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三八七頁:
鈔【如大本云:彼佛光明,最為遠著,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十方諸佛頂中光明,有照一里者,二里者;如是漸遠,有照二百萬里者,有照一世界者,二世界者;如是漸遠,有照二百萬世界者;唯阿彌陀佛光明,照千萬世界,無有窮盡,故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乃至超日月光佛,皆光明無量義也。】
演【諸佛光明所不能及者,或有難云:佛佛道同,則光明亦同,今佛光遠近懸殊者,何也?曰佛光實同,因機現異。】
這一段話是告訴我們,佛心是清淨的、是平等的,是沒有差別的,佛之所以現相是因為眾生機緣而現相;如果沒有機感,佛就不可能現相,這個原理我們要知道。什麼樣的機感,他就會現什麼樣的相。知道這個事實,才曉得我們在凡夫地,也就是我們現前的身分,應該如何修學。不明這個道理,縱然你將來成了佛,你的光明也不過是一里、二里,那個身就很劣,你去度化眾生,你雖然是成了佛,眾生對你沒有緣,不歡喜你,你講經他不愛聽,掉頭而去;不是佛說得不好,與眾生沒有緣。這就是沒成佛之先,要廣結善緣。
這就是要講到善與惡了,善惡的標準不在外境,這個事實我們同修應該要牢牢的記住,學佛一生當中成就不容易。你看念佛的人多少,幾個人往生?民國四十七年,我沒有出家的時候,在台中,李老師跟我講,台中蓮社有姓名、有地址的名冊上,有將近二十五萬人。蓮社蓮友這麼多,往生的幾個?也不過三、五個人而已,二、三萬念佛人當中才有一個往生。為什麼不能往生?業障太重了。固然這個法門是帶業往生,帶舊業不帶新業。我現在一面念佛,一面還造業,以為這個業能帶得過去的,這個錯了。所帶的業是你沒有聞佛法以前,造的那個業可以帶去,你聞法修學這個法門,還要造業,這就不能去了。可是念佛的人,幾個人不造業?這就太難。所以大家在淨宗法門裡面修積一點善根,這個很普遍、很多,真正要想這一生當中求生淨土,能夠依教奉行的太少了。
真正要往生,第一個要開悟。什麼叫開悟?知道自己的毛病、知道自己的習氣,就叫做開悟。你實在不知道,念《無量壽經》,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這五章你念念,對對自己,看自己有沒有毛病習氣?如果有,你就找出來;找出來之後,從今天起就把它改過來。這個法門從心地上修,心淨則土淨。我們一般凡夫最嚴重的習氣就是嫉妒、瞋恚、貪愛,看到別人稍稍比我自己有一點好一點地方,嫉妒心就生起來,殊不知嫉妒、瞋恚、貪愛是三惡道的業因,雖然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一天念十萬聲阿彌陀佛不斷,你這三種心要是不斷,還念念增長,你雖念佛,將來你的果報在三途。
我過去讀灌頂法師的《大勢至圓通章疏鈔》,看到後面這念佛人一百種果報,我就很懷疑,我就請教李老師,因為念佛人第一個果報是「墮阿鼻地獄」,這個我很不服氣,念佛是好事情,怎麼會念到阿鼻地獄去?嫉妒、瞋恚心太重,障礙佛法。障礙佛法不得了,障礙正法,這是我們的大病,小毛病太多了。所以大家念《了凡四訓》、念《感應篇》,我們業障重的人,應當把這兩樣東西當作功課。我們印的《無量壽清淨平等覺經》,後面不但附有《寶王三昧懺》、《淨修捷要》,我特別把《感應篇》、《陰騭文》統統印在後面,為什麼?我們一般人不知道自己過失,這個過失就是業障,不曉得自己業障,讓你每天去念念就發現自己的業障。你能把它改過來就叫做消除業障,你的心得清淨了。
