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第217集)


時間:2016/5/13 作者:果林果梅

學生: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五

自了法師編輯

五、往生的最低條件是具有真信切願

往生的最低條件是具有真信切願。如果沒這個條件,想在這一生順利往生極樂世界就很困難。也就是說,我們現在不是談很高的修證,就是著重在講能夠往生的最低條件。但這對很多人來說,仍然還沒達到。我們現在就把跟這個最低條件不符合的情況找出來,然後糾正過來,以免臨終時出錯。

(一)愛著世間,無出離心。

首先,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前幾堂課一再強調的出離心。

很多人內心當中非常貪著輪迴里的人、事、物等等,根本生不起出離心。也就是說,心已經深深的扎在現世法的淤泥裡面,生不起一念想要從中脫離出去的心。心甘情願的沉溺在這樣的慾海當中,根本不願意出離。對輪迴世間是那麼的死心塌地。這完全能夠證明自己跟三界的因緣非常深,尤其是轉生欲界的因緣相當深重。

即使依靠一些因緣偶爾生起一點出離心,譬如三寶的加持,生活中遇到一些違緣、不如意的事等等。偶爾對娑婆世界產生一點厭離,想要出離輪迴。但這種「出離心」根本不合格,凡夫的心很不穩定,遇到外緣很容易變化。遇到一些家庭、工作,或者自身出現的逆緣時,心裡對於一些人、事等等很失望,可能會一時衝動,在一種情緒的狀態下,想要解脫輪迴,往生極樂世界。但是沒過幾天,事情有所好轉,或者那股失望勁過去了,也就慢慢淡忘了出離輪迴這件事,又會滿腔熱情的一頭扎進世間法當中。因為根本沒有通過聞思對輪迴、解脫產生過正確的了解,心裡的樂顛倒執仍然存在,這根本不是真實的出離心。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雖然通過聞思,對於娑婆世界和極樂世界的功德和過失,心裡有所了解。但是串習的力量不夠,不能持續的發生作用。譬如在一天當中,做任何事情都以出離心來攝持,這一點根本做不到;甚至在一個小時當中將出離心貫徹起來,也做不到。這樣程度又輕,時間又這麼短暫,這種情況下,往生也很困難。

這樣看來,情況確實不容樂觀。前幾堂課我也再三強調過,信願的內涵就是出離心。如果沒有生起真實到量的出離心,根本不可能有真實的信願。對於這個問題,宋朝的知禮大師曾經非常明確的講到:「諸佛愍此眾生,以願行功,取清淨土,令起欣慕,作受生因。以苦切言,說垢穢相,令其厭惡,成出離心。若非此心,不成始行。」意思就是,諸佛哀愍一切眾生的緣故,以大願大行的功德建立清淨佛土,使眾生生起欣慕嚮往。而且苦口婆心對眾生宣說輪迴染污、痛苦的相,就是為了讓眾生厭惡輪迴,發起真實的出離心。因為如果沒有出離心,就沒辦法真正行持往生淨土的清淨法行。大師又說:「故非厭離,舍此無由;不起欣求,生彼無分。」這就是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厭離生死輪迴的出離心,捨棄這種心,根本不可能對清淨佛土生起欣求之心,也就不可能往生了。所以說,如果你心裡還存在前面講的那些情況,就要趕緊對治,儘快解決,否則就很難有希望在臨終時往生極樂世界。而且這裡已經講得很清楚了,生出離心的唯一方便就是看清輪迴的染污相,對於輪迴痛苦、染污等的真相,心裡完全斷定,才會生起真實求生極樂世界的切願。

所以,如果我們真想往生,現在要面對的第一關就是出離心。也就是目前要努力的發起、增長出離心。配合在往生極樂世界方面,就是一定要對於這個娑婆世界生起深深的厭離,對極樂世界生起深心的嚮往。有這樣真實到量的出離心,到臨終的時候,才能直接往生極樂世界。

(二)心思散漫,修量太少。

還有一種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修行的時間太短,修行的量太少。

現在的人往往認為自己修行很好,稍微做一點善法就覺得自己很精進。但實際上這只是盲目樂觀而已。仔細觀察,大多數時間都用於忙碌世間瑣事,心完全散在欲塵當中。所以,現在的情況是很糟糕的。不說其他方面,像今天新一代的人,每天能堅持一堂功課都很困難。大家普遍比較喜歡聽法,因為聽法主要依靠他力來獲得了解,自己只要帶著耳朵就可以了。即使不是特別用心、專注,一堂課下來也會感覺懂得不少法義,感覺很不錯。但是,讓心真正安住下來,長時間的保持清淨,處在修法的狀態當中,就很困難了。甚至在一天當中,心很專注的念幾句佛號都做不到。這就是很多人身上有的嚴重的散亂病,心完全處在散漫當中。

這樣來看,按照臨終時的業力輕重做衡量,當然是很難往生。因為平生大部分的時間、精力都用在造輪迴業上面。之前也說過,雖然可以帶業往生,但是必須在知道西方淨土,懂得念佛法門之後有悔悟之心。起碼心的方向已經轉變了,真心想改好,知道以念佛、往生為重,這樣才有希望帶業往生。否則明明知道要念佛,內心就是絲毫不肯迴轉。在一生幾萬天當中,分分秒秒、剎那不斷的造很多轉生輪迴的業。這樣還想憑空往生,就很困難。所以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對此,大家必須引起警惕。

我們可以看看,過去真心修行的人是怎樣斷除瑣事,晝夜精進的。譬如唐朝的懷玉法師,一生之中常坐不臥,誦《阿彌陀經》三十萬遍,每天念佛號五萬聲;寶相法師每天誦《阿彌陀經》七遍,念佛號六萬聲;道綽大師每天念佛號七萬聲。宋朝的思照法師,每天四更時起床(凌晨一至三點)開始念佛,三十年如一日。清朝的省庵大師(蓮宗十一祖),自從他二十四歲受具足戒後,一生當中日中一食,夜不倒單。他把每天的日課分為二十分,其中十分念佛,九分作觀,一分禮懺。到晚年的時候,每天念佛號十萬聲。

