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老師、學長,慚愧弟子越溪,今天向師父上人、諸位老師、學長恭敬匯報的題目是「家訓—中華傳統文化之生機」。
一、家道為立國之基
一千年前,北宋宰相司馬光撰寫《家范》,開篇就說:凡教在初而法在始,皆在於家。二O一五年,習近平主席在春節團拜會上告訴全國人民,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兩人遙相呼應,主席述而不作,繼承傳統,真是用心良苦!家為國之基,家教為民族文化之生機,教之始在於家,教之終成於家,亦即《大學》所言之「事有終始」。
歷代前賢皆如司馬溫公深諳治家之道,家訓之始祖便是顏之推(五三一—五九一)和他的《顏氏家訓》。顏之推出生於梁武帝時代的建業,一生顛沛流離,歷經四朝,兩次遭遇囚禁,全家居無定所,於公元五九一年卒於長安。因感嘆家教乃傳承中華文明之要道,故將忠孝友悌的家風、文字、音韻以及文學的家學奮力著述留給後世。公元五七七年,之推一家在北齊遭遇國變,長子思魯見家中日益貧困,問父親:家無積財,做兒子的當好好去勞動,供養父親,為什麼還要花大量時間學習經史呢?父親回答說:「子當以養為心,父當以學為教」,如果孩子們都放棄學習而謀財富,為父就算是豐衣足食也於心不安。父親又語重心長的勉勵長子:「若務先王之道,紹家世之業,藜羹緼褐,吾自欲之」。這是一位生於亂世一生力行忠孝卻三次遭遇亡國、念念懷念鄉土卻多次流離失所的老人,在國難家困之時對孩子們的期許,吃糠咽菜不要緊,重要的是要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忠孝的家教是統一太平之源
《顏氏家訓》成書於隋朝初年(公元六世紀末),分為序致、教子、治家、文章、歸心、音辭等共二十篇,內容包括三方面:家風(清白、勤儉)、家學(文字學、音韻學以及寫文章)以及家教(儒佛二教及因果教育)。《顏氏家訓》開篇便說:「夫聖賢之書,教人誠孝」,即忠孝;「慎言檢跡,立身揚名,亦已備矣」。這便是《大學》所言:「治國必先齊其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先王之道、祖宗家業皆在忠孝,這就是分裂得以一統,戰亂得以消弭,太平得以實現的源頭。
顏氏為孔門弟子顏回之後,故之推有言:「吾家風教,素為整密。」他深感家門整肅、家風和敬之重要,故用心教育子孫,遂令其皆能承傳文化,兼濟天下。像顏氏這樣重視家教、家學淵源的家族,當時還有許多,琅琊王氏、清河崔氏、蘭陵蕭氏等都是突出的例子。稟承忠孝之教,在亂世可以承傳大道,延續文明;在治可為棟樑能臣,德化一方;在家內則可令家門整肅,其樂融融;在社會則能夠和睦鄰里,鄉土情重。這些家族所傳承的修身立德、敦親睦族以及經世致用的真實學問,隋文帝楊堅深得其益而得以一統天下。隋朝統一之後,旋即天下歸唐,創造唐朝盛世的中堅力量,便是這些重視親職教育的家族。
楊氏的隋朝雖時間不長,但是楊氏家族對於漢唐乃至日後的宋明都有巨大的貢獻。臨財不苟得的楊震,祖籍弘農,是漢朝的東萊太守。在其孫楊賜的提議下,東漢將儒家經典刻石以傳世(即熹平石經),幫助傳統經書傳承後世。隋文帝楊堅為楊震十四世孫;武則天母親榮國夫人楊氏,即為楊堅之後。宋代學者楊時、江南民間著名的孝子楊慶,皆為漢代弘農楊氏之後代。及至明初建國,楊家又出三位重臣:楊士奇、楊溥和楊榮,追溯起來,也是漢朝弘農楊氏的後代。弘農楊氏如此,宋代范仲淹家族亦如此,他的十七世孫范文程,范文程是清朝開國的元輔、國師,清代國家之規制大多出自范文程之手。可見中國傳統文化家庭的忠孝之教,的確能夠幫助現代社會消災免難、撥亂反正,幫助人們恢復安定團結。這是今天學習傳統家訓、力行家訓的意義。