淨宗這個法門的修學,沒有別的,就是修一個清淨心而已。無論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凡是能使我們心不清淨的,我們一定要遠離。所以我勸同修們不看報紙、不聽廣播、不看電視,不必要見的人儘量少跟他見面,心清淨。俗話常說「知事多時煩惱多」,你何必要曉得那麼多事情?「識人多處是非多」,你跟人家往來多了,是非就多了,你的心怎麼能清淨?你說:我做好事!「好事不如無事」。這不僅是龐居士告訴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上教給我們,「縱使供養恆沙聖眾」,還得了嗎?諸佛菩薩來了,大家爭著去供養,佛說怎麼樣?「不如堅勇求正覺」。你看看,佛菩薩來了都不必去供養,我修清淨心。你清淨心修成,你真的能往生,你能見阿彌陀佛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跟觀音、勢至是把手同行。你供養恆沙聖眾,沒有辦法,你做不到,不過修一點人天痴福而已。
我們今天不接觸人,怎麼結法緣?念念當中就結法緣,心清淨,一念清淨心沒有障礙、沒有範圍,盡虛空遍法界都在一念清淨心當中,我念一聲阿彌陀佛回向給他們,跟他們統統都結了緣。心裏面分別計較,你就修再大的功德還是非常有限,為什麼?你心裡有分別,你有執著。分別、執著不破,修再大的功德,它是局限的,它有範圍,它不能突破,也就是不能稱性。
學佛要從哪裡學起?今天下午陸老居士帶一個朋友,都是七十多歲的人,學佛學了幾十年,到這裡來問我,應該怎麼學法?我就告訴他:你年歲大了,古人常講人生七十古來稀,這還有多少年?我勸他一切放下,老實念佛,要知道修學淨土求生淨土,只有一個清淨心,心淨則土淨。從哪裡下手?我今天送他一本《無量壽經》,我說:你就從這裡下手,過去幾十年所修的統統放棄,不要了,那是盲修瞎練,從今天起開始從頭學起,就是一部經念到底,先念三千遍,把心念定了、心念靜了。一般人念經,心為什麼不定?為什麼不靜?他不能遵守三個原則: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搞是非人我是夾雜,管別人閒事也是夾雜,把自己真正功夫忘掉了。
最有福報的人才能修學這個法門,所以我們修的時候很多業障,為什麼?沒有福。為什麼沒福?多管閒事,不肯放下萬緣,這個人沒福。有福報的人心清淨,心清淨就是有福報;心不清淨,沒福。不是說你有錢有勢那是福,那是空的!有錢有勢,你死了帶不走,世間名聞利養也不過是借給你看幾天而已,你就那麼迷惑顛倒了,那不是真的。真正的福報是清淨心,是無比的智慧,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你有智慧這才放光。這個地方講的佛光才放光,沒有智慧,你怎麼會放光?沒有這個道理的。身光還是智光生的,沒有智,身也不會放光。
同修們一定要記住,消業障,念佛是第一妙法,你業障再大、再深、再重,一句阿彌陀佛都消滅了。關鍵是要覺,古人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譬如我一念瞋恚心動了,立刻就覺察,我錯了,這叫懺悔;一念嫉妒心生起來,我錯了,我是個念佛人,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我怎麼可以有這個念頭。這個念頭一生,他立刻就覺悟,這就叫開悟,這個人就是覺而不迷。他一覺,他這個念頭就沒有了、就消除了,業障就消掉了;這個念頭念念增長,那是不覺、那是迷。
你要想真正覺悟,真正不迷,世出世間一切法要看淡,要放下。人之所以迷惑顛倒,不能覺悟,就是把這個世間法看得太重,不肯放下,所以他念念迷情增長,他不會覺悟。你把什麼事情都看淡,你就容易覺悟。這一覺悟,立刻提起這一句佛號,也就是說,我第一個念頭是妄念,第二個念頭是阿彌陀佛,那轉得快,這就是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不怕,我第二念就覺了,就轉成阿彌陀佛,讓阿彌陀佛這一念念念增長,讓其他一切妄念是一念、二念就沒有了,頂多起個一念、二念,二、三念決定轉過來了。這樣的人有福,這樣的人這一生決定成佛,這樣的人有大福德,這是大智慧,沒有比這個智慧更高的。
