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節錄自濼陽消夏錄
◎夙冤,世無不可解之冤。
◎至人騎猛虎,馭之猶騎驥,豈伊本馴良,道力消其鷙。乃知天地間,有情皆可契,共保金石心,無為多畏忌。
◎真孝婦,鬼神見之猶歛避。
◎陰律,不孝罪至重。
◎業緣一日不可減,亦一日不可增,惟遲早則隨所願耳。
◎善留其有餘,惜福者當如是。
◎知其不可而為之,諸葛武侯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敗利鈍,非所逆,此聖賢立命之學。
◎果一生無利己損人心,鬼神皆加禮敬。
◎人心微曖,鬼神皆得而窺,雖賢者一念之私,亦不免於責備。
◎削髮辭家淨六塵,自家且了自家身,仁民愛物無窮事,原有周公孔聖人。
◎聲色之娛,電光石火,皆幻化也。懸崖撒手,轉瞬成空。朱顏不駐,白髮已侵。
◎巧取人財,必有一意外事耗去。
◎人心一動,鬼神知之,以邪召邪,神不得而咎。
◎聖人之心,與天地通,諸大儒闡發聖人之理,其精奧亦與天地通,故相感也。
◎古詩云,水性自雲靜,石中亦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
◎心亂神渙,鬼得乘之,神志湛然,鬼塹而去。
◎事皆前定,豈不信然?
◎紀公一侍姬,平生未嘗出詈語。自雲,親見其祖母善詈,後了無疾病,忽舌爛至喉,飲食言語皆不能,宛轉數日而死。
◎驅厲鬼,毀淫祠,正狄梁公范文正公輩事,德苟不足以勝之,鮮不致敗。
◎卜地見書,卜日見禮,苟無吉凶,聖人何卜,但恐非今術士所知耳。
◎世人無如人慾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明某翰林侍姬,不幸夭逝,因平生巧於讒搆,使一門骨肉如水火,冥司見譴罰為瘖鬼,已沉淪二百餘年。乞人為書金剛經十部,藉之懺悔,脫離鬼趣。然前生罪重,尚須三世作啞婦,方能語耳。
◎推算乾支,或奇驗,或全不驗,或半驗半不驗。余嘗以聞見最確者,反覆深思,八字貴賤貧富,特大概如是。其間乘除盈縮,略有異同。
◎物之反常者為妖。
◎明鏡空空,故物無遁影。然一為妖氣所翳,尚失真形,況私情偏倚,先有所障者乎。
◎正心誠意,必先格物致知。
◎人可欺,鬼神不可欺。佛言一切眾生,慎勿造因。
◎科名先一年亦不可得,彼營營者何為也耶,即求而得之,亦必其命所應有,雖不求亦得也。
◎心如枯井,波瀾不生。富貴亦不睹,飢寒亦不知,利害亦不計者,斯為上。
◎心存誠敬,但知國計民生,不知禍福毀譽耶。
◎人心愈巧,則鬼神之機亦愈巧。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
◎聖人之立教,欲人為善而已。其不能為者,則誘掖以成之,不肯為者,則驅策以迫之,於是乎刑賞生焉。能因慕賞而為善,聖人但與其善,必不責其為求賞而然也。能因畏刑而為善,聖人亦與其善,必不責其為避刑而然也。
◎問,命皆前定然乎,曰,然。
◎問,定數可移乎,曰,可。大善則移,大惡則移。
◎問,孰定之,孰移之,曰,其人自定自移,鬼神無權也。
◎問,果報何有驗有不驗,曰,人世善惡論一生,禍福亦論一生,冥司則善惡兼前生,禍福兼後生,故若或爽也。
◎忠孝節義,上帝所重。
◎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白骨可成塵,遊魂終不散,黃泉業鏡台,待汝來相見。
◎滿腹皆書能害事,腹中竟無一卷書,亦能害事,國奕不廢舊譜,而不執舊,國醫不泥古方,而不離古方。故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又曰,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天地之陰陽均調,萬物乃生。人身之陰陽均調,百脈乃和。
◎形不自變,隨心而變。讀聖賢之書,明三綱五常之理,心化則形亦化矣。
◎讀書,但求明理。聖賢言語,本不艱深,口相授受,即可知其義旨。
◎人生以孝弟為本,二者有慚,則不可以為人。
◎非禮之祀,鬼神且不受,況非義之祀乎?
