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楞嚴經》卷六:「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發菩提心就是發了徹底覺悟的心,也即是具有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的心。願共一切眾生究竟覺悟的心。這個覺有三個意思:一個是本覺,一個是始覺,一個是究竟覺。所以三覺一齊圓滿才成佛。本覺就是人人本有的本體,也就稱為本心,妙明真心。也就是你的自性,也就是你的法身。這個稱為本覺,是人人所本有的。當你發起一念背塵合覺之心,要恢復本來,以達到究竟覺悟,這就是始覺了。你開始覺悟了。始覺應合乎本覺,如珠放光,其光首先照亮了珠的本體,這就是始覺合本。以後達於究竟圓滿,就是究竟覺。這三個覺都圓滿就稱為佛。發菩提心,就是要發這樣一個心。依始覺的智慧,繼續發心,勤求究竟覺,即是發菩提心。《華嚴經》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了利他的心,忘了覺悟的心,你就是作善法,也只是作魔的事業。可見菩提心的重要。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正是從聞性下手。「初」指最初下手之處,「聞中」就是在聞性之中。「入流」,馳求聲音叫作出流,不聽外聲返聞自耳的能聞之性叫作入流。「亡所」這是一個極重要的關鍵。眼睛看見紅花綠葉,這些花葉就是所見,耳朵聽到鐘鳴鼓響,這音聲是所聞,味是舌根所嘗,孔子三月不知肉味,就是忘了舌根的所。對聲音無動於衷,是觀音最初步的忘所。因為耳根能聽就叫「能聞」,能聞的本性叫作「聞性」。這是單從耳根說,實際聞性通真實,也就是全體自性的作用。可見聞性一下手用功,就是從本體上,從自性上用功。這是一個很深入、很契機的法門。「入流亡所」,就是入了聞性(能聞的本性)的流,綿密相續沒有間斷,默照在聞性之中了。入了這個法性的流,就叫做「入流」。忽略了所聞的聲,就叫做「亡所」。參究自心,在心光內,注在聞性中,入了流,忘記了所聽到的聲音,故稱「入流亡所」了。
迴轉聞性,不去聽那個聲音,而是聽我能聞的本性(本性即無量覺、無量光、無量壽,即阿彌陀如來),念佛就是返聞聞自性嘛!能聞者是誰?這個誰那就是你的聞性,你的主人翁,你的本來面目,就是你本來的覺性,就是你本來的妙明真心。因此這就是背塵合覺的開始。「入流亡所」是修證圓通的總訣。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亡掉了聲音,這是亡掉聲塵的動相,動相不能妨礙自己,於是解了聲塵的動結,但動相一除,馬上顯出聲塵的靜相,這是聲塵的靜結。仍是外塵的結縛,必須繼續入流,返觀聞性,來解除掉。若能返聞自己能聞靜塵的聞性,於是靜塵也不能為礙。聲塵的動靜二結,一齊解除。故云 「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引證一段唐代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中的開示,來輔助發明:「且入理多端,指汝一門,令汝還源。汝還聞鴉鳴鵲噪之聲麼?」曰:「聞。 」曰:「汝返聞汝聞性,還有許多聲麼?」曰:「到這裡,一切聲,一切分別,俱不可得。」曰:「奇哉!奇哉!此是觀音入理之門。我更問你,你道到這裡一切聲,一切分別,總不可得。既不可得,當於彼時,莫非是虛空麼?」曰:「原來不空,明明不昧。」曰:「為何是不空之體?」曰:「亦無相貌,言之不可及。」曰:「此是諸佛諸祖壽命,更莫疑也。」
『如是漸增』等者。由境寂滅,復增現行,以所聞聲塵既無動靜(皆不可得),則此聞根亦泯,故曰『聞(能聞,聞根),所聞,盡』。能聞的耳根,這根也是結。根與塵相對瞭然不生,就沒有外相,既然外相消除,內相也隨之而同盡。於是「泯然豁然,無復內外,即根盡之相」。於是破了根結,又進一步了。此時先得人空(破除我執)。 「盡聞不住」,所聞能聞俱盡,就是「盡聞」。但決不半途而返,要一往直前。根塵都沒有了,怎麼知道的?自己有覺,覺到的。由於智慧,所以能覺。覺照,照到這個根塵俱空。所以由於能覺,才知道根塵都空了。現根塵俱盡唯剩一覺,若住此境,但得人空,未得法空,永墮無為深坑,所以「不住」。唯當加功再進,透過此關。當「能聞」與「所聞」(第一層能所,即我執),都消除之後,根與塵都一齊脫落,當前出現的是清湛純一沒有邊際的境界。這個境界正是自己所覺到的。既有所覺,必有能覺,能覺即是能觀照這個境界的智慧,有能覺與所覺,這是第二層能所(法執)。「盡聞」是能聞與所聞的盡除,破了根結(我執)。