幫助眾生,諸位在這個講席里,我們共修了這麼長的時間,應當明了,也應當肯定,幫助人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勸人念佛。人家不肯念,他為什麼不肯念?他不認識這個法門,所以勸他來聽經。他沒有接觸過佛經,對於佛法有成見,勸也勸不來,我們這裡還有錄音帶,可以讓他有空的時候聽一、二個,引發他的信心;還有一些人不喜歡聽的,如果我們有簡單扼要的佛法小冊子送給他看,也很能夠接引人。大部的東西,他一看到太多了,我沒時間看;小冊子很好,非常的需要。尤其在國外,我們兩個道場,這些年印了不少經書,反應也很好,但是一致給我們有個批評,我們印得東西太深,很多人看不懂。許多同修告訴我,希望我們印一點淺的東西。淺的東西哪裡來?找不到。這幾天館長發了大心,我請她寫淨土五經簡單的註解,先寫《阿彌陀經淺釋》,然後再寫《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專門接引初機的,這個印出來之後一定是非常受歡迎。
其次,黃老居士每一次寫信都提到,希望我把講經的時間縮短,要求我寫書,要求我培養學生。培養學生不容易,學生可遇不可求,尤其是淨土宗的學生,那要是上上乘的福報,沒有大福報他不能學這法門。學生難找,那是億萬人當中才會發現一、二個,不容易。但是寫書就容易得多,尤其是去年,我在新加坡講《無量壽經》,錄音帶流通了,謝教授全部寫出來,寫了七、八十萬字,現在拿給我重新看一遍,好好的把它改一改,這個比我自己寫那是方便太多了。講經是現場講,有特定的對象,但是書是普遍供給大眾閱覽,不是特定對象,因此寫出來的記錄裡面就有許多地方要刪除,也有一些地方需要補充。我們這部《無量壽經講記》印出來之後,一定能利益許許多多的同修,讓他認識這個法門,進而歡喜這個法門,修學這個法門,這個功德是無量無邊。我們絕對不是搞名聞利養,決定不要這個,因為我們一個目標,就是希望早一天到極樂世界去,這個世界的一切,我們統統捨得乾乾淨淨。我們用這個方法報佛恩,用這個方法滿佛之願。
佛是普度眾生,我們能盡一點綿薄之力,幫助佛普度眾生。這是「上報四重恩」唯一的真正報恩方法,除此之外不叫真正報恩。你每天以水果供養佛,每天給佛磕十萬個大頭,都不能報佛恩。為什麼?佛不需要這些。佛所需要的令一切眾生覺悟,希望一切眾生念佛求生淨土,這是佛的願望。我們在這上面能多做一點,這才叫真正「上報四恩,下濟三苦」。這就是與一切眾生結了法緣。不但與一切眾生結法緣,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一切菩薩都結了緣,因為一切菩薩、一切諸佛都弘揚這個法門,都勸一切眾生求生淨土。我們今天也參與這個工作,與一切諸佛同心、同願、同行。你沒有真實的福報,你這一生怎麼可能修學?所以修學這個法門是無比的大福報。一般人他常常生煩惱,我們要原諒他,畢竟在一切眾生裡頭具真實福報智慧的人那是極少數,他生煩惱那是應當的。
阿彌陀佛的光明是「諸佛光明所不能及」,這就是諸佛在因地上的願不相同,雖然果地覺相同,但是因地心不相同。一切諸佛在因地,唯獨阿彌陀佛因地的願行不可思議,我們在《無量壽經》讀到過。
『十方諸佛頂中光明』,這是在光明裡面舉出一種,「佛頂」,我們常講的圓光,佛頂放光。『有照一里者、二里者』,一里、二里我們能想像得到,這是佛的劣應身。像釋迦牟尼佛示現在我們世間,當時佛的光明一尋,一尋就是八尺。『如是漸遠,有照二百萬里者,有照一世界者,二世界者』,一世界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如是漸遠,有照二百萬世界者』。可見得每個人成佛之後,因地心與果地覺相應,還是不出因果的範圍。成佛都離不開因果,何況六道凡夫?正是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佛所修的這是至善,他的果報顯示在光明,顯示在國土的大小、世界的莊嚴,顯示在這些地方。