不僅過去的出家人是如此的精進,包括居士也非常精進的念佛。譬如宋朝的王古居士,平生精勤念佛,手裡的念珠從來沒離開過。行住坐臥當中都是修淨土觀行,從未間斷。明朝的朱綱居士,每天念佛號三萬聲,十五年不間斷(之後就往生了)。宋朝的善女人陸氏,每天修完一會禮懺,就念佛號一萬聲,這樣修行了三十年。善女人陳氏,經常受持齋戒,並且以念誦、坐禪為樂。一生當中念誦《法華經》、《金剛經》、《阿彌陀經》各五千部,同時不間斷念佛。像這些古時的居士們,即使處在世俗生活裡面,但是他們心裡確實把念佛、往生看得非常重,完全做到了抓緊時間修淨業,一有機會就念佛。所以他們一生當中修行的時間也很多,淨業就很重。到臨終時都往生了(以上公案全部出自《淨土聖賢錄》)。

(三)斷定欣求往生之心

我們都知道,做為一個凡夫,現在唯一能用的就是現前這一念分別心。而一個分別心不可能走兩條路。如果同時想完成多個目標,用心不專的緣故,必定做不好。而且往生極樂和住留娑婆是直接相違的事,心只要傾向於輪迴里的事,就不可能真心想要往生。所以在心上一定要看準,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要定好目標。之後才能一心一意的修淨業。因為只有心的方向轉變了,臨終時的去向才會隨之發生改變。

相反,如果你連目標都確定不下來,沒有決定求往生的心,仍然是三心二意的,對於輪迴戀戀不捨,那麼這一生成功往生極樂世界就基本不可能了。你口頭上再怎麼講,也跟你實際往生沒有太大關係。因為你連一個斷定要去的心都沒有,那麼往生的因緣還是很遠的。最快也要等到來世,看看有沒有好的因緣,能夠促使你發起真正求往生的心。

其實,無論修什麼法,都必須有真實意樂,否則根本不會修成。這一點非常關鍵。如果你要修淨土法門,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一定要有求往生的真實意樂。也就是你的心必須斷定下來,求生極樂淨土,這就叫做願。

《無量壽經》裡講到:「如是一心求淨方,決定往生極樂國。」這就是要我們知道,一心求生西方淨土,心裡對於這一點完全斷定下來,一心一意的來修,那麼就決定能夠往生極樂國土。善導大師造的《般舟贊》裡,每一句後面都是「無量樂」、「願往生」。這就很明顯,意思是說,對於我們普通大眾而言,往生極樂世界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有這種心。也就是一想到極樂世界,就想到那裡有「無量樂」,自己心裡就很想過去,也就是「願往生」。但是,如果連這種心都沒有,沒有真正發起求往生的心,所謂的發願往生只是口頭上的空話,不是心裡的真實想法。那麼,既然想去的心都不是真的,又怎麼可能真正往生呢?中峰大師在《懷淨土》當中也說:「要將穢土三千界,盡種西方九品蓮,仔細思量無別術,只消一個念頭堅。」意思是說,只要一心堅定的求生極樂世界,無論是什麼樣的人,必定都能往生。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什麼更好的辦法了。

所以,這個道理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最終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就看你心裡是不是真的想去。就好比說,問你到底想不想去美國?如果你是真心想去,心裡對此會非常確定,絕對沒有猶豫。但是如果你只是口頭說要去,而心裡不想去,沒有下定決心。這樣又怎麼可能到美國呢?再好比說,你想不想買那座房子?你要是真想買,就一定會準備錢去買它,最後就能住進去。如果你心裡根本不想買,也就不可能籌錢買它,更不可能搬進去住了。

那麼,導致沒辦法下定決心,一心希求往生的障礙是什麼呢?

(四)根除貪戀輪迴之心

如果不具備出離心,不認為有漏法都是純一的苦性,就會仍然非常貪戀輪迴,愛重娑婆世界。這樣一來,只要遇到世間的悅意事物,你的魂就會被它勾走,心立即就會陷入其中。但是,這個世界上的新鮮事物層出不窮,生活之中處處都有引誘你的境界出現。而你對於輪迴的苦,了解得又不夠深刻,沒有斷除對世間的貪愛,那麼你的心自然不會有對治貪著世間的力量。這樣的結果就是,一出現什麼新鮮的景象,你的心馬上會被牽進去。然後隨之就會產生很多新的計畫,新的追求。認為我要擁有這樣的東西,以那種方式來生活等等。

其實,追求那些新鮮事物,無非是消磨光陰和精力而已。它只能騙到一些愚蠢的人,根本騙不了有智慧的人。雖然這個時代變化得非常快,各種事物都在不斷的翻新。但是,實際上就那麼一點東西,本質都是一樣的,根本不值得去追求。打比方說,有的年輕人喜歡買衣服,只要出現新的流行款式,再貴也要買到。雖然未必特別適合自己,但是心裡就是喜歡,這就是典型的貪心。其實,這是很簡單的道理,稍微有點智慧,就能一眼看穿:再怎麼款式新穎,穿上後顯得氣質優雅的衣服,不過就是幾塊布裁出來的;再往下看就是一堆線;繼續觀察一下,只有一些線的微塵;再往下看就什麼都沒有了。這一點你看穿了,所有的衣服,對你就沒有誘惑力了。管它有千般花樣、萬種款式,再怎麼推陳出新,變換花樣,你心裡也很清楚,就那麼一回事。

像這樣,其他什麼飲食、電器、手機、電腦、歌曲、影視、房子、車子等等都是一樣的,本質極其簡單。只是現在的人太愚痴、太迷惑,不斷的被這些新鮮的境緣所誘騙,每一次出現都想得到它。因此,人們就在這毫無實義當中,消耗了時間和精力,浪費了暇滿人身。到頭來還要繼續輪迴,沒辦法往生。所以說,具有看破的智慧非常緊要。因為只有對輪迴毫不貪戀的出離心,才能使你成為一個純粹的解脫道行者,才能不把精力分散到各種無意義的世間雜事裡面,也才有希望成辦往生的清淨資糧。