顏之推的長子思魯因父親教誡而繼續學習經學、文字學以及佛道,以務先王之道。四年後,思魯生子師古,顏師古少傳家業,遵循祖訓,傳承文字學,整理五經,成為唐代經學大家,唐太宗的軍國政務等重大詔令皆出於師古之手,名重當時,果然紹家氏之業,不負祖父之望。七世孫顏真卿,以甲等登進士,是中國著名的孝子忠臣,幫助朝廷平定安史之亂,更是一代書法大家(見圖一,顏真卿的書法:《自書告身帖》)。顏之推的三子游秦也是才學兼備,將其對《漢書》之研究盡傳於侄子師古,助其注《漢書》以傳世;他還幫助唐高祖撥亂反正,令原本強暴寡禮的廉州(今河北境內)因他的德政而敬讓大行。顏氏一家對於國家治理以及傳承學問方面的貢獻,可謂善述父之志,弘演往聖之王道,紹隆祖宗之家業。
如何在現代弘揚忠孝傳家、謹言慎行、家門整肅、立身揚名的優良傳統?如何讓我們每個人的家庭,也能像楊氏、范氏等家族一樣,代出人才,為天下苦難眾生做出真正的貢獻?恭敬學習傳統家訓是必要的,但是要想真正落實還要遠效顏之推,發心為往聖繼絕學。全心全意慈悲愛護家人,像顏之推一樣,紮好德行的根,紮好文字學學問的根基,在家則敦倫盡分,在外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畢生改過遷善、積功累德,胸懷天下蒼生。中華傳統文化是聖賢的教育,傳承者必先改變氣質,讓自己成為聖賢君子,誠如司馬光所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不能忽視因果教育和文字學教育
《顏氏家訓》重視因果教育及文字學的傳承,這是很值得恭敬學習,是持家、立國不可或缺的基礎教育。不重視倫常因果,則離散敗亡在所難免;若無文字學的基礎,古聖先賢的教誨難以正確理解。經教之不解,真理則不彰;不能明理,則無從落實;於日常生活中不能親證經典所言,則學習徒具形式,風俗為讀書人所敗壞,傳統竟被學者背棄。前車之鑑,警示今天學人務必老實、聽話、真乾。今天中國雖屹立於世,但其傳統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的精神還沒能好好傳承,周代之王道,漢唐之恢弘、盛清之道德學問還不為人知。這都在提醒我們讀書人要直下承當,不僅要至誠祈請祖宗加持,即便幼時失教也要痛改習氣,務必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做出來,而且還要特別重視在家中落實因果教育,落實文字學、經學的基礎教育。
近代印光大師在《文鈔》中屢次特彆強調救度亂世必須從親職教育、因果教育著手,「親職教育,因果報應,乃現今挽救世道人心之至極要務。而親職教育,尤須注重因果報應。以因果報應,能制人心。除此之外,任憑何法,皆無救藥」。大師特彆強調母親需要在孩子年幼時,「當以因果報應為先入之言,使其習以成性,庶後來不至大有走作。此淑世善民、齊家教子之第一妙法也。」可見因果教育的影響之遠之深。是以中國每個城鎮都設有城隍廟,其廟中的十殿閻王就是因果教育,深知因果者連一個壞念頭都不敢起,更何況是造作!其教化力量之大不可輕忽,更不可以迷信等閒視之。
