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三九一頁:
演【又非壽者,非應同連持之壽;非不壽者,非報智不連持壽。雙非二邊,冥中法體。又此壽非長量,亦非短量,無延無促,雲非壽非不壽也。】
這一段話是說「法身」,法身無始無終,說不上壽與不壽。我們講壽,它總有個量,如果超越數量就不落在言詞思量之中。這是說的法身,對前面應身、報身來講,才有這麼一個說法;如果離開了報身、應化身,就是禪家常講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非壽者,非應同連持之壽」,應化身是以相續相為壽命,佛如是,我們也不例外。我們這個身體,實在說是剎那剎那在生滅,這個現象就是剎那相續之相,如果真正契入實相,就曉得我們現在這個身也是不生不滅。本來不生,哪裡會有滅!這個道理非常深,很難懂!縱使比喻也沒有辦法比得很恰當。比喻只能比個彷佛,要從這個彷佛裡面去體會。
譬如我們看電影,這個常識諸位都知道。我們看電影畫面上,好像那個相是真的,其實畫面上是一種相續相。我們一看底片就知道,是一張一張的畫面,這張畫面映在銀幕上,立刻關起鏡頭,再放第二張。速度快了,我們就看到這畫面好像是真的一樣,它的速度不過是一秒鐘二十四張,就是它的鏡頭開關二十四次,這二十四次就把我們騙住,我們就認為那很逼真了。佛告訴我們,現前這個現象跟電影開關很相似,不過速度太快,快到我們沒有辦法辨別。佛給我們說一彈指,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彈指的六十分之一叫一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我們彈指一秒鐘可以彈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這一秒鐘你阿賴耶識的鏡頭開關多少次?恰恰兩個十萬八千次。二十四次,我們已經沒有辦法辨別它是相續相,何況一秒鐘兩個十萬八千次,我們怎麼能夠知道這個現象是假的!《楞嚴》講得好,所有一切境界相,十法界依正莊嚴,沒有例外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不要以為我們剛剛從家裡走到這裡來的,沒那回事情!不來不去,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這才是事實的真相。我們從相分上,就是它的相續相,相續是連持,連續不斷保持這個現象,我們叫它做壽命。這個壽命有長短,這是應化身,只要是相分都超不出這個原理。
「非不壽者,非報智不連持壽」,這是講報身,報身是智慧以為身,它不是色相,色相是相續相,不是色相那就談不上相續。報身是有始無終,你證得之後就不會再失掉,這是講智慧。我們今天沒有智慧,智慧到哪裡去了?智慧都變成了煩惱。大乘經上常說「煩惱即菩提」,智慧就是菩提,我們今天把它統統變成煩惱,所以煩惱無量無邊。菩薩修學修到一個程度之後,證得報身,這個證得報身在別教裡面講是初地菩薩,破一品無明見一分法身,見一分法身也就證得報身。圓教是初住以上,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是證得報身,報身是有始無終。所以,它也不是報智不連持壽。法身是無始無終,報身有始無終,應身有始有終,所以「雙非二邊」,二邊都不是的,「冥中法體」,冥是暗中,暗暗的,它跟諸法本體相融相契,就是一切法的本體。
「此壽非長量,亦非短量」,法身理體既然是無始無終,所以不能說它數量長,也不能說它數量短,長短是二邊,它超出二邊,「無延無促」,延是長時,促是短時。「雲非壽非不壽也」,壽與非壽也是二邊,法身永遠是離開二邊的,不可思議!我們一起心一動念都會落在一邊,只有在不起心不動念的時候,才能冥契中道,才與法身有一點相應。這是解釋非壽非不壽。
演【然上三壽,亦是隨宜機教,非圓頓義也。】
佛給我們講三身壽命不相同,這個說法是應機說法、是方便說法。說真的怎麼樣?真的,底下給我們一點啟示,真的是說不出來的,一定要自己去體會。「非圓頓義」,前面所講不是圓教教義、不是頓教教義。佛前面講的是藏教教義、通教教義、別教教義,是這麼說的;圓頓教義就不是這麼說法。