達到根塵齊泯的境界,能照這個境界的是能覺。「盡聞」之後,還有能覺與所覺,能覺的智與所覺的境相對,這就是能所仍存,智境相對,仍是障礙。不能執著此智,都應捨棄,來破除法執。《通議》說:「根塵雙泯,為盡聞處。而亦不住盡聞之覺,更增觀行。根塵既泯,而此觀智亦亡,故覺所之覺亦空,此空觀智也。」憨山大師說,盡聞則根塵皆盡,不住則繼續進修,所覺的境是根塵齊銷,了不可得,所以能覺沒有對待隨之也空,所以「(能)覺,所覺空」,於是破了覺結(法執)。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能空與所空是第三層能所(空執)。上面說「覺所覺空」,其中的空是空觀智,即是現在「空覺」中的「空」字。「覺」字呢,就是能覺和所覺。這個覺結因空觀智的空而解除了。因有這個空,空掉能覺與所覺。覺的結解開之後,方顯現出虛空性,此虛空性滯礙為空結,還須解除。能空和所空,宛然仍有能所對立。還要加功進修念佛(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入流照性,達到「空覺極圓」。於是不但所空的智境全息滅了,能空的這個空也滅。這就是「空所空滅」。打個比方:就像拿木頭鑽木頭來取火,木頭鑽木頭,鑽來鑽去,一下火出來了,鑽的木和被鑽的木都燒完了。空所空滅就是這樣。能空的和所空的都滅,兩個同時都沒有了,「空所空滅」。這就解了空結證了法空。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以上由於「空所空滅」,破了空結,證了人空與法空,但其中末後的一個「滅」字,仍是一結。動、靜、根、覺、空、滅是六個結(能聞、所聞;能覺、所覺;能空、所空),都是生滅法。解結次第:第一步動結滅了(破了聲塵的動相),靜結就出生了。再破了靜結,聲塵的動靜二相都消,只顯能聞耳根,於是靜滅根生。耳根之外沒有了可作對待的聲塵,於是根結也不存在了。根結也破了,此時根塵全脫,唯有照境的覺智,這是根滅覺生。所覺之境既離根塵,能覺之智仍在,若常對待,仍有能所,此智亦須放舍。於是能覺與所覺俱空,覺結滅而空結生。「空所空滅」則空結滅而滅結生矣。到此若常住滅相之中,被滅相所障,是一種頂墮,正在百尺竿頭,更須進步,到此也必須著力去滅除,但不存執著之心,以俟一剎那頃,滅相迥脫本理現前,六結俱解,頓證一心。
「生滅既滅,寂滅(涅槃,即不生不滅)現前」。所以這就跟《涅槃經》所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涅槃)為樂」完全是一致的。在寂滅(涅槃)中不是空無所有,而是常樂我淨、涅槃為樂。「寂滅」即涅槃的最初漢譯,其中「寂」字,不是與動互相對待的寂,而是從無始來,本自不動的寂。其中「滅」字,不是與生互相對待的滅,而是從無始來,本自無生的滅。故此「寂滅」,即不生不滅的本覺理體,即是如來藏,真如實際,一乘寂滅場,大光明藏,實即真心全體,無邊妙用,皆在其中。以上解除六結,是觀音大士「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寂滅現前,證入圓通。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世尊!由我供養觀世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忽然』指從聞思修,證入圓通,發揮全體大用的時候。《通議》說:『一念頓證,故曰忽然。』『超越』是解脫無礙之義。《通議》曰:『十界依正,皆寂滅一心所現影像,故曰超越。』(十界中,六凡是世間,四聖是出世間)如古德所云,十方所有諸法,無非自性光明,當然就解脫無礙了。自性光明,圓滿十方,洞然無礙,故曰『十方圓明』。
《心經》與此正好互相印證。心經中一切皆無,無智無得,故云『無所得故』,但最後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嘛!這裡也是如此。生滅滅了之後,是『寂滅(涅槃)現前』。是『超越世出世間』,得到兩種『殊勝』:一個『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向上說,和諸佛本來明妙的大覺之心相合,與佛同體。又『與佛如來同一慈力』,跟佛如來同樣的大慈大悲的力量。與佛同用,大士所證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理體,故本心上合諸佛下合眾生,所以我跟六道一切眾生也是同心同體。『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悲者悲哀,仰者仰望,眾生在苦難之中,哀求佛菩薩求度,菩薩就和同體的一切苦難眾生同樣悲仰。為什麼要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因為觀世音菩薩跟我們同體嘛,你悲仰,觀世音菩薩跟你同樣的悲仰,但菩薩同時具有佛的慈力,所以眾生馬上得到救度。 ……十方眾生只要念觀音名號,觀音就可以觀他的音聲,循聲救苦。眾生就可以立即得到解脫。《通議》解釋為:『令苦惱眾生,觀自稱菩薩之音聲(即是淨土法門的自念自聽),即脫其苦也。』足證以上『觀其音聲』的關鍵是念觀音聖號,是完全正確的。