一切諸佛當中,『唯阿彌陀佛光明,照千萬世界,無有窮盡』。「千萬」不是數字,是形容多;如果當作數字,千萬還是小數字,不是個大數字。「無有窮盡」,阿彌陀佛光明所照的範圍是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個地方遺漏,彌陀弘願圓滿的,彌陀大行也是圓滿的,願行圓滿,所以光明殊勝無比。『故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乃至超日月光佛』,這是《無量壽經》裡面講的十二光。『皆光明無量義也』。
鈔【觀經云: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又云:彼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遍照十方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這是《觀無量壽佛經》所說的,這一段經文是講阿彌陀佛的報身。報身佛就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實在講「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好有無量光」,這個地方統統說成『八萬四千』,八萬四千也是表法的,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你知道嗎?佛知道,佛一條一條說,確確實實跟你說了八萬四千煩惱,一條也不漏。所以「八萬四千」是一個確實的數字,不是假設的,不是形容詞,諸位在佛學辭典、《教乘法數》都能查得出來。你能把自身的煩惱一一都找出來,大覺!找出來之後,一樣一樣把它斷掉,教下就是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很痲煩,也很不容易斷。禪宗就聰明,不從枝葉上斷,從根本上斷。淨土宗用的方法比禪宗還要聰明,可以說從根本的根本上斷,就是修自性清淨心,其他的什麼都不要顧,心清淨了,身就清淨,所有一切境界都清淨,沒有一樣不清淨。
諸位要曉得,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還有妄想、雜念,還有貪瞋痴慢,一定要覺悟。這是什麼?業障現前,通常佛門講煩惱現行。我講煩惱現行,你們都不會注意,為什麼?煩惱看輕了,沒在意。業障現前,這個問題嚴重了,真的是業障現前,你會重視它。起心動念,業障現前,這個業障障礙你往生極樂世界,障礙你功夫成片,障礙你一心不亂,這就是業障,這一點都不假。我們念佛念到今天為什麼心不清淨?為什麼功夫不能成片?功夫一成片,跟諸位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有把握了。功夫成片裡面,上品的生死就自在,想什麼時候往生什麼時候就可以往生,想多住幾年也不礙事,生死自在,就是生死沒有了,來去自由了。別人做得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看到人家做到,我們做不到,這叫真慚愧,這真叫奇恥大辱。為什麼人家能做,我們做不到?人家在二六時中心地清淨,我們為什麼不清淨?要從這個地方自己責備自己,自己要認真去檢討,認真去改過,這才叫修行人,這才叫做念佛人。不是一天到晚嘴巴掛著這句阿彌陀佛,心裡胡思亂想,那不是念佛人。