◎人秉陽氣以生,睡則神聚於心,靈光與陽氣相映,如鏡取影,夢生於心,其影皆現於陽氣中,鬼神皆得而見之。
◎心之善惡,亦現於陽氣中。生一善念,則氣中一線如烈燄,生一噁心,則氣中一線如濃煙。
◎人心本善,惡念蔽之。睡時一念不生,則此心還其本體,陽氣仍自光明。
◎大凡風流佳話,多是地獄根苖。孽海洪波,回頭是岸。
◎數雖前定,苟能盡人力,亦必有一二之挽回。
◎輪迴之說,儒者所辟,而實則往往有之。前因後果,理不自誣。
◎妖魅所惑者,皆邪念先萌耳。
◎君子義不負人,不以生死有異也,小人無往不負人,亦不以生死有異也。常人之情,則人在而情在,人亡而情亡耳。
◎鬼自伺放焰口求食外,別無他事。惟子孫念念不能忘,愈久愈切。但苦幽明阻隔,不得音問。較生人之望子孫,殆切十倍。斯言聞之,使人追遠之心油然而生。
◎子與子言孝,父與父言慈。
◎方外人,如於世有所聞見,於心必有所是非,有所是非,必有所愛憎,則喜怒哀樂之情,必迭起循生。
◎道成之後,視一切機械變詐,皆如戲劇。視一切得失勝敗,以至於治亂興亡,皆如泡影。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之相償也。花既結子,子又開花,因果之由生也。彼負心者,又有負心者躡其後,不待鬼神之料理矣。
◎茹蔬啖果,即為功德乎,正以茹蔬啖果,即不殺生耳。
◎禍福有命,死生有數,雖聖賢不能與造物爭。
◎先聖有言,君子於不知,蓋闕如也。
◎大學扼要,在誠意,誠意扼要,在慎獨。
◎修己明道,天理也。近名好勝,則人慾之私也。
◎儒以修己為體,以治人為用,道以靜為體,以柔為用,佛以定為體,以慈為用。
◎佛法廣大,容人懺悔。一切惡業,應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天地生財,祇有此數。此得則彼失,此盈則彼虧。機械於是而生,恩於是而起。孽緣報復,延及三生。觀謀利者之多,可以知索償者之不少矣。足以發人深省也。
◎無往不復者天之道,有施必報者人之情。既已種因,終當結果。
◎害人之術,適以自害。智者慎勿造因。
◎無心布施,功德最大。
◎君子之於小人,謹備之而已。無故而觸其鋒,鮮有不敗也。
◎怙權固位,是必躁競,躁競相軋,是必排擠。至於排擠,則不問人之賢否,而問黨之異同,不計事之可否,而計己之勝負。流弊不可勝言矣,是其惡在貪酷之上。
◎相交者,交以心,非交以貌也。
◎魂歸受祭,確有其事,古人所以事死如生也。
◎聖人作易,言人事也,非言天道也。為眾人言也,非為聖人言也。聖人從心不踰矩,本無疑惑,何待於占,惟眾人昧於事幾,每兩歧罔決,故聖人以陰陽之消長,示人事之進退俾知趨避而已。
◎經者常也,言常道也,經者徑也,言人所共由也。
◎檢點生平無不可對鬼魅者,則此心自不動耳。
◎仕宦者貨利相攘,進取相軋。不虞幽冥之中,相攘相軋,亦復如此。
◎君子之於世也,可隨俗者隨,不必苟異,不可隨俗者不隨,亦不必苟同也。
◎儒者著書,當存風化。雖齊諧志怪,亦不當收悖理之言。
◎植黨者多私,爭名者相軋。
◎在在處處有鬼神護持,自必在在處處有鬼神鑑察。
◎每一念及因果報應,覺在在處處有鬼神。
草堂警句精華第二集
第二集,節錄自如是我聞
◎天地之大,何所不有。幽明之理,莫得而窮。不必曲為之詞,亦不必力攻其說。
◎佛法廣大慈悲,萬物平等。施食及於烏鳶,愛惜及於蟲鼠。
◎飲滷汁者血凝而死,無藥可醫。急取豆漿灌之,鹵得豆漿,則凝漿為腐,而不凝血。
