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三七七頁:
鈔【道樹者,大本言:佛道場樹,眾寶莊嚴,寶網覆上,微風徐動,出無量妙法音聲,遍諸佛剎,眾生聞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以至成就無上菩提。】
這是解釋《疏》裡面講的「又佛道樹說法」,這是《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不僅是阿彌陀佛講堂附近的道樹,整個西方極樂世界處處行樹都跟道場樹沒有兩樣,這是我們在讀大經的時候看到這個現象。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正報既然平等,我們的相貌容顏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我們居住的環境當然跟阿彌陀佛不會有差別,如果有差別,這個世界就不能算平等的世界。即使下品下生,依正莊嚴都與諸佛菩薩相同。
『佛道場樹,眾寶莊嚴』,因為西方都是眾寶所成。經上有的時候說七寶,蓮池大師在《疏鈔》裡面告訴我們,這是我們世間人把它看成寶,看成非常珍貴的略舉七種,實際上西方極樂世界那些珍寶是無量無邊。樹上都蓋覆著『羅網』,那就格外美了。《觀經》裡面告訴我們,這個羅網還放光,光中又化佛,那個境界就太美了,而且十方諸佛剎土都在羅網光影中顯現,就像我們看電視一樣,能看到他方一切諸佛的世界,當然我們娑婆世界這個地球也在其中。我們今天這一會在這裡,我們在講經聽經,他們在寶網裡都看得很清楚,我們每個人的樣子他都看得清楚。
『微風徐動,出無量妙法音聲』,風吹到樹,枝與枝相擊、葉與葉相碰,都會發出音聲。音聲之美是另一樁事情,更妙的是它能說法。說什麼法?我們想聽什麼法,它就給我們說什麼法,這的確是妙了。在這個世間,我們只有在大乘經裡面讀到,「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在西方極樂世界,無情說法,樹木是無情的,植物它也會說法。寶樹遍西方國土,所以說法也就遍滿西方每一個角落。更妙的是每一棵寶樹下面都有西方三聖的化身,到那個地方真是無時無處不見到阿彌陀佛。不像我們這個世間,地方太大了,總統只住在首都,邊地的地方就見不到,頂多在電視上看一看。西方極樂世界,佛化身,遍國土化身,化的那個身跟他本身一模一樣,也就是說,你隨時隨處都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沒有離開我們的左右,這實在是妙不可言。
眾生聽到佛法之後,『得深法忍』,這是聞法所得的殊勝利益,得甚深法忍。這句話,實際上就是講把我們的品位提高了。西方極樂世界,要是按一般的講法,在程度上確實有五十二個階級,從初信位到妙覺位。常常聽法,逐漸就把自己的位次提升,從十信位到十住,由十住到十行,由十行到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的就是聞法。十方世界修行為什麼會退轉?就是不聞法。不聞法就容易退轉,為什麼?不要說是我們過去無量劫以來,就是講這一生,從我們懂事到現在,我們六根所接觸外面的境界都是五欲六塵、貪瞋痴慢,不知不覺就被煩惱薰習。
現代的社會,脫序了。在中國古老的傳統裡面,序就是道德仁義禮。最高的是道,道沒有了,這就有德;德沒有了,再講仁;仁也沒有了,這講義;義沒有了,就講禮;禮沒有就完了,天下大亂。中國歷史上記載,遠古時代的三皇五帝,「三皇行道,無為而治」,天下太平。到五帝,道就失掉,制定典章制度就有約束,不是無為而治,開始有為,就用德,以德服人。五帝這個時代過去之後,這就是三王,夏商周,德也失掉,行「仁」政,推己及人。三王時代過去,春秋戰國五霸的時候講義氣,講「義」。五霸時代過去之後,從秦統一,一直到清,都是以「禮」治天下,禮尚往來。現在禮也不講了,這叫脫序,所以眾生苦!