演【若據圓教性具法門,三身性具,三身融即,從性起修,性既三身,無始無終,修亦三身,無始無終。性既三身融即,修亦三身融即,舉一即三,言三即一,不可思議者,圓教壽也。】
這兩行半給我們說的是真話,完全是事實真相。諸佛菩薩如是,我們每個人也如是,很可惜就是我們自己不知道,迷了!自己以為佛菩薩壽命很長,我們壽命很短,佛菩薩證得一體三身,我們法身、報身都沒證得。在諸佛菩薩看,我們跟他沒有兩樣,為什麼我們跟佛菩薩看法不相同?原因只有一個,凡夫迷失了自己,就是這個原因。所以佛門裡講迷悟,迷的是什麼?迷的是自己;悟的是什麼?悟的還是自己。所以說迷悟不二!迷悟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從這個標準來看,什麼時候才覺悟?必須大開圓解的時候才真正開悟。我們誰都希望開悟,就是悟不了。為什麼悟不了?這當中有障礙,障礙你的悟門。障礙是什麼?當然障礙很多,佛法把它歸納成為二障、三障,二障就是煩惱障、所知障,三障就是惑障、業障、報障,惑業苦。要用什麼方法把這障礙去掉?去掉就開悟,去掉這三身就現前。
要去三障,也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修定,除了定之外,沒有辦法破除障礙。佛法雖然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哪一個法門不是修定?統統是修定。就是修定的法門不一樣、修定的手段不一樣。八萬四千、無量,那是手段、方法不一樣,統統是修的禪定。我們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經》上講「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我們常講修清淨心,清淨心就是禪定。這樁事情,我相信同修們聽得也耳熟,不曉得聽了多少遍,有沒有用處?不管用!怎麼知道不管用?你從早到晚還是是非人我、貪瞋痴慢,從來就沒有真正動個念頭想去修定,因此誦經也好、拜佛也好、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功夫都不得力,都沒成就。一定要曉得,我們現前要修的就是斷煩惱,就是把這個障礙去掉。
昨天南投淨律寺慧天法師帶了幾位同學來看我,他們那邊辦了一個佛學院,第一屆畢業了,帶了五個學生來問我:修學要怎麼修法?我告訴他:四弘誓願,就把修行的方法、次第、要領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四願裡面只有第一條是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就是發菩提心,後面三條是行。這三條次序不能顛倒,從斷煩惱修起,「煩惱無邊誓願斷」。斷煩惱之後,才能夠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今天大家修行修不成功,愈修愈顛倒,愈修煩惱愈多,原因在哪裡?你把次序搞錯了。清涼大師在《華嚴疏鈔》經題裡面,講得非常清楚,煩惱沒有斷,所學的一切法門都是增長邪見。天天邪見已經很多,天天還在增長邪見,怎麼能成功!
《華嚴》的確是一部好書,過去方東美先生一生讚嘆是有道理的。善財童子在華嚴會上給我們做了一個模範,他是拜文殊菩薩為老師,他在文殊菩薩會下學什麼?諸位可以翻開《四十華嚴》,也可以去查經典,文殊菩薩沒教他,一點都沒錯,他在文殊菩薩會下就是斷煩惱,成就這一條;「煩惱無盡誓願斷」,在文殊菩薩會下煩惱斷盡了。斷了之後,文殊菩薩叫他出去參學,參學是學什麼?參學是「法門無量誓願學」,五十三參!到最後一參,遇到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是最後的「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弘誓願在《四十華嚴》裡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四十華嚴》講的什麼?就是講的四弘誓願。所以,修學次第不能躐等。我們今天搞不成功,大的忌諱就是煩惱不斷,開始就想學法門,學得愈多愈好,還想做大通家,所學的、所得的是邪知邪見,到什麼時候能成就?所以我們同修要老老實實記住這個教訓。