◎爾不讀書識字,不能明理,將來何事不可為,上乾天律時,爾悔遲矣,
◎好花朗月,勝水名山。偶與我逢,便為我有。迨雲煙過眼,不復問為誰家物矣。何必鐫號題名,為後人計哉。
◎業鏡照真小人,心鏡照偽君子。圓光對照,靈府洞然。大抵名愈高,則責愈嚴。術愈巧,則罰愈重。
◎紀公先太夫人病革時,語子孫曰,舊聞地下眷屬,臨終時,一一相見,今日果然。幸我平生尚無愧色。汝等在世,家庭骨肉,當處處留將來相見地也。姚安公曰,使知人有死,一切作為,必有索然自返者。使能為死時計,一切作為,必有悚然自止者。惜求諸六合之外,失諸眉睫之前也。
◎天下未有所成,先自炫燿。甫有所得,不自韜晦者,自取其敗耶。天下本無事,庸人自召之。
◎舉世盡從忙裡老,誰人肯向死前休,緣不知此生如夢耳。省悟萬事皆空,電光石火。
◎某殺人於七八年前,久無覺者。而遊魂為厲,終索命於二萬里外,其可畏也哉,
◎嘉禾耒陽張氏,元季流寓此邦,歿而旅葬,愛其風土,無復歸思。園林凡易十餘主,棲遲未能去也。問,人皆畏死樂生,爾何獨耽鬼趣,曰,死生雖殊,性靈不改,境界亦不改。山川風月,人見之,鬼亦見之,登臨吟,人有之,鬼亦有之。鬼何不如人,且幽深險阻之勝,人所不至,鬼得以魂游。蕭寥清絕之景,人所不睹,鬼得以夜賞,人且有時不如鬼。
◎六道誰言事杳冥,人羊轉轂迅無停,三弦彈出邊關調,親見青驢側耳聽。
◎天道乘除,不能盡測。善惡之報,有時應,有時不應,有時即應,有時綏應,亦有時示巧應。
◎悖理聚財,非不驟富,斷無久享之理。
◎所作所受,如影隨形。
◎人之受享,祇有此數,此嬴彼縮,理之自然。既於家庭之內強有所增,至於仕宦之途,陰有所減。世情萬變,治家者平心處之可矣。妖以人興,象由心造,好異隕生,可惜也夫。
◎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
◎好色者必病,嗜博者必敗,劫財者必誅,殺人者必抵,此中之訊息微矣。其間功過互償,或以無報為報,罪福未盡,或有報而不即報,毫釐比較,益微乎微矣。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有收目前之效,而貽日後之憂者。
◎解砒毒方,防風一兩,研為末,水調服之。
◎冷水調石青,解砒毒如神。
◎取非所有者,終不能有,且適以自戕也。
◎鬼必畏人,陰不勝陽也。人之一心,慈祥者為陽,慘毒者為陰,坦然者為陽,深險者為陰,公直者為陽,私曲者為陰。苟立心正大,則其氣純乎陽剛。雖有邪魅,如幽室之中,鼓洪鑪而熾烈焰,冱凍自消。
◎夫盜有敗有不敗,貪官墨吏,刑求威脅之財,神奸巨蠹,豪奪巧取之財,父子兄弟,隱匿偏得之財,朋友親戚,強求詐誘之財,黠奴乾役,侵漁乾沒之財,巨商富室,重息削剝之財,以及一切刻薄計較,損人利己之財,是取之無害。罪惡重者,雖至殺人亦無害,其人本天道之所惡也。若夫人本善良,財由義取,是天道之所福也。如乾犯之,事為悖天,悖天終必敗。
◎居吉宅者未必吉,居凶宅者未必不凶。如和風溫煦,未必能使人祛病,而嚴寒珍厲,一觸之,則疾生。良藥滋補,未必能使人驟健,而峻劑攻伐,一飲之,則洞泄。六道輪迴皆各隨平生之善惡,如水之流濕、火之就躁,氣類相感,自得本途。人有所負,雖隔數世猶償也。
◎成毀各有定數。
◎神,正直而聰明,仙,沖虛而清靜。豈有立丹台,身依紫府,復有盪姬佚女,參雜其間,動入桑中之會哉?