修道如果不能常常聞法,必然被世間煩惱習氣所薰習,哪有不退轉的道理?古時候道場裡面修行,每天「二時講經」。印度一時等於現在的四小時。二時講經,每天聽經八個鐘點,再修行八個鐘點,所以每天有十六小時的功課,這個人不會胡思亂想了,為什麼?有一點時間趕緊休息一下,剩下八個小時當中還包括吃飯、工作、睡眠。佛陀在世的時候,睡眠是四小時,「中夜睡眠」,所以他不昏沈。中夜是什麼?晚上十點鐘到兩點鐘。初夜是下午六點到十點,中夜是十點到兩點,後夜是兩點到第二天早晨六點。睡眠的時間只有中夜,真的是抖擻精神,認真的努力。他要八個鐘點聽經,解門;八個鐘點修行,那時候修行是打坐、念佛、持咒,這三大類。講堂聽經一天聽八個鐘點,這是從前寺院庵堂主修的功課。
行門大致上是大同小異,解門是每個宗派選擇的經典不相同。譬如華嚴宗,清涼大師一生講《華嚴經》五十遍。這五十遍怎麼講的?一部經從頭到尾講一遍至少要三千個小時,一天講八個鐘點,一年一部經圓滿,第二年從頭再講。他老人家重複講了五十遍,就五十年,真正了不起!他老人家活了一百多歲,一生經歷九個皇帝,是七個皇帝的老師,他是國師,後世人尊稱他為華嚴菩薩。他講五十遍,他的學生跟他學,一遍一遍的薰修,諸位想想看,他怎麼會不成就!這真正是要有耐心,沒有耐心不行!所以聞法是我們信解行所必要的,信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如果解得透徹,你的信心自然堅固,自然不會動搖。難怪釋迦牟尼佛當年示現在人間,天天說法,沒有一天休息,「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就好像辦佛學講座,四十九年當中他辦了三百多次。所以,講學非常的重要。
解行並進,這才真正得到成就,成就是果位往上提升。此地講『得深法忍』,怎麼曉得這一句是果位往上提升?我們讀《仁王經》就知道,《仁王經》把五十二位菩薩統統用「忍」字來說,分為五個等級,五個等級是大分,五忍菩薩。開頭是「信忍」,末後一位是「寂滅忍」,寂滅忍前面是「無生法忍」。「得深法忍」是菩薩位次不斷向上提升,在淨土宗來講就是品位的提升,是這個意思。『住不退轉』,下品下生也是圓證三不退。『以至成就無上菩提』,這是證圓教佛果,無上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鈔【今不言者,如前疏引攝行樹中,謂行樹尚能說法,佛樹寧獨不然,故曰文省。】
《彌陀經》沒有講道場樹說法。前面說一般行樹能說法,那麼阿彌陀佛道場樹當然更不必說了,這是文字上的省略。文字雖然省略,意思確實是圓滿的。
鈔【又例推之,如前止說寶池,疏引二部經文,則寶水流衍,皆說妙法故。】
《彌陀經》上講到七寶池。《疏》引用二部,就是引《無量壽經》跟《觀無量壽佛經》的經文,證明這個地方經義裡面統統都含有這個意思,水也說法。
鈔【又例推之,如大本言:其道場樹,眾生見者,無其眼病;聞其香者,亦無鼻病;食其果者,舌亦無病;樹光照者,身亦無病;觀想樹者,心得清淨,無復貪瞋煩惱之病。】
這個樹真是寶樹。我們今天是病痛很多,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什麼病都沒有了。給諸位說,你把一切萬緣放下,就想西方極樂世界的樹,你這一想什麼病也沒有了,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讀這個經文、想這個經文,這個經文是真能治病。換句話說,心一定要清淨。心裏面所思所念全是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那還有什麼病?沒病!如果我們念念當中想過去、想未來、想世間五欲六塵,那當然生病,為什麼?這就是病根,天天想病根,人怎麼會不生病!我們看到許多修行人,不但平常不生病,他臨死都不生病,這個高明!