這些同學們問我:法師,假如你一開頭就學淨土法門,不學其他一切法門、一切經典,那你能不能像今天這樣的成就?他們還懷疑,我告訴他:如果我一開頭學佛就老實念佛,我今天的成就至少超過現在十倍以上。他們聽呆了!我說:我告訴你真的,十倍以上這是很保守的估計,我走了三十年冤枉路,才把這麼一條路找到,才真正搞清楚!四弘誓願就是一部《四十華嚴》,你們過去有沒有聽過別人講過?這是費三十多年時間才發現、才找到,原來一部《四十華嚴》就是四弘誓願的詳細說明,佛道無上誓願成原來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前頭都不要了,我就要專學這個法門。
專學這個法門,要知道,我們今天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經》、念阿彌陀佛,現階段的目標在哪裡?在斷煩惱!要把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統統把它念掉,清淨心現前。清淨心現前就是煩惱斷了,煩惱無盡誓願斷,用這個方法斷煩惱。煩惱沒有了,心就清淨,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清淨心處事待人接物就是五十三參。我過去講《華嚴》常說,五十三參就是從早到晚在這社會上接觸的各種人物,因為五十三參的善知識是各行各業、男女老少統統都有,就是說的現實社會。到你心地清淨的時候,接觸現實社會統統開智慧,覺而不迷,成就無量的智慧。這我們才把真正修行的大根大本找到了。
今天對於教理是不是要認真去研究?是要認真,但是不是現在。現在要求的,斷煩惱要緊!先求什麼?無知。《般若經》上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就是清淨心,無所不知就是清淨心起作用。現在你要想求知,那就顛倒,全是邪知邪見,這怎麼可以!所以我們現前煩惱很重,這世間很亂,是大亂之世。
我們今天要修的,諸位一定要知道,修清淨心,我們這一生道業才真正能夠成就。修學的方法雖然很多,無量法門,歸納起來只有四大類:第一個是「參禪」。禪宗的教學用什麼教?香板教學,打!你起心動念,香板就打下去,要把你念頭打掉,打到你如果說一個念頭沒有了,還是要打。念頭沒有怎麼打?念頭沒有是無明,要把你打醒。有念頭是妄念,沒念頭是無明,統統都要打。但是禪宗這方法在現在不行,這個時代不是從前那個時代。從前學生挨老師打是很平常的事情,現在不行,現在一打馬上去按鈴告狀,犯法,那還得了!所以今天說老實話,禪宗行不通,香板行不通。
教下就是「讀經」,讀經只要讀一部,不管哪一部經,你喜歡的經典你選一部,選一部不要換第二部。因為我們讀經不是解義,不是求解佛經裡頭意思;是用念經的方法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給念掉,就是這個意思。因為你不念經就胡思亂想,念經就不胡思亂想,目的在此地,不是解經義。因此,哪一部經都可以,看你自己的時間。如果你很有空閒,你可以選一部分量比較大一點的經,像《法華經》、《楞嚴經》,一天念一部;工作很繁忙,沒有那麼多時間,《無量壽經》很好,不太長,一天念一部,念熟之後,大概一個小時就夠了。你每天念一個小時,就一個小時修行,修什麼?修清淨心。如果你研究經典裡面的意思,那就錯了,你清淨心得不到。佛經的意思懂不懂?根本就不懂,你所得的是邪知邪見,那非常可惜,你這讀經的功力全都破壞了。所以要曉得,我們讀經是修定,不是求解義。我們讀經是求根本智,是求無知,不是求無所不知,無所不知是求不來的,先求無知。大家一定要把這個道理牢牢的記住,認真的修學,修個三年五年,心清淨了。心清淨,煩惱少了;煩惱少,給諸位說,廢話就少。怎麼曉得有煩惱?你天天一大堆廢話,這人煩惱就很多。廢話就少了,是非就少了,這心清淨了。
心清淨之後再去研究經典,那個研究經典是學法門。這是自古以來,佛法在印度不算,從傳到中國來這二千年當中,祖師大德代代相傳的就是這個老方法。我們用這個方法來修學必定成就;用這個方法來修淨土,才是萬修萬人去,這不可不知。別人問我們佛法,我們能夠把這個原則教給別人,這是功德無量,這是一條正路,離開這個正路是邪路。現代人一開頭就是博學多聞,四弘誓願躐等了!好像蓋房子一樣,第一層不要,要蓋第二層,怎麼蓋法?永遠不能成就。在中國過去,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從修清淨心做基礎、做根本;這個基礎如果不真正奠立,成就就很難說了。儒佛講師承,師承也是從這個地方所說的,師承,老師不一定天天在身邊,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給你講的這幾句話,你真正接受了,一生依教奉行,這就是傳法的師資道合,哪裡要天天跟在身邊!沒有這個必要。