◎受人館穀,而疏於訓課,冥司謂無功竊食,屬虛糜,銷除其應得之祿,補所探支。利人修脯,誤人子弟,譴責亦最重。有官祿者,減官祿。無官祿者,則減食祿。一錙一銖,計較不爽。
◎國之興亡,系乎天命。兵之勝敗,在乎人謀。一切術數,皆無所用。
◎天下之痛苦,無過於臠割者,天下之恐怖,亦無過於束縛以待臠割者。每見屠宰,思彼眾生,其痛苦恐怖,不能下咽耳。
◎蓋無心一語,黃壤已聞。然則有意造言者,冥冥之中,寧免握拳嚙齒耶。
◎有功德者,何嘗不富貴耶。寄語世人,早作計可也。
◎一切陰謀,鬼神皆已全知,無更枉拋心力。吾在冥府,大受鞭笞,地下先亡,更人人唾詈,無地自容。惟日避此樹邊,苦雨淒風,酸辛萬狀,尚不知沉淪幾輩,得付轉輪。修道人豈干預人家瑣事。一犬吠影,百犬吠聲。傷天地之和,召鬼神之忌。怨毒之氣,歷劫難消。苟有幽靈,豈無業報。棺衾必慎,孝子之心,胔骼必藏,仁人之政。
◎天道凡事忌太甚。過奢過儉,皆足致不祥。時時深念,知益己者必損人。凡事留其有餘,則召福之道也。
◎不趁涼爽,自課生徒,涵入書館,不亦愧乎。
◎善根在者轉生,惡貫盈者墮獄。懺悔須及未死時,死後無著力處矣。
◎得意時毋太快意,失意時毋太快口,則永保終吉。得意時毋太快意,則知利害者能之,失意時毋太快口,則賢者或未能知。快口豈特怨尤哉,夷然不屑。故作曠達之語,其招禍甚於怨尤也。
◎魅不足畏,心苟無邪,雖凌之而不敢校。魅大可畏,行苟有玷,雖秘之而皆能窺。
◎心心念佛,則惡意不生,非日念數聲佛,為功德也。日日持齋,則殺業永除,非月除數日,即為功德也。
◎自古聖賢,卻是心氣和平,無一毫做作。
◎人可欺,神則難欺。人有黨,神則無黨。人間之屈彌甚,則地下之伸彌暢。今日之縱橫如志者,皆十年外,業鏡台前,觳觫對簿者也。
◎童子所見惟嫗婢童奴,有何好樣,人家賓客太廣,必有淫朋匪友,參雜其間,狎昵儒染,貽子弟無窮之害。數十年來歷歷驗所見聞知,真藥石言也。
◎怨毒之於人,甚矣哉,
◎身從異域來,時見瀛洲島,日落晚風涼,一雁入雲杳。隱示鴻冥物外,不預人世之是非也。
◎遇意外之橫逆,平心靜氣,或有解時。
◎事佛有益否,佛祇有勸人為善,為善自受福,非佛降福也。若供養求佛降福,則廉吏尚不受賂,謂佛受賂乎,懺悔有益否,懺悔須勇猛精進,力補前愆。今人懺悔,祇是首求免罪,又安有益耶。
草堂警句精華第三集
第三集,錄自槐西雜誌
◎五倫之中,惟朋友以義合。不計較報施,厚道也。即計較報施,猶直道也。兄弟天屬,已不可言報施,況君臣父子夫婦,義屬三綱哉。
◎忠孝節義,感天地、動鬼神。
◎人世所為,鬼神無不知也。常人膠膠擾擾,何念不生,但有所畏而不敢為,抑亦賢矣。
◎劫數人所為,非天所為也。明中葉以後,官吏率貪虐,紳士率暴橫,民俗亦率奸盜詐偽,無所不至。是以下伏怨毒,上乾神怒,積百年怨憤之氣,而發之一朝。其受禍最酷者,皆其稔惡最甚者也,是可曰天數耶。
◎事大便宜,必有不便宜者在。魚吞鉤,貪餌故也。
◎以勢交者,勢散則離。以財交者,財盡則散。
◎乩仙之術,士大夫偶然遊戲。倡和詩詞,等諸觀劇則可。若藉卜吉凶,當怖其術也。
◎一時爵祿,所得幾何,孽海茫茫,杳無崖岸。
◎問心無愧,即陰律所謂善。問心有愧,即陰律所謂惡。公是公非,幽明一理。
◎欲心所感,淫鬼應之,殺心所感,厲鬼應之,憤心所感,怨鬼應之。則皆由其人之自召。
◎正理不能禁,而權詞能禁之,可以悟銷鎔剛氣之道矣。
◎好勝者必自及,不仁者亦必自及。東野稷以善御馬,名一國,而極馬之力,終以敗駕。自隕其生,非不幸也。
◎講學家崖岸過峻,使人甘於自暴棄,皆自沽己名,視世道人心如膜外耳。
◎以理斷天下事,不盡其變。即以情斷天下事,亦不盡其變也。
◎瑞不必為祥,妖不必為災,各視乎其人。
◎傳有之,天道遠,人事邇。六經所論皆人事,即易闡陰陽,亦以天道明人事也。
◎邪正之念,妖魅皆得知。報施之理,鬼神弗能奪也。
◎至誠則金石為開,篤信之則誠,誠則必驗。姑試之則不誠,不誠則不驗。凡持煉之術,莫不如是。
◎蘇沉良方,有見小兒吞鐵物方,雲,剝新炭皮研為末,調粥三碗,與小兒食,其鐵自下。依方試之,果炭屑裹鐵針而出。
◎心定則氣聚而形固,心搖則氣渙而形萎。
◎天下未有心不在是事,而是事能詣極者,亦未有心在是事,而是事不詣極者。
◎應酬之禮不可廢。
◎是非之公,人心具在。人即可狂,自問已慚。況公論俱存,狂亦何益,榮親當在顯揚,何必以虛詞招謗乎?