所謂「預知時至」,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走得那麼自在,沒有病苦。生老病死,他真正是沒有老苦、沒有病苦、沒有死苦;生,過去了,都忘了。一切眾生不能避免的生老病死這四種苦,修行人沒有了,四個都沒有了,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你要想不生、不死、不老、不病,你就依照這個經典來修行。別人能做得到,能修得,我相信我們也能修得到,就怕你不肯修。你要肯修的話,決定是可以得到的。
西方極樂世界這些寶樹,到了極樂世界,這是沒有話說的。我們現在想,想樹的功德都會產生效果。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心得清淨,無復貪瞋煩惱』,我們今天念經,想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想這些寶樹的功德莊嚴,為什麼會得到效應?就是因為你現在「心得清淨,無復貪瞋煩惱」,道理就在此地。我們自己能夠這樣修,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諸上善人威神加持,使我們現在就能脫離生老病死苦,現在就沒有了。
鈔【又云:見此樹者,得三法忍。】
『三法忍』,底下有註解,註解是《無量壽經》上的。「一、音響忍,因聞聖教得悟入故」。我們娑婆世界眾生,六根當中耳根最利,文殊菩薩在楞嚴會上揀選圓通,他說「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音響是法音,佛說法的音聲聽了之後,自己的煩惱習氣漸漸就消失了。這叫第一種忍。功夫提升到第二個階段,「二、柔順忍,折伏煩惱全不起故」。以淨宗修行的階段來看,「音響忍」是功夫成片,「柔順忍」是事一心不亂,煩惱完全不起了。「三、無生法忍,無生之理忍可於心故」,這是理一心不亂。念佛三種功夫,就是此地講的三種忍。
我們要想功夫成片,「讀誦受持,為人演說」很重要。實在講,我們今天薰習的時間還是不夠,薰習的時間太少了。雖然我們這個道場,一個星期講經四次,一天講一個半鐘點,二十四小時,只有一個半鐘點是佛法薰習,還有二十二個半鐘點是貪瞋痴慢煩惱薰習,這帳怎麼算法?成就太難!所以我勸同修們,只要一有空,你就念佛、背經、念經,彌補聞法之不足,使我們薰習佛法的時間長。嚴格講,我們一天或者是念佛誦經聞法十二個小時,還有十二個小時是昏沈煩惱,功夫是一半一半,能不能成就還不太可靠。像古人那個方法是可靠的,為什麼?他三分之二是佛法薰習,不受佛法薰習只有三分之一,他每天功夫是十六個小時,的確是很有把握。
我們現在如果有這麼一個道場,恐怕一個同修都不來,沒人來了。現在道場愈是節目排得繁雜人愈多,唱歌跳舞、插花,名堂真多,熱鬧非凡,就像市場一樣,門庭若市;像我們這裡講經枯燥無味,來的人不多,沒有他們那個場合熱鬧。像古人那種道場,現在人就更沒有了。難怪黃念祖老居士一再告訴我們「同修貴精不貴多」,三、五個不算少,真正有道心,真正能往生,這個對的。我們看《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的學生就十二個人,這是小道場,真有受用。
鈔【則知樹色香味,皆亦演暢根力覺道,如是等法,眾生聞者,鹹念三寶。】
這是說明那個世界的無情說法,無法不宣揚。
鈔【又例推之。】
再援例我們來推論。
鈔【彼國金沙。】
七寶池底下金沙布地。
鈔【彼國階道。】
『階』是階梯,『道』是道路。
鈔【彼國樓閣,彼國蓮華,天樂天華,衣裓食器,一切諸物,皆亦演暢根力覺道。如是等法,眾生聞者,鹹念三寶。】