所以,我們與佛、與菩薩、與法界一切眾生,真的是無二無別。性具法門,無論佛法、世間法,一切法門統統是自性本來具足的,六祖說「何期自性,本來具足」,這是性具法門。法身、報身、應化身,「三身性具,三身融即」,一即是三,三即是一。這話很難懂,怎麼說?法身盡虛空遍法界,應化身就是這麼一個身,我這個身怎麼能盡虛空遍法界?其實這個身確實是盡虛空遍法界,這個境界是真的不可思議!《華嚴》所講的「芥子納須彌」,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很小,須彌山太大了,把須彌山裝在芥菜子裡面,須彌山沒有縮小,芥菜子也沒放大,它怎麼能放進去?這個比喻還不算究竟,究竟說,佛在經上講,「十方如來於一毛端轉大法輪」,毛端是我們汗毛的尖尖,比芥菜子小多了,汗毛尖這裡頭,十方如來都在那裡講經說法,無量無邊恆沙世界就在毛端裡頭。這就是說,在法性裡面沒有大小,互融互遍,這個不可思議!譬如這支蠟燭光照滿講堂,講堂融在燭光中,這就是小融大,在它光明之中;整個講堂被它照得清清楚楚,看到這燭光在講堂當中,是大融小,法界的真相就是如此。我們這身體縮到最小,縮到一個毛端,這是整個法界的濃縮,是整個法界的全體,不是部分。這就是《華嚴經》上講的十玄門、四無礙,四種無礙: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什麼時候才能真正體會到十玄、四無礙?破一品無明,這個境界就現前。無明沒破,這個境界還在面前,還在面前自己不知道!破了無明,眼前這個境界,他恍然大悟,原來就是!古人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原來就是,眼前就是!所以確確實實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諸佛如來如是,我們也如是,就是我們迷而不覺,佛菩薩是覺而不迷。三身融即,互融互即!這個身是應身,也是報身、也是法身。這個道理,六祖在《壇經》給我們講得很詳細,《華嚴》講得更透徹。
「從性起修,性既三身,無始無終,修亦三身,無始無終」。古德的垂範,教給我們的方法就是「從性起修」,教你先斷煩惱,是從性起修。性是什麼?清淨心,真心!真心就是本性,要從這個地方起修。不是從研究教理起修,那不是從性起修,那是從事相起修,這就痲煩大了,要到哪一年才能回歸到自性!小乘佛法是從事相起修,所以證阿羅漢要天上人間七次往來。人間壽命短,天上壽命長,多少年才能證阿羅漢!大乘佛法聰明,從性起修,這個快!從性起修就是從清淨心起修。
性既然是三身,無始無終,所以我們現在修也是三身,也是無始無終。我在講席當中說過,你果然是真心,以真誠之心求生淨土,念這句阿彌陀佛,具足信願行這三個條件,我們現在就無量壽!不必等到生西方極樂世界才叫無量壽,現在就是無量壽!不必等到往生才圓證三不退,現前就圓證三不退,為什麼?這裡就答覆你,「從性起修,性既三身,無始無終,修亦三身,無始無終」,就是這個道理,我說這個話在此地得到印證。你才曉得,念佛法門真正不可思議!四弘誓願最後一條成佛道,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成佛道,這是我在《華嚴經》上看到的。
本經大小二本是專講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換句話說,這兩部經完全講的如來果地上的功德境界。我們修這個法門是從果上起修,不是從因上起修,因果同時,這是不可思議!《華嚴經》還是從因到果。這個法門是果上起修,拿果作因,這是一切法門裡找不到的。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因果不二!如果不能這樣體會,你不會認識這個法門的妙,這個法門的殊勝,你沒法子理解!
