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教的教主穆罕默德曾經講過一句話,他說:「刀和劍是溝通天堂和地獄的鑰匙。」刀與劍在不同的國家與歷史中都有著象徵與意義,例如亞瑟國王從湖中仙女所取得的配劍—石中劍,然最後卻因為背叛騎士精神而失去了意義;還有矮人族打造給貝奧沃夫的巨人之劍;至於軒轅劍是由一對恩愛逾常的夫妻鑄劍師用他們的臂肉所鍛造而成,日後成為中華民族的魂魄之劍;乃至日後傳世的仁者之劍—湛盧,或是劉邦的赤霄劍,都有其特殊的代表性與意義。
日本武士所配戴的刀超過他的生命。日本武士傳統上都必須用到刀與劍,配戴在身上的兩把刀比自己身旁的伴侶還要重要,因為那是他們的魂魄,他們的心,他們的血,兩者緊黏在一起,就如同魚和魚鰭一般是一體的,最重要的是它象徵日本的民族性與道德標準。而中國俠客所配戴的劍,自有其暗示作用與意涵,就如同司馬遷所說的「對弱者能主持正義,可以濟弱扶貧」,古往今來多少俠義之士有出塵之志,有蕩氣迴腸的仙骨,更傳誦出令人神往欽羨的名劍風流,所以才有日後的武俠小說問世。
很多武俠電影中,劍都被用來當作打鬥所需的佩劍,經常廝殺得日月無光,其實這並非真正的俠義之道。我最欣賞的大俠那便是古代的孟嘗君,配劍而不用劍,他是戰國時代的四大公子之一,由於任俠好義,廣交十方,所以才有食客三千的美名。他的生平故事中有名的狡兔三窟,其中一段「焚券市義」的故事,令人回味無窮,和現代人的務實和勢利是截然不同的,和人與人間情義與誠信蕩然無存是有天壤之別的,真可謂俠義不再呀!同時也說明了從現實生活中無意間的布施,不求回報的施捨才是真施捨,這也許會造就、成全自己往後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超越千百倍的福澤回收;對於後世來講,也是為自己日後的資糧打造了極重要的磐石,就如同孟嘗君當年只憑一個「義」字無意間對馮諼所做的舉手之勞一般。
依我站在社會觀察的立場來看,現代人由於缺乏倫理道德和儒家思想及十善業報觀念的薰染,一代不如一代,人與人間陽奉陰違,為求私利出賣友朋,違背誠信與道義,實在是比比皆是。私心所及,久之成性,便會形成貪執與瞋恨,社會上太多喋血事件都和道義與誠信有關。因此要維繫整個社會的善淳風氣,倡導推廣《論語》和《十善業道經》,這是唯一可以讓整個社會中人與人情感維繫以及不造十惡業唯一的方法。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有日本鑄劍師來訪心得中有感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