這個意思普通的人都想不到,由此可知,蓮池大師對西方世界的認識比我們深,確實是如此,依報、正報沒有一樣不說法,妙極了。你現在在此地不會說法,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會說法了,為什麼?自性開發。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教學的目標,《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開化顯示真實之際」,真實之際就是真如本性,一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明心見性。
鈔【如華嚴香雲台網,皆出頌言。】
蓮池大師說這些話是有經文做依據的,這是舉出《華嚴經》上有這個境界。華藏世界有這個事情,西方極樂世界一定有,因為華藏無異於極樂,極樂就是華藏。《華嚴經》上香雲、寶蓋、羅網統統都說法,這是我們在《華嚴經》前面十二卷裡面讀到的。
鈔【又忉利天鼓,演莫測之真詮。】
前面說華藏世界,現在再回過頭來看看我們娑婆世界,欲界天的天鼓也有這種情形。
演【華嚴云:忉利諸天著五欲樂,行放逸時,天鼓之中,自然出音,而告之言,此樂無常,莫行放逸等。】
忉利天是欲界天,這個天並不高,在四王天的上面,在夜摩天的底下,對於財色名食睡五欲之樂還是非常濃厚。享樂有一點迷的時候,放逸就要著迷了,天鼓會提醒他們。忉利天鼓一響的時候,它會出聲音警惕大家,你們享樂不要太過分,這個樂是無常的,它會提出警告。現在科技發達,有時也會利用機器提出警告,譬如防火、防盜的東西,乃至家庭電器,如果超過安全限度,就會自動發音聲提醒我們危險。將來再進一步,機器人會說話,看到我們放逸也可以提出警告。人間天上尚且可以做到,何況華藏世界、極樂世界?這是以理來推想,而且在經文上找得到根據,確實如此。
鈔【雷音寶林,說無生之妙偈。】
『雷音』是佛國,『寶林』是講佛國土的樹木,像道場樹都能夠說法。
鈔【又大般若云:淨土樹林等內外物中,常有微風衝擊,發微妙音,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等,同此義也。】
這是《大般若經》上的。由此可知,無情說法不僅是在淨土三經、《華嚴經》,般若諸經也都有說,這樁事情我們可以相信。
疏【善會之者,此土有情無情,亦皆說法,如聞鶯擊竹等,況復淨土。】
『會』是體會、會意。禪宗常常講「會麼」,你會不會?就是這個意思,你能不能當下體會他這意思。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我們這個世間又何嘗不是六塵說法?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心清淨,所以他能體會到六塵宣說妙法。我們這個世間人心太粗,粗心大意,六塵說法,不知道!天天跟你說,你也不覺悟,你也迷惑顛倒。如果我們用清淨心對六塵,確實也不亞於西方。
既然這樣說,我們為什麼還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理論上講完全沒錯,可以不必到西方,但是你在這個世界修行,你周邊的環境,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你受不受它的影響?你雖然心清淨了,清淨不了幾分鐘又被別人給你擾亂,這個事情痲煩大了。到西方極樂世界,每個人心都清淨的,好處就在此地。如果我們這個世間周邊的人與事樣樣都清淨,那我們就不必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兩相比較,那邊環境比我們這邊環境好,那個地方佛無量壽,佛說法、菩薩說法、無情說法永無中斷,這是我們這個世間得不到的。
鈔【善會者,謂不以境為境,而會境即心。】