我們的精力、時間都很有限,世間上的事情又有那麼多,這樣就必須把握好最重要的事。很多人只知道小事、輪迴里的事很重要,不知道什麼是大義,這就是見識太短淺的表現。如果你心裡能夠確定往生、解脫是大義,然後把主要精力用在成辦淨業資糧上面,最終一定會凝結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牽引你成功往生。而且,當你真正上路了,做這件事比做世間的事要容易。因為你只要有心發起信願,有口能夠念佛,不必要外在各種複雜的東西,就可以修行。而且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都可以修。

所以說,這事不在於修法有多難,而是在於你的心能不能斷定下來。如果你的心磨磨蹭蹭、狐疑不信,那確實是非常難的。如果你真正能夠鐵下這分心來,一切就不難了。因為人一旦心死了,就會有很大的力量。也就是輪迴的心死了,往生的心就能真正決定、痛切了,這樣修淨業的力量就會很大。

善導大師在《般舟贊》裡講到:「須知入淨土之緣起,出娑婆之本末。」也就是說,我們要知道往生極樂淨土,出離娑婆穢土的根本因緣是什麼。大師又說:「凡夫生死不可貪而不厭,彌陀淨土不可輕而不欣。厭則娑婆永隔,欣則淨土常居。」意思就是,我們對於生死輪迴不能有貪戀之心,否則就生不起厭離心,沒辦法從中解脫。而且心裡不可以不重視極樂淨土,否則就生不起欣求的意樂。如果能夠對娑婆世界生起厭離心,斷除貪戀輪迴的心;並且對極樂國土生起欣求心,斷定求往生的心,那麼就可以永遠超出生死輪迴,住於清淨佛土當中。

總而言之,我們現在講的就是普通大眾真正踏上淨業修行之路的最低條件。那就是對於世間法要逐步擺脫,對於往生之道要節節推進,這樣才能有一個切實的修行。否則,天天做口頭文章,紙上談兵,落到實處的時候,一點修行也沒有,一點淨業的內涵都沒有,這樣怎麼可能往生?淨業的內涵就是在信願的基礎上一心念佛,這才是往生的正因。跟它相違的貪戀輪迴的心,散亂放逸的心,精力分散、不夠專心等等,都要徹底斷除。所以,每個人在這些方面都要警醒,頭腦要冷靜。現在就要開始改掉自己心上的毛病,這是最重要的。我們說一千道一萬,都是希望你能夠把自己的心改好,能夠稍微有一些轉入到修行當中,這樣往生、解脫才有希望。否則說得再好,自己做不到也沒有大的意義。所以最遲也要從現在開始,以智慧看破世間的享樂,確定好目標——往生極樂世界,之後一心一意、全力以赴的修集淨業資糧。只要肯在這方面下大的功夫,即生往生就很有希望了。

以上選摘自智圓法師《往生之路七》。

六、自己到底有沒有真正的信願行

往生的根本就是信願行,這一點已經強調過無數次,大家對此也非常熟悉了。但是說實話,信願行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很多人是根本沒有的。下面我們就來觀察一下,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真正的信願行,每天是不是真的在修集往生正因。

(一)願往生的真實體現

我在前面也講過,在行門方面,無論修持哪種法門,都必須具足信願才能往生。而信是發起願的前導,所以,往生的根本就在於願,也就是誓願往生極樂世界的真實意樂。

如果我現在問大家:「你願不願意往生?」相信很多人一定會說:「願往生。」並且認為自己已經具足信願行了。但是如果仔細觀察每個人日常的心態和行為,很多人都是不願往生,信願行並不真實。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觀察一個人是不是真的願往生,不是看他口頭上怎麼說,關鍵是看他有沒有那種決定往生的心。到底有沒有真實願往生的心呢?這一點從每個人的行為當中都能體現出來。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看世間法的例子,就會很好理解了。譬如我現在問:你喜不喜歡自己目前的工作?這件事你自己有自知之明,喜不喜歡是你自己心裡的事,如果心裡明明不喜歡,也不可能強硬的把自己的心定性為喜歡。而且,喜歡或者不喜歡都會有相應的表現。譬如你每天上班,都是不情願的態度,做事情時也是很勉強,應付完了就可以,不會非常積極主動的去做。如果有這些表現,那就說明你對自己的工作是不喜歡的。再比方說,一個男人對於兩個女人都說「我愛你」,那麼他到底真心愛哪一個呢?這就要看他遇到具體事情時的表現了。結果發現一出現什麼事情,他的心全在A上面,根本不在乎B。這就很明顯,他說愛B顯然是假的。

同樣,「願不願往生」也是你心裡的事。它也有很多具體的表現:

首先,如果真心愿往生,必定會盼著自己能早一點往生。我們讀古人的詩,就能體會到這種心情。譬如中峰國師在《淨土詩》中說:「便就今朝成佛去,樂邦化主已嫌遲,那堪更欲之乎者,管取輪迴沒了時。」意思是說,如果我今天離開這個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成佛去,那麼蓮邦的化主阿彌陀佛都還嫌我來遲了。我現在哪裡還想再「之乎者也」,做那些無實義的事,這樣管取輪迴沒有了結的時候。可見他是一心想早點去淨土,根本不會在輪迴裡面做一絲一毫的打算,不想沾染任何生死的因緣。所以,真正願往生的人,對於輪迴里的事會發自內心的厭離,一點都不想沾染。

日觀大師也在《懷安養》這首詩里說:「夢中哭向佛,願早死便得,小小蓮華開,永超生死窟。」意思是,即使在夢裡,我也不斷的在阿彌陀佛面前哭著祈求,願我能早一點死,早一天離開娑婆世界,生到佛的座前。不必說更高的,只要我的一朵小小蓮花能夠開放,從此就超出了生死魔窟,得到永遠的解脫。這就說明,他心中最大的願望是往生極樂世界,是真心的願往生。