「性既三身融即,修亦三身融即,舉一即三,言三即一,不可思議者,圓教壽也。」這幾句話好懂,這是圓教教義,確實跟其他教義不相同。本經,古德讚嘆是圓中之圓、頓中之頓。在《無量壽經》,本師讚嘆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本師釋迦牟尼佛勸我們修學這個法門,把他自己成佛的法門教給我們,傳授給我們,這個恩德太大了。我們得到這個法門,一生穩穩噹噹就成佛。問題是你相不相信,你肯不肯接受?如果真的相信,真的肯接受,從今而後再不打妄想,一部經、一句彌陀念到底,就決定成功!我還想學其他的法門,這叫妄念、這叫打閒岔、這叫夾雜。古德教給我們「死盡偷心」,要把這些妄念統統捨棄,絕對不作第二念。
也許諸位同修要說:現在學《彌陀經》、《無量壽經》這麼多人,我就不要學了!你算給我看看,到底有幾個?中國大陸那麼大,有十一億人口,東西方世界這樣廣大,我們這幾個人夠用嗎?不夠用。實在說,這都叫做業障,都是罪障,障礙自己修學。末法時期要想度眾生、成佛道,說老實話,只有這個法門,得到是幸運,大幸!得到之後認真的修學,努力的弘揚,這樣才能報佛恩。一切經裡面,我們只選擇這一部,其餘的都不要。別人要弘揚某個經典,我們也讚嘆也歡喜,也不要去障礙他,我們自己只學這部經,只弘揚這部經,這個路子就正確。
鈔【又謂彼佛壽命,實有期限,人天莫數,是有量之無量也。】
『又謂』,又有人說。『彼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壽命,實在講是有期限的,經上說得很明白,將來阿彌陀佛入涅盤,阿彌陀佛上午入般涅盤,下午觀世音菩薩示現成佛。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像法、末法、正法,它統統是佛住世。觀音菩薩將來入般涅盤,大勢至菩薩接著成佛,一個一個接著成佛。西方極樂世界永遠是有佛住世,不會無佛住世。
實在是有期限,但是這個期限太長,『人天莫數』,算不出來。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說:「假使」,這是假使,不是真的,「十方世界眾生」,這不是一個世界(一個世界是娑婆世界,一個大千世界),而是十方世界,就是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國土所有的眾生統統都證辟支佛果,辟支佛比阿羅漢還高一級,心地比阿羅漢還要清淨,「神通皆如大目犍連」,目犍連在釋迦弟子當中神通第一,目犍連的能力,一天一夜能把天上的星宿算清楚。這些人統統都成辟支佛,神通都像目犍連,壽命那是論劫數算的,盡其壽命共同來計算,算西方極樂世界人的壽命,都算不出來,人天莫數!他那個無量壽不是印度十大數里的無量,那個無量容易數,阿僧只個阿僧只就一個無量,無量個無量就一個無邊,那個好算,那是普通人都可以算得出的。這個壽命真的是人天莫數,『是有量之無量』,雖然有量,我們可以說真的是無量,沒法子計算。
鈔【越溪解云:此經雖雲無量,乃是三十二相常所見身,非觀經勝應尊特之身,亦同上意。】
越溪大師的解釋,三十二相是佛的應化身,示現在凡聖同居土。《觀無量壽佛經》所講的大身,那是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是報身,有始無終。所以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壽量,實在說是講佛應身的壽量。應身壽量實有期限,報身當然不必說了,不要說是阿彌陀佛,一切諸佛如來都是無量壽。不過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應身壽命太長太長了,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壽命同佛壽量。一切真實裡面這是第一真實,沒有壽命,其他一切種種莊嚴都落空,誰享受?必須長壽才能享受,享受一切的依正莊嚴。
鈔【今謂隨機所見者,此經佛身無定,前義理中已辯,況經文但言阿彌陀佛現在其前,未曾指定現何等身,越溪安得判屬三十二相,必謂劣應,則劣機自見,非此經專以劣應而被劣機也。】
這段是蓮池大師對越溪所說的批評。越溪說的有道理,蓮池大師這一段說的是更有道理!為什麼?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每個人所帶的業不一樣,往生時候所見的佛像不一樣。《觀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上品上生見到盡虛空遍法界都是阿彌陀佛、觀音、勢至,品位低的,見的佛像就沒有那麼殊勝,下品下生只見到觀音、勢至來接引,見不到阿彌陀佛。