所以你真正念佛,佛光注照。阿彌陀佛時時刻刻在照顧你,所謂「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我們在這裡看到了,這是《觀無量壽佛經》的經文,『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遍照十方念佛眾生』,我們現前在這裡念佛,我們也在佛光注照之中。『攝取不捨』,這就是佛力加持,使我們信心清淨,智慧增長,善根增長。除非你自己違背佛的教誨,那你是不願意接受佛光攝取,這不怪佛,怪自己,自己要脫離。諸佛菩薩,歷代的祖師大德,心都是清淨、平等的,對於一切眾生絕無偏愛。如果有偏愛,心就不清淨、就不平等,那就是迷不是覺。所以他沒有偏愛,沒有私心。可是我們往往也看出來,他特別著重於某一個人,特別去栽培某一個人,幫助成就某一個人,看到他是有私心,為什麼照顧這個不照顧那個?諸位曉得,他不是私心,是一切眾生緣熟,這個眾生緣成熟了,那個還沒有成熟,成熟的先照顧他,沒有成熟則後照顧他,是這個意思。我們凡夫眼睛裡面,他對人的確是有偏好,實際上他的心清淨平等。
譬如桃樹,桃子成熟了,你去摘的時候一定桃子紅紅的、大大的先摘它,小的、還沒熟的,你過幾天再摘它,就這個意思。你今天去摘,是不是特別有偏愛、偏心?沒有,心是平等的。對一樹桃子個個都平等,但是哪一個先成熟,眾生成熟有先後不同。什麼叫成熟?對於老師的教導真正能奉行的,這就是成熟,老師願意教你,為什麼?你願意接受。對老師教的不以為然,老師對他很客氣,把他當作朋友看待,不會教他,這就是疏遠了。可見得不是老師心有私心,是學生恭敬心有差別;這個恭敬心並不是老師要求的,老師如果要求人恭敬,這個老師不值得我們去尊敬他的。恭敬心是你的性德流露,你性德往外流,這個人有明心見性的可能性,這個一定要幫助他;不是性德流露,就是煩惱流露,煩惱流露那只好慢慢的來轉他,幫助他一下成就是不可能的,關鍵在這個地方。
我非常喜歡從前古老時候的制度,那時候政府這些官員是國家選拔的。國家選舉公務員兩個標準:一個「孝」,一個「廉」。人能孝順父母就能忠君愛國,就不會做壞事情,為什麼?做了壞事情,想到對不起父母,父母沒面子!為了榮宗耀祖,父母有體面,他辦事情就要奉公守法,所以「忠臣出孝子之門」。所以國家選拔公務員第一個條件是孝。地方官員常常到外面去訪問,訪孝廉,打聽你們這個地方有沒有孝子,如果打聽到有了,政府一定把你請出來,由國家培養你,讓你讀書,拿公費。《了凡四訓》裡面那個廩生,廩就是廩俸,國家給他糧食,給他待遇,由國家來培養,就是今天所講的公費生。第二個條件「廉」,「廉」是廉潔,絕對不受賄賂,決定不貪污。
老師培養學生,也是觀察根機。根機,印光老法師在《文鈔》裡講得很好,「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老師同樣的教學,學生每個人得的利益不相同,問題是老師所說的自己是不是真正接受,是不是真正消化,是不是真正把這些教訓變成我們實際上的生活行為,這個重要。如果只學一些嘴皮上的學問,這個沒用處,學了之後變成世智辯聰,講得天花亂墜,煩惱重重,增長貪瞋痴慢,這個錯了。所以道業能不能成就在自己,不在別人。善知識擺在我們面前!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個不是善知識,這叫善學,所以他能夠一生圓成佛道。他那個成佛成的是圓教佛,無上正等正覺,你在《華嚴經》上看,他沒有換一個身,就是這一身,肉身,肉身成佛,成的是圓教佛。這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應當要學習,應當要效法的。展開《四十華嚴》,人家是怎樣處事待人接物,在一切順境、逆境裡面成就自己無上菩提。
自古以來大凡老師教學生,也就是講「五年學戒」,五年學戒最重要的科目是修忍辱波羅蜜。你去看看《高僧傳》,看看各宗的語錄,你會發現非常普遍,學生拜老師,五年當中老師什麼都不教他。六祖惠能大師拜五祖之後,碓房裡舂米八個月,八個月跟五祖沒見過面。一般人說,我拜他做老師,八個月都見不了面,走了,我要跟他幹什麼?碰到這種人,祖師一定合掌,阿彌陀佛,早點走好。為什麼?不能成就,他不是材料。所以頭一個就是訓練你忍辱,能忍他就有定。定之前方便是忍,沒有忍哪來定,沒有定你怎麼開慧?由此可知,這麼長的時間鍛鍊你忍辱就是他在那裡教學,他不是沒有,他天天在教,雖然不跟你見面,他天天觀察,天天注意到,你是不是真在用功,是不是真的在聽經。開頭就是訓練,所以不能忍的決定不是法器,決定不是人才,走得再多都不可惜,儘量讓他走。如果對他挽留覺得可惜,那是你顛倒,是你的知見錯誤。