另外,只要把經營娑婆世界和經營極樂淨土的時間和心力放在一起做個比較,就能很明顯的看出來了。在時間方面,就看當你有空閒的時候,會去做什麼?如果你是真心愿往生,一有時間你就會投入到修集淨業當中,會把空閒的時間全部用來禮佛、念佛、看淨土方面的書等等,會非常主動的修集往生資糧。如果你不是這樣做的,而是把閒暇時光都用來逛街、跟人聊天、看電視、看報紙、上網等等的世間法上面,不到每天固定念經做功課的時間,對往生的事就絲毫不提、不做。這就說明你口裡說的「願往生」絕對是假的。

或者在心力方面,就看你平時的心都用在哪裡?如果你的心一有空閒,就想我臨終的時候要怎麼往生?就去主動的思惟阿彌陀佛的功德,極樂世界的莊嚴,輪迴世間的過患,或者觀想佛身,作意佛的相好光明,或者自然湧現出求生極樂的心,祈禱阿彌陀佛的心等等,就說明是真心愿往生。如果你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喜歡打妄想,想著怎麼吃喝,怎麼穿著打扮,或者想家人、想戀人,想怎麼過節,怎麼娛樂等等,總之把無窮無盡的心念、妄想全部投入到輪迴裡面,這些世間的念頭不必怎麼勤作,自然就冒出來。這就說明求生淨土的願根本不真實。

要知道,求生淨土的願就像囚犯想從監獄裡出來,回到家鄉那樣。心心念念當中唯一想著這件事,一有時間就會為此做準備,怎麼可能還想著在監獄裡面多做些什麼呢?所以說,如果有以上所說的那些反方面的表現,就完全能夠證明自己不是真心愿往生。

(二)信願不真,淨業成為另案辦理。

所以,現在很多人的真實情況是,心裡根本沒有真實的信願。口裡回答的所謂「願往生」只是另案辦理,不是日常相續的願。其他世間方面的事都可以做為一個重點、一個主題去用心的完成,唯獨在往生淨土方面,在對待淨業修行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個不得不應付的任務。這個問題非常糟糕,所以每個人都要對照自己的心來做具體的反省,以便儘早發現問題,不至於發展到更嚴重的程度。

我們先看世間的例子,譬如說很多人每周都要參加公司里的例行會議。自己心裡根本不想去開會,但是每個職員必須要去,所以不得不坐在那裡應付一下,把時間混過去就可以了。再比方說,一個學生喜歡學物理,不喜歡學政治。對於聽政治課心裡根本沒興趣,只是實在沒辦法,曠課要扣學分,才不得不去聽課,下課之後連書都不想碰一下。那麼對他來說,上政治課就成了另案辦理,雖然人坐在教室里,但是所講的內容一點也不會入心。而對於物理課就不是這樣了,因為他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所以只要有物理課,他是非上不可的,而且會相續不斷的在物理方面投入。聽課的時候也會非常用心,這種歡喜的意樂也是相續不斷的。

其實,無論對於什麼事,只要真心喜歡,都不需要什麼強迫,那是必做無疑的。譬如你吃飯是必吃無疑的;你喜歡的衣服是必穿無疑的;你喜歡上網也是必上無疑的;你喜歡看什麼韓劇也是必看無疑的;你喜歡享受什麼五欲,那些東西一現前,你也是必受用無疑的;你喜歡錢,只要有賺錢的機會,也是必賺無疑的……對於這些真心喜歡的事物,你絕對不會拖延,不會放給別人,是一定要去做的。而且,對於真心愿意做的事,必定會相續不斷的去做。這一點每個人也都能體會得到。譬如,喜歡踢球的人,一有機會就會去踢;喜歡上網的人,一有空閒、機會,就會去上等等。在這些方面都會相續不斷的做。

像這樣,對於世間的事心裡有非做不可的意樂,具有相續不斷的行為,已經成為心中的真實功課。那是真正願意做,所以每天都會真心的為此付出,每天都會牢記不忘。然而唯獨淨業成了另案辦理,並不是非做不可,更不是相續不斷。心裡不會認為這是意義最大的事,也不會為了修淨業去儘量爭取時間。這就可見往生淨土這件事在你心裡的地位有多低,你自認為的信願有多麼不真實。

(三)信願真切,相續不斷勤修淨業。

相反,如果有了真實的信願,那樣就會像前面所說的做世間事那樣,會有具體的表現。那是非做不可、相續不斷的,它會成為你心中的真實功課。也就是在你心裡,修集往生資糧成為最重。你每天必須要修淨業,而且是有時間就修。

我們知道,信願的內涵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當你心裡真正有了厭離娑婆的心,輪迴的因緣就會被拒之門外;當你真正生起了欣求極樂的心,必定會積極主動的修集淨業資糧。也就是會把原來精勤於輪迴的工作轉成淨業的工作。凡是能往生的事,都會非常努力的行持,整天都在淨業的十法行上用功。因為心裡最想去的就是極樂世界,最喜歡的就是修集淨業。所以只要有一點助緣都會去主動修集,有一點時間都會非常珍惜,分分秒秒都會投入到這方面。

其實,真心修行的人,或者說一心緣在正法上的人,他的見解、行為跟世間人都不一樣。譬如,真心念佛的人,時時刻刻都在念佛;真心持咒的人,在在處處都不離持咒。因為他已經把名號或咒語看成如意寶了,有非常珍惜的心。這樣之後就不會去管別人怎麼想、怎麼看。走在路上也要念佛,坐在車裡也要念佛,一切時處都是念珠不離手,佛號不離口。當你有了這樣非修不可的真實意樂之後,必定能發出相續不斷的淨業修行,這樣才會有希望在這一生結束後就立即往生極樂世界。

