見,只有你自己能聽得見,這是非常好的方法。在自己懈怠的時候,精神提不起來的時候,大聲,這個就等於自己在大的念佛堂跟大眾在一起念佛一樣的效果。

你自己要會想方法對治,自己要不會對治,這個沒法子了。今天雖然我們福報不如古人,但是利用這些科學工具,也不亞於古人那個環境,所以希望大家努力。今天時間到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