真正有智慧人,他的看法、做法跟我們普通人不一樣,普通人迷惑,普通人有感情,感情用事。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是智慧觀照,他不感情用事,能忍,忍得定,這時候很容易一部經、半部經他就開悟,就大徹大悟,世出世間法一切就通達。一個好老師要求的學生是這樣的人,不是普通人,普通人你教一輩子也教不會,教你一樣你就會一樣,教你兩樣就會兩樣,不教你都不會,這個,你想想一個老師他一生能教幾個人?一個人也教不出來。百年三萬六千日,教三萬六千樁事情,不教你全不會,這有什麼用處?沒有用處。孔老夫子教學,『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老夫子不教,不收這個學生。為什麼?死腦筋,木頭腦筋,教一個會一個,孔老夫子不教。我教給你一樣,其他的你都能會通,我告訴你牆角是直角,你懂得了,其他三個也都知道,這樣的學生老夫子才肯教。所以孔老夫子教學生也不是個個人他都收作學生,不可能的事情,他還是要考試,還是要有條件的。
佛家取材,就是取人取定,不管是顯教、密教,不管是哪一宗,只要是真正的佛法,不是邪法,邪法那就不論了。邪法它的目標是在名聞利養,所以他不會對你有這麼嚴格的要求,他只要你來,只要你捧場,只要你能送供養來,他目的就達到了。真正的佛法,這些東西統統不要,名聞利養全部都不要,道場也不要。黃念祖老居士的看法跟我們完全相同,道場不要大,不重形式,不重外表,同修不重人多,不搞熱鬧,同修貴精不貴多。修行重見性,不重感應,不重神通,不搞這些東西。念佛,重的是一心不亂,我們要學的是這個,修清淨心,修一心不亂;凡是障礙一心不亂的,我們一定要遠離。這樣能忍、有定,念念都求一心的,這是十方如來都歡喜,都讚嘆,阿彌陀佛攝受,哪有不往生的道理?這是有經給我們作證明。
鈔【又大本言:阿難頭腦著地,稱佛名號,禮未起際,佛放大光明,遍十方上下。皆光明無量義也。】
這一段在《無量壽經》裡面。
我們現在的人業障比從前的人多,我相信諸位自己能體會得到,你一反省就曉得,我們煩惱很多,情緒不穩定,一會兒想東、一會兒想西,一會兒這個好、一會兒那個好,成天生活在深重業障之中,非常可怕,非常可憐。要想挽救沒有別的方法,只有一個方法:專心。所以學佛,我在全世界每個地方普遍勸導同修,你學佛想真正有成就,只能跟一個老師。在你沒有開悟之前,你跟兩個老師你走兩條路,三個老師三岔路口,四個老師就十字街頭,你無所適從。你只能參與一個道場,你不可以參加兩個道場,兩個道場你一定是全盤失敗。到什麼時候你才可以普遍參學?到你有定,開慧了。到你開慧的時候,老師不會叫你再跟他了,也不會叫你在這個道場,他會勸你出去參訪,成就你的後得智。所以跟定一個老師求根本智,兩個老師你決定不可能得根本智。
我跟李老師求學的時候,他就限制,只可以聽他一個人講經,但是他還得遵守古時候的制度,五年。五年之中決定跟一個老師,聽一個老師講經說法,任何人講經說法他都不準我們聽。看書都要經過他同意,沒有經過他同意不準看。實際上我們的煩惱太重,老師只能這樣要求我,把我留住,如果他那時候限定書只可以讀一本,我受不了,第二天就跑掉了。我還是要看很多書,但是一定要他同意,他不同意的不可以看,這個還能受得了。如果說「你只能讀《無量壽經》,除這個經之外什麼都不準看」,我大概住二、三天一定開溜了。這是什麼?煩惱重。
我今天才恍然大悟,所以我要求這個標準比李老師高,我教你們五年讀一部經,為什麼?你們的成就超過我,比我更純、更專、更容易成就,我這樣教法,我對得起你們。我要是拿李老師那個方法來教你們,我對不起你們,我覺得我良心過不去。這就是你們的福報、善根比我深厚,因為我那個時候是剛剛接觸佛法,聽經很少。你們現在聽了這麼多年的經,已經有相當根底,我跟你講你能信了,從前我剛見李老師,李老師這樣跟我講我不能相信。更厲害的就是「你從前所學的我不承認,統統作廢,從今天起你到我這個門裡頭來從頭學起」。我三個條件都答應他。