總的來說,現在非常普遍的現象就是,一些念佛人雖然信佛、念佛很多年,但是他的氣分是不能往生的。雖然他口裡念佛,天天做功德,做各種各樣的善事等等,但是真正去觀察他的心態,就會發現根本沒有決定要去西方的心。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心裡對於輪迴生不起厭離心,這樣就只能落在世間法的範疇當中了。最後的結果是,這樣的人死的時候沒有什麼往生的相。

所以,說到底,我這樣反反覆覆的強調,就是希望能夠給大家敲一記警鐘,讓每個人都能趁早反省改過,不要盲目樂觀。要趕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清楚的知道,只有心裡真正具備了信願行的內涵,才有即生往生的希望,否則只是種一個遠因而已。

其實,這個問題很嚴重,也很危險,而且我想很多人心裡都會存在這些問題。如果你的心裡有這些問題,連最起碼的欣厭之心都沒有,就連一個留學生決定去美國的那種心,或者連一個看戲的人今天必須出這個家門,到戲院去看戲的心都沒有,那是不行的。因為如果你連決定要往生西方的心都沒有,阿彌陀佛也不可能勉強拉你去極樂世界。這樣一來,口裡再怎麼說「願往生」也都是假的,是不能往生的。如果沒有真實想往生的心,還是想待在輪迴里,那麼一生的念佛、修行暫時都只能成為人天乘的資糧,而不是往生極樂淨土的因。所以大家在這個關鍵性的問題上一定不能糊塗,要看清自己的真實狀況,然後盡最大的努力在培養信願上用功,從而生起真正「願往生」的心。當你心裡真的有了這種求往生的意樂,所做的善法功德、念佛修行等才會成為真正的往生資糧。

以上選摘自智圓法師《往生之路八》。

老法師:剛才我們聽了自了法師這份的報告,這份報告是欣厭往生的第五篇。他說得非常好,都是古大德修行成就的榜樣。我們仔細反省,他說的這些不能往生的狀況,我們有沒有?如果能將他這幾篇報告認真的多看幾遍,認真的反省自己,會把自己不能往生的原因找出來。這裡的話句句都是真話。我學佛六十五年,這六十五年當中,我見到的修淨土的同學很多,真正往生的不多。什麼原因?自了法師剛才都說了。

為什麼會犯這些毛病?第一,我們在娑婆世界待得太久了,習氣太深了,對於娑婆世界真實狀況並不知道。在過去說不知道還情有可原,在今天這個社會,要說不知道是不能原諒的。為什麼?過去,即使一甲子之前,一甲子是六十年,六十年前的社會,跟我們今天的社會相比怎麼樣?好得太多了!那個時候的社會,好人多,壞人少,斷惡修善的人多,造作罪業的人少,社會安定和諧。再算前面一甲子,那就民國初年了,民國初年比六十年前更好,還能看得到傳統文化的痕跡,還能看到。一甲子之前,傳統文化的痕跡模糊了,真的,對於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都很淡薄了。那現在?現在沒有了。現在你要問他,什麼叫五倫?他不知道。什麼叫五常?沒聽說過。六十年前人聽說過,現在人沒聽說過。現在的滑坡是一年不如一年,而且非常明顯。這是什麼現象?這是人類文化好像將要滅亡的現象。

文化滅亡之後,這個世界是什麼世界?左丘明在《左傳》裡說得好,「人棄常則妖興」。人把五常丟掉了,五常丟掉是什麼樣子?人與人之間,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仁,沒有愛心。仁,有愛人的心。愛人的心沒有了,都是自私自利,而且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這不仁。不義,不義是不循自然的規則,不遵守法律的條文去做事,沒有道義,不懂得什麼叫道義,什麼應該做的,什麼不應該做的,完全不知道,顛倒了。這怎麼得了!下面無智,可憐,跟文化脫節了;無禮;無信,沒有信用,都是騙人。一家人,父母騙孩子,孩子騙父母,夫妻互相欺騙。這是什麼社會?這是三惡道,三惡道不是講的陰曹地府,是現實社會。甚至於再過個十年、二十年之後,比陰曹地府還可怕。

你要是真看清楚、看明白,你對於這個地球就有出離心了,自了法師告訴你,你就有出離心了。為什麼?這不能住,太苦了!於是你就嚮往極樂世界。你要真正不懷疑,極樂世界真有,不是假的,你對於求生淨土,信心、願心都能夠生起來。這是一個逆增上緣。好不好?好。不生在這個時代,你沒有想到輪迴苦,生在這個時代,歷史上所沒有過的,我們遇到了,在這個逆增上緣裡頭回頭,醒悟過來了,好好念佛。

聽經研教目的在哪裡?目的是認識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好,這些苦難極樂世界全沒有。放下娑婆,專心取極樂世界,信願成就了,這才能往生。所以我們現前的狀況,這兩個地區,娑婆、極樂兩個地區,必須要認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選擇哪一個?認真學習來得及。

這一篇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下面還有一篇。

學生:唯老實念佛證自在往生

尊者師父上人慈悲,諸位善知識慈悲,阿彌陀佛。

慚愧弟子遵賢冒昧報告的題目是:唯老實念佛,證自在往生。

下面,我想和諸位同修匯報、交流、分享以下三個方面的心得體會,願與大家共勉。

一、深信切願為自在往生的必備條件

(一)從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反省我們的信願

非信不足啟願,非願不足導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滿所願而證所信。

信願持名為修行之宗要。信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願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行則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

(二)從印光大師的《文鈔》反省我們的信願

念佛法門,但具真信切願,無論功夫之淺深,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末世眾生,欲了生死,不依此法,其難不可以喻矣。

淨土法門,以信願為導。有真信切願,雖未得一心,亦可往生。無真信切願,縱已得一心,亦難往生。

念佛以信願為主,有真信切願,決定得往生。至於證三昧,不可不發此心,實則今人絕少證三昧者。以能證念佛三昧,現生便已超凡入聖矣。切勿等閒視之。

凡夫若無信願感佛,縱修其餘一切勝行,並持名勝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願最為要緊。蕅益云:「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鐵案也。能信得及,許汝西方有分。