這個實在是不容易,這境界太高了。這裡頭有個道理在,盡虛空遍法界,我們佛法裡面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是自心變現出來的。《華嚴》上說得很好,「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識都是真如本性,換句話說,情與無情統統是自己真如本性變出來的。真如本性變出來的這個東西,哪一樣不是真如本性?古人講「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黃金作的器,哪一樣不是黃金?合在法上說,情與無情哪一樣不是真如本性?這個時候,這就不叫境,全是性。
這個意思,我們如果還一下不太容易體會過來,我們以作夢比喻,夢中許許多多的境界從哪裡來的?自己心變現出來的。如果你一下覺悟了,覺悟就是你會了,善於體會了,「全夢即心」。當我作夢的時候,全心變成夢境,心像什麼樣子?那個境界樣就是心的樣子。「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境不二,性相一如,到這個地方這是別教初地以上菩薩的境界(到八地才圓融自在),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有沒有境?沒有,全是自性。到這個時候:
鈔【則物物頭頭,皆祖師意。】
『祖師意』是什麼?明心見性。
鈔【今姑舉二事也。】
現在舉兩個例子,這兩個公案都是禪宗的。第一個:
鈔【聞鶯者。】
『鶯』是黃鶯,黃鶯柳上叫,他聽了開悟了,那豈不是黃鶯在說法?這一回他聽懂了。過去天天聽黃鶯說法沒聽懂,這一下聽懂了,聽懂了開悟了。這是有情說法。
鈔【一僧因疑法華雲。】
對於《法華經》上有一句經文,他有疑情,疑情就是他不了解,這個不是懷疑,懷疑是不相信,那叫懷疑,那是貪瞋痴慢疑,那是煩惱,那個沒有用處的。這個疑情是什麼?我不了解,但是我相信,相信佛所講的話決定是真實的,可是我不懂,這叫疑情。禪宗說「大疑則大悟,小疑則小悟」,不疑就不會悟了。這叫提起疑情,絕對不是懷疑,懷疑就不行了,懷疑是煩惱。《法華經》上有兩句話說:
鈔【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諸法』是一切法,一切法從來都是清淨寂滅的。這個文底下還有兩句,「諸法住法味,世間相不壞」,這都是《法華經》上很難懂的句子。世界相不壞,那就是不生不滅;這個也是不生不滅的,兩句都是講一切法不生不滅。這兩句話,你真正要是會了,你就證得無生法忍,那就不是普通的菩薩。淨土宗講,你就證得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的菩薩,我們尺度放寬,是圓教初住;如果嚴格的講,理一心不亂是七地以上,至少也是登地的菩薩,這是圓教。《仁王經》講無生法忍,七地、八地、九地。七地,下品無生忍;八地,中品無生忍;九地,上品無生忍,你地位多高!
鈔【久參未悟。】
這個問題放在心上很久,不明了這是什麼意思。有一天,這也是因為久參,心淨了。因為常常這個問題不能解決,不能解決也不能想,你去研究那就錯了。只能提出疑情,常常有這個疑情在,什麼妄想都沒有了。禪宗是用這種方法把你妄想執著打掉。時間愈久心愈清淨,說不定碰一個什麼機會,一碰他通了。這個出家人,黃鶯天天在那裡叫,他天天聽,他也不開悟,這一天他水到渠成,心地清淨到達這個純度,他一碰就開悟了。
鈔【忽聞鶯聲,遂得大徹。】
聽黃鶯一叫,大徹大悟!他說了一首偈:
鈔【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到百花香,黃鶯啼柳上。】
這是《法華經》上兩句話,久參不悟的,現在忽然開悟了。春天到了,百花自然香,黃鶯在柳樹上啼。這是他開悟的一首偈,我們讀了之後能不能開悟?