◎夫因緣,無無故而合者也。大扺以恩合者必相歡,以怨結者必相忤。又有非恩非怨,亦恩亦怨者,必負欠使相取相償也,如是而已。雖然,天定勝人,人定亦勝天。故釋迦立法,許人懺悔。逆來順受,盡其在我,而不問其在人。庶幾可以挽回乎,信心行持,無不有驗。
◎夫人之為人,以有人心也。此輩機械萬端,寒暖百變,所謂人面獸心者也。既已獸心,即以獸論。以獸殺獸,事理之常。
◎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
◎布施須己財。佛豈不問汝來處,受汝盜來金耶?
◎福以德基。非可祈也。禍以惡積,非可禳也。苟能為善,雖不祭,神亦助之。敗理亂常,而瀆祀以冀神佑,神其受享乎?
◎外患突來,必有內間。
◎人生苦樂,皆無盡境,人心憂喜,亦無定程。曾經極樂之境,稍不適則覺苦。曾經極苦之境,稍得寬則覺樂矣。
◎巨盜李金梁曰,凡夜至人家,聞聲而嗽者怯也,可攻也。聞聲而啟戶以待者,怯而示勇也,亦可攻也。寂然無聲,莫測動靜,此必勁敵,攻之,十恆七八敗,當量力進退矣。
◎屠者買一牛,牛知為屠也,縋不肯前,鞭之則橫逸,氣力殆竭,始強曳以行。牛過一錢肆,忽向門屈兩膝跪,淚涔涔下。錢肆惻之,問知價錢八千,如數乞贖。屠者恨其獰,堅不肯賣。加以子錢,亦不許,曰,此牛可惡,必剚刃而甘心,雖萬貫不易也。牛聞是言,蹶然自起,隨之去。屠者煮其肉於釜,然後就寢。五更自起開釜。妻子怪不回,疑而趨視,則已投釜中,腰以上與牛俱縻矣。凡屬生物,無不畏死。不以其畏而憫惻,反以其畏而恚憤。牛之怨毒,加尋常數等矣。厲氣所憑,報不旋踵,宜哉。
◎屠者許學,牽一牛,牛見紀公跪不起。紀公贖之,以與佃戶張存,豢之數年,其駕耒服轅,力作較他牛為倍。然則恩怨之間,物猶如此,人可不深長思哉!
◎有力者不盡其力,乃可以養其威。屈人者使人易從,乃可以就服。
◎紀公曰,餘四、五歲時,夜中能見物,與晝無異。七、八歲後漸昏闇,十歲後遂全無睹,或夜半睡醒,偶然能見,片刻則如故。十六、七後以至今,則一兩年或一見,如電光石火,彈指即過。蓋嗜欲日增,則神明日減耳。
◎夫勢之所在,雖聖人不能逆,形之已成,雖帝王不能破。
◎若黨同而伐異,揚己而抑人,何以為世尊乎?