(三)從黃念老的《報恩談》反省我們的信願

你有深信切願就決定往生。現在修淨業者,號稱是淨土宗的人,但是真正能夠深信,能夠懇切、迫切這樣的發願的很少。信願不深,而想要得真實受用,「不亦難乎」,那就難了。所以蕅益大師說,能否往生,就決定於信願。你念得再好,沒有信願是不能往生。你現在理解得太少,你沒有能發起真正如實的信和願,這個就很難了。

深具信願就決定往生。因為深具信願必定會念,念了有妄想、沒妄想那是其次的問題,那是第二個問題。你能不能夠往生全在於頭一句,「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這就是我們只要去主觀努力;你要是說我一定念到一點兒妄想都沒有,這個事兒不見得今生能做得到,那就到「事一心、理一心」了,這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做不到沒有關係,你只要「一向專念」就好了,肯念就好了。你只要有信、有願,決定往生。

這個往生不是你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在臨終的時候,不是平常念佛的時候。這個時候四大分離,非常痛苦;心也是心力極薄弱的時候。這個時候要是能念,不是你平常鍛鍊的成了如此。所以很多人都以為我要鍛鍊到這一步,那就不是易行道了!是你能夠達到這個佛來接引的條件,所以你要達到佛這個願力,來接引你。就是說,你果然是信哪、願哪、願意往生,你在願裡頭,你願意來,而且你還是在念佛,一向是如此。

(四)從師父上人的講經開示反省我們的信願

現在修淨土的人不少,但是往生的人不多,這什麼原因?不能說他不信,信裡頭的疑沒有斷,這是一個原因,他不能往生。第二個,他的業障,他對於這個世界還有留戀,不能完全放下。念佛不能往生,不外乎這兩個原因,其他的沒有,就這兩個原因。

念佛不能往生,念佛是增高品位,它管這個的。那往生靠什麼?往生靠信,信心、願心,我真相信,我真想到極樂世界去,往生靠這個。我信願是求阿彌陀佛帶我走,我念阿彌陀佛是品位增高。所以要知道,念佛多少與往生沒關係,與信願有關係,全靠阿彌陀佛,靠定了,一點懷疑都沒有,這個才行。

信願就能往生,這是淨宗無比殊勝重要的一句開示。當然平常念佛念得愈多愈好,把你的煩惱、把你的習氣用念佛的方法控制住,不念佛就胡思亂想,每一個念頭都是業。念頭言語造作有善有惡,善業,人天福報,惡業,三途受苦。

信心是能不能往生第一關鍵,沒有信心不能往生,學得再好都不能往生。所以信心要堅定,沒有絲毫懷疑,願心要懇切,我這一生來幹什麼?就是來求生淨土的,我就為這樁事情,我的人生目的就是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就是為了圓滿成佛。

綜上所言,往生的條件只有「信願」。信有西方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接引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苦難眾生,對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沒有絲毫懷疑,真相信,完全接受,這是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願生極樂世界,願意做阿彌陀佛的弟子,希望在阿彌陀佛這一會當中成就圓滿菩提。信、願二字,如車之二輪,鳥之兩翼,缺一不可,深信切願,臨終決定往生。因此,師父上人在講經中才有「念佛不能往生,信願就能往生」的慈悲開示。

反省我們的信願,黃念老發出這樣的感嘆:現在才知道「信願」極難,十個人中就有十個是貪戀娑婆,什麼往生、菩提、開悟都不是真的想要,倒是世間上這些定個級等等看得非常之真實。願反省之!

二、持名功夫為自在往生的具體表現

(一)從師父上人的講經開示省思我們的持名功夫

要知道我們念佛,我們念佛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修淨土。淨土怎麼修?心淨則國土淨,所以修清淨心就能感應清淨的佛土。

念佛人功夫淺深,就是檢點自己的心清不清淨。如果你的心,今年比去年清淨,這就是念佛功夫得力了,這個月比上個月又清淨了一些,你的功夫就更得力了。如果發現今天比昨天清淨多了,那你成佛不遠了,這就是功夫。

佛法裡面講功夫,什麼叫功夫?放下就是功夫。絕對不是說你拜多少佛,念多少部經,念多少萬聲佛號,與這個都不相干,這都是表面功夫,真正功夫是你放下多少。

用念佛辦法把苦、樂、憂、喜、舍擺平,就得念佛三昧。順境裡起一念歡喜心,「阿彌陀佛」,把歡喜心打掉,讓心平等;逆境裡生煩惱,「阿彌陀佛」,把煩惱打掉,永遠保持清淨心,這個享受,叫做念佛三昧。而不是佛號不中斷,佛號不中斷,看到順心歡喜,看到不順心討厭,那就是古人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

我們認真努力修學,慢慢的就能得清淨心,功夫成片,得到清淨心功夫成片,阿彌陀佛就會來給我們送資訊,或者是你在夢中看到的,在定中見到的,甚至於在現前,你在打坐的時候,閉著眼睛的時候,阿彌陀佛現前。他會告訴你,會讚嘆你,你學得不錯,學得很好,你還有多久的壽命,到你壽命到了,佛就來接你往生。這加強你的信心,加強你的願心,信願堅固必定得生。這種境界現前也不必告訴人。

(二)從祖師大德的諄諄教誨省思我們的持名功夫

精進念佛者,不在起三更,睡半夜。要在不閒走,不閒話,不作閒事。做到年無閒月,月無閒日,日無閒時,念茲在茲,唯佛是念。(蓮池大師)

深信淨土諸善聚會,皆從念佛三昧得生。(蕅益大師)

入理深談,且緩數年!業識未消,三昧未成,縱談理性,終成畫餅。(印祖)