同樣的,早印祖一千五百多年的顏之推,也以因果教育為家訓。他舉出許多當時的真實案例,令子孫明了因果之可畏,幫助他們抵禦外界的巨大誘惑而不敢造次,端心正意,趨吉避凶。並且顏之推特彆強調祭祀要用素,若殺生祭祀,反而是拖累祖先,增其罪業,與他死後一個世紀才譯出的《地藏經》完全相應。顏之推在「歸心」一章,備言殺生果報之慘烈,故其子孫有好生之德。三子游秦為官,他的仁愛、謙和令當地人大受感動,人民唱山歌讚揚他,「愛人如赤子,不殺非時草」。
除了因果教育,幫助子孫打好傳統文字學的治學基礎是《顏氏家訓》的另一個突出的特點。忽視文字學、經學的流弊,說之不盡。為此,畢生潛心教學的朱柏廬先生,於十七世紀初撰寫《朱子治家格言》,提出「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也與顏之推遙相呼應。縱觀歷史,每當疏忽因果教育和文字學教育時,傳統文化的傳承就會凋零。因此,通過在親職教育、幼年教育中落實傳統文字學、經學的基礎教育,可以幫助家中年幼的孩子畢生堅守修身齊家,經世致用,就能夠復興中華傳統文化,轉變世風日益西化的勢頭,逐漸恢復傳統文化大家庭、大家族的傳統,使其成為承繼傳統之載體,果能如此,完善的親職教育必能成為國家長治久安之重要基石。
二、顏之推傳承家道以成就太平
尊敬的師父上人教導我們,孝是中華文化根,敬是中華文化本,落實在孝親尊師。顏氏的家教端在於此,顏回不貳過是尊師重道,之推一生流離失所,卻依然念念不忘慎終追遠,為了讓父母的墳墓改葬在家鄉,甘冒生命危險也在所不惜,這是孝敬;他給兒孫起名,皆示以不忘本:思魯(寄懷舊鄉)、愍楚(志思故國)、師古(以古聖先賢為師),這是追遠。
顏之推寫家訓可以說是在憂世傷生中寫就的,這是讀書人念念不忘家國的赤子之心。他所處的時代,中原地區出現胡化,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西化,孝悌忠信的教育被大大忽視了。即使是漢朝的天子,也會覺得好玩而喜歡穿外國人的衣服;許多原本是漢人聚族而居的地區也以胡人文化為主導,不重視家教,輕視五倫五常。待到西晉滅亡,士大夫家族紛紛移居長江以南,長江以北的半壁江山已淪為胡人統治而幾乎全盤西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傳統的學術、典籍的收藏以及禮樂的傳承都需要仰賴世家大族,琅琊顏氏、清河崔氏以及蘭陵蕭氏等文人家族成為繼承傳統的主要依靠。
隋朝一統天下,飽經風霜的顏之推已步入晚年。他非常渴望隋朝能夠讓四海重歸清平,便立即上書隋文帝,「考尋古典,制禮作樂」,以弘先王之道,開萬世之太平,並且鄭重介紹了梁朝的禮樂,言其頗有可取之處。顏之推做為梁朝舊臣,提出這個建議是有著現實依據的。而梁朝禮樂最可稱讚之處,便是重視雅樂、重視講學,故梁朝皇子皆博學,昭明太子著《文選》傳世,梁元帝每逢節慶必親自講學。若隋文帝重視雅樂,在天下大興講學,而非鼓勵征伐,則天下歸心,隋末之喪亂亦可免矣!然而遺憾的是,從漢亡至隋朝再次統一,已經歷了三百年的亂世,文帝沒能看懂顏之推的奏摺,未能聽從。之推亦感嘆,「今雖混一,家道罄窮」。
「人不知而不慍」,是儒家的君子之風。之推晚年,對國家重要的建議雖然遭到皇帝的拒絕,但他卻依然孜孜不倦,不知老之將至。為官,念念不忘忠孝,傳承王道;持家,念念不忘祖宗教誨,懷念鄉土,志傳家學,力弘家道。縱然一生流離失所,自嘆「嗟宇宙之遼曠,愧無所而容身」,就算生不得返鄉,死亦無法歸葬,也要拿出精衛填海的精神,知其不可而為之,不敢怨天泣麟,轉而更加認真的撰寫家訓,期待清白家風代代承傳。他在自傳中說,「大道寢而日隱,《小雅》摧以雲亡。瀍、澗鞠成沙漠,神華泯為龍荒。作羽儀於新邑,樹杞梓於水鄉。傳清白而勿替,守法度而不忘」。