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淨土法門: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179集


時間:2016/7/2 作者:果林果梅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三七四頁:

◎【二風樹演法】

經【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這一段經文,科題是「風樹演法」,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無情說法。前面講眾鳥是有情,現在給我們講風樹,所以那個世界情與無情同宣妙法,這是西方極樂世界修行人不退轉的重要因素。

疏【前言行樹羅網,今言此諸樹網,因風出音,如上鳥鳴,化導眾生,利益無盡也。】

前面講到西方世界行樹羅網,這一段接著再說這些網樹因為風吹而發出音聲,像世間的風鈴一樣,音聲很美。我們這邊的風鈴,充其量其音和雅而已,它不會說法。西方極樂世界的樹是寶樹,樹葉都是七寶,那個音聲之美我們無法想像!就像前面所講的鳥一樣,能演說妙法,化導眾生。

疏【風曰微者,風之美也;音曰微妙者,音之美也,微妙即和雅意。】

『和』是溫和,『雅』是雅正、正音。

疏【百千種樂者,以少況多。】

百千種,就像我們現在的交響樂一樣。

疏【贊其至美,極人天樂,所不能及。】

這是讚嘆到了極處,人間天上的音樂都無法與它相比。

疏【其音亦宣根力覺道。】

音聲當中也是宣說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這四科代表無量的佛法,無有一法它不演說的。

疏【種種道品,不言者,文省也。】

『省』是省略。

疏【又大本云:微風觸身。今不言者,亦文省也。】

《彌陀經》文字少,說得簡單,雖然沒有說,意思都含攝在其中,因為我們看大本《無量壽經》就知道了。

鈔【微風為美者,此土颶風吹動,則出傾湫倒峽,可戰懼聲。】

這個世間有些風我們不太喜歡,譬如台灣的颱風,美國的龍捲風。『颶風』就是大風,『傾湫倒峽』,湫是水池,把水池裡面的水吹到外面來了,有這麼大的力量,這種風我們遇到都很害怕。

鈔【猛風吹動,則出撼屋拔木,可厭惡聲。】

『猛風』就是颱風。

鈔【乃至毗嵐風吹動,則出摧山碎岳,壞諸世界,無可避聲。】

毗嵐風我們沒有遇到,如果遇到了,這世界就沒有了。佛在經上給我們講三災,有大三災、小三災。大三災就是火災、水災、風災,那個風災就叫做『毗嵐風』。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要壞的時候,這三災出現了。火災可以燒到初禪天,初禪天以下,我們太陽系整個都燒光。我們在天文望遠鏡觀察到太空,一個星系消失、毀掉,就是佛講的大三災裡面的火災。第二種是水災,可以淹沒二禪天,比火災還要可怕,二禪以下都沒有了。第三種是風災,毗嵐風,吹壞三禪天,三禪以下的都會毀滅,須彌山也沒有了。到第四禪才安全,四禪叫福天,這三災他可以避免。大三災任何一種,我們這個世界都受不了。

佛所講的小三災,就是現在的核子戰爭。小三災是七天的「刀兵劫」,就是戰爭,七個月的瘟疫,七年七個月的飢餓。二十年前,我到日本長崎、廣島去參觀,恍然大悟!原來經上講的小三災就是這個樣子。核子戰爭爆發之後,身上染上輻射塵,七個月不死,那個命才能保得住,瘟疫病就是輻射病。地上草木不生,我去的時候是第八年,剛剛生草。經上講七年七個月,草木不生當然飢餓。核子戰爭能不能避免?我們看看今天這個世界,似乎無法避免。基督教的預言講世界末日一九九九年,中國古老的預言也是說在這一個時期有大劫難,這個世界要恢復秩序、恢復和平,大約是在公元二0二0年以後。三十年之後,這個世界上才有和平。現在世界人口太多,容易發生戰爭,尤其是貧富不均,大多數人生活在這個世間怨天尤人,這個是非常之可怕。在今天這個世界,擁有核子武器的國家逐漸增多,全世界倫理道德的觀念墮落,這就可怕了。所以局勢之變化,現在是沒有人預測得到,真是瞬息千變!