「清淨」兩個字很重要!我們應當是心中離開濁亂,「清」就離開了濁,「淨」就離開了亂,現在這個世界是濁亂,所以我們就是要在這個濁亂的環境裡頭,保持內心清淨,這是極大的修持。而這裡最好的辦法,就是念佛了。(黃念老)

(三)從劉素雲老師的心得報告省思我們的持名功夫

修什麼法門?念佛法門。我心裡念阿彌陀佛,事情幹完了,阿彌陀佛就現前了。分秒必爭,我有一秒時間,我念一句阿彌陀佛,如果沒有念,這一秒就空過了。身體、明天都不要想,為什麼?佛安排的,我想了不靈,佛安排的靈。

我們一定要把自己往生極樂世界擺在第一位,成就念佛法門的關鍵,在於無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情況下,只念阿彌陀佛這一法,除阿彌陀佛,其他什麼都不念,但念阿彌陀佛一法足矣。若離阿彌陀,萬般皆無用,徒勞無有益。曾經有同修問我,劉老師,你學佛主修是什麼?助修是什麼?在這裡,我坦誠的告訴大家,我的主修是阿彌陀佛,我的助修還是阿彌陀佛。現在是這樣修的,將來還是這樣修。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三個條件,一是真信,二是真願意去,三是真念阿彌陀佛。三個真做到了,誠敬心發出來了,一定是萬修萬人去。現在的問題是,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得到?真正做到的人,他一定是修清淨平等覺,證大乘無量壽莊嚴。

(四)從師父上人讚嘆賢公省思我們的持名功夫

賢公心地清淨,心裡只有一句佛號。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不但沒有分別執著,我相信在他中年之後,也就是四十歲之後,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應當做到了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內外統統是一句佛號,看什麼,阿彌陀佛,聽什麼,也是阿彌陀佛,喜歡的,阿彌陀佛,討厭的,也是阿彌陀佛,在這一句阿彌陀佛擺平了,這叫真修。念念都是阿彌陀佛,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一切事也是阿彌陀佛,一切萬法統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全包了。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他一生念佛九十二年,九十二年就是這麼念得來的,不能不知道。

這個世間,要真的想一心作佛去,記住一句話,這個地方統統放下,捨得乾乾淨淨,你才能學到像海賢老和尚,一天到晚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那是圓圓滿滿的信願持名,是真真實實的信願持名。

綜上所說,持名念佛的用意在哪裡?修清淨平等覺。念到功夫成片,把清淨心念出來;念到事一心不亂,把平等心念出來;念到理一心不亂,把覺,即自性本具的智慧念出來,就對了。如印祖所言,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如水清月現也。若心不清淨,如水濁而動,月雖不遺照臨,而不能昭彰影現也。

省思我們的持名功夫,捫心自問,我們都很忙,富人有富人的忙法,窮人有窮人的忙法,各自忙得樂此不疲,忙來忙去,不外是為養身家,追名利,裝體面,遺子孫。世人不知佛法,瞎忙倒也罷了。淨業學人如果也整天瞎忙,好像有很多事都比了脫生死大事重要,沒事才念佛,有事便把念佛撇在一旁,從不為自己的來生做打算,何時萬緣放下,老實念佛,親證念佛三昧;何時能得清淨之心,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

世人皆從忙裡老,誰能肯向死前修。若真為生死之心不發,祖師大德一切開示皆成戲論。願省思之!

三、放下念佛為自在往生的途徑方法

(一)從師父上人的講經開示省悟我們的放下念佛

緣具足了,問題是善根福德,善根是真信、能理解,福德是真乾!真乾的秘訣沒有別的,就是放下,沒有放下不是真乾,徹底放下了就是真乾。一切外緣統統放下,讓心裏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叫真乾。

我們看到有很多人在念佛堂念了一輩子也沒有成佛,那什麼原因?他沒有真乾。也就是天天進念佛堂,一樣也沒有放下,是非人我沒放下,名聞利養沒放下,五欲六塵沒放下,貪瞋痴慢沒放下。

淨宗搞清楚搞明白了,一定不能丟失佛號,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頭阿彌陀佛在。除阿彌陀佛之外,其他的統統放下。為什麼?假的。你要不放下,它障礙你往生。念佛人臨終不能往生,原因在此地,沒放下。世間名聞利養沒放下,妻子兒女親情沒放下,還有些怨恨、恩怨沒放下,這都是你不能離開六道輪迴的原因。

(二)從黃念老的《大經解》省悟我們的放下念佛

蓋眾生根器不一,故聞名之信樂發心亦不一,或因大心未堅,或因信願不深,或以持念不專,是以未能全契彌陀十念必生等大願,故當世未能了脫生死,僅能獲福於現在及來生。

多門兼修,總未若一門深入。一心專至,稱念彌陀,則易使熟處變生,生處變熟。蓋愛染貪著,是眾生之熟處。菩提正念,是眾生之生(生疏)處。生處轉熟,方有可能於臨終苦迫之際,提得起這一句佛號,感佛接引,而得往生也。

當知淨宗稱為易行道者,是與餘八萬三千九百九十九法門相較而言也。唯此獨易,故稱易行。若論其實,如本品所明,則知往生,亦非易事。倘不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一向專念,而欲往生,無有是處。敬祈當世行人,慎莫初聞淨宗易行,便生輕慢。信心虛浮,志願馳緩。口談淨業,心戀塵緣。如是求生,當待驢年。

(三)從劉素雲老師的心得報告省悟我們的放下念佛

真正信佛的人,一句佛號念到底,這叫真信。你就從這一點上去觀察,真正信的有幾個人?真正乾的又有幾個人?如果真的信佛,修淨土法門的人,就會死心塌地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誰做到了?來佛三聖做到了,他們是真信、真乾、真成就,他們真正成就的標準就是自在往生。

什麼事都可以放下,唯獨一件事不能放下,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聽經、讀經都可以放下,這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不能放下。