◎夙生債負,受者毫釐不能增,與者毫釐不能減也。是亦可畏也已。
草堂警句精華第四集
第四集,錄自姑妄聽之
◎苟道德無愧於聖賢,雖王侯擁篲不能榮,雖婿靡版築不能辱。陳白崖曰,「事能知足心多怯,人到無求品自高」。
◎夫操管運思,臨秤布子。雖當局之人,有不能預自主持者,而卜者乃能先知之,是任我自為之事,尚莫逃定數,巧取強求,營營然日以心斗者,是亦不可以已乎。
◎舞衫歌扇,儀態萬方。彈指繁華,總隨逝水。茫茫回首,舊事皆空。豈但海市蜃樓,為頃刻幻景哉?
◎物之輕重,各以其時之好尚,無定準也。
◎立心端正,雖冤鬼亦無如何。
◎神理分明,毫釐不爽。乘除進退,恆合數世而計之。勿以偶然不驗,遂謂天道無知也。
◎心到四禪天,則花自照鏡,鏡不知花,月自映水,水不知月,乃離色相矣。諸菩薩天,則花亦無花,鏡亦無鏡,月亦無月,水亦無水,乃無色無相,無離不離。為自在神通,不可思議。
◎弈竟無常勝法乎,曰,無常勝法,而有常不負法,不弈則常不負矣。世外閒身,名心都盡,逢場作戲,勝敗何關,
◎天下惟同類可畏也。夫甌越之人,與奚霫不爭地,江海之人,與車馬不爭路,類不同也。凡爭產者,必同父之子,凡爭寵者,必同夫之妻,凡爭權者,必同官之士,凡爭利者,必同勢之賈,勢近則相礙,相礙則相軋耳。凡反間內應,亦必以同類,非其同類,不能投其好而入,伺其隙而抵也。由是以思,安得不畏,
◎修道必世外幽棲,始精神堅定。如往來城市,則嗜欲日生。
◎惟聖人不委過於天,先事而綢謬,事後而補救,雖不能消弭,亦必有所挽回。
◎無故而致非常之福,貪冒者所喜,明哲者所懼也,無故而作非分之想,僥倖者其偶,顛越者其常也。
◎世之供車騎受刲煮者,必有前因焉,人不知耳。此輩之狡黠攘竊者,亦必有後果焉,不思耳。
◎怨毒糾結,變端百出,至三生之後而未已,其亦慎勿造因哉。
◎聖賢依乎中庸,以實心勵實行,以實學求實用。聖賢之於人,有是非心,無彼我心,有誘導心,無苛刻心。
◎有趙延洪者,性伉直,嫉惡至嚴。每面責人過,無所避忌。然則以訐為直,固非忠厚之道,抑亦非養福之道也。
◎一念轉移,立分禍福。
◎常人誦佛號,佛不聞也。特念念如對佛,自攝此心而已。若忠臣孝子,誠感神明,誦佛號,則聲聞三界,故其力與經懺等。若是孝婦,知必應也。知篤志事親,勝信心禮佛。
◎聲色貨利,嗜欲牽纏,非道力堅定,多不敢輕涉世緣,恐浸淫而不自覺也。
◎人鏡照形,神鏡照心。人作一事,心皆自知,既已自知,即心有此事。心有此事,即心有此事之象,故一照而畢現也。若無心作過,本不自知,則照亦不見,心無是事,即無是象耳。
◎天上無不忠、不孝之神仙。
◎儒之本旨,明體達用而已,佛之本旨,無生無滅而已,道之本旨,清淨沖虛而已。修道者,須謝絕萬緣,堅持一念,使此心寂寂如死,積功累德,自爾感通。內絕世緣,外積陰騭,無怪無奇,是真秘密。
◎一村叟,淳淳悶悶,無計較心,悠悠忽忽,無得失心,落落寞寞,無愛憎心,坦坦平平,無偏私心,人或凌侮,無爭競心,人或欺紿,無機械心,人或謗詈,無瞋怒心,人或搆害,無報復心。故雖死牖下,無大功德,而獨以是心,為神所福,使之食報於今生。其蠢無知識,正其身異性存,未昧前世善根也。
◎無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覺氣如霜。
◎法無邪正,惟人所用,如同一戈矛,用以殺掠則劫盜,用以征討則王師耳。
◎唐以前之儒,語語有實用,宋以後之儒,事事皆空談。講學家之闢佛,於釋氏毫無所加損,徒喧鬨耳。