這是說在亂世,真正的王道早已被人淡忘,《小雅》的正聲也幾近失傳,原本是中華文化中心的河洛地區,如今已淪為文化的沙漠,整個神州大地面臨著西化的威脅。我們家雖然背井離鄉,但是依然可以在新的住所中做德才兼備的好樣子,為國家培養更多良才,讓品行高潔的家風世代傳下去,代代子孫都能不忘守禮、守規矩。可見對顏之推而言,繼承古聖先賢之學問、延續傳統之家風家道便成為他一生心之所向、容身之所,故他畢生以繼承傳統、弘揚家道為己任。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存心,顏氏家族以其家學淵源,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國家棟樑(見圖二,琅琊顏氏家族宋朝之前的譜系簡表)。
從顏氏家族由春秋至唐代的譜系簡表中可見兩點:甲、古人所言,忠孝傳家遠,真實不虛。由此可以推知,我國之所以人口繁盛,國力日益強大,全賴祖宗有德,冥冥之中護佑子孫。今天國人若不能抓緊每一寸光陰,恭敬學習傳統文化,修身、齊家,真的是對不起祖宗!乙、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因果教育以及傳統的文字學教育對家族之昌盛以及國家之興旺太重要了,這一點,知識分子等社會精英不能忽視,普羅大眾也要引起重視。惟其如此,國家乃至世界的盛世再臨,人民安居樂業、長治久安才有可能真正實現。這就是家教、家風、家道能夠於成就國家治理、時代昌盛的原因所在,如果大家庭皆能如此,世上必多聖賢君子,太平盛世自然可成。
三、教育是文化之生機
顏之推一生,目睹過多次國家藏書盡焚於戰火,感嘆舉國南北皆無大型藏書之所,斯文由此喪盡;也目睹過許多家族,因為舉家南遷而亡失家譜,亦亡失其家學,遂不敵世風日下而家風敗壞。教育是文化的生機,沒有了長善救失、成聖成賢教育,就沒有了文化之傳承,沒有了傳承,本性本善就會迷失,社會風俗則難以淳厚。他在《家訓》中回憶,梁朝在全盛時,社會上精英家庭的子弟,只知道穿華麗的衣服、塗脂抹粉、車接車送,而不知道繼承其家學。這令顏之推對故國梁朝感到非常的擔憂,為其次子起名為愍楚(即志思故國),其愛國愛鄉的情懷,此中可見。
這也許就是梁朝雖文化高居六朝之首,但卻國祚短促的原因所在。梁朝雖然重視雅樂正聲,宮廷重視講學,皇帝都有很好的文化教育,但是朝廷卻未能在民間弘揚聖賢教育,幫助國家實現見和同解。做為國家棟樑的世家大族,往往因為離開鄉土,聚居在城市,而未能傳承家教、家學。南朝多仰賴商貿,復因重商而忘記勤儉,崇尚奢靡。年輕一代因失家教而變得輕浮,因私心日長而無法維繫家和,原本一族共居的大家族,因此分崩離析。家族的敗亡,帶來國家的滅亡,明乎此,便能看到顏之推不計千辛萬苦而作《家訓》的良苦用心,真的是「太平盛世,教學為先」。
教育包括三個方面:親職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親職教育是主要方面,學校、社會教育是輔助。以梁朝為例,家庭之所以無法繼承勤儉之家風,則在於家學之不繼。所幸的是,顏氏家族在千里南下,又因梁亡而舉家北遷,在顛沛流離之際,依然保持其家風、家學,全在於顏之推苦心堅持,不敢忘本。據顏之推在《家訓》中記錄,顏家的晚輩,「曉夕溫凊」,即早晚問候長輩;「規行矩步」,即步從容、立端正;「安辭定色」,即神態安定、言語得當。族中的長輩對晚輩則「賜以優言」,即勸諭策進;「問所好尚,勵短引長」,即幫助他們長善救失;「莫不懇篤」,都非常懇切的教育後代。這樣的傳統文化大家庭,多麼溫馨,多麼美好!