淨宗一定要以《無量壽經》為第一經,以這個為原始的依據,為什麼?因為《無量壽經》裡面有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這是最真實的。釋迦牟尼佛轉告我們,轉告就是阿彌陀佛自說,沒有兩樣。四十八願明白的告訴我們,即使下下品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但壽命同佛,相貌也同佛,依正莊嚴都同佛。所以,那個世界是平等世界,這是不可思議!由此可知,只是我們在這邊要想去的時候,還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佛來接引的時候,這裡有一點差別,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沒有差別了。我們從此地到西方極樂世界要多久?時間實在非常短暫,速度太快,一彈指之間。縱然是劣應身,時間也是很短促。到極樂世界就證平等法界,這是我們在大經裡面得到的一個事實。
下面我們看蓮池大師他老人家說的,『今謂隨機所見者,此經佛身無定,前義理中已辯,況經文但言阿彌陀佛現在其前』,並沒有說阿彌陀佛的報身或者應身,只說阿彌陀佛現在其前。越溪法師說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劣應身,就像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所現的身相一樣。我們根機劣,他就示現劣應身,『劣機自見』,說老實話,我們念佛往生,大概見到的佛像都是這個身。越溪說的是有道理,為什麼?如果佛的報身現前,我們見不到,「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我們怎麼會見到?見不到。所以佛一定要現一個相,雖然是大身,也不能太大,太大我們看不清楚,就見不到了。
譬如我們這人身,螞蟻決定看不到我們的面目,為什麼?它太小了。佛要度螞蟻,也要現螞蟻身,比螞蟻大一、二倍它可以看得到,太大它看不到。所以來接引我們的,應當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身,丈六金身,比我們普通人大二、三倍這樣的身相來接引,這是有道理的。但是要知道,阿彌陀佛他是接引九法界的眾生,菩薩去往生,阿彌陀佛現這個身相,菩薩身相那麼大,佛身相那麼小,不配!所以佛一定現大身。
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沒有一尊佛不勸眾生念佛求生淨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每天有菩薩、聲聞、緣覺、六道凡夫,所以佛現身也是應機,應以什麼樣的身去接引,佛自然就現這個身相。應機示現,這是有道理的。但是諸位要記住,絕對不是只有一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劣應身,這樣想法就錯了!這個身對我們娑婆世界,就是我們地球上人念佛往生的,這很正確。
鈔【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假令十方眾生,皆作緣覺聲聞,皆坐禪一心,欲計我年壽幾千億萬劫,無能知者,豈亦常所見身之無量乎。】
『大本』是《無量壽經》,這是引用四十八願,證明阿彌陀佛的壽無量確實是無量壽。即使前面講的是有量,但是人天莫數,沒法子計算的。
鈔【是故入滅雙林,或見靈山未散,舍那千丈,或見丈六金身,佛本不移,機自異故。則謂彼佛壽命,即無量之無量,亦何不可。】
這一段是引用釋迦牟尼佛做一個例子,入滅雙林。
演【是故下,引釋迦例彌陀,入滅雙林,乃應身,被凡小機,機薪既盡,應火則亡。】
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我們世間,降生在王宮,三十歲示現成道,說法四十九年,七十九歲「入滅雙林」,在雙樹林間入滅,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應身。應身做什麼用處?教化凡夫、教化小乘。教學的對象沒有了,佛就走了。佛的應身,實在講壽命長短自在,不像我們,我們這個壽命是業報,想長不能長,想短也短不了,業報身!有人活得不耐煩去自殺,自殺能解決問題嗎?解決不了!自殺,比你活著還要苦,還要可怕!為什麼?你壽命沒有到,你自己把它斷掉,凡是自殺的都要找替死鬼,不找替身,他沒有辦法去輪迴,沒有辦法去投胎,才知道那真正是苦。