學了幾個月以後逐漸有點體會,知道這個方法正確,這個方法好。所以李老師要求我守五年,我是自動加一倍,這不是他要求的,我遵守他的教訓整整十年。可是我看李老師對其他的同學沒這個要求,單單我去的時候他對我這麼要求。以後我介紹徐醒民去,他也沒有要求;在我之前的周家麟,李老師也沒有這樣要求。大概看到我的業障很重,沒有這種限制不能成就,這是他老人家的慈悲。所以這個法門要不遵守古人的道路,我們一生要想成就很難。以上這都是引用經文說明無量光的意思。
鈔【或難。】
『難』是有人來問難,來出難題的。
鈔【日猶有礙,世所共知。】
太陽光是有障礙的,這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
鈔【佛光無礙,當有何據。】
你說佛光沒有障礙,有什麼依據?
鈔【答:須達老女,不願見佛,避入深閨,佛光所及,垣壁俱徹,內外四方,恆與佛對,即無礙之徵也。】
這個答得好,這是佛在當年特別示現給這些弟子看,這個人與佛沒有緣,佛度不了她。這是講『須達老女』,佛經裡面說「城東老母」,這個人與佛沒有緣,沒有緣能度化她嗎?度不了她。她遇到佛,掉頭走。佛有神通,在那邊又化個身,又碰到他,碰到他,好,她走岔路走了;佛再用神通,不管你走到哪裡,佛變現很多身,四面八方都把她圍繞著,最後她蒙頭大哭,還是不聽,證明無緣。須達老女,這是證明什麼?證明佛光普照,雖然普照,她沒有緣,她見不到。她躲在自己房間裡面,佛光穿透牆壁還是照到她,『垣壁俱徹』,垣是垣牆、牆壁,透過去,『內外四方,恆與佛對』,她依然不信,那有什麼法子,還是不能接受。這是證明『佛光無礙』。
這一段解釋「無量光」,下面一段是本經最重要的意思「無量壽」,一切無量是以壽命為第一,是以壽命為體。如果沒有壽命,縱有無量光也沒有用處,所以一定要有壽命。
◎【二壽命無量】
經【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只劫。故名阿彌陀。】
『阿彌陀』最重要的含義是無量壽,佛無量壽。底下一句重要,『及其人民』,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同佛壽量,佛無量壽,每一個人都無量壽,就是下下品往生也無量壽。再告訴諸位,生到邊地疑城還是無量壽,這個世界不可思議。
疏【光明無量,是無量之一義。】
『光明無量』,是無量義裡面的一義,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意思,意思是周遍十方。
疏【今言壽命亦無量也。】
『壽命無量』就是講的豎窮三際,所以用一個光、一個壽,就是整個法界全體,那當然是無量。光壽表法界全體,整個法界全體就是自己,自己就是法界全體。回頭再想一想,我們現在心量狹小,多可憐!原本我們的心量是盡虛空遍法界,現在搞得兩個人都容納不下。不但兩個人都容納不下,自己跟自己也容納不下,為什麼?後一念不能容納前一念,你看這個糟糕不糟糕!這是我們要深深覺悟的。縱然你多做善事,你也念佛,毛病習氣要是不改,灌頂大師講念佛一百種果報,將來你會到哪裡去往生?到阿修羅道,因為阿修羅自己不能容納自己,自己跟自己發脾氣,自己跟自己打架。念佛念成阿修羅,糟糕不糟糕!阿修羅有四種:天阿修羅,福報大的;人間阿修羅,福報最小的;還有餓鬼道的阿修羅,畜生道的阿修羅,福報就更小。你當阿修羅到哪一道去當,還有大問題。到餓鬼道都不能做一個好鬼,還要作阿修羅,你說糟糕不糟糕。
所以業障習氣,如果發現了,要痛改前非!改的方法,念佛好,專一念佛。所以能夠真正用五年的時間學一部經,一句佛號把你自己根底打好,然後你再發心去參學就不一樣了。現在有些道場跑多了,再不跑的時候,人情上說不過去,人情是六道輪迴的腳鐐手銬,把你銬住,西方阿彌陀佛拖都拖不動,底下那個腳有鐵鏈子鎖在那裡,鐵鏈子就叫人情,人情佛事。銬牢你,你沒有辦法超越輪迴,也沒辦法離開三惡道,可怕!