我們知道眼前這個狀況,對於佛法的修學就不能不認真!我們曉得共業當中還有不共業,有別業。在一個很大劫難之後,也有一些人能夠倖免,凡是能倖免於大難的人都是有福。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他沒有福,他怎麼能逃得過災難?所以我們要認真修福。修福,世出世間最殊勝的福德無過於修學淨宗法門。

鈔【即令明庶清明等風,雖亦稱美,止是披拂山林,生長百物而已。】

這是講和風,清明之風,使我們感覺非常舒適,百物賴以生長,它的好處到此為止;用現在話講,調節氣候,四季分明,生長萬物。

鈔【彼國之風,似有似無,非寒非熱,輕細醇和,不可雲喻。】

西方極樂世界的風,那就太美太好了,為什麼?它可以隨心所欲。我們兩個人同在一起,我喜歡這個風暖和一點,我希望那個風再涼一點,它能適合自己想像的那個溫度,這個很妙!吹在每個人身上,感觸都不一樣,這是我們娑婆世界沒有的,他方諸佛世界也沒有,怎麼知道?因為他方諸佛世界跟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都差不多。『似有似無』,你感覺有,它就有;你覺得沒有,它就沒有。『非寒非熱』,這個風非常溫和。『輕細醇和,不可雲喻』,讚嘆不絕,無法形容、無法比喻,極樂世界的風有這麼好。

鈔【觀經云:八種清風。清即微意,況彼行樹,及諸羅網,皆是七寶,被以微風。互相敲叩。自然而出微妙音聲。如百千樂,同時並作。則六律交暢,八音克諧,和之極也,雅之至也。】

風吹在樹上,葉與葉、枝條與枝條相碰時,就像風鈴一樣,自然發出音聲。好像是百千種的樂器,交響樂同時演奏一樣。「六律交暢,八音克諧,和之極也,雅之至也」,這幾句是讚美交響樂,樂器配得非常和雅,聽起來悅耳。

鈔【彼風樹既非絲竹,誰為宮商,而能與百千種樂,同此洋洋,誠為希有,人天莫及者。】

古時候的中國,樂器最普遍的是絲竹,笛子、簫、笙是用竹做的,古琴、古箏是用絲做弦,叫絲竹之聲。西方極樂世界的樹跟樹葉,既不是竹也不是絲,但是它有這樣美妙的音聲,實在是希有,人天莫及。

鈔【如大本言:世間帝王之樂,百千萬種,不如忉利天宮一音之美。】

這是《無量壽經》上講的,讚嘆西方極樂世界。古時候帝王是人間最尊最貴,所以只有宮廷裡面的音樂才是圓滿具足的,舞蹈也是如此。古時候是講階級的,階級低一層,樂器要減少一些,舞蹈的人數也得減少一些。從前天子的舞是八佾舞,一排八個人,諸侯減為六佾,一排六個人,大夫減至四人。現在這些限制沒有了,宮廷的歌舞也都搬到舞台供一般平民來欣賞。人間帝王之樂雖然好,跟忉利天比一比那差遠了,『不如忉利天宮一音之美』。

鈔【忉利天宮百千種樂,不如夜摩天宮一音之美。】

諸天愈往上面愈超勝。

鈔【展轉諸天,乃至不如極樂國中,風吹樹林,出妙音聲之美,是超出人天也。】

『諸天』一直到第六天,為什麼?第六天以上是色界,人家不要聽這些東西,人家心清淨,不用這個為娛樂了,超越了,他是禪定的境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音樂,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風吹樹林音聲之美。西方極樂世界叫一真法界,受用圓滿具足。我們這個世間,欲界的受用,事相上的受用統統具足,心不清淨。四禪天、四空天的受用,心非常清淨,寂靜之樂,但是沒有事,也就是事跟理、性跟相不能圓融。西方極樂世界理事圓融,性相不二,這才叫真樂!理不礙事,事不礙事,《華嚴經》上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才是真正達到究竟圓滿,沒有偏在哪一邊。凡夫偏在事相上,理不知道,所以他有痛苦。二乘偏在理上,所謂住在空寂裡面,沒有事相,美中不足!都偏在一邊。唯獨大菩薩們,他們的境界是圓融的,西方極樂世界是圓滿一乘佛法的道場,所以超出天人。