鈔【擊竹者。】
這是無情說法。前面是有情,這是無情,可見得有情、無情都在那裡說法,就是我們不會!這是講香岩尊者,也是禪宗裡面的一位大德。
鈔【香岩以不會父母未前生句,發憤住山。】
「香岩在百丈會中,機鋒敏捷」,他是百丈大師的學生,這是唐朝時候,這個人非常聰明,智慧很高,在禪堂裡面對答如流。「後參溈山」,到溈山祖師那個地方去參學。「山問曰:汝在百丈,能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是否」,對不對?很聰明,可見得當時他的知名度已經很高,溈山禪師曉得他的一套本事。「香岩雲是」,不錯,確實是這樣的。「山云:我不要汝答十答百,但將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道一句來」,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說一句來我聽聽,我不要你答十答百。「岩不能答」,這一下真的把他難倒了。他的機緣不在百丈,在溈山法師這個地方。「求溈山為說。山云:我若為汝說破,汝後來罵我,且去,不為汝說。」這是真的,為什麼不能說?說出來之後,你不會開悟。就像前面聞鶯開悟的人,他說出來了,你會悟嗎?人家悟了,他說出來,你不會開悟,這個事情一定是自己的事情。你自己悟入之後,你再找他做印證,他會告訴你。你一旦沒有開悟,他決定不能告訴你;告訴你,把你的悟門堵死了,那你將來怎麼不恨他?當然會恨透他。現在人不會,現在人要是遇到高明的老師不說,「這個老師吝法,他不告訴我們」。
香岩這一下真的是遇到難關,和尚不告訴他,不跟他講。「岩發憤云:我拌一生,做個常行粥飯僧,決要參破」,這他發憤,也不天天去跟人辯論斗機鋒了,老實修行,才曉得什麼?從前那些聰明一點用處都沒有,被人家一句話就難倒了。在常住修苦行。「後因治地」,治地就是種地,百丈大師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現在佛門講出坡。「出坡」是百丈大師提倡的,就是提倡出家人的糧食、蔬菜應當自己種,不要去求人。在過去寺院田地、山林都很多,都是信徒捐贈的,他們靠這個收入做為道糧。田地多半是租給農夫去種,自己收租,也有一部分是自己種。這就不符合戒律,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決定不容許的,因為出家人是托缽制度。但是佛法傳到中國,托缽的制度行不通,因為中國人輕視托缽,認為托缽是討飯的。在印度,出家人托缽,大家非常的尊重供養。佛法到中國初期是接受國家的供養,因為都是皇帝派特使,法師從外國迎請回來,是我們國賓,接受朝廷的供養。以後佛法普遍,受到地方官吏、長者居士們的供養,所以在中國沒有托缽的制度。
因此百丈大師提倡種植,種植在戒律裡面叫「下口食」,這是邪命。百丈大師提倡有他的道理,佛所制定的戒律是契合當時的社會。戒律的精神,我們要明了、要遵守,不能改變,而方式是每個時代不相同,生活方式不一樣,地域不相同,統統都要修改,就是怎麼樣做法要隨時隨地修改,適合於大眾生活狀況,佛法才能普遍弘揚,才能為人歡喜接受。如果方式都一成不變,佛法決定會消滅的。諸位要曉得,特別是大乘佛法,是講求中道。儒家講「中」,好像河流彎彎曲曲,它永遠在中,不偏兩岸。佛法也是如此,不管在哪個時代,不管在哪個地區,它行的是中道。所以戒律決定不能死在戒條之下,那就錯了。就是經教也不能死在文字之中,同樣一部經,自古以來許多的註解,每個人講法不一樣。這個講法就是代表它的時代性,經文沒有變,古時候也用這個本子,現在也用這個本子,古時候有古時候講法,現在有現在講法,就是當時時代的大眾他們需要的不相同,這個是要知道的。
懂得這個原則,我們看古人注子,譬如我們看唐朝人注子,從註解裡面,他這樣子講法我們就可以推想到,唐朝那個時候的意識形態、生活方式有哪些困難,這種解釋解出他的困難,好像我們看藥方就曉得他害哪些病。所以讀註解,不懂得這些原理原則,那也死在古人的句下,你學的東西全是死的。所以講求的是推陳出新,我們要看活的。看到活的,才曉得我們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跟過去很不一樣,我們拿這部經應該怎麼講法,才能對治現代人的毛病,也就是錯誤的想法、看法、做法,如何來對治?如何來挽救?這個佛法才適用。