諸位好好的想想,學佛難,學佛真正不容易。我自己學佛能有這麼一點點成就,真是很幸運,一學佛就遇到好老師,我沒有走冤枉路。我學佛前後就親近兩個老師,前面一個章嘉大師,我跟他三年,他老人家圓寂了;後面我跟李老師十年,我也沒有跑道場,除了台中蓮社、台中慈光圖書館之外,我沒有跑過任何一個道場。所以我知道的事情很少,在台灣很多寺廟我不熟,很多法師我也不熟。我到新加坡,新加坡演培法師一見我面,他就說:你從台灣來,應知台灣事。我說:阿彌陀佛,我對於台灣一無所知,非常慚愧。這是真的,什麼都不知道。你想想看,一回來,下了飛機你們安排第二天晚上就講經,我後天上飛機走了,明天晚上還不放過,還要講一堂。到國外也是如此,國外同修說:你一年才來個三、五天,當然一來就講,也不會讓我有一、二天休假的。所以要曉得,什麼事情都不知道,好!腦袋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知道,決定往生。
我學佛的一個經歷,這也是非常的幸運,簡單,沒有跑過道場,沒有親近過什麼法師大德。過去李老師限制不準親近,以後學出來講經,想親近沒有機會親近了,沒有時間、沒有機會。古人講的這兩句話我做到,「知事少時煩惱少」,我煩惱很少,因為知道事情少;「識人多處是非多」,我認識的人很少,所以是非也少。因為常常講經,別人認識我,我不認識他,他跟我點頭,我也跟他點頭,他姓什麼我不知道。不但一般聽經的我不知道,就是你們在座常年聽經的,我也不曉得你們姓什麼,你們的住址、電話號碼我從來不記。不記事,只記阿彌陀佛就好,其他的用不著記,學法才能得利益。有的時候,有些同學來見我,說這個道場,說那些事情,他說了半天,講得很辛苦,我沒聽進去,一句也沒聽到。不但你們說話,我不曉得,我聽不到。我講經講了一個半鐘頭,下來之後你問我:法師,你那一個鐘點講什麼?我也不知道。你們找出錄音帶聽聽,大概是講過,否則的話,的確不知道。我講經事先沒有準備,事後從來不去想一想。至於你們現在從錄音帶上寫出來,我才看了一看,好好的斟酌。這是我把自己修學這一點心得貢獻給諸位,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這個方法是李老師教給我的,我運用他這個方法還真得一點好處,好處是心地清淨,少煩少惱。少煩少惱就多福多慧,多福不是說有錢,我名聞利養都沒有。我們沒有應酬,沒有是非、沒有煩惱,好好的在那裡念佛、讀經。我們跟娑婆世界一天一天遠了,跟西方極樂世界一天一天近了,我們走的是這個路子。今天就講到此地,明天我們再研究這一段「無量壽」,這是《彌陀經》最重要的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