鈔【亦宣道品者,以經中但稱妙音,其實意含說法。】

這是經文的省略,這個音裡面有『說法』。

鈔【若非法音,何能使人憶念三寶。】

這就證明,聽到風樹的音聲都能使人發心去念佛念法念僧。這個地方講的佛法僧,淺言之就是念覺、念正、念清淨。換句話說,你聽了風吹樹林的音聲,這一聽就覺悟,就破迷開悟,這個不可思議,一聽就正知正見,喚醒自己正知正見,聽了之後,心地愈來愈清淨,這就叫做念佛念法念僧。不是說聽到這個聲音,你就念阿彌陀佛、念《無量壽經》、念觀音、勢至,不是這個,那就把經文看呆了。聽了之後,覺心、正心、清淨心不斷的增長,所以他不退轉。

鈔【故大本云:微風徐動,吹諸寶樹,或作音樂,或作法音,是其證也。】

大本說得清楚,它經文上有『或作法音』,作法音就是說法的音聲,這個音聲會說法。

鈔【以前例後,皆文省故。】

前面經文跟後面對照來看,就曉得小本許多地方省略,言語雖然簡略,意思還是圓滿的。對於初學的人來講,小本經比較難,因為它說得不清楚,我們讀了很難明了實際狀況,不如念大本《無量壽經》。大本說得詳細,大本念熟之後再念小本就很有味道,為什麼?它每一句里含多少意思你都知道,小本文字少,容易攝受。所以先從大本入手,到熟透時,受持的時候可以用小本。

鈔【言觸身者,大本云:彼國一切有情,為風吹身,安和適悅,猶如比丘得滅盡定。則亦不說法之說法也。】

《無量壽經》有這樣一段,而《彌陀經》省略。微風吹到我們身上,身上的感受,特別要注意經文說『彼國一切有情』,為什麼?一切,我們去了,我們有分!他沒有特定指哪一類的人往生;一切有情,也就是從上上品往生到下下品往生統統不例外,甚至包括邊地。我相信邊地里他那個快樂猶如忉利天宮、夜摩天宮,不過那個風觸身上,說法的意思他得不到,舒適一定得到,念三寶恐怕這一點他有障礙,因為經上說他「五百歲不聞三寶之名」。風吹到身上所得的感受,『猶如比丘得滅盡定』。

演【滅盡定者,九次第定之最後定也。】

佛在楞嚴會上講得很清楚,阿羅漢、辟支佛所得的定就是九次第定。這九定是從哪裡來的?從初禪往上去,四禪天四種定,再往上面去是無色界天,有四層,也是要靠修定才能得生。世間禪定,色界、無色界沒出三界,我們稱作四禪八定。諸位要曉得,四禪八定實際上就是八定,不是說四禪以外還有個八定。四禪天四種定加四空天四種定,合起來是八定,這叫世間禪定。

你要是得初禪這個禪定,可以盤腿在那裡入定,定上半個月、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都辦得到。真正得到禪定,入定三個月九十天,他不要吃飯他不要喝水。他一出定,精神飽滿,不會說「這麼多天不吃飯,餓壞了!」為什麼不會?因為他一餐飯的熱量足以養身體養一百天,他有這個能力。為什麼?沒有消耗!我們今天所吃的東西,吃到內部這化學作用把它變化成能量,能量供給身體每一個細胞去消耗。人家入了定,他消耗量減少,減少到幾乎接近零,他不需要消耗了。諸位要知道,入定並不是坐在那裡打瞌睡,坐在那裡打瞌睡那個不行的。我們現在看到很多人盤著腿打瞌睡,那個不行。睡覺一樣有消耗,比清醒的時候消耗少一點,為什麼?他動作緩慢,血液循環也比較緩慢,沒有清醒活動時那樣的快速,消耗量也少一點。初禪都有這個本事,何況四禪八定?

人家一入定,一年、二年不出定都有!從前玄奘大師到印度去求學的時候,在西域的路上遇到一個入定的人,那個入定入了多久都不知道,臉上都是灰塵,頭髮好長,鳥都在那上面做窩。你想想看,他入定的時間多久?玄奘大師是再來人,不是一個普通人。普通人看到那個也許認為那是泥塑的像,頂多到那裡去拜拜就走了,哪裡會理他?玄奘大師跑到他耳朵旁敲引磬,敲了幾下這人出定了,睜開眼睛看看玄奘大師:「你叫我起來幹什麼?」玄奘大師告訴他:我們兩個人緣很深,我現在到印度去取經,你趕快到大唐國去投胎,我回來之後,你做我的弟子。這個老人接受了,他就入滅,神識到中國來投胎,就是窺基大師。他從印度回來,前後以及在印度居留的時間總共十九年,回來的時候,窺基大師十七、八歲,是個年輕人,他就把他找到了,找到他要他出家。他投胎也選擇一個很富有的家庭,尉遲敬德的侄子。尉遲敬德是唐太宗的大將,這封侯的。玄奘大師要不是個再來人,他怎麼知道?那個時候玄奘大師年歲並不大,到西域去求學的時候也只二十幾歲。這些統統都是再來人,這個事跡在傳記上都有。可見得這個入定的人生死自在,這都是大菩薩再來的,決定不是普通人,他想走就走,想到哪裡投胎就到哪裡投胎,有這麼樣的自在。中國法相唯識宗第一代祖師就是窺基大師。