諸佛菩薩是乘願再來的,所以他的壽命長短自在,他在這個世間想住一百年、二百年,甚至住一千年、二千年,他都做得到!為什麼他不常住在世間?說老實話,常住在世間沒有用處,度不了眾生。眾生一看,釋迦牟尼佛你已經活了三千歲,我們怎麼能比得上你?比不上你,我們沒法子跟你學!所以佛教導我們,一定要示現跟我們完全一樣,然後他告訴你:我能成就,你也能成就!我們聽了點點頭,可以相信,可以接受。
這些有緣的眾生都得度,他這個身體留在世間沒有用了,這就是「機薪既盡」,機是機緣,就是學生,可以教化的學生沒有了,學生都成就了,「應火則亡」,火要燒柴,柴沒有了,火當然也就滅掉,這一定的道理。學生沒有了,老師也就沒有了。有學生才有老師,沒有學生,也就沒有老師。這是講的應身。
演【靈山未散,乃報身,被菩薩機,機既常時,佛亦常在。】
隋朝,天台宗智者大師讀《法華經》,讀到「藥王菩薩品」,他老人家入定了,在定中他到了靈鷲山,釋迦牟尼佛還在那裡講《法華經》,他在那裡聽了一座,回來出了定,告訴人家,靈山一會現在還沒散!智者去釋迦牟尼佛一千多年,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講《法華經》還沒散,這是智者大師親見的。不但智者大師那個時候未散,給諸位說,現在也沒散。很可惜,你們到印度去朝山,看到靈鷲山,你看不到釋迦牟尼佛,你也沒有見到他在那裡講《法華經》,它是真的沒散。這也證明一切法不生不滅,就看你有沒有緣分。
從理上講,哪個人沒有緣分?個個都有!個個都有,為什麼現在沒有?現在你的緣暫時中斷,怎麼斷?因為你有二障、三障,你有妄想執著,你見不到;離開一切妄想執著是統統都見到了。諸位想想,要學經、要去讀經,何必那麼痲煩?心地一清淨,什麼都是現成的,不要去找那個痲煩!所以佛法到哪裡求?自性當中求!不是在心外,心外求法都叫外道。所以自己學佛學成了外道,還不知道,這多冤枉!佛法要在自性當中學。
智者大師是菩薩,所以他能見得到。我們今天見不到,我們不是菩薩。可是諸位要記住,你要是真正發菩提心,一心專念,那你就是菩薩。可惜天天念經,經上這麼說,我們在講席當中天天也這樣大聲疾呼,你那個菩提心就是發不出來,就是不肯一向專念,念的時候還要夾雜。覺明妙行菩薩在《西方確指》裡面告訴我們,這個法門最忌諱的就是夾雜,我們偏偏要夾雜,那怎麼辦?自以為聰明、自以為是,這是誤了自己。
演【舍那千丈,乃菩提場所現報身。】
這是盧舍那佛,這是《華嚴經》上的境界。毗盧遮那是法身如來,盧舍那是報身如來,千百億化身是釋迦如來,這三身是一而三、三而一,這是《華嚴經》上所說的。
演【丈六金身乃鹿野苑所現應身,二始同時,雙垂兩相也。】
釋迦牟尼佛示現成道,第一部講的是《華嚴經》,講《華嚴經》所現的是千丈的大身相,這個身相是在定中示現的,凡夫、小乘都見不到。二七日中講《華嚴》,聽眾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是一個開始。佛講完《華嚴》之後,出了定,在鹿野苑度五比丘講《阿含經》,那是應身,丈六身,這是我們凡夫、小乘看見的。「二始同時」,二始,一個是在定中講《華嚴》,一個是出定在鹿野苑對五比丘講《阿含》。『雙垂兩相』,同時現兩種不同的身相,鹿野苑五比丘見的是應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在定中所見的是報身,千丈的盧舍那佛。
演【佛本不移,機自異者。】
佛不是有心現相,佛不是有意,佛要有心有意就是凡夫了。凡夫之所以跟佛菩薩不一樣,就是有心有意、有想法、有看法,每個人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他自己的看法;諸佛菩薩他沒有自己的想法,也沒有自己的看法,所以他心是清淨的,一念不生。現相是自然現的,不是有意現的;眾生有感,佛就有應,他自自然然就現身,感應道交。用什麼感?用心感。就看你心清淨的程度、真誠的程度、願力功德淺深的程度,用這個去感,佛自然應現。我們每個人心地清淨、心地真誠、心地恭誠,功德深淺不相同,所以佛應現的相也不一樣,道理就在此地。底下講的這幾句話很有趣味:
演【法身起用,如空谷傳聲。】
「空谷」是山谷,我們在山谷里大聲一叫,馬上就有回音,你的音聲長,回音就長;你的音聲短,回音就短,回音跟你所叫的聲音相應。把法身比作空谷,我們在那裡長嘯一聲,這是感,回音是應。我們是有心,它是無心,無心才是真正的平等。我們各人雖然所見的相不一樣,但是在佛講平等,佛並沒有有意現的,有意就不平等了。說老實話,我們處事待人接物,有心就不平等,無心就平等,這都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今天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