這是他也做了一個榜樣,從此以後把這些名聞利養、好高騖遠全部放下了。人有才華,他就有傲慢,他有值得驕傲的地方。香岩在百丈有值得驕傲的地方,跑到溈山這個地方來,碰了釘子,不敢再驕傲,老老實實去做苦工。他這一句「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老是放在心裡,也是放久了沒有妄念,天天就這「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妄想執著都沒有了。有一天,也是很偶然,種地的時候,鋤頭碰到一塊石頭,他就撿起來隨便一丟,旁邊是竹林,正好石頭打到竹子,一聽那個聲音,他開悟了。實在講,這個事情他也不曉得丟了多少次,也不知道聽了多少次,都沒有開悟,這一次開悟了。就跟聽黃鶯叫的人一樣,也不曉得聽了幾百遍、幾千遍,都沒開悟,這一次一下碰到,成熟了,他開悟了。
「乃向溈山作禮曰:若溈山早為我說,焉得有今日事,一擊忘所知」,如果老和尚先給他說了,他今天這個境界就沒有了,他得不到,那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硬是要自己悟入,這就是明心見性。一個人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證得理一心不亂,不一定是什麼機緣,沒有法子預測的。可是決定不能存一個念頭,存一個念頭,你決定不會開悟。譬如我們念佛,想得一心不亂,天天想著「我怎麼還不得一心不亂」,你永遠不可能得一心,你得不到的。只有一個人老老實實一句阿彌陀佛,把什麼都忘掉了,就像參禪一樣的。可是參禪,有人參一生都不開悟,多得很,太多太多了。參禪的人,一萬個人當中能夠一生開悟的,給諸位說,三、五個而已,所以這個法門比不上念佛。念佛,不悟沒有關係,一樣往生,他帶業往生。
參禪,參到功夫成片,沒有用處;到事一心不亂,也沒有用處,事一心不亂是得定。功夫成片是相似定,就是他這個定功能把煩惱伏住,煩惱並沒有斷,沒有用處。縱然是把煩惱斷掉了,也沒用處,一定要明心見性,達不到這個境界的時候,你這一生功夫都白費。所以不如念佛,念佛只要功夫成片就決定往生。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推崇這個法門,這法門叫易行道,人人有分。善導大師告訴我們,一百個人修,一百個人往生;一千個人修,一千個往生,一個都不會漏掉。禪沒那麼容易,密也沒那麼容易。這是一切法門最容易、最快速,也最穩當的一個法門。
鈔【一日治地次。】
就是有一天他在那裡種地。
鈔【拋石擊竹,鏗然有聲,忽而大悟作頌:有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他悟的時候,做了這首偈。
鈔【等語,如是,則檐前鵲噪。】
『鵲』是喜鵲,屋檐前面喜鵲叫。
鈔【野外松聲。】
在野外松林裡面看松濤,風吹到松樹,那個形狀就像海上的海浪一樣,那個音聲也很好聽,這是松聲。
鈔【一蚊一蠅。】
聽到蚊子與蒼蠅的叫聲。
鈔【一草一葉,莫不演揚妙法,鼓發道心,況清淨佛土乎。】
演【一擊忘所知,所知,即所知障。】
所知障破了!所知障不破,不能開悟。為什麼經教不能研究,不能去想?你去研究是增長所知障。所以經教,你聽的、接觸的,懂就懂,不懂就算了,你不要去理會它,這就對了。一個原則,始終保持清淨心。懂就懂,不懂就不懂,正是孔老夫子所說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真正求智慧的方法。孔老夫子求智慧也是從定中求,也是不落心意識。這是所知障破了,開悟了。
演【即渠問一答十處,到此忽然渾化,故云忘。】
過去他是聞一知十、聞十答百,那都是世智辯聰,不是真智慧。這個時候真智慧現前了,以前種種分別妄想到這個時候全都消除了,全都沒有了,心地清淨,豁然開朗,世出世法無所不知,這是智慧現前。今天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