四禪八定不能出三界,沒有法子了生死,一定繼續不斷再努力把功夫向上提升一層,那就變成第九定。第九定,三界裡沒有,三界最高是第八定,所以第九定就出了三界,這是證阿羅漢果。阿羅漢、辟支佛所修的都是第九定。這種修學,諸位要知道,佛門叫豎出,非常之難!再跟諸位講,除了淨土法門之外,其他的法門統統是豎出,出三界都是這個出法,這樣的超越,你就想到多難。淨土宗的方便它不是豎出,叫橫超,從人道的旁邊溜掉,它不是從這裡豎出的。古人拿竹子裡有個蟲做比喻,竹子一節一節的,四禪八定就好像它有九個節,蟲從裡面鑽,鑽一個節,它把它咬破透過去,再慢慢九個節統統咬破,它從上面跑出去,用這個比喻;要到第九定才出得了,由此可知,出三界之難。淨土宗不是從上面,它從旁邊咬個洞,一次就出去了,這是聰明多了,省事多了。下面給我們講定的樣子:

演【此定七識恆行心心所,六識之不恆行心心所,悉皆滅盡。】

第七識是末那識,末那識叫恆行,「恆」是恆常不變,第七識的作用就是固執、執著,執著什麼?執著「我」。我見、我執就是第七識。「心所」就是與第七識相應的心所,因為它非常執著,所以它相應的心所並不多。第六識是分別,它不執著;分別,所以它不恆。第七識恆審思量!第六識的心所非常之多,幾乎所有的心所與第六識統統相應。《百法》裡面講,與第六意識相應的心所有五十一個。

六識、七識與它相應的心所統統不起作用了,「悉皆滅盡」,「獨有八識,故曰滅盡」,第八識還存在。這個地方就是說明大乘佛法裡面講「轉八識成四智」,他的功夫達到邊界上,要轉而沒有法子轉。他為什麼沒法子轉?還有微細的執著,這就是我們通常講小乘習氣。他的心心所確實舍了,習氣還沒斷,這是小乘人修學困難的所在,沒有大乘那樣的快速。大乘當中,特別是圓頓根性的人,心量大,對於一切事他能看得破、放得下,他不會斤斤計較,不會把它擺在心上,中國人常說「大而化之」。大而化之的人修學大乘容易,修小乘不容易,為什麼?小乘樣樣執著,戒律一條一條持守,大乘人覺得太痲煩,不容易修學。修學小乘,小乘習氣的人,他看大乘不順眼,你們在修什麼行!

古時候窺基跟道宣律師兩個人是極度相反。道宣律師也是個很了不起的人,在中國十個宗派裡面,是律宗的開山祖師,他戒律精嚴,天人都尊敬他。持戒的人日中一食,感動天人給他送飯,他每天中午吃的那一餐飯是天人來供養。窺基法師這個人修行大而化之,不拘小節。雖然是菩薩,一投胎還有隔陰之迷,玄奘大師見到他,勸他出家,他還不樂意。以後是答應了,他有條件,因為他從小生長在宮廷裡面,他的叔叔封侯,王侯之家,從小家裡多少宮女侍候慣了,現在要他出家,他說:我出家的時候,要帶一車美女侍候我,要帶一車黃金,要帶一車書。所以人家稱他「三車法師」,很會說法,辯才無礙!道宣律師當然很佩服他,但是道宣律師也有瞧不起他的地方,為什麼?戒律不嚴!教理是很通、很會說法,持戒不行。

有一天,窺基大師從終南山經過,順便拜訪道宣律師。道宣律師就想,中午天人來供養,可以向窺基法師炫耀一下,你看我戒律精嚴,天人都送供養。哪裡曉得那一天,天人沒有來送供,道宣律師很失望,那一天也沒吃飯。到了第二天,天人中午來送供,他就責備這個天人:昨天你為什麼不送供養給我?天人就說:昨天有大乘菩薩在這個山上,滿山都是護法神,我不敢進來。道宣律師聽了這個話非常慚愧,身上都流汗,才曉得自己不如人!