這就是傳統文化大家庭的育幼,所有的家族長輩對晚輩都懷著一顆真正的愛心,用高度的智慧言傳身教,予以教導。所以顏之推一生,都因為背井離鄉,目睹人民失教、生活困頓,益發懷念傳統文化的大家族,懷念家族對他的關懷、愛護以及提攜,念念都期望將這樣的家風、家教永遠承繼下去。他說:「慈兄鞠養,苦辛備至」,追思兄長;「平昔之指,銘肌鏤骨,非徒古書之誡,經目過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為汝曹後車耳」。他報恩的方式便是撰寫《家訓》,以期聖賢家學傳承不墜,清白家風由此護佑家中晚輩,繼而整個家族化導一方。
現代教育界,特別重視親職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配合。中國傳統的親職教育模式,不僅是親職教育,更是家族教育;不僅包括了人格養成的教育,更有學問方面的啟蒙教育、基礎教育,這是《顏氏家訓》顯示出來的重要信息,這種教育模式非常值得現代人予以高度重視。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在親職教育方面,比較缺乏家訓這樣的記錄,而西方的學校教育也從一開始就離開了家庭。例如號稱東羅馬帝國的拜占庭王朝,在十一世紀時,各地專門教授貴族、精英子弟的學校增加了,成為現代學校的雛形。(見圖三,在公元十一世紀,在拜占庭王朝的一些行省和都城開辦了許多的學校,帝國政府將其置於私人資金的控制下。)西方的學校教育是與親職教育脫節的,學生就學的地方是一些財團所支持的公共機構,而非家庭,所教授的資料主要是知識、技能,而不是修身、齊家、治國之大道,並且拜占庭王朝的皇帝並不重視學校教育,這與傳統中國大相逕庭。遺憾的是中國於二十世紀初廢除科舉制度,由家庭來辦學的私塾也逐漸淡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西式學校,並且像九百年前拜占庭王朝的學校一樣,以教授知識、技能為主。原本是上行下效的教育,旨在轉凡成聖的教化,轉而成為求入名校、求獲學位、繼而求得工作。遂令傳承了五千年、一萬年之中華文化,竟然在全民都識字、個個都上學的資訊時代,無以為繼,這個現象非常值得我們反思。這是《顏氏家訓》對於這當代又一個值得借鑑的地方。
四、結語
《顏氏家訓》,不僅僅是一部家訓,更是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設教之縮影,它大約定稿於隋文帝開皇年間(公元五八O—五九O),被後世推舉為家訓第一書。傳統文化教育的三個方面,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這一本《家訓》全部都有,傳統文化的學術、道德文章此書也有所涉及。這部書給當今社會的啟示是:傳統文化的親職教育是立國之基礎,社會長治久安之保障,這個教育從胎教開始貫徹終身,它的目的就是培養聖賢君子。親職教育是教育體系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有決定意義的方面,內容有三:用於修身立德的倫理、道德教育,用於斷惡修善的因果教育,以及傳統學術的基礎教育(文字學以及基礎的經學)。這三個方面,既是一個家族家風、家道、家學的具體體現,更是一個國家得以代出人才,實現治世的必經之路。
總之,在這個回響習主席的號召,繼承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大時代,恭敬學習傳統的家訓,儘快在每個家庭中恢復傳統文化的親職教育,既是當務之急,更是長久之計。
以上是不肖弟子越溪學習傳統家訓、努力落實家訓教導的一點淺陋的報告。真的是幼時失教,習氣深重,聖學很難入門,懇請尊敬的師父上人慈悲教導。慚愧弟子越溪頂禮敬呈。