◎人情百態,事變萬端,矯枉過甚,顧此失彼。本造福而反造孽,本弭事而反釀事,亦往往有之。
◎夫餚酒必豐,敬鬼神也。無所祈請,遠之也。敬鬼神而遠之,即民之義也。
◎凡遇毒物,無殺害心,則終不遭螫。或見即殺害,必有一日受其毒,驗之頗信。
◎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老成遠慮,勝少年盛氣多矣。
◎山谷詩曰,能與貧人共年穀,必有明月生蚌胎。
草堂警句精華第五集
第五集,錄自陽續錄
◎君子與人為善,固應不沒其寸長,講學家持論務嚴,遂使一時失足者無路自贖,反甘心於自棄,非教人補過之道也。
◎俚諺有之曰,角力不解,必同仆地,角飲不解,必同沉醉。斯言雖小,可以喻大矣。
◎饑寒迫汝各謀生,送汝依依尚有情,留取他年相見地,臨階惟嘆兩三聲。
◎子弟當先使知禮。
◎有佛緣者,然後能見佛界,有仙骨者,然後能見仙境。未可以尋常耳目,斷其有無。
◎輪迴之說,鑿然有之。恆蘭台之叔父,生數歲,即自言前身為城西萬壽寺僧。從未一至其地,取筆粗畫其殿廊門徑,莊嚴陳設,花樹行列。往驗之,一一相合。然平生不肯至此寺,不知何意,此真輪迴也。
◎歐陽公曰,禍患常生於忽微,智勇多困於所溺。
◎大抵乩仙,為靈鬼所託,尚實有所憑附。
◎勝負之念不可太盛,恩怨之見不可太明。
◎有一老僧,能記兩世事,初世為屠人,年三十餘死,冥官責以殺孽至重,押赴轉輪受惡報,則已在豕欄矣。時與同類相問訊,能記前身者頗多。至屠市提擲於地,心脾皆震動欲碎,見刀俎在左,湯鑊在右,屠人一牽拽,即惶怖昏瞀,四體皆軟,剚刃於喉,其苦非口所能道。血盡始刺心大痛,遂不能作聲。
◎古詩曰,利旁有倚刀,貪人還自賊。
◎今世之所享,皆前生之所積。日中必昃,月盈必虧,有所不足,正君之福。
◎蓋天之患,莫大於有所恃。恃財者終以財敗,恃勢者終以勢敗,恃智者終以智敗,恃力者終以力敗,有所恃則敢於蹈險故也。
◎詩曰,月夕花晨伴我行,路當坦處亦防傾。
◎敢因恃爾心無慮,便向崎嶇步不平。
◎道力深者,以定靜祛魔。
◎心不驚怖,神不瞀亂,鬼亦不得而侵之。
◎天狐有大神術,惟賢聖所居不敢至,真靈所駐不敢至。
◎小人之謀,無往不福君子也。
◎積而不散,怨之府也。怨之所歸,禍之叢也。千家飢而一家飽,剽劫為勢所必至。
◎紀公十歲時,聞槐鎮一僧,農家子也。好飲酒食肉,廟有田數十畝,自種自食。牧牛耕田外,百無所知,非惟經卷法器皆所不蓄,毘盧袈裟皆所不具。即佛龕香火,亦在若有若無間也。特首無發,室無妻子,與常人小異耳。一日忽呼集鄰里,而自端坐破几上,合掌語曰,同居三十餘年,合長別矣,以遺蛻奉托可乎,磕然而逝,合掌端坐仍如故。鼻垂兩玉筋,長尺余,眾大驚異,共為募木造龕。舅氏安公實齋居丁家莊與相近,知其平日無道行,聞之不信,自往視之。以造龕未竟,二日尚未歛,面色如生,撫之肌膚如鐵石。時方六月,蠅蚋不集,亦了無屍氣,竟莫測其何理也。
◎利令智昏,昔夫差貪句踐之服事,卒敗於越。楚懷貪商於之六百,卒敗於秦。北宋貪滅遼之割地,卒敗於金。南宋貪伐金之助兵,卒敗於元。
◎太聰明,往往以氣凌物,非養德之道,亦非全身之道也。惟學問變化氣質。
◎數皆前定,故鬼神可以前知。然有其事尚未發萌,其人尚未舉念,又非吉凶禍福之所關,因果報應之所系,遊戲瑣屑,至不足道,斷非冥籍所能預注者,而亦往往能前知。
◎古人祠宇,俎豆一方,使後人挹想風規,生其效法,是即維風勵俗之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