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寒山拾得的六則傳說故事2


時間:2016/5/20 作者:楊寧

雖是一脈相承的父子,魚行少東家與其父天壤之別,不僅人長得猥穢,品行也差到禽獸不如。幾年以後,他見阿妹長得花容月貌,竟然翻出早些年張勝二十兩銀借款,本錢加上利息已超出了百兩,少東家說了,要麼去官府說話,要麼阿妹抵債為妾。張氏求饒磕破了頭也沒用,少東家想阿妹想紅了眼。慌亂之下,張氏趁月黑星稀,帶著女兒逃往城裡閶門下塘,投奔親戚姑姑。誰知曉,阿妹的姑姑在半年前病故了。姑夫耐不住寂寞,又另尋了一個小的,哪裡肯認得張氏和阿妹。母女倆投親不著,只得打算從楓橋坐船返回故里。

楓橋古稱封橋,歷來是一重鎮。它橫跨江南大運河,因官道所在,南北舟船、東西車馬於此交會,集散絲綢、布匹、茶葉、竹木、等各種商品。尤其是米糧,一到大熟時節,大運河上船隻晝夜不息,人來人往。那真是天下之利,莫大於水田,水田之美,無過於姑蘇。姑蘇熟,天下足。又因歲歲豐稔,米一石不過數十文,價格如此低廉,又令農夫唏噓不已。眼下時近歲寒,天空丹雲密布,鎮上已顯現著過年的樣子。張氏到了鎮上,覺得腿膝酸軟,人有些畏寒,看看時光也近黃昏,就找了個小客棧住下,打算明日早些起來上船。

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夫妻同羅帳,幾家飄散在它鄉。

一獨臂老叟領一女童在客棧對過駁岸邊一株碩大的紅楓下賣唱。張氏見那女童身體弱小,衣著單薄,極是可憐,便讓阿妹給那老叟小女買四隻梅花糕送去。好心的阿妹又給了他們幾文錢。

第二天,張氏竟昏沉,爬不起來,額頭有些燙手。張氏並不上心,對阿妹說,娘這幾日走乏了,將息一日就無妨了。哪知次日,身體愈發沉重,這才慌張起來。幸虧客棧老闆娘是個熱心人,幫忙叫來郎中,又幫忙抓過幾帖藥。服了三日,才有些好轉。只是衣兜里已沒有無幾文錢了,張氏心裡著急起來,再也不肯抓藥將息,趁著還能支撐,趕緊回家。這客棧老闆娘半老徐娘,丈夫走得早,也是個薄命人,與楓橋糧長有些相好,對糧長說了些好話,讓張氏、阿妹搭上解糧官船到胥口,這樣也就省了幾個錢。

這天,朔風大起,天地間一片蒼茫,母女倆舉目四顧,湖面上竟無一隻船兒。打魚的,種田的,做生意的,臨近年關了,誰也無心奔忙,都關起了門,安安逸逸準備著過年。

天色漸漸暗了,天空飄起了雪花。母女倆人在古運河畔一所廢棄的驛站里避著雨雪,饑寒交迫,眼前是黑沉沉一片,走投無路。。忽然,看見前面河灣處亮起了一盞燈火,張氏領著女兒朝燈火走去。那是一戶矮小的草屋,紙窗里透出燭光,張氏想討得一口熱水喝,暖暖身子。

傳說三則:

這草屋裡的人,他不是本地的鄉民,誰也不知道他從哪裡來,正如他以後悄悄地走了一樣。沒有知道他的真實姓名,幾年前,他是從一座荒寒之山里走出來的,鄉民都叫他寒山了。寒山長得高大結實,看上去是一個身手敏捷的人,有的人還說,看見他剛來的時候,身上還佩有一把長穗劍。他為人慷慨,心底善良,他選中一個淺池邊,還有一株老槐樹的地方,搭了二間小茅舍,開始替四方鄉民殺豬宰羊,默默地過著日子。沒幾天就要過年了,寒山正在磨一把一尺三寸長的柳葉形利刃,明天一早,去星橋鎮,有三戶人家的豬要等著他去屠宰。寒山見母女倆一身雪花、瑟瑟發抖,好不憐憫。於是忙讓她們進屋,又點灶燒水,滿滿地煮了一鍋米粥。

張氏千恩萬謝,喚女兒一起吃了。寒山知曉原故後,又問張氏:「阿婆打算往哪裡去?」

「阿妹姑姑已經亡故,我們再無親戚。合該命苦,只得返還鄉里。」張氏說著,撩起衣襟拭淚。

寒山素有俠義之心,暗暗思忖:她們老婦少女,無縛雞之力,若是回到鄉里,不是明擺著要遭那惡少欺凌。於是開口道:「我是外鄉人,孑然一身,阿婆如不嫌棄這茅草小屋,就在這兒住下,權當寒山是你的兒子,可好?」

張氏見寒山情真意切,是個正正派派的老實人,不由得拉住寒山的手,高興得老淚縱橫,忙喚來阿妹:「快叫哥哥。」

阿妹年方十六,天生麗質,真是水做的一般,楚楚動人,只是平日裡聽說十個屠夫九個凶,心中忐忑不安,聽母親催她,沉著頭低低叫了一聲:「哥哥。」

天亮後,阿妹看到這屋後有一分淺池,冰涼的水面上殘留著腐萎的水草。草屋的河灣對岸聳立著的山影,雖是寒冬,卻是色彩繽紛,山邊栽滿了楓樹,葉子有的還殘留著綠色,更多是都紅透了。阿妹更歡喜看河面平靜時山的倒影。張氏帶著阿妹住下了,包攬燒水煮飯、縫補漿洗一應家務活,把個先是亂糟糟的草屋收拾得乾乾淨淨。母女倆又在屋前的荒地上拾掇出幾壠菜畦,順著土牆根到池邊,紮上一圈籬笆,正好養些雞鴨。寒山照舊奔走四方,替鄉民殺豬宰羊,如今回到茅屋,熱湯熱菜熱飯,真正像了個家。家裡有了勤快的女人,才是人過的日子。「老天厚我!」寒山從心眼裡把張氏當作自已的娘,他把每日所掙得的銅鈿如數交給張氏。寒山出去招覽宰殺生意,有此時候要走得很遠,張氏擔心寒山餓著,給寒山備了一個素盒,裡面放了熟食乾糧,這樣可以點點飢。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之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