我們天天念佛學佛,你不妨問問自己,你放下了嗎?你放下了多少?衡量自己到底是真學佛還是假學佛?這是真標準,這是硬標準。

(四)從釋自了法師的心得報告省悟我們的放下念佛

我遇到一些人,大概因為我專修念佛的緣故,大家可能為了安慰我、迎合我,都跟我表態:「師父,我什麼都不要,我就是一心念佛求往生。」話是說得很響亮,真的,說起念佛的道理他比講經的法師還滔滔不絕。可是觀察他的行為,怎麼對娑婆世界念念不捨?整天圍繞著今生的一切在團團轉,哪裡有顧及來生的頭面?哪裡有一點要往生的氣質?那是假話!千次萬次說求往生,沒有一次是發自內心的真求。所以後來再有人跟我說他決志求生,嗯,我跟他笑笑,我不輕信。

修行不能等待,因為無常不會等我們。趁這口氣還未斷,不如及早放下,不如及早念佛,不如及早求生淨土,不如及早辦妥生死大事。不要等到死後墮在地獄才來哀求超度。他們也曾經和我們一樣,自詡為念佛人,自認為修得很不錯,天真的誤會還有很多時間,盲目的樂觀能夠往生。理論上大家都知道臨終要見到阿彌陀佛才能跟他走,可是有幾個人臨終時能夠清醒?且不說臨終,就說睡覺作夢,我們連在夢境裡都主宰不了,隨夢境轉,臨終能夠主宰嗎?能夠保證不會糊裡糊塗被冤親債主拉跑嗎?

我們的頭腦必須很清醒,不但老年人朝不保夕,年輕人也朝不保夕!任何人既是無常的旁觀者,又是當局者。隨時都有可能死,這聲佛號敢不牢牢鎖定嗎?生死大事敢不提前預辦嗎?

綜上所述,淨業學人唯放下萬緣,老老實實好好念阿彌陀佛,啥時候念到功夫成片,得清淨之心,阿彌陀佛定能現前來告知你往生資訊,就能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省悟我們的放下念佛,印祖一則放下念佛故事,大可醒人。昔一僧探俗友,勸以生死事大,急宜念佛。友謝以三頭未了。僧問故。友曰:親柩未葬,男婚女嫁未畢。僧別不久,友忽亡,僧往吊,作詩曰:「吾友名為張祖留,勸伊念佛說三頭,可憐閻老無分曉,未了三頭便去了。」願省悟之!

四、結語

總而言之,信願持名,缺一不可,如鼎三足,缺一便傾。信願堅固,持名雖未得一心,臨終亦可仗佛慈力決定得生,須直下承當,往生就好。欲自在往生,唯徹底放下,老實念去,不可執理廢事,信願落實在持名上,在這句佛號上要狠下功夫,如虛雲老和尚所言的,「一心念佛,淨念相繼,便是放下第一法」;亦如劉素雲老師所講的,「假的呀,趕快把它放下吧!真的呀,趕快把它提起來吧!除這句阿彌陀佛佛號之外,其他的統統是假的」。祈願我們牢牢記住:娑婆世界放得下,阿彌陀佛提得起,極樂世界去得了。

報告過程恐有錯誤,懇請師父上人及諸位善知識批評指正,不吝賜教。阿彌陀佛。慚愧弟子遵賢頂禮敬呈。

老法師:我們聽了遵賢同學的報告,他說得很好,對我們每一個念佛求生淨土的人,都是很大的鼓勵。我們要想往生,真的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真有,不是假的。我們這個世界有,極樂世界就有,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沒有,極樂世界還有。為什麼?極樂世界是法性身,法性不生不滅。我們這個世界是法相土,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的境界相,它是生滅法,它是有壽命的,將來肯定像天文學家觀察到的,整個星球大爆炸,整個星系大爆炸。這是佛法說的,苦、空、無常。我們必須要知道,極樂世界法性土,不是法相土,所以它沒有生滅的現象,沒有相續的現象,它叫無量壽。往生到極樂世界得的身體是法性身,居住的環境是法性土。這誰住的?法身大士他們所居的。一定要記住,一切法從心想生。法身菩薩根本無明斷掉了,所以破一分無明,見一分真性。真性所現的,所現的身,所現的土,真的是無量壽,不是假的。而且六根所對的六塵,它那裡不叫六塵,它沒有塵,對的這六種境界,全是法性變現的。所以,換句話說,都是無量壽,花草樹木,無量壽,沒有生住異滅;山河大地,無量壽,沒有成住壞空,決定沒有地震、海嘯,不會有這些災難。兩個世界比較,看清楚、看明白,什麼應該舍,什麼應該取,娑婆世界你就很樂意的放下,歡喜放下,你不會再留戀它,你也不會執著它,統統放下,一心取極樂世界。這個心真誠心,願生極樂,願意親近阿彌陀佛,依阿彌陀佛為老師,在極樂世界成就圓滿菩提。彌陀成佛了,我們到極樂世界也成佛。

我們相信,不只我一個,會有很多人,成佛之後,成佛之後也不離開極樂世界。為什麼?報佛恩。雖然住在極樂世界,我們一些度眾生的這些工作,跟阿彌陀佛一樣,沒有兩樣。阿彌陀佛每天現無量無邊身,到十方世界去接引往生的人,念佛人。我們跟阿彌陀佛一樣,也化無量無邊身,十方世界,幫助阿彌陀佛接引。所以阿彌陀佛接引不是一個人,念佛功夫深的,看到阿彌陀佛後面是十方諸佛,諸佛都陪著阿彌陀佛來的,大菩薩、大阿羅漢,挺熱鬧的。往生極樂世界那個隊伍非常壯觀,不是幾個人。

所以經要讀,要相信,不能懷疑。讀經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極樂世界,我們要常常聽,對它產生信心,不再懷疑了。真的什麼時候是不再懷疑?真放下了,二六時中就一句佛號,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像海賢老和尚一樣,多自在!心裏面對於整個宇宙一切萬法,充滿了感恩的心,沒有怨恨。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