老法師:我們聽了越溪的報告,確實深深感到像她自己所說的,這個情形現在社會上普遍,很少能看到例外,就是我們從小真的是失教。我們這一代還沾到一點邊緣,可是很不幸的遇到中日戰爭。這八年的戰爭,讓我們流離失所,離開家鄉,在江南逃難,沒有機會讀書,也沒有經濟力量去讀書。所以在那個時候國家很難得,辦了國立中學,國家原來是不辦中學的,指示教育部辦了國立中學。國立中學就收這些流亡學生,這些逃離戰爭的學生。我到抗戰勝利前一年,有機會進入這種學校。這種學校不要繳學費,而且管吃管住,一切生活費用都是國家來負擔,給我的啟示也非常大。
因為我們遭遇到失學的痛苦,所以當時就想到,很小時候就想到,如何能叫學年的兒童不因為家庭經濟這些事情而失學,那怎麼辦?學校應該全是國家來辦,國家花錢養兵保衛國家,要養這些學生,那是治國的根本,我覺得比養兵還重要,所以國家必須要擔負起來這個教育的責任。教育經費從哪裡來?我那個時候就想到,國家可以設立一種特別的教育捐助,就是教育稅收,用百分比,你的工作百分之十,要繳納給國家做為教育基金,窮人繳得少,富人繳得多。這個教育基金是對全國學生能夠普遍的受益,從國小開始,就是你進入學校到大學畢業、研究所畢業全是國家培養你。這是我好像十幾歲的時候想出這麼一個點子,沒有想到,前年我到斯里蘭卡去訪問,斯里蘭卡好像做到了,他們的所有學生入學,衣食住行都是公費。我曾經問過總統,我說你們國家的財務上的開銷是不是第一個是教育?他說對的。我說現在許多國家都把這個最大的開銷放在軍事武備上,你們國家用在教育是正確的。所以他們全國沒有失學的學生,這讓我看到很歡喜,我們小時候的這個夢想,沒想到看到了,真有人在做。
越溪這份的報告很有啟發性,不但對社會有貢獻,對整個世界都有貢獻。人要不教,問題真嚴重。左丘明在《左傳》裡說,「人棄常則妖興」,常是五常,如果五倫五常都沒有了,這概念沒有了,這人跟畜生沒有兩樣。畜生跟人不同在哪裡?人受教育,畜生沒受教育;人懂得倫常,畜生沒有倫常。所以他說棄常,放棄仁義禮智信,這個社會就是妖魔鬼怪了。我們看今天整個世界,仁沒有了,仁是愛人,想到自己就得想到別人,推己及人,仁沒有了,人與人之間的愛沒有了,多可怕!中國千萬年來,保持這個社會就是愛,親愛,那個根就是父子的親愛。由父子親愛衍生出對於人類的愛,對於動物的愛、植物的愛、山河大地的愛,都是從父子有親衍生出來的,這個沒有了,怎麼得了!現在人真的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不講信用,想盡方法騙人。左丘明這句話,說明則妖興那是什麼世界?我們學佛的人一想,畜生、餓鬼、地獄的世界。你看現在是不是?都出現在這個社會上,多麼可怕,多麼可悲!
我們不幸生在這個時代,雖然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那一點良心還在。我們對於中國傳統的東西熱愛嚮往,總想多學一點,希望它能夠發揚光大。早年,我們知道中國的文化,載體是漢字,蒐集在《四庫全書》裡面,乾隆皇帝做了一樁好事情。《四庫全書》是手寫的,總共只有七套,在戰亂期間當中毀掉了三套,現在只剩了三套半,有一套殘缺不齊,有三套完整的。如果將來的戰爭是核武戰爭,會完全毀滅掉。台灣只有一部,在台灣的讀書人,大家在一起聚都談這個問題,怎麼樣把它保存下去,用什麼方法?那現在就是翻印,大量的翻印。難得,這應該在二十年前,第一次翻印印了三百套,《薈要》印了二百套,《薈要》世界書局印的。
《薈要》是《全書》的精華本,乾隆那個時候六十多歲了,開四庫館來編輯這套書,他怕他壽命沒那麼長,看不到,所以讓當時的總編輯紀曉嵐在《全書》裡頭選擇好的、精華的東西,選一套先編出來給他看,這就是《薈要》。所以《薈要》是皇上自己看的,只有兩部,一部在摛藻堂,乾隆的書房;另外一套在圓明園,圓明園被八國聯軍毀掉了。所以只剩下一套,孤本,在台灣。我們都擔心這個問題。印了兩百套,那就好多了,分藏給各地世界上許多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可是量還是少,兩百套,《全書》,三百套。量太大了,沒人買,人家買了不能看,所以沒有買的興趣,量太大了,沒地方放。我對這個事情非常著急,比別人都著急。所以遇到第二次,就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一百周年,台灣政府要求這兩個書局再版,這兩個書局的老闆都來找我。我聽到之後非常歡喜,所以我就跟他們預約,我說《全書》我預約一百套,《薈要》我預約兩百套。十方對我的供養,我沒有乾別的,我就買書。這些書送給全世界大學圖書館收藏,縱然世界有災難還可能留下幾套,這個事情問題解決了。