大乘戒跟小乘戒不一樣,小乘戒重視事相,事相上不能違犯,心裏面起妄念他不管。小乘戒的結罪論事不論心,大乘戒是論心不論事。這兩種戒,大乘戒難持!小乘戒只要事不犯,規規矩矩不犯就行了,大乘戒在起心動念。所以大乘人心地清淨,一切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戒定慧三學念念具足,遠非小乘可比!

小乘人不能夠轉八識成四智,關鍵就在這個地方,他著重事相成了習慣,一下叫他開放,他不大敢,他沒有法子。所以佛在《法華經》裡面給我們說,拿現代話來講是預言,佛的懸記,末法時期弘揚佛法應該要弘揚大乘。我們想想,在今天這個話是很有道理,契機契理!因為在現代這個社會,我們稱為開放的社會,大乘是開放的,小乘是保守的。所以小乘非常適合封建的社會,每個人守法,循規蹈矩。現在這個社會言論思想自由,大乘佛法非常適合。你要是跟大眾講,不會斤斤於小節,這個行,這個很歡迎、很容易接受的。拿小乘戒律,從前我有些朋友看佛經,一看到《沙彌律儀》:這還能學!動不動就犯戒,算了,我不學了。這就是它不適合這個時代。所以最契這個時代根機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比小乘佛法圓融,實在講修學活潑,但是要真正用功,要在自己心地裡面去用功夫,修覺、修正、修清淨心。

演【得此定者,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真安和適悅之極,故以喻為風吹身。】

滅盡定的樂不是我們凡夫能想像得到的。不但是滅盡定,就是小小一點禪定,經上常說「法喜充滿」,比法喜再高一個境界就是「禪悅」。禪悅為食,初禪以上的人不需要飲食了。我們要靠飲食來維持生命,初禪天以上不需要,為什麼?他有禪悅,以禪悅來滋養他的生命。因為四禪天是色界,色界有身體,不需要飲食、睡眠,財色名食睡這五欲他統統不要了;這五樣東西還沒有離開,是欲界。與我們生命最有關係是飲食與睡眠,我們不吃飯、不睡眠就不行,人家那個功夫可以不要睡眠。入定不是睡眠,他頭腦是清醒的,不是昏沉的,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定中有境界,那個境界非常之樂。連初禪都得到禪悅法喜,何況九次第定,這個功夫比他高了九層。這個境界,佛在經上把西方極樂世界風吹在身上這種感觸、這種舒適拿來比方。「則亦不說法之說法也」,雖然沒有講說法,但是風吹在身上,能夠像比丘得滅盡定這種舒適。滅盡定裡頭是有境界的,這個風吹在身上也像入定的境界一般,這就是無說而說。

疏【又此寶樹等,三種寶中,今是最勝,能作佛事故。】

大師再為我們細說寶樹。

鈔【智論言,寶有三種。】

解釋三種寶,這是《大智度論》所說。

鈔【一人寶者,輪王之寶,能雨諸物。】

『輪王之寶』,我們沒有見過,也沒有聽說過,因為現階段這個世間沒有轉輪聖王。轉輪聖王是人間福報最大的,他有寶物,這個寶『能雨諸物』,雨,用現在話講就是生產。諸位也許能體會到這個意思,這寶是什麼?機器。機器,原料從這邊裝進去,那邊成品就出來,這就是「能雨諸寶」的意思。當然輪王出現,科技一定是更發達。西方極樂世界,是盡虛空遍法界科技發達到最高峰的一個地方。我們今天小小的一點技術在這裡做,還產生很大的副作用,搞得環境污染,人家那個地方出產種種日用品的時候決定沒污染,而且是隨心所欲的變化。我們今天還不能隨心所欲,再好的產品,用一段時間之後都會故障,人家那個地方決定沒有這個情形。輪王之寶就是屬於這一類,精密的機器,必然是體積小、操作容易,沒有副作用,能夠製造一些精美的日用品,就是這個意思。第二:

鈔【二天寶者,諸天之寶,能隨使令。】

天道也是一類眾生,天人的福報比我們人間大,天上的天王比我們人間轉輪聖王的福報不曉得要大多少!『天寶』,『能隨使令』,能隨人意。這裡面多半是講欲界天,因為欲界天財色名食睡還沒完全離開,不過愈是往上面,這個意念愈淡薄。他在物質上的種種受用,能如人意。我們在經上看到忉利天,忉利天才是第二層,一般講地居天還沒有離開須彌山。天人的生活狀況,佛在經上就說得很清楚。諸位要是怕查經痲煩,你看《法苑珠林》、《經律異相》,這兩樣東西是唐朝大德從一切經論里彙編出來的,把它分成一百類,經論上哪一類的統統把它抄在一起,你一看全看到了。你要看忉利天人的生活,翻到這一章,種種經論裡面講到忉利天的統統彙編在一起,你都能看到。

忉利天人穿的衣服比我們就自在,我們的衣服要裁縫,他的衣服不要裁縫,「天衣無縫」,不要裁縫的;而且質料非常輕軟,穿起來多舒服!所謂飄飄欲仙,就是這個意思。它能保暖,色彩非常鮮艷,不要洗,永遠不會髒,沒有灰塵。如果他的衣服沾上灰塵,骯髒了,這個天人的壽命就快要終了;在他壽終前七天會有這個現象,壽終七天之前沒有這個現象。天人不生病。天人喜歡戴花,不管是男子女子,帽子上都戴花,花都是鮮花,非常鮮艷,命終這七天,花枯了、衣服髒了,這個時候他就非常恐怖,非常痛苦,知道自己在世不久了。他們的飲食也是百味飲食。西方極樂世界邊地疑城的生活狀況,佛說就像忉利天、夜摩天一樣,那麼樣的自在,真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但是忉利、夜摩有命終的時候,西方極樂的邊地疑城沒有命終的時候,到了五百歲,花開見佛,那境界是愈來愈好。所以天人壽命雖然長,也有終了的一天。第三:

鈔【三佛寶者,能於十方而作佛事,今能說法,是為寶中最勝,出過人天故。】

人間天上再好的寶物,只能滿足我們物質上的需求、物質上的享受,它不會說法,它不能叫我們覺悟,不能叫我們明心見性。因此,人天之寶比不上佛寶,佛寶才是『寶中最勝』,這就是解釋這三種寶中這是最殊勝的。

疏【又佛道樹說法,今不言者,亦文省故,例前池水皆說法故,又華嚴般若等,皆有此義。】

『道樹』是道場樹,我們在《無量壽經》讀過,就是阿彌陀佛說法講堂的周圍。這些樹木,實在講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的世界,因為這些樹木靠近阿彌陀佛的近邊,所以經上特別用它來介紹。可是諸位要記住,讚美阿彌陀佛、讚美阿彌陀佛居住的環境,也就是告訴我們,我們將來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居住的環境就像那樣的美好。這是本宗跟他宗不一樣的,他宗修學有次第,果報有等級,本宗修因沒有次第。文殊、普賢、彌勒、觀音也是念這句阿彌陀佛往生的,他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信願持名,我們今天雖然一品煩惱沒斷,我們也是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往生的,所以我們的修因是平等的。你要問:這個世界為什麼平等?因平等,果報當然平等,這符合佛法裡面所講的真理。其他法門的確因不平等,果當然不平等。譬如,我破八十八品見惑,他破八十一品思惑,我們因不平等,證的果就不一樣。破八十八品見惑只能證須陀洹果,再進一步破八十一品思惑,證阿羅漢果;阿羅漢跟須陀洹絕對不會平等的,修因不相同。

我們今天是與諸佛菩薩,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我們修的因全是平等的,信、願、持名,往生淨土這三個條件完全平等,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依正受用也完全平等。雖然完全平等,可是內心裡一個心清淨、一個心裡還有煩惱,這是真的,這是沒話說的,到西方極樂世界慢慢再斷,所以給你說有四土三輩九品。四土三輩九品是從內心裏面講的,不是從環境上,環境上決定沒有四土三輩九品。我們往生叫橫超三界,到西方極樂世界叫橫生四土。佛住常寂光土,菩薩住實報莊嚴土;沒有破無明的菩薩,住方便有餘土;像我們見思煩惱一品沒斷的,是凡聖同居土。可是這四土的人,天天在一塊手拉著手,這就是橫生四土。這個原理要知道,你才曉得這個法門是真正不可思議。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