大家注意,我們念佛,講究自念自聽。自聽很重要。自己念,自己聽,自聽就利用了耳根了。你自聽什麼?聽你自己所念的佛號,這不是聞自嗎?返聞聞自,這不就返聞了嗎?算不算是聞自性呢?大家念咒,佛號就是咒,東密教祖興教大師說,一個阿字具足一切陀羅尼。佛號就是真如自性嘛!六字大明咒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本心。觀世音菩薩和我們眾生是一個心哪。我們就在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或心咒,觀世音菩薩的心就和我們眾生的心同體呀。我們正在念觀世音菩薩的心,他的心和我們的心同體。那麼我們在念佛時,不就是念本心嗎?我們念了我們的本心,並且在自聽,不就聽了自己的本心嗎?你返聞的不就是自己的本心嗎?本心不就是自性嗎?至於念佛法門呢?首楞嚴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皆真如實相,皆是法身,也即是自性,這句佛號不就是自性嘛?《淨修捷要》:「無量光壽,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始本不離,直趨覺路。」可見所念的佛即是本覺,即是自性。咱們這個念佛法門也是『返聞聞自性』。稱讚『返聞聞自性』,也就是稱讚念佛法門。這一點我們是應當堅定的。不要一聽稱讚這部經,那個法,就動搖不定。我們必須一門深入。
(黃念祖居士《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舉要》)
二
「初於聞中」: 最初是由耳根聞性中,下手來修,以耳根為所入之妙門。這「聞中」不是肉耳,不是耳識,亦不是意識;而是不生不滅的聞性亦即如來藏性之中。
「入流亡所」:入流是入流照自性,不向外馳求,心光時常內注。出流是攀緣外塵。攀緣外面聲塵,便是生死輪迴結縛。不要跟聲塵跑,而是收拾內心,迴光返照,反聞聞自性,入法性流。忘卻外邊聲塵,沒有動相,就解除第一個動塵之結,叫做入流亡所。亡是解脫,所是聲塵。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既亡動塵,還要再反聞入流,不能住於靜境,因靜境是色陰區域。直到動靜二境都不生,才能達到所入既寂。這時第二個靜結亦解了。聲塵完全寂滅,動靜二相都瞭然不再生,就破了色陰。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根結既解,漸次再修,增加定力,則能聞之根,亦隨所聞而俱盡,沒有能受和所受,解去了第三個根結,同時亦破了前五識的受陰。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能聞和所聞既消盡,還有知覺,還有我相,故要再修,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達到知亦不知,覺亦不覺,(能)覺所覺空的時候,就解除第四個覺結。這時能覺和所覺都沒有,就全無執著,亦破了第六意識的想陰。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能覺和所覺既空氣,還要再修,參究空何所依,直到覺空極圓的時候,能空和所空都消除淨盡,就解開了第五個空覺,同時亦破第七識行陰。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能空和所空都滅,還有個滅字。有滅就有生,故要再修,直到生相和滅相都消盡,才解除第六個滅結。同時亦破第八識阿賴耶的識陰。生滅二字,總指諸結,因動滅靜生,靜滅根生,根滅覺生,覺滅空生,空滅滅生,六結就是生滅法。滅相最難解,要滅相全消,才能達到不生不滅,才能親見本來面目。現在六結盡解,五陰全破,妄盡真露,就是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證得圓通了。 (宣化上人《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