第二個問題來了,誰能讀?所以我就想到文字學。我們現在要盡全心全力來培養文字學的傳人,他們自己能讀《四庫全書》,有這個能力讀,承傳下來,發揚光大,還要傳給後代,我們全心全力做這一樁事情。所以我們在馬來西亞建一個漢學院,在香港也有一個漢學院,印尼回教大學他們也要辦一個漢學系,也就是漢學院的意思,目的都是培養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人,目的在此地。這個我都全心全力支持他們,年歲這麼大了,還要出去訪問,為什麼?就為這樁事情。
要救這個地球、要救這個社會,最重要的是大家知道的《群書治要》。這唐太宗編的,是《四庫全書》的精華篇,從三皇五帝一直到晉代(晉朝),經史子裡面有關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文字,把它抄出來編成一本,這就是《群書治要》。唐太宗也是讀書不多,他是將軍,十六歲就打天下了,帶兵打仗,二十七歲做皇帝。所以我相信他念書不多。統治這麼大的國家,怎麼來治?需要學問、需要道德。中國自古以來政治是德治為第一,禮治是其次,法治是更其次。所以它能長治久安,人民能夠享受到幸福。這部書出來之後就變成唐太宗治國的寶典,文武大臣統統要讀。
唐亡了之後,這部書不見了,在中國失傳了,被當時在中國留學的日本留學生帶回去了,他們識貨。也好,曾經在日本造成千年盛世。四百年前,他們接受了西方科學技術的文化,把這個東西疏忽了。所以今天日本雖然強盛,但是就像中國人所說的為富不仁,他們的國家不幸福、不安穩,也是心浮氣躁。所以我都希望他們要恢復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這種教育。
湯恩比說得很好,他說十九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二十世紀美國人的世紀,二十一世紀中國人的世紀,就是東亞文明。東亞文明中國是主,它還有三個衛星文明,跟中國文明是息息相關的,那就是韓國、日本、越南,這三個國家跟中國大概在戰國時代就往來了,兩千多年歷史,完全吸收中國文化。它們沒有文字,以後雖然造字,日本的文字完全照中國字造的,他們讀中國書,他們學習漢字,韓國也是的,越南也是的,都是二戰之後才脫離中國文化這個影響。但是這一脫離損失太大了,中國漢字裡頭有哲學,有道在裡頭,有文化、有藝術,趣味無窮,那現在一改完全沒有了。在過去他們讀書人都念文言文、都學漢字,所以接受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所以湯恩比說,這三個國家要跟中國聯起來,這三個國家跟中國要合起來的話就能影響全世界。他的話說得正確,沒有說錯。他晚年唯一就是這麼一個希望,希望能夠實現。在今天我們看到習主席的領導,他的言論、他的作風,他這些政策,確實看到湯恩比所說的有可能兌現。那就是中國要統領全世界,不是武力,不能打仗,打仗是全世界毀滅,不是經濟貿易,也不是政治,是什麼?《群書治要》。中國傳統文化帶領全世界的安定和諧,人人都能夠享受到幸福,盛世。所以我們在這方面要認真努力,盡到我們自己一分責任、一分的使命,幫助國家復興,幫助全世界的和諧安定、幸福美滿。
你這一篇,下面還有一篇,我覺得都非常重要。這個要放在我們的網路上,希望在網路的同學大家一起來學習。